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1 07:40:02 查看人数:28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 1239字 9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08人
治沙英雄石光银主要事迹 679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78人
陕西治沙英雄石光银先进事迹 2184字 33段 8分钟 12分钟 17分钟 229人
治沙英雄石光银人物事迹 1584字 17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292人
治沙英雄石光银人物事迹 2817字 40段 10分钟 16分钟 22分钟 250人
治沙英雄石光银人物事迹 663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39人
石光银七一勋章获得者简要事迹 1947字 26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286人
治沙英雄石光银主要事迹 383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193人
石光银七一勋章获得者简要事迹 999字 10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49人
播绿愚公石光银事迹简介 2085字 8段 7分钟 12分钟 17分钟 176人
治沙英雄石光银人物事迹 1969字 18段 7分钟 11分钟 16分钟 121人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1664字 21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69人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 1886字 27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203人
陕西治沙英雄石光银先进事迹 590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9人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1875字 7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114人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 1101字 13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64人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沙丘上,你是一棵挺立的树;沙海里,你是一棵顽强的草。40年治沙的坚守实现了人进沙退,40年的抗争依然无怨无悔。你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你是战天斗地的硬汉、肩挑大任的英雄!”这是组委会给2014年“感动陕西人物”获得者石光银的颁奖词。

石光银出生于定边县海子梁乡同心干村疙瘩套自然村。从小在沙窝里长大,饱尝风沙之苦,这一切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从20岁担任生产队长开始,他便怀着为沙区人民锁住黄沙、拔掉穷根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带领群众投身于治沙事业。

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承包治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我市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为筹集买树苗的钱,他不顾妻子哭闹阻拦,把全家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赶到集贸市场卖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3000亩荒沙地最终全部栽上了树苗,成活率达87%,同心干村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5年,他又承包了5.8万亩荒沙,开始对6000亩狼窝沙进行治理。在“上面太阳晒、下面沙子烤、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冷水”的艰苦条件下,他带领100多人“三战”狼窝沙,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的梦想。到1990年,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

2008年,他的儿子为了治沙事业牺牲。面对这一沉重打击,他克服内心的痛苦,依然挑起治沙造林的重担,虽已年近七旬,但仍带领群众奋战在治沙造林的第一线。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石光银带领群众治理荒沙、碱滩近30万亩,累计植树4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使同心干等周边10多个村庄从此远离了黄沙的侵扰。

石光银先后被中、省、市、县30多次授予劳动模范、治沙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标兵、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优秀林农奖”和“世界林农杰出奖”,两次被邀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并在会上介绍治沙经验;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了使治沙长久地坚持下去,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公司依托“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总体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办起了良种奶牛养殖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樟子松育苗基地等10多个经济实体。如今的治沙公司,固定资产达7447万元,林木价值达1.2亿元,年收入800多万元。治沙公司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帮扶困难群众,造福当地百姓。多年来,公司在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建起了移民新村,帮助村民植树造林、种菜种粮,发展养殖业。2002年,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希望小学。2004年,垫资500多万元,修通定边县城至海子梁乡35公里长的砂石公路。2006年为十里沙移民村捐款30万元,改土1000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石光银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诠释着一个普通农民的勤劳淳朴和家国情怀,传播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的精神鼓舞和事迹感召下,定边县先后涌现出杜芳秀、王志兰等一批积极投身于治沙造林事业的治沙造林户,掀起了定边县治沙造林、共同致富的热潮。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这8个字是对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奉献一生的最好诠释。

治沙英雄石光银主要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宣部、国家林业局今天召开学习石光银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号召向石光银同志学习,用石光银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环境建设。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石光银是我们身边的英雄,他的事迹感人至深。广大林业、绿化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要学习石光银绿化荒漠、改善生态的创业精神,学习他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学习他勤于探索、执着求知的科学精神,学习他敢想敢干、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学习他扶贫帮困、为民解难的奉献精神。他说,石光银的精神崇高而伟大,是激励我们努力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再造秀美山川战略目标的新的精神动力。当前林业建设的任务极其艰巨,要实施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推进林业五大历史性转变,需要大批石光银式的党员干部去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王成祖动情地说,石光银从事的是一项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神圣事业。他和他的同路人们,用智慧破解生态建设的时代难题,用意志创造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用心血造福社会和人民。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生态性的灾难必须用改善生态的行动来解决,等待没有出路,只有奋起抗争才有希望。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表示,我国的防沙治沙事业,特别需要石光银精神。他表示,广大防沙治沙战线上的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石光银的先进事迹,强化工程管理,活化政策机制,搞好科技支撑,实行依法治沙,弘扬治沙精神,抓好工程和治沙工作。

石光银在发言中说,治沙是他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全国绿委、中宣部、国家林业局的有关人士及社会各界代表百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陕西治沙英雄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84个字,有3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杰出贡献。”这简短的出场介绍,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这副宽厚的肩膀扛起来的不凡事业,也为“治沙人”的故事写下梗概。

荒沙不治 穷根难除

风沙之苦填满儿时记忆

一场盛夏的雨洗净了陕西定边县的天空,石光银带着孙子石健阳走在自己亲手栽下的樟子松林带间,分辨不清的鸟鸣奏响清晨的狂欢,松针仍旧挂着前夜的雨滴……眼前这片6000多亩的绿洲有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狼窝沙”。30多年前,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名字一样险恶,沙丘纵横,狂风肆虐,流沙随时都能威胁人的生存空间。

石光银在自己最早治理的“狼窝沙”林地里(2020年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生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石光银自小吃尽了风沙的苦,“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四季黄沙漫天成为当地群众的梦魇。为了躲避流沙侵害,石光银的父亲曾举家搬迁9次。

