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02 13:00:01 查看人数:24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 453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97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573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22人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 367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66人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元璋卷读后感 531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54人
明朝那些事儿2——万国来朝读后感 1123字 7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08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588字 7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68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924字 9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166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969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05人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291字 5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201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3272字 30段 11分钟 18分钟 26分钟 133人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776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04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619字 8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10人
明朝那些事儿2万国来朝读后感 1471字 7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164人
读明朝那些事儿-鄱阳湖决战有感 993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92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1180字 18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20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1452字 12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156人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记得这个暑假一直在家里看《明朝那些事儿》,当时的版本是前三册的合订本。记得以前读爸爸的那些很专业的历史书《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西方文明史》等等时,虽然是厚厚的枯燥的书,当时的自己看得津津有味。现在还依稀记得其中的一些内容。到了大学之后,找到了一直梦寐以求的《古文观止》,看得如痴如醉。至于《孙子兵法》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是爸爸的手抄本。 再到后来,很久没有看过这么让人看得下去的历史类书籍了。

直到这个暑假,我和弟弟在家里抢着看《明朝那些事儿》。看到时候,我想说,最重要的一点,他可以让你看下去,不会让你起厌恶之心。而且,他写的不仅仅是历史中的人,也写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写在中华文化中浸淫的中国人。许多的情节,让人很喜欢。至少我觉得让我这个变俗了的人喜欢。不能说文章没有缺点,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看他的优点要好一些。

这本书我觉得太好了 ,导致我对于许多的事情看得太透彻,许多的事情看得太开。反而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乐趣。人生应该是在一场场的欢笑与哭闹中度过,太理智了,少了许多的生气。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2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是妈妈给我从网上买的新书,我一读,就一发不可收了,太好看了。一看到《明朝那些事儿》那古色古香的封面,就仿佛进入了大明王朝的历史之中了,翻开眼前浸着墨香的书,就被这幽默风趣的笔触吸引了,完全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写历史的,其中又感人的情节,有壮阔的场面,作者用幽默搞笑的笔调把历史写的生动有趣,全本一气呵成,让我不能自拔。

此书写了明朝300来年风雨飘摇、又荡气回肠的历史,从朱元璋起义,到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从朱棣北京起义到万历乱纲灭纪,从王守仁到张居正,一位位杰出的人才,一次次轰轰烈烈的大事,充分显现了大明王朝从强盛到腐败衰落的整个过程。朱棣同学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他英武善战,谋略过人,在朝廷之中独揽大权,事无巨细,一概自己亲力亲为,他招才纳贤,所以身边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才,如朱能、张玉、张辅、解缙等,于是在这位永乐大帝的统治下,摇摆不定的大明王朝渐渐显示出盛世的景象。

朱棣之所以成功,除了他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超凡的智慧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大臣姚广孝,这个和尚,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燕王朱棣的成功,他功不可没。朱棣生于战火,死于战火,金戈铁马是他所向往的,他的性格虽冷酷,但却严格按照纪法办事,并多多采纳下属的意见,他不是好人,一生杀戮无数,但他是一位开明的皇帝,因为他一手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新篇章。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暑假在家看了一本叫《明朝那些事》的一本书,这本书使我如痴如醉。作者是当代明月,他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人原无异于今人,真能深入古人的情境和内心,历史就活了起来。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毕竟语言的表现力是有限的,于是辅之以图、以表、以“参考消息”,使读者凭文字冥想的形象,情景,得以直观,使错综复杂的人物事件得以晓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朱元璋的一生,他从放牛一直到做了皇帝,这是一个多大的变化,从一无所有,连父母的棺材都买不起,到后来整个国家都是他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他聪明好学,机智勇敢和付出无数的血水和汗水才能拥有了一切。如果没有当中的一点,就可能没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

所以我们要像朱元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创造大业。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00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元璋卷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寒假里,我最爱读的书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了,在七本书所记述的十七位帝王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朱元璋了。

朱元璋的父母都是农民,朱元璋小时候靠给地主刘德放牛为生,那时的元朝十分的腐败,乱收钱的现象到处都有,朱元璋的父母就是被这些钱给害死的,所以朱元璋恨透了元朝,就开始起义,起义成功后,他当上了皇帝,可能是受当时元朝腐败官吏的影响,他对手下的这些人十分的不信任,还设立了锦衣卫和东厂两个部门,来观察大臣们的一言一行。

朱元璋对大臣们不信任,为了给太子朱标一个好的帝国,他把所有曾经服从他的善战的武将给杀了,怕他们造反,把善于防守的人都留了下来。由于他的不信任,一手造就了洪武四大案,杀了无数的人。他还提倡反腐,规定只要一个人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就格杀勿论,有些人因此而死。

朱元璋虽然不信任这些大臣们,但也不会把他们杀绝,他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他会先让他们把各自的活干完再去领死,如果人都被杀光了,朱元璋就会成为一个光杆司令了。

