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知识

我国21种特种劳动防护品仍将实施许可证管理(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09 17:42:01 查看人数:59

我国21种特种劳动防护品仍将实施许可证管理

第1篇 我国21种特种劳动防护品仍将实施许可证管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决定,2000年3月之后,安全帽、安全网等21个特种劳动防护产品仍将继续实施许可证管理。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人生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自1987年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产品实施生产生产许可证管理以来,在保障劳动者生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规定,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将于2000年3月到期。

为保证生产许可证书有效期截止前完成换证工作,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换证申请一律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局受理。申请换证企业的生产条件审查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局统一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中的'生产条件考核办法'组织审查,样品送《实施细则》规定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查。在换证工作结束之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依法组织专项检查,以规范特种劳动防护产品市场的秩序。

第2篇 浅析我国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

现代机械制造型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需要以更为有效的手段去获取利润,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主力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所以本文研究了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希望对我国小心机械企业有一定帮助。

我国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理论基础

1.1.存货的管理

1.1.1.接货管理

接货是按照接收到的存储计划和配送单位、运货单位的发货或到货通知载体,去接收货物,并做好存储保管工作。

1.1.1.1.与发货单位、承运单位的联系。这项工作是基于协议或合同与发货或承运单位的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安排人员接收货物。

1.1.1.2.制定货物接收计划。在基于完整熟悉到货时间、地点、数量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及时与发货部门或是承运部门商讨即将到达的货物的接取准备工作。

1.1.1.3.执行接收手续。按接收货物的计划、相关部门在预期时间内完成各种程序接收货物。

1.1.1.4.处理已到货物。在各种手续办理过程中或是完成后,对于所到达的货物进行清查、验货、卸货搬运、签收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存放在适当地方。

1.1.1.5.检查验收程序。根据到货凭证,对仓库货物进行核实、清点,以完成最后的确认核收工作。

1.1.2.加强保管管理

保管是基于存储材料固有特点,进出库的项目需求,对储存材料进行维护、保养管理方面的工作。

1.1.2.1.双方单位的联系工作。须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这两方面的信息数据,才会有条理的做好各项保管工作。

1.1.2.2.制定保管计划。依据所需保管物料的特征,在摸清货物仓管的时间、数量等规律的基础上拟定保管计划书等。

1.2.库存管理的特点

1.2.1.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倾向于市场订单驱动

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往往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要求,分解竞争压力,其生产经营模式已有变动,由原来的批量生产在促销向以顾客订单为导向转变,经营风险大大降低。根据市场调研进行预测分析或是已有的订单,制定长短不一的生产计划,用它来直接生产计划所需的物料。生产车间根据这个计划着手编制出适合本企业的一套日常工作计划书或纯粹是管理者直接在生产现场指挥、调度。

1.2.2.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化

由于机械制造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加工设备单一,因此生产产品也就单一,一般都停留在初步的加工阶段,例如:数控车床加工、批量机械加工等等,因此,机械制造企业需要提高服务意识,通过一个单一的商品到社区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一系列的产品,通过这个转入过渡,最终由本企业与提供货物的卖方商讨得出解决多方面存在问题的处理方法。

我国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必要性

2.1.实现物流的时间应用

因为商品的数量、价格和市场政策的变化,导致其供应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那么企业为了保持销售量,必须存有一定数量的库存,以避免市场的波动性。考虑到从物料运输到生产有段时间差,则存货是必不可少的。

2.2.简化运输的复杂性

企业的原料需求要到不同地点采购,企业的生产车间就有可能在不同的地点,企业的销售点更是在世界各地。所以,企业如果设立货物临时存放点,可以避免复杂的运输过程,减少中转费用,通过临时存放仓库再加上分类运输,企业可以大大简化运输的复杂性。

2.3.降低运输成本

企业经常会遇到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在运输途中的问题,长距离零散运输的费用要比整合运输高很多。通过将物资运到集中的仓库后再运出,这就能把零散的运输物资集合成大量的运输,那么运输成本用将会大幅度降低。

