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范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读传统文化的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2-02 18:30:02 查看人数:4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读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903字 4段 4分钟 5分钟 7分钟 220人
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读后感 1158字 10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56人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 435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98人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536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10人
传统文化书籍读后感 434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10人
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读后感 1123字 8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65人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 550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54人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493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81人
读传统文化读后感 809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41人
读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有感 496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60人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646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31人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699字 2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43人
传统文化读后感 874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07人
端午节传统文化读后感 677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81人
读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399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89人
读传统文化有感 3620字 34段 13分钟 20分钟 28分钟 204人

读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假期中,我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受益匪浅。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种教材哦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至十五形态活性质的改变。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话”或“人类化”,是指人类主题通过社会实际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过程和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果。也就是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第三,文化史共有的。第四,文化具有传递性。第五,文化的变迁性和文化堕距。一般人们将文化划分为四个层次:舞台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第一,所谓物态文化是指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第二,所谓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第三,所谓行为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第四,所谓心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等深层次的内容。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的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哲学思想、法律制度、文化艺术、宗教传统、科学技术、民间习俗,增强对国情的理解。第二,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第三,辨别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莠,抛弃其糟粕,集成优秀文化传统、建构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文化。第四,把我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点,在世界之林中保持民族特色。第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培育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习他有助于矫正现代学科分类过细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

读传统文化的

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58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56位用户喜欢。

《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1000字读后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传统文化则是国家的根,失去传统文化的国家恰如无根的浮萍,悬浮迷茫地漂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不知归去何方。而中国——我们的国家,却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这是令我们多么自豪的历史啊!而最具代表性的无非是我们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了。读了《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让我看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来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节日”最初并不是“庆祝之日”的意思,而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而定的节气时令。后便于人们生活的安排,形成大大小小的节日,并在长期的社会传承中形成了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而这些节日也是具有着特殊的意义的。“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也最具有代表意义。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子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包粽子供自己及家人美美享用,但也会把它投入江河中用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也通常会在江河赛龙舟,以此来庆祝。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美德和文化的艺术形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千古名句,道出了中秋以及人生哲理。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是家人团聚的契机。每逢中秋佳节,在外的游子都会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吃饭,晚上与家人一起赏月。月饼意喻着团团圆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人生境界,而中秋节的团圆恰好为生活幸福点亮了人生的瑰宝。

春节无非是传统文化习俗中最热闹的。春节原是最为月朔“元日”而定的.,因为它居于一年之首,所以特别被人们重视。而新年也标志着过去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新春时,人们会把最好的食物,准备好用来祭祀。穿着最美的衣服,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互相致以新年的祝福。用爆竹来祛除灾祸,欢迎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的活动也别具特色,多种多样。贴春联、剪窗花、祭祀等活动。当然对于小孩子来说,新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长辈的压岁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春节笼罩着一股热闹欢愉的气氛。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之进步。”。而我们青少年,则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接续的主力军,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言:“当中国人的下一代忘记自己文化的那一天,我们就可以去攻打这个民族。”难道要等到美国打到家门口,我们才醒悟吗?不,不会有那么一天,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从我们青少年做起,一代一代地传承弘扬下去。中华传统节日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文化是我们的根,它是我们的魂,因此它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努力帮根扎牢,将民族之魂一点点壮大起来。

《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1000字读后感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8位用户喜欢。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有中国结,中国书法,京剧脸谱等,不过我最喜欢品茶。我先说一说有关西湖龙井茶的故事吧。

在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四次去龙井茶区视察,品尝龙井茶,赞不绝口,并将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大振,扬名天下。

所以我把家里的龙井茶拿出来,准备泡上一杯,品尝一下。刚拿出来的茶叶是深绿色的,扁扁的,脆脆的。我把茶叶放进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再让妈妈帮我倒上九十度左右的开水。倒进去以后,茶叶几乎都浮了上去,只有几片茶叶竖在杯底。摇一下杯子,茶叶好像都在跳舞。此时龙井茶的颜色变成了浅绿色。妈妈说品茶就像品味人生。我想尝尝人生的味道,就迫不及待地喝了第一口,有点苦涩,但带点清香,这大概就是人生的苦味吧;紧接着,我喝了第二口,这次味道比较淡,还略带些甜味。真是苦尽甘来啊!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生中的甜味吧;第三次喝就没什么味道了,和白开水差不多,但是清香还在其中。

