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 | 1111字 | 16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39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事迹 | 1187字 | 9段 | 4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04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康绍忠事迹 | 482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15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 467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63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主要事迹简介 | 1145字 | 21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76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 | 3116字 | 34段 | 11分钟 | 17分钟 | 24分钟 | 275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典型事迹最新 | 1221字 | 10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52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 1001字 | 13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51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典型事迹最新 | 1045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94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 686字 | 6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45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康绍忠事迹简介 | 598字 | 2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55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 624字 | 9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17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感悟 | 1076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99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感悟 | 1183字 | 12段 | 4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14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 1968字 | 6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6分钟 | 194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 4881字 | 25段 | 17分钟 | 27分钟 | 38分钟 | 170人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1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作为教师队伍里的一个新人,站在这里,我感到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短短二年的教师经历,让我重新思索认识了教师的真正意义。
它没有舞台上的鲜花和掌声,只有讲台上的兢兢业业。
它没有聚光灯下的华丽身影,只有粉笔屑中的毅然坚守。
它没有名利场中的辉煌灿烂,只有清风明月中的朴实无华。
在我心中,教师极像是最虔诚,最坦荡的朝圣者。他们风餐露宿,长途跋涉,走一步跪拜一次,真正的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他们用灵魂和毅力做支撑,向着心中的圣地前行。我们的教师同行,也用全身心的投入,青春年华播撒知识与希望
记忆中的朝圣之路应该始于懵懂的童年,顽皮的我溜进校园,偷看哥哥上课。当时偶然见到的情景却像一副色彩明亮的油画恒久的定格在我的脑海。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立在讲台上娓娓而谈,她的表情亲切生动,额上有着圣洁的光辉。学生们仰面倾听,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当时那种和谐美妙的氛围,那种授予的愉悦,猛烈撞击着我稚嫩的胸膛。或许就在那一瞬间,有一种情愫在我心里萌动。但是出于对知识的敬畏,对未知的迷惑,教师这一职业在我幼小的心中始终是神圣遥不可及的。
岁月流转,从小学到大学,我遇到许许多多优秀的老师。真实的生活让我认识到教师的平凡与伟大。他们也为家庭琐事而烦恼,他们也为工作而奔波。但是岁月的磨蚀,并未减少工作的热情,而是磨掉了年少的尖锐,他们变得成熟稳重,处事游刃有余。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让我知道坚持的勇气,付出的无私。教师前辈们,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照耀着我。他们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是信仰,是爱心,是高尚的师德支撑起灵魂的高度。
一如朝圣者向着圣地前行,步步艰辛,却步步喜悦,因为离目的地又近了一点。教育者日日苦心孤诣,日日有幸福可期,因为学生的每一处细小的变化都是成功。平淡中的坚持创造永恒,宁静中的守望孕育辉煌。
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虽然平凡,教师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
虽然清贫,教师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老师们,青春是迷人的,迷人的风采却需要点点滴滴的付出;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期盼着我们无私的奉献。岁月赐予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伸出我们的双手,擎起希望的火炬,让我们的青春在教育这片热土上闪光!
最后请允许我以冰心的这首小诗,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注解: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优秀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35年如一日,她倾情守护特教园地,扶助千千万万特殊儿童成长,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爱之歌。
她勇做特殊教育拓荒牛和排头兵,开创了中国特殊教育领域里的许多第一。早在20年前,她就在全国率先探索招收脑瘫孩子集中入学;她历时10年探索的《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课题,捧回了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她承接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开启了对特殊孩子科学精准全纳评估的全新研究。
她还试水“国际教育”,接收外籍残障儿童求学,登上《比利时日报》头版头条;指导的青年教师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评优”一等奖。2018年获得了“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后,为了帮扶和奖励更多的特殊儿童,她更出资10万元发起设立了特殊教育关爱基金,为特殊儿童实现梦想而助力。
她就是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
特殊教育学校“择差”守护——这就是特殊教育的特殊之处。选择了“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周美琴一做就是35年。
“我弟弟也曾是特殊儿童,弟弟的成长,母亲的不易,家庭的艰难,我从小看在眼里。因此,1987年我从上海浦明师范学校毕业,聋哑辅读学校希望我加盟时,我心动了。我母亲也告诉我:这个工作你一定要接受。好好培养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去减轻这些家长的压力,为这些家庭和孩子造福……”正是这份初心,让她无论走多远,碰到多少挫折与困难,都始终甘之如饴。
走进辅读学校的那一刻,周美琴开始每天面对神色呆板、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生活自理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行为失控的孩子。一名患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备逃出校门,还会把大便抹在手上吃进嘴里。周美琴时刻注意着他、陪伴着他,实行一对一的帮教。为了拉近距离,周美琴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给他讲故事,可冷不防孩子却一记重重耳光打在她脸上。
生平第一次被人扇耳光,年轻的周美琴顿时眼眶模糊。但一想到这是自己的学生、是一种非常态反应时,她强忍着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此后,周老师对他的关心更多,不仅变换着方法与他交流,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成长。渐渐地,孩子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乐于听她的话、有了可喜的进步。当孩子因哮喘发作送进医院抢救,在昏迷中还呼唤着“周妈妈,快来看我”……
曾被智障孩子推倒甚至动手打过、曾为了帮聋哑孩子排节目累倒过、曾因细致关爱孩子而被称为“周妈妈”过……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她在孩子们身上付出太多太多;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欠女儿的太多太多。那时,时常半夜一身疲惫才回到家,望着年幼的女儿在睡梦中还紧紧抱着她的衣服时,她不禁热泪盈眶。她欣慰的是,女儿慢慢长大懂事、理解了妈妈的使命,也成为特教志愿者,助她守护。2018年9月,周美琴获得了“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后,为了她终身的教育追求,为了帮扶和奖励更多的特殊儿童,全家支持她个人出资10万元发起设立了特殊教育关爱基金,为特殊儿童实现梦想而助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康绍忠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5位用户喜欢。
康绍忠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改变人们的用水观念,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通过多年的努力,人们已经认识到节水是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利用植物生理功能和科学管理等一系列方法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的效率,在将来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地合作,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由院士、教授向农技人员、种植户普及节水知识和实用技术。通过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水资源科学配置与调控技术示范推广,提高了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农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促进了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由广种薄收、大水漫灌向以水定地、以水定种、按作物需水要求精量用水,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康绍忠团队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学科发展与行业科技进步,提升了我国在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常年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以色列、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的节水专家学者多次来站参观考察,并依托实验站技术力量多次举办发展中国家节水技术培训班,向外输出中国的节水技术。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3位用户喜欢。