我国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构建

3.1.健全存货管理体制是实现库存管理的关键

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并不在意企业本身的内部控制,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都不够透明。小型企业在人员分配上存在局限性,岗位分工在企业内部仍是关键,指定有关的负责人检查、把关、核实,确保存货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它的规范使用,责任分离,如存货的保管和使用需要分离,存货的购买、检验、登帐的职责也需要分离,不能全权由一个人负责,对于金钱、账本,要实行分管制,做到彼此牵制、制约,减少错误。

3.2.库存盘点及时是实现库存管理的有效措施

企业会按惯例在每月月底盘点存货、账实核对。为了让库存达到理论上理想状态的“零存货”,对于这种情况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可以减少企业投入的流动资金、降低存货的存储成本和管理费用,那么就能保证了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很难实现,这在企业中也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企业想要使库存降到最小化,减少不必要资金的损耗以及不必要事情的发生,需要企业库存的优化可以降低意外情况的事发率,加速存货周转率。

3.3.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是实现库存管理的重点

加工制造业仍然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求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既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技术基础知识,又要有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成为合格的社会需要的“灰领”人才。社会教育部门应该应社会的需求广泛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能力强、较快适应岗位要求的,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训、善于开拓创新的专业人才。只有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达标,改进工作的方法、工作效率都会大大提高;采购成本、保管费用反而会大幅降低。那么持有传统思想的管理者会在此基础上改变,最终任务的完成,效率便会在管理过程显著体现,从而减少其他部门的工作被耽误的现象的频繁发生。

第3篇 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容量3.78亿千瓦。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我国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不高。截至2004年9月,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了1亿千瓦大关,但开发率仅24%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兴建了3300多座大中型水库,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十五”期间,我国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全国水利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5亿元,相当于1949~2000年全国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十一五”水利投资规模约为4628亿元,2005年,全社会水利固定资产计划投资827.4亿元。

2、水利水电工程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如下特点:

2.1产品的特定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品是在特定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特殊商品,一般由建设单位提出对产品的要求,通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机构等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建设产品的生产。由于各个水利水电工程在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水资源条件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全世界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大坝。

2.2建设期长、技术经济上的复杂性,需要多专业的联合作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长,如葛洲坝施工期长达16年,三峡工程17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般规模大、投资多、建设期长、消耗各种资源多,不仅要做到技术上先进合理,而且要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项目的不同要求。

2.3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受气候、地质、地形、水文、环境保护、政策变化和经济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大,使建设工期、生产方法等发生变化。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风险也大。

2.4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方式的流动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同工种的生产人员在不同的生产阶段进入施工段进行工作,是人围绕产品转,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生产,产品通过流水线进入各个车间,是产品围绕人转。

3、工程管理模式

3.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在这种模式下,由业主委托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待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文件准备,随后通过招标选定承包商。业主分别与咨询、设计和施工承包商签订合同,有关工程部位的分包和设备、材料的采购一般都由承包商与分包商和供应商单独订立合同并组织实施,业主单位一般指派业主代表与监理单位和承包商联系,负责有关的项目工程管理工作。

3.2设计-建造模式

设计-建造(design-build)模式,它是一种比较简练的项目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只需选定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设计-建造总承包商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进度安排等工作,甚至负责项目融资。特点是由业主与设计和施工的联合体签订合同。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造,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业主和设计—建造承包商密切合作,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进度安排等工作,甚至负责土地购买和项目融资。

3.3建设管理模式

建设管理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模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时,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这种模式改变了过去那种设计完成后才进行招标的传统模式,采取分阶段发包,由业主、cm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单位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定期与承包商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和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化。该模式分为agencycm和non-agencycm两种方式。前者是业主分别与设计、施工承包商和专业管理公司签订合同。专业管理公司协助业主进行设计优化和施工管理,不对投资负责;后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专业管理公司需要对施工的最大保证费用(gmp,guaranteedmaximumprice)负责,并承担风险。cm模式,在国外广泛流行,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取得收益。