开国初期,贪污腐败的一般十分的少,但朱元璋为什么会杀了这么多人并且还有人源源不断的人被杀,从他的性格可以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信任大臣,即使是他最亲近的人都不信任。

朱元璋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无论后人怎样评价他,他都是一个开创了大明帝国的伟人。

明朝那些事儿2——万国来朝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8位用户喜欢。

自古历史风风雨雨,变化莫测,但一直以来,在我认知里的历史,只存在于教科书中,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直到我遇见了《明朝那些事儿》,也忘了是怎么知道了这本书,很奇妙的,就爱上了它。

第二部,内容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永乐大帝部分。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正所谓事物拥有多面性,人也如此。是的,靖难之役中,朱棣欺权夺位,残忍地抹杀了一切对他不利的证据,甚至蛛丝马迹,他血腥,残暴,杀人如麻。但若从他登基之后的种种事迹来看:征战蒙古、命郑和七下西洋、修书迁都等等,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财富。“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这就是朱棣统治的时代,是永乐大帝的天下!

自古相权和君权便是统治者们,最在意也最头疼的矛盾,而明朝的相权君权,就像拔河,皇帝和大臣各站在绳子的两边,不断地拔河。朱元璋及朱棣都是运动健将,他们掌握着主动权,但到了明宣宗时期,明显朱瞻基没有继承他祖上良好的运动基因,于是,他找了一个人帮他一起,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太监。

好像在大多数人眼中,太监就等同于坏蛋,往往他们的形象都是穷凶极恶的,然后就是朝廷中的忠臣们为了正义和理想与坏蛋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成功了就是正义战胜邪恶,失败了就是人间悲剧。明朝的坏太监很多,好太监也不少,但十分神奇的是,无论太监如何猖獗,都无法危及皇帝的地位,顾此,太监,不过是皇帝手中的棋子,为他而战,仅此而已。但太监权势太大了,对国家也总是不好的,比如——大宦官王振,一日之间倾覆二十万精兵,也多亏有一个人,力挽狂澜,这个人就是著名忠臣——于谦。他不是武将,没有指挥过战争,没有打过仗,可是,因为责任,拯救国家的责任,他背负了这一切,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他已无所畏惧。

历史就是这样,曲折充满玄幻,无数无数的人在历史岁月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或者被风尘湮没。

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每个人都可以有探究它、解读它的权利,但历史却不是人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风霜雨雪,也许更早,更久远,我们早已追溯不完,只有以史为鉴,鉴往知来,通过了解积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悠悠文明,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强健我们的国家,复兴我们的民族!相信历史有过的悲壮,未来不会再有,而历史有过的灿烂,明天会更加辉煌!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用颇有风趣的语言介绍了明史,还时不时的调侃一句,让人百看不厌。

在书中的人物中,在我心里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朱元璋了。朱元璋出身于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平日里尽受官员的迫害。因为这些无恶不作的官员,他的父母被活生生地饿死了,朱元璋被迫到庙里当和尚以求生。后来,穷困潦倒的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开始了他打天下的危险道路。

朱元璋的军事天赋是不容小觑的,他很快就在造反队伍中立了足,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打败了陈友谅,不久后又征服了张士诚。朱元璋在击败了无数英雄豪杰之后,正式称帝,国号为“明”。在强大的明朝面前,摇摇欲坠的元朝显得不堪一击,元朝亦亡。

读完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后,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从一个地位卑微的农民,到明朝的开国皇帝,要经历多少困难与坎坷啊!书中甚至调侃说,朱元璋见过的死人,比骄横跋扈的胡惟庸见过的活人还多。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朱元璋却能够做到。为什么?因为朱元璋遇事冷静、果断,从不半途而废,这使他能在困境中发现机会,才造就了朱元璋光辉灿烂的一生。

我想,冷静、果断与坚持,这三点也许就是成功的秘诀吧!或许,只有像朱元璋那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明朝那些事儿》不仅仅是一本明史,它还是一本让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的好书。我仿佛看见朱元璋在向我招手,引导我向成功的彼岸前进……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一个雪花轻扬的夜晚,我终于读完当年明月的整部《明朝那些事儿》,看着窗外的雪舞如絮,憧憬着明晨的朝阳东升,我不禁陷入沉思……

这套书,以《明史》为蓝本,文风严谨又不乏幽默,作者不时穿插的评论尤为一针见血、恰到好处。掩卷之余,除了佩服作者丰富的史学知识,更是赞叹于其无与伦比的社会洞察力。他用那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自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直到末帝崇祯悲凉自缢于景山这长达276年的历史皓月。

书中众多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常遇春、徐达的将才独具,用兵如神;于谦、王守仁的力挽狂澜,高风亮节;戚继光、俞大遒的奋力拼杀,平定倭寇;徐阶、严嵩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袁崇焕、孙承宗的老谋深算,巧用兵法;李自成、皇太极的背水一战,最终进攻……