我喜欢品茶,更喜欢茶文化,由此我更爱我的家乡,龙井茶也是杭州人的贡献吧!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0位用户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范文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这本书,书中有许多小故事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其中《华罗庚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白兔,妈妈说:“那你要自己照顾它哦!”我不假思索地说:“那是肯定的。”于是妈妈就给我买了小白兔,开始几天,我一直精心地照顾它,给它喂食、打扫卫生,带它出去透气。慢慢地,我就嫌烦了,不想给它喂食,更不想给它打扫卫生,每天只想和它玩一会。再后来,我就不管它了,一直都是妈妈在照顾它,有一段时间,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它,小白兔生病了,我很伤心也很自责,一定是因为我没好好照顾它,小白兔才会生病的。这时,我想起了华罗庚爷爷的"故事,他小时候很有数学方面的天赋,可是因为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就一边在家里做生意,一边自学数学,即使得了伤寒病,仍然潜心研究,发表论文,后来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还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为应用数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深受华罗庚爷爷的启发,悉心照顾小白兔,很快小白兔的病好起来了,又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了,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

我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后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它让我受益匪浅,陪伴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传统文化书籍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原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只适合小学生阅读,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纵览全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他的阅读对象不应只是中小学生,应该是所有的中华儿女。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作家赫尔曼.赫塞说:“我们现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书中。”是的,《老子》是经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转》、《荀子》……也同样值得我们去一一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把我们带到千年前的古代尽情翱翔,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漫步。

轻叩中华传统的大门,我们应该做到“自知”、“自胜”、“自省”,自然的规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标,箭头高时就压低一些,箭头低时就太高一些,老师称它为“损有余而补不足”。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写到:“水不断地滴到石头上,时间长了就可以把石头滴穿”。这是“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处。

传统文化书籍读后感200

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传统文化则是国家的根,失去传统文化的国家恰如无根的浮萍,悬浮迷茫地漂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不知归去何方。而中国——我们的国家,却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这是令我们多么自豪的历史啊!而最具代表性的无非是我们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了。读了《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文化》让我看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来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节日”最初并不是“庆祝之日”的意思,而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而定的节气时令。后便于人们生活的安排,形成大大小小的节日,并在长期的社会传承中形成了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而这些节日也是具有着特殊的意义的。“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也最具有代表意义。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子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包粽子供自己及家人美美享用,但也会把它投入江河中用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也通常会在江河赛龙舟,以此来庆祝。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美德和文化的艺术形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千古名句,道出了中秋以及人生哲理。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是家人团聚的契机。每逢中秋佳节,在外的游子都会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吃饭,晚上与家人一起赏月。月饼意喻着团团圆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幸福和人生境界,而中秋节的团圆恰好为生活幸福点亮了人生的瑰宝。

春节无非是传统文化习俗中最热闹的。春节原是最为月朔“元日”而定的,因为它居于一年之首,所以特别被人们重视。而新年也标志着过去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新春时,人们会把最好的食物,准备好用来祭祀。穿着最美的衣服,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互相致以新年的祝福。用爆竹来祛除灾祸,欢迎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的活动也别具特色,多种多样。贴春联、剪窗花、祭祀等活动。当然对于小孩子来说,新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长辈的压岁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春节笼罩着一股热闹欢愉的气氛。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之进步。”。而我们青少年,则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接续的主力军,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言:“当中国人的下一代忘记自己文化的那一天,我们就可以去攻打这个民族。”难道要等到美国打到家门口,我们才醒悟吗?不,不会有那么一天,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从我们青少年做起,一代一代地传承弘扬下去。中华传统节日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文化是我们的根,它是我们的魂,因此它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努力帮根扎牢,将民族之魂一点点壮大起来。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

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后,我明白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源泉。

我从传统文化中学到最深刻的是——“孝”,“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作为孩子,应该孝顺父母,孝敬长辈。

我们的父母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新的生命。他们辛辛苦苦地付出太多太多,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庭和美满的生活。也许有的地方他们无法让我们一一满足,但他们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辛辛苦苦地工作,我们还能有什么不满足、不满意的呢?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父母、怨恨父母、嫌弃父母。

生活上从根本上要记住———感恩。我们任何一个人是无法在世界上生存的,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敬重长辈。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陪伴,同学的互助,使我感受到了心灵的温暖,也是我人生中前进的动力。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报答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学习到“孝”的重要性,如何去“孝”。让我们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永世相传!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

有一次,我好奇的问:“妈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妈妈笑眯眯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着呢!走,我带你去瞧瞧。”我听了,两眼放光,兴致勃勃的跟着妈妈走了。

我跟着妈妈来到集市上,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我奇怪的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妈妈没有说话,只是拉着我往前走,终于,她在一个小摊前停住了脚步。妈妈指着一本书法书说:“这个就是。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随后,妈妈又指了指远处的戏台,说:“戏曲也是传统文化噢!”

