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24 16:30:02 查看人数:36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868字 14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98人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1041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45人
读春江花月夜 1229字 14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83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2819字 17段 10分钟 16分钟 22分钟 266人
卧看窗前月人约黄昏后-读春江花月夜 544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07人
读春江花月夜有感 1524字 34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255人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1045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90人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8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江月待我,河山待我。

我读《春江花月夜》时心里有一片旷然天地。我不知道到底领悟了几分“以孤篇盖全唐”的气势,只是品着张若虚笔下消失不见的我。

春江潮起,月光潋滟,花在夜色中悄然而开。我以为这是中国千年诗歌史上最华美的一章,你看这些一切组成了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呀,它们仿佛等着我的到来。这时候,盛唐气象就这样在面前铺展开来。

唐人似乎永远有我们不可及的风度,他们的存在,无时无刻不隐现在他们的笔下。以后没有一个朝代像唐人一样满篇壮丽山河,也没有谁像唐人一样不著一字“我”,却通篇都是我。

你看那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的边上是不是站着志气慷慨的李白?你看那长安高楼一声长笛是不是有赵嘏相倚?你听见那浣衣女子划舟拨开莲丛的笑声里有王摩诘的兴致了吗?……

自然与“我”的存在,几乎可称是唐诗最动人心魄的美感所在。唐人仿佛生来有一种自信,似乎山河众多美景,从冥冥远古至今就是在等着我的到来,这也许是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气概,可我更愿意相信,唐人这种关乎宇宙意识的美学认知,其实也是源于与自然灵契相合。

登山则情漫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川湖海,从一开始便能触发人心中最隐秘的震动。我与自然同在,这其实是一种生命状态,一种令人抛弃社会与世俗寻归自我的真实。山林与岁月同寿,我在山林,便与时光共呼吸;湖海永垂不朽,我在胡海,便与日月同辉……

我实在是羡慕极了唐人与山水这样紧密的关系。自然由于唐人的存在,已经快成了盛唐的代号——海上生明月,阳春召烟景……这样的亲密与自豪,实在是久违了。

我记得玄武湖人满为患的呻吟,也听过钟山不堪重负的叹息。自然在当代人的印象里,到底淡褪成阴霾城市必需的山河之肺了。

再也没有人有几分张若虚的豪气,能写江月代代相似,江月只为待我。现代人仿佛从山水画意里抽身而去了,山河沦为景点,到处有我在,却再没有那一颗颗与山林同呼吸的心了,没有了那独笙幽篁的身影,没有了那多病登高的衰迈,连柳子厚恐怕也无法对现今的西山讲一句“皆我有了”吧。

山河勿念,我在的生命,在古时大抵已经结束了。

然而岁月还在,江月仍待。

也许有一日,可赴山河旧约吧。

我在江月,我在河山。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5位用户喜欢。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春江花月夜,中国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以春晚的潮水暴涨,明月升起开头,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潮生明月。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景色动人的生命。月光照耀千万里,哪处的春江没有明月的朗照?江水绕着充满春的气息的`原野转过,月光也泻在开满鲜花的树林上,就像是树被撒了一层白雪。我真的很佩服诗人,一开篇便就题发挥。巧妙的把“春江花月夜”五字化为一个神话般的场景,创造了优美恬静的氛围。

江天一色,澄清的天空只有一轮孤月。诗人陷入了沉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的思绪不仅仅只停留在月亮上,他紧紧地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永恒的。也正是人类的永恒,人生有穷已的我们才能和年相似的江月共存。其间不难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透过这两句诗,我们聆听到了初唐盛世的那种昂扬向上之音。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笔锋一转,把年相似的月亮写成是在等待人的。但月光下,只有大江奔腾而去。月亮有情,选择等待;江水无情,匆匆步履。整篇诗由上半篇的写自然景色转到描绘人生图景,引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

白云,扁舟子,指的都是离人。离人悠悠一去,就如白云飘忽,清风浦上留下的愁有几许!谁家的扁舟子,让明月楼上的人相思不已!“谁家”与“何处”互文,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如此的离愁别绪,诗人才如此设问。

接下来,诗人用可怜承接何处。用月亮烘托在楼上等待的思妇的悲。徘徊两字极其传神,把拟人的月亮的不忍心,要在楼上徘徊,要与思妇作伴,为她解愁的心思艺术性的放大。岂料,月亮好心干坏事,皎洁的月光令思妇触景生情,思念不减反增。她要赶走这月光,但月光就是不消失。这里的“卷”和“拂”,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内心的惆怅。但是困扰她的月光现在不也正在照着远在他方的离人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的思妇终于想通了,希望月光能把自己的思念遥寄他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其实,何止在家的思妇在想念离人,离人也想念着故乡啊!可惜江水流春,流走的不仅是春,更是离人的青春和梦想。月亮升起又西斜,离人还是远离故乡。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无限。“不知乘月几人归”,离人思忖着。我想离人也是想也乘月而归的,但是一切可能实现吗?只能接月光把他的离情,撒在江边的树林上。

