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框架工程总包管理:环境管理
框架工程总包管理: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
(1)环境保护的内容和目标
①环境保护包括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建筑物本体的室内环境保护。
②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包括控制施工噪音、扬尘、运输遗撒、污水排放、有害气体排放、易燃易爆油品化学品管理、固体污染物丢弃等,做到垃圾分类,废物合理利用等;建筑物本体的室内环境保护包括选用绿色环境建筑材料、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采取合理的降低室内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措施等。
③环保目标: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的目标是创**市'安全文明工地';建筑物本体室内环境保护的目标是竣工交付时室内环境检测合格。
(2)管理组织
①在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保护体系,根据公司的《环境管理手册》,制订项目的《环境管理计划》,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②严格执行gb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制定材料检测制度,对各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严格管理。在分包合同和供货合同中明确各分包商和供应商对环境保护
③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环保体系和现场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成立5 人左右的场容清洁队,每天负责场内外的清理、保洁,洒水降尘等工作。
(3)管理措施
我们将依据gb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t24001-(1990/is014001-1996)环境管理标准和环保监测部门的有关法规、标准,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达到环境管理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选择环保型、节能型的工程材料、设备,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达到环保要求,而且要确保本工程成为使用功能完备的绿色建筑。
认真贯彻执行**市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使施工现场成为干净、整洁、安全和合理的文明工地。
鉴于本工程周边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将重点控制和管理现场布置、临建规划、现场文明施工、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废弃物管理、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环保节能型材料设备的选用等。在制订控制措施时,考虑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以及对材料设备对建筑物环保节能的效果等。
第2篇 工程项目环境管理体系-2
工程项目环境管理体系2
1 总要求
项目经理部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环境管理绩效,预防污染对项目经理部及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2 环境管理方针
方针说明:
1)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遵守公司及上级单位的规章制度;
2)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服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都参与环境管理,人人有义务参与,人人有责任监督;
3)对影响周围相关人员生活、对社会环境不利的环境因素全面识别,严格管理;
4)通过我们的工作,为社会环保事业尽绵薄之力。
3 策划
3.1 环境因素管理
全面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见附表)
科学合理评价环境因素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施工条件、技术方法、建筑材料、法律法规等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更新
3.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制定专门人员通过公司或其他渠道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并通过文件或交底的形式传达到执行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识别、传达、满足并超越施工合同对环保的要求。
组成专门的联络小组,建立畅通的渠道收集施工区域相关方的要求并合理处置。
3.3 目标和指标
为确保工程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扰民,配合当地环境保护的整治,我项目经理部将依据gb/t24001-1996/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标准和我公司环境管理手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如下:
总体目标:
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力争施工和环境和谐,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质量',以'三文明,一满意'为宗旨,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限度的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
分项目标:
噪声污染: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噪声排放严于国家要求(见后页)
扬尘控制:全面控制,总体实现与外界环境同步
污水排放:排污达标,满足国家排污指标的要求
废弃物管理:废弃物排放无污染
节能降耗:材料节约率2%,施工用水用电15%(与同类工程比)
危险品的控制等:无火灾,无爆炸事故
3.4 环境管理方案
针对拟实现的环境管理目标指标,项目经理部编制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内容包括:拟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公司运营要求、技术措施、财务水平相适应且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每一相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表。
4 实施与运行
4.1 组织结构和职责
1)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体系简图见下页:
2)职责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岗位(特别是重要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项目经理部配置的人员有70%经过环保知识的专门培训和相关经验,其他人员在入场前进行相关培训,在施工过程中,适当时机安排进行继续教育,以保持和更新员工的环保知识、提高环境意识。
4.3 信息交流
项目经理部各层次和各职能部门之间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会议、板报、内部小刊物、向其它项目和单位学习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达到能及时上传下达。
项目经理部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络设置管理小组,随时沟通,随时处理,并安排专人记录有关决定和事项。
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执行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4.5 文件控制
按照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管理好相关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
