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 945字 | 9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80人 |
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汇总 | 653字 | 4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20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 985字 | 10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54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 885字 | 8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38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描写 | 746字 | 4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80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素材 | 1275字 | 12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34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 592字 | 4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67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免费集锦 | 469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91人 |
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汇总 | 566字 | 3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34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悟 | 1140字 | 7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07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描写 | 852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29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免费集锦 | 3228字 | 35段 | 11分钟 | 18分钟 | 25分钟 | 171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素材 | 1079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17人 |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沿着先辈的足迹。
又一个清明节来临了,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能过上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先烈们,是你们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建起了万里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血杀拼搏。你们英勇倒下了,而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却站起来了,他们高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那声音传到大江南北、传到长城内外;先烈们,是你们把中国人民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用血肉建设了新中国,让老百姓们当家做主了。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还记得邱少云吗?敌人的一枚枚燃烧弹扔下,正巧有一枚落在了他身边,要知道,当时他只要打几个滚,就可以免遭死亡的危险。但,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整个作战计划,他顽强地忍下来了。他绝不是钢铁铸造的,而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果换成当今世界的每一位,能做到吗?但是,他却做到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坚韧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刘胡兰,一个听起来多么娇弱的名字,那颗爱国的心却远远重于泰山。她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虽然她只有15岁,但站在敌人面前却镇定自若,坚定的目光吓得敌人心惊胆颤。死亡的狰狞并没有使她畏缩半步,争取革命的胜利才是她不灭的信念。然而,凶狠的敌人毫不留情地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她为中国历史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辉煌一页。
是呀!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涌现出许许多多胆识过人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人民的幸福,宁可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无私奉献、英勇的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世代传颂、永远学习吗?我们的革命志士是多么爱我们的国家!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环境同样会把我们培养成材,我们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是国家的接班人,让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前辈爱国精神,为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富强而发愤图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共创祖国美好明天!
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汇总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军人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人,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5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54位用户喜欢。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祖国而奋斗》。爱国主义,这是一个多么光辉的字眼。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学伟人,有多少文学巨匠为它而拼搏,为它而奋斗不息!
大家都熟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牢记母训“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驰骋疆场,威震敌胆,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南宋末年,宋朝江山土崩瓦解之际,文天祥奋起卫国,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誓死不屈的决心。