但最让我敬佩的,却是杨继盛。他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却遭诬陷下狱,不惑之年就屈辱故去。但是,他真的就这样死去了吗?没有,他的精神活了下来,名震天下,永垂青史,因为他的坚忍、顽强、正直。他也坚信:严嵩之患终有一日能予以肃清。

是的,正义与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旷课。

由这里,我浮想起二战中的许多:“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血洗平顶山”……日寇铁蹄犯下的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惨绝人寰。这种赤裸裸的侵略战争,给我国及其他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我中华民族团结抗敌,浴血奋战下,在一切爱好和平,胸怀正义的友国帮助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终于低下那可恶之头颅,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我们深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历史之必然,因为正义终将引领历史。无论多么风云变幻,恶狼当道,承载历史这艘巨轮必会在正义的舵手操纵下航行,引领着人类驶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回望古今,历史向我们宣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来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是祖国的明天,也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更要学习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感悟历史。

我国古人都深知“明镜高悬”,我们新时代中学生更要明志用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修正航向,使正义引领时代,努力奋斗,为全国,乃至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5位用户喜欢。

趣味的明王朝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刚拿到这本书,封面上一行小字吸引我的注意力“历史本身很精彩,可以写得很好看”。就迫不及待想要深入这本好看的历史中去。 昨天终于看完最后一章节,合上书,意犹未尽。正如作者所说,他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载体,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体载似乎并不重要。这是一本可以在轻松中了解了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

先从后记开始说起,作者的文笔既幽默又严肃。他认为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有变化,还是几千年前的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所有发生过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王朝也是如此。对于明亡清兴这几十年,恐怕我们对此也有很多遗憾吧?遗憾崇祯无力回天,遗憾袁崇焕的含冤而死。但历史就是历史,允许我们随意将其打扮,却永远不能被篡改。通读了这本书,可以知兴替,无论哪个朝代发生的事情也能在其中找到相似的事例,或者原型。了解自然的规律,每一个朝代的兴衰。

我对于明朝的历史也许只有历史书上的草草带过般模棱两可,但我也可以知道这本书蕴含了作者多少钻研与心血。就拿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来说吧,他机敏城府深的性格也被作者写的淋漓尽致。在胡惟庸拉帮结派自以为牵制了朱元璋对自己的杀心的时候,一句“那就全部杀掉吧”就足以让读者和胡惟庸本人惊呆了吧。 最开始看时,我很困惑,朱元璋屠杀肆意官员,就算是为什么给下任继任者铺路,也不能这样无视生命,还有朱棣对官员的暴虐。一方面,这种残忍的行为,多少我还是觉得说不太过去,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另一方面,我又很欣赏这两个皇帝,果断,或许是自己身上没有的,都会很向往吧,这种精英人士,从文字中透露出的气质。然后,我就纠结了。在道德,正义和欲望,权力的天平,我该选择哪一方呢?王守仁给了我们详细回答。两者都要存在,心行合一,徐阶正是这一准则的扎实实践者。我也找到了那个答案。我可以暂时的屈服,可以放弃尊严,不择手段,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更好地实现我的梦想。

在这本有趣又沉重的历史中,致敬作者,相信未来。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01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主要是以史料为基础来描写大明王朝的故事,并且还加入了小说的笔法。

这本书让人读起来觉得很幽默,不像有的文章故作高深,因此我读起来印象很深刻,至今我还对那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其他小人物的命运念念不忘。同时这本书还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让我对那时的历史也了解了很多。

历史其实是很精彩的啊!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的很好看,这样的历史书,里面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必将使您欲罢不能!

奸猾和忠诚,精明与腐败,堕落与光明,让我们一起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探索吧!

历史其实是很精彩的啊!很精彩的啊!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72个字,有3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第1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_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当时,我主要看一些有趣而又易懂的童话和小故事。大了一点后,我又把兴趣转移到动植物类型的书上。到了中高年级也就是现在,我对历史类书籍产生了狂热的爱好。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本历史类的书籍——《明朝那些事儿》。

这称得上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类书籍。它的作者明月以生动诙谐的笔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统一的强盛的文明帝国从崛起到如日中天再到衰亡和沉没的悲壮历程,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在元末上演了一出龙争虎斗、你死我活的情景剧,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黑暗与贪婪,战场的恐怖与无情。书中的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谋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厉、强势生存的精神和生存竞技场上的豪迈与落魄。体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英雄气概和本色灵魂。

也正是在这本书上,我读到了乱世的群雄逐鹿与太平盛世的风调雨顺。还读到了朱元璋铁腕肃贪、郑和七下西洋、仁宣盛世、孝宗重振大明等足以令中华人民所骄傲的故事。又认识了阴谋、政治的技巧足以令人大惊失色的徐阶、张居正等人和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徐达、孙承宗。他们就像大明的利剑和调节器一样,使明朝历史更加丰富精彩与动人。这本书同样毫不客气地指出明朝法律和政治上的严重漏洞与缺陷。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完美帝国的风光,需要如此多的辛酸和泪水作为铺垫啊!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我更加敬佩那些给中国留下丰富文化的古代帝国和创造者了。

