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2:30:02 查看人数:64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 814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97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 2432字 21段 9分钟 14分钟 19分钟 205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1078字 7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40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2934字 29段 10分钟 16分钟 23分钟 164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1082字 7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69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3659字 39段 13分钟 20分钟 29分钟 132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526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80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读后感 714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98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495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48人
读桃花源记有感 629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45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490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34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3975字 42段 14分钟 22分钟 31分钟 234人
2024桃花源记读后感 671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09人
桃花源记高一读后感 800字 11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43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806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19人
桃花源记读后感 3715字 41段 13分钟 21分钟 29分钟 282人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资料并不知晓。只是对那完美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之后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此刻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透过形象地描述,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后,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示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600

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32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205位用户喜欢。

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

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段的意思是这样的:“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就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好像隐隐约约有些光亮。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他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眼前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来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安闲快乐。 ”

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总是爱在脑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样子,并想象自己身处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片乐土吗?于是有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想,为什么渔人能在无意间进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阳的刘子骥带了那么多人那么仔细的找却找不到呢?

会不会是因为渔人心无杂念而其他人却心怀不轨?太守可能这样,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他也会这么想吗?由此我又想到了叫做《金斧与农夫》的故事,故事是说一位农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铁斧掉进了河里,招来了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捞上了一个金斧和银斧,农夫却只要他的那把铁斧,赫尔墨斯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给了他。另一位农夫听了很羡慕,却因为贪心变得一无所有。这不正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吗?贪得无厌,于是变得庸俗,小气,被人看不起。看到成功了的人便百般嫉妒,也去效仿他们,结果和太守一样“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出口”了。

而那些人们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

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在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我已经深入其中。小溪两岸群山连绵,顺着小溪走,一个神秘的地方出现了,桃花盛开,到处生机勃勃。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 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陶渊明桃花源记读后感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渊明先生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连篇,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得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显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陶渊明先生以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间的和平。在当时这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令人们向往的一个地方。

说起和平,我不禁也想住入“桃花源”这个地方,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里,到处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想起最近的以色列狂轰加沙这条消息,我越来越想住进那个能够与人绝对和平共处的地方。

可是,“桃花源”永远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现在的社会,腐败、自私这些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人类的心灵。甚至一些人产生了征服世界的想法。这些看来无知、可笑的想法,却塑造了一个丑恶的人。

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心灵。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40位用户喜欢。

桃花源记读后感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在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我已经深入其中。小溪两岸群山连绵,顺着小溪走,一个神秘的地方出现了,桃花盛开,到处生机勃勃。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 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34个字,有2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一1

你是否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它就是出自这篇课文。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是在最痛苦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我最喜欢的就是二三段,因为它描述出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桃源里的人都很勤劳、好客。里面的人都很孝顺父母,疼爱孩子,使孩子和老人都很快乐,这是我们现在的人也很难做到的一点,很多中年父母都不懂得尊重老人,不抚养自己的父母,上父母自己抚养,有些大人还将成绩或体弱多病的孩子交给老人带,却不支付一点钱给老人。更有些大人还把小孩送去做童工。桃花源里的人遇到远方的客人,他们“没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皆出酒食”他们都会用最好的食物去接待客人,这也是我们现在人做不到的一点,经常来了客人就是一般般的对待。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当时具有的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

通过《桃花源记》,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滑剥削,共同劳动,风俗淳朴,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他自己的憧憬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同时对当时的黑暗实实也是一种批判和否定。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一2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作者陶渊明用了320个字,就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篇文章具有传奇色彩。首先是渔人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而他不返回而一直走下去。还有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株杂树,渔人进入里面后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桃花源的人看见他十分惊讶。经过一番询问渔人才知道这里是一些在秦国时为了逃避战乱而隐居在这里。渔人在桃花源的人们热情招待后离开时桃花源的人请他保守这个秘密。渔人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在回去的路上渔人在每一个地方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他却违背诺言把这事告诉太守。可是当他们去寻找桃花源的时候却迷路了。南郡城的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知道这件事后便去寻找桃花源。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不久便病死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寻找桃花源。