古罗马有一位叫马塞尔的英雄,当祖国遭受敌人的侵略时,他带领人民奋勇杀敌,在战斗中不幸被俘。敌人威胁他如不投降,就把他烧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马塞尔临危不惧。他慷慨陈辞:“为了祖国免遭强盗的蹂躏,我即使葬身火海也在所不辞。”马塞尔的生命被火神吞噬了,可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罗马人民努力奋斗。
正如俄国伟大评论家车尔雪尼夫斯基所说:“爱国主义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就连人本身又算得了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从解放战争中的董存瑞到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邱少云,从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献身的英雄到新长征途中的雷锋、王杰,他们哪一个身上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烁烁光芒?就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吧,他立志为祖国、为人民摘取那颗数学桂冠。在“-革”期间,棍子向他打来,帽子向他扣来,这位向“哥达巴赫猜想”进军的人,躲在一间仅十平方米的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屑的奋斗,默默地夜以继日工作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几年的汗水,换来丰收的硕果。一位外国科学家看了陈景润的工作成果,惊奇地喊道:“他移动了群山!”是的,他为祖国和人民搬动了受欺挨打、积弱百年的群山,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这么多人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榜样。现在,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又该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俗话说:“儿不嫌母愁”,祖国就象我们最亲爱的母亲,我们不应该嫌弃她贫穷落后,更不应该被前进征途上的困难迷住了眼睛堵住了心窍,从而看不到祖国的伟大,听不进祖国的召唤,嗅不到祖国的芬芳,看不到祖国的未来。
鲁迅先生说得好:“唯有民魂是最可贵的,唯有它发扬光大起来,中国才有希望。”是的,让我们万众一心,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让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腾飞的东方巨龙》。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飘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从司马迁《史记》的楚河汉界,到毛泽东的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迈; 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职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回望历史的长河,锦绣的中华大地上,铁流泻处,哪里没有动人的悲歌?哪里没有战士的热血?无数先辈名垂青史,用自己赤诚的肝胆捍卫自己不屈的民族,从以死拒降扬名百世的苏武,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胆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是民族的瘠梁,祖国的骄傲。回望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忘记卢沟桥的第一声枪响,我们不能忘记平型关的第一场大捷,我们更不能忘记百团大战的第一次反攻,从1931年9.18事变到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多少中华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多少华夏子孙为了这片土地献出了满腔赤诚,十五岁的
刘胡兰面对五星红旗举手宣誓、无怨无悔;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眼泪绣出五星红旗、赤胆忠心;松沪会战二十九军弹尽粮绝,英勇壮烈;狼牙山五壮士毅然跳崖,惊天动地。
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你们听见了吗?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灵魂在呐喊,在战争中冤死的无数民众的灵魂在哭泣。 滔滔黄河水流不尽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赤子忠心,滚滚长江浪负载不了华夏子孙对祖国的炽烈真情。中山先生,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苍桑的朣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国家,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的走过。
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祖国未来和平与强盛的重任,已不可推卸的落在了我 们肩上,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让中华民族——这条威武的东方巨龙在我们手中腾飞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描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读红色经典,品味抗战精华。我抱着对全国解放前的想象与向往,读了这本倾注了作者吴强大半生心血的《红日》,结果让我心中的那股热情与激情愈加强烈起来,让我愈加对那些为了抗战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产生了尊敬与敬佩之情。
初读书题,我我甚至以为这本书是介绍火红太阳的,但读完全书,再经我细细品味后发现,这“红日”指的应该是战士心中的太阳,也就是对新中国的向往和对好日子的憧憬。那股力量促使这战士们发出了更加强烈的能量去战斗。这本书主要叙述了孟良崮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尾,为我们描绘出了许许多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如秦守本、张华峰、沈振新、梁波、杨军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心中的“红日”。在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杨军,他是一名真正的抗战英雄,为了抗战可以抛弃儿女私情,为了抗战可以舍弃生命,是我心中最美的“红日”。
战斗场面的描写是我对这本书最喜爱的一点,或许是男孩的天性吧,每一看到那激烈又紧张的战斗描写时,我就有种说不出的激情。从字里行间,我也体会出了作者也有同样的感受吧。看着战士在书中出生入死,义无反顾地战斗,我也真想身临其境,成为和他们一样的战士,奋勇杀敌。我已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它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了我,让我越发感受到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及革命英雄的光荣伟业。啊,向革命英雄致敬!我望瞭望胸前的红领巾,那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啊,那是他们革命的标志,努力的方向,心中的终点,他们如此浴血奋战,就是为了理想的新中国,为他们的后代谋福祉。红领巾的担子重啊,这是一份期望,一份信任,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心中所望,是我们少先队员的警钟啊!啊,向革命英雄致敬!
