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读传统文化有感 | 3620字 | 34段 | 13分钟 | 20分钟 | 28分钟 | 229人 |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 | 921字 | 4段 | 4分钟 | 5分钟 | 8分钟 | 138人 |
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读后感 | 1123字 | 8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68人 |
传统文化书籍读后感 | 434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55人 |
中华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 1859字 | 7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211人 |
读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 903字 | 4段 | 4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57人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读后感 | 843字 | 7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83人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 536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276人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 646字 | 6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80人 |
传统文化读后感 | 576字 | 7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43人 |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 699字 | 2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74人 |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 493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77人 |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画坛故事有感 | 1033字 | 8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00人 |
读传统文化读后感 | 809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78人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读后感 | 601字 | 4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60人 |
传统文化艺术读后感 | 472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99人 |
读传统文化有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20个字,有3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0分钟,慢速需要28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读《传统文化》有感1
利用寒假,我阅读了曲黎敏先生所著的《中医与传统文化》一书,整本书留给我最直观的印象便是二字——深情,曲老先生对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切而诚挚的情感,一往情深深几许怕是最好的概括,这也启迪了我对中医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思考。
从前,我们仰望星空,感到星空是那么浩瀚无边,俯察大地,大地是那么广袤无垠。人们朝夕与自然相处,从自然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草木荣枯、生物兴亡、岁月更迭、生老病死……所有的一切都符合客观规律,沿袭既定的轨道进行着。中医,也是这般应运而生的,所以它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密切联系的,也有着割不断的深情。
曲黎敏先生在《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展现给我们的是中医与文化间一派安详和谐的图景,所以在我看来中医与其拆解为中国之医,不如说是中庸之医更为恰当。《中庸》是儒家经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样来看“中医”,一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透析,两者关系可见一斑,二来,中医本身也很讲究“度”的理念,讲究天人合一,凡事有节度,本身也与中庸的论点相契合。
古人感应着自然的变化,集合众人之智慧,撰写下《黄帝内经》,这是一本没有著者姓名,没有产生时间,也无从追溯其原貌的医书,但它同时又是一本慈惠无穷,垂训千载,千百年来当仁不让,被中医奉为第一经典的医本。《黄帝内经》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到一个“和”字,当我们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才能使自己的身体状态达到峰值,从而远离疾病。
可以说儒家思想在早期,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型。但它又不仅仅是儒,自炼丹、养生方术等技艺盛行开始,中医就融入了大量道学思想,究其原因,和文化发展有关,和历朝历代的统治文化思想有关,汉以前百家争鸣,汉以后独尊儒术,到魏晋道玄盛行,再到唐代佛教传入,宋代理学发源,中华延绵不断的文化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使得中医可以汇聚百家之长, 在历史的洪波里洗练,不断完善融合,终成中华特有的一道风景,是医学还是文化,早已分辨不清。所以曲黎敏先生说:“《黄帝内经》是医学,更是医道,它的真正作用不是机械性地对疾病进行治疗。而是更像一位老师。引导我们顺应自然的力量。”
《中医与传统文化》给了我们一个遐想的空间,透过书本的纸页,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混沌中睁开眼,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人类,把自己和自然界区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分开来,又在朝夕中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力量,臣服于自然的造化之力,当一个生命降生,人们感到喜悦,当一个生命凋亡,人们感到恐惧,于是先人开始渴望生命,从语言到文字,从巫术到医学,中医从文明中诞生,文化因生命的存在而得以延续。
静静地读完整本书,闭上眼,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诗经里的一句句子,“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曾经多么朴实而简单的生活写照,也许就是我们文明本来的样子,中医发展到今天,一路磕磕绊绊,但从未绝断,我觉得这也是中医本来的样子,它和中华传统文化一样,充满了韧性,所以不会轻易被破坏,我今天作为一名中医人,多希望能肩负起中医和中华文化传承的担子,让中医返璞归真,溯洄从之,去寻觅佳人倩影,不知伊人是否正在水一方,等一个知心人带她共沐曙光。
我合上书页,任凭着深情在字里行间和指尖流泻……
读《传统文化》有感2
暑假里,我读了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从古代遗传下来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较感兴趣的是文房四宝之一的墨和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就让我先说墨吧。
我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的墨锭。或者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体形态的存在,我认为在古代,墨比毛笔还要好。
明代是制墨职业上最光辉的时代。“好笔配好墨,定让一个就书写好的人变的书写更好,”这是我的内心想法。
再说李时珍创作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举世公认的巨著,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这几千年来,中国药物学的总结,可谓是中国医药史上最闪亮的一颗珍珠。
《本草纲目》,在那些花草混进药草的年代,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读了这本《优秀传统文化》,让我受益匪浅,之前不知道的古代名人和传统文化传统,知道了一部分。还有各种小故事,让我又多知道了历史一些。
读《传统文化》有感3
最近,我读了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本书,使我更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辉煌灿烂。