陶渊明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辞官隐居农村十余年。他和刘子骥一样向往着那种与世无争、和谐和美丽的生活。桃花源同时也是作者心中所想的生活。可是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社会,他只能选择隐居耕作,不问世事,最后在贫病中死亡。他不就是在逃避吗?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无法改变事实,但毕竟要努力。鲁迅曾经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着死亡。”陶渊明不就是在沉默中死亡了吗?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够在逃避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眼前的任何困难努力的去克服身边的各种困难。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一3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渊明先生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连篇,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得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显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陶渊明先生以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间的和平。在当时这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令人们向往的一个地方。

说起和平,我不禁也想住入“桃花源”这个地方,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里,到处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想起最近的以色列狂轰加沙这条消息,我越来越想住进那个能够与人绝对和平共处的地方。

可是,“桃花源”永远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现在的社会,腐败、自私这些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人类的心灵。甚至一些人产生了征服世界的想法。这些看来无知、可笑的想法,却塑造了一个丑恶的人。

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心灵。

但是,我们却不能让丑陋的思想继续蔓延下去,我们因该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不干净的东西排斥出去。而现在的我们,则因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要善于与人和平相处,这样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纯洁与和平。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一4

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一5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后,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示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如今令我深深向往。虽然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畅想空间……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境,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完美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在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我已经深入其中。小溪两岸群山连绵,顺着小溪走,一个神秘的地方出现了,桃花盛开,到处生机勃勃。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我的艳丽丰姿。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我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我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能够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研究,不要只想着自我,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那里完美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当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当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职责,创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仅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我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桃花源记读后感1000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59个字,有3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0分钟,慢速需要29分钟,有132位用户喜欢。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三1

我乃一介莽夫,以捕鱼为生。这几年战火连连,皇帝老儿只顾玩乐,不问朝政,搜刮民脂。我现在家徒四壁,难以供给老妻和小儿,是在郁闷。

今天,我照往常一样道河边打渔,真希望天公作美,能赏我几网。前两天我已收了几回空网了,隔壁柴夫大傻人家天天都能被一捆柴回家,为什么山认樵夫给树,而水认渔夫不给鱼呢?我就这样发着呆,蓦然一惊,发现周围景色全变了样,满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桃花林,竟没有别的一棵树,小草清新嫩绿,花儿鲜艳美丽,桃花漫天飘舞,一层层淡淡的云烟缭绕在四周,一股清香在四周氤氲开来。我十分诧异,这个年头兵荒马乱的,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地方呢?我想弄清个究竟,看看桃林后到底是什么?

于是我继续摇桨前行,桃林在河水的源头就尽了。前面有一座小山,山前有个洞,仿佛还透出了星星亮光。莫非这是那个贼窝的藏宝点?我心里有点欣喜,便将船锁好,进入了山洞,开始洞口很窄,我只得侧身通过,又走了几十步,山洞豁然开阔敞亮了起来,我将头探出洞外,马上不敢相信地使劲揉了揉眼睛,用口将臂膀狠狠地咬了一口,留下了红红的牙印。我痴痴地看着,莫非这是人间仙境?别有洞天啊!这儿土地肥沃,庄稼整整齐齐一块一块,一座座房舍一排一排,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高大的桑树和竹子充斥着我的眼睛。田间小路纵横交错似乎织成了一张网罗幸福的大网,站在其间稀稀疏疏还能听见鸡鸣犬吠。壮年男子扛着锄头在田间劳作,年轻的少妇当门织布,他们的穿着与我们外面的一模一样。老人们在葡萄藤下躺在舒适宽大的躺椅里沐浴阳光,享受天伦之乐,一些蓬头稚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在捉迷藏,钓鱼。我从他们的脸上看见了一种与我阔别已久的东西——笑容。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三2