不治沙,就会一直穷下去

风沙填满了石光银的童年记忆,成为那个年代定边人难言的苦楚,“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这是当时毛乌素沙地边缘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阵风刮过来,沙子就上了房梁,昨天还高高的麦子被埋得什么也不剩了,那样的环境一亩地只能产一二百斤粮。”石光银回忆道。

当地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盖率仅有1.8%。

沙进人退局面持续恶化,连片的“不毛之地”严重制约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不给大家把沙治住,这个地方的穷根儿就拔不了,我那个时候下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石光银说。

战天斗地 大漠传奇

“砸锅卖铁也要把沙子治住”

至暗时刻,往往有勇士前行。

当选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石光银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经过三年苦战,成功造林1.4万亩,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承包荒沙3000多亩,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带上几户村民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天公作美,这一年的雨水给石光银帮了大忙,栽下的树苗成活率很高。

喜人的变化鼓舞了石光银的斗志。1985年,他再次立下军令状,要承包治理5万余亩荒沙。站在一望无际的沙海边,不少人担心他的诺言难以实现,这里何曾见过一棵树?可是话已经说出口,不干不行,乡亲们口中的那个“石疯子”翻身骑上骡子,裹着草籽走进沙窝窝。

苦战“狼窝沙”

在承包的沙地中,占地6000多亩的“狼窝沙”最难驯服,这里沙梁挨着沙梁,常年大风不断。1986年,石光银领着上百号人,在“狼窝沙”一扎就是几十天。饿了就掰块玉米馍,渴了就舀点沙糊糊水,困了就在茅草庵子眯一觉,树苗全靠人一捆一捆背进沙窝,而几场大风过后,刚栽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

因为缺乏经验,头两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不到30%,苦没少吃,树却不见活多少。“当时很多人都不干了,我想治沙不能蛮干,于是就跑去问专家,看看人家怎么种树。”石光银说。问了林业专家后石光银才知道之前的治沙方法并不科学,只有乔木、灌木结合栽种才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第三年春天,石光银带着群众再战“狼窝沙”,借助“障蔽治沙法”搭设了800余公里的沙障,凶猛的流沙终于得以巩固,九成树苗都活了下来。

造林一生 福荫一方

生态好了,致富就有奔头了

“狼窝沙”的名字留了下来,和石光银栽下的树一起成为那段岁月的见证。

如今,这里成了毛乌素沙漠边缘牢固的生态屏障。30多年间,石光银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

漫步林间,脚下的沙土柔软湿润。石光银蹲下来,搓起一把青苔,乐呵呵地科普道:“这就是植被良好的表现,就是这个东西把沙子变成了土,沙子才不会流动。”

固沙,已是一个久远的话题。生态恢复,成了石光银永恒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之后,石光银意识到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粗放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低产林改造成为他新的计划,通过不断改良,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已达100多万株。“林子的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致富不再是一句空话。”石光银说。

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种树和培养娃娃是一样的,要精心呵护才能成材。”树荫下,石光银悉心地把造林的经验一点一点传给孙子石健阳。他攒了多半辈子的心得成为孙子学习林业知识的“传家宝”,25岁的石健阳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林业技术专业,已成长为懂得林业科技的第三代治沙人。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想把学到的林草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带回这片土地,不光要把生态变好,还要发展好林下经济产业链。”石健阳说。

爷孙俩并肩,那片沙地,已经草木繁盛;那股干劲,在年轻的血液里更加炽热。

他,长大后坚守梦想,扎根大漠40余年,一家三代都奉献在毛乌素沙地,在沙海里筑起了长百余里的沙漠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历史;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先进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治沙英雄石光银人物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84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92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人物介绍

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石光银,男,汉族,1952年2月生,1973年7月入党,陕西定边人,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出生在定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一个小村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因为风沙肆虐,十几年间,石光银的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从那时起,石光银便立下了治沙的志向。

1968年,石光银当选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带领群众苦战3年,在不毛之地种活了树林。1984年,石光银成立了一家治沙公司,承包治理3000多亩荒沙。认准的事,砸锅卖铁也要干。为筹措树苗款,石光银把家里养的几十只羊和一头骡子赶到集市上卖。他带领乡亲们三战海子梁荒沙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狼窝沙”。经过多年努力,付出的心血终于得到回报,5.8万亩沙地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后续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也得到了有效治理。石光银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联合1000多户农户,先后办起了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等经济实体,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石光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七一勋章”等称号。

七一勋章奖项历程

播报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2016年4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加强总体谋划,创造性开展工作,多次召开委员会会议,以及地方、部门和专家学者座谈会,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起草制定了党内、国家、军队3个功勋荣誉表彰条例。

七一勋章获得者简介和事迹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王兰花,回族,宁夏吴忠人,1995年11月入党。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她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0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推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志愿者从最初7人发展到6.5万余人。她是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做工人要做到最好”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

艾爱国,湖南攸县人,1985年6月入党。他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于一身,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作为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倾心传艺,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600多名。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治沙与致富相结合荒漠中营造百里绿色长城

石光银,陕西定边人,1973年7月入党。他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他还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用音乐歌颂党和祖国知名作品广为传唱

吕其明,安徽无为人,1945年9月入党。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一生坚持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劳动人民。70年来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和“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治沙英雄石光银人物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17个字,有4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他,出生在陕北定边,从小被风沙撵着走,立志要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他,长大后坚守梦想,扎根大漠40余年,一家三代都奉献在毛乌素沙地,在沙海里筑起了长百余里的沙漠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历史;

他,治理荒滩25万余亩、植树5300多万株(丛),还创办治沙公司,将荒沙治理与沙区资源开发相结合,“沙漠绿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一年四季黄沙满天,当地群众饱受风沙之苦,是当时乡亲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