鲜艳的五星红旗,已从战士们的手中传给了我们新一代接班人,他们光辉的历史,也将永久的刻在我们的心中。当然,那一缕红日,那红日的万丈光芒,也将永远地闪烁,照耀下去!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素材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75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34位用户喜欢。
刘胡兰的童年时代2113,是在豺狼5261横行、暗无天日的年月里度过的。那时4102,日本帝1653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了我国东北三省,并步步进犯,妄图吞并全中国。
刘胡兰的一家和许许多多贫苦农民一样,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血汗收成进了地主家的仓库,只有辛酸的泪水掉在空空的饭碗里。苦难的生活,在刘胡兰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了仇恨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种子。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来到文水县,云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就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的红色据点。在那阴云密布、极端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收集敌情,瓦解敌军,宣传抗日道理,八路军在云周西村设立了一个“敌工站”,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于是,刘胡兰与“敌工站”的干部有了较多的接触,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听他们讲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和抗日斗争的故事,还学习写字,学唱《国际歌》等革命歌曲,从中接受革命教育。
1942年,刚刚10岁的刘胡兰参加了抗日国儿童团。云周西村是个抗日的堡垒村,中共文水县委负责同志、晋绥吕梁军区八分区的同志,经常住在村子里,南来北往的抗日工作人员,也经常在村里落脚。刘胡兰多次出色完成为同志们站岗、放哨、送情报的任务,成为地下党忠实的“小警卫员”和“小交通员”。
有一天,县委负同志正在召开重要会议,刘胡兰坐在村边的土坡上“玩耍”放哨,两只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不一会儿,迎面来了一个打扮得不三不四的人,这引起了刘胡兰的警觉。
她再仔细察看,发现不远处还跟着一伙日本鬼子。她马上意识到:“准是汉奸领鬼子抓抗日干部来了”。于是刘胡兰急忙站起来,趁汉奸不注意,往巷子里一闪拔腿就跑,一口气跑到开会地点,推门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鬼子来了!”待敌人进屋搜查的时候,连个人影儿也没有找到。
1946年10月,阎锡山匪军在大象镇设立了据点,云周西村也被敌人划分为“开辟区”。这时,暗藏的特务开始蠢蠢欲动,被斗倒的地主恶霸勾结阎匪组成“还乡团”、“复仇队”,一时也猖獗起来。他们为非作歹,四处流窜,吊打革命群众,逼口供,要粮食,斗争越来越艰苦了。
在严酷的形势面前,刘胡兰勇敢地站到斗争的前列,鼓舞大家坚持斗争,不要被气势汹汹的敌人所吓倒。她一面组织群众开展斗争,安置转移干部和干部家属;一面利用夜晚,和武工队一起闯进敌人据点,声东击西,骚扰打击敌人,使敌人不得安宁。
1947年1月8日,天刚蒙蒙亮,驻扎在大象镇的阎锡山匪军突然袭击了云周西村,抓走了5个人。斗争越来越复杂,刘胡兰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当时,各村的干部、党员和积极分子大部分都转移进山了。一天妈妈对刘胡兰说:“胡兰子,你在村里太危险,赶紧上山吧!”
刘胡兰听后摇了摇头,镇静地回答:“我是干部,不能随便离开工作岗位,在组织上没有通知以前,我是不能离开的!”三天后,刘胡兰得到上级指示:明天转移进山。她对父母说:“我要走了,告诉乡亲们要坚持斗争,我们很快就会打回来的!”
1月12日早晨,东方刚刚发亮,刘胡兰换上干净的罩衣,妈妈给她收拾着东西。想到自己今天就要动身到那向往久的吕梁山上,与党组织和同志们会合,刘胡兰别提有多高兴了。她想:参加游击队以后,一定要勇敢战斗,多消灭敌人,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演讲稿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相信大家都知道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雷锋叔叔非常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穿了又穿,可他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钱津贴,为全班战友购买了许多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还经常帮助战友,共同提高。20--年,辽宁省遭受特大水灾。他悄悄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后来,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了灾区人民。有多少次,雷锋叔叔路过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参加起那里的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他又用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一块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 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雷锋可以这样,作为新世纪得接班人,不正要发扬这种精神么?雷锋说过: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的确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你将永远是一盏不灭的灯,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要向你学习,要您来做我们的榜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谢谢大家!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免费集锦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一个个革命烈士其实仿佛是一块雨花石,静静的,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而在其中,有一颗小小的雨花石,她让我感动,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当共产党。”此刻,我仿佛看到刘胡兰穿着粗布衣服,剪着剪着齐耳短发,眉宇间透露毅力,眼睛怒睁,嘴角微翘,面对凶狠的敌人,昂首挺胸,从容不迫,勇敢的景象。我深思,一个只比我大两三岁的姐姐,竟有如此大的勇气,让我十分的敬佩,而在这敬佩的同时也渗着几分感动,因为他们这些革命烈士的冒死工作,才能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不禁想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烈士万岁!”