东晋太元间,一个老实的渔人像往常一样去捕鱼,渔人埋头找着鱼最多的地方好撒网捕鱼,好一会了,渔人却一条鱼都没看见,船却已漂到了一个渔人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眼前的景色让渔人惊呆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地上的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扬扬。渔人再向前走,想走到桃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流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眼前是一座山,山脚下有一个小口子,隐隐约约的闪着微弱的光。渔人便从小口子里钻了进去,开始十分狭窄,再走几十步后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眼前出现了一个十分美丽的村庄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竹子之类,田间的小路交错相同,鸡和狗的声音都可以听到。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地耕作,男女的衣着和外界的人没什么区别,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的把自己家的住址告诉了小孩子。小孩子看到渔人这么友好,便邀请渔人去他家做客,小孩的爸爸妈妈摆酒杀鸡做好吃的食物招待渔人。村里别的居民听到村里有从外面来的人,都来问讯渔人情况。从人群中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说:我们的祖先为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村民一起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请问外面是什么朝代呢?渔人把自己知道的历史变更的是全部都告诉了老爷爷,村民和老爷爷都感叹惋惜外界的人没有过上他们这样和平的生活。剩下的村民都邀请他去自己家,都拿出就和食物招待渔人。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后,想念起了家人,便离开了这里。临走前老爷爷叮嘱渔人说:千万不值得给外人说啊!老实的渔人答应了老爷爷。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来时的路回到了家中。渔人躺在家里的破木床上,心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过上桃花源人那样安宁的生活呢?希望这个世界上会和平。老实的渔人想着想着就带着一身的疲劳睡着了。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三3

自从刘子骥病故以后,再也没有人听说过桃花源的消息。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发现桃花源的渔夫的子孙们在整理渔夫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书,书上写着“桃花源”三个字,打开书里面有着密密麻麻的字,时不时还掺杂几页图画。

于是便勾起了子孙们的好奇心。第二天,子孙们整装待发,循着书中的记载,他们一步步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那座山,也发现了那一个山洞,山的四周布满了桃树,树上结满了花朵。他们便摸黑走进了山洞,走了几十步,他们看见了光明。出了山洞便看到了真正的桃花源,和书中记载的一模一样,那里有山有水,屋舍俨然,但村民们却没有那么热情,子孙们询问了以后才知道,这几周下了暴雨,近几天刚刚停止。暴雨冲垮了良田,粮仓里也浸满了雨水,村民们都不知该如何是好。听到这里,子孙们决定帮助村民们。

因为村子与世隔绝,所以村民的知识都特别少,科技发展的也十分缓慢。不过在子孙们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修好了粮仓和田地,并帮忙种下了仅存的一点钟子。没过几天种子就发出了嫩芽,所有人都十分高兴,民们很想热情款待一下子孙们,可是一点粮食也没有了,唯一的几头牲畜也让洪水给冲走了,为此村民们都很伤心。不过子孙们并不在乎,他们只是为了助人为乐,不要回报。村民们把自家里值钱的东西村送给了子孙们,在村民们的强迫下子孙们不得不收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过了几天后,子孙们离开了。他们下定决心要帮助桃花源做一些改变。几年过去了,桃花源变成了举世闻名的美景,很多人都来到了这里,当地的官人还下令不要污染桃花源,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村民们也走出了桃花源,学习到了许多知识,桃花源也得到了重大的改变。从此,桃花源便成为了人们修身养性的绝佳场所,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常客”。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三4

不知――什么时候把高三(5)班比作桃花源的?很久了?很久的……

久在张旭问路以前,久在陶潜行舟以前。

无知无觉地漫步桃花源,看两季桃花盛开,枝上叶下。又无知无觉地走出桃源盛景,我甚至不知道船停哪里。

思索自己一定似庄周,似南柯,似卢生。不过一梦罢了。可梦中的人儿,心中浮沉,吻过花雨季节,花瓣上的露珠折射着湿湿的唇印。

说“爱”,只是不负责任的小孩。

只能说“向往”?于是寻找,却迷失了太多,遗忘的太多。

她真的是桃花源!我真的,只能用《桃花源记》来寄托我的向往……

隐隐飞桥隔野烟

仅是一墙之隔,却让我无法自由穿梭桃源人间……

初到龙中(3)班的时候,真不知道旁边是什么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几天,我依旧朦胧龙中曲折萦回的道路,我的同学却好像什么都知道了。走廊尽头也就是(5)班只有个位数的男生。

“那么……。”男生真是那个心潮澎湃啊!

