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 1725字 | 17段 | 6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213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619字 | 8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06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1452字 | 12段 | 5分钟 | 8分钟 | 12分钟 | 251人 |
明朝那些事儿初中生读后感 | 3243字 | 36段 | 11分钟 | 18分钟 | 25分钟 | 294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1088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87人 |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 | 367字 | 4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78人 |
明朝那些事儿初一读后感 | 853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79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712字 | 5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03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2790字 | 26段 | 10分钟 | 16分钟 | 22分钟 | 113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862字 | 9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53人 |
明朝那些事儿之万国来朝读后感 | 1606字 | 18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146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458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56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515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99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264字 | 3段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41人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1594字 | 20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142人 |
读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803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19人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25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13位用户喜欢。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早就听说过有《明朝那些事儿》这么一本以风趣幽默的口吻写历史的书,但由于当时一直在看《东周列国志》,所以压根没心思看这个。熟料,在别的书看完之后再看此书,从此便将其它书全扔一边了。
可以说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书籍的品味。
这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是一个非专业研究历史的公务员,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更加的平民化。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该书作者也说:“不是历史幽默,而是我幽默”。所以,那些不幽默的历史书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它就应该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说着大白话的历史书。因为现如今的老百姓们虽然大都有文化有文凭,可他们毕竟不全是历史专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你给他们看的书,要先让大家伙都去预习一回历史基础课,看完通史或通鉴才可以看,这玩笑就不免开大了。而当年明月就使的我们能看到这幽默的历史“书”,读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轻松。
该书内容以明史为蓝本,几乎所用事件都有史可查,个别出自野史之处,皆注明,并加了作者自己的分析,说明其可信程度。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认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作者说,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而作者也的确证明了这句“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篇,到崇祯朝结束,前后历时二百余年,共六部。书中出现的人物、事件都是作者经过精心“海选”和“pk”的,作者说:“不是牛人不入书,不是牛事不叙述”。
这部书的主线即是明朝的十七位皇帝,按照年排列出各个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它让人们知道历史里好看的不只有野史,其实正史同样好看。而且让我们了解了那些我们曾经只窥其一斑的全豹。通过讲述一些历史学家并不多关注的历史事件,让我们对曾在我们心中形象已固化的一个个历史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起来。它告诉我们,朱元璋是残暴的,他登基以后诛杀开国功臣,心狠手黑。所有开国功臣,包括开国六公爵和四个手握免死铁劵的老臣,当初拉他入伙的汤和也只因当朱元璋看到他时,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所以幸免。并且朱元璋发明的酷刑简直称得上惨绝人寰,而且他还有一个历史上其他皇帝没做过,也没想过的“庭杖”——皇帝亲自拿着棍子在朝堂之上把大臣打死。但它还告诉我们朱元璋是仁慈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的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他的残暴只对大臣,贪污银六两者剐刑。对百姓可以说是“耶稣救世主”,在朱元璋统治时期,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个人民幸福指数快速上升的时代。
它告诉我们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从他亲侄子朱允炆那里抢来的。但它还告诉我们在当时朱允炆的削藩就像是好学生要抢黑社会的刀,痴人说梦。朱棣是当时整个大明最优秀的将领,他手上又有当时做强悍的军队。削藩,自然是不可能,只会给大明帝国带来无穷的腥风血雨
它告诉我们,宦官郑和七下西洋是永乐大帝伟大英明的决定,但它还告诉我们,郑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宦官,在朱棣造反的时候它更是一位伟大的将领,曾为朱棣立下汗马战功。
它还告诉我们,曾经有一个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和尚,他极力的鼓动朱棣造反,可以说是朱棣成势的最大功臣,但朱棣登基后他却退居下层,不做高管。但他依然是那个朝代实际的宰相,因此被称为“黑衣宰相”。
等等等等。书中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却非常有意思的事。
该书分六部,但前后连贯,无笔法的不同,完全可作为一部明史来看。到最后一直写到朱由校煤山自杀而止,全书完。