读春江花月夜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9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读《春江花月夜》1500字

这首诗是中国最着名的咏月诗之一。张若虚作品不多,却以此诗一举成名,流芳千古。这里,我且不谈张若虚,就谈谈这首诗。

我想,写此诗的时候,一定是个月素风清的夜晚,文弱却骨硬的诗人来到江畔。春夜,寒气袭人,游人稀少。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看江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于是诗性大盎然,吟咏出了这篇千古绝唱。

如果细细品味此诗,我绝对是狗尾续貂。我怎能和一些大家共论此文?所以,我只谈自己肤浅的感受——仅仅是自己的。

“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色后的联想,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乎异曲同工。但“何处春江无月明”,似乎有些沧桑或有更深远的含义。我又从“何处”句,联想到了“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啊,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怎么过,都是一生——你追求功名,殚精竭虑,锦衣玉食,是一生;你慕道求仙,抛却世俗,甘愿淡泊,也是一生。你无论怎样,都可以过得很不错,只是看你怎么对待生活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只相似”。这是多么让人喟叹的句子。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凝成“物是人非事事休”呢?我们的上一代去了,我们这一代也正在去的路上,我们的后代正在蓬勃而起,正如当年的我们。宇宙是永恒的,而永恒的背后,是无尽的死与生的交替。人类的死的悲哀,在不变的宇宙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浪花。于我说来,死则死,倒不可怕,可怕的是稀里糊涂的死。实际上,当诗人写这句诗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有许多悲凉和感慨啊。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诗也是颇耐寻味的。江月待人,那一定是很浪漫的人了。可她苦苦地等,等来的大概是一场春梦。美好的青春年华倏然而过,唯镜中双鬓染霜——我那不可再回的青春啊!几多苦泪,几多追悔,几多顿足!然而,皆是无用,长江送流水,即是无奈也。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真可谓缠绵悱恻。

轻舟一叶,孤灯一盏,有相爱之人陪伴,于漠漠暗夜里悄然远去,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幸福。“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这种感觉对外人来说是羡慕,对自己来说,那真是一种巨大的解放。

然而,如果不是乘扁舟子的人,而是想乘扁舟子的人,看到此景,除了羡慕,更多的是什么?酸楚。

“何处相思明月楼?”当真揪心。天下最让人心焦的,就是相思苦了。当初梁祝化蝶,就是为了解脱相思之苦。他们化蝶成仙,翩然而去,似乎是人间最完美的爱情。但其实,人人都知道,那是最凄楚的现实,也只有把痛苦的"现实转换成虚无的幻想,似乎能让心里好受些。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仅是人,哪个有生命的生物不是如此?——尤其对男女之爱更为看重。有情人天涯一方,那是怎样的痛苦?怎么一个痛苦了得!

因此,古今中外,描写相思的诗篇和音乐汗牛充栋,更可贵的,是大多数的作品细腻、柔情、委婉、缠绵,极动人。有的时候,我听着听着,不觉心酸,一天的心情都很低沉。但怪的是,这种低沉不是一种痛苦,而是略微带点幻想、赞美和温柔,颇有点“薄阴的天气”之感。

读古诗就怕想象。从文字里往外想象,天马行空,一而二,二而三,以至无穷,生活百味,糅合一处,酸甜苦辣,逐一品尝,倒也是精神世界的一个大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19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读后感2500字

第一次听到《春江花月夜》这个名字,还是在我小时候学琴的时候。当时的我还只读小学,并不知道还有张若虚这样一个人,更不知道他创作了一首不朽的诗作,只知道《春江花月夜》是中国的十大名曲。当初,只是被那时而清扬,时而婉转、时而急促的旋律吸引着。我很想演绎好它,随着音符,我的脑海中呈现过一幅、又一幅的江畔景色。直到念了大学,我才真正意义上拜读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诗中的景象多少次与我想象的不谋而合啊!现在我便以我所理解的赏析这首诗。

一、作者的生平及流传诗作

张若虚是初唐与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大概与陈子昂一同登上诗坛。他的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扬州人,做过兵曹,他的诗文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刑巨、包融等吴越文士驰名京都。