杨明生,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
他从教38年来,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虽身患多种疾病,仍坚守在教学一线,践行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和育人导向,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探索多种育人实践,强化德育实践效果。
他坚持教育科研、改革兴校,大力推进以备课改革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据悉,自2020年以来,中宣部每年都会同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宣传活动。今年5月开始,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行动,按照人选要求,共推荐了64位候选人。中宣部、教育部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等代表,组成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严格审核推荐人选。
8月2日至8月16日,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及教育部官方微信等媒体公布了候选人简要事迹,请社会各界进行评议和监督。之后推选委员会组织召开推选会议,结合公示反馈情况,经过民主投票,大会评选出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主要事迹简介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5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孙正聿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和“笨想”中,在特殊环境和独特体验的“生活积累”中,升华创生着他的“文献积累”和“思想积累”,让现实活化了理论,用理论照亮了现实。
由于理论成就斐然,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20次集体学习,孙正聿走进中南海,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讲解。
很多人惊叹于他的妙语连珠、妙笔生花、出口成章,曾试图探寻他超强记忆的大脑沟回。他笑言秘诀便是读书:求多、求好、求独。多读书,读出别人的好处,悟出自己的道理,变成独到的思想。
有人曾把孙正聿公开场合“背过”的名人格言、名家语录对照原著比较,竟一字不差;他自己总结出来的“正聿金句”也是独家秘制,别人也无法模仿。
虽然年逾古稀,但每天早晨7点半孙正聿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心无旁骛,埋头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写作,有时一上午连口水都忘了喝。看看书、写写稿、想想问题,这是他一天中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
吉大青年教师高超在说起自己的导师孙正聿时,满是崇拜和爱戴。刚开始,他是畏惧与老师之间巨大的学术差距,“不敢”走进老师的办公室,现在,他是心疼,怕打扰老师的宝贵时间,因为舍不得而“不敢”推开办公室的门。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盾和孙正聿是亦师亦友亦同事的关系。他对孙正聿的印象是“特别全面”“才智过人”“超常勤奋”。
孙正聿也承认,是某种“天分”和持久的“勤奋”成就了自已。
说不清为什么,孙正聿从小就喜欢看书,哥哥的课本,特别是语文、历史、地理一类的课本,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儿时的最大乐趣,就是读“小人书”。厚一些的2分钱看一本,其余的1分钱看一本。他说,许多知识都是从“小人书”中看来的。
上中学时,每周两元钱的伙食费,常常是母亲在周日向邻居借来的。在那么艰难的日子里,他居然订阅了两本杂志——《世界知识》和《文学评论》。
__时学可上,无工可做。孙正聿每天上午去南湖游泳之后便去还没关闭的图书馆读书。在当装运工、放映员时,他对当时小青年趋之若鹜的所谓时髦事都毫无兴趣,每天就是读书。
工作以后,填写的各种个人材料中,常常有“爱好”或“特长”一栏。孙正聿想来想去,惟一可以填写的,就只有“读书”这一项了。
就是现在,孙正聿也是只要一看到文字就激动、兴奋,这种高峰体验,被他认为是也许仅次于毒品的刺激。
“爱读书”,这就是孙正聿说的“天分”吧。他自诩没有浪费上帝给予他的这种才能。
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他的头脑中常常浮现出三句“格言”:
“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够生活得高尚。”
“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
“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这三句话影响了孙正聿一生。
哲学,它所要给予人的,正是引导人们 “尊重自己”,“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孙正聿在《崇高的位置》一书中说,崇高和渺小就是人类精神座标上的两极。在求索的路上,他何尝不是以人类精神座标上最渺小的一点,执着地追寻着那份“尊重自己”的崇高呢。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典型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16个字,有3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李__是__一中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却用一颗不平凡的心去浇灌桃李,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用爱心诠释责任,用责任铸炼师魂。
他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多年,一直秉承实事求是,公正严明,作风民主的带班原则,在学生中威信较高;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排忧解难;工作成绩突出,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学校的肯定。__年、__年、__年获__区人民政府嘉奖;__年、__年__区级师德标兵;__年、__年__区级优质课;__年唐山市级优质课;__年唐山市高考优秀教师;__年、__年__区高考优秀教师;__年__区先进教学工作者;__年__区优秀班主任;__年__区级优胜班集体。__年所带的文科高三24班在高考中二本入段人数34人,入段人数及入段率均居同类评比第一。
现将工作实际总结如下:
一、树师德铸师魂,教育影响学生
李__老师认为,“文道合一”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崇高境界。
他认为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班主任要有崇高的共产主义品德,饱满的工作热情,永不止息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这样他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给学生以强有力的教育影响。班主任只有先把自己塑造成大写的人,大美的人,才能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班主任只有努力塑造和完善教师人格,树师德铸师魂,才能用自身强大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李__老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执教以来,他注意提高理论水平,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和指导自己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从而对学生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他所教育管理的班级年年被评为“最佳文明班级”,而自己也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年度考核中,多次获优秀等级。
二、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创新进取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开创性的工作。班主任的知识结构应当渊博而精深,系统且扎实。而学习和实践是获得这种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
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李__老师广泛地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班主任工作理念,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学习中借鉴,在实践中创新,在长期的学习中,他形成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他还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班主任工作实践,开创了班主任工作的新天地。
在教育学生方面,他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审美,如何劳动等等。在对待学生方面,他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从来不用“有色眼镜”来看他们,有时他甚至放下教师“架子”,弱化教师权威,蹲下来看学生,同他们平等对话。对待那些后进生,他总是用“放大镜”来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热情鼓励,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使他们有如坐春风之感。在班级平时的教育管理中,他对每位同学进行量化评估,让学生的日常表现用分数的形式客观直观地反映出来,避免了盲目性和主观臆断。
三、建设班级文化,加强师生互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寓教于乐,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可使学生志趣得到培养,心灵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启迪。尤其高三,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感受高考的紧张是激励学生的一个有效的武器。李__老师深深地懂得这一点。
一年来尤其是后半学期,他用不同内容的主题班会,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班会的主题内容有:
主题班会㈠多走几步,你会更接近成功
中心是告诉学生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平庸一生,之所以只能在学习的舞台上扮演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内心的力量,他们只受外在力量的驱使,没有认为自己也可以通过学习这条途径达到自己的理想。
这世界只为两种人开辟大路:一种是有坚定意志的人,另一种是不畏惧任何障碍的人。从现在开始,当别人离开教室时,请你留下来多做一些;当别人想放弃的时候,你多坚持一会儿;当别人走累了,你多走几步……说不定就是因为这几步,你比别人更接近成功。
如此,世界将会给你以厚报,既有殊荣,也会有财富!