1)文件便于查找。
2)对环境管理体系起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相关文件的有效版本。
3)及时将失效的文件撤出、收回或上交,以防止误用。
4)欲保留的失效文件予以鲜明标识。
4.6 应急准备和响应
施工前,按照公司《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消防管理程序》针对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防火应急措施》《防尘应急措施》等切实可行并且详细具体的措施,规定主管人员、组成成员、事故报告、事故营救、消防联络、人员疏散、财产保护、事故处理、事故总结、预防措施等内容。
第3篇 环境管理体系-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答案写在题前括号内)
(a )1、组织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应采用下列哪项标准
a. iso14001; b.iso14011; c.iso14040; d.iso14012
(a )2、gb/t24001标准规定必须对下列要素制定程序。
a. 4.3.1、4.4.6、4.4.7 b. 4.3.2、4.3.3 c. 4.4.2、4.6 d.以上全对
( d)3、确保持续改进的相关要素
a. 4.2、4.3.3、4.4.7 b. 4.5.2 c. 4.5.1、4.5.4、4.6 d.以上全对
( b ) 4 、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标准中的文件控制条款要求组织做到
a. 对于标准中要求文件化的内容全部文件化;b.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书面和电子形式存放的全部和记录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 c. 出于管理方便的需要,在重点环境岗位上可不放置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该作业指导书放在部长处即可;
( d )5、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途径是
a. 目标和指标; b. 4.4.6 运行控制;
c.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d a+b+c
( c ) 6、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
a. 材料替代; b. 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 生活垃圾外运; d 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 c )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
b. 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c.对相关方要尽可能地宣传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
d 必须对重要的相关方进行环境知识培训。
( c )8、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收集并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不包括
a. 适用于组织识别的环境因素的所有环境法规; b. 我国签署的环境国际公约;
c. 有关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d 组织所处行业的环境法规要求。
( a )9、组织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应采用下列哪项标准( )
a. iso14001 b. iso14011 c.iso14050 d.iso14012
( d )10、组织的环境方针中必须包括 ( )。
a.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b.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c. 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d. 以上全对。
( c )11、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目的在于( )。
a.消除组织的环境影响; b. 满足相关方的所有要求;
c. 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指标; d.所有上述答案。
( b )12、iso14001标准中的4.4.3信息交流是指( )。
a.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b. 组织内部和外部都要进行信息交流;
c. 组织与认证机构的信息交流; d. 组织与政府的环境部门的信息交流。
( d )13、iso14001标准中的4.5.1的主要要求是 ( )。
a. 检测设备的校准与维护; b. 检查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c. 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d.以上全对。
( b )14、 为确保gb/t24001-2004标准,当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a. 组织应对所有产品了解生命周期的全过程;b. 组织能够控制并有影响的所有环境因素c. 仅仅是那些在现场范围之内产生的环境因素; d. 所有上述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
(√)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在( )中划“√”,错误的划“×”
(×)1、组织必须遵守国家及地方环境 法律法规,对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组织可自行决定是否遵守。
(×)2、gb/t24001-2004之4.4.3信息交流,,强调的是信息的传递,而不是处理。
(√)3、一个组织可以有多名环境管理者代表。
(×)4、不同地区的两个组织,只要生产同种产品,他们评价重大环境因素的尺度应该是一致的。
(×)5、某城市的开发区,区内有100多家企始业单位,以开发区整体的形式获取iso14001标准证书不可以。
(×)6、相关方的投诉记录,只要组织进行处理了,就可以不必保留。
(√)7、内部审核工作可以由组织内部人员进行,也可以聘请外部人员进行。
(×)8、员工只要背出环境方针就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环境方针。
(×)9、环境因素识别就是要识别出重要的环境因素。
(×)10、有的组织可能没有重要环境因素,如没有生产活动的贸易公司。
(×)11、环境目标和指标必须量化,,以便于执行。
(√)12、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当包括污染预防的内容。
(√)13、环境管理方案依据重要环境因素来制定。
(×)14、在环境管理方案中组织只要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就可以了,对无关的部门不必明确职责和权限。
(×)15、只要保证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就可以了。
(√)16、组织应以书面形式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信息。
(×)17、对外部相关方的信息做好记录就可以了。
(×)18、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如何编制,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决定。
(√)19、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必须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进行评审。
(×)20、gb/t24001-2004 的4.5.1中的测量是委托外部机构进行的,其测量的准确性由外部机构保证,只要他们给出测量报告就可以了。
(√)21、不符合应当是指各种不符合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体系的其他任何要求的情况。组织应当对所有不合格都采取纠正措施。
(√)22、gb/t24001-2004不要求组织同时改善一切环境行为。
(×)23、gb/t24001-2004的4.3.1中能够控制指的是现在状态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控制,而过去和将来状态的环境因素却只能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24、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由组织的相关方所产生的环境因素。