“风沙无情,7岁那年在一场沙尘暴里我和小伙伴被卷出30多里地,3天后才被父亲找回,而小伙伴却就此失踪。那些年风沙撵着我们走,我们一家搬了9次家”。

“一定要战胜风沙!”石光银暗自下决心。

1968年,石光银当选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经过三年苦战,在不毛之地种活了1.4万亩树木,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绿洲。

“那时的我不仅为家乡这片‘不毛之地’出现了第一片绿洲而欣喜,也为自己打破了人们认为沙窝里栽不活树的观念而兴奋不已。”石光银说。

1984年,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与海子梁乡政府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从此开启了漫漫治沙路。

在石光银治沙展馆,一张落款日期为1985年6月5日的 “招贤榜”非常醒目。

“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我已经联络了七户,现在我贴出招贤榜,榜告四方父老,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一概欢迎……”

正是当年这张招贤榜,让更多人知道了石光银治沙的决心。“一个人治沙的力量有限,要团结更多的人进来,劲儿往一处使。”石光银感慨地说,招贤榜贴出后,周边的乡亲们陆续都加入治沙行列。

“不治沙就没办法,一场风沙就能把种在地里的庄稼全部掩埋,吃饭都是问题”,和石光银一起治沙的杨树华深有感触。治沙,仅靠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种草种树,谈何容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刚开始承包治沙的时候,最大的难题是资金严重不足。一同治沙的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才750元,我卖掉了自家全部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这才凑够了树苗款。”石光银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加之雨水充沛,治理区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初战告捷,让石光银和乡亲们看到了希望。他又与国营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然而,治沙之路并非坦途,还充满着荆棘。“印象最深、最难的就是狼窝沙治理。”石光银所说的狼窝沙如今已经绿树成林,部分沙土已经布满了苔藓。

走进狼窝沙林区,石光银和乡亲们当年种的小白杨树已经成了十几米高的参天大树。树林郁郁葱葱,时不时有狐狸、猯子、鸟雀等动物在林中穿行飞过。

“狼窝沙是我们承包治理荒沙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面积6000余亩,沙丘纵横,常年大风不断。”和记者面对面坐在沙地上,石光银讲起在这里治沙的艰难历程。

1985年,石光银带领招贤榜招来的100多户乡亲开启了“三战狼窝沙”的战斗。

1986年春天,石光银和群众在沙漠中苦干了几十天,树苗全靠人一捆一捆背进沙窝,而几场大风过后,刚栽种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

1987年春天,石光银带领大伙又干了一个春天,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两战两败让不少乡亲们都灰心了,有人选择了离开。我就想着一定不能向风沙屈服,去外面找找专家,兴许有办法!”

面对前两次的惨痛教训,石光银带人开始外出考察学习。1988年春,石光银带领群众第三次征战狼窝沙,采用“障蔽治沙法”: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栽植杨柳树……

“终于取得了成功,90%以上的树苗都成活了!”石光银欣喜地说,“树苗成活了,就给了人希望,大家都认识到沙子并不可怕,只要人有决心、有恒心,用科学方法,沙一定能被治住。”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在6000亩沙地上搭设了长达800余公里的沙障。

“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地付出,不仅‘三战狼窝沙’最终征服了周边5.8万亩荒沙,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而且后来又取得更大的成果,如今治理国营、集体荒沙、碱地总面积达25万亩。”石光银环顾着四周的绿树告诉记者:“这些树见证了这里环境的巨变,它们都是功臣!”

每次来狼窝沙,石光银都要叮嘱护林员要及时修剪林木,他像一个父亲一样疼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这些树木都是我的孩子,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我也欣慰了!”穿过一片樟子松林,石光银回忆起2008年的植树节。

动员全家人参与治沙,已经是石光银一家人的常态。在治沙公司急需人才的时候,石光银动员在县城上班的儿子回家帮他治理荒沙。2008年植树节,在从外地调运树苗返回的途中,他唯一的儿子发生车祸不幸身亡。

石光银强忍着巨大悲痛,在安葬儿子的第三天,又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奔赴在治沙造林第一线。“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只要一天不死,我就栽一天树。我虽然没了儿子,但我还有孙子,我要让我的孙子继续治沙造林,让治沙造林事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石光银目光坚定。

从记事起就跟着爷爷治沙,大学读了林业专业,如今石健阳已经大学毕业。“爷爷坚韧的治沙精神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大学毕业选择回来治沙也是为了让家乡的乡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石健阳说:“环境改善了,我要发挥专业特长,研究适宜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像苹果树、桃树,再带动瓜果蔬菜的种植,最终形成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石光银还通过成立联合党支部,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联户1000多户,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先后办起了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经济实体,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走进十里沙村,道路两边的蔬菜大棚充满生机,小洋楼在阳光下璀璨夺目,目光所及之处皆充满绿意。“30年前这里根本看不到绿色,风沙袭来,庄稼全毁,颗粒无收。”站在自家的大棚前,十里沙村村民崔浩感叹。

生态环境的变化让周边群众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崔浩在自家大棚里忙活着,大棚里的辣椒再有半个月就上市。“不愁销路,去年收入超过6万呢!如果没有老石他们治沙,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呢!”