他的作品也大量散失,只流传了两篇古体诗。是五言古诗《代答闺梦还》,一首是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前者风格绮丽,深受齐梁诗风影响;后者则“流畅婉转”,“动古今人心脾”,是千载传诵的优秀作品。

而《春江花月夜》本是一首乐府旧题,不过是思妇、闺愁的传统题材,但诗人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勇于创新,赋予旧题以新意,扩大诗篇的表现内容。诗人别处心裁,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表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在诗中诗人就题生发,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抒发诚挚的相思之情,探索了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成为“读不能厌”的杰作。

二、赏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

诗作一开篇便写出了春江月夜壮阔的景象。“春江潮水连海平”作者把有边有界的的江与无边无界的海连在一起,空间一下子被无限延伸,场面宏大、气势恢弘。而“海上明月共潮生”则表现了一幅海面涌动着粼粼的波涛,一轮明月浴水而出,洒落下光辉的画面。“生”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江水、海潮、明月的无限生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潮水流到哪里,月光就跟随到哪里,春江之上有哪里不受到月光的照耀呢?诗人的情思也随着扩大,场面由眼前的春江月夜扩大到天下的江河月夜。“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作者笔锋一转,由海天之际移到江岸。江水流淌在树木花草遍生的原野,银色的月光洒落在春江大地上,就像播撒了一层洁白的雪花。“空中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如水的月光洗涤了天地万物,洗涤了世间的污垢和尘埃,只剩一个银白的月光笼罩着整个世界。如此良辰美景,无疑会调动诗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寻求。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海天一色,只有皓月当空,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孤”字透露了作者的人间情怀,作者由月及人,由望月想到月照人,追溯起人之初、月之始。在江边是谁第一个见到这轮明月?明月又是哪年将她的光辉洒向人间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体现着朦胧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这已不是单单的写景,是在探索宇宙的开始,追溯人生的开端。接下来有疑问转为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短暂,一代又一代人无穷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的悬挂在天空,仿佛没有什么变化。她总是从海面上升起,悬挂在天空,好像在等待什么人,可那个人至今都没有出现。

“白云一片去悠悠,清风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作者又将无限无情的时间、空间的描写转向短暂而有情的人生。白云的漂泊、无定象征征那游子在外漂荡,不知今又在何方。“青枫浦”看似地名,但又非实指,在此亦不特指一家一户,因此道明了在这春江月夜,思念夫婿的思妇们又何指千家万户?月光之下, 是谁家的游子乘一叶扁舟在外飘荡呢? 那家中的思妇又是在哪座楼上想念着他呢? 一句写游子, 一句写思妇,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颇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四句主要是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诗人没有直接书写思妇是如何的思念远在他乡的游子,而是将落笔点选在了月光来寄情托物。那月光仿佛有意和思妇作伴,总在楼前徘徊不肯离去。月光洒落在梳妆台上,玉户帘中,捣衣砧上,时时刻刻陪伴着思妇。此景越是让思妇思念远方的夫婿,她于是想卷走玉户帘上的月光,想拂去捣衣砧上的月光,却无奈“卷不去”、“拂还来”,两个动词“卷”、“拂”的运用,把思妇的如痴如醉、犹梦还醒的迷茫情景形象生动的刻画出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月光牵扯着思妇的情怀, 此时此刻, 月光不也同样照耀着她刻骨铭心的`爱人吗? 他是否也在这月光的照耀下思念自己呢? 想象中的思妇认为爱人在远方共望月光,只是同在一片月光下却无法相知, 那么只好借月光来遥寄各自的思念之情了。游子、 思妇相距太远了, 上有广裹的天空, 善于远飞的鸿雁尚不能随月光飞渡到你的身边, 下有悠长的流水, 潜跃的鱼龙也只能泛起一层层波纹而难以游到你的跟前#在此,诗人以鱼雁的潜跃长飞而不达, 形象地道出音讯难通, 并含蓄地暗示出看似平静的思妇之鱼龙腾跃、 鸿雁凌空?、翻江倒海的内心世界,及其所受的煎熬, 衬托并刻画游子思妇深切的相思离愁和音讯难通的无奈。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在那寂静的良宵深夜之中,思妇梦见了落花,一个“闲”字写出了思妇心中的怅惘和无奈。落花飘落在潭水之中,那幽微的声响无疑如钟鼓般敲击着思妇的心房。春光易逝,这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一半,可思念的人却迟迟不肯归来,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在思妇的喟叹中轻轻溜走了。梦中的游子忘了归家, 梦中之花落在幽静的闲潭之中, 花落了, 春之将去, 可是人还远在天涯, 不能归返; 江水长流, 送走的何止是自然的春天,它流失的更是游子的青春, 幸福和憧憬。诗人以梦起兴, 将梦与眼前实景相映照, 用落花、流水、 落月等感伤之词, 烘托断肠人在天涯的愁苦,在这伤春伤别的情景中又落到春、 江、 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氛围中, 和诗之篇题, 篇首遥相呼应, 含蓄蕴藉, 余味无穷。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江满树。”江月西斜,逐渐藏在海雾之中,这春江的月夜将要过去了,可思妇的思念之情却茫茫无际。碣石比喻北方,潇湘比喻南方,象征着游子和思妇的距离很远很远,相会也遥遥无期。“不知乘月几人归?”诗人笔锋一转,由写一对夫妇的情思转而写道天下的游子。最后的“落月遥情满江树”,是诗人对天下有情人的眷顾。游子经过了一番心情的跌宕,终于有了迫切的还乡情绪,作者的笔调也转向对其命运的关注,希望最后一缕落月的光辉能够照送他们及时回家与亲人团聚。