“刘胡兰、黄继光、董承瑞、江姐、夏明翰……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我耳边久久回荡着,我们要向革命烈士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革命先辈烈士英雄事迹汇总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毛主席曾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虽不能像他那样在革命方面做出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如,在班级里,给班级清扫垃圾,为班级买装饰物,使班级赏心悦目,整洁干净,这就是为班级做出贡献;积极参加值周活动,努力管好学校,使学校井然有序,美丽动人,这就是为学校做出贡献;在外面,看见垃圾随手捡起扔进垃圾桶,这就是为环境做出贡献。生活中,也许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就能做出不一样的贡献。
毛主席还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啊,再高的山,在艰难的路,只要肯去探险,去登攀,就可以成功。学习就是这样一条漫长的路,艰难崎岖的山,就像《为学》里说的“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学习有难易之分吗?没有!只要你去学,困难也会变得容易,不去学,再容易的也会变成困难!所以让我们谨记毛主席的话,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中华美德!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雷锋1940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望城县一个贫农家庭。7岁就成了孤儿,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心中国成立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被送入学校读书。
雷锋,一个平凡的战士,却以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创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业绩。不是吗?雷锋总是在任何可能的机会里自觉的真诚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路过工地,他会情不自禁地参加义务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雷雨之际,他用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他对工作发扬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提高军事技术水平。正是这种闪光的共产主义思想,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雷锋成为众人心中一盏不灭的灯,使平凡的事迹放射出璀璨的光芒!1962年8月15日,他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因公而光荣牺牲了。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爷爷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好召。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他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说:“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又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其实,在我们多姿多彩的校园里,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小雷锋。如给灾区人民捐款时伸出的一双双热情的小手,给贫困山区建希望小学时慷慨相助,
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例数不胜数。为校、班级做好事的身影随处可见……。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在学校班级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描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童歆萌在轻轻的细语声和沉重的脚步声中,我们胸戴小白花,满怀庄重和崇敬走进石马岙烈士陵园。粗糙的路面,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烈士悲壮的传奇;两排苍绿挺拔的松柏,就如一个个挺立不倒的身躯,保卫着战士们的忠魂;那和煦的春风,也带些悲鸣。走过一排排绿荫,踏碎一缕缕春阳,怀着沉重的心情,向那长眠着许许多多英灵的地方走去……风儿吹动着胸前的小白花,我感到莫名的悲壮。大理石的碑面一尘不染,石阶也冲洗得干干净净。是啊,这是烈士们安息的圣地,怎能容得一丝尘埃?一抬头,望见那镌刻在碑上的八个用鲜血染成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这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横竖撇捺中,抑扬顿挫中,透露着烈士们的英勇与光荣!
我们轻轻地踏上台阶,不愿惊扰了长眠于此的英烈们。风停了,鸟静了,云不飘了,树不动了,我的心似乎停止了跳动,世界凝固了!
庄严的音乐响起,我们轻轻地唱着队歌,誓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争做国家之栋梁!
音乐戛然而止,但心却久久难以平静。陵园内,一片肃静,只有凝重的呼吸声,只有徐徐的春风在诉说那些英雄故事。同学们都低垂着眼帘,默默地哀悼着……我们举起右手,跟着大队委,喊出了积蓄在心中已久的誓言,每一声都发自我们的肺腑。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继承他们的遗愿,珍惜今天的幸福,努力学习,让红旗更鲜艳,让五星更闪耀!