读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虽有理,让三分》。看完后,就让我想起“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小孔融当时只有四岁,她把最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从小孔融懂得礼让,懂得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这对他的成长与成材有很大的帮助,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具备这种美德。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感受到了学习和生活中都要讲道理,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互不相让,生怕吃一点亏,这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上校车不要拥挤,跟同学发生争吵,不要破口大骂,使矛盾更加恶化。古人说得好,“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也要让三分。
因此,我以后要养成这种礼让三分的好习惯,把自己培养一个有文化,讲道理,有修养的小学生,长大了,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读《传统文化》有感4
最近,我读了本《传统文化》这本书,使我全面了解了中国文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辉煌灿烂。
读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虽有理,让三分》。看完后,就让我想起“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小孔融当时只有四岁,他把最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从小孔融懂得礼让,懂得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这对他的成长与成才有很大的帮助。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具备这种美德。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感受到学习和生活都要讲道理,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互不相让,生怕吃一点亏,这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上校车不要拥挤,和同学发生争吵不要破口大骂,使矛盾更加恶化。古人说得好,“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也要让三分。
因此,我以后要养成这种礼让三分的好习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文化,讲道理,有修养的中学生,长大了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完美、富强。
读《传统文化》有感5
我近几天读到《画坛故事》中的三个小故事,略有感触,写下此文。读完这三个小故事最大的感想是:若我们都能以谦卑来面对生活,那我们的人生将是光彩纷呈;若想获得成功,天赋或许是一方面,但后天的学习更加重要。
细看展子虔交友,擅长画雄奇山水的他,在名气大了之后,不服山水画大师董伯仁对自己的批评,在认真审视自己的画作之后,一改骄傲之心,诚恳地向董伯仁学习,终成“唐画之祖”,字里行间中,我们能看到他那骄傲的个性,同时,隐隐透出的谦卑更让我们对他大加赞赏,自身的天赋加上谦卑的学习,何事能将他阻挡?何难能让他止步。他得到的,只会是愈来愈多的成功,是更加美好的人生。相反,倘若展子虔空有一身天赋,傲气不改,不难想象他的画技将难以提升,止步不前,对一名画家而言,一成不变的画技无疑是最可怕的,因为,人还是喜欢欣赏新鲜的、多变的,而非千律的画作。就如古时的伤仲永,少时天赋惊人,很有名气,但他却未能谦卑地学习,可怜最后泯然众人矣。
后面两个小故事《阎立本观画》、《王翚学画》,阎立本年少成名,偶得大师的石刻画,耐心地将石刻画冲洗,大发个中妙处,留宿十多天学习,终而“丹青神化”。王翚自幼天赋过人,且虚心地向王鉴求教,王时敏更是“以你的高才,究竟是来做我的老师,还是来做我的学生?”的玩笑。不难看出,三位画家藏画技于一身,还能以谦卑之心不断发展自己,才逐渐名声大噪而流芳百世。
一个人拥有了谦卑就拥有了成长的力量。从父亲手中接过“旺旺”的“米果之子”在短短三年就取代父亲成为“米果大王”。人们惊叹他只有高中学历,父亲让他谦卑,听取博士的意见,正是这种心态,他虚心求教,锲而不舍,最终有所成。
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要向古人学、向名师学、向大自然学。当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还要不要谦虚呢?要!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些人往往就是由于骄傲自大而陷入泥坑。古人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如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就会把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毁于一旦。我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不自满,才会更上一层楼。
凡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大多都拥有一颗谦卑的心,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没有谁会样样精通,完美无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以补己之短,更好地成就自己。如果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狂妄自大,不仅会失去学习方向,更会堵上自己发展之路,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需要这种谦卑的心态,这是一种能够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大智慧、大气度!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今年寒假,我认真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读本》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孔子、老子、李白的言行举止。告诉我们做人道理,告诉我们治国与修身的办法,告诉我们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道德。这本书里讲到了“五道三德”,说的是五种伦常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种德是仁爱、勇敢、智慧,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这本书还讲到了“从容中道”“海纳百川”“尊道贵德”等,这些都告诉了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学习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则故事是《事豫则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预先做好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如果做事临时抱佛脚,准备不充分,难免会出岔子,导致失败。我也亲耳听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小明和小亮”他们俩是同班同学,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不多。每天放学回家后,小亮做完作业后,就认真整理老师当天上课时所讲的内容;而小明恰恰相反,做完作业后,就玩游戏,不复习,一点儿也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考试的前一天,小亮一如既往地抓紧时间复习,连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抛在脑后。结果,考下来,小亮的成绩比小明的成绩高出了很多。
我还清楚地记得上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由于平时我的朗诵水平在班上一直很不错,老师也一直看好我,所以我就被推荐代表全班参加朗诵比赛。老师微笑着对我说,佳月,虽然你的朗诵水平一直很好,不过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呀!下来以后一定要好好练习。我点头,满口答应。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点也不屑一顾,也许是一直以来的好成绩让我松懈了,朗诵稿子我回去之后就被我扔在了一边,到了朗诵那天我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怎么认真看过稿子,于是我赶紧的在上台之前看了一遍。由于过于匆忙,上台之后,我因为对朗读稿子不熟悉,朗诵效果明显与他人有过准备的人不在一个档次。那次朗诵比赛,由于我没有提前做准备,我们整个班级失去了进入决赛的资格。看着老师失望的眼神以及同学们失落的表情,我产生了深深的内疚之感,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从此,凡事我都要充分准备,打“有准备之仗。”要赢在起跑线上,于是,我默默地努力着,奋斗着。在学习上取得了一个比一个好的成绩,受到了老师地称赞。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做到“事豫则立。”成就我们的学习,成就我们的人生。