(×)25、组织应针对每一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
(√)26、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关键岗位应制定具体操作的运行标准,可以用文字、图示或样品等表示。
(√)27、gb/t24001-2004标准4.3.2法律与其他要求条款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来确定适用的法律及其他要求。
(×)28、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按国家规定交纳超标排污费;排放污染物不超标的,便不需要缴纳排污费。
(×)29、污染预防的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的外运。
(√)30、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环境影响。
(√)31、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可通过4.3.3、 4.4.6、 4.4.7。
(×)32、环境因素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都是有害的,所以都应该想办法加以消减。
(×)33、在识别环境因素时,由于环境因素在异常、紧急状态很少发生,可以先不识别,留待持续改进时再考虑。
(√)34、水、电的节省或有效利用也是污染预防的一种方式。
(√)35、某厂的噪声排放已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被识别为重要环境因素则仍然需要降低噪声的排放。
(√)36、内审员应对审核中发现并报告的所有不合格项进行跟踪验证,确保其关闭。
(√)37、在环境法律、法规变更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38、当国家、省、地(市)等各级环境标准中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不同时,一般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三、填空题(每题1分)(请将标准代号和条款号一起填在横线上)
1、查某化工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一览表”,没有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列入到一览表中。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3.2______。
2、“现场抽查某冰箱厂装配车间两名员工,对于所在岗位有哪些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未能回答清楚”。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4.2b ______。
3、“某企业每年2次对锅炉排放的烟气中的so2,烟尘进行监测并评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5.1_______。
4、“企业将其在生产中产生的铬渣运到城郊区的山坡掩埋。”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4.6_____。
5、公司员工在中午就餐时有人走灯亮的习惯,用电超过了预期目标。
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3.3______。
6、企业对周围社区居民对噪音大的抱怨未按书面程序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
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4.3______。
7、组织定期全面检查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关联与衔接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实施。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5.4_____。
8、某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岗位上贴有环境作业指导书,但体系文件及索引中没有此文件。适合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____ iso14001标准中的4.4.5b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8分)
1、iso14001:2004版规定的合规性评价是对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应怎样评价
第一方面: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可适用的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第二方面:组织应评价对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这可以和第一方面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定期评价,并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2、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应考虑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八个方面分别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在判断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全过程,并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八个方面:1)向大气排放;2)向水体排放;3)向土地排放;4)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5)能源使用:6)能量释放(如热、辐射、震动);7)废物和副产品;8)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3、在gb/t24001-2004标准中哪些条款涉及法律法规,如何理解
涉及法律法规:4.2、4.3.1、4.3.2、4.3.3 、4.4.2 、4.4.3 、4.4.6 、4.4.7 、4.5.2、4.5.3、4.5.5 4.6
理解: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贯穿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始终。
4、什么是环境风险管理它包括那些内容
是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恰当的法规条例,选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消减环境风险的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风险度和可接受的损害水平,并进行政策分析及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并付诸于实施,以降低或消除该风险,保护人民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安全。其内容包括:
制定毒物的环境管理条例和标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强化环境管理;制定特定区域、城市、工业的综合环境管理计划;加强对风险源的控制;环境风险的应急管理及恢复技术。
5、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是什么
被审核的环境管理体系必须是正规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必须是正式的活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必须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性;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一个抽样检查的过程。
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阶段:评价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初步评价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充分性和适宜性,了解其实施运行的基本情况,现场确认审核范围,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准备。