3.4设计—采购—施工

设计-采购-建造即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是指业主通过委托专业咨询公司研究拟建项目的基本要求,初步确定了作为合同基础的工程总价,而后通过招标等方式选定一个设计建造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责,由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服务工作,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配合,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全面负责。

4、结束语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安全等日常的管理工作外,还要协调好工程各参与方的关系。在工程管理中除了管理好工程建设外还要处理好工程与自然环境、工程与移民、工程与社会等各系统间的关系。我国如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实践为世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第4篇 论我国煤矿管理机制

摘  要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t,煤炭事故死亡总数8000人。当年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80%以上,远远超过世界其他产煤国家煤矿事故死亡总数,全国每年还有十几万的事故伤残人员。我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约为印度的10倍,美国的100倍。尤其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需建立一种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以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积极性,降低经营风险,优化煤炭企业安全系统。

关键字:  安全生产,  保障,  实施

1 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是指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各种保障因素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煤矿安全生产保障功能的运行机制。它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运行系统。要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不仅要重视安全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安全生产保障上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改革和调整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又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安全许可证制度,提高了煤炭行业标准,明确提出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并提出以经济政策促进安全生产。特别是在2004年6月召开的“中国责任保险发论坛”上提出了保险业应该与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但是,如何发挥政府、保险业和煤炭行业三者的作用,保障煤炭企业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政府、保险业、煤炭行业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系统性、制约性和互动性的有效结合,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煤炭行业传统的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这样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生产保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前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

1)从实践上来看,安全评价不是煤炭企业的自觉行为,而是在一定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必须进行的工作,评价完成取得安全许可证之后就放松了对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

2)煤炭企业在取得安全许可证之后,有可能失去对安全投入的关注。我国在2000年就成立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0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几年来,安全监察局的监察力度逐渐提高,但没有真正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系统中的保障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系统进行优化。

3)煤炭企业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由于缺乏安全评价和安全监察的实质性制约作用,企业看不出安全投入的产出效果,因此,煤炭企业的安全投资普遍较少,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4)煤炭企业基本上被从社会保险统筹制度中排除出来,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只能由企业按规定赔偿支付,赔偿数额非常少;而且目前的煤炭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商业保险的重要性,或是不愿承担保险费支出成本,每次安全事故发生后,国家出于安定民心,大部分是由国家出面给予的,从而使煤炭企业失去了投资的积极性。

5)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乡镇煤矿中安全投入、安全状况差别甚大,但国家的税收和吨煤安全费用提取费率却一样,没有调节和浮动,严重挫伤了企业对安全投入的积极性。

6)煤炭企业法人均实行任命和聘任制,导致企业法人在其任期内安全投入少,并存在侥幸心理。

总之,上述各个方面均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而且最重要的是,目前所采取的各种安全治理手段和措施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和实质上的制约性,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充分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的安全保障机制,没有真正改善和优化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

2 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构成涉及很多方面,如有关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工伤保险费的制定依据,安全监察体系与制度,煤炭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体制等等。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建立是将某些法律法规政策、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企业整体安全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煤炭企业的生产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机制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调整和动态优化,从而达到最优目的,以便充分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潜力,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使煤炭企业安全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协调配合,以最终实现煤炭企业整个安全系统的综合优化。在这种思路下,煤炭企业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是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除了煤炭企业自身的管理行为发挥作用外,还应通过政府、保险公司和煤炭行业协会等外部因素影响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以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系统的动态整体优化。而政府、保险公司和煤炭行业协会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第5篇 浅谈我国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农业机械的故障也逐步增多,从而使得农机故障维修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主要是对我国农机故障维修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民对高新农机具的要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大中型拖拉机及先进农机具的大量应用,这就要求农机经营者迫切需要高质量、专业化的农机维修技术服务,确保农机的正常运作。由此可见,很有必要进一步对农业机械的故障维修质量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维修措施,对农业机械的正确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农机维修网点人员专业素质低