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传统文化则是国家的根,失去传统文化的国家恰如无根的浮萍,悬浮迷茫地漂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不知归去何方。而中国——我们的国家,却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这是令我们多么自豪的历史啊!而最具代表性的无非是我们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了。读了《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让我看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来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节日”最初并不是“庆祝之日”的意思,而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而定的节气时令。后便于人们生活的安排,形成大大小小的节日,并在长期的社会传承中形成了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而这些节日也是具有着特殊的意义的。“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也最具有代表意义。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子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包粽子供自己及家人美美享用,但也会把它投入江河中用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也通常会在江河赛龙舟,以此来庆祝。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美德和文化的艺术形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千古名句,道出了中秋以及人生哲理。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是家人团聚的契机。每逢中秋佳节,在外的游子都会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吃饭,晚上与家人一起赏月。月饼意喻着团团圆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人生境界,而中秋节的团圆恰好为生活幸福点亮了人生的瑰宝。
春节无非是传统文化习俗中最热闹的。春节原是最为月朔“元日”而定的,因为它居于一年之首,所以特别被人们重视。而新年也标志着过去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新春时,人们会把最好的食物,准备好用来祭祀。穿着最美的衣服,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互相致以新年的祝福。用爆竹来祛除灾祸,欢迎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的活动也别具特色,多种多样。贴春联、剪窗花、祭祀等活动。当然对于小孩子来说,新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长辈的压岁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春节笼罩着一股热闹欢愉的气氛。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之进步。”。而我们青少年,则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接续的主力军,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言:“当中国人的下一代忘记自己文化的那一天,我们就可以去攻打这个民族。”难道要等到美国打到家门口,我们才醒悟吗?不,不会有那么一天,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从我们青少年做起,一代一代地传承弘扬下去。中华传统节日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文化是我们的根,它是我们的魂,因此它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努力帮根扎牢,将民族之魂一点点壮大起来。
传统文化书籍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原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只适合小学生阅读,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纵览全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他的阅读对象不应只是中小学生,应该是所有的中华儿女。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作家赫尔曼.赫塞说:“我们现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书中。”是的,《老子》是经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转》、《荀子》……也同样值得我们去一一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把我们带到千年前的古代尽情翱翔,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漫步。
轻叩中华传统的大门,我们应该做到“自知”、“自胜”、“自省”,自然的规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标,箭头高时就压低一些,箭头低时就太高一些,老师称它为“损有余而补不足”。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写到:“水不断地滴到石头上,时间长了就可以把石头滴穿”。这是“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处。
传统文化书籍读后感200
中华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5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11位用户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中华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读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7位用户喜欢。
假期中,我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受益匪浅。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种教材哦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至十五形态活性质的改变。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话”或“人类化”,是指人类主题通过社会实际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过程和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果。也就是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第三,文化史共有的。第四,文化具有传递性。第五,文化的变迁性和文化堕距。一般人们将文化划分为四个层次:舞台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第一,所谓物态文化是指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第二,所谓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第三,所谓行为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第四,所谓心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等深层次的内容。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的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哲学思想、法律制度、文化艺术、宗教传统、科学技术、民间习俗,增强对国情的理解。第二,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第三,辨别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莠,抛弃其糟粕,集成优秀文化传统、建构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文化。第四,把我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点,在世界之林中保持民族特色。第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培育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习他有助于矫正现代学科分类过细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