第二阶段:确认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验证其是否有效实施运行,以决定是否推荐通过认证注册。
五、案例题(每题6分、共36分)
请写出不符合事实、不符合标准的代号和条款号和内容
1、审核员在机修车间发现车间地面全是油污,且有五处已汪油,车削的带油钢屑与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审核员问:车间没有要求对油品的泄露进行控制吗车间主任说:我们已将油品污染土地、有害垃圾的处理作为重要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并出示了相关的作业指导书。
答:本案例有不符合
不符合事实:车间地面全是油污,且有五处已汪油,车削的带油的铁削与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
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中的4.4.6条款
不符合内容:组织应确保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不符合性质:实施性不符合
2、该公司短短半个月内就接到数次厂区附近居民联名要求停止夜间作业的抱怨信,当审核员询问此问题时,管理者代表胸有成竹地答到:“我已问过此事,只要总经理出国考察一回来就可以研究,给予经济赔偿,给居民一个满意的回答。”
答:本案例有不符合
不符合事实:未及时给附近居民回答,以至于半个月内数次联名抱怨。
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中的4.4.3b条款
不符合内容:组织应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不符合性质:实施性不符合
7、查看某分厂“环境管理方案”中写明2月份要建立空压机房,以降低噪声排放,现场发现空压机仍然露天放置,分厂厂长解释说:现在环保局已将分厂所在的区域由住宅区改为工业区,我们的噪声排放现在是达标的,因此也就没有再建空压机房的必要了。
答:本案例有不符合
不符合事实:“环境管理方案”中写明2月份要建立空压机房,以降低噪声排放,现场发现空压机仍然露天放置。
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中的4.3.3条款
不符合内容:安装和过程发生变化后,管理方案进行修订等方面考虑。
不符合性质:实施性不符合
4、审核员在某污水处理站审核,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要对排放污水的酸碱度(ph值)进行监测,查现场监测记录得知污水ph值变化幅度很大,从3-11不等,询问员工应执行的标准是多少,员工说不清楚,因为文件中没有作出规定。
答:本案例有不符合
不符合事实:查现场监测记录得知污水ph值变化幅度很大,从3-11不等,询问员工应执行的标准是多少,员工说不清楚,因为文件中没有作出规定。
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中的4.4.5条款
不符合内容:对文件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确认其适宜性。
不符合性质:实施性不符合
第4篇 物业创优资料目录之环境卫生管理
一、环卫设备完备,设有垃圾箱、果皮箱、垃圾中转站
1、垃圾箱、果皮箱、垃圾中转站(现场相片)
二、清洁卫生实行责任制,有专职的清洁人员和明确的责任范围,实行标准化保洁
1、清洁工作奖罚细则
2、清洁组长岗位职责
3、清洁工作检验标准与办法
4、清洁时段安排表
5、清洁工作日检表
6、清洁工作安排总表
三、垃圾日产日清,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与灭杀
1、日产日清(现场清洁和消杀工作的照片)
2、灭除“四害”工作检验标准和办法
四、房屋共用部位设施设备无蚁害
1、白蚁防治合同
2、白蚁消杀记录
五、小区内道路等共用场地无纸屑,烟头等废弃物
1、清洁工作奖罚细则
2、清洁组长岗位职责
3、清洁工作检验标准与办法
4、清洁时段安排表
5、清洁工作日检表
6、清洁工作安排总表
六、房屋共用部位保持清洁,无乱巾、乱画、无擅自占用和堆放杂物现象;楼梯扶手、天台、公共玻璃窗等保持洁净
1、清洁工作奖罚细则
2、清洁组长岗位职责
3、清洁工作检验标准与办法
4、清洁时段安排表
5、清洁工作日检表
6、清洁工作安排总表
七、商业网点管理有序,符合卫生标准;无乱设摊点、广告牌和乱贴、乱画现象
1、小区实景(现场相片)
八、无违反规定饲养宠物、家禽、家畜
1、业主公约
九、排放油烟、嗓音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外墙无污染
1、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
第5篇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生效日期:
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依据gb/t 24001:1996要求及公司具体情况建立、实施和保持,并在全员努力下得到持续改进。
1 总要求
1目的和范围
对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进行了说明。
2职责
2.1总经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中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2环境管理者代表依据总经理决策,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品管环保部协助,各部门积极配合。
3管理要求
本公司依据gb/t 24001:1996标准要求建立一个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 引用程序文件
(无)
第6篇 汇源小区环境监管管理
汇源豪庭小区环境监管管理
主要是清洁、绿化的监管
首先是依据公司清洁绿化管理手册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月、季、年考评
注意:四害消杀、病虫害消杀不得使用对人有害的药物
一、环境管理理念
借鉴大型物业公司环境管理的做法:'隐性零干扰'管理,要求清洁绿化工作人员,在业主上班时间进行作业,当业主或住户下班返家时见不到操作人员在工作,但小区给人的感觉总是清洁、亮丽而迷人的。它的特点在于使业主切实感到清新整洁、人与自然的协调结合,充分享受下班后无人干扰的宁静生活。
二、清洁、绿化管理方式
依据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大型小区内的清洁绿化工作,严格按照公司质量手册、作业标准进行监管。
三、监管
1、监管标准
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公司内部运作制度标准和《物业管理标准作业规程》指导标准,并制定详细的清洁标准,据此对清洁卫生进行监督管理。
2、环境监管人员与职责
安全主管兼职环境质量监管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为:
(1)对小区的清洁、绿化日常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要求每日至少对小区巡查二遍,包括楼道、天台、小区道路、沙井、明沟、玻璃、扶手、绿化、清洁绿化设施等工作;
(2)填写日检、周检、月检表;
(3)每周在主管的指导下对工作情况进行周检,并作出评价;
(4)每月在经理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情况月检,并作出评语;
(5)对服务不合格项提出整改意见;
3、环境监管的制度
(1)制定严密的监管制度
环境监管制度的内容包括:日检、周检、月检和抽检。日检由环境监管员每日对清洁、绿化工作进行巡查;周检由主管负责;月检由管理处经理、主管共同检查;抽检由管理处不定时安排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的抽查制度。
(2)对不合格服务项的处治
a.要求主管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
b.要求主管限时纠正不合格项;
c.对不合格服务情况严重或对管理处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进行教育外,按公司奖罚细则,对其进行经济处罚。
3、质量检测评估体系图:安管员巡查每天至少两次--检查记录--清洁、绿化主管自查--检查记录
清洁、绿化工作--管理处监管员--作出处理意见并作记录
4、清洁绿化工作应注意安全
清洁、绿化作业规定必须注明:不得使用对人有毒的农药,每次消杀病虫害必须由管理处公告全体住户,由安全主管现场监督消杀工作。
第7篇 别墅区环境噪声污染管理规章
虹桥高尔夫别墅 环境噪声污染规章
本规章作为虹桥高尔夫别墅管理规约的一部份对本物业区域的各业主和使用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章 总则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住户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制定本规章。所有业主及其书面授权的使用者(包括租户、家政人员等)必须遵守本规章。