村民吃上了生态饭,再也不用担心风沙了。近年来,在石光银的帮助和捐赠下,按照“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村民参股、共同分红的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共同致富的路子。“仅322座蔬菜大棚,去年为农户增收480多万元。”十里沙村副支书蒋杰说。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荒漠变绿洲。”榆林市委书记、市长李春临告诉记者,正是以石光银为代表的一大批治沙人的不忘初心、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今日的定边县毛乌素风沙草滩区,早已成为沃野良田遍布的“塞上粮仓”。

如今,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石光银仍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治沙英模的责任与担当。

“党员不能只想着自己,要看群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群众吃够了风沙苦,我们就要把沙子治住,身在沙海不治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石光银坚定地说。

治沙英雄石光银人物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光银,男,汉族,1952年02月生,陕西定边人,中共党员。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农民,18岁时入党。通过发展沙产业,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民在治沙中得到实利。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石光银“七一勋章”。

他20岁担任大队长时,就带领群众致力于治理沙漠的伟大事业。1984年,他怀着锁住黄沙、拔除穷根的责任感和坚定信心,辞去乡农场场长职务,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37年来,石光银同志承包荒沙、荒滩22.8万亩,己治理19.5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营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屏障,为阻挡黄沙南侵,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经治理的沙地林草覆盖率均达65%以上;他组织207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治沙公司,探索出一条“公司十农户”,综合开发,多业并举,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的产业化治沙新路;他关心乡亲,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把生活在生态极为恶劣地区的50户特困农民迁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为他们盖房子、打水井、分口粮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组织80多名农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带动沙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他投资数万元建起“黄沙小学”,让沙区子弟就近上学读书。石光银同志的治沙模式和技术辐射了周边乡村,他无偿为群众提供树苗50万株,种子4000多公斤,打水井160多眼。

石光银七一勋章获得者简要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47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6月29日上午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榆林市定边县的全国劳模、治沙英雄石光银成为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石光银是全国治沙英雄,他凭借着一双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中国治沙史上的一面旗帜。入党48年,他初心不改,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成为基层共产党员中的杰出代表。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定边县海子梁乡的一个村子里。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坏水”“寸草不生之地”。

“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海子梁乡曾经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将过去这里的贫困状况表露无遗。每到春季,这里经常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令人望而生畏的沙尘暴犹如一头饥饿的猛兽在这片土地上横行肆虐,给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在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乡亲们总是被风沙撵着跑,父母无奈下带着他搬了九次家。7岁那年,石光银和邻家一个5岁的男孩虎娃在野外放羊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三天后,家人在30里外的内蒙古一个牧民家里找到了石光银,而虎娃却不知被风沙吹到了哪里,再也没有回来……

这些痛苦的经历让石光银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制服“沙魔”。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彼时在海子梁乡农场当场长的石光银在看到文件后毅然决定扔掉“铁饭碗”去治沙。这在家人和乡亲们眼里简直是“疯了”,好多人嘲笑他是“石灰锤”。

这一年,他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成为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石光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变卖家产,筹措资金,走上了植树造林的漫漫长路。“我想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要把沙治住、把林造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石光银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治沙队伍。他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困局。

沙窝窝变成了致富奔小康的“金饽饽”。沙漠绿起来,人要富起来

治沙最终是为了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这也是石光银一直以来的心愿和奋斗目标。把肆虐的黄沙牢牢地固定住后,石光银想到,要想持续推进治沙事业,必须“向沙漠要效益”。

石光银和他的团队经过几年的摸索,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带领当地百姓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10多项经济实体,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823万元,年收入680多万元,林木价值1.5亿元。

谁能想到,曾一度让人们一贫如洗、饱受摧残的沙窝窝变成了致富奔小康的“金饽饽”,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治沙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许许多多像石光银一样的沙海“愚公”聚集在一起,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

捐资助学、修路帮困,石光银在埋头治沙种树的同时,一心一意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共帮扶贫困家庭300多户、1000多人因他脱贫,捐款捐物更是难以统计。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长时间,治沙就用多少时间”

为治住沙子,他曾变卖家产、负债累累,也曾四次搬家,甚至痛失爱子……

几十年来,总有人问起他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石光银的回答一直没有改变:治沙这个事不能这样算账,这是根本,是为子孙后代考虑。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世界优秀林农奖”获得者、全国治沙英雄荣誉称号……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荣誉很耀眼。但在石光银看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才是他最大的荣誉。

从1973年7月入党至今,石光银已是有着4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多年来,石光银忠诚誓言不言悔,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宣过誓,党的信念不能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一名共产党员,不给国家做事给谁做事。不给国家奉献给人民奉献,给谁奉献。”

2018年,石光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老党员,石光银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大代表要把人民装在心里头,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真正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石光银的话语中充满干劲,就像那“成长”中的沙漠绿洲,焕发着盎然生机。

今年,石光银69岁了。饱经风霜的脸上被时间刻上了深深的皱纹。但每一条都写满了不屈和坚韧,那双看遍沧桑变迁的眼睛依然熠熠生辉。

总有人劝石光银歇歇,他的语气异常坚定:“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长时间,治沙就用多少时间。”

如今,他唯一的孙子石健阳在上大学后选择了林业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跟着爷爷,接过了父亲未完的工作,为治沙带来更先进的科技力量,成为第三代“治沙人”。

治沙英雄石光银主要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治沙英雄”石光银介绍

人物简介

他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 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

适用主题: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绿色环保

写作示范

坚持不懈,弘扬治沙人精神。“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不懈方能成就未来。新时代“治沙英雄”石光银历时40余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彻底改变了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在荒漠沙地里打造了绿水青山。假如石光银缺少了这不变的恒心,又怎么会有与荒沙斗争数十年的毅力?石光银的事迹告诉我们,要弘扬治沙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精神,才能为民族复兴蓄力,向人民幸福发力,成就精彩未来。