读传统文化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读后感范文600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主要讲了中国一些值得我们铭记与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本书中,我犹如走进了历史,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血肉的人物,让我第一次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去感受历史,令我心潮澎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是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深深地激励了清华学子,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刚健宽厚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精髓,不仅仅是清华大学多年来奉行的`校训,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标杆和风向标。当我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瞬间有过放弃的想法,猛然想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遇事不能知难而退,而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及时纠正错误,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古代书法,笔下春风”,可算是让我开眼界了。书法有楷、行、草、隶、篆体,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北宋书法家苏轼,他们的字龙飞凤舞,抑扬顿挫,将中国汉字诠释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斓,让我在敬佩这些书法家的同时,又十分的自豪。老师常说,字写的好与坏,代表着这个人的能力高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练习,从记笔记、写作业开始,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个字,传承我们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完全了解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有更多的年轻学子传承着令人振奋的中国文化。
而我,现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沐浴在中国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肩上的担子仍然沉甸甸的。做为炎黄子孙,我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今天而自豪。做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要更加勤奋刻苦的努力学习,长大后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让祖国更强大,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
简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阅读,小作者不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文化,更树立了为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范文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这本书,书中有许多小故事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其中《华罗庚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白兔,妈妈说:“那你要自己照顾它哦!”我不假思索地说:“那是肯定的。”于是妈妈就给我买了小白兔,开始几天,我一直精心地照顾它,给它喂食、打扫卫生,带它出去透气。慢慢地,我就嫌烦了,不想给它喂食,更不想给它打扫卫生,每天只想和它玩一会。再后来,我就不管它了,一直都是妈妈在照顾它,有一段时间,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它,小白兔生病了,我很伤心也很自责,一定是因为我没好好照顾它,小白兔才会生病的。这时,我想起了华罗庚爷爷的"故事,他小时候很有数学方面的天赋,可是因为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就一边在家里做生意,一边自学数学,即使得了伤寒病,仍然潜心研究,发表论文,后来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还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为应用数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深受华罗庚爷爷的启发,悉心照顾小白兔,很快小白兔的病好起来了,又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了,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
我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后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它让我受益匪浅,陪伴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550字
原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只适合大中专学生阅读,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纵览全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他的阅读对象不应只是大中专学生,应该是所有的中华儿女。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作家赫尔曼.赫塞说:“我们现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书中。”是的,《老子》是经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转》、《荀子》…….也同样值得我们去一一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把我们带到千年前的古代尽情翱翔,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漫步。
轻叩中华传统的大门,我们应该做到“自知”、“自胜”、“自省”,自然的规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标,箭头高时就压低一些,箭头低时就太高一些,老师称它为“损有余而补不足”。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写到:“水不断地滴到石头上,时间长了就可以把石头滴穿”。这是“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让我们共享经典,引导我们要坚持不懈、任人唯贤、持之以恒,让我们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学会“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思想境界应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
可惜的是现在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人,同时会丧失其理性的反省力与创造力,如不及时解救,我们的社会将渐渐成为“没有文化而不适合人居住的社会”。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个人永远的精神食粮。
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国学经典诵读《大学中庸孝经》,《孝经》的内容好象都比较难懂,爸爸妈妈又和我一起阅读了《二十四孝》,我觉得其中的故事都非常感人,小时候那些孝顺的人,长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自古以来,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是人类一切德行修养的基础,是思想教化的源泉。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给予我们一切,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总是那样的无微不至,劳而无怨。
百事孝为先,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孝道就是要尽心尽力的供养父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能去爱他人、爱国家呢?