第二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一条 本规章所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建筑施工和交通运输噪声)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住户应尽量减少室外噪音。
第二条 禁止在本小区进行任何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条 禁止任何住户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室内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四条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五条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六条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住户,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受影响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受影响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受影响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条 本规定于2008年8月1日起执行。
附:上海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上海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为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的实施创造过渡条件,切实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特制订本标准。凡新开发的各类区域,均按国家标准执行,不在此例。
二、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各类功能已建成区域的室外生活环境。
三、上海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表
单位:等效声级db(a)
适用区域
白天7:00~21:00
早晚5:00~7:00 21:00~23:00
深夜23:00~5:00
特殊住宅区
50
45
40
居民、文教区
55
50
45
一类混合区
60
55
50
二类混合区
65
60
55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5
65
55
1.本标准'适用区域'定义:
'特殊住宅区'是指需要特别安静的住宅区。
'居民、文教区'是指纯居民区和文教、机关区。
'一类混合区'是指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
'二类混合区'是指工业、商业、少量交通与居民混合区。
'交通干道两侧'是指高峰小时车流量超过二百辆以上的道路两侧。
2.夜间频繁突发出现的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10。夜间偶然突发出现的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a)。
3.本标准为室外允许噪声级。测量点选在受影响者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外1m,传声器高于地面1.2m以上的位置或楼层窗外1m处。
必须在室内测量时,室内标准值低于所在区域10db(a)。
四、本标准噪声级的监测和等效声级的计算方法,按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五、本标准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附加说明:
一、本标准由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所、卢湾区环境保护办公室、卢湾区环境监测站等单位研究提出。
二、本标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会通过。
第8篇 建筑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建筑工程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第一节 公司环境方针和环境保护目标
1.公司环境方针: 遵守法规 防止污染
节能降耗 清洁生产
提升管理 持续发展
2.环境管理目标:
----杜绝噪声、粉尘污染,不损坏林木、植被。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施工油剂回收率100%。
----生活区及施工区做到卫生、干净、整洁。
第二节 环境管理职责
识别评价本部门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及可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本部门的环境管理方案,确保实现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 。
负责保持本部门施工活动场所的整洁、有序、文明、安全。
施工期间合理置放建筑材料及建筑机械设备,不得随便占用公共空间(如道路)。在组织有关运输工作时,应注意保护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
将环境管理措施或方案纳入作业性文件管理,并组织措施和方案的落实。
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空气污染措施
1.1现场所有机动车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燃油规定,使用环境燃料,实现尾气排放达标。
1.2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种工业垃圾。
1.3 在施工区及厂区的运输车辆车速不得超过15km /h,以防尘土飞扬造成粉尘污染。
1.4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防止土建施工作业产生的粉尘污染已装好的设备。
1.5 施工中要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以减少环境污染及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2. 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2.1 所用机械设备及车辆确保具有完善的消音设备,将噪声控制在国家环保允许的范围以内。
2.2 为防止噪声对人身的侵害,现场将使用逆变电焊机等低躁型的机械设备,对易产生噪声的无齿锯、磨光机等机具集中放置在棚内,将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以下。
2.3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每晚10:00至早7:00不安排施工,防止施工噪声扰民。
3. 防止水污染措施
3.1 食品、废料等生活垃圾一律装入垃圾袋集中清运,倒在经业主许可的地点。
3.2 施工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必须经沉淀,废旧油料用后回收到专用桶内,集中处理。
3.3 机械凡需加油、检修等,需在其下部铺垫塑料布或安放接油盘,直至确保不漏油时方可撤去,以确保不污染地面或楼面。
3.4 施工区的雨水和废水经过沉淀,排放到地下管道。
4. 环境保洁措施
4.1所有进入总平面区域的车辆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按指定的道路和限定的时速行驶,所有机动车辆均需停放在指定位置,杜绝现场乱放车辆。
4.2 施工现场所有设备、材料、机械、车辆等全部实行定置化管理。
4.3 各班组的各类技术文件均置于文件橱内,办公室内外的桌、椅和地面无杂物和废物。
4.4 服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管理,保持现场清洁卫生。
4.5 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第9篇 物业环境管理基本形式
一、法律手段