三、结语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表面上是首写离情别绪的爱情诗,但作者通过一系列春江月夜上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春江月夜的图画。画中有人,一个深爱丈夫的忠贞女子;画中有物,包容春江明月海潮、天空原野、花林沙滩、 白云飞霜、扁舟楼台、妆镜砧石及长飞的鸿雁和潜跃的鱼龙。不难看出,这首诗是一首尽情写热爱自然及对生命有深刻体验的赞美诗。诗中蕴含的追求人生真谛、探寻宇宙奥妙的哲理令读者久久寻味。

卧看窗前月人约黄昏后-读春江花月夜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卧看窗前月人约黄昏后-读《春江花月夜》

斜斜地趴在木头地板上,忙碌之后的闲余变得很充实。想象小猪一样昏昏睡去,却发现窗前的一切如此有感染力,使我不得不想象这些温馨的过往。突然在转念之间发现了一首很美的旋律,于是《春江花月夜》拉开了序幕。---引子

原来今天,我们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存于世;原来今天,我们同样持有悠久的情感放肆在这个凄美的夜晚;原来今天,我们一起走过漫长漫长的古道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轨迹。

试着打开所有的感官,尝试将生命的一切寄托在这个凄迷的夜晚。月光的动貌显现眼前。月华随云影荡漾,在灰飞湮灭中,瀑布般的月光之花是生命的涌动,飘扬在这个了无尽头的宇宙。宽敞的`月河,你在最深远的天际中闪动。

原来一切竟是如此简单,一年地过去,可每年的寄托都未相同,每年的今日一过,你又是新的轮回。生命在你的世界里是无所在的。因为你,是生活的永恒。

我听见,你用亲切的歌声传达生命无极限的真理;我闻到,你傲人的芳香向人们诉你孤独的忧伤;我看见,你牵动淡红的绳子传去女子对恋人的情感;我触摸,你淡雅的影子也在一直支持我努力前进;我感到,你是浩荡天空中的一面明镜,无限和有限的年华,在你的手中已被牢牢把握。

今天,我在想月的日子里,告诉你我的心事,你将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渐渐老去。

[卧看窗前月人约黄昏后---读《春江花月夜》]

读春江花月夜有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24个字,有3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读《春江花月夜》有感

春江花月夜

唐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是中国最着名的咏月诗之一。张若虚作品不多,却以此诗一举成名,流芳千古。这里,我且不谈张若虚,就谈谈这首诗。

我想,写此诗的时候,一定是个月素风清的夜晚,文弱却骨硬的诗人来到江畔。春夜,寒气袭人,游人稀少。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看江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于是诗性大盎然,吟咏出了这篇千古绝唱。

如果细细品味此诗,我绝对是狗尾续貂。我怎能和一些大家共论此文?所以,我只谈自己肤浅的感受——仅仅是自己的。

“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色后的联想,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乎异曲同工。但“何处春江无月明”,似乎有些沧桑或有更深远的含义。我又从“何处”句,联想到了“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啊,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怎么过,都是一生——你追求功名,殚精竭虑,锦衣玉食,是一生;你慕道求仙,抛却世俗,甘愿淡泊,也是一生。你无论怎样,都可以过得很不错,只是看你怎么对待生活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只相似”。这是多么让人喟叹的句子。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凝成“物是人非事事休”呢?我们的上一代去了,我们这一代也正在去的路上,我们的后代正在蓬勃而起,正如当年的我们。宇宙是永恒的,而永恒的背后,是无尽的死与生的交替。人类的`死的悲哀,在不变的宇宙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浪花。于我说来,死则死,倒不可怕,可怕的是稀里糊涂的死。实际上,当诗人写这句诗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有许多悲凉和感慨啊。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诗也是颇耐寻味的。江月待人,那一定是很浪漫的人了。可她苦苦地等,等来的大概是一场春梦。美好的青春年华倏然而过,唯镜中双鬓染霜——我那不可再回的青春啊!几多苦泪,几多追悔,几多顿足!然而,皆是无用,长江送流水,即是无奈也。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真可谓缠绵悱恻。

