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安静读后感(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12 16:30:02 查看人数:14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安静读后感 1088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15人
读安静的位置有感 878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22人
读安静有感 742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48人
周国平安静读后感 495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17人
安静读后感 718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04人
读周国平丰富的安静有感 851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57人

安静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丰富的安静

——读《安静》有感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在安静的位置上看世界的纷纷扰扰,并感知它,或许你能明白精神的意义与价值。

在我看来,安静的世界是美好的、愉悦的,安静是令我向往的。如今,时代变迁,我们周围的事物热闹起来了,人都忙碌起来了。受身边事物的影响和诱惑,人们的思想都开始蜕变:精神浮躁,逐步丧失对安静本身的追求。还有多少人能像过去那样,过着恬静的生活,心无旁骛、毫无杂念,内心纯净的只留下一片净土?又有多少人有着对未来无限奋斗的精神追求?我认为能做到这些才是真正拥有丰富的安静。

文章中,周国平说他的一生曾如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江河,生命浪潮在他的河床里奔腾起伏,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激流。现在他的生命之河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后,来到了广阔的谷地,汇入了浩淼的湖泊,变得宁静、深邃。他的心境也变得安静起来,开始把热闹繁忙抛在脑后,认真的欣赏与观察周围的一切,把自己这条大河向着精神的天堂奔流不息。

每当我到爷爷家时,总感觉与世隔绝的安静,这种安静既出于环境又出于内心。爷爷曾说:“我现在老了,在经历过许多跌宕起伏的事情后,也该休息了,我该真正追求精神世界的宝藏了。”我一本正经的应着爷爷:“那我也要学习爷爷,我要,抵御住外界的诱惑,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习。”爷爷摸摸我的头笑了笑:“好好,但你记住安静的精神世界是无限广袤的,不只在学习上。”爷爷现在不追名逐利,每天朴实地度过生活,回忆着每天的经历,思考关于人生的独到见解。看似爷爷与世隔绝,其实每次与爷爷对话时总能发现爷爷与时俱进,还时不时地说出许多道理来教育我们。我特别喜欢与爷爷的对话,喜欢对话时的安静,喜欢安静中爷爷与众不同的世界观。

但热闹也是有一定的内涵的,其特点是表面的繁荣活跃,是外部的活动,而外部活动对于精神追求来说并无太大动力,所以热闹的精神价值不高,不管它表面多么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其本质是空虚匮乏的。现代人都差不多到了永远热闹忙碌的地步,可安静与悠闲不但没少反而有所增加,那是因为人们在不断逃避安静与悠闲的过程中产生了热闹与忙碌,但越怕什么、越想逃离什么就越有可能在你身边,也许只有真正爱上安静才可以摆脱热闹。爷爷以前说过,安静的精神世界是无限广袤的,开始我还不信,现在多少有些感受了。平凡的生活、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都是安静,因为它们都不与世俗所争斗,它们处在没有外表虚掩的内在世界中,而这正是安静的世界,是热闹所达不到的。

追求平静而丰富的生活,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安静的空间,才能找寻到我们的精神心灵的家园,去获取精神的追求与升华。

读安静的位置有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才突然发觉,我们似乎在热闹的氛围里,伫立了许久,久得几乎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正如周国平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那样,如今“热闹”好像成为了一种文化——很多时候当我们开始注意到某个焦点话题的时候,周围的许多活动都开始围绕着这个话题而开展,从而使人们的谈话方向迅速向其转变。

这样的热闹,也许还可以称作为一种潮流,来临之刻便瞬间席卷人群,而乐于随波逐流的人们再推波助澜一番,便使其成为了近期热门,而那些虽然不太愿意、不想讨论这类话题,却又不希望自己“脱离人群”的人,也就选择放弃自己的独特存在,一起探讨着,跟着在诸多媒体大肆宣传的所谓“潮流”之中发表“高谈阔论”,哗众取宠。

“……话题不断在变,不变的是不同学科的学者同一时期仿佛全在研究相同的课题。我不怀疑仍有认真的研究者,但更多的却只是凭着新闻记者式的嗅觉和喉咙,用以代替学者的眼光和头脑,正是他们起哄把人和学术问题都变成了热门话题,亦即变成了过眼云烟的新闻。”

确实如此。而许多没有看清现状和事情本质的人们,便迷失在了这样的巨大“潮流”之中,虽不明就里,但在长久的随声附和之下,便自然而然地将其当做自己本来想要的、喜欢的东西,盲目从众,随着热门的转变而转变,从而失去了自己的主观意志,失去了作为“我”的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而很多时候,我想我自己也许也是其中的一员吧。在立场不坚定的情况下,便被人们向往热闹的拥挤意志推搡着向某个方向行进着,即使是不太感兴趣的事情,也还是要勉强自己去了解,但终归还是无果的。

周国平觉得,如果自己无法勉强自己融入那片热闹之中,就应该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在众人热火朝天的时候,独自静静地坐着,看世界的热闹,并发掘其内涵,放眼全局。然后在热闹之外的广袤世界里,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安静的位置。

这兴许也可以成为我的梦想。

不被世俗的束缚,讨论研究自己喜欢的事物,不随波逐流,不凑热闹,能用睿智的眼光欣赏这个世界的完全形态,而不是只安于一隅,安于现状,最后或许便可以在这个无限的世界里,找到适合我生存的地方,找到那个安静的位置,静静地思考,静静地观望,岂不是比那些在潮流里身不由己的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呢?