有位网友这样评论到:“我不是学历史的,所以我不分析历史。我只是一个读者。我只喜欢好看的故事。当年明月做到了既让我看到了好看的故事,又看到了历史。”
能把历史写这样,绝了
作者:贠浩哲
公众号:有为23班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6位用户喜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套大书,也是一个瑰丽的传奇。多少豪情壮志相见其中,多少生死离愁湮于其中。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人原无异于今人。无数英雄灿若星辰,无论你是奸雄还是英雄,或者是枭雄,不管是武功盖世,还是谋略过人,又或是文武双全,都在大明史上画上灿烂的一笔。
今惜,大明276年历史,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经成了百年往事。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那个时代的兵戈铁马铿锵在耳,刘基应天决断的吼声在耳,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笑声在耳……
今朝,我们沉浸于纸乱金迷之中,岁月如斯,在历史的沉淀里,该如何笃定最初的信念?在曾经的青山脚下,夕阳红似火的情景却大相径庭了。
《明朝那些事儿》讲了很多东西,王朝兴衰、王权富贵、风雨变幻……但都是过去,几百年的历史,在书上不过是一张纸的距离。朱元璋前一页还在草地上看夕阳,下一页就驾崩了。百年皇图大业,过眼云烟耳!看看明朝,现在已经成了地上的一缕黄土。有些人说,时间可以磨灭一切,我认为不然,500年过去了,时间确实可以磨灭太多,但真正可贵的品质仍然留在世界上。凡事离不开命运,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道德、以及底线,不枉活于这世间。像书里的话: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读明史,即怀古,又见朝。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52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乏味与无聊的,仅是朝代的兴盛到衰败,再到被其他朝代所取代。我原先也抱有同感。
可是,当一本叫做《明朝那些事儿》的书出现在我的书架上后,我对这些看法改变了。
的确,这本书很生动,很幽默。但这并不是重点。这本书告诉我,历史是有情感的,时间是公正的。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情感,比如写朱元璋:当史料中告诉我们,每个开国皇帝是多么英明伟大时,《明朝那些事儿》告诉我:其实他们很普通。
朱元璋,仅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出生时其实啥事都没有,童年也很苦,按作者的说法,叫“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的,那么,这样一个人怎么就当了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就是凭借着信念。这就是历史,有趣的,但又严肃的历史。如果有人只把《明朝那些事儿》当成小说看,那可能就错了,因为我们应去看历史的本质。
元末的统治是极其腐败的,元朝的统治阶级,任何时候都可以找理由向人民要钱----尽管人民也没钱。元末了,黄河泛滥,淮河旱灾,元朝腐败的f眼中的人民百姓,像牲口一样,被使来唤去,无数人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被饿死、累死,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一无所有,连做和尚都被欺负,但他活下来了,而且名垂千古----他有信念。
他亲眼见到了亲人被饿死,灾害的发生,他一无所有,只剩信念。他不再是牲口一样的人民,他是能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敢者,一个坚持不懈的斗士。长期困难、痛苦的生活可以改变一个人,朱元璋就被改变了,成功地被改变了,他经历过无数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灾难给予其信念。用三个词来形容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可怜、可悲、可叹。
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用他充满悲哀的前半生,换来了无数的赞叹----他已经把那颗脆弱的心,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书中有一名话也可形容那时的朱元璋:不要以为弱小的人,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人,就没有尊严,弱者与强者的`唯一区别,就是信念的坚定与否。我想,这就是历史想让我们学到的吧。于是,明朝出现了,让一个雄心壮志的农家孩子一手支起。
书中只写了这个吗?只告诉我们朱元璋的伟大经历吗?不,还有许多,明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数伟大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展现信念。世界上首个巨型远洋船队,郑和的船队名扬世界,展现了强盛的东方帝国那无法掩盖的光辉,一艘艘 般的宝船,“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的无敌舰队,七下西洋,没有战争、流血、掠夺,而是四个字:以德服人。
是的,中华民族那闪烁着光芒的品格就照向了西洋,书中说,为和平的使命,我说,为和平的信念,为了没有欺压,没有痛苦。大家都是兄弟,朋友,彼此互相尊重。我们不宣扬自己是多么高尚伟大的民族,不乱教说自己为和平而来,明朝人实在,直接带给弱国小国丰富的商品,援助品,尽着大国的风范,大国强盛再去帮助弱小,用和平架起桥梁。
这样才会有美好的世界与未来。我想,这就应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伟大信念。这样伟大的精神,再与那些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相比,先进了多少?几百年吗?几千年吗?我看连现在的某些国家,可能都无法拥有这些精神。一句话说的好,暴力不解决问题。这就是历史,伟大的历史,让你去看,去想,去赞叹,也去对比。
读《明朝那些事儿》,让我看到了世界的残酷,人性的贪婪,但还让我看到了信念,忠诚,仁德,坚持。书的最后,有写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大明孤臣黄道周”的黄圣人,也有为了兑现承诺“故虽死,无憾!”的徐霞客,这些都是历史,也只表达同一个历史的主题:信念决定成功,信念成就未来。就让我们以历史为鉴,让信念带领我们去爱,去感动,去创造奇迹!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个人
明朝那些事儿初中生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43个字,有3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5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这个寒假,我看了许多的书:《司马懿吃三国》《上下五千年》《三个火枪手》《水浒传》等。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明朝的那些事儿》。
在此之前,在我的脑子里总是认为历史是很枯燥无味的,没有一点意思,顶多就是__x年,__x揭竿起义,杀入都城,x朝代从此灭亡等等,真是无聊透顶。可是自从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我便改变了我的看法。这套书如同一块磁铁,自从我一翻开它来,便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套书从元末的那场农民起义开始写到大明王朝的兴盛,再写到明朝的覆灭。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如: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的常遇春、张万边,一世英名的好皇帝朱棣,聪明绝顶,让人称赞不已的刘基、姚广孝……还有许多令人发指的反派人物陈友谅等。这些人物的种种事迹犹如在我的脑海里上映了一场场精彩的电影,令我沉醉其中。