接着,妈妈又带我看了许多东西,使我懂得了许多。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晚霞染红了天空,妈妈微笑着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多着呢,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呢!”

我和妈妈回到家,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我立刻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其实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定会发现。”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800

读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1位用户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想到中国,我心中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什么尊老爱幼,什么执著追求,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代名词。风流人物、九州风景、民间故事、艺术符号、八方习俗、文学瑰宝。都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与改革。我沉浸在这一则则故事里,犹如置身于广大的海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记载了许许多多,有神话、有历史、有艺术、有瑰宝。其间我最喜爱那美轮美奂的民间故事。那牛郎不顾那汹涌奔流的银河,同儿女拿起粪瓢去舀那天河的水。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那坚强而执着的爱情,感动了皇母娘娘,终于允许他们相见一次。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把爱情去掉一个字,那就是爱。是啊,这就是纯真而坚韧的爱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死都要相见,在坟墓里化作一对鸳鸯鸟,飞到高高的树上去了。那扯下的裙角,化作蝴蝶,也化作心里沉淀的爱意了。

如此美丽的爱情,如此纯真的爱,也值得我为之感动。但还是文学瑰宝更对我的胃口。我同书本一起探讨谁才是《三国演义》的“一号人物”。《三国演义》我看过,但不过草草翻了一下而已,根本不记得什么“计”。这个故事里却贬低诸葛亮,抬高反派曹操的身价。其实也不算是贬低抬高,事实证明就是这样。诸葛亮表面谦虚内心却十分狂傲,不但编造歌谣搞当地个人崇拜,还广告扬名,即使属下是个能人。反而曹操却真实得多,他是一个生来就有领袖能力的人,也是个浪漫主义者,他干的那些坏事,也多半是“不得不”的。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周瑜气量小,心胸狭窄,恨不得杀死处处都胜过他的诸葛亮,就是教科书也是这样说。其实并非如此。杀诸葛亮是为了护国家的安全,是替大众着想。这样一分析,我想你也改变了传统的看法吧。

九州风景也是美丽的很。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连火红的果实也沾染上了一丝素白,草尖上几滴雾气凝成的水珠,映出远处朦胧的山峰。走在这样的雾里,连衣服都会湿淋淋的。这样轻幽淡雅的风景,无不显露出中华秀丽的自然风光。

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是令人兴奋难以忘怀啊!

读传统文化

读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有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0位用户喜欢。

读《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有感300字范文

根据省第十五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安排,老师要求我们认真阅读了《中华传统文化读本》。

通过阅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医药学》中的名人名著。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的《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等理论。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科学史上的奇迹。

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着名医生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事实证明,四诊法非常科学,非常实用。这也是科学史上的奇迹。

东汉末年,被誉为神医的华佗。从一个醉汉身上受到了启发,历经数次实验,终于成功的发明了麻醉剂。从此,病人再也不用承受手术的痛苦。

明朝的李时珍,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历时半生心血,写成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上述三位人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们发明的医术,为世界医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一是为我们中国人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感到自豪和骄傲;二是他们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对医学事业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是我们要好好学习,发扬他们敢于研究、敢于创新的精神。长大后,将他们的医术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健康幸福作出贡献。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550字

原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只适合大中专学生阅读,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纵览全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他的阅读对象不应只是大中专学生,应该是所有的中华儿女。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作家赫尔曼.赫塞说:“我们现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书中。”是的,《老子》是经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转》、《荀子》…….也同样值得我们去一一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把我们带到千年前的古代尽情翱翔,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漫步。

轻叩中华传统的大门,我们应该做到“自知”、“自胜”、“自省”,自然的规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标,箭头高时就压低一些,箭头低时就太高一些,老师称它为“损有余而补不足”。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写到:“水不断地滴到石头上,时间长了就可以把石头滴穿”。这是“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让我们共享经典,引导我们要坚持不懈、任人唯贤、持之以恒,让我们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学会“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思想境界应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