主题班会㈡感受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半的景象
借以告诉学生任何人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和汗水。激励同学们,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在你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主题班会㈢奔跑,永不停歇!
同学们,人都应该有美好的理想。人,都应该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人,都应该掌握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命运。人,应该主宰自己。
未来的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挑战与机遇,高中的经历就是财富,至少你可以体会到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压力的难以承受,奋进之后的酣畅淋漓。高中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你只有自己成为真正的英雄,才能使自己的天空晴朗无云。同学们,我们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临近高三我们必须做到:
一、积极的心态。它是成功的前提,我们对学习必须保持热情,要知道高考是我们改变命运契机。
二、高度的自制力。投入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我们高考的高度。我们要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回头复习是取得成绩的保证,在准确度、速度和规范化上下功夫。
同学们,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奋斗终将我们命运改变!
高考前夕,他还精心选取了一些励志歌曲,励志短片一方面放松学生的精神,一方面也可以在轻松之余让他们进一步收获进取的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因为如此浓厚的班级文化的创建,才使高三(24)班的全体学生直到高考都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动力去拼搏。
长期以来,李__老师还注意加强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之间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另外,他还利用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对家长的一些错误落后的观念进行纠正,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使家长也受到了良好的教益。
四、沟通任课教师建设和谐群体
古语云:“天时不若地利,地利不若人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教育的合作精神,是当代教育的特色之一。有利于团队之中,各个成员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有利于形成集团冲锋的火力点,更有助于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精神,不会认为自己是孤独的英雄主义。在__—__学年,我积极组织我们六个学科的教师认真的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的弱科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的精神状态,然后分包学生,对学生进行鼓励谈话,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谈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我作为这个团队的队长也认真的听取学生的反映,协调六科的时间安排,协调老师对弱科学生进行补课。
李__深知只有众人划桨才能开动班级大船。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让班级立于不败之地。每一次碰到任课教师他都会了解上课情况及班级情况,在和他们的真诚交流中了解到了很多背后发生的“故事”,为教育学生准备了第一手材料。考试后他主动地到每个任课教师那里了解考试情况,分数之外更多地去了解考试中有哪些发挥失常的同学,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七个任课老师在作业布置和补差方面尽量协调,互相协作,不让一个学生出现严重跛腿现象。学生在七个个高度负责,敬业奉献的老师的带领下信心百倍地往前奋进。正是大家和谐努力,沟通协作,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块使,才收获了__年高考的成功。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只有触及到人的灵魂,并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李__肩负责任,愿意与学生一起做一个思考的行者,在实践中的土壤里,在审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用爱心滋润桃李,芬芳满园。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典型事迹最新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1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乐学善研,教改创新,夯实发展之路
业务精湛的教师都是热爱教育勤于学习乐于钻研的。
王丹凤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酒店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国家及国际高级礼仪培训,学习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政策;赴广东挂职学习,把最新的前沿理念用于学校教改中;参与多个国家和省级“十二五”“十三五”重点科研课题,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并获奖,编写4本教材,其中《饭店服务礼仪》在学科教学中应用。
在教学中,王丹凤不断创新,针对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对教材进行整合与删减,达到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接轨。通过优质课、展示课、生本课堂、信息化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王丹凤还进行了课程开发改革,用案例研究方法,将技能竞赛内容提炼转化为专业课教学内容,以赛促改、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技能竞赛实行直接对接。她以竞赛为导向推动常规教学,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让每位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体会到技能竞赛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全省职业教育活动周中,她创编和排练的学生礼仪操展示,获得各方赞誉。
因为所带技能队成绩突出,王丹凤多次受牡丹江市教育局委托,在省、市级技能大赛前后对牡丹江市区6地市(海林、宁安、林口、穆棱、绥芬河、东宁)职业学校的师生进行辅导和指导点评。她敬业的态度、精准的作风、无私的传授受到广泛好评。这不仅促进了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更推动了牡丹江市职业教育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
近年来,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凭借校内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面向中小学范围内广泛开展职业启蒙和劳动体验教育。王丹凤积极承担了劳动教育培训讲解工作,先后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团队及市区10多所学校学生讲解礼仪酒店文化,多层次展示职业教育综合实力和教学水平,搭建交流平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知名度。
此外,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先后承接了哈牡高铁首批乘务员岗前培训、民政局对外服务等多家企事业服务培训。哈牡高铁乘务员上岗后,他们规范的服务语言,优雅的服务举止受到全国各地旅客好评。王丹凤作为高铁乘务员的培训教师功不可没。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作为54岁老党员和教师,在疫情期间,王丹凤主动献血,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她也接到了网络授课的通知,她克服年龄大、时间短、不熟悉网络课程制作等困难,主动承担3个年级的线上课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网课,她一方面向年轻教师学习网络技能,另一方面和几个教师组成小群,不停演练、试播、操作,唯恐影响学生的课堂效果,常常忙到深夜。为了激发学生居家学习兴趣,她动员家人帮着录制视频,从动作语言到布景音乐,每个细节认真研究、精益求精,只为给学生呈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她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的教育,仅一节课,学生点赞就达13800多次,她的网课被评为省级线上优秀课例、疫情防控优秀典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1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作为一名老师,谁不想体会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
而周美琴, 30多年如一日,每天面对残障的孩子。她的学生不聪明,甚至无法听懂、领会一个简单的指令。苦与累用心付出,但对特殊孩子的关爱,未必能很快看到希望中的成效。有时候教很多遍孩子还是不开窍;有些孩子无论如何努力还是无法走进他内心……年轻时代,周美琴也曾失落过、流泪过。但要感谢她的妈妈,因为每当这时候,妈妈总会对她说,“你不能放弃,你应该要为这些孩子带去幸福。”
那年,剖腹产刚2个多月的周美琴得知上海要举办首届学生艺术节,并邀请特殊教育学校参与其中。“多好的展示平台啊,要是学生们可以在艺术节上表演,不仅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也是孩子们展现自我,提升自信的绝佳机会!”