作者当年明月在写这本书时,还恰当地加入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和许多搞笑的语言,这也是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理由之一。瞧这一段“原本想砍囚犯的士兵这才发现上了当,反正叛军也是人,打谁不是打,反正有钱拿就行”。这令还以为要看到什么血腥场面的我不禁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在心中感叹在那个朝代钱对百姓的重要。
一段段颠簸周折的情节,让我不禁感叹世间事物的喜怒无常;一段段背叛的场景,让我不由惊叹人性的丑恶和人有时的不由自主;一段段战火也烧不断的友情亲情,常常让我感动不已。历史,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历史,也可以是精彩的。
明朝那些事儿初中生读后感500字范文(2)
《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一颗烁大的金子,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起初看标题,以为是写的是一些风流往事的杂书,也就没太在意,可网络上频繁的爆光和群众的评论依然那么火热。于
是也就看了起来,好东西一下就被吸引了,本人也略喜欢阅读历史,看过《世界通史》、《资治通鉴》、《中国皇帝传》等能记得起名的书籍。明朝那些事儿作者那种写作风格很幽默诙谐,把史书通俗化、现代化,加入个人心里思考,把无趣的历史写得更生动。整书看完之后,心里很是感慨,想写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以前我比较喜欢唐朝和清朝前期两个朝代,但看完明朝之后,心情为之澎湃,对里面的一些历史人物特别的崇拜 。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心学派的倡导者,知行合一的实践者,我的偶像,四句教心学的精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让我顶礼膜拜的至理名言。以 57岁的年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感叹命运短暂,生命不可以重来,当时生活条件比较差,医疗水平也相对落后,如果让我们的偶像多活20年,我估计他的影响力定可以与老子、孔子相媲美。
“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句话我记得应该是出自唐朝太宗对魏征逝去时说的一句名言。历史、万物都存在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自然规律的法则和轮替。这也是我读完明朝这段历史的一个感悟。
明朝那些事儿初中生读后感500字范文(3)
这一周,我读完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这套书主要讲了:明朝两百六十余年的时间里,所发生的大事。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里面讲述的故事有很多,如知名的土木堡之战,鄱阳湖之战,靖难之乱等等。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迷上历史这门学科。
这套书中,我最讨厌的人物是王振。它学历有限,道德败坏,能力不足,却因净身入宫当宦官,成为了当时社会人的领导,上至皇帝明英宗,下至平民百姓都得听他的话。他贪污受贿,杀害反对他的正直大臣,十分可恶!在土木堡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他的领导下丧命,皇帝被捕了,自己被杀了,大明王朝几十年的努力全白费了,导致明朝由盛到衰。
这套书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于谦。在土木堡之战后,明朝实力大大衰减,许多人都主张南迁,是他大喊一声:“建议南迁者,该杀!”顿时,所有人都怔住了。终于,在于谦和王直等人的努力下,主战派压倒了南迁派。于谦文武双全,从小以文天祥为偶像,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在北京保卫战中,他使用了军战连坐法,在与石亨的努力下,保护了明朝。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而不是王振,和珅那样贪污受贿的小人。为了国家,人人应当竭尽全力。
《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它以文字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它做工严谨而又不乏幽默,是居家旅行,学习阅读之首选。
明朝那些事儿初中生读后感500字范文(4)
前几天,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洪武大帝,从一开始我就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史书中比较特别的一本,它的语言流畅、幽默,时不时调侃一下,给人一种轻轻松松读历史的感觉。
第一部是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战太平、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奇特的靖难之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谓是高潮迭起、欲罢不能。读了之后我们知道朱重八是个身无分文的小小和尚,主要工作是讨饭,他被逼上了造反之路,改名朱元璋,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勇气、智慧、坚定和非凡的军事天才,还有身旁的诸多能人(如徐达、常遇春、刘基等)的鼎力相助推翻了元朝,建立了自己理想的国度——大明。后来的朱允炆又太过仁慈,从而丢掉了皇位,他的去向也成为一个谜。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充分继承了他父亲一个特点: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正因为这个,才使他造反成功,从侄子手中夺取到了皇位。
看完后我很感慨:它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做任何事都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只要这样,才能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才能使你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去战胜一切困难,并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明朝那些事儿初中生读后感500字范文(5)
《明朝哪些事》是一套我非常爱看的历史读物,尤其是第一部。这一本书先是由朱元璋的农民出身开始讲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为止。叙述了明朝人民起义军艰难的开国过程。名将如云的朱元璋pk拥有千军万马的陈友谅,龙虎之间的战争,刀光剑影,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惊天动地的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用计铲除器小的张士诚。
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势如破竹,乘胜逐北直破北元王朝。更有明朝历史上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高潮不断,留给人们的只剩下一声声惊叹。
读完这本书,人们都说知识面广的我这才发现,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竟然如此的少。读着这本书,我敢打赌,你会立刻被书本中那一行行幽默、诙谐的文字给深深地吸引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面的内容。
合上这本书,慢慢地回味,呀,我的收获可多啦:知道了元朝是怎样灭亡、明朝是怎样雄起的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了解了朱元璋儿时在元朝的统治下生活的艰苦与不容易。我终于明白了他对元朝、腐败的社会的痛恨;我还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明白了一代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一句话,我认为,这是一片知识的海洋,快乐的源泉!