我就觉得好笑。初中,外实三年六班,35个女生23个男生,女生比例够高了,也未见什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发生,还算不上侏罗纪公园呢。怎么到了六字除以二的班级,看看隔壁就热血沸腾了呢?

真是无聊了,看着他们指着窗外说:“这个……这个!”然后一堆人笑:“什么嘛……”

我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知道……

后来,加入了一个叫“社”的地方,知道了几个名字,也是亲见了叫不出的。又不知觉地认识了些若有若无的人。只能感叹:在龙中,只有两种女生最容易让人知道:一种叫美女,另一种便是恐龙……

然而后来渐渐熟悉(5)班,就完全忘记这条定律了。不知怎么的,最熟悉的局外人?

石矶西畔问渔船

开始问及一些人,那些人就叫姐姐们

其实对我来说我真的不认识叫徐冠虹的女生,至今依旧。可她的名字好像在我们班提及率挺高的,别人叫她“小虹”,我不提她好像会犯了众怒。然而小虹同学的音容笑貌,实在记不住了。大概藏在更多人的心底吧?比如“小宝”。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三5

突然一个人看见了我,竟对我上下的打量,一副十分吃惊的神情。因为这是别人的地盘,我当然要谨慎行事。于是我满脸堆笑地说:“请问您贵姓啊?”那人这才反应过来,抱拳道:“免贵姓李,叫我大李就行了。请问您姓甚,来自何处?”我答道:“我姓刘单名一个静字,说来怕您笑话,我娘在我小时希望我做一个老实本分求静的人,便为我取了这个名字。我来自荆州,是个渔夫,我在护城河边打渔时不知怎的迷了路,便到这里来了。”大李沉思了一会,便邀请我去他家小住几日,为我杀鸡摆酒席接风洗尘,面对他的热情,我盛情难却,只得随他去了。

一路上,有很多人与他打招呼,互相嘘寒问暖,当有人问起我,他便说是从外面来的贵客。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便都知道了,都纷纷跑到大李家里来看我,想我打听关于外面的世道。他们自称是因秦朝的暴虐无道的统治,便带着妻儿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避难,随着天长日久,来的路被渐渐湮没、荒芜消失,他们互相勉励劳动,春收蚕丝,秋收粮食,这儿根本就没有什么君王、也没有什么赋税,在这里自由自在,幸福安定地生活。他们问我如今是秦始皇帝传几世了。我是十分奇怪,他们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用说前朝魏朝和现在的晋朝了。

于是我便按平常听说书先生说的为他们讲了近几朝的事,我开始有点犹豫讲不讲本朝的,但又一想这儿又不是那皇帝老儿的领土,不会有事,我便开始向他们大吐苦水,讲我们如今黎明百姓之疾苦。讲了整整三天三夜心里才觉着舒坦。围听的桃源人纷纷潸然泪下,留下同情的泪水,叹道:“世转五百年,又是一个黑暗王朝,痛苦百姓啊!”不久,人们纷纷散去,他们请我到他们家做客,都为我办了酒席。在桃花源停留了几日,我觉得不好再打扰人家了,便向大李辞别。离开时,大李对我说:“这儿的事不值得对外面提起啊!”我茫然,不知为何。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吸引,陶渊明选择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是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我又曗出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们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陶渊明选择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间的和平,在当时这个黑暗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令人们向往的一个地方。

可是,“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现在的社会,自私这些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解类的心灵。甚至一些人产生了片服世界的想法,这些看来无知、可笑的想法,却塑造了一个丑恶的人。

想到这《桃花源记》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人灵。

但是,我们却不能让丑陋的思想继续蔓延下去,我们因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不干净的东西排斥出去。而现在的我们,则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要善于与人和平相处,这样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纯洁与和平。

桃花源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98位用户喜欢。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48位用户喜欢。

“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此刻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欢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梦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梦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我的梦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

读桃花源记有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桃花源记》说白了就是作者陶渊明对美好之地的向往,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块这样的桃花之源,这是我们内心的纯洁面,是我们在这混沌般的世界数十年,内心大部分已经被周围的环境所同化,但只有只一块小小的土地没有被同化,这一块小小的土地在陶渊明的眼中就是“桃花之源”。