周美琴放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拖着还不是很硬朗的身体便一头扎进了学校的舞蹈房。近2个月的训练,很多时候她都是到万家灯火时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看着学生们辛苦,还自掏腰包给他们买来好吃的。领导和同事每每看到她如此拼命,都劝她注意休息,谁知她反而安慰他们说,“你们别担心,练舞正是给了我一个产后修复的机会,看看我瘦得多快,恢复得多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她编排参赛的两个节目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并荣获上海市特殊学校中唯一一面由时任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同志亲自授予的“上海市首届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锦旗。师生和家长一片沸腾:“谁说特殊孩子就不行?我们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比高低!”望着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周美琴说了两个字:“值了!”
倾情一生,周美琴担当残障孩子的筑梦人:把扶助他们“康复发展,回归主流”当作毕生使命,对残障儿童实施“高期望”教育。学校组建了聋人舞蹈队、特奥运动队,把学生带上了国际舞台;学校培养的聋生,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更多智障的孩子学会了自食其力,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
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
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学会了感恩。
在这里,我收获了成功,学会了自信……”
学校一名残疾学生毕业时,写下这样的诗。学校9年的教育在她身上产生的变化,让人无法想象。周美琴说,“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老师略微夸张的口形,演绎出震撼心灵的声音;老师熟练优美的画笔,描绘出缤纷美丽的天地;老师丰富灵动的表情,奉献出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
这是一首献给特教老师的诗篇,也是周美琴的真实写照。她用大爱,温暖着一群人、温暖着一座城、温暖着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历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典型事迹最新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心中有爱,将心比心感染乡村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生有“爱”,首先老师必须心存爱心。爱心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是管理班级与教育学生的重要因素。
2006年8月,还记得刚接一个毕业班不久,班里召开了《如果我是小草,是谁浇灌了我》主题班会,那次班会令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动了,也正是那次班会让他认识到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感动和教育的。那年的12月11号到21号,班级里有15人在三天内得了水痘,被隔离在家学习。这可急坏了他,因为当时正值期末冲刺的时候,谁都知道这对于初三的学生意味着什么。21号是得水痘的学生返校的日子,早上他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大字“回家了”,并且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封告全体同学书,写下了他最想说的话,把在校的学生给他写的信也写在了上面。在接下来的班会上,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把这个班级当作了家。在当年的中考中有22人考上了重点高中。从最少的3人到22人,这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让张老师体会到了坚守乡村教育的幸福!
2009年秋天,张老师回到初一,继续做他的爱心班主任。通过两年的时间使得他的班成为了一个大家庭,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和做人上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2010年的9月27日班里的董芯名由于搬家要转到市里上学,在为他召开的《感恩朋友》的送别班会上,班里的每个同学都流下了热泪。最后这个学生把张老师拥在怀里,哭着说谢谢他的时候,张老师也忍不住流下了幸福的眼泪。那年的五一,张老师年迈的母亲由于肝内胆管结石住进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5月5日进行了肝脏切除手术。在医大陪护母亲的20个日日夜夜里,让一向视工作如生命的他倍感生命的珍贵,尽管感受了手术室外八个半小时的漫长等待和术后母亲受病痛折磨的煎熬,但是当他接到远在120公里外的学生的一个个电话问候时,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每天的电话沟通让他和学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他的课五个组长起到了临时老师的作用,每天出题、考试、批阅,尽管他不在,但是学生们的表现比他在时还好,这让身心备受煎熬的他找到了心理的安慰,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2010年的11月11日,作为全县教育系统师德标兵报告团唯一一名男教师,张万波老师20多分钟的师德报告得到了全县同仁的一致认可,在报告会现场时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他最大的鼓舞,给他更多坚守乡村教育的理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在2014年的9月10号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在张老师小有名气的时候,他放弃了条件更优越、待遇更好的县城学校抛来的橄榄枝,毅然决然的选择留在离县城一百公里的乡村学校,为乡村教育继续贡献自己的微薄的力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5位用户喜欢。
用心耕耘笃行致远
__X,巩义市子美小学低年级备课组长,巩义市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先进教师,在教学的道路上秉承着“静心教学,潜心育人”的教育理念,激励自己、引领同伴、带领学生,一起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她身为小学低段骨干教师,经常借助网络平台,搜寻视频课例、论文,反复阅读课标、教材,不停地思考学生的学习基础、困难点,努力挖掘每节课的教育价值,同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了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精准语言,会忙中偷闲听取优秀教师的日常课,并在听课中记录、思考,揣摩每个环节的落脚点;为了突破研磨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带着开放的心态主动邀请优秀教师听课、评课,在梳理、重建中解决问题;为了克服恐惧的心理,也会在空无一人的教室一次次地演练,确保自己对每个教学环节及意图了然于心。
她身为备课组长,两年的时间引领同教研组教师全力投入数学阅读、数学游戏课堂教学研究之中,购买书籍,查找资源,制作课件,梳理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吸纳不同层次教师的想法,记录心得,再次置身实践之中。在这样交流碰撞研讨中,促使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潜移默化地走进教研组每位教师心中,并在课堂实施中有效落地生根,促进每个学生能在阅读、游戏中发展思维品质。
身为任课教师的她,永远抱着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她心中的潜力股,她会及时肯定每一个孩子的些微进步,与他们交流谈心,和他们一起制定目标。假期里协同家长,带领暂时落后的孩子复习巩固,查漏补缺,预习新知,增强信心,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在鼓励、陪伴、引导中尽早开出属于自己的绚丽花朵。
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谦虚好学,不断进取,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康绍忠事迹简介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8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康绍忠,男,1962年11月生,湖南桃源人。农业水土工程学家。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常委会主任、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著和合著学术著作与教材1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176篇、EI收录150篇,SCI引用5000余次,H指数(Web of Science)45。曾获2006年度ICID国际农业节水技术创新杰出成就奖(该年度全球唯一获奖者)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科技著作三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当届唯一的特等奖),培养的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提名奖1人。