明朝那些事儿初中生读后感500字范文(6)
《明朝那些事儿》是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当年明月。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1979年出生于普通干部家庭。20__年写完《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事情。每一章节以充足的历史资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主要人物为主线,对明朝十七个皇帝和其他王公官丞进行叙述,尤其对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氛围。
第一部就是主要写了洪武年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家境贫穷,三代农民,为地主放牛。父母早亡,朱重八出家入皇觉寺当和尚。元朝腐败,25岁的朱重八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改名朱元璋,最后经历一番苦战,当上皇帝。后来不断地排除异己,稳固皇位。
这本书很全面地写出的朱元璋,有他的好处:骁勇善战、深谋远滤,还有他的坏处:为排除异已诛杀忠心耿耿的忠臣。让人们能够更清楚地看清朱元璋,看清和朱元璋有关的每一个人。
这本书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把明朝的历史展现了出来。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87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写的,语言幽默,内容易懂而且很好理解。说实在的读完了第二本之后我就觉得这本书很有趣,但是却又很无奈。这本书有趣在他的故事很精彩,很有特色。但是也有皇帝的孤独与无奈。我们就从朱元璋同志开始吧。
朱元璋家境贫寒,好多家人都饿死了,在生活的逼迫下他走上了反元朝的道路,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无数次的死里逃生,跌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前进,继续战斗。而且朱元璋那个时代的对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朱元璋和他们斗智斗勇,机关算尽,终于朱元璋胜。朱元璋终于坐上了属于他的宝座。可以说当时最优秀的统帅非朱元璋莫属了你想想人家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没有家室,没有后山。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崩,年七十一。就这样,朱元璋结束了他那传奇的一生。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可是人家朱允炆皇位还没做热就被燕王朱棣夺走了皇位。朱棣死后,朱高煦与朱高炽争夺皇位,可是朱高炽这位短命的皇帝只做了一年皇帝就把皇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朱瞻基。这时候朱高煦同志又要进行他的阴谋与阳谋了。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十分郁闷,这个皇位您老人家处心积虑的想得究竟是为了啥?结果毋庸置疑人家朱高煦又失败了但是人家朱瞻基也并不怎么幸运啊只做了十年的皇帝就挂了然后又是朱祁镇即位,但是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宦官——王振。说实话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痛扁一顿王振,他实在是太可气了,人家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差点被他这个小人给毁了。还好还好,他最后终究还是死了。但是就是他的原因人家朱祁镇被也先当了人质,最后于谦计上心来立了他的弟弟朱祁钰做了皇帝没想到朱祁钰坐上皇位后居然不把他的皇位还给他哥哥了,最后哥哥被释放,弟弟病危最终还是哥哥当了皇帝。弟弟当了八年皇帝后驾崩了。于是朱祁镇开始了他的统治。
读到这里,我已经感慨万千了,这几个皇帝都表现不凡我觉得还是没有人家朱元璋厉害啊,但是最让我想不明白的是朱祁钰。筑起于是朱祁镇的弟弟,他不贪恋权势对皇位一直是不感兴趣。但是自从他的哥哥被也先绑架后,他坐上了代理皇帝,一坐就不能自拔了。他已经沉醉在了这权威之中,而且王伟让他变得六亲不认,还将他的哥哥关了好几年,就因为害怕哥哥强自己的皇位,还把哥哥住宅周围所有的树都砍了,其原因是害怕间谍。哎,我就不明白了,不就是一个皇位么?这是何必啊。大家都是一家人,可是王位就是有一种魔力,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更多的人向上扑,更多的人在这场斗争中死亡,互相残杀,这也许就是命。
读到这里,明朝的故事有趣又有着无奈,更让我有了探索它的欲望希望我会在这本书中学会更多的知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暑假在家看了一本叫《明朝那些事》的一本书,这本书使我如痴如醉。作者是当代明月,他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人原无异于今人,真能深入古人的情境和内心,历史就活了起来。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毕竟语言的表现力是有限的,于是辅之以图、以表、以“参考消息”,使读者凭文字冥想的形象,情景,得以直观,使错综复杂的人物事件得以晓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朱元璋的一生,他从放牛一直到做了皇帝,这是一个多大的变化,从一无所有,连父母的棺材都买不起,到后来整个国家都是他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他聪明好学,机智勇敢和付出无数的血水和汗水才能拥有了一切。如果没有当中的一点,就可能没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
所以我们要像朱元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创造大业。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00
明朝那些事儿初一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9位用户喜欢。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风趣幽默的话语令我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一个出身于农民世家的人,竟然能成功当上皇帝。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家中十分贫苦,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做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能直接带领千军万马争夺王位,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对于这种情况,我有自己的看法:平静的湖面,练不出不畏风浪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宁静的世界,找不出真正的英雄,朱元璋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成为一个伟大的霸主。正是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朱元璋,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
朱元璋最令我佩服的是他的各种本领:果断、让朱元璋能在危险的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冷静、能让他有准确的策略。这三样宝物、合起来,能让你在战场上完美地指挥出应敌的方法,假如任何事中,都具备果断、冷静和坚持会让你在困境中发现机会。在这三个本领前,相信无论怎样的困难都回迎刃而解,最后将登上成功的彼岸。
朱元璋还教会了我自信,他曾经说过“我相信我是对的”。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胜利之门。当你引领大军作战,当百万生灵的一切掌握在你的手中,当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没有多少人能不紧张,而在战争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但朱元璋却在关键时刻毫不紧张,他相信了自己的决定,是自信,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皇位。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朱元璋成为了我生活中的老师,他教会了我果断、冷静、坚持、自信等等必会的本领,他仿佛和我说:乱世之中本身是没有天才,但只要有了各种本领,你就是一定会成功,本领能助你登上成功的高峰。
明朝那些事儿600字初一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3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当年明月,他以幽默风趣的写法将明朝的故事生动地写出。以史料为基础,再加上一些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它王公权贵等小人物的命运故事形象写出。不会让读者感到无趣,也不会让人提不起兴趣,在他的笔下,所有人物都像是有血有肉一样,都带有着自身的情感。它的第一部写的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没有任何身世背景和其它优势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登上皇位,虽然这一路上注定不会平坦,但他也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朱元最终璋能够登上皇位,这其中肯定也不止有他部下的能力的一方面,这其中更多的一方面肯定还有他自身的聪明才智。
朱元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霸气,但是还要有能力和资本说出这句话,在后来他也的确有了这个能力和资本。看完朱元璋的故事后,也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既然朱元璋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登上皇位,赢得了天下,那么我们现在在这么安定的情况下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努力呢?
