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mulu--]
第1篇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安全来自预防,危险在于控制,事故发生在失控之中。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电力企业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危险点有很多种类型,比如:生产作业中可能会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有造成危害可能性的机器设备和作业人员,以及一些违反安全规程的不规范操作、习惯违章等。
一般而言,危险点的生成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在作业实践活动中生成;在特殊天气变化时生成;由于设备制造的缺陷而生成;由于设备检修以及维护不周而生成;由于习惯性的违章作业而生成。因此,危险点的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潜伏性,并且有复杂多变性以及可预知性等特征。
本文主要通过对变电站危险点的分析,强调了预防误操作、加强设备的巡视检查、正确迅速的事故处理的作用。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接受、分配电能的场所,而且也是发电厂、电力网与用户相联系的中间重要环节,同时通过不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将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对用户可靠供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误操作会对电网、设备运行以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重大。做好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方针。根据变电站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真开展变电站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事前预控,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一、变电站常见的危险点分析
1.编制倒闸操作票
倒闸操作票编制有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以及检修等四种状态。当设备从一种运行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行状态时,需要填写倒闸操作票。倒闸操作票是进行电网倒闸操作的重要依据,其正确性是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的保证。历年的事故案例证明,错误的操作票一旦被执行,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造成发电机组与系统解列等一系列恶性连锁反映,造成大面积的电力系统运行事故。
2.工作票的正确性,严格执行现场许可制度
如果工作票的工作任务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相符合,当现场的安全措施以及带电部位交代不清晰时,会造成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
3.现场操作
在操作中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走错间隔,测量保护压板万用表挡位放置不对,不正确使用防误装置擅自解锁,不严格执行验电接地制度。
4.审核倒闸操作票
若审核操作票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过分信任操作票的拟写人,这样会导致错误的操作票没被审核出来。
5.事故处理
事故时,对电网运行方式分析不清,判断有误,不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等。
6.交接班
交接班时,重要电网运行方式变更、重大操作及工作项目等交接不清。
二、危险点控制
危险点预控法是指对电力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以及设备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查找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制定防范措施,然后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作业,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危险点是诱发事故发生的隐患,如果不及时治理和防范,就有演变为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当事先进行研究分析及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这样才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危险点预控法就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办法。
危险点重在控制、整改,一般用下列几种方法进行预控。
1.结合大修(改造),针对性预控
年度大修(改造)期间,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较为集中,是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时期。大修(改造)预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大修(改造)前,积极配合检修部门的工作,周密安排计划,了解各种设备的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三落实;利用班组会讨论三措,要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重点学习需要进行技改的工作;明确三措中本次大修(改造)中存在哪些危险点,明确加以防止或消除办法;大修(改造)期间,在相关记录薄册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线的数量及其装设地点,防止复役操作时因遗漏接地线而造成带接地线合闸的误操作发生。
2.开展标准化操作工作,进行科学预控
运行作业过程,若装设接地线存在危险点,为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等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采用两端定位法。两端定位法就是根据同类型设备及其接线方式,在相同的检修模式下,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必须统一并固定。主要从以下几点做统一要求。
(1)对于某些开关柜,装设长手柄接地线比较困难,此时可以先将外侧相用标准手柄接地,然后进行内侧相接地。
(2)对于闸刀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的情况,给不带电一侧装设接地线,在选择导体端时,要保证身体与带电侧的安全距离,应当尽量选用远离带电部位的导体端。
(3)对于有一侧带电闸刀,禁止在其中间位置放置梯子装拆接地线,不允许抱住另一侧的瓷瓶装拆接地线。
(4)对于户外接地端,应具有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的功能,可通过装设防误档板来实现。在主变引线桥下方的适当位置可单独设置一个接地点,必须保证同一部位所有接地点的唯一性。
(5)对于户内接地端,都应设置在开关柜、网门外,避免整副接地线都在开关柜内。特殊情况下(即整副接地线都在开关柜内时),必须具有防误功能。
(6)尽可能考虑导体端与接地端之间的防误闭锁功能,或者尽量设置在值班员明显可视位置。
(7)对固定柜、馈线间隔柜的内部设备检修接地。当母线不同时停役时,接地端优先采用母线闸刀防误闭锁销子;当母线同时停役时,接地端可选用开关机构下部接地螺丝。主变10kv侧、架空出线线路接地:导体端必须选在后柜门内的铜排或铝排上,并穿过后柜门,在柜外专用接地螺丝处接地。母线检修接地:导体端应选在相应母线压变柜上方的铜排或铝排处。如果一段母线上有两台压变,可选择处于相应母线中间位置上的三相压变柜。
(8)对中置柜、出线间隔柜内设备检修接地。优先合接地闸刀,如果工作需要挂接地线,可由施工人员自行装设。对照变电所具体设备,对所属的12座变电站中需装设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均进行了统一并固定,并按照规定设置了标志。这项工作对于目前集控站管理方式下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管理尤为重要,因为集控站值班员要面对12座变电所,对设备往往不很熟悉,采用接地线定位法后,首先保证了接地线装设位置的统一,使运行人员在操作同类设备时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现场设备对接地线实现强制闭锁,从技术措施上加强了接地线管理;再次是可以强化下步操作对上步操作的复查监督功能,有效防止漏拆接地线。10kv母线检修时:全部馈线柜改为线路检修状态(手车冷备用状态),电容器柜改为电容器检修状态,压变柜、所用变改为检修状态,主变10kv开关柜和10kv母分开关柜改为检修状态,在电源侧(如母分、主变)悬挂接地线,母线上不再装设接地线。
此外,110kv及以下变电站大修时,根据检修部门拟定的典型检修模式,结合调度部门的典型停电顺序,制作大修操作文件包,实行典型操作。通过操作文件包提高了倒闸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设备停复役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运行值班员的操作技能。
3.吸取教训,落实预防措施
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分析事故的原因。然后结合集控站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4.运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