【第2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_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分别经历着建、兴、亡。想想五朝的勇将明君,想想宫中的风起云涌,再想想塞外的战火连城,我不由得爱上了历史,捧起了据人们说似小说般的历史宝典《明朝那些事儿》。

一翻开《明朝那些事儿》,我便被开头的朱元璋档案吸引了,如:朱元璋,又名朱八八、朱重八,人生历程:农民、乞讨、撞钟、造反(这个猛)、皇帝。仅几句话,幽默无比,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而且这套书不像其它历史学家写的书,故作高深,其实什么也不懂。而这套书的作者就不一样了,用大家的话来写历史,完全打破了看历史书犯困的现象。该幽默的地方会让你笑得停不下来,该严肃的地方会让你屏住呼吸。这也是这套书的奇妙之处。

读完这套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原来也是十分有趣的。洪武年间的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王守仁的智慧,魏忠贤的奸诈,朱厚照的昏庸,朱瞻基的开明……这些人物性格特点深刻在我心中,成为了对兴亡的明朝永久的回忆!

认识了这么多人物,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王守仁了。在他头上,连“圣贤”都不合适了。我敬佩他的决心,十五岁就立志消灭敌兵;我敬佩他的才能,饱读诗书而百步穿杨;我敬佩他的胆量,拿少量人马跟敌方上万军队血拼……他的人生十分伟大,但他对世间的贡献汇成一句话:“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人欲也!”他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榜样!

《明朝那些事儿》带领我走进了历史的殿堂。作者让我热爱了历史,了解了历史,领悟了历史。我的感受只汇成了一句话:历史长河,波涛汹涌。壮士悲去,留下惆怅……

【第3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_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儿》____年以前在我家书架上是灰尘覆盖,脏的仿佛是一本本古书,可自从____年2月至今,这本书已经被我读了不下10遍了。

说句老实话,我是很佩服当年明月的。翻遍全书,除了短短几句话简介,便全都是内容了。作者并没有像某些作家借助任何名誉、头衔、声望所带来的光环效应,倚老卖老,胡乱几笔完事,当年明月这是真本事,不然为何会有上千万的“明矾”?这部作品的幽默风趣,冲破了“史学作品都浮躁无味”的牢笼,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自然受人欢迎。

整部作品不仅让人发笑,而且不失严谨,结构紧凑,不知不觉中便会融入书中。看到朱元璋冲击着腐朽的元王朝,一步步走向成功时,我在心里暗暗为他叫好;看到方孝孺宁死不为朱棣写登基诏书,最终被灭十族时,我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看到杨继盛死劾严嵩、严世蕃父子,为徐阶的胜利作铺垫时,我佩服他的品格;看到杨涟冒死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敬佩之余更多是对他命运深深的担忧---我在当年明月笔下的海洋畅游,每畅游一次,对他的佩服就加深一分。

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杨涟勇斗魏忠贤一事了。当时,朝中的势力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状况,朝局动荡,而朱木匠------天启皇帝的天平又在向魏忠贤倾斜。魏忠贤不可一世,控制了整个朝廷,而大臣们却只敢唯唯诺诺,做随风倒的墙头草,只求自己平安,不顾别人。只有杨涟,他虽然孤独,却依然强大,依然坚持道统,在知道必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去做,真可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最重要的藏书之一。

【第4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_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今天,妈妈带了一套书回家,我一看是一套历史书,还是厚厚的七本,它们的书名叫《明朝那些事儿》。我心想:又是一些枯燥的历史书,还这么多,又这么厚,什么时候才看的完啊?妈妈还强力推荐:“看过这套书的人都说写的很好看,你一定要慢慢看、细细读!”我只好应着妈妈的要求,心不甘情不愿的捧起了书。

翻开《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页,我就随着作者来到了1344年。朱元璋从一个吃不饱饭的和尚,通过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x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明朝。明朝从创建到灭亡经过了三百年。这本书对明朝17帝,和其他王功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尤其对战争、x政治、当时的经济政治制度等用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进行了细细的描述。

在书中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敢当大任的名将李舜臣,是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人家称为“海青天”的海瑞,百姓们为了能见“海青天”一面,可以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磨破了十几双鞋,徒步赶到京城。海瑞两袖清风,廉洁公正,想到的事就义无返顾的去做。最后他因为直言犯上,被罢官。抄家时家里只有几件补满补丁的破衣服。在百姓的心中:海瑞就是一位能为百姓着想,不屈服于的好官。

这套书作者写得也非常有特色,不像以前看过的历史书,都枯燥、看不懂的。它简单、易懂、语言幽默,情节生动。作者还时不时的调侃几句。原来历史书也可以这么好玩、好看,真可谓是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第5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_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假期里,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用风趣幽默的笔触,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把战争描述得淋漓尽致,让我钦佩。