不得不说朱元璋有他自己的野心,如果说他没有这份野心,也不一定能够造就现在的他。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学习就像是夺取皇位一样,皇位就是第一名,只有第一名才能登上那个宝座,其他人只能不甘心的看着,却又无能为力。
所以在平时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真学习,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而现在我们也和朱元璋一样,每个人都盯着那个宝座,稍有懈怠就会被人抢走。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也要掌握好学习方法,有效的学到有用的东西,不过现在我们却不知道有什么方法是适合我们自己的,但是如果你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又能提高自己成绩的方法话,就来我们思考乐吧,思考乐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90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日暮黄昏,重拾那本旧书,徐达遇春,梦回我大明王朝。
从小就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得到一本史书就绝不放过,《明朝那些事儿》也不例外。当年明月用十分诙谐幽默的笔调把明朝十六位皇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一气写完,而我最欣赏也最为之敬佩的就是从和尚到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
平静的海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乱世出英雄!
1328年,随着一声婴啼,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的一个拖欠税款的佃户家里,朱元璋来到了人世。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铸就了强大的心灵,他不会哭,因为他早就明白了:哭,只是弱者无能的表现。我懂了,坚强,是要成为王者的必备品质。
朱元璋为了活命到了皇觉寺当和尚,但好景不长。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他走投无路,要么死,要么起义,既然和尚做不成,那只有去做皇帝了。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之后,朱元璋势力不断扩大,天下只有张士诚、陈友谅可与之匹敌,终于,决战在鄱阳湖上拉开了序幕,他以十万人对战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以临时拼凑的小渔船对战高九米长数百米的“无敌战舰”,不顾众人的反对,他选择坚守而不是退后,他明白成王败寇但是他依旧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是啊,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懂了,自信是成为王者的必备品质。
建国以后,朱元璋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可见小时候多受些挫折与磨炼是有好处的。我懂了,苦难是成为王者的必经之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回观当下,我们既没有劳筋骨、饿体肤,又没有行拂乱所为,比起朱元璋我们不知道幸运了多少万倍,那我们何不尝试把心志放在学习上苦,然后曾益吾所不能呢?