可惜的是现在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人,同时会丧失其理性的反省力与创造力,如不及时解救,我们的社会将渐渐成为“没有文化而不适合人居住的社会”。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个人永远的精神食粮。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9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读过网站上的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作者们的那一句句独到见解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我印象最深的文章的篇名叫《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文章的题目一下子就使我感到了茫然,仔细品读下来,才有所触动,有所感觉。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虽然这是引用的着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名言,虽然只是那么短的一句话,但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不可动摇。

接着作者的那一段极富表现力的排比句更是令我心潮澎湃。作者是这样写的:

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谁能不怀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哪个儿女不把对祖国母亲的这份强烈情感融入生命,并使之成为生命中一首激情高昂的主题歌呢?当杨利伟坐上“神舟五号”升空时,谁不为祖国的成就而感到震撼和自豪呢?当奥运健儿们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时,谁不为祖国取得的荣耀而感到骄傲呢?

这是对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这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使我联想到:20xx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勇夺中国人渴望已久的金牌的一刹那,那情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环绕,难以磨灭。当他跨过最后一个栏,飞快地冲过终点,以12.91秒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在短跑项目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枚金牌时,我心潮澎湃,我想在这12.91秒的时间内,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样,犹如滔滔的江水。刘翔的那块金牌里面不但包含了他多年来的血汗和经验的积累,而且还有激励他迈向巅峰的那一份强烈的民族精神。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种种复杂的情绪都升华了,自然地融合于节奏之间,变成了令人陶醉的旋律,民族精神。

其实,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努力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多为国家做出贡献。有了信心的支柱,就等于迈向了成功,有了正确的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高尚的爱国情操;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有了祖国,就等于有了光辉灿烂的未来。

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阶段,让我们谨记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请记住: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

传统文化

端午节传统文化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端午节传统文化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传统文化

读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读《优秀传统文化》有感300字

暑假里,我读了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从古代遗传下来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较感兴趣的`是文房四宝之一的墨和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就让我先说墨吧。

我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的墨锭。或者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体形态的存在,我认为在古代,墨比毛笔还要好。

明代是制墨职业上最光辉的时代。“好笔配好墨,定让一个就书写好的人变的书写更好,”这是我的内心想法。

再说李时珍创作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举世公认的巨著,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这几千年来,中国药物学的总结,可谓是中国医药史上最闪亮的一颗珍珠。

《本草纲目》,在那些花草混进药草的年代,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读了这本《优秀传统文化》,让我受益匪浅,之前不知道的古代名人和传统文化传统,知道了一部分。还有各种小故事,让我又多知道了历史一些。

读传统文化有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20个字,有3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0分钟,慢速需要28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读《传统文化》有感1

利用寒假,我阅读了曲黎敏先生所著的《中医与传统文化》一书,整本书留给我最直观的印象便是二字——深情,曲老先生对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切而诚挚的情感,一往情深深几许怕是最好的概括,这也启迪了我对中医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思考。

从前,我们仰望星空,感到星空是那么浩瀚无边,俯察大地,大地是那么广袤无垠。人们朝夕与自然相处,从自然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草木荣枯、生物兴亡、岁月更迭、生老病死……所有的一切都符合客观规律,沿袭既定的轨道进行着。中医,也是这般应运而生的,所以它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密切联系的,也有着割不断的深情。

曲黎敏先生在《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展现给我们的是中医与文化间一派安详和谐的图景,所以在我看来中医与其拆解为中国之医,不如说是中庸之医更为恰当。《中庸》是儒家经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样来看“中医”,一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透析,两者关系可见一斑,二来,中医本身也很讲究“度”的理念,讲究天人合一,凡事有节度,本身也与中庸的论点相契合。

古人感应着自然的变化,集合众人之智慧,撰写下《黄帝内经》,这是一本没有著者姓名,没有产生时间,也无从追溯其原貌的医书,但它同时又是一本慈惠无穷,垂训千载,千百年来当仁不让,被中医奉为第一经典的医本。《黄帝内经》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到一个“和”字,当我们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才能使自己的身体状态达到峰值,从而远离疾病。