从和尚到皇帝

朱元璋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是个一无所有的和尚,随郭子兴对抗陈友谅,亲自领兵在鄱阳湖上与陈友谅展开激战,最后大获全胜。后来,朱元璋又灭了张士诚等人,逐步建立了明王朝,成为赫赫有名的洪武大帝。在我看来,和尚和皇帝有着天壤之别,许多人做不到的事情朱元璋却可以做到,是因为他遇事冷静沉着,不半途而废,在困境中也善于发现并把握机会,从而成就了光辉灿烂的帝王霸业。的确,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可以战胜一切。

乱臣or明君

朱棣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以藩王的身份争夺皇位,发动了靖难之役,杀戮无数,是名副其实的乱臣贼子。但他登基后迁都北京,建造了恢宏的紫禁城,派人编撰了“世界上最丰富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他还派郑和七下西洋,把军事、外交、经济等多方面都推上了巅峰时期。从朱棣身上,我体会到了他的雄才大略,敢作敢为,为了建功立业,作了不计其数的准备。尽管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是一位明君!

每个王朝的建立、兴盛、再到衰败,都是一部血泪史,许多皇帝都有他们过人的才干,也有阴暗的一面。从朱元璋、朱棣身上,我要学的是他们的大智大谋,抱有坚定的信念,为着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努力!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的富强美丽贡献智慧和力量!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题记

我从小就对历史很感兴趣,尤其是古代历史。我读的这本书叫《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写的是明朝的历史。作者用通俗现代,幽默诙谐,活泼有趣,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明王朝的画卷。书中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跃然纸上。仿佛这些人就站在作者面前,时不时地跟他们开几句玩笑,或者在艰难时刻给予鼓励。而且一些历史谜团作者也根据查得的史料和自己的思考,给出了合理的推测,使得这段历史更加完整。但幽默有趣的语言只是会让我们这些后人在回看这段历史时能觉得心里不那么沉重。终究改变不了发生的那些事实。历史是一出出的悲剧在上演,有漫天杀戮,有遍地血腥,有篡权夺位,有贪赃枉法,有残害忠良,有临阵倒戈,但也有高风亮节,有两袖清风,有能屈能伸,有大义凛然,有百折不挠,有铮铮铁骨……

历史这个大舞台,从来不缺演员,你方唱罢,我登场,明朝这出戏实在是精彩绝伦。我认识了很多以前不太熟悉的新朋友,见到了未知的场景,见证了于谦的气节,三杨内阁协政时的意气风发,还遇到了老熟人,下西洋的郑和,心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家王守仁,抗倭英雄戚继光,仕途受挫的唐伯虎…如果这是一出戏,那么其精彩程度一定是超乎了我的预期。我还记得小时候看历史剧,尤其是宫廷剧的时候,总是在幻想如果我生在帝王家或者我是皇上,那该多好,因为手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而阅读了书籍后,才领悟到生在帝王将相家的无奈与痛苦。这就是看电视与看书的区别。

前朝的历史对后世有警示作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读了他们的故事,过好自己的生活。在本书的结尾,作者用徐霞客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正如大冰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正过着你想过的生活,他们能在多元的生活中保持平衡,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愿你我都能朝九晚五,浪迹天涯……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套大书,也是一个瑰丽的传奇。多少豪情壮志相见其中,多少生死离愁湮于其中。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人原无异于今人。无数英雄灿若星辰,无论你是奸雄还是英雄,或者是枭雄,不管是武功盖世,还是谋略过人,又或是文武双全,都在大明史上画上灿烂的一笔。

今惜,大明276年历史,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经成了百年往事。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那个时代的兵戈铁马铿锵在耳,刘基应天决断的吼声在耳,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笑声在耳……

今朝,我们沉浸于纸乱金迷之中,岁月如斯,在历史的沉淀里,该如何笃定最初的信念?在曾经的青山脚下,夕阳红似火的情景却大相径庭了。

《明朝那些事儿》讲了很多东西,王朝兴衰、王权富贵、风雨变幻……但都是过去,几百年的历史,在书上不过是一张纸的距离。朱元璋前一页还在草地上看夕阳,下一页就驾崩了。百年皇图大业,过眼云烟耳!看看明朝,现在已经成了地上的一缕黄土。有些人说,时间可以磨灭一切,我认为不然,500年过去了,时间确实可以磨灭太多,但真正可贵的品质仍然留在世界上。凡事离不开命运,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道德、以及底线,不枉活于这世间。像书里的话: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读明史,即怀古,又见朝。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