乱世出英雄,英雄多寒门,寒门多苦难,苦难炼人心,人心但炼成,必纵横于天下之间,无所匹敌!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风趣幽默的话语令我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一个出身于农民世家的人,竟然能成功当上皇帝。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家中十分贫苦,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做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能直接带领千军万马争夺王位,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对于这种情况,我有自己的看法:平静的湖面,练不出不畏风浪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宁静的世界,找不出真正的英雄,朱元璋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成为一个伟大的霸主。正是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朱元璋,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
朱元璋最令我佩服的是他的各种本领:果断、让朱元璋能在危险的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冷静、能让他有准确的策略。这三样宝物、合起来,能让你在战场上完美地指挥出应敌的方法,假如任何事中,都具备果断、冷静和坚持会让你在困境中发现机会。在这三个本领前,相信无论怎样的困难都回迎刃而解,最后将登上成功的彼岸。
朱元璋还教会了我自信,他曾经说过“我相信我是对的”。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胜利之门。当你引领大军作战,当百万生灵的一切掌握在你的手中,当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没有多少人能不紧张,而在战争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但朱元璋却在关键时刻毫不紧张,他相信了自己的决定,是自信,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皇位。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朱元璋成为了我生活中的老师,他教会了我果断、冷静、坚持、自信等等必会的本领,他仿佛和我说:乱世之中本身是没有天才,但只要有了各种本领,你就是一定会成功,本领能助你登上成功的高峰。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一个雪花轻扬的夜晚,我终于读完当年明月的整部《明朝那些事儿》,看着窗外的雪舞如絮,憧憬着明晨的朝阳东升,我不禁陷入沉思……
这套书,以《明史》为蓝本,文风严谨又不乏幽默,作者不时穿插的评论尤为一针见血、恰到好处。掩卷之余,除了佩服作者丰富的史学知识,更是赞叹于其无与伦比的社会洞察力。他用那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自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直到末帝崇祯悲凉自缢于景山这长达276年的历史皓月。
书中众多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常遇春、徐达的将才独具,用兵如神;于谦、王守仁的力挽狂澜,高风亮节;戚继光、俞大遒的奋力拼杀,平定倭寇;徐阶、严嵩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袁崇焕、孙承宗的老谋深算,巧用兵法;李自成、皇太极的背水一战,最终进攻……
但最让我敬佩的,却是杨继盛。他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却遭诬陷下狱,不惑之年就屈辱故去。但是,他真的就这样死去了吗?没有,他的精神活了下来,名震天下,永垂青史,因为他的坚忍、顽强、正直。他也坚信:严嵩之患终有一日能予以肃清。
是的,正义与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不来。
由这里,我浮想起二战中的许多:“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血洗平顶山”……日寇铁蹄犯下的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惨绝人寰。这种赤裸裸的侵略战争,给我国及其他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我中华民族团结抗敌,浴血奋战下,在一切爱好和平,胸怀正义的友国帮助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终于低下那可恶之头颅,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我们深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历史之必然,因为正义终将引领历史。无论多么风云变幻,恶狼当道,承载历史这艘巨轮必会在正义的舵手操纵下航行,引领着人类驶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回望古今,历史向我们宣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来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是祖国的明天,也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更要学习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感悟历史。
我国古人都深知“明镜高悬”,我们新时代中学生更要明志用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修正航向,使正义引领时代,努力奋斗,为全国,乃至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3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只有优秀的史书才能将其传承,我们后人受益。这个暑假,我就接触了一本好书——《明朝那些事儿》。此书一改我对历史书的枯燥、无趣的看法,深深地吸引了我。正如扉页上描述的那样,作者当年明月是在用“瑞士表匠地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造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在描述大明王朝近300年的故事。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崇祯,从功勋卓越的封疆大臣到祸害社稷地宦官污吏,文字表达浑然天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一桩桩历史事件、一个个历史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我最欣赏的便是辽东勇将袁崇焕。
袁崇焕虽不是明代第一名将,但在抗金战场上,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袁崇焕出身卑微,一生坎坷,进士考了四次才中。他这种锁定目标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我们现在常常定目标、做计划,却常常会因为各种理由任意改变。对比袁崇焕的多年寒窗苦读,我们缺少的正是他这种坚韧吃苦的精神。
后来,文官转武将的袁崇焕被派去镇守辽东,那时的辽东几乎全被后金占领,朝廷腐败阉党掌权,前去抗击几乎等于以卵击石。但他不顾个人安危,顺应朝廷的需要,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赴任了。他的这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忍辱负重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宁远城的那一场大仗,当时的守将孙承宗因政治需要被赶走了,士兵逃的逃、降的降,袁崇焕率领不足1万的兵力死死驻守,“独卧孤城,以当虏耳”,这是一个真正的忠将才能说出来的忠贞话语。终于,在袁崇焕宁死不屈的精神带动下,士兵奋勇抗抵抗,守住了孤城。
但京城受皇太极的大军威胁,他又积极投入战斗,好不容易严防死守,保住了京城,却被小人陷害,安上了通敌谋反的罪名而上了刑场。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
袁崇焕的诗正是他一生地真实写照,坚持、始终不忘守护边疆的一生,也是一个军人精忠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敬仰。《明朝那些事儿》里还有很多人事,值得我们去一起去学习、感悟。
明朝那些事儿之万国来朝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06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46位用户喜欢。
帝王的荣耀
——读《明朝那些事儿之万国来朝》有感
“历史原来是很精彩的呀!”历史在作者当年明月的笔下如此生动精彩,一读手不释卷,二读恍如隔世,三读人在眼前。合上此书,那书中的一幕又一幕在眼前呈现:高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朱棣,俯瞰群雄;城门外,一“戎马书生”于谦勇战蒙古铁骑;一代枭雄也先,带着失望与遗憾撤退草原······上下明史百年,左右功过是非,尽收此书中。
“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却绝对是一个好皇帝。”短短十八字,却是对朱棣最准确地评价。建文年间,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奉天靖难”,逼迫自己的侄子退位,他冷酷、残忍、权欲熏心,他不是一个好人,所以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友(当然,姚广孝是个特例),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一个伟大的君主,实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帝王的荣耀。
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每个人都想给后世留下不朽的东西,所以那些“饱学之士”选择了写文章、著书,以传之后世,留下千古美名。朱棣也想,但“文化修养有限”似乎成了一大难题,所以他要修书,“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一部千年之后,依旧无比光辉的书”。他做到了。他得到了解缙的帮助,自己时常还亲自监督,一部三亿多字的大典诞生了。事实证明,《永乐大典》带给了朱棣无比的荣耀,让后世记住了这一位在文化上做出贡献的古代帝王。
抉择!迁都!