在作者心中“桃花源”是可遇不可及的,现实的社会中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桃花源记》的气势——世外桃源,而世外桃源的意思是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从这就可以看出在陶渊明心中已经厌烦了社会的环境,想要寻找一块空灵之地,来安置他那饱经风霜的灵魂。

有的人会问我说:“这篇文言文不是叙事的吗?为什么你可以想到这么多?”其实在这篇文言文中出现了几个疑点,只要把这几个疑点搞清楚了,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就清楚了。

疑点一:桃园内的人从秦朝开始就与世无争,为什么衣着悉如外人?有的人说,是现在的人吧“悉”的意思搞错啦,有的人说是“外人”的意思错了,总之,他们都是认为词的翻译错了,但我认为是因为桃花源是陶渊明的梦想之地,是陶渊明的一个“分身”,这个“分身”和陶渊明一样,衣着和其他人一样但内心却十分纯净。

疑点二:为什么明明做好了标记,到最后却找不到地方了呢?我认为是因为陶渊明不想让这一块“圣地”遭受到世间“淤泥”的污染,才故意写成这样,封闭了这里,让桃花源里的人的内心和继续像青莲一样纯洁,不受世间尔虞我诈的生活所影响。

让我们坚守这一块自己的“圣地”,不要让他那洁白无暇的土地有有一丝一毫的污秽,记住,桃花之源乃吾心之源,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她!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com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75个字,有4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4分钟,朗读时长22分钟,慢速需要31分钟,有234位用户喜欢。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二1

候鸟穿过地球,麦苗化作啤酒,我在春天的角度里停留,想念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我想了许久,许久。想起了美好的事情。

在战火纷飞的晋朝,陶渊明想象出了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多好: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民风淳朴,宁静安乐。在那个年代,是谁都会向往。

世外桃源真美,我也有我的桃源。

我的桃源就是如今家乡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池塘。那是我的乐园。小时候,一放学,三二成群的伙伴,就必须得到那去。池塘边,楐树随风飘扬,荷花姐姐和荷叶妹妹也在跳舞。欢笑声中,伙伴们玩起了水,你一脚我一脚溅起高高的白色浪花。小鱼儿也闲不住,摇摆着尾巴,水上水下的,似乎怎么玩也玩不够。

但就在我十岁的时候,我离开了它,来到城市。

亲爱的"柳树,你还记得吗?我常常坐在你的背上,和你亲爱的小鸟,小虫家人一起玩耍;荷叶荷花你们是我见过最美的小花小草,但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我不应该破坏你们的美,我时常忍不住摘下你们放在家里,因为你们真的是太美了;小鱼儿们,你们还在吗?我还想和你们一起比赛游泳呢;我亲爱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如果我们再见面。

美丽的池塘,请你等着我。

亲爱的小伙伴,请你们想着我。

美丽的桃源,我会回来的!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二2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吸引,陶渊明选取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是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我又曗出桃花源人民的热闹,我们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你争我抢,热热闹闹。

陶渊明选取武陵人误入桃花源而道出了期望世间的和平,在当时那个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令人们向往的一个地方。

但是,“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但是是一个完美的幻想。

此刻的社会,丑陋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解类的心灵。甚至一些人产生了片服世界的想法,这些看来无知、可笑的想法,却塑造了一个丑恶的人。

想到这《桃花源记》的完美感觉顿时戛然而止,似乎感觉丑陋的思想逐渐笼盖了湛蓝的天空,笼盖了孩子的笑脸,笼盖了人类纯洁的人灵。

但是,我们却不能让丑陋的思想继续蔓延下去,我们因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把不干净的东西排斥出去。

而此刻的我们,则就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要善于与人和平相处,这样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纯洁与和平。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二3

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幻想。”这句话是不是也能够理解成“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幻想”。别人幻想的是什么我不明白,然而陶渊明把他的理想世界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那是一个花繁叶茂的地方,那里没有阶级之分,每一个人的收获都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他们用自我的双手创造一切,虽是浓郁的鱼乡之气,却也饱含人情味。