明朝那些事儿2万国来朝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7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历史永恒--《明朝那些事儿2万国来朝》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1344年到1644年这300年间关于明朝的事情。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觉,历史并不完全是枯燥乏味的,历史原来如此精彩!这本书的作者是当年明月,是一个喜欢史学的历史学者,他的语言十分轻松幽默,没有给人以厚重压抑之感,所以读起来并不令人心烦。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 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一个世人皆知的名字。他以博大的气概和伟大的精神,带领明朝庞大的船队,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历经千辛万苦七次出使西洋,共用整整28年时间,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郑和心中有一个梦想,是从小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的愿望--去大海上航行!去麦加圣地!朱棣给了他实现梦想的机会,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郑和看着在出发前忙忙碌碌的水手和船工,看着百十艘大船,看着他梦寐以求的大海,热血沸腾。“出——发!”一声令下,郑和和他伟大的船队浩浩荡荡的离开祖国。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欢声笑语,一片和谐,没有杀戮,没有战争,没有侵略,郑和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强国风采。在航行途中,一个国家不经意杀害了郑和船队中的一千多人,大家义愤填膺,高喊着报仇,他也气愤,也不甘,可是他清楚的知道他此次航行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不是带去战争,他忍了下来,诠释了什么是大国气度。郑和这位天之骄子,奋斗在海上,成功在海上,最终也殉职在海上。他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每当面对这浩瀚的大海,总能想起郑和那载着文明的大船浩浩荡荡行驶在大海上的场景。“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郑和让一个和平,大度,强大的礼仪之邦--中国在海洋中崛起,是多么伟大!

繁华散去,尽剩悲哀

没错,朱棣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他谋权篡位,陷害自己的亲侄子,只是为了登上皇位。他认为,自己坐上皇帝宝座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无数次命悬一线,无数次功败垂成,换来了最后的成功。的确,在他统治期间中国非常富强,他所做的好多最后都被后人认可。他创造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倡导编撰了《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剿倭寇,平安南······他统治时被称为“永乐盛世",这是后人对他多么大的认同!当然,朱棣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又有残暴冷血的一面,他野心勃勃,残暴表现在夺取政权之后对政治反对派的残酷镇压和杀戮,也体现在他建立东厂对全国政治的空前加强,造成了宦官独权擅权的弊端。他因方孝孺事件首次创立诛十族惩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如此大范围的血腥诛杀。以上种种,皆显示出朱棣之残忍。可是,他又创下了如此多的丰功伟绩,让人不能完全否定他,怪不得当年明月说“朱棣不是好人,可他却是一个好皇帝。要想当一个好人,就当不了一个好皇帝;要想当一个好皇帝,就别去想能当一个好人。“他这一生,无限荣耀;戎马一生,辉煌无比。到最后,依然是在战场上结束他辉煌霸气的一生。永乐二十二年,四月,朱棣亲征鞳跶,以不遇敌还师,七月十七经雨幕川时病逝,享年65岁。他死后,以前的所有都变为了过眼云烟,他的功也好,过也罢,没人再去追究了,死者为大······当所有繁华都散去,剩下的只有悲哀······

历史没有对和错,只有成和败;历史是无情的,但也是公平的,历史给了每个人同样成功的机会,我们没有必要为失败叹息。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败,似乎都只有一步之遥,历史就像一个大舞台,岁月在其间上演了一幕幕成功与失败,欢乐与哀愁的闹剧。等到风轻云淡的时候,蓦然回首时发现,历史永恒,人们终究无法改变厉史······

读明朝那些事儿-鄱阳湖决战有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2位用户喜欢。

读完《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中有很多精彩的章节,比如《洪都的奇迹》《远征沙漠》《复仇》等,但我觉得最精彩的,还要数第十二章《鄱阳湖!决死战!》。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朱元璋用渔船战陈友谅的“航空母舰”。因为双方实力太过悬殊,一开始朱元璋节节败退,但他就算临近死亡,也依然坚持战斗,决不放弃。就在几近兵败身亡时,朱元璋终于想出了解决的办法,焚毁了陈友谅二十余条战船,使陈友谅前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最终,朱元璋反败为胜,并为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章节的战斗场景描写精彩的部分自然不用多说,朱元璋那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特别是他那坚持不懈,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精神更是让人佩服。更重要的是,他让我领悟到,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困难,只要多想多做,就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当然,光靠这些还不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然就一定会在这场生存赛中被淘汰。