运用法律手段是物业环境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措施。环境管理一方面要靠立法,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作法,全部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强制执行;另一方面还要靠执法,环境管理部门要协助和配合司法部门对违反环境法律的犯罪行为进行斗争,按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对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可以提起公诉,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也可依据环境法规对危害人民健康、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或个人直接给予各种形式的处罚,责令赔偿损失等。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物业管理和物业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对物业环境、城市环境和整个地球的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致使环境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受到影响。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立法不完善
首先,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某些法律条文不明确、不具体,使许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不利于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与监督。例如,污染使受害人难以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在寻求行政或经济制裁时,又没有明确的程序可依,法律对此规定不具体,不易操作,处理实际问题时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其次,法律在赋予环境保护与管理机构某些职权的同时,并未赋予相应和必要的执法手段和权利。
再次,由于部门职能独立,常依企业的隶属关系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不利于当地政府对所辖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起责任。
(二)执法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向法制方面转移,但由于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一些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按法律办事,仅顾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凭领导个人意志行事,行政干预多,违反建设项目环保执法程序,不惜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事件经常发生。因此,为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应完善执法体制,建立环保经济责任制,责任人承担防止环境污染的责任,自觉遵守、执行环保法规,履行法定义务。
二、经济手段
在物业环境管理中,我们要遵循价值规律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生产者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的行为,以便于限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励积极治理污染的单位和个人,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价值在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杠杆作用。如排污收费、经济处罚、损失赔偿、治污奖励等保护环境经济措施的综合利用。
当前,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导向型经济运行机制,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和个体经济,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将生产经营造成的污染损害转嫁给社会,形成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对活动以外的企业或个人的影响。外部效应导致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致,使市场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外部效应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好的外部效应的例子是,上游农民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不流失,下游农民能够得到灌溉用水和免受洪水与流沙之害。但上游的农民并不一定有这样做的积极性。坏的外部效应的例子是,上游伐木会对下游的种植、灌溉、运输、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产生很多坏的影响,造成洪水泛滥、水土流失、生存环境恶化。这对下游居民和全社会都是成本,但上游居民并不承担这一成本。他们没有动力考虑这一成本,并且停止伐木还会减少上游居民的收益。另外,上游居民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不允许单一上游居民单独承担社会成本,只有全体上游居民都承担这种成本,单一的上游居民才不会在竞争中失败。因此,必须采用经济杠杆,制定对所有上游伐木者同样的标准和激励机制使他们都承担这一成本。
目前,由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不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外部的坏效应现象越来越明显,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把排污费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环保补助金,并规定企业单位缴纳的排污费可从生产成本中列支,这是不公平的。
企业把排污费列入成本,随着产品流通过程的完成,最后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形成一家污染,全民负担的局面。
(二)现行有关环境保护优惠措施已失去效用。十多年来,国家在经济优惠政策方面,对“三废”综合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的生产、销售、价格等方面给予了一定优惠条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这些优惠条件已失去鼓励效果,产品销售、生产、价格等属于企业自主权,优惠条件已不复存在。因此就要求进一步加强经济方面的管理,对环境和资源实行符合价值规律的管理方法,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给予新的税收、信贷等优惠,惩罚环境污染者,奖励环境保护者,以促进环保产业、绿色产品生产和材料的发展。
三、行政干预手段
物业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具体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环境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同级政府机关报告本地区的环境保护情况和工作,对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制定国家和地方以及各类物业与不同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政策、工作计划和环境规划,并把这些计划和规划
报请政府审批,使之具有行政法规效力;运用行政权力对某些区域采取特定措施,如划为自然保护区、重点污染防治区、环境保护特区等;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交企业要求限期治理,甚至勒令其关、停、并、转、迁;对易产生污染的工程设施和项目,采取行政制约的办法,如审批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书,审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三同时”(我国《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防止污染的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设计方案,审批有毒、有害的化学品生产、进口和使用,管理珍稀动植物物种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事宜等等。
值得注意地是,行政干预的必要性,还得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