“北京,中国第二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每当看到这些介绍,眼前总能闪现出一个身影——朱棣。北京当年地广人稀,城池破败不堪,生活艰苦,且远离富饶的江南和中原,朝中的官员总是会反对的,但胸怀大略的朱棣决不会只看眼前,他要为帝国的明天着想,他要为自己的儿孙着想,他要迁都!“历史才是事物发展最终的判断者”,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站在北京皇城,向苍天仰望,他站在帝国的中心,身后背负着使命与荣耀。
万国来朝!
修书、迁都,他在筹划着、指挥着一切,除此之外,朱棣他还在做着历代王朝都不曾做过的事——派出使团,出使西洋。国力的强盛支持着他的雄心壮志,也支撑着郑和的梦。为求和平而派出巨大舰队,不争不抢,只为和平。西方的那些“伟大”的航海家和国王是根本做不到的,在他们眼里只有眼前的利益。但是,中国的朱棣和郑和做到了,没有纷争,没有战争与掠夺,以德服人,换来了“万国来朝”,他们实现了历代皇帝们最大的那个梦。
朱棣高高在上,俯看着来明朝见的外邦使团,心中自是充满了自豪与傲气。万国来朝,这是何等的傲气;俯视群雄,这是何等的霸气!朱棣做到了,得到了这份数百年前唐皇才能拥有的那份荣耀。
朋友!叔侄!
朱棣虽不是好人,但他却有一个知心的朋友——“黑衣宰相”姚广孝。他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跟从朱棣,“为了造反而造反”是他的初衷,但长年“同吃同住同劳动”把他们二人的心与命运紧紧栓在了一起。姚广孝造就了朱棣,而朱棣成就了姚广孝。一切易得,知己难觅,但朱棣仍然做到了。老友走了,自己也快到了尽头。
最后的答案。一代帝王最后的岁月,似乎都在等待那个已经过了二十年问题的答案。他等来了,胡濙告诉他了,他们谈了好久好久,他感慨了好久好久,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他放下了,他释然了,他得到了最终的答案,叔侄之间的仇怨就此烟消云散。
最后的归宿
他累了,疲了,倦了。六十五年前,他出生在战火之中,带来了他的能力、他的霸气;六十五年后,他病逝于征战途中,带走了他的荣耀,他的时代······他走了,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带走了他所创造的辉煌时代,带走了只属于他自己的那份豪迈,那份帝王的荣耀。
《明朝那些事儿》绝不仅仅是“那些事儿”,还有人情的冷暖,更有那一位位伟人的梦。他们的梦是那么宏图伟大,却又那么遥远。有时近在眼前,只有一步之遥,却总有人阻挡,遗憾止步。但是,朱棣是个例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更成真了他父亲的梦。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但始终掩盖不住他帝王荣耀的光芒。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6位用户喜欢。
《明朝的那些事儿》说的是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灭亡300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生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役。
在阅读部分篇章后,感觉到该书语言风趣,情节生动,作者似乎在写一部"通俗版的明朝通史"。能让历史写得这样,还真让我佩服了。
不管从如今历史讲述者的自述,还是公众对历史的追捧,都不难看出,公众喜欢并需要历史,只是痛恨“教科书”式的表达。
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但我认为必须要加个前提,那就是你写的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
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它就应该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说着大白话的历史书。因为现如今的老百姓们虽然大都有文化有文凭,可他们毕竟不全是历史专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你给他们看的书,要先让大家伙都去预习一回历史基础课,看完通史或通鉴才可以看,这玩笑就不免开大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在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里,我品尝了许许多多的好书,其中,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当然是《明朝那些事儿》》
能写出那么精彩绝伦的"书的作者非当年明月莫属了。出版社是全国儿童喜爱的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此书一共有七册,每一册都让人爱不释手。第一册是讲的是朱元璋起义,反抗元朝,最终成为了皇帝。后面几册都有非常精彩的权谋之术,残忍的战争,大臣与皇帝之间的尔虞我诈。
这本书语言是用老百姓所说的普通话来描述的,非常的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懂,让我知道了历史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而是趣味生动,仿佛自己就是一个角色。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为我们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薛仁贵”、“曹操”和“刘备”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甚至“三只手”这样的名字吗?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个目标:做事要像朱元璋一样雷厉风行,朱棣一样果断,朱高炽一样善良,朱瞻基一样听从下言。
这本书十分精彩,希望大家多多看看。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功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很多,并加入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被称为“迄今为止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这就是现代作家“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记叙了明朝的辉煌历史,从建国。到兴盛。到衰败。最后被清朝爱新觉罗氏取而代之。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奸臣”严嵩。魏忠贤。;“忠良”徐阶。张居正……他们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搞“厚黑学”,否则,你无法在官场“混”下去。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94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导读】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500字原来,我是个三国迷。我觉得除了三国,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都是很无聊的..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500字
原来,我是个三国迷。我觉得除了三国,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都是很无聊的。但在这个暑假里,“当年明月”让我明白了,其实那一个朝代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精彩的篇章,特别是“明朝”。而他告诉我的方法,就是我最喜欢的七本书:《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至第七部。它的作者也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当年明月他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向我表达了明朝280年的那些事儿。
的确,这套书写得很有意思,比如其中有一段说:皇帝召来一位猛将来拜见,这位同志的家中刚好死了人,于是,这位仁兄就穿着孝服,然后给皇帝磕头。作者说这场景实在太像灵堂。读到这,你一定捧腹大笑,当年明月很幽默吧?