每一个典型人物都是一个素材,要深入挖掘每个素材不同的适用主题,更能多角度地进行应用,希望各位考生能多多积累,为作文做足准备。

石光银七一勋章获得者简要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49位用户喜欢。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高质量发展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发挥着中流砥柱和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值“七一”来临之际,推出“感动榆林的共产党员”“爱民为民的基层党组织”系列稿件,向担当作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致敬,让我们以他们为标杆,比学赶超,奋发有为,一起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1984年,32岁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治沙公司,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持续在荒沙窝里、碱滩上植树造林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面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带领群众治沙造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党员”。2021年6月29日,石光银因其在生态建设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中国共产党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带领群众治沙造林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定边县海子梁乡。童年时代,一场场风沙常常埋没了庄稼、房屋,“沙都到了房梁上”。在他的记忆里,风沙带来的苦难和贫困,迫使自家前前后后搬迁过9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石光银萌生了治沙的坚定信念。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石光银辞掉乡农场场长的“铁饭碗”,组织207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当年承包3000亩荒沙地,开展造林治沙事业。

“乡亲们祖祖辈辈受风沙的害,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治沙!”石光银说,党员就是要带好头、作表率。为了治沙,他举家搬到了四大壕村,一头扎进了茫茫大荒漠,带领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栽上了旱柳、沙柳和杨树,当年的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苗木的高成活率,极大地坚定了石光银持续治沙的决心,3000亩治沙完成后,他再次承包了5.8万亩荒沙地。在这片荒沙中,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为此,石光银贴出“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起治沙。但是这么多人,资金投进去要是没效益,让大家穷上加穷,如何向父老乡亲们交代?为了让群众有所收益,石光银成立了新兴林牧场,把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从而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我们治沙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生存环境,过上好生活。要让群众获得生态效益,才能激励他们继续干下去。”石光银说。

治沙事业,久久为功。近几年,由于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大,石光银带领公司员工又展开了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已有5万亩之多。

播绿愚公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8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76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同心干圪垯套村。风沙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带来的贫困,石光银记忆犹新。在他童年时代,一场场风沙,使庄稼、房屋都被沙淹埋了,因为风沙危害,迫使他的家九次搬迁。在他7岁那年的一天,和邻家一个5岁的男孩在野外放牲口时,遭遇了沙尘暴袭击,两个孩子被沙尘暴刮出了三十多里,三天后,家人和乡亲们在内蒙一个名叫巴特的家找到了石光银,但那个活奔乱跳的五岁的男孩,却被沙尘暴给吞噬了,这是当年毛乌素沙漠“沙进人退”景象的真实写照和痛苦记忆,这让幼小的石光银恨透了风沙,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制服“沙魔”。

1967年,石光银担任原海子梁乡圪塔套村小队长期间,带领全村人苦战三年种活了1.4万亩树木,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绿洲,打破了在沙漠里种不活树的旧观念,为他今后坚持治沙造林奠定了信心。1984年,他响应中央发出的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的号召,毅然决然地辞掉原定边县海子梁乡农场场长的“铁饭碗”,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干起了治理荒沙、植树造林的伟大事业。他顶着方方面面的不理解,拒绝了亲朋好友的劝阻,义无反顾地带领着他的七个治沙好伙伴,一头扎进了茫茫沙海。石光银首先承包治理了集体荒沙地3000亩,个人第一次大面积在荒沙里栽树,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买树苗资金严重不足,他带头卖掉了自己家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其他6个治沙伙伴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东借西凑才凑够了买树苗款,这一年他带领7户人家齐上阵,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成活率达到85%以上,联户承包治沙首战告捷;1985年春,陕西省林业厅邀请石光银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介绍治沙经验,震撼了与会人员,受到省厅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更加坚定了他进一步治沙的决心。他从省城回来后,马上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并在海子梁乡政府的门口贴出了一张招贤榜,榜告四方父老:有人愿来我旗下与我一起治理承包长茂滩荒沙者,不分民族,不分身份,山南海北的,一概欢迎,十里八乡的群众纷纷响应。1986年春季,他带领100多人,打响了“三战狼窝沙”的战斗,石光银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那些日子,吃的是被风吹的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种苗全靠人一捆一捆背进沙窝,风吹、日晒、沙子烤,嘴上起火泡,裂血口,脸晒得黢黑,眼里布满了血丝。然而这年四、五月份遭遇了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风蚀沙埋,栽上的树苗90%被毁。第二年,石光银带领大伙又干了一个春天,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两战两败的巨大打击,严重地挫伤了治沙人的积极性,但是,共产党员石光银在挫折面前不屈服,他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步行到县林业局找林业技术员请教,带上几个人到横山、榆林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群众开始了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的科学治沙方法: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在沙丘间地栽植杨柳树,通过这个办法,终于取得了胜利,树苗成活率在80%左右。

1994年,石光银又与海子梁同心干村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1996年、1998年承包治理了定边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湖区植被状况得了明显的改善,盐湖受风沙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盐产量、质量得到了保证;1997年,他成功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4.55万亩;2003年春,石光银按照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标准,做了设计规划,抓住墒好的机遇,一季造林5万亩,

1998年,通过上级技术人员实地核查、验算,治沙公司有纯杨树11745亩,乔灌混交林16650亩,沙柳花棒、柠条29500亩,活立木积蓄量26609.4立米,植被率达92.5%,林木总价值3086万元,以每年净增值5%计算,年增值154.3万元。生态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原来的片片荒沙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林草长起来了,风变小了,沙固定了,沙区人民变富了。2002年以来,沙区人均占有粮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人均年纯收入上万元,他所在的白泥井四大壕村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原定边县海子梁乡被榆林市命名为小康乡。

治理荒沙、碱滩,建设绿色生态,这是石光银治沙公司永恒的主题。到2004年底,石光银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得到了全部有效治理,并且反复造林面积35万亩,累计投入劳力100多万个,直接资金投入5000多万元。