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6年入选首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首批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特聘教授,2006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10年被英国Lancaster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7位用户喜欢。
“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教师是一个温暖的字眼。许多教师在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
2000年,当李粉霞教授第一次走进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面对的是不少缺乏信心的孩子。她就暗暗下定决心,要让他们重拾自信,找到自我价值。
于是,李粉霞把大量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早上跑操,跑在班级队伍最前面的是她;晚上自习,坐在教室最后面的是她。她细心观察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着他们的日常点滴,给予他们温暖与力量。“好好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可能,这里就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李粉霞常常这样激励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教师孙怡从事幼儿教育22年来,用爱心呵护近千名孩子,用爱心温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在教学中,她仔细琢磨研究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努力把自己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她坚持以孩子为主体,以孩子的终身成长为前提,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果实。
帮助残障孩子打开封闭的心灵,支撑起他们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希望,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努力的方向。
周美琴将“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构建起适合听障、智障、脑瘫三类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学校一名学生毕业时写下这样的诗。周美琴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感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执着坚守,一心扑在乡村教育教学工作上
2010年3月,由于工作的需要,张万波老师开始走上了教务工作的岗位。同时他还是初一二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课,还兼任九年级的年部主任。超出常人数倍的工作量。那时已经是中学高级教师的他,让许多人都不理解,在别人眼里觉得他这么做没必要,他觉得做一天老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对的起乡村的学生,对的起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正是这样一份信念让他毅然决然的执着的坚守着这份工作。
还记得初接教务处工作,整个教务处就他一个人,连一个干事都没有,要负责全校24个班级的教务工作。有很多工作都要学习、了解、摸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他也深知搞好教学工作是他的立身之本,是重中之重,他必须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并尽可能地处理好教务处工作、数学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和时间的分配,见缝插针地谋划安排,穿梭于教务处、班级和任课教师之间。几乎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甚至早读站在教室看着学生读书时,都会头脑中不断发问“今天都有哪些事要做?需要每个老师都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不断发问,逐条安排解决。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10年。
1997年儿子到县城上高中,78岁的母亲和75岁的父亲先后因为心脏问题做了两次大手术,张万波都没有因为家里的事耽误学校的工作,没有离开他挚爱的乡村教育教学。尽管张万波已经是鬓角泛白的中年教师,又地处偏远的农村,但是他始终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锐意进取,在课改、教育教研和信息化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我县推行课程改革的初期,他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出适合农村中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些都发表在中小学名师精品课程系列丛书《修炼---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和《骨干教师成长案例与精彩课堂实录》书中。他主持研究的的课题《初中数学纠错本有效性的研究》在县、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推广到全校。在2016年全国第四届暨辽宁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中,在他精心的组织和培训下,学校有9人获得省级奖励,有3人获得国家级奖励,同时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他个人所做的微课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二等奖,同时他个人获得突出贡献奖。
2020年6月张万波老师走上了教学副校长的工作岗位,同时担任了党支部宣传委员的工作,无论他从事哪项工作,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时时刻刻用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4年的教学生涯,回首张万波的教学之路,一路走来,一直在无私的奉献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的一百周年献礼,在乡村教育事业上无私奉献,执着的坚守。这就是他——张万波,一名有着对乡村教育事业大爱的优秀教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感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3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一个好老师,应该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青春岁月的陪伴者,生命厚重与温度的传递者。
30多年来,王丹凤一直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耐心细致的作风影响着学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妈妈”。
学生小牧父亲早逝,母亲病重在床,王丹凤了解情况后,经常在节假日带着生活用品前去探望。在王丹凤的鼓励下,小牧实现理想,考上本科,现在已进入检察院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
中职学生自信心普遍不足,甚至还有些坏习惯。身为人师,王丹凤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地以一颗仁爱之心鼓励、教导他们。
学生小帅刚入校时,头上缠着纱布,询问他时,小帅毫不在乎地说:“打仗打的”。王丹凤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比较叛逆。王丹凤便更用心地发掘他的优点,积极鼓励他。比如,小帅体育好就让他当体育委员,但要求他在班级发挥表率作用。王丹凤陪他走路回家,边走边谈心,逐渐小帅变得懂事守纪,最终在技能大赛中获奖。
王丹凤所带的班集体,班风正,凝聚力强。团体操、运动会、大合唱、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多次获一等奖。班级近三分之一学生担任学校学生会和团委干部,班级连年获优秀班集体称号。王丹凤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班主任,多次给年轻班主任做经验报告,带动年轻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党员,王丹凤在教学工作中勇挑重担。近10年,她一直承担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省赛技能队的训练工作,长年带领技能训练队,没有寒暑假和周末。即使脚部扭伤,脚肿得鞋都穿不进去,王丹凤也没有请假休息。当看到学生们终于达到训练要求,跳起来祝贺那一瞬间,她所有的疲惫也都一扫而光。
她为培养学生精准、专注的工匠精神,无怨无悔。夜晚训练后星光点点的操场也在师生心中分外明亮。领奖台上,学生找回丧失已久的自信,这是她与学生共同追求的享受,这也是她作为一名职业教师的荣光。
比如,技能队的小云来自农村,加之父母残疾,家庭经济困难。王丹凤在训练之余,经常带水果、鸡蛋、牛奶等滋补品,给她改善生活,引导小云不断成长。经过3年打磨,小云在省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被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择优录取,不仅免除3年学费,还成为了高职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技能队的小圆也是农村孩子,能吃苦但性格浮躁。王丹凤为了帮助她养成稳重、精准、坚持的工匠品质,便每天利用放学后时间陪她一对一练习技能,精雕细琢地锻炼她的意志。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小圆获得了省级大赛二等奖。