轻舟一叶,孤灯一盏,有相爱之人陪伴,于漠漠暗夜里悄然远去,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幸福。“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这种感觉对外人来说是羡慕,对自己来说,那真是一种巨大的解放。

然而,如果不是乘扁舟子的人,而是想乘扁舟子的人,看到此景,除了羡慕,更多的是什么?酸楚。

“何处相思明月楼?”当真揪心。天下最让人心焦的,就是相思苦了。当初梁祝化蝶,就是为了解脱相思之苦。他们化蝶成仙,翩然而去,似乎是人间最完美的爱情。但其实,人人都知道,那是最凄楚的现实,也只有把痛苦的现实转换成虚无的幻想,似乎能让心里好受些。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仅是人,哪个有生命的生物不是如此?——尤其对男女之爱更为看重。有情人天涯一方,那是怎样的痛苦?怎么一个痛苦了得!

因此,古今中外,描写相思的诗篇和音乐汗牛充栋,更可贵的,是大多数的作品细腻、柔情、委婉、缠绵,极动人。有的时候,我听着听着,不觉心酸,一天的心情都很低沉。但怪的是,这种低沉不是一种痛苦,而是略微带点幻想、赞美和温柔,颇有点“薄阴的天气”之感。

读古诗就怕想象。从文字里往外想象,天马行空,一而二,二而三,以至无穷,生活百味,糅合一处,酸甜苦辣,逐一品尝,倒也是精神世界的一个大餐。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90位用户喜欢。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750字

春江花月夜,中国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以春晚的潮水暴涨,明月升起开头,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潮生明月。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景色动人的生命。月光照耀千万里,哪处的春江没有明月的朗照?江水绕着充满春的气息的原野转过,月光也泻在开满鲜花的树林上,就像是树被撒了一层白雪。我真的很佩服诗人,一开篇便就题发挥。巧妙的把“春江花月夜”五字化为一个神话般的场景,创造了优美恬静的氛围。

江天一色,澄清的天空只有一轮孤月。诗人陷入了沉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的思绪不仅仅只停留在月亮上,他紧紧地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的存在是永恒的。也正是人类的永恒,人生有穷已的我们才能和年相似的江月共存。其间不难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透过这两句诗,我们聆听到了初唐盛世的那种昂扬向上之音。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笔锋一转,把年相似的月亮写成是在等待人的。但月光下,只有大江奔腾而去。月亮有情,选择等待;江水无情,匆匆步履。整篇诗由上半篇的写自然景色转到描绘人生图景,引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

白云,扁舟子,指的都是离人。离人悠悠一去,就如白云飘忽,清风浦上留下的愁有几许!谁家的扁舟子,让明月楼上的人相思不已!“谁家”与“何处”互文,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如此的离愁别绪,诗人才如此设问。

接下来,诗人用可怜承接何处。用月亮烘托在楼上等待的思妇的悲。徘徊两字极其传神,把拟人的月亮的不忍心,要在楼上徘徊,要与思妇作伴,为她解愁的心思艺术性的.放大。岂料,月亮好心干坏事,皎洁的月光令思妇触景生情,思念不减反增。她要赶走这月光,但月光就是不消失。这里的“卷”和“拂”,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内心的惆怅。但是困扰她的月光现在不也正在照着远在他方的离人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的思妇终于想通了,希望月光能把自己的思念遥寄他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其实,何止在家的思妇在想念离人,离人也想念着故乡啊!可惜江水流春,流走的不仅是春,更是离人的青春和梦想。月亮升起又西斜,离人还是远离故乡。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无限。“不知乘月几人归”,离人思忖着。我想离人也是想也乘月而归的,但是一切可能实现吗?只能接月光把他的离情,撒在江边的树林上。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7篇范文)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春江花月夜,中国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以春晚的潮水暴涨,明月升起开头,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潮生明月。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景色动人的生命。月光照耀千万里,哪处的春江没有明月的朗照?江水绕着充满春的气息的`原野转过,月光也泻在开满鲜花的树林上,就像是树被撒了一层白雪。我真的很佩服诗人,一开篇便就题发挥。巧妙的把“春江花月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春江花月夜信息

  •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7篇范文)
  •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7篇范文)36人关注

    春江花月夜读后感春江花月夜,中国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