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 1027字 | 12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51人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 1133字 | 7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34人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 1158字 | 8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14人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 2327字 | 9段 | 8分钟 | 13分钟 | 18分钟 | 247人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 855字 | 5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36人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额尔古纳河的落日——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们总是在追逐高升的太阳,却忽略落日的余晖。
——题记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是这么描述鄂温克族的: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以从事传统狩猎业为主,驯鹿是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他们信奉萨满教,敬奉鬼神,崇拜大自然,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他们常年住在山上没有顶的希楞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他们的结局却在一开始便已确定:乌楞柱人去已空,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以往我们下山……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
额尔古纳河像是落日,在故事里只剩下余晖。
达吉雅娜带着西班他们去了布苏,布苏是个大城镇,“住在大山里”的鄂温克人从此要住在白墙红顶的房子里,不再狩猎,夜晚台头再也看不见星星,连驯鹿也不再使用,从此将被圈养起来。现代文明高升的太阳照的人两眼火燎似的疼痛。
其实人类文明不断推进是历史长河中最好的结果。上帝把人类抛向尘间,不就是让他们不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可是文明一定都是砌在水泥地上的一排排房屋吗?一定都是院子里被圈养起来的牲畜吗?它怎么不能是长满苔藓的岩石上开出的花?怎么不会是驯鹿亲吻草地时鼻尖粘上的露珠?当迟子建在达尔文的街头俯下身来观看土著人在画布上描画他们崇拜的图腾的时候,她感到内心的不安。“看着那已失去灵动感的画笔蘸着油彩熟练却空洞地游走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一团猩红滴血的落日,正沉沦在苍茫而繁华的海面上。”而额尔古纳河的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面前,何尝不也是这样呢?
文明是由多种文化充实体现的,被逐渐抽离多样性的单一文化只能是一个干瘪的皮囊,算不上文明的。只剩下钢筋水泥的文明,正如被虫蚀的朽木,是无法在风中屹立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曾一代一代生活的丛林主人被人类文明进程的车轮无情碾压,最终沦为一个个游走的城市边缘人。他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丧失了内心的丰饶,甚至丢弃了自己的信仰。
现代文明告诉他们一个放下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可是?,对于鄂温克人来说,放下了猎枪等于背弃了大自然,而大自然就是他们的信仰啊。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怎么背负着文明,怎么行走于厚实的土地上,又去哪里寻找出路呢?
于生活在丛林中的他们而言,大自然不仅是他们的信仰,更是他们世代依托的家园。现代文明是斧头,挥向生长在山上绵延千年的参天大树,攫取似的开发,杀戮性的文明……
额尔古纳河沿岸再也没有住在希楞柱里的鄂温克人,如今他已成了一处旅游景点,静静向前去探险的游人诉说着什么,像挂在大山深处的落日,迟迟不肯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34位用户喜欢。
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 有感
当我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心灵受到了一份洗礼,那么古老的苍凉,那样遥远的沧桑,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我惊叹于那个古老民族对自然的执念与敬畏,对情感的洒脱与自然,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对他人的关怀与热情。他们 ,与山与水长在一起,与麋鹿在风雪中坚守,与饿狼在月夜间搏斗。都是这个民族的人真性情的象征。
我惊叹于世间那天造的美景,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天独厚的美景。“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他把向西的水面染黄了,所以那条河看上去好像一分为二了,一面是青蓝色的,一面是乳黄色的。”这是光之晕染。我迷恋麋鹿走过的深秋寂静的林,它们轻轻地吃着白蘑菇。迷恋堪达罕游过的夜色的山,它在水中嬉戏,这是乐之生灵。我向往落在铁皮风箱前的一群黄蝴蝶和林间披着白色袈裟的白桦树,它体内流着新鲜甘美的汁液,这是林之纯洁。那里的秋一定是极美的,那里的夏一定是热烈的,那里的冬一定是严寒却又孕育着春的。
那儿热烈的人情更使我震撼,谁曾想一个整日为生存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有一个女人,她是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有一个古怪的老头,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有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有一个妻子, 为了和不爱他的丈夫怄气终身,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有一个青年人,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有一个老妇人,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结合中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我从未来过这片地,但我神往初秋飞舞在林中的黄蝴蝶,那种清冷的感觉,那么干净与淡然;夜间燃起的篝火,热烈的舞会,爱人间的心心相印;淳朴自然古老的生活,与鹿共处的宁静之道,那一切都是那么美。仿佛是不可触碰的梦境,又仿佛是一觉醒来就能到达的归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5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平等润万物无声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众生平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平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平凡成为不平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2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诗意的回归——《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一条额尔古纳河,从银河流淌而来,在干旱的人间流淌了千百年,在她的右岸,生活着一群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人,他们用双脚和驯鹿梅花般的足迹踏出了一条条“鄂温克小道”,河岸上的篝火,燃烧在右岸,但也把左岸的雪野也映红了。一个民族,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一首温情的赞歌与挽歌。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在鄂温克族人眼中,清风明月,日月星辰不仅是知音、伴侣,也更像他们的前辈,指引着他们一路向前走。郁闷了,就去风中站上一刻,它就会吹散心底的愁云;心烦了,就到河畔去听流水的声音,它们就会立刻带来安宁的心境。 “剪水为衣,抟山为钵”。书中的达玛拉就是一个智慧的女人,她喜欢赤脚站在水中,对着白色的岩石作画,有时一直画到太阳落山,但她却早已用画笔为即将来临的黑夜一轮明月和七颗星辰,静待着黑夜的升起。
“风葬”是鄂温克族传统的习俗,他们会在人去世后在松林中选择四棵四角相对的大树,砍些木杆,担在枝桠上,为其搭上最后一张铺,还会用桦树皮铰了两个物件,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以这样的一种原始而朴素的方式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活着的时候亲吻着森林河流,逝去时也仍然选择归依自然的怀抱,将生命的一切交给风去纵宠、记忆和垂询,这是怎样一种诗意的生活?