鉴于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很大,所以,进行低产林改造刻不容缓。因此,他把“优化树种,提升森林品位”作为公司治沙造林的中心工作来抓,带领公司全体员工迅速开展了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已达5万亩,栽种了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达一百多万株,价值二千多万元,同时将承包林地边界进行了打水泥桩拉网刺长达20多公里,对保护林地起到了显著效果,到目前为止所有费用都由他全部支付。

石光银治理荒沙、植树造林取得的巨大成功,极大地感染和调动了当地和周边乡镇以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一些乡镇上千户近万人踊跃承包治理荒沙的积极性,使成片的荒沙碱滩得到了有效治理,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石光银始终坚持“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宗旨,为了能给沙区农民兄弟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家致富奔小康而不断努力,他的治沙事业永远在路上。

治沙英雄石光银人物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69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21位用户喜欢。

烈日炙烤着大地,7月中下旬的一天,气温逼近40摄氏度,石光银焦急地查看着今年新种的樟子松,并反复叮嘱工人们:“一定要时刻关注土壤的水分状态,及时浇灌……”

虽已汗透衣背,但这位年近七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位“全国治沙英雄”依然坚守在抗旱造林第一线。“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就是治住沙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石光银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治沙30多年始终坚守的信念。

回想起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颁中国共产党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时的情景,石光银仍然十分激动:“咱干了这么点儿事,党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沉甸甸的奖章往脖子上一戴,不由得让人深感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有生之年,我要继续干、好好干、干到底,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童年时,一场场风沙常常掩埋了庄稼、房屋,“沙都到了房梁上”。在他记忆里,风沙带来的苦难和贫困,迫使自己家前前后后搬迁过9次。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时年32岁的石光银辞去乡农场场长的“铁饭碗”,成立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乡亲们祖祖辈辈受风沙的害,住在这地方,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治住沙!”石光银当时承包了3000亩荒沙地,成了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的“第一人”。

为了治沙,他举家搬迁到了风沙最大的四大号村,带领7家农户一头扎进茫茫大荒漠。治理3000亩荒沙地,不是件容易事,横在石光银面前的,是三大“拦路虎”:资金难筹集、劳力难组织、风险难预测。

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但7家农户拿出的全部积蓄只有750元。心急如焚的石光银避开妻儿,卖掉了自家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其他农户相继卖掉自家的牲畜,还从各自的亲友处借贷,才凑够了树苗款。

1984年的春、秋两季,石光银带领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栽旱柳、沙柳和杨树。好在天公作美、雨水好,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坚定了治沙决心的石光银再次承包5.8万亩荒沙地。在这片荒沙中,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夏季地表温度能达到60多摄氏度、冬季可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要在这里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

石光银贴出“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乡亲一起治沙。一旦资金投进去见不到收益,会连累大家穷上加穷。为此,石光银成立新兴林牧场,将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的机制激发了农户的治沙积极性。

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拉开“大战狼窝沙”的序幕。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被晒得黢黑,嘴上起泡,眼里布满血丝。不幸的是,当年刮了10多次六级以上大风,他们栽的树苗有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石光银强忍悲痛,鼓舞大家振作起来。第二年,他又带着大伙儿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这时,石光银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高科技”,所以他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取得了治沙胜利,80%的树木活了下来。看到从沙窝里出来时如同“野人”的石光银,妻子心疼地放声大哭。

在30多年的治沙历程中,石光银带领大家历尽千辛万苦,在承包的25万亩荒沙和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树木的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林草长起来了,风沙小了,四大号村变富了。为了让治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了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石光银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产业,先后办起新兴林牧场、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等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从几百元提升至3万元。

由于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大。近几年,石光银带领公司员工展开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栽种了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达100多万株,面积已达5万亩,价值2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石光银还带动白于山区曾经最贫困的50户272人搬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还无偿为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大家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渐摆脱了贫困。他还自筹资金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为当地孩子解决上学难题;垫资500多万元,为乡亲们修通了从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致富路”……

在石光银的带领下,定边县先后涌现出杜芳秀、王志兰等众多治沙典型,当地的林草覆盖率也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5%提高至现在的32%。石光银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世界杰出林农奖等60多项荣誉。

“荣誉是过去的,咱拿到这些荣誉,就要对得起这些荣誉,要想想咱还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啥。”石光银告诉记者,接下来,他打算加大治沙及农业工作的科技投入,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治沙事业,让治沙事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64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69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

出生在饱受风沙侵袭的沙地边缘,植树造林,治理荒沙是他从小的志愿;当沙漠终于变成绿洲,如何让乡亲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他身为共产党员的使命。

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石光银和当地群众一起,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治沙之余,他扶贫帮困,建学校,修公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多年来,石光银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十杰、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荣誉称号,还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2000年他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优秀林农奖”,2002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林农杰出奖”。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他的家乡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在蒙语中,“毛乌素”的意思是“坏水”“寸草不生之地”。

在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是当地人的“天敌”。一场大风沙,可以让庄稼失去收成,而移动的沙丘,则会淹没人们的居所。小时候,因为风沙的原因,石光银曾跟随父母搬家九次。

在八岁那年,石光银和小伙伴虎娃出门放羊,结果一场沙尘暴将二人席卷而走。石父花了三天时间,最后在三十多里地之外的一个蒙古包里找到了他。而五岁的虎娃再也没回来。

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当地人的生活异常艰辛。流传的顺口溜“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正是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石光银小时候,时常坐在门前,望着沙窝。治沙的信念就在那时候扎根在他的心底。

到了15岁,石光银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时,他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让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身为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的石光银,毅然放弃当时被称为“铁饭碗”的职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四处借贷。最终他联合了7户村民,正式开始了治沙事业。

那之后,石光银和他的团队每天早出晚归,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种了旱柳、沙柳、杨树。恰好那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充沛,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