1.行政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调节的效果。
2.行政干预所得到的收益与效益必须大于行政干预本身的成本和代价(即计划、执行成本和所有由于行政干预而加于其他经济部门的成本或损失)。
四、技术手段
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物业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包括制定物业环境质量标准,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质量报告,总结推广防治污染的先进经验,开展物业环境管理的研究、交流与合作,为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提供依据。
从环境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产生初步的环境管理概念,直到今天发展到用生态经济学的观点,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原理和方法,开展环境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符合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人类――环境――经济系统,大规模地开展环境预测、预报和评价工作,预测科技进步、生产技术革新和评价资源、能源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及其效果等,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现在,就宏观而言,许多西方国家已对环境管理的污染物体系以及有关评价人类――环境――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大量系统研究,建立了许多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式,应用模拟实验、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实现对高空乃至全球环境污染进行预测、预报,并对资源进行探测等等;就微观而言,环境管理已由局部的点源治理发展到今天提出的污染全过程控制,提出了在生产过程中消灭污染的“清洁生产”方案。这种“清洁生产”方案的特点是:生产上的投入最少,产出量最大,既能取得近期效益,也能取得长远的效果;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最经济合理;生产者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协调一致,有最佳的环境效益。
总之,许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都涉及到许多科学技术问题,所以环境问题解决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发现不了环境问题,而且即使发现了,环境污染和破坏也难以控制。所以科学技术是实现环境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手段。
五、宣传教育手段
这是环境管理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环境保护宣传既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又是思想动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及各种文化传播形式广泛宣传,使公众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内容,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把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每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变成自觉行动,形成强大的社会公众意识和公众舆论,制止浪费资源、破坏与污染环境的行为。
第10篇 物业环境卫生管理员工须知
项目物业环境卫生管理部员工须知
1、行为规范
1)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执勤礼貌待人,按时完成任务。
3)关心公司,热爱本职工作,讲究职业道德,做到文明服务,维护广场形象与声誉。
4)对清洁工具及工作服等应加以爱惜,不得任意毁坏。工作服、水鞋不得穿回家。
5)不违背公司服务宗旨,不泄露公司机密。
6)精诚团结,员工之间必须互助、互敬、互爱,严禁争吵及排斥他人。
7)公私分明,不得假公济私,不得借公司名义向外招摇撞骗。
8)依章办事,清廉克已。
9)当班前不得饮酒,吃异味食物。
10)树团队精神敬业乐业,文明值班,礼貌待客,严禁打人、骂人,粗言秽语。
11)对所属的工作范围及纲要,必须熟练掌握。大厦、地库的一切公共设备要熟悉,如发现有任何不正常或特殊情况,要立即向上级报告。
2、仪容仪表
1)员工必须保持服装整齐、干净,并按规定着装,仪容仪表端庄、整洁,给人以精干、威严、友善的感觉。
2)男保洁员头发不盖过耳及后衣领为适度,不准留胡子。女保洁员不得披头散发,不得浓妆艳抹。
3)每个员工必须保持头发整洁,指甲清洁,必须注意个人卫生。
4)正确配带员工证。
5)统一穿着深色袜子,衣服要定期更换、无臭味。
6)不戴饰物,口袋内不装过多物品。
3、工作态度
1)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对待业户、顾客要以和蔼、礼貌、耐心、热忱的服务态度,禁止有消极、怠慢的态度。
2)工作需尽职尽责,绝不草率,对所负责清洁范围认真对待,应力求敏捷、周到、妥善。若属本职责范围以外,自己不能处理的,可向上级汇报。
3)当班时,应全神贯注执行职责,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4)责任──尽职尽责。无论是常规的服务还是正常的清洁工作,一切务求给客人以高效快捷和良好服务的印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如有疑难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将问题圆满的解决。
5)忠实──忠诚老实是每个清洁员必须具有品德。有事必报,有错必改,不得谎报假情况,阳奉阴违,诬陷他人。
6)效率──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关注工作上的细节。急业户、顾客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以赢得大众的满意及本部的声誉。
7)协作──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应互相配合,真诚合作,不得互相推搪,应同心协力解决疑难问题,维护大厦的声誉和秩序。
第11篇 公司环境因素鉴定管理程序
***有限公司环境因素鉴定管理程序
目的:
1.1确认因公司生产、活动及服务而产生之环境因素。
1.2评估环境因素对环境造成之影响,并比较其重大性。
2.0范围:
2.1凡本公司厂区内所有原物料、制程、产品、服务、活动等均适用之。
2.2本公司未来所有的新制程及其它改变均适用之。
3.0定义:
3.1环境影响是指直接或间接生产活动及服务对环境所产生之任何影响。
3.2已缺乏:物质自然界中已短缺。
3.3可循环再生:物质使用后仍可回复原态或原材料可再生。
4.0权责:
4.1环境管理小组各部门之窗口:
4.1.1负责协调该部门之环境因素收集、辨识、登录及鉴定。
4.1.2负责评定环境因素与环境方针目标之符合性,汇总各单位之相关资料,提报环境管理小组审查。
4.1.3负责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之制定。
4.2环境管理小组委员(各部门主管)。
4.2.1负责指派环境因素收集、登录及鉴定之权责人员。
4.2.2负责各项提报资料与改进方案之审查。
4.3行政部:负责汇整部门之环境因素登录及鉴定结果,并汇总全厂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管制措施.4.4环境管理代表:负责环境鉴定结果之核准。
5.0附加说明:
5.1附件一《环境管理流程图》各项由生产、活动、服务和产生的环境因素查检评估。并填写
附表一:《环境因素作业流程图》。
5.2环境因素查检评估及登录:
5.2.1由环境管理小组委员(部门主管)指派权责人员完成该单位内并实施。
5.2.2评估时应包括各项制程、原材料、服务、活动在正常异常及紧急与意识状况等操作型态
5.2.3不符合法规事项,不论环境影响大小,须订定目标/指标可加以改善。
5.2.4环境因素有疑问项目,由环境管理小组与填写单位共同修正。
5.2.5由环境管理小组查核各单位是否有遗漏未考量到之项目。
5.2.6评估结果提报环境管理小组,并由环境管理代表召集相关委员进行环境因素之检讨并考量法规之符合性、急迫性、技术可行性、预算之高低,作业程序改变、业务需求及影响品质、成本、交期等因素后。订定重大环境因素规划,依规划之结果展开环境管理方案,作业管制或紧急应变措施,制定结果填写于附五《重大环境因素规划表》,而后由行政部将其结果汇总成环境因素鉴定总结。
5.2.7环境因素鉴定之评估因子,由环境管理小组制定及修订。
5.3间接因素:
5.3.1供货商及承包商环境绩效、供货商运输、协力厂商加工及承包厂商施工等间接因素,应仔细分析其环境影响。
5.3.2各相关单位,所列之间接因素应列于《环境因素表》。
5.3.3由环境管理小组查核各单位是否有遗漏未考量之项目。
5.3.4分析间接因素环境影响表,对间接因素以管制措施指导,要求改善。
5.4审核及修订:
5.4.1若在日常巡检或内部稽核时发现遗漏之因素,发现者应提报环境管理小组,由环境管理小组补登录及鉴定。
5.4.2如制程、物料、活动及服务有所变动时,相关单位须对欲改变之事项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执行计划一并提报环境管理小组。
5.4.3当法规划政策改变时,必须对全厂作全面检讨,避免发生不符合之情形。
5.4.4如无下述事项,应每一年定期对全场作全面检讨。
6.0相关文件:
6.1《质量/环境记录控制程序》
6.2《法规鉴定管理程序》
6.3《物质安全资料》
7.0相关表单
7.1附表一《环境因素鉴定流程图》
7.2附表二《环境因素登录表》
7.3附表三《重大环境因素汇总表》
8.0附件:
8.1附件一《环境因素鉴定流程图》
附件一:环境因素鉴定流程图:
权责部门/人
流程记录
各部门窗口
环境因素作业流程图
环境因素登录
环境因素登鉴定
审查
定期修订审查
OK
NG
全厂环境调查
各部门窗口
《环境因素作业流程图》
各部门窗口
《环境因素登录表》
《间接因素环境影响表》
各部门窗口
《环境因素鉴定表》
《重大环境因素规划表》
各部门主管
环境管理委员会
附件二:环境因素鉴定填写说明:
1.编号:
部门代码
步骤序号
状况
时间
环境影响
流水号
1.1部门代码:如本公司规定之部门代码。
1.2步骤序号:环境因素登录表上所排列之序列,若为相同合并为一项。
1.3状况:N-正常,A-异常,E-紧急。
1.4时间C-现在,P-过去,F-未来。
1.5环境影响:A-废气,W-废水,S-废弃物,C-所使用之化学品,N-噪音,E-能资源,T-其它。
2.环境因素:
2.1因素登录表所登录之因素项目说明、数量及频率。
2.2原物料、能资源、废弃物依环境因素重点项目鉴定标准。
分类
原物料
能资源
废弃物
有机溶剂
水
塑胶类
废铁铝罐
化学药品
地下水
金属类
废化学药剂
树脂类
电
木材类
废料
金属类
气体
纸品类
废碳渣
零组件
汽油
废灯管
废电线
文具
柴油
下脚料
废铁桶
办公设备
重油
废手套
废有机溶剂桶
清洁用品
瓦斯
废抹布
废污泥
其它
其它
一般垃圾
其它
2.3环境因素评估项目:
A.影响范围为厂区内。
B.影响范围为区域性。
C.污染量为本部门类环境影响中的产生数量最大或最严重者。
D.可能发生紧急事件(火灾、爆炸、大量泄漏)。
E.危险物或有害物依[危险货物品名表]判断。
G.有害事业废气是指所排放之废水和废气超过排放标准或作业环境标准,由各部门各鉴定小组共同认定。
H.抛弃前,在厂区内应该回收利用或处理,但是没有执行。
I.连续发生。
J.每日一次.K.每月一次。
L:每年一次(或多年一次)。
M.在一年之内,利害相关方曾对此因素提出书面或口头投诉、抱怨。
N.对环境或员工健康有影响者,由各部门认定。
以上评估项目判断“是”填“1”;“否”则填“0”。
2.4因素评估项目量化因子:
因素评项目
量化因子
81630103016因素评项目
量化因子
82082.5积分:积分为所有因素评估项目之判断结果(0或1)与其量化因子乘绩之总和。
2.6重大性:定订重大性之分数后,由鉴定小组认定后,将分数大于等于32者为重大性作标记,以便后续相关改善之订定。
2.7能资源之鉴定基准:
2.7.1能资源之鉴定基准:考虑其才替换频率、能资源特性及严重性(依使用量及对人或环境的危害予以评分。
2.7.2能源之鉴定基准=F×C×S
(1)消耗频率(F):
频率(F)
评分
连续发生(≥3小时)
每天一次
每周一次(含)以上
每月一次(含)以上
每季一次(含)以上
每年一次(含)以上
(2)能资源特性(C):
已缺乏
尚未缺乏
不可循环再生
可循环再生
(3)严重性(S):依使用量及对人或环境的危害予以评分
数量
危害性
量
大中小
高中低
a)数量:因类别而不同
分级
分类
小中大
原物料用量<100Kg/月
100≤*<1000kg/月
≥1000Kg/月
用水百分率<10%
10%≤*<40%
≥40%
用电百分率<10%
10%≤*<25%
≥25%
b)危害性
分级
分类
高中低
原物料/能资源
属危害物质或国际管制物质,使用时有高危险性,使用后难以处理者
使用时有危险性,使用后会产生污染
使用后没有危险,使用后污染较小,容易处理
第12篇 建筑公司环境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建筑集团公司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称: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
对集团公司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管理体系的评审工作,包括对方针、目标(指标)的评审。
3.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对评审工作负领导责任。
3.2管理者代表协助最高管理者搞好管理评审工作,并负责向其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3.3企管部负责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
3.4各单位负责提供本单位与评审有关的资料,参加评审会议,并负责落实评审提出的决议或改进措施。
4.控制程序
4.1评审时间
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年,一般在内审之后进行。但遇特殊情况时,可由最高管理者决定增加评审次数(例如公司的组织机构发生重大改变,连续出现重大质量、环境事故或相关方投诉等情况时)。
4.2评审准备
4.2.1根据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由企管部编制《管理评审会议通知》,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提前一周下发至参加评审会议的所有人员。
4.2.2根据《管理评审会议通知》的要求,各单位按4.2.3评审输入的内容准备评审会议的有关资料。
4.2.3评审输入内容
序号 输入内容 责任部门
1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管理者代表
2a.工程项目质量状况的综合分析和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b.施工现场环境目标、指标、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c.施工现场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报告;
d..顾客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反馈信息。工 程 部
3相关方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关注的问题经 营 部
4集团公司办公区域环境目标、指标、方案实施情况报告行政部
5a.管理评审改进措施实施情况报告;
b.管理体系要素的分配变更及相应文件修改的信息。企 管 部
6本单位管理体系运行自查情况况报告和对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的意见和建议各部门分公司
4.3 评审会议
4.3.1 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4.3.2参加管理评审会议的人员按本程序4.2.2条款要求的内容进行汇报,并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a.有无质量、环境问题,如何攻克和解决;
b.组织机构、人员安排等是否进行变动;
c.方针、目标(指标)是否适宜;
d.管理体系是否适宜(适用);
e.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4.3.3企管部做好会议记录。
4.3.4评审结论
最高管理者对4.3.2中涉及的管理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并对评审后改进体系的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与相关方要求有关的环境的改进、资源要求等)。
4.4评审报告
由企管部对管理评审的内容进行整理,将会议决议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4.5评审后的改进工作
4.5.1各单位根据《管理评审报告》,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填写《改进措施表》(ems/14-1)并组织实施。完成后将实施结果报企管部。
4.5.2 企管部负责对改进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4.6企管部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5.相关文件
w*/emsc/a-2001《环境管理手册》
w*/ems/c*/a/12-2001《记录控制程序》
6.标准表格
ems/14-1 《 改进措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