在我读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本书有一个别的历史书没有的特点: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特别注重写事。而当年明月在写明朝的时候,他注重的不是只写事,打仗的部分只是一笔带过,人物的对话也很少写,他最主要写的是人,每个人怎样怎样,人物的心里想什么,人物干什么,在写朱元璋的时候还出了份档案,真是做到了他的写作理念: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这一套书我几乎10天看一本,那就是因为当年明月写的书很吸引我,让我只要一拿起这本书就放不下去。并且在这个暑假里,我的脑海里又多了一个朝代的印象“明朝”。
《明朝那些事儿》500字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第二十章最后的名将――蓝玉。主要写了朱元璋不放心北元,明洪武十三年和十四年向北元发起两次远征,都取得了胜利,但并未对北元形成致命的打击,不断骚扰明朝的边境。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又一次下令远征,蓝玉在历次正沙漠的行动中只是担任了几次配角。蓝玉是安徽远定人,是常遇春的内弟。蓝玉是一个要强的人,他从不会承认比任何人差。这次远征无疑给蓝玉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朱元璋同意了蓝玉的请求,给了他右副将军的位置,主帅自然是冯胜。蓝玉来辽东击破了庆州的重兵把守,纳哈出率二十万队伍投降明军。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带兵远征北元,脱古思帖木儿丢下队伍逃走,元军投降,北元灭亡。
好词:明目张胆、朝思暮想、百般无奈、无处不在、瓦解、震慑、洋洋得意、狰狞、凶神恶煞、不共戴天。
我欣赏的句子有:“其实他采取这一政策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本来在大都当皇帝的父亲被逼得搬了家,亲戚都被拉去吃牢饭,此仇实在不共戴天。”“这些明军士兵用恶狼般的眼神看着他,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还大声呼喊,很快,更多的明军士兵围拢了来他们一看珍稀动物似的眼神注视着他。他很荣幸的成为第一个俘虏。”
实现理想之后的蓝玉任意妄为,让朱元璋再次挥动屠刀。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字
《明朝那些事儿》是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当年明月。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1979年出生于普通干部家庭。20xx年写完《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事情。每一章节以充足的历史资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主要人物为主线,对明朝十七个皇帝和其他王公官丞进行叙述,尤其对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氛围。
第一部就是主要写了洪武年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家境贫穷,三代农民,为地主放牛。父母早亡,朱重八出家入皇觉寺当和尚。元朝腐败,25岁的朱重八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改名朱元璋,最后经历一番苦战,当上皇帝。后来不断地排除异己,稳固皇位。
这本书很全面地写出的朱元璋,有他的好处:骁勇善战、深谋远滤,还有他的坏处:为排除异已诛杀忠心耿耿的忠臣。让人们能够更清楚地看清朱元璋,看清和朱元璋有关的每一个人。
这本书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把明朝的历史展现了出来。
读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在读《明朝那些事儿之前》我特意去网上搜索了下此书的资料。《明朝那些事儿》是网络上连载的中国明朝历史故事,当时掀起了一股明朝热。作者本名石悦,他花了3年时间在论坛上连载完这本书,边写作边将其集结成书出版发行,该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明朝那些事儿》一共有7本。从朱元璋出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第五卷《帝国飘摇》是续第四卷《粉饰太平》中皇帝潜心于道行,首辅严嵩致力于专权和贪墨导致财政匮乏空虚,大明身处于危机之中。于是开始了内争和外战,首先交代了徐阶通过明争暗斗成功铲除了严嵩,而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陆续开创大明中兴之世,并拯治吏治腐败,实行财税改革,推行万历新政,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事局面,可他们最终的结局终是悲惨。他们虽勾心斗角,心狠手辣,但大多都是为朝廷尽心尽力。
外战即是援朝抗日战争。外战同样精彩,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名将们一一登场。
《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好评如潮是因为他把枯燥的正史写得生动、风趣,在他笔下的人物一个个都充满活力和朝气,让那一个个名字不再是刻板的字符,而是活生生的真人,看过的人没有人说不喜欢读这本书的,也许是文风的关系,读起来一点不嫌累,但更重要的,它的内涵在深深的吸引着我。 觉得佩服至极,读了一星期就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补习了明朝的那段历史,还领悟到了历史之外的道理。
在朝廷上的明争暗斗,无论忠臣还是奸臣大都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勾心斗角,一步错步步错。人与人之间哪里还有真诚、信义可言?有的只有利益。但在重头boss——皇帝的圣旨人人都如蚂蚁:满门抄斩,灭九族,还有的灭十族,冤案就此诞生!幸好我活在21世纪中,不用过得如此提心吊胆,步步为营。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