第二年,石光银又与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石光银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口贴了一张“招贤榜”,上面写着:“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不论民族、不论身份,内蒙古的也行,宁夏的也行,甘肃的也行,咱陕西的也行,一概欢迎……”

这份招贤榜,帮石光银召集了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然而,这次治沙行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第一年,连续刮了十几天的风沙将90%的树苗损毁殆尽,第二年80%的树苗也没能存活。

石光银没有屈服,他到县林业局向林业技术员请教,带人到榆林、横山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使得树木成活率达到八成左右。

石健阳告诉南都记者,通过爷爷的讲述,他得知当时治沙的困难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爷爷他们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吃的是风干的玉米馍,甚至啃过杨树皮。”石健阳说。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据陕西日报报道,1994年,石光银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1996年、1998年,又分别承包治理了县上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1997年,他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2003年春,按照“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标准,一季造林5万亩……

到2004年底,石光银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得到了全部有效治理,并且反复造林面积35万亩,直接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

经过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毛乌素沙漠正在从陕西版图上“消失”,陕西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86个字,有2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03位用户喜欢。

风沙之苦填满儿时记忆

一场盛夏的雨洗净了陕西定边县的天空,石光银带着孙子石健阳走在自己亲手栽下的樟子松林带间,分辨不清的鸟鸣奏响清晨的狂欢,松针仍旧挂着前夜的雨滴……眼前这片6000多亩的绿洲有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狼窝沙”。30多年前,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名字一样险恶,沙丘纵横,狂风肆虐,流沙随时都能威胁人的生存空间。

生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石光银自小吃尽了风沙的苦,“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四季黄沙漫天成为当地群众的梦魇。为了躲避流沙侵害,石光银的父亲曾举家搬迁9次。

不治沙,就会一直穷下去

风沙填满了石光银的童年记忆,成为那个年代定边人难言的苦楚,“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这是当时毛乌素沙地边缘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阵风刮过来,沙子就上了房梁,昨天还高高的麦子被埋得什么也不剩了,那样的环境一亩地只能产一二百斤粮。”石光银回忆道。

当地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盖率仅有1.8%。

沙进人退局面持续恶化,连片的“不毛之地”严重制约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不给大家把沙治住,这个地方的穷根儿就拔不了,我那个时候下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石光银说。

“砸锅卖铁也要把沙子治住”

至暗时刻,往往有勇士前行。

当选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石光银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经过三年苦战,成功造林1.4万亩,使海子梁有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承包荒沙3000多亩,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带上几户村民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天公作美,这一年的雨水给石光银帮了大忙,栽下的树苗成活率很高。

喜人的变化鼓舞了石光银的斗志。1985年,他再次立下军令状,要承包治理5万余亩荒沙。站在一望无际的沙海边,不少人担心他的诺言难以实现,这里何曾见过一棵树?可是话已经说出口,不干不行,乡亲们口中的那个“石疯子”翻身骑上骡子,裹着草籽走进沙窝窝。

苦战“狼窝沙”

在承包的沙地中,占地6000多亩的“狼窝沙”最难驯服,这里沙梁挨着沙梁,常年大风不断。1986年,石光银领着上百号人,在“狼窝沙”一扎就是几十天。饿了就掰块玉米馍,渴了就舀点沙糊糊水,困了就在茅草庵子眯一觉,树苗全靠人一捆一捆背进沙窝,而几场大风过后,刚栽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

因为缺乏经验,头两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不到30%,苦没少吃,树却不见活多少。“当时很多人都不干了,我想治沙不能蛮干,于是就跑去问专家,看看人家怎么种树。”石光银说。问了林业专家后石光银才知道之前的治沙方法并不科学,只有乔木、灌木结合栽种才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第三年春天,石光银带着群众再战“狼窝沙”,借助“障蔽治沙法”搭设了800余公里的沙障,凶猛的流沙终于得以巩固,九成树苗都活了下来。

生态好了,致富就有奔头了

“狼窝沙”的名字留了下来,和石光银栽下的树一起成为那段岁月的见证。

如今,这里成了毛乌素沙漠边缘牢固的生态屏障。30多年间,石光银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

漫步林间,脚下的沙土柔软湿润。石光银蹲下来,搓起一把青苔,乐呵呵地科普道:“这就是植被良好的表现,就是这个东西把沙子变成了土,沙子才不会流动。”

固沙,已是一个久远的话题。生态恢复,成了石光银永恒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之后,石光银意识到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粗放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低产林改造成为他新的计划,通过不断改良,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已达100多万株。“林子的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致富不再是一句空话。”石光银说。

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种树和培养娃娃是一样的,要精心呵护才能成材。”树荫下,石光银悉心地把造林的经验一点一点传给孙子石健阳。他攒了多半辈子的心得成为孙子学习林业知识的“传家宝”,25岁的石健阳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林业技术专业,已成长为懂得林业科技的第三代治沙人。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想把学到的林草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带回这片土地,不光要把生态变好,还要发展好林下经济产业链。”石健阳说。

爷孙俩并肩,那片沙地,已经草木繁盛;那股干劲,在年轻的血液里更加炽热。

陕西治沙英雄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石光银,男,汉族,1952年2月生,1973年7月入党,陕西定边人,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出生在定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一个小村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因为风沙肆虐,十几年间,石光银的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从那时起,石光银便立下了治沙的志向。