王丹凤所带学生连续8年获市技能大赛冠军,连年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并入围国赛;4名学生获得大学3年免学费资格,2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学金。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王丹凤的个人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获得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连年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省级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6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子牛是我们南黄海人善于开拓、勤劳负重精神的象征。在我们幼儿园,也有这么一位老师,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海子牛勤劳坚毅的精神,她就是我们幼儿园的保育老师——王凤英。
王__老师原先是长沙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后来,她服从领导安排调职到港城幼儿园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保育老师。王老师离开了耕耘多年的三尺讲台,来到幼儿园,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觉得很不适应。面对保育老师这样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她觉得自己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显得十分的苍白无力,但是王老师并没有因为职位的变更、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临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而对新的工作有所懈怠放松。她选择从零开始、持之以恒。王老师用她昂扬振奋的精神、豁达开朗的心胸接触、学习着幼儿园的一切。渐渐地,王老师陪着孩子们做早操的僵硬身姿变得自然娴熟,手里的皮球也不再不听使唤到处乱跑,帮助老师制作的游戏教学用具也越来越精美。正是秉持着这样认真坚持的态度,王老师的手工制作在幼儿园保育老师手工制作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在幼儿园忙碌的保育岗位上,王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开始变得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她现在已经成为幼儿园新近保育老师们公认的师父,学习的楷模。这些成绩可能都是渺小的,可成绩背后王老师的付出却是不可忽视的。
王老师是一个孩子充满了爱和耐心的人,对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她是可以依赖的奶奶。每天早晨王老师都是提前上班来到幼儿园,为班级教室开窗通风、给孩子们提来热乎乎的饮用水、整理打扫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为孩子们一天的幼儿园生活提供最整洁舒适的环境。当孩子们来园进入教室的时候,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看见王老师热情洋溢的笑脸,精彩的一天就在王老师那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中开始了。孩子们午餐的时候,王老师每天都提醒孩子慢慢吃不要呛着,遇到幼儿园食谱里有鱼的那一天更是百般叮嘱。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劝导挑食的孩子,学习吃他们不喜欢的蔬菜、文蛤……正是在王老师一声声的叮咛中,大二班的孩子们逐渐改掉了挑食的习惯,响应“光盘行动”的号召,每天都吃的干干净净。孩子们上厕所的时候,王老师都是紧跟其后,她担心孩子们摔跤、滑倒。在孩子们午睡的时候,王老师总是在午睡间里来回的查看,帮孩子们盖被子,遇到哪天有身体不适的孩子,王老师更是要陪在床边,时时关注的。对王老师来说,孩子们的午睡时间就是她的主场,是不能有丝毫放松的。在孩子们游戏学习的时候,王老师也总是守候在孩子们身边,帮孩子脱衣擦汗,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以便在孩子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正是因为王老师的这份坚守,才一次次扶住了即将摔倒的孩子,让他们免于伤害和疼痛,可她自己却时常在扶稳孩子的时候撞到、碰到。我们总是吃惊于王老师这样一位年过半百的人在此时表现出的灵活敏捷,也感慨于王老师对孩子的爱和关注。她自己却总说这样一句话:“我们吃点苦没什么,只要孩子没事就好。”这句话很朴素,没有华丽的修辞,可是这句话背后王老师的一颗爱子之心却华丽耀眼。
如果对班上的孩子们来说王老师是亲切的奶奶,那么对于班级老师来说,王老师则是她们的得力助手。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她是完美的助教,及时给老师拿来需要的用具,帮助老师一起指导完成任务时遇到问题的孩子们。在老师制作游戏材料的时候,她总是怀着最大的热情见缝插针的帮忙,王老师的作品也从一开始的粗糙到现在慢慢变得越来越精美。在听说班级区域游戏里缺少医生表演制服的时候,王老师就主动接手制作,遇到困难了就请教别的老师,不厌其烦的缝了拆,拆了缝好几遍直到自己满意。孩子们带来幼儿园的绿植和班级的种植在王老师的精心照顾下也成长的生机勃勃,是幼儿园美丽的一景。在幼儿园集体打扫卫生清洁环境的时候,王老师也总是做的最多说的最少的那一个,既不抱怨任务繁重也从不宣扬自己干的有多好。在保育岗位上,王老师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三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去倚老卖老指挥别人、推脱任务,她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新人,耐心学习、虚心请教。
去年王老师的爱人患眼病需要时常去市区就医,她总是尽量预约假日门诊。自己生病时也总是扛着,担心自己请假会给班级老师增加工作负担。万不得已请假看病的时候也总是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不把工作带给别人,每次看完病都是赶最早的班车回到幼儿园继续工作。正是凭着这样的热情和坚持,王老师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和信赖,也获得了幼儿园领导及同事们的一致欢迎好评。
总有人把教师比喻成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在他们眼中,教师是牺牲者是奉献者却不是收获者拥有者。但我们亦认为蜡烛只有在燃烧自己的时候才真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它给人们带来了光和亮,教师也只有在关爱学生奉献自己的时候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力量,我们付出的是关爱收获的是爱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王老师虽然已经五十几岁了,但是她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依旧愿意做一支燃烧的蜡烛,为长沙镇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81个字,有2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7分钟,朗读时长27分钟,慢速需要38分钟,有170位用户喜欢。
朴航瑛,女,朝鲜族,1967年11月出生,中学一级教师,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林业中学教师。她29岁时就患了癌症,但两次大手术、8次化疗带来的身体创伤没有击垮她,相反她以惊人的毅力坚守着三尺讲台,把满腔母爱献给了无数她喜爱的学生,换来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纯真的爱戴。她信奉“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好,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育人理念,在学校紧缺班主任和数学教师的情况下,转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带病一丝不苟地忘我工作,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她开创了主题家长会模式,与学生家长和科任教师一起形成教育合力,一起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曾获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身已缺 志弥坚 我以我血吐芳华
19__年,朴航瑛被检查出癌症,一个月内连做了2次大手术、连续几年做了8次化疗,为此她丧失了怀孕生子的能力。面对还不知病情的女儿,父母不得不强颜欢笑,背着她以泪洗面,忍受着心灵煎熬。在惊恐、悲伤、绝望中度日如年。第二次手术回来后,在她还怀着憧憬当妈妈的美好愿望时,却无意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她仅有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看着终于控制不住泪水的父母,一个月内经历两次大手术都未掉过一滴泪的她抱着妈妈痛哭、哀求:“爸爸、妈妈,救救我!我不想死,我才只有29岁呀,我真的舍不得就这样离开你们呀!”一向严肃的爸爸老泪纵横:“坚强些!女儿,我们一定能挺过去的!”