我们排队拾级而上,烈士墓碑前,走过那一块块黑色的墓碑,墓碑上的那些名字已烙印在我们的心中。献上一朵素净纯白的白花,清风拂花,花瓣微微扬起,似乎要飞向远方,寻觅烈士们的足迹……那一朵朵小白花将永远绽放于青山翠柏之间。下山的路上,回首一望,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阳光下白得那么耀眼,那么圣洁……名师点评:这是一篇纪念为烈士们扫墓的文章,文章饱含了小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句句流露着对先烈们的崇敬。小作者的描写,让我们也不禁轻手轻语,生怕惊动了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灵,说明小作者的描写很有感染力。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表达了这种心情,如“两排苍绿挺拔的松柏,就如一个个挺立不倒的身躯,保卫着战士们的忠魂”,“这是烈士们安息的圣地,怎能容得一丝尘埃?”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免费集锦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28个字,有3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5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孩童时代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他思想先进,开慧虽为女儿身,但父亲也为她取了名、字、号。1904年,杨昌济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远涉重洋去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来信,嘱咐杨开慧的母亲一定要送开慧上学,随后杨开慧破例进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在当时的板仓女孩子还没有上学读书的先例,杨开慧开了风气之先成为该校第一批女学生,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杨开慧在杨公庙小学读了三个学期后,转到离板仓五里路的储能学校。辛亥革命发生后不久,杨开慧回家动员不识字的妈妈也进学校读书,便和妈妈一起转到离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母女同校读书一时被传为佳话。后因衡粹女校要迁到长沙,杨开慧又转到麻林桥附近的县立第一女子高校,一直读到毕业。
青年时代
1913年,杨昌济从国外归来,任教于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杨开慧跟随母亲陪伴从国外留学回湘的父亲,从乡下到长沙大鹅塘居住。杨昌济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吸引着向上有为的学生,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经常去杨家向老师请教各种救国救民的大道理,正是在这其间,杨开慧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从迁居长沙到杨昌济病逝,杨开慧没有再进入学校,一直在家里由父亲指导自学。当毛泽东等来家向父亲请教时,她总是搬一条小凳坐在旁边,听他们谈论治学、做人之道,研讨朝代兴衰,探寻救国救民真理。毛泽东和杨开慧日渐熟悉。
1918年6月,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举家北迁。1918年秋,为了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前去看望老师杨昌济并在杨家小住,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毛泽东虽是暂住杨家,小师妹和他接触的机会却多了,毛泽东每天清晨起来坚持洗冷水澡锻炼身体,而且寒冬腊月都是这样坚持着,这也使得杨开慧从内心深处对他产生了一种敬佩,正是这时毛泽东和杨开慧开始相爱。
1919年12月8日,毛泽东率驱张(敬尧)代表团第二次到了北京,也住在杨家。不久,杨昌济染病,杨开慧日夜侍于病榻之侧,并为父亲读书读报。每期《新青年》是必读之书,从这里,杨开慧汲取了许多新思想新道德。1920年1月,杨昌济不幸病逝,北京和长沙的教育界都为杨昌济开了追悼会,毛泽东以半生半婿的身份参加守灵,帮助料理后事,父亲病逝后杨开慧随母亲、哥哥回湖南。
杨开慧回到长沙,得到父亲生前好友的关照,在李淑一父亲的帮助下进入教会学校福湘女中读书,和后来成为柳直荀烈士夫人的李淑一住在同一寝室。杨开慧在校期间不做礼拜,破坏校规,还经常出去搞学生运动,奔走于各校组织讲演队走上街头,宣传学联的主张。因此不久被保守的福湘女中开除。
1920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文化书社,杨开慧得知书社缺经费后,还回家动员母亲把父亲去世时亲友们送的奠仪金,拿出一部分来支持毛泽东,同时她还参加了书社的工作。
1920年湖南教育界、学界就妇女教育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男女同校”成为讨论中的热门话题。要开风气之先,需有勇敢者带头,需要非凡的魄力和胆识。杨开慧想进男校,和毛泽东商量,毛泽东非常支持。1920年9月,杨开慧串联了福湘、周南两女校的5名女学生,毅然进入岳云男子中学,成为全省男子中学中第一批女学生。
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就在这时,她与毛泽东结婚。他们一不置嫁妆,二不坐花轿,三不布新房,四不办酒席,也没有送亲客。杨开慧独自一人提着一个装着衣服的小箱子,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第一师范教员宿舍,以同居来表示结婚,用他们的话来讲叫“不做俗人之举”。过了一段时间,才请来一些挚友吃饭,这顿饭总共用了6块大洋,吃到最后他俩向各位客人宣布:“我们结婚了!”