1968年,石光银当选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小队长后,带领群众苦战3年,在不毛之地种活了树林。1984年,石光银成立了一家治沙公司,承包治理3000多亩荒沙。认准的事,砸锅卖铁也要干。为筹措树苗款,石光银把家里养的几十只羊和一头骡子赶到集市上卖。他带领乡亲们三战海子梁荒沙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狼窝沙”。经过多年努力,付出的心血终于得到回报,5.8万亩沙地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后续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也得到了有效治理。石光银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联合1000多户农户,先后办起了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等经济实体,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石光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7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14位用户喜欢。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当时的一首民谣,道尽了风沙肆虐之下,当地群众恶劣的生产环境和贫苦的生活状态。据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到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盖率仅有1.8%。因此,风沙之苦填满了石光银的儿时记忆。风沙不仅压塌了庄稼,导致颗粒无收,还淹没了居所,让石光银不得不随父母搬家九次。“沙进人退”的局面在持续恶化。

从那时起,植树造林、拔除穷根的梦想便在石光银的心里扎下了根。1968年,石光银当选村里生产队的小队长后,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经过三年苦战,他们成功造林1.4万亩,让久居“不毛之地”的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这片绿洲,也打破了村民们“沙窝里栽不活树”的观念。

石光银大规模地植树治沙,始于1984年。这一年,身为党员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允许个人承包治理“五荒地”的号召,毅然辞去定边县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职务,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的第一人。当时有人为石光银放弃“铁饭碗”惋惜,他却坚定地说:“身在沙海不治沙,怎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呢?”随后,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并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的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带动几户村民一起,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经过一年的艰辛劳作,再加之这一年雨水充沛,治理区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石光银继续治沙造林的信心与决心。于是,他又与国营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并榜告四方乡亲、招贤纳士,再次凝聚起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这次承包的沙地中,地形复杂而又常年刮大风的狼窝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1985年,为了堵住这个大风口,他带领100多名村民打响了“三战狼窝沙”的战斗。据石光银回忆:“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都被晒得黢黑,嘴上起火泡,眼里布满血丝。”不但工作条件艰苦,天公也不作美!频繁的大风致使刚栽上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乡亲们的付出都打了水漂。石光银强忍着悲痛,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带领乡亲们又奋战了一个春天。但这次八成的树苗仍未逃过被风沙毁掉的命运。连续两次失败,让石光银意识到:治沙不能只靠蛮干,要讲科学。在吸取教训后,石光银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治沙经验,还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1988年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以“障蔽治沙法”为指导,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在沙丘间地栽植杨柳树。最终,他们在6000亩沙地上搭设了总长度达800余公里的沙障,使得树苗成活率达90%以上,成功攻克了狼窝沙的难关。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他于1994年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于1996年、1998年分别承包治理了定边县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于1997年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30多年间,石光银累计承包治理荒沙、荒滩25万余亩,植树53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在治沙的过程中,石光银始终认为“作为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一起好”,致力于将治沙与致富统一起来。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把生活在生态极为恶劣地区的50户特困农民迁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为他们盖房子、打水井、分口粮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组织80多名农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带动沙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投资数万元建起“黄沙小学”,解决十里沙村及周边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等。如今,他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寥寥几句颁奖词,勾画出“治沙英雄”石光银在大漠深处奋力书写绿色传奇与红色荣光的光辉事迹。实际上,除石光银外,我们还有“让沙漠绿起来”的治沙能手王有德、“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的治沙女王殷玉珍、“用信念撑开一柄沙漠绿伞”的治沙劳模王银吉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他们与石光银一起,扩大了中国的绿色版图,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奏响了一曲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之歌!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01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虽已过去一年时间,可回忆起去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情形时,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的内心依然澎湃。

去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因为坚持一辈子投身治沙事业,石光银被授予“七一勋章”。“取得如今的治沙成果不容易,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最大努力,让黄土地变得更绿更美。”石光银如是说。

6月的陕北大地已是一片绿色,望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成片樟子松,已经70岁的石光银心中感慨万千:“我常常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人这一辈子非常短暂,只要把一件事干成了,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出生于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的石光银,打小就立下了治服“沙魔”的誓言,而他的一生也都在与沙漠作斗争。用石光银自己的话说,他这辈子就只干了一件事——治住沙子。

多年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的人生使命不仅是要将绿色留在沙地,更要将幸福生活带给当地百姓。“当年群众跟着我不计成本地治沙,就是因为完全信任我,现在我更不能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石光银说。

在早期治沙过程中,石光银带领大家种植的大都是生长较快的植物,但这些植物缺乏经济效益。现在到了复种的时候,向沙漠要经济效益就成了他工作的重点。

为了向沙地要经济效益,为了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每年一开春,石光银都坚持到全国各地考察树种,调研学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

经过几年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先后办起了林场、肉牛示范牧场、饲料加工厂、技术培训中心、蔬菜大棚等10多项经济实体,村民收入连年增加。

为了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石光银的治沙公司还帮助村民进行土壤改造。目前,村里一共建起132座大棚。石光银所在的治沙公司一次性投资了48万元。在家门口,村民每年还能就近为治沙公司提供劳务服务。“家里农活儿不忙的时候,我和家人帮治沙公司栽树,一年劳务收入能有1万元。”村民杨树华说。

近年来,总有人劝说石光银该歇一歇了。虽然已卸任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总支书记一职,但他从未想过要停下治沙的脚步。近年来,石光银开展了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栽种了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100多万株,面积已达5万亩。

回首过往,石光银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党和人民的誓言。“爷爷一直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品格。”石光银的孙子石健阳在大学时期就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

如今,石健阳这名年轻的共产党员跟随着爷爷的步伐,带领乡亲们努力把生态搞好,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16篇范文)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当时的一首民谣,道尽了风沙肆虐之下,当地群众恶劣的生产环境和贫苦的生活状态。据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到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石光银信息

  •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16篇范文)
  • 石光银治沙事迹简要概括(16篇范文)28人关注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当时的一首民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