那次班级1000米长跑比赛的情景时常出现我面前。赛前,我努力让自己平静,可老师的一声“准备”打破了平静,再次刺激了我那脆弱的神经。我生怕自己会跑倒数,一跑倒数就意味着要被老师罚。被老师罚也没什么,关键是咱赖好也是个男子汉,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面子多难为情呀!但老师的意志可不会随我一个人所转移,他大喊一声“跑”之后,全班男生就像离弦的箭一般地狂奔起来。没跑几步,我就开始慢慢落在同学们的后面了;等跑完一圈半时,我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赶在了我的前面,只留我和几个同学在后面“吃灰尘”。我越跑气越喘,越跑越没力,艰难地跑完了两圈后,我已经累得连站的力气都没了。“算了吧,总得有一个最后一名,那就让我来当吧!”就在我这样安慰自己,为自己找台阶下时,身后刮来一阵微风,原来是我班最胖的小刚赶了上来。看到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模样,我心想:“连平时走路也喘气的他都能坚持,都能赶上我,我若还要放弃的话,就真的无脸见人了!再说,只剩最后两百米,我难道非要让自己后悔‘死’在黎明前吗?”想到这里,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气也不喘,腿也不酸了,迈开步子向前冲了过去……虽然最后我的成绩只是脱离了倒数,但我收获的远比前几名更多,因为我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只要不放弃,你的汗水就不会白流,你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学习朱元璋,学习他在鄱阳湖决死战中的那种坚持不懈,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精神,努力拼搏,奋勇向前,朝自己人生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0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早在小学,这本书就被同学们传阅,当时对史事并不怎感兴趣,所以不大在意。当推荐书目出现这一本时,便立马问以前的同学哪本最好看,她说,大结局,悲壮凄惨。

顾名思义,《明朝那些事儿》是以明朝史事为内容,大结局则讲述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史称崇祯皇帝。

崇祯刚登基,心中有的只是恐惧,因为贱人魏忠贤魏太监。然而在恐慌之中不忘平反乱贼。处事妥当,思前顾后以及强大的政治头脑使猖狂两朝的魏太监下了台。

读到这,不仅钦佩崇祯处事有方,然而在后文中与民军及清军的对抗之中,我想说,他用人不周,处事不精,育人不足,不善官兵,过于信人。前后认识反差很大。

可能是我读得不够深刻,见解略偏,但私下总结,这应该是崇祯的弱点,最起码,我认为是。

所以,到最后,明末的大将猛人被用完,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崇祯看淡,无可奈何,留下一句“诸臣误我”,走向了那棵树,将自己的生命终结。

自始至终,作者当年明月的笔调是诙谐,诙谐的语句诙谐的笔风,诠释了整个明朝

我曾想问,为何崇祯如期兢兢业业却还要遭受亡国之灾?为何要将其化成悲剧,示在众人面前?当年明月告诉我,因为它是历史。无论你怎样伤心流泪,怎样替主人公追悔莫及,它都无法改变,因为它早已随红尘而去,因为它既不是观点也不是议题,它,是事实。它,是历史。

我明白了。

于是我不再去郁闷这个结局如何如何悲壮,如何如何凄惨。事实就是如此。

但,为何明知从先帝手中接过的是个烂摊子,他却还要苦心积虑地收拾下去?顿悟之:当从先帝手中接过摊子后,就意味着崇祯做好了准备,做好了收拾摊子的准备,做好了收拾摊子的准备,做好了肩负责任的准备。是的,就因责任二字。他要为大明江山负责。所以,就算到最后战况如何惨烈,他仍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试图力挽狂澜,直至兵临城下,他依旧没有放弃。明月用他的文章告诉我,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说道到文章,之前说过它很诙谐,很幽默,而读者在大笑之中却能品味出历史带来的古韵古味。而且明月时不时加入自身体会,更为深入人心。如一杯清茶,散发着袅袅茶香,浅尝初试,舌尖感到略微苦涩,但苦涩中夹带着甘美,沁人心脾。篇末,一读者说,如此奇文亘古少有,多一字狗尾续貂,少一字意犹未尽。正是如此,读者能在书中畅快淋漓,受益匪浅。

这样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从古至今争议颇多的皇帝,书中的崇祯是个失败者,二百七十四年的江山最终毁于他手。但是,我认为,他做到了皇帝的职责,在位约莫十三年,尽心尽责,平定江山,然而世事难料,尽管崇祯一心想稳住天下,但由于破洞似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导致悲剧发生。

在我心中,他是个成功者,为何?为书中的结束语。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崇祯做到了。

一朝悟书,一暮思书,思何?思崇祯之年,战乱不断,改朝换代,崇祯亦无奈。欲平江山,奈何惨之。余虽思,可思而不欲多言,仰望夜空,点点星辰叹息,与我一起,为夕叹矣。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52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56位用户喜欢。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乏味与无聊的,仅是朝代的兴盛到衰败,再到被其他朝代所取代。我原先也抱有同感。

可是,当一本叫做《明朝那些事儿》的书出现在我的书架上后,我对这些看法改变了。

的确,这本书很生动,很幽默。但这并不是重点。这本书告诉我,历史是有情感的,时间是公正的。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情感,比如写朱元璋:当史料中告诉我们,每个开国皇帝是多么英明伟大时,《明朝那些事儿》告诉我:其实他们很普通。

朱元璋,仅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出生时其实啥事都没有,童年也很苦,按作者的说法,叫“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的,那么,这样一个人怎么就当了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就是凭借着信念。这就是历史,有趣的,但又严肃的历史。如果有人只把《明朝那些事儿》当成小说看,那可能就错了,因为我们应去看历史的本质。