革命岁月
1921年夏,毛泽东同何叔衡一起,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初,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龄而论,杨开慧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何孟雄之妻),共产党第二个女党员的身份。中共“一大”后,毛泽东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杨开慧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成了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他们把家安在了长沙市郊外清水塘22号,这也是区委所在地。她经常往来于文化书社、船山学社等党的秘密联络点,传送党的文件和指示,协助毛泽东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同时照料毛泽东的生活起居,使他有精力从事日益繁重的革命工作,杨开慧当时把她母亲也接来跟着住在一起。
1922年,毛泽东创办了湖南青年图书馆,杨开慧主持图书馆的一切事务。1922年10月,杨开慧生了第一个孩子,取名毛岸英。杨开慧一边带孩子,一边协助毛泽东工作。1923年4月,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1923年11月 次子毛岸青在板仓家中出生。1924年,杨开慧带着岸英和岸青两个孩子也来到了上海,并同向警予一起去纱厂组织女工夜校,为此还专门学习用上海话讲课。
1925年2月,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在农民夜校担任教员。她不仅一直照顾丈夫生活并带孩子,也帮助联络同志,还帮毛泽东找资料、抄写文章。
1925年12月 离开韶山转往广州协助毛泽东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文稿,负责联络工作。
1926年随毛泽东在广州开展革命工作。
1927年初,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杨开慧把大量的调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工整地抄写下来。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上首次刊登,里面也凝聚了杨开慧的心血。1927年4月三子毛岸龙在武昌出生。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又在杨开慧陪伴下潜入长沙,住进了岳父留下的那座挂着“板仓杨”匾额的房子。毛泽东日夜进行暴动的准备,杨开慧则照料着丈夫的生活。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动。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扮成郎中(医生)。这次话别,是这对夫妇的永诀!
此后,杨开慧独自带着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面对严重白色恐怖,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杨开慧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
被捕牺牲
1930年,红军两次攻打长沙。湖南军阀何健把对朱、毛红军的仇恨都发泄到杨开慧身上。他出了1000银元的赏格捉拿杨开慧。杨开慧在群众的掩护下,几次都逢凶化吉躲过了敌人的追捕。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密探发现,当晚凌晨80余人团团包围了杨开慧的家。她被逮捕时,连同8岁的儿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
她先被关在国民党的“清乡司令部”,怕有人劫狱,又转移到长沙陆军监狱。转移时,押签上注明:“最严重的政治犯,女共党杨开慧一名,附小孩一名,女工一名。”她带着长子毛岸英坐牢,面对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中共地下党和杨开慧的亲属们也四处营救,许多知名人士也出面保释。何健迫于压力,对下属交代:只要杨开慧同意登报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交保释放,其他问题都可不再追问。杨开慧则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解放后,毛泽东仍常怀念杨开慧。1957年,他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当年推荐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章士钊曾“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则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
1913年:随父亲迁往长沙
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随父北京
1920年: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冬:与毛泽东结婚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5月: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
1930年10月:被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
1930年11月14日:就义于长沙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素材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17位用户喜欢。
中国的辉煌,是因为有一些默默无闻、勇往直前的战士;昔日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一些不畏牺牲、勇于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有一些热爱祖国、不畏生死的人战斗在前线上。他们殊死拼搏,愿为强大的祖国耗尽心血,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只在乎祖国美好的今天!
抗美援朝时,其中令我记忆最深的是黄继光,他鞠躬尽瘁,为了掩护队伍,牺牲自我。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1952年10月20日去世,在朝鲜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营参谋长,连长和指导员焦急万分,这时,站在一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坚决地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只要我能动弹,就一定能完成。”他立即提起手雷,带领两名通讯员肖登良,吴三羊同时请战,冲向敌人的地堡。在这枪林弹雨的战斗中,黄继光没有丝毫胆怯,当他爬到离敌人中心火力点余十米时,用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弹,但只炸塌了半个地堡,敌人的机枪仍在喷出火舌。这时,他已有了负伤。他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减少队员的伤亡,留下了气壮山河的一幕,只见他张开双臂,朝敌机枪口奔去,用胸膛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他的生命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反击部队很快地夺回了属于中国的土地。
我与革命先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何理由不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有何理由不好好勤奋学习,又有何理由遇难题不思考。记得那次数学课上,一道解决问题难住了许多人,做对的寥寥无几,几乎全军覆没。现在想来,一道解决应用题有什么难的,为何不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何不动脑思考。老师把题目反复读了几遍,说会做的举手,我顿时呆住了,想这道题该怎么做,脑子里没有在思考问题,而光是在想到底怎样解这道题。可这有什么用?只在嘴里念叨没有用,要用上自己的脑袋,脑袋可以容纳许多知识,不要认为是有限制的。但假如许久不转,就会生锈。结果,这道题如此简单,就绕了一个弯,都反应不过来了,真是死板。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答案,说:“就是这么简单,你们还做不出来。”我很注重数学老师的这句话,也许我受到了刺激,大脑动起来了。
中国之所以能称上伟大,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品德高尚,才华横溢,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