是的,正是家人的爱让朴航瑛战胜了病魔,并且坚强地活了下来。生命的长度变短了,随时有可能消逝,如何让生命更有厚度?她想起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是啊,我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我可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我要把母亲般的爱播撒给更多的孩子。”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她,在休养后又重新登上讲台。
因为是林区学校,学校师源相当紧缺,在学校紧缺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情况下,校长信任朴航瑛,让她改教数学并担任班主任;她毅然挑起重担,这个消息不亚于一枚重磅炸弹,立即掀起了学生调班的热浪。有个学生还未报到,就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调到了别的班;个别家长听说要担任她女儿的班主任,也到校长那哭闹;分到她班成绩第二名的学生还未报到就转到了延吉;有的人甚至给领导发短信:一个朝鲜族老师,怎么能教汉语的数学?一个身患过绝症的老师又怎么能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同事们也善意地说:“20多岁的人了,改科,一切从头开始,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你能扛下来吗?单单是教学这一块你就得比别人多付出多少呀,更何况你的身体能承受得住吗?”这一切都压得她想到过放弃。方校长找她谈心:“正因为你很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所以才安排你担任这项工作。我相信你的能力!有什么困难咱俩一起扛。”欧阳副校长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难呀,但头三脚一定要踢好。”是呀,当班主任难!从语文改教数学难!家长的质疑更难!面对着家长的质疑、朋友的担忧、学生的外流、调班、家长的哭闹,这一切,让健康的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经历了绝症折磨过的她。但在领导鼓励下,很快调整了心态。不能走别人的老路,应有创新。她又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用平常心对待班级的状况,默默承受调班、转学,家长的质疑等状况带来的压力;一丝不苟地忘我工作,视生如子、严格的要求、耐心的辅导,培养优秀的人才。失去了作为母亲资格的她,把她的母爱又一次在学生中得到了释放。走出了泥泞,取得了成绩。
忍病痛还做麦田守望者 让责任行走在学生心之涯
朴航瑛的班里有一个女学生寄宿在姑姑家,因与姑姑闹矛盾而离家出走。朴航瑛听说后,冒雨骑摩托车来到4公里外的女孩姨妈家把她送回了姑姑家,并作孩子姑姑的思想工作,给她的家断了这件家务事。在初三时,这个女孩厌学,在她的工作下,终于使孩子重返校园。毕业前这女孩的眼睛肿大、疼痛、大清早就来到了她家(因为姑姑家孩子因脑肿瘤去了北京)说病情,朴老师带她来到了医院,得知眼部囊肿破裂,做主让大夫给做了手术。之后又买了些好菜和水果陪她在家吃。
当学生李某的爷爷奶奶因亲人去逝去山东奔丧,苦于孩子无法照顾,打电话给朴航瑛,她欣然担任了照顾学生起居的任务。有几个学生的父母在外工作,有父母开店顾不上孩子的,还有留守在老人家成绩有些偏科的,她就利用晚上时间,无偿的看着学生写作业,检查作业,有时学生的练习册完不成,把他们领到家中,给他们做些好吃的,让他们做作业,从而感化学生。每年的中秋她都将留守学生聚在家。
班主任既要抓教学,又要抓班级管理,由于这几年心力交瘁,朴航瑛手术多年的刀口又发炎了,伤口撕心裂肺般地疼痛,医生建议她休息,朋友、同事也都劝她休息。20__年6月,正值初三复习关键时期,朴航瑛怎么能舍得丢下班级的孩子们呢。她说:“不能为了我的一时,而误了孩子们的一生呀!”她选择了忍着疼痛上课,上课时豆大的汗珠从她脸上掉下来,手扶讲桌,生怕自己支撑不住,学生不忍心看下去。癌症虽然使她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但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学生就是她的一切。望着他们懂事的双眼,朴航瑛更不能休。伤口每天都要处置一次,那种巨痛难以忍受,但她都咬牙挺了下来,就这样,她每天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往于医院、学校之间。持续治疗了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休息一天,也没有耽误一节课。学生被她的举动感染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当幼稚的学生做出有悖于常理的事时,朴航瑛给予学生宽容,送给学生一轮明月,唤醒学生的良知。她班有一个性格孤僻、举止出格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当薄弱,一首诗也几乎没有几个字能写对。对于这样的孩子,该怎样面对?是放弃,是呵斥?有一次,语文考试成绩下来了,这个女生面对着很低的成绩,用桌板直拍头,边哭喊着,尖叫着,换来了同学的不满和呵斥。平时同学就很排斥她,因她的举止,都说她怪。班长上办公室找朴航瑛。朴航瑛走进教室,把她叫来出来,先肯定了她的用功和老师的关注,告诉她不能以这种形式发泄,“人生多有不如意的事,当面笑,背后流泪,不能太看重分数,应重过程,寻找原因,多给自己心理暗示。人生的路还长,不能这点都受不了。老师这辈子顺过吗?有些事不是靠哭闹能解决的。当我们面对许多不如意的事,只是调整心态,跟别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素养”。朴航瑛又找到这位学生的家长,说了此事,希望这几天避免跟孩子发生冲突,不要让孩子因学习而想不开而出现不愉快的事情,毕竟孩子不是靠学习这一条唯一的出路,健康、快乐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这种观点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理解。
在朴航瑛的帮助下,这名学生成绩有了一些起色。朴航瑛经常鼓励她,在学生面前也非常认可她的能干、值日工作的细心到位,使她在学生中的威信逐渐提高。在一次指导学生朗诵时,发现这位学生的声音很甜,就让她朗诵了一段词。可当要上台之前,这位学生又说:“老师我要不行了,我害怕,我要晕过去了。”同学们一片哗然,但稳定情绪后,她又上台表演了,而且表演比较成功。