现在我们中间的很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些00后,经常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自己要向父母要点什么,想要怎么样玩耍,自己喜欢怎么样就要怎么样。与父母一起时,自己一定要选最好的,要玩自己最喜欢的;吃东西时一定要选自己最喜欢吃的。有时,父母指出我们的错误希望我们改正时,我们不仅不愿意承认,反而还会发脾气;有时甚至还会在对父母、长辈说话时很不礼貌。
所有这些表现,和《孝经》中的要求相对照,关键是“孝顺”二字没有做好,我们距离《孝经》中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读了《孝经》这本书,我以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吧!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9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4位用户喜欢。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
有一次,我好奇的问:“妈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妈妈笑眯眯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着呢!走,我带你去瞧瞧。”我听了,两眼放光,兴致勃勃的跟着妈妈走了。
我跟着妈妈来到集市上,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我奇怪的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妈妈没有说话,只是拉着我往前走,终于,她在一个小摊前停住了脚步。妈妈指着一本书法书说:“这个就是。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随后,妈妈又指了指远处的戏台,说:“戏曲也是传统文化噢!”
接着,妈妈又带我看了许多东西,使我懂得了许多。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晚霞染红了天空,妈妈微笑着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多着呢,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呢!”
我和妈妈回到家,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我立刻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其实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定会发现。”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800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画坛故事有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00位用户喜欢。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画坛故事》有感
我近几天读到《画坛故事》中的三个小故事,略有感触,写下此文。读完这三个小故事最大的感想是:若我们都能以谦卑来面对生活,那我们的人生将是光彩纷呈;若想获得成功,天赋或许是一方面,但后天的学习更加重要。
细看展子虔交友,擅长画雄奇山水的他,在名气大了之后,不服山水画大师董伯仁对自己的批评,在认真审视自己的画作之后,一改骄傲之心,诚恳地向董伯仁学习,终成“唐画之祖”,字里行间中,我们能看到他那骄傲的个性,同时,隐隐透出的谦卑更让我们对他大加赞赏,自身的天赋加上谦卑的"学习,何事能将他阻挡?何难能让他止步。他得到的,只会是愈来愈多的成功,是更加美好的人生。相反,倘若展子虔空有一身天赋,傲气不改,不难想象他的画技将难以提升,止步不前,对一名画家而言,一成不变的画技无疑是最可怕的,因为,人还是喜欢欣赏新鲜的、多变的,而非千律的画作。就如古时的伤仲永,少时天赋惊人,很有名气,但他却未能谦卑地学习,可怜最后泯然众人矣。
后面两个小故事《阎立本观画》、《王翚学画》,阎立本年少成名,偶得大师的石刻画,耐心地将石刻画冲洗,大发个中妙处,留宿十多天学习,终而“丹青神化”。王翚自幼天赋过人,且虚心地向王鉴求教,王时敏更是“以你的高才,究竟是来做我的老师,还是来做我的学生?”的玩笑。不难看出,三位画家藏画技于一身,还能以谦卑之心不断发展自己,才逐渐名声大噪而流芳百世。
一个人拥有了谦卑就拥有了成长的力量。从父亲手中接过“旺旺”的“米果之子”在短短三年就取代父亲成为“米果大王”。人们惊叹他只有高中学历,父亲让他谦卑,听取博士的意见,正是这种心态,他虚心求教,锲而不舍,最终有所成。
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要向古人学、向名师学、向大自然学。当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还要不要谦虚呢?要!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些人往往就是由于骄傲自大而陷入泥坑。古人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如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就会把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毁于一旦。我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不自满,才会更上一层楼。
凡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大多都拥有一颗谦卑的心,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没有谁会样样精通,完美无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以补己之短,更好地成就自己。如果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狂妄自大,不仅会失去学习方向,更会堵上自己发展之路,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需要这种谦卑的心态,这是一种能够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大智慧、大气度!