鄂温克族是一个与“火”有着不解之缘的民族。“火”不仅是鄂温克族人对生命的信仰,更像是他们每个人身体里那颗“跳动的心”,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始终护卫着它。即使是在面对死亡时,他们也始终相信:“魂去了远方的人,你不要惧怕黑夜,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 “火”是生的希望与热烈,也是他们面对死亡时不尽的勇气与信念。即使岁月会在他们的身上留下累累瘢痕,但他们的心仍然像火一样炽热的跳动着。书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爱人的离去之痛的达玛拉内心始终保存着对爱的渴求,她虽然是一个为爱而受苦的人,但更是一个因爱而幸福的人。爱情激荡着活跃的情绪,它可以使死亡的心复活,它可以使沙漠里有人居住,它可以使爱人的幻影重新显现。鄂温克族就是一个对生命充满激情,对感情有着深沉挚爱的民族。妮浩是一位萨满,她在具有通神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沟通人神的世界使命,每一次当她救了不该救的人后,她自己的孩子将会作为替代品被神灵取走,但她每次在面对这样的艰难抉择时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
为了救治因饥饿而偷他们部族驯鹿的汉族少年,她不顾腹中的婴儿,倾尽全力舞蹈,少年死而复生,但她的孩子却永远离开她了。妮浩就像是部族灾难中的希望,给她部族时刻准备着温暖。e.佛洛姆曾说过:“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够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我自己。”爱是广博的,也是相通的,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爱”是额尔古纳河流淌千年不竭的源泉,爱将鄂温克族每一个人的心紧紧相连。
鄂温克族的每个人皱纹里常积满了阳光和泥土,他们时常会流出浑浊的眼泪,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时刻悲伤,他们在高兴的时候甚至是在什么事都没有的平静时刻,也会泪流满面。眼泪只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流露。他们的内心丰盈,懂得欣赏大自然的一切,对幸福有着向往与追求,但同时又恪守着氏族的规矩,因此常常为爱而受苦,也因为如此,才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自然,珍惜生活;他们富有野性,有血有肉,敢爱敢恨。依芙琳与坤德一辈子因爱而互相折磨,但当两个人日久天长地坐在一起,越坐越衰老,他们互相望着衰老的脸,心也就软了。爱恨纠缠让他们的人生真实而纯粹,年老时回首往事时总会泪流满面,因为岁月会沉淀带走恨意,却会让爱变得更加澄澈。
这最后一支以放养驯鹿为生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碾压的时候,也显得那么的脆弱。当大批的卡车开进森林,运材路和铁路一条条修起来时,“鄂温克小道”渐渐消失了,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驯鹿也被驱逐下山,越来越多的鄂温克族人下山定居,依莲娜就是其中的一位,小姑娘带着绚丽的才华走出了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的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历经浮华的她,在原始文明与现实文明的碰撞中,迷失了自我。但也有一群老人不愿下山,他们觉得:“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这种坚守不禁会使人想起《汉家寨》中的那位老人和小女孩,在空无一人的铁色戈壁上,他们穿着汉服默默地守护着自已的家园,传承着祖先千百年来的基业,那种坚守就如戈壁一般苍凉广阔。有人认为这种坚守是一种故步自封,封建守旧的表现,但我认为他们坚守的更多的是内心的信仰和生命的本真,这些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决绝和坦然。难道为了追赶所谓的社会发展潮流,我们真的要舍弃所有内在的东西吗?作者迟子建在《土著的落日》里也表达了类似的疑问:“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到底是鄂温克人太原始,还是我们太现代?追寻原始文明其实是一种诗意的回归,是在寻求一种平衡的生活状态,在追求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忘保持内心的丰饶,心存最原始的简单如彼的爱和恨,对万物生灵的关怀和悲悯,对自然的依恋和敬畏,对祖先的崇敬和追念,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信仰的坚守和勃兴的生命意识及激情、力量、勇气。这也是每个生命最初的起点和最终的归宿。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地世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终于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此书不愧是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读完之后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酣畅淋漓,就像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如置身于月明风清或鸟语花香的原野,时而激昂震撼,如观悬崖飞瀑或惊涛拍岸般,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之美。置身书中我们仿佛走入了颚温克民族生活居住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书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无常命运和充满了爱恨情仇的真挚情感,不由得为一个弱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历经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发出深深地感慨。
以往读的书,很多匆匆翻完便束之高阁,此书读完却有再翻一遍的欲望,因为只有再次翻阅才更能领会此书的意味与美妙。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颚温克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与生存信念。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教,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在严寒、猛兽、瘟疫等等的侵害下生存,在日本的侵略、“文革”的阴云笼罩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我嫁了一个男人,我的媒人是饥饿”,这句幽默而沉重的话语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食物,随时可能会被饿死。
生活原本就很困难,而书中的他们无力反抗,剩下的就只有生存信念,以及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小说通篇充溢着死亡气息,所以第一人称的语气中饱含沧桑和沉痛,因为这个女人经历了太多亲人和族人的死亡。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坚强地生存着。倘若不是有着极其坚强的生存信念,一个经历了如此众多人生打击和挫折的女人,怎么可能活到九十多岁?这种强烈的求生意识使我更加坚定了在工作中要坚持、坚定,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
感谢作者奉献出这么精美的文字,让我走进书中体会了一个全新的颚温克人的世界,对他们民族的命运进行了关注,领会了作者所要表达和彰扬的一些思想。同时发自内心地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正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中授奖辞中所言“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额尔古纳河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