元末的统治是极其腐败的,元朝的统治阶级,任何时候都可以找理由向人民要钱----尽管人民也没钱。元末了,黄河泛滥,淮河旱灾,元朝腐败的f眼中的人民百姓,像牲口一样,被使来唤去,无数人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被饿死、累死,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一无所有,连做和尚都被欺负,但他活下来了,而且名垂千古----他有信念。

他亲眼见到了亲人被饿死,灾害的发生,他一无所有,只剩信念。他不再是牲口一样的人民,他是能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敢者,一个坚持不懈的斗士。长期困难、痛苦的生活可以改变一个人,朱元璋就被改变了,成功地被改变了,他经历过无数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灾难给予其信念。用三个词来形容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可怜、可悲、可叹。

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用他充满悲哀的前半生,换来了无数的赞叹----他已经把那颗脆弱的心,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书中有一名话也可形容那时的朱元璋:不要以为弱小的人,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人,就没有尊严,弱者与强者的`唯一区别,就是信念的坚定与否。我想,这就是历史想让我们学到的吧。于是,明朝出现了,让一个雄心壮志的农家孩子一手支起。

书中只写了这个吗?只告诉我们朱元璋的伟大经历吗?不,还有许多,明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数伟大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展现信念。世界上首个巨型远洋船队,郑和的船队名扬世界,展现了强盛的东方帝国那无法掩盖的光辉,一艘艘 般的宝船,“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的无敌舰队,七下西洋,没有战争、流血、掠夺,而是四个字:以德服人。

是的,中华民族那闪烁着光芒的品格就照向了西洋,书中说,为和平的使命,我说,为和平的信念,为了没有欺压,没有痛苦。大家都是兄弟,朋友,彼此互相尊重。我们不宣扬自己是多么高尚伟大的民族,不乱教说自己为和平而来,明朝人实在,直接带给弱国小国丰富的商品,援助品,尽着大国的风范,大国强盛再去帮助弱小,用和平架起桥梁。

这样才会有美好的世界与未来。我想,这就应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伟大信念。这样伟大的精神,再与那些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相比,先进了多少?几百年吗?几千年吗?我看连现在的某些国家,可能都无法拥有这些精神。一句话说的好,暴力不解决问题。这就是历史,伟大的历史,让你去看,去想,去赞叹,也去对比。

读《明朝那些事儿》,让我看到了世界的残酷,人性的贪婪,但还让我看到了信念,忠诚,仁德,坚持。书的最后,有写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大明孤臣黄道周”的黄圣人,也有为了兑现承诺“故虽死,无憾!”的徐霞客,这些都是历史,也只表达同一个历史的主题:信念决定成功,信念成就未来。就让我们以历史为鉴,让信念带领我们去爱,去感动,去创造奇迹!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个人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16篇范文)

早在小学,这本书就被同学们传阅,当时对史事并不怎感兴趣,所以不大在意。当推荐书目出现这一本时,便立马问以前的同学哪本最好看,她说,大结局,悲壮凄惨。顾名思义,《明朝那些事儿》是以明朝史事为内容,大结局则讲述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史称崇祯皇帝。崇祯刚登基,心中有的只是恐惧,因为贱人魏忠贤魏太监。然而在恐慌之中不忘平反乱贼。处事妥当,思前顾后以及强大的政治头脑使猖狂两朝的魏太监下了台。读到这,不仅钦佩崇祯处事有方,然而在后文中与民军及清军的对抗之中,我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明朝那些事儿信息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80人关注

    这个假期,我和小伙伴到洪水镇解放村的农家书屋读中国友谊出版社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之洪武大帝》,读完这书后我感想多多。这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的 ...[更多]

  • 明朝那些事儿优秀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儿优秀读后感(16篇范文)73人关注

    明朝那些事儿我也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其情节一波三折,其描述引人入胜,其文风...咳,不乱吹了。我惊艳于它幽默的文风,当我看到朱元璋简介那段时,忍不住开怀大笑,一个活灵 ...[更多]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16篇范文)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16篇范文)37人关注

    我读过《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至今还记忆犹新,以往我对明朝的印象,自从看了这本书后,就彻底的改变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自古以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 ...[更多]

  •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
  •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33人关注

    【导读】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500字原来,我是个三国迷。我觉得除了三国,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都是很无聊的..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更多]

  •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16篇范文)29人关注

    一个雪花轻扬的夜晚,我终于读完当年明月的整部《明朝那些事儿》,看着窗外的雪舞如絮,憧憬着明晨的朝阳东升,我不禁陷入沉思helliphellip这套书,以《明史》为蓝本,文风严 ...[更多]

  •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16篇范文)24人关注

    早在小学,这本书就被同学们传阅,当时对史事并不怎感兴趣,所以不大在意。当推荐书目出现这一本时,便立马问以前的同学哪本最好看,她说,大结局,悲壮凄惨。顾名思义,《明朝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