这种唯美的社会风气几千年来都未构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一个,那就是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或许我这样说太偏激了,毕竟我的社交圈只有这么点,我看到的只有这么多,其他的美丽或丑恶我都闻所未闻。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很浅显地谈。

我小的时候我自认为自我是个竞争欲和占有欲都很强的孩子。从来都是想什么就要什么,从和哥哥抢玩具到与同桌抢橡皮,从和老师争答案正确与否到和家教吵得面红耳赤。似乎从来都没委屈过自我。然而那时候的对手都是那么地和善、友好,过去就算了,又恢复原有的平静。随着年龄渐长,这种竞争欲日渐减少,显得与世无争一般,而也正是这样的日子更让我清楚地看到那些丑恶的欲望。原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种状况也是会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的。那些表面友好,背地里手段狠辣的小人;那些仗着人高马大就欺强凌弱的懦夫;那些自以为有钱

有势就高高在上的伪君子……这一切自然并非我亲眼所见,不然我会更愤世嫉俗些,但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却开始让我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确实,往往我所看到的都是那些浮于表面的东西,因为我浮在表面,浑浊的水域让一切都看不清楚,于是那些遥远的脸总是显得很亲切,因为没有人明白那究竟是不是一张面具,至于面具下面的嘴脸就更看不清了,而我也不想去探个究竟。浮在上面有浮在上面的好处,那些污秽、丑陋、不堪入目的东西就能够眼不见为净。虽然我明白这是种软弱的行为,但是当我要触及它们的时候我并不能像想象的那样,大义凛然地撕毁来者的面具,我怕看到我不愿意看到的东西,所以我只有逃,逃得越远越好。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似乎那些沉于水底的黑暗社会只是我做的一个恶梦,梦醒了,窗外依旧是生机盎然的大地美景。我再没有任何奢望,只是请求:“主啊,让我的梦快醒来吧。”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二4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我的灵魂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进那个人间仙境。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谐的生活。我经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境。

但这仅仅是幻想,当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因为现实中的世界距离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远。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关爱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带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们沿着荷花塘走过,微风拂面,淡淡的荷叶清香中夹着柏油的气味,原本令我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一扫而光。这时我想到这附近的一片竹林,如果它还存在,那么还能够闻到竹叶的清香呢。但是,此刻大部分的气味都被尘土的气息所代替了。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越来越多,排放的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使原本就污染严重的环境雪上加霜,想起这些,心里一阵遗憾。

夜幕如期降临,我和弟弟沿着原路回到,弟弟突然停止了脚步,我问他:“你怎样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只打转的鸟儿说:“姐姐你看,是小鸟,好可爱呀,也在做游戏吗?”我说:“可能是吧。”他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怎样只有一只呢,其他小鸟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妈妈,找不到家了?晚上会害怕吗?”应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那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之后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濒临灭绝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

渐渐地我开始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显得分外鲜艳。那里的生活十分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劳动与大自然的喜悦。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一条小溪边,看到一个小孩正在喝溪水,还跟他的同伴说:“这水好清,好甜呀。”穿过小溪来到森林,那里的树林郁郁葱葱,为了小动物们遮风挡雨,森林里一片和谐的景象。这时,听到一棵小树苗说:“那里的人们是多么注意保护我们,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了小动物们建立了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离开森林,来到街上,那里一片热闹和谐的景象又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时,我突然听到一阵铃声,原先是闹钟响了,这只是一个梦而已,我回忆着刚才这个美丽的梦,心想如果现实世界有那么的美该多好。此刻大面积地森林被砍伐,环境被破坏,如果再不关注森林,保护环境,我们将会像小鸟一样失去我们的家园。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二5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桃花源记读后感800字初二

2024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幼时,读不懂陶渊明,更读不懂这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如今细细品味,猜想着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啊!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躺在两棵桃树中间的草地上,手上捧着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清风徐徐,任凭那无数片桃花瓣飘落在自己身上。树上的花想来更加美丽,定是白的似雪、粉的似霞了。桃树叶有的已经长大成型,摸上去油亮油亮的;有的如花苞般蜷缩在一起,朦朦胧胧,像是刚睡醒小孩的眼睛。一觉睡醒,身上早已盖了一层厚厚的桃花被了吧。真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啊。