可以说儒家思想在早期,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型。但它又不仅仅是儒,自炼丹、养生方术等技艺盛行开始,中医就融入了大量道学思想,究其原因,和文化发展有关,和历朝历代的统治文化思想有关,汉以前百家争鸣,汉以后独尊儒术,到魏晋道玄盛行,再到唐代佛教传入,宋代理学发源,中华延绵不断的文化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使得中医可以汇聚百家之长, 在历史的洪波里洗练,不断完善融合,终成中华特有的一道风景,是医学还是文化,早已分辨不清。所以曲黎敏先生说:“《黄帝内经》是医学,更是医道,它的真正作用不是机械性地对疾病进行治疗。而是更像一位老师。引导我们顺应自然的力量。”

《中医与传统文化》给了我们一个遐想的空间,透过书本的纸页,我们仿佛能看到,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混沌中睁开眼,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人类,把自己和自然界区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分开来,又在朝夕中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力量,臣服于自然的造化之力,当一个生命降生,人们感到喜悦,当一个生命凋亡,人们感到恐惧,于是先人开始渴望生命,从语言到文字,从巫术到医学,中医从文明中诞生,文化因生命的存在而得以延续。

静静地读完整本书,闭上眼,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诗经里的一句句子,“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曾经多么朴实而简单的生活写照,也许就是我们文明本来的样子,中医发展到今天,一路磕磕绊绊,但从未绝断,我觉得这也是中医本来的样子,它和中华传统文化一样,充满了韧性,所以不会轻易被破坏,我今天作为一名中医人,多希望能肩负起中医和中华文化传承的担子,让中医返璞归真,溯洄从之,去寻觅佳人倩影,不知伊人是否正在水一方,等一个知心人带她共沐曙光。

我合上书页,任凭着深情在字里行间和指尖流泻……

读《传统文化》有感2

暑假里,我读了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从古代遗传下来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较感兴趣的是文房四宝之一的墨和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就让我先说墨吧。

我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的墨锭。或者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体形态的存在,我认为在古代,墨比毛笔还要好。

明代是制墨职业上最光辉的时代。“好笔配好墨,定让一个就书写好的人变的书写更好,”这是我的内心想法。

再说李时珍创作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举世公认的巨著,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这几千年来,中国药物学的总结,可谓是中国医药史上最闪亮的一颗珍珠。

《本草纲目》,在那些花草混进药草的年代,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读了这本《优秀传统文化》,让我受益匪浅,之前不知道的古代名人和传统文化传统,知道了一部分。还有各种小故事,让我又多知道了历史一些。

读《传统文化》有感3

最近,我读了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本书,使我更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辉煌灿烂。

读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虽有理,让三分》。看完后,就让我想起“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小孔融当时只有四岁,她把最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从小孔融懂得礼让,懂得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这对他的成长与成材有很大的帮助,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具备这种美德。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感受到了学习和生活中都要讲道理,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互不相让,生怕吃一点亏,这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上校车不要拥挤,跟同学发生争吵,不要破口大骂,使矛盾更加恶化。古人说得好,“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也要让三分。

因此,我以后要养成这种礼让三分的好习惯,把自己培养一个有文化,讲道理,有修养的小学生,长大了,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读《传统文化》有感4

最近,我读了本《传统文化》这本书,使我全面了解了中国文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辉煌灿烂。

读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虽有理,让三分》。看完后,就让我想起“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小孔融当时只有四岁,他把最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从小孔融懂得礼让,懂得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这对他的成长与成才有很大的帮助。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具备这种美德。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感受到学习和生活都要讲道理,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互不相让,生怕吃一点亏,这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上校车不要拥挤,和同学发生争吵不要破口大骂,使矛盾更加恶化。古人说得好,“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也要让三分。

因此,我以后要养成这种礼让三分的好习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文化,讲道理,有修养的中学生,长大了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完美、富强。

读《传统文化》有感5

我近几天读到《画坛故事》中的三个小故事,略有感触,写下此文。读完这三个小故事最大的感想是:若我们都能以谦卑来面对生活,那我们的人生将是光彩纷呈;若想获得成功,天赋或许是一方面,但后天的学习更加重要。

