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 755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72人 |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 750字 | 3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84人 |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 775字 | 3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54人 |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 581字 | 3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71人 |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 1531字 | 14段 | 6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105人 |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2位用户喜欢。
为了传达十七大的精神,我们班举行团日活动,决定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拜祭。刚进门口,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写的“浩气长存”四字便映入眼帘,书法正气飘逸,展现出一位革命先驱者应有的风范和气概。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广州市先烈路。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失败了,同盟会骨干会员牺牲了百余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黄花岗。1918年,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死难烈士,捐资修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
墓园坐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有孙中山先生题“浩气长存”之牌坊式大门和墓亭、纪功坊,乐台,四方塘、黄花亭、西亭、石雕自由神像等建筑。1921年为纪念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而牺牲的72位烈士所建,早期墓圆为著名设计师杨锡宗设计,孙中山亲手栽植了青松,后经多次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
七十二烈士陵墓位于黄花岗岗顶,以麻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绕以铁链栏杆。上有四柱方形钟顶碑亭,竖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一方。墓后是一座麻石建成的纪功坊。
走进陵园内,大大小小的陵墓伫立在四周,园内布局庄严宏伟,墓道两旁排列着苍松柏树,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一股强烈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长眠在这里的人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就义牺牲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了沉睡麻木的中国同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探索着中国前进的方向。他们参与领导的广州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中国的革命事业开始了新的篇章,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黄花岗精神,是大无畏的,牺牲自我,以解放、服务人民大众为己任的精神。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那种精神是不会腿色的,我们不应该抛弃它,而应该重拾它,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传播于人民大众的心中。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1894年兴中会成立之后,孙中山先生就把武装起义作为改变社会性质的主要手段,策划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先生连续在广东和西南地区策划了多次武装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同盟会的主要成员在槟榔屿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决定集中力量、认真准备,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夺取广州城以后再兵分二路,把革命的火焰燃向全国,最终推翻满清王朝。
1910年秋,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武装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中国同盟会会员为骨干(先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于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不幸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终归因力量悬殊而失败。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
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遗体葬于广州东北郊,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因此,史称此役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通称最初安葬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最初只是黄土一抔的墓地,甚为荒凉。1918年,滇军师长方声涛(方声洞之兄)募款修墓。1921年,纪功坊、墓亭相继落成。后查七十二烈士之外,尚有十四名烈士牺牲于此役,共86人,姓名全部刻于《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石碑的背面。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亦称辛亥广州起义或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自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萍浏醴之役以来,同盟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均遭失败,人力物力受到很大损失,致使部分会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有的甚至转向从事 活动。
1910年11月(宣统二年十月)孙中山在南洋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召集一些主要负责人开会,指出革命形势正日益发展,应振奋精神,再图大举,经过统一认识,决定全力以赴发动广州起义。会后孙中山亲自到华侨中募捐筹集经费,并派人到日本购买武器。黄兴、赵声在香港组织统筹部,联络新军、防营、巡警和广州附近的会党、绿林等参加,还派人到长江流域联络革命团体响应;以同盟会员为骨干组织八百人为选锋(敢死队),在广州设立秘密机关三十八处。以赵声、黄兴为革命军正副司令,计划分十路进攻广州,然后大举北伐,推翻清廷夺取胜利。但在临近发动日期前五天,意外地发生革命党人温生才刺杀清广州将军孚琦事件,两广总督张鸣岐严加戒备,同时又因在海外订购的武器和募款未到,起义被迫延期。黄兴秘密进入广州具体部署,不料运送枪械的人员叛变,秘密机关陆续遭到破坏,形势日益危迫。黄兴等人决定改变作战计划,在队伍尚未集中的情况下,于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发动起义。
当时决定分四路突击。黄兴率一百多名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逃走,随后分兵攻袭督练公所等处,与大队清军遭遇展开激烈巷战。但因事先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其他几路也没有按时行动,黄兴所率起义军孤军奋战一昼夜,终以势单力薄,伤亡过重,被清军击败。黄兴、朱执信等负伤后化装逃脱,喻培伦、林时塽、林觉民、方声洞等或作战中壮烈牺牲,或被捕后英勇就义,广州起义失败。此役死难烈士八十六人(一说一百余人),事后收殓烈士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震动全国,影响巨大,不到半年就爆发了结束清王朝统治的武昌起义。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黄花岗起义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选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岗起义72烈士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1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清王朝野蛮杀害了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党人先驱,但没有能够就此将革命的烈火扑灭.革命党人的暴动,此起彼伏.慈禧太后在军事压迫的同时,玩起了“君主立宪”的把戏,搞什么制定宪法,建立内阁和议会,实行帝制下的议会民主,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企图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
但是,她实际上并不急于实施君主立宪,希望能拖延下去,连赞同君主立宪的改良派首领梁启超都感到不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更是不信任清政府的任何承诺,决心将推翻帝制的革命,进行到底.慈禧太后本来年事已高,气急交加,终于病倒,不久就死了.在她临死之前,不知作了什么手脚,将倾向于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弄得驾崩.光绪的侄儿,三岁的溥仪,在他父亲摄政王载沣的扶抱下,登上了金銮殿的宝座,改年号宣统.举行仪式时,小皇帝竟然哭闹着要赶快离开.载沣安慰说:“快了,快了!”迷信的清朝大臣认为这不是好兆头.