根据资料统计,在所有事故原因中,习惯性违章所占比重最大(占82%)。因此,人为失误事故控制的关键在于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建立、健全安全保证制度,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用人激励机制,保证预控体系能够顺利实施。
总而言之,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是一种反向思维。它用可能发生的后果来提醒作业人员要时时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性。讲“危险”比讲“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更有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纠正习惯性违章,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更有利于作业人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我们的生产工作可控、在控。
三、总结
实践证明,开展危险分析、及时准确做好预控是可行的。它利用反向思维的工作方式,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与预控,容易让人接受也容易让人去自觉遵守。它弥补了两票三制中的一些空白点,对于加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纠正现场违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要使其真正在安全生产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就必须把该项工作真正做到实处,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在班组中对于该项工作的实施应加强监督指导和总结工作。这就是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的意义之所在。
第2篇 危险点分析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常德电业局,湖南 常德 415000)
几年来,变电运行管理所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紧紧抓住'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从中获得了一些体会。
1 正确认识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
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压力大,上班时面对突然冒出的异常现象,面对异常现象时必须进行的处理和操作,面对操作差错可能造成的事故,真可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变电运行工作包括操作、维护及管理等方面,因而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是最多的。如果在每次工作前再罗列一些没有针对性的、烦琐的规定,往往会出现规定重复且无的放矢的情况,其效果则不一定好。如果安全工作仅仅依赖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少量管理者的监督检查,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还容易使变电运行人员产生'要我安全'和'搞管理的无事给生产人员添麻烦'的被动思想和抵触情绪。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对准备或者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综合性的分析,并根据当前整体安全的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这种安全管理方法,不论对于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值班员都可以实时、有效的应用。
2 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解决好特定矛盾
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活动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运行值班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自觉性和自我防护能力。为此,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运行人员应该认识到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使安全工作的重点更突出、更有效。可使运行人员在工作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精神压力和工作的盲目性,增加工作的安全性。
(2) 找准危险点、控制事故的发生、保证全过程的安全是'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目的。其关键是让使用者掌握'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方法,达到对危险因素的动态控制。通常在上班前很多负责同志都会想到今天有哪些工作项目,其中哪些项目比较困难,比较危险,应当如何去做,由谁去做。这些计划式的准备工作已包含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内容。现在提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只是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前对危险点进行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记录是所做工作的真实记录,它有利于以后的培训活动,是进一步搞好安全工作的宝贵资料。
(3)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明确了做好危险点分析的时间和内容。然而变电运行工作不是一项单一、具体的作业和工程,而是一个时间段的工作,由于在这段时间里,从事这项工作的劳动者本身、工具设备、劳动对象、作业环境等都在变化,因而难以对变电运行工作规定一个危险点分析的标准内容和措施。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可先组织一些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对有关工作进行分析,列出重点的、提示性的危险点,并编制控制措施作为参考。
(4)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不仅是现场人员,也是整个企业各个层次应开展的工作。只有做到多层次分级控制,才能抓住不同层面、不同时间期的安全工作重点,安全工作才能真正抓到点子上。
3 必须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特点
根据变电运行工作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1) 按时间段来分析。如变电站一年中年检、预试时误操作的可能性就比平时大;高温、高负荷阶段就容易发生设备事故;雷雨、梅雨期间绝缘闪络就比较频繁;一天中在有操作、巡视维护、设备验收时就有可能发生人员的疏漏错误等。
(2) 按变电站的具体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因为变电站的设备型号、运行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必须针对变电站的具体设备进行设备隐患的分析和查找,并对这些设备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和跟踪。然后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值班员在处理异常时因惊慌失措而发生事故。
(3) 按工作内容分类分析。变电站的经常性工作有交接班、倒闸操作、设备验收、巡视检查、设备维护等。根据统计分析,运行人员比较容易发生的责任事故主要是误操作,因而重点对运行人员进行操作票填写、规范操作步骤和处理异常的培训。要求运行人员在操作前思考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并认真制定防范措施,写在操作票上,作为操作提示。
(4) 按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分析。如对比较熟悉的设备进行操作、验收、检查、维护就得心应手;对比较生疏的设备进行操作、验收、检查就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各变电站针对现场容易发生的错误编写现场技术问答,然后由技术管理人员配合现场开展培训工作。
(5) 对人员身体状况、思想情绪、安全行为、技术水平、动手能力分析。作为负责人必须熟悉所辖单位和人员的动态情况,在工作中做好人员的搭配和分工,防止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出现不安全因素。
(6) 对安全、生产工器具及使用环境进行分析。看工器具是否合格,使用环境是否合适,使用方法是否得当。
(7) 对本单位的班、站、值进行比较,找出安全状况最薄弱的单位及薄弱点,有重点的投入人力和精力,做到有的放矢。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由粗放向精细、由经验向科学、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运行值班人员通过分析找出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增强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主动、及时地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调整,防止违章作业以及由于技术业务不精、作业流程不熟悉而引发的事故,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