细看展子虔交友,擅长画雄奇山水的他,在名气大了之后,不服山水画大师董伯仁对自己的批评,在认真审视自己的画作之后,一改骄傲之心,诚恳地向董伯仁学习,终成“唐画之祖”,字里行间中,我们能看到他那骄傲的个性,同时,隐隐透出的谦卑更让我们对他大加赞赏,自身的天赋加上谦卑的学习,何事能将他阻挡?何难能让他止步。他得到的,只会是愈来愈多的成功,是更加美好的人生。相反,倘若展子虔空有一身天赋,傲气不改,不难想象他的画技将难以提升,止步不前,对一名画家而言,一成不变的画技无疑是最可怕的,因为,人还是喜欢欣赏新鲜的、多变的,而非千律的画作。就如古时的伤仲永,少时天赋惊人,很有名气,但他却未能谦卑地学习,可怜最后泯然众人矣。

后面两个小故事《阎立本观画》、《王翚学画》,阎立本年少成名,偶得大师的石刻画,耐心地将石刻画冲洗,大发个中妙处,留宿十多天学习,终而“丹青神化”。王翚自幼天赋过人,且虚心地向王鉴求教,王时敏更是“以你的高才,究竟是来做我的老师,还是来做我的学生?”的玩笑。不难看出,三位画家藏画技于一身,还能以谦卑之心不断发展自己,才逐渐名声大噪而流芳百世。

一个人拥有了谦卑就拥有了成长的力量。从父亲手中接过“旺旺”的“米果之子”在短短三年就取代父亲成为“米果大王”。人们惊叹他只有高中学历,父亲让他谦卑,听取博士的意见,正是这种心态,他虚心求教,锲而不舍,最终有所成。

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要向古人学、向名师学、向大自然学。当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还要不要谦虚呢?要!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些人往往就是由于骄傲自大而陷入泥坑。古人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如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就会把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毁于一旦。我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不自满,才会更上一层楼。

凡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大多都拥有一颗谦卑的心,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没有谁会样样精通,完美无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以补己之短,更好地成就自己。如果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狂妄自大,不仅会失去学习方向,更会堵上自己发展之路,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需要这种谦卑的心态,这是一种能够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大智慧、大气度!

读传统文化的读后感(16篇范文)

我爱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上一年级了,有了一本课内阅读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很喜欢这本书,它让我学到不少知识,知道许多事,就像老师称赞的一样,是长见识了。我最喜欢背书中的古诗。古诗只有短短几句,却给我不同的感受。《登黄雀楼》让我觉得黄河流得真远,流到大海里去了,我也真想登上高高的黄雀楼,远望黄河流入的大海,看看大海有多大。《古朗月行》写了李白小时侯看到月亮引发的奇思妙想,他把月亮当成白玉做的大圆盘,却又怀疑是瑶山台仙女梳妆打扮用的镜子飘飞在青云之上,多美的想象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传统文化信息

  • 中华传统文化的读后感(8篇范文)
  • 中华传统文化的读后感(8篇范文)95人关注

    读《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有感300字范文根据省第十五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安排,老师要求我们认真阅读了《中华传统文化读本》。通过阅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更多]

  •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5篇范文)
  •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5篇范文)90人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 ...[更多]

  • 读传统文化读后感(16篇范文)
  • 读传统文化读后感(16篇范文)90人关注

    读过网站上的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作者们的那一句句独到见解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章的篇名叫《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文章的题目一下子就 ...[更多]

  •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5篇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5篇范文)85人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 ...[更多]

  • 读传统文化有感(16篇范文)
  • 读传统文化有感(16篇范文)78人关注

    原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只适合大中专学生阅读,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纵览全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 ...[更多]

  • 传统文化读后感(16篇范文)
  • 传统文化读后感(16篇范文)55人关注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我感兴 ...[更多]

  •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8篇范文)
  •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8篇范文)52人关注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更多]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9篇范文)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9篇范文)50人关注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更多]

  • 读传统文化的读后感(16篇范文)
  • 读传统文化的读后感(16篇范文)45人关注

    我爱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上一年级了,有了一本课内阅读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很喜欢这本书,它让我学到不少知识,知道许多事,就像老师称赞的一样,是长见识了。 ...[更多]

  • 读优秀传统文化有感(16篇范文)
  • 读优秀传统文化有感(16篇范文)13人关注

    我近几天读到《画坛故事》中的三个小故事,略有感触,写下此文。读完这三个小故事最大的感想是:若我们都能以谦卑来面对生活,那我们的人生将是光彩纷呈;若想获得成功,天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