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革命党人又发动了广州起义.
这年秋天,革命领袖孙中山,召集同盟会的重要骨干黄兴、赵声等,在庇能(今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发动新的起义.孙中山说:“我们失败了多次,但是已经很有成绩.革命浪潮不是已经席卷全国了吗?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干下去,不怕没有成功的一天.”
会上总结了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集中同盟会力量,以会员为骨干,广泛发动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巡警、会党和民军参加起义,夺取广东省城,然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各省,烧遍全国.
大家都同意这个精神,并制定出具体的起义计划.以广州新军为起义的主力,由同盟会革命党人选派八百名身强力壮的会员做敢死队员,分十路进攻,突然袭击,夺取省城广州.然后,黄兴率领一路军队攻入湖南,赵声率领一路军队攻入江西,谭人凤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几路人马,会师南京,大举北伐,直捣清朝京城北京.
会议结束后,大家分头进行准备.1911年初,黄兴与赵声在香港成立了起义“统筹部”,具体领导这次广州起义.不久,省城广州的大街小巷,突然出现了大约四十处新“公馆”.这些公馆,常常操办喜事,吹鼓手吹吹打打,礼盒、花轿抬进抬出,好不热闹.其实,这些“公馆”,都是起义队伍秘密联络与隐藏枪支、弹药的据点.花轿与礼盒里,运送的都是武器弹药.
4月23日,黄兴从香港秘密回到广州,决定起义日期,共分十路人马,同时向预定的官署和军事目标进攻.
然而,清朝官府好像听到了风声,在城里实行了戒严,预定参加起义的一些广东革命党人被迫解散,情况急剧变化.因此决定起义时间提前到27日傍晚五时半.起义时间即将到来,黄兴在小东营前集合队伍,清点人数,发现香港大批的革命党人没有赶到,而广东革命党人已经解散,到来的总共只有一百三十名敢死队员.黄兴只得将十路进攻改为四路.
敢死队员们臂缠白布,脚穿黑胶鞋,手持武器,士气高昂.预定时间一到,小螺号吹响,在黄兴的率领下,敢死队员们直扑两广总督衙门.路上,遇到几名清军巡警,想负隅顽抗,都被敢死队员击毙.
队伍到达两广总督衙门,没有遇到大的抵抗.黄兴领着林时爽、方声洞、林觉民等数十人,冲出大堂.但两广总督张鸣岐早已翻_墙逃跑.黄兴没有捉到张鸣岐,一把火烧了总督衙门,带队去攻打清军督练公所.但他们刚到东辕门外,就和清军水师提督李准的军队遭遇.双方激战,枪弹如雨,冲在最前面的林时爽中弹牺牲,林觉民受伤.黄兴右手两根指头被打断,仍然指挥战斗.
但是,终因寡不敌众,敢死队伤亡严重,只得边打边退.后来,队员都被打散,只剩下黄兴一人,他才进入一家洋货店,包扎一下,换下血衣,逃出城去.
战斗中,牺牲的革命党人有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一百多人,后来收殓烈士遗骸有七十二具,埋葬在广州市东北郊的黄花岗(原名红花岗).历史上将这些死难的革命党人,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这是革命党人发动的第十次武装起义,虽然又失败,但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