夏天,是生机盎然的季节。偌大的桃花园绝对是个天然的“避暑山庄”。瞧!桃树长的多旺盛啊,树叶竟是那样密,密的漏不下一丝阳光。偶尔微风吹过,树叶摇曳,把阳光剪的支离破碎,阳光便从树缝儿里掉到地上去了。

桃花源多美呵!美得让人不可思议,让人逐渐怀疑事件的真实性。自从《桃花源记》被现代人译出来后,震惊中外。全世界的人都纷纷寻找桃花源的所在地;有的人甚至想去创建一个“桃花源”。为了寻找它,我们踏遍了千山万水,尽管我们心知肚明,那很可能只是徒劳,只是陶老先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的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等我们累了、乏了、悔了、恨了,重新踏上归航之时,回到家乡之时。我们这才幡然醒悟,原来……我们苦苦找寻了多时的桃花源,竟然在自己的家乡,是啊,家乡不就是最美的桃花源吗?鸟鸣声声、花香阵阵,到处绿树成荫的的小镇不就是最美的桃花源吗?

愿天下所有人永远铭记自己的家乡。记住,家永远是你心目中最美的桃花源!

____桃花源记读后感800

桃花源记高一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0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后遂无问津者……

数三百年后,正值开元年间。

一儒生进都赶考,途中盘缠用尽,便到林中寻些野果。见一树有二十尺来高,放眼望去有一河,河中有一船,此船浮向岸,定睛一看,约有十来尺长,雕龙绣凤,浆如水中芙蓉,乃无一人,儒生向前欲乘此船,寻户人家讨些酒食。

儒生便扶溪而行,见远处仿佛有些屋舍,加速而行,不料刮出一阵狂风,中间加着清香,昏睡过去。惊觉时,不知过了数日,周围烟雾环绕,花草交错,仿佛是世外仙境,此船仍浮于水面,竟失了浆,便用双手划行,见远处有一岛,岛中有一屋舍,却怪异。靠近一看有人家在饮食,儒生饥渴难耐便下船乞之。

轻叩其门,一女子探出头来。美若洛神,儒生羞愧低头,不敢直视无言相对。此女子曰:“君是何人;为何来此绝境?”女子声音宛如黄鹂般动听,一时迷了魂,儒生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户人家约五口,一夫妻约五十出头,有两小儿,一儿能诵诗,一儿四支爬行,衣着似天上人,不与外人相同,悠闲自在,女子竟眉头紧锁,儒生问之,曰“先人云若有外人来绝非邀之,立逐之君不是下流之辈,但不知是福是祸。”此人得知留此不便,用食后便离去,临走时,此女子交给儒生一玉佩,可带领出此绝境。

即出,复前行。数日后,到长安,问路人才知已过了五载。科举时,此人将在那绝境所见所闻作文章,不料被人议论。又在后被人陷害,至使此人落榜,无奈,只可还乡。

途中,儒生念起那女子不禁浅浅一笑,又忆起那玉佩,便欲往那绝境归还此物,寻往,不复得路。

还乡后,此人四处打听,却被邑人当作疯言疯语,被兄长禁于房内。妇儒见之便后退数十步,数日后此人已半疯。

又三载,此人偷走出房,架船欲往绝境。途中,忽遇往日之景,便清了神智,又思起那女子。也许再见她已成为他人妻妾,不过无论怎样,玉佩也应当归还。此时,玉佩不慎落入水中,儒生欲捞起,却闻桃花般的歌声,玉佩缘溪行。止时,便靠了岸,歌声嘎然而止。

一回眸,见一佳人在桃花树下,浅浅一笑……

桃花源记高一读后感范文800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15个字,有4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1分钟,慢速需要29分钟,有282位用户喜欢。

桃花源记读后感六百字左右1

桃花源是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梦想化的世界。

陶翁梦想中的桃源世界诞生于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辞去县令归隐(405年)后的第16年。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也许就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其实,桃花源是当时人们逃避现实社会的“避难所”。