一次主题班会上,朴航瑛又让这位学生表演了一个小节目。她表演得很出色,后来让她主持了两次有关挫折的主题家长会,使她在家长和同学中得到了认可。在这位学生遇到困难时,朴航瑛劝慰她:“人生就像你主持的挫折主题家长会中《你也在井里吗》的故事,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有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中摆脱困境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了上面。”在朴航瑛的鼓励下,这位学生挺过来了,心灵没有留下阴影,也增强了自信。朴航瑛让她代表班级参加了四人组小合唱比赛,结果赢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至今在许多地方朴航瑛给予了比她别人更多的关注。朴航瑛曾对这名学生和另一个女孩说:“你们跟老师一样,自身形象没有那么优秀,但不要太在意你的弱势,多发扬自身的优势,让别人因你的优势而忽略你的劣势,要善良、正直、友善、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带上自己的思想阳光、你的个性微笑。”
朴航瑛常说:“作为教师,不要放弃弱小者,因为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棵草都有泛绿的时候,要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
拼搏的三年带给朴航瑛的是有益的成绩,但更多是留给了太多的回忆。她同届的一位班主任曾调侃地对她说:“你说,小朴,你今天的成绩是你成就了你的学生,还是学生成就了你呢?”她回答说:“二者兼有吧,因为我和孩子一同成长,是学生的精彩成就了我,不是说老师最自豪的是教出来让自己崇拜的学生吗?”
责任与良知 让朝鲜族教师听来了汉族女孩的深情呼唤
朴航瑛的学生很幸运,因为他们不仅有亲生的汉族父母,还多了一位朝鲜族妈妈。走进天桥岭林业中学,老师们都说,朴航瑛班上的`学生特别有礼貌、有教养,见人点头问老师好,有的孩子动不动就给你鞠躬。原来,这缘于朴航瑛平常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朝鲜族传统礼仪教育。例如,见到长辈要鞠躬,长辈面前不插话,长辈不说话孩子不能先端起饭碗等。时间一长,某些朝鲜族风俗习惯竟在孩子们身上不时闪现。一位学生家长说:“自家孩子原来如同泼皮猴子,这一阵子像换了个人似的,彬彬有礼,闹得俺们两口子心里直嘀咕,这孩子别是出了什么毛病吧。”朴航瑛听了,却是会心一笑。
班级一名学生在作文里深情地写道:“朴老师为了我参加全国英奥大赛,把自己心爱的电脑奉献了出来。半个月来我每天利用晚上时间占有老师的电脑在网上收集资料。有一次,电脑系统升级,家里的电脑一律不能上网。老师就带我上网吧一起去收集资料。有一次,我的脚不注意崴了,朴老师就亲自骑着摩托车接送了我几回。时间紧时,朴老师就派她的爱人用摩托车接送我。别的同学羡慕我说,你除了有个亲妈,还有位朝鲜族妈妈呢!”
已经考上延边二中的冯某,提起他的朝鲜族——朴妈妈仍然如数家珍。她清楚地记得,两年前中考,她临上车前,朴妈妈硬塞给她一大包零食。考上延边二中的他来到了朴妈妈家,从衣袋里拿出了成绩单,说:“老师我没给您买什么东西,我想成绩单应是给您最好的礼物吧!”朴航瑛看到离校的孩子仍然没有忘记自己,高兴地请孩子们上饭店吃饭,一起聊天,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他们鼓劲儿。20__年1月,冯金同学又忍不住想念起她的朴老师,发短信说:“朴妈妈,最近没和您联系,但我没有忘记您,我在努力学习,为天林中学争光,我的心您懂的。”话语间,朝汉民族师生就这样心手相连。
师生、家校情感齐互动 母爱绵长无绝期
朴航瑛注重开展情感提升、互动式、有意义的主题家长会模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初一阶段的四次主题家长会都是感恩教育系列:《暴走妈妈陈玉蓉》的视频,邹越教授的《让生命充满爱》的视频、《感动中国田世国捐肾救母》的视频等。因为活动主题丰富,家长会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找到了切入点,使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在初二时,朴航瑛开展的四次主题家长会是挫折、磨难教育系列:《受过挫折的阳光更美》、《笑傲挫折、笑对人生》。
20__年年末,朴航瑛因病在黑龙江省住院治疗。由于带的是初三毕业班,她惦记班级,完全没有治愈就要求出院。校长关心她,让她不要继续带班了。但她还是放不下这个班,回家休养了几日,又继续接任了班主任工作,在她的心里,再苦再累也要把心爱的这批学生教到毕业。
在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上,刊载了描述朴航瑛事迹的一段话:“癌症虽然使我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但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学生就是我的一切。”这些话语质朴无华,透射出一位与病魔与死神搏斗取得“完胜”之后,悟透人生真谛,从而把无尽母爱全部转投到学生身上的心灵感悟。
这位在许多孩子眼里“个子不高,但浓缩的都是精华;声音很甜,至少有四个加号;思想很前卫,电脑很精通,与学生交谈没有什么代沟”的班主任,给别人的感觉是乐观、坦然、豁达。说起学生的成长经历,朴航瑛如数家珍,两眼放射出母爱的光芒。她的情感式德育活动、她的注重情感提升、互动式主题班会,给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们以莫大的启迪。在会场播放的视频里,在那间完全属于她和孩子们的天地里,放满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鲜花,展现着一位教师的博大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是的,因为朴航瑛相信,爱不会付之东流。她更相信老师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因为三尺讲台是她永远眷恋的绚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