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机维修点的维修人员专业素养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大多是子承父业的,既没有获取相关文凭,又没有经过有关农机维修的专业培训,从而专业知识和修理技能更新慢,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根本解决不了高新农机具的修理业务。

1.2.农机维修设备简陋

许多农机维修点还是使用几十年前的农机维修设备,无专用的检测和维修设备,也无意引进当今的先进设备。在农机维修过程中,农机维修人员通常是凭眼观耳听和经验来判断故障,从而使得故障排除和修理质量检测缺少技术手段。

1.3.部分维修网点无证经营

由于缺乏足够的成本和缺少融资渠道,使得有一部分维修网点不得不采取别的方法来维持生存,例如存在无技术等级证经营或者是修理工无职业资格证书,无证上岗等现象较多。由此可见,农机具的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1.4.农机维修配件市场质量管理难

因为,农村的农机维修点往往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并且农机维修配件门市部经营分散,不利于进行统一管理,使得管理相对薄弱,假冒伪劣配件容易融入到农机维修市场中,同时质量纠纷时有发生。

2.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维修质量

因为,在农机维修管理体系中,相关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管理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农机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切实地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农机维修的质量。

2.2.大力宣传农机维修法规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和《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我国政府对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支持与监管。在此大背景下,更需要地方农机主管部门必须大力配合中央的工作,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方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机维修相关规定,从而确保农机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能够更好按一定的规定进行,并提高农机维修的技术水平。

2.3.抓好设备更新配件管理

在我国农机维修质量管理过程中,把好农机维修设备技术检测工作的关,能够切实地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检测水平,并保证农机维修的高效进行。同时,还要求农机维修监督管理技术人员必须要定期地对维修网点的维修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查,并督促业主经常自检。还规定有关检测设备尽可能地定期送有关部门检验,然后,由维修主管部门对修理网点的设备每年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维修设备或者是超过报废年限的配件,必须要禁止使用并及时更新,从而为提高我国农机维修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2.4.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监督力度

要确保我国农机维修模式高效、有序地运作,必须要加强网点证照的管理力度,对维修人员无资格证或者是无证经营的要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给予行政处罚,或勒令其停业整顿。同时,还要及时处理农机维修质量问题,对发生的农机维修质量和服务纠纷,必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相关的技术鉴定,根据鉴定结论确定质量责任。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及时向维修经营者提供新的修理技术信息和工艺规范,督促农机维修网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我国农机维修水平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机维修工作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村农机维修的质量监督管理,还要求维修网点务必定期配合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检配件质量,加大假冒伪劣农机配件的打击力度,把好农机维修配件的关,杜绝不合格的配件流入农机维修市场,保证农机具的维修配件质量。只有这样,从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并且加强农机维修规定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才能实现我国农机维修网点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并提高农业机械维修的质量。

我国21种特种劳动防护品仍将实施许可证管理(五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决定,2000年3月之后,安全帽、安全网等21个特种劳动防护产品仍将继续实施许可证管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人生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自1987年国家对特种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我国信息

  •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消防管理问题及对策
  •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消防管理问题及对策89人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亦足可用“迅猛”二字来形容,且经久不衰。处于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政府急于培植市场,不得不“忍痛”采取多项优惠政策, ...[更多]

  • 浅谈我国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问题
  • 浅谈我国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问题88人关注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农业机械的故障也逐步增多,从而使得农机故障维修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主要是对我 ...[更多]

  • 浅析我国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
  • 浅析我国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28人关注

    现代机械制造型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需要以更为有效的手段去获取利润,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主力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所以本文研究 ...[更多]

  • 论我国煤矿管理机制
  • 论我国煤矿管理机制12人关注

    摘  要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t,煤炭事故死亡总数8000人。当年我国煤 ...[更多]

  • 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
  • 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11人关注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容量3.78亿千瓦。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