诗人把它描绘成一个自由而梦想化的王国,构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又相对立的与世隔绝的梦想乐园。这不能不说这是陶渊明的伟大创举,诗人描绘出人类梦想社会的雏形。

它有点类似于英国作家莫尔笔下的“乌托邦”(莫尔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趣味的金书》写于1515-1516出使欧洲时期),但要比“乌托邦”早一千多年。

以作家的年龄比,陶渊明是莫尔的爷爷的爷爷了,所以,能够说陶渊明是人类梦想王国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此刻许多人向往不已。

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欢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梦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梦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我的梦想王国。

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桃花源记读后感六百字左右2

有一位千古文人叫做陶渊明。有一位武陵人,捕鱼为业。

有一个地方叫做桃花源,有一个心愿叫做留下来。

你是否还有时间,能够再一次不厌其烦地容我讲述一遍《桃花源记》的故事?渔人来到这亦真亦假的世界,来到这如梦如幻的地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中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那里,他过上了一种在那战乱纷飞的境地,永远无法奢望的梦想生活。桃花随风凌舞,一片片的花瓣轻点舞步,沾湿了他的肩头,也沾湿了他的心房,只可是,他却没有发现。

只待离开,才开始醒悟。源中老人苦苦相劝,“不足为外人道也”他却始终忍不住和其他人说,人们只当他发梦。在赋税繁多,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人们早已失去了梦想,那样完美的一个词汇,仅有被无情的点点啄碎。

南阳的一位高尚士人也随他苦苦找寻,最终却抱憾而终,死前的疑问,对他们两人而言,何其痛苦,何其悲伤?

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再走了。与其离开后无尽的悔恨,果断的选择留下来,在如此纯美的地方,能够拥有一亩田地,一处宅院,捕鱼为生。

有些际遇,其实一生真的仅有一次。

桃花源记读后感六百字左右3

读了《桃花源记》,我感觉到了桃花源的美,景色美,人也美——和谐、热情、幸福。在作者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这样的桃花源是当时所有人的向往。如今,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里,时代变了,人们心中的桃花源也就变了。

我常常想,有没有一个清静安闲的地方,能拥抱自然的地方。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了——

如今,虽然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但却有了汽车的尾气,工厂的黑烟,许多难闻的气味混在空气中,城市也就笼罩在其中。我想,深山老林里应当没有这些吧!城市中,少不了喧闹,汽车声、早市叫卖声,混乱地板结在一齐。

我想啊——躲在一座山上,有河水,有瀑布,上有蓝天白云,下有芳草鲜花的山,有千百棵树,有千百只鸟。早上起床能听到一群鸟儿的叫声,河水淌过的声音。虽然这些声音有点杂,但比起城市机械的喧闹声好听多了,天然的声音,天籁之音吧?有什么能胜过自然?

脚下是绿草,有绿色香气的草,袭向人心。能让人感到自然的美妙,再好可是。山腰上,云层缭绕。山尖上看四方,层峦叠嶂。

这般“良辰美景”没有人能拒绝吧?如果生活能够无忧无虑的话,我心中的桃花源便是真正的仙境。

幻想啊终究是幻想,天下那有这样的好事?这样的世界只能和一颗向往“更完美”的心同在,这样的桃花源——在心中。

桃花源记读后感六百字左右4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资料并不知晓。只是对那完美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世代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梦想社会的追求。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之后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此刻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梦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作者经过形象地描述,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活力,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最终,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示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梦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种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欢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拥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竟让如今的我深深向往。虽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的畅想空间……

桃花源记读后感六百字左右5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境,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完美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在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我已经深入其中。小溪两岸群山连绵,顺着小溪走,一个神秘的地方出现了,桃花盛开,到处生机勃勃。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我的艳丽丰姿。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我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我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能够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研究,不要只想着自我,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那里完美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当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当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职责,创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仅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我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16篇范文)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桃花源记信息

  • 桃花源记读后感(16篇范文)
  • 桃花源记读后感(16篇范文)74人关注

    小时候偶然听人提起陶渊明,但对他不是那么了解,后来我们学了一篇《桃花源记》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 ...[更多]

  •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16篇范文)
  • 桃花源记的读后感(16篇范文)64人关注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