读安静有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8位用户喜欢。

读《安静》有感

读《安静》有感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

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曾经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天略带“晦气”的影子,焕发今天的蓬勃朝气……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但这所说的善于自我省察的人又不同于那种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需要边回忆、边思考,要有所想法,要有所侧重。后者只是单纯的终日沉浸在对昨日的苦恼中,颇有厌世、懈怠之意,而自我省察是积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展自身需要的。

化用一句禅语说,“我们经历的是生活,可又不是生活。”这样的生活应该就不是形而上学所能圈定的了。生活,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日子,但我们经历生活不是每天数着过去的天数,而是品味每天所经历的人和事,回味生活中所遭遇的情与难。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一样,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定也不是为了遭遇而遭遇的,定是有所目的,而有智者善于发现这些点滴背后蕴含的深意来塑造自身。

同时,如同小时候所的那种每个人都有一颗要寻找的魔法石的故事一样,要用心,要专心,还要坚持。省察也是一样的,要想善于运用生活中的“魔法”,就要先持之以恒,要有信念地去寻找发现它。不然,未经省察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或者说,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

读《安静》有感,

周国平安静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俞老师常说,我们要安静。也常对我们推荐周国平,推荐他的安静的观念。纷繁喧闹的世界让我们日益浮躁,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潮流变得浮躁。在那么多喧嚣的事业,虚渺的名利和张扬的感情的包围下,我们表面上过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没有精神价值,也就是一个空壳在走。脱离了灵魂,我们最好放慢脚步,等等灵魂。

浮躁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不知不觉地,写作业心不在焉,正确率不高了;不知不觉地,课堂纪律不好了;不知不觉地,成绩下降了;不知不觉地,对无聊的事特别关心。都是在变浮躁了。等等灵魂,不是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每一步走稳了,踏实了,往前迈进,灵魂才跟得上。不是说与世界完全隔绝,只做自己的事情。那叫自闭,不是安静。你应该了解时事,但无意义的事不要关心,更不要去做。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做好了,做实了,就像古人用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雕刻一件东西,那样做出来是很完美的,而不似现在,几天就应付给你,用心做事,时间不见得多长,收益却很大。

我们要做的,是把每一步走稳走踏实,而不是这只脚尖刚触地,后一只脚已经迈开。脚面不曾着地,这样的轻浮,虚华,灵魂早已被甩开,一个空躯在走,或者说在飘。放慢脚步,等等灵魂。

安静

安静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

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曾经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天略带晦气的影子,焕发今天的蓬勃朝气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但这所说的善于自我省察的人又不同于那种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需要边回忆、边思考,要有所想法,要有所侧重。后者只是单纯的终日沉浸在对昨日的苦恼中,颇有厌世、懈怠之意,而自我省察是积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展自身需要的。

化用一句禅语说,我们经历的是生活,可又不是生活。这样的生活应该就不是形而上学所能圈定的了。生活,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日子,但我们经历生活不是每天数着过去的天数,而是品味每天所经历的人和事,回味生活中所遭遇的情与难。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一样,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定也不是为了遭遇而遭遇的,定是有所目的,而有智者善于发现这些点滴背后蕴含的深意来塑造自身。

同时,如同小时候所的那种每个人都有一颗要寻找的魔法石的故事一样,要用心,要专心,还要坚持。省察也是一样的,要想善于运用生活中的魔法,就要先持之以恒,要有信念地去寻找发现它。不然,未经省察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或者说,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

安静读后感800

读周国平丰富的安静有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7位用户喜欢。

俞老师常说,我们要安静。也常对我们推荐周国平的文章,推荐他安静观念。

纷繁喧闹的世界让我们日益浮躁,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潮流变得浮躁。在那么多喧嚣的事业,虚渺的名利和张扬的感情包围下,我们表面上过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每天从傍晚到深夜,街道上饭店、酒吧、歌舞厅灯火辉煌,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聚会,电视上每天都在播放无聊的甚至篡改历史的电视剧。乍一看,多么繁荣豪华的城市,多么丰富的业余生活。实际上没有任何精神价值,人们都丧失灵魂,变成一个空壳在行走。

浮躁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不知不觉地,写作业心不在焉,正确率不高了;不知不觉地,课堂纪律不好了;不知不觉地,成绩下降了;不知不觉地,对无聊的事特别关心。最好我们放慢脚步,等等远落在后面的灵魂。

怎样等呢?是停止前进的脚步?当然不是,而是每一步走稳了,踏实了,往前迈进,灵魂才跟得上。也不是说与世隔绝,只做自己的事情,那叫自闭,不是安静。你应该去了解时事,但无意义的事不要关心,更不要去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做实在,才是不浮躁。就像古人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雕刻一件东西,那样做出来是很完美的,而不似现在,几天便交付给你,不但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费用也很高。用心做事,时间不见得多长,收益却很大。

我自己这段时间是很浮躁的。不说别的,就说几次达标练习,都没考好。 俞老师说我这段时间有点不在状态,萎靡不振,没有先前的霸气,他让我自己想一想,总结总结。我知道,在人们心里自我原谅的力量很大,但这次我认真反思,开始审视自己的言行:学校活动多了,我的心也随之浮躁起来,不像以前,可能把自己给弄丢了,考试中粗心大意,错误百出,心里明白不要粗心,但在不定不静的心绪下考试,自然考不好。我想,使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有很多,读书就是最好的方法。看书能使人静下心来,所以我要多读书。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步走稳踏实,而不是这只脚尖刚触底,后一只脚已经迈开,脚面不曾着地。这样的轻浮,虚华,灵魂早已被抛开,只是一个空躯在行走,或者说,在飘。放慢脚步,等等灵魂。

安静读后感(6篇范文)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曾经的经验,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安静信息

  • 读安静有感(6篇范文)
  • 读安静有感(6篇范文)82人关注

    丰富的安静——读《安静》有感“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在安静的位置上看世界的纷 ...[更多]

  • 安静读后感(6篇范文)
  • 安静读后感(6篇范文)14人关注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