读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想到中国,我心中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什么尊老爱幼,什么执著追求,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代名词。风流人物、九州风景、民间故事、艺术符号、八方习俗、文学瑰宝。都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与改革。我沉浸在这一则则故事里,犹如置身于广大的海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记载了许许多多,有神话、有历史、有艺术、有瑰宝。其间我最喜爱那美轮美奂的民间故事。那牛郎不顾那汹涌奔流的银河,同儿女拿起粪瓢去舀那天河的水。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那坚强而执着的爱情,感动了皇母娘娘,终于允许他们相见一次。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把爱情去掉一个字,那就是爱。是啊,这就是纯真而坚韧的爱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死都要相见,在坟墓里化作一对鸳鸯鸟,飞到高高的树上去了。那扯下的裙角,化作蝴蝶,也化作心里沉淀的爱意了。
如此美丽的爱情,如此纯真的爱,也值得我为之感动。但还是文学瑰宝更对我的胃口。我同书本一起探讨谁才是《三国演义》的“一号人物”。《三国演义》我看过,但不过草草翻了一下而已,根本不记得什么“计”。这个故事里却贬低诸葛亮,抬高反派曹操的身价。其实也不算是贬低抬高,事实证明就是这样。诸葛亮表面谦虚内心却十分狂傲,不但编造歌谣搞当地个人崇拜,还广告扬名,即使属下是个能人。反而曹操却真实得多,他是一个生来就有领袖能力的人,也是个浪漫主义者,他干的那些坏事,也多半是“不得不”的。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周瑜气量小,心胸狭窄,恨不得杀死处处都胜过他的诸葛亮,就是教科书也是这样说。其实并非如此。杀诸葛亮是为了护国家的安全,是替大众着想。这样一分析,我想你也改变了传统的看法吧。
九州风景也是美丽的很。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连火红的果实也沾染上了一丝素白,草尖上几滴雾气凝成的水珠,映出远处朦胧的山峰。走在这样的雾里,连衣服都会湿淋淋的。这样轻幽淡雅的风景,无不显露出中华秀丽的自然风光。
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是令人兴奋难以忘怀啊!
读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0位用户喜欢。
假期中,我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受益匪浅。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种教材哦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至十五形态活性质的改变。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话”或“人类化”,是指人类主题通过社会实际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过程和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果。也就是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的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哲学思想、法律制度、文化艺术、宗教传统、科学技术、民间习俗,增强对国情的理解。第二,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第三,辨别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莠,抛弃其糟粕,集成优秀文化传统、建构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文化。第四,把我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点,在世界之林中保持民族特色。第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培育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习他有助于矫正现代学科分类过细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
我是一名三年级学生,没有理由不学习中国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没有理由不传承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艺术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表现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的精神。
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民间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如剪纸、陶瓷、刺绣、年画、皮影、风筝、等等,内容大多寓意着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
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百花园。渗透着丰富的历史、政治、社会、科学、天文、地理等知识。如端午节的龙舟、粽子,元宵节赏花灯和猜谜,中秋节的月饼……这些风俗已成为全民性的娱乐活动。它们像大河流水中翻滚的波浪,是中国人的瑰宝,并笼罩着中华大地,使人感到骄傲。
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民族艺术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如京剧,国画等等,各地优美动听的民歌、千姿百态的民间舞蹈、风韵别致的民乐、情趣盎然的画面,都盛开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花,点缀我们的生活。
传统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