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范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15 15:30:02 查看人数:28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 1009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94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509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85人
有关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843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48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213字 6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96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464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34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43字 2段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291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648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38人
名著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211字 10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53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237字 8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28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388字 18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70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3096字 26段 11分钟 17分钟 24分钟 254人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5468字 37段 19分钟 30分钟 43分钟 217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173字 5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53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528字 9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73人
名著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138字 6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09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5322字 45段 18分钟 29分钟 41分钟 175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

也许是身边没有这样的事发生吧,对于主题追忆追风筝的人,那个仆人兄弟,表达对他的歉疚,救赎自己年少时候所犯下的由于自己的嫉妒心而造成一对四十年的好友分离,一个朋友忠心的失落,自己良心受到谴责这样的错,我更加体味深刻的是那个父亲为自己儿子所做的。像很多的父亲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多方面像自己,文中的父亲希望儿子像他一样果敢,坚强,自信,不屈服,有正义感,敢于反抗现实,带有着一份对于自己国家忠诚的自负。而主人公却处处都不达标,如一个劣质品。而在流离到美国加州的那以后的日子,一个父亲在对于儿子的"种种不满都承受的情况下,他一直在为儿子做着打算,为儿子买车,在外人面前说着自己的工作,一个作家--他以前一直蔑视的职业。在最后还用自己最后的尊严换取自己儿子想要的幸福--一个为了尊严甘于和俄国士兵的枪子对扛的人,什么都放下了,在自己油尽灯枯的时候,一直在尽着人父的责任。

我们的父亲不也是这样嘛,这个春节,父亲从一开始回来就一直在忙碌,厨房里的事他一个人能做到,走亲戚,喝着陪酒,挤着公交,踏着泥泞。还有一个老母亲,一个受了四分之三世纪罪的母亲。还有一个可以长大却还没长大的儿子--他有着太多的令人不放心,最后自己的母亲还摔了一地。自己因为工作问题,只能搁下自己孱弱的母亲,留下一火车的哀叹,以及满地的落发。

今天给父亲打电话,说,我感觉最近总是打不起精神来,不知道怎的。我说,你老了,现在在办公室又没什么可以劳动筋骨的地方,其实我还想说,你是担心你的母亲了。我没有说出口。我不想触动爸的那连着心的神经。都累了大半辈子了,你们还是以农民工的身份做这自己认为是幸福的,值得的事,以后你们还会以农村留守者的姿态留给后人一份心酸,然后又是一世轮回,到了奶奶那个年龄段。那时作为儿子的我可以给你们什么,还是现在这个状况吗--在深夜的时候,我的子女用以代表父亲责任的口吻打上一拨电话,问候一句,最近天气还好吧,身体怎样,记得吃药,不要乱走动。你们躺在床上,泪水不自主的留下,哽咽的说着,不用担心,我身体好着呢,就是不能经常走动了。这脚……你们什么都做了,深夜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想想那家里的老外面的小,带着一脸疲惫,一缕伤怀,一丝欣慰沉寂在了夜里,沉寂了一整个城市。而我却总是感觉睡的不踏实,各种的原因,自己没抓住时间,没把握好某一个时机,没让自己累的足够睡的安稳……一扯就扯的远了,睁眼闭眼一天就过了。

明天带着包袱继续奋斗吧!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这部小说太让人震撼,一部让人心灵受到洗涤的惊世之作。“爱、恐惧、愧疚、赎罪这是伊莎贝拉阿莲德对此书的评价。也让我可以深刻的思考人性,思考更多的东西。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之后,哈桑为了阿米尔而牺牲自己,阿米尔亲眼目睹了却跑开了并没有去救哈桑,为此他自责极了,然而他还设计谎言,逼走了哈桑和他的父亲。然而由于战乱,阿米尔和父亲逃往美国。在美国的二十多年里,阿米尔饱受着心灵的煎熬,对哈桑的愧疚使他无法释怀。二十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到故乡,才得知当年哈桑就知道阿米尔在场,但他并没有任何责怪,亦如童年时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然而这时候哈桑已不在,阿米尔再也不能挽回什么。但是,哈桑的孩子还处于危难之中,这时候,阿米尔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勇敢了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也拯救了自己。

故事里有战争、亲情、友情、爱情、也有正直、善良、诚实,那都是风筝的象征。哈桑便是那个追风筝的人了,他以他最单纯的信念奔跑着,为了他所执着的而去追那只最珍贵的风筝。他对阿米尔是无私奉献的,即使别人再如何嘲笑他身份低微,血流卑贱,他一直坚信他和阿米尔的友情,我被他坚强的信念所深深折服。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300

有关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这本《追风筝的人》终于看完了。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有时,我常幻想自己来自未来,这样,我就会对未来某一天发生的突然变化,更加从容。这是一本关于救赎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友情、善良的书。

对于这本书所写的年代与历史,由于年幼,我并不清楚,只知道是一个连年战争,充满硝烟的地方,在我的意识里,那里的人民饱受战争的折磨,所以根本不会想到那里也是一个春暖花开,羊肉串飘香,孩子们可以无忧无虑追风筝的地方。

而在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阿米尔与哈桑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如果说他们是朋友,那为什么当哈桑被一些年龄大的孩子欺负时,阿米尔不挺身而出,却沉默和逃避?如果说他们是主仆之间的忠诚之情,那阿米尔为什么要在十几年后再次踏上这个充满战火的土地上来救赎呢?

从这本书里,我看见作者对种种苦难和暴行毫不讳言,用一种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承载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所有欢笑和悲伤。没有因为对故土的爱而回避了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却也没有刻意嘲讽,只是去还原并且理解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的选择,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快乐。

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谊从放风筝开始,很多年后,能让阿米尔记忆犹新的依然是和哈桑追着风筝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追风筝的过程中,看清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尽管小说的叙述如同流水一般,将故事的发展情节徐徐展开,但作者内心确如同奔腾的潮水,想卷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正反两面。一冷一热,使得整本小说有了正常的体温,甚至能让人听到书页里的血脉的流动和心跳,最后都冲破作者的身躯和思想,变成宽广的河流,沉静而包容。

可能就我目前的生活状况,是不能体会作者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但我能从作品中体会他作为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尊卑,作为贵族与贱民的隔阂,作为朋友和兄弟的真情,以及对历史和现无法转变的种种无奈却又想要倾诉的一种诉求。

《追风筝的人》将两个不同人生的人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运用生动而细腻的刻画,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不得不说,这些是吸引我继续读完它的一个理由。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1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书《追风筝的人》。仔细展开书的封面,上面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在五光十色的霞光里,一个小男孩牵着一只长长的风筝在奔跑,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墓地。看着这幅画,我不禁想到: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啊,风筝应该是代表着自由和希望的,而且还握在一个天真的小男孩手上,他的脚下应该是绿油油的草坪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呀,怎么会是墓地呢?

带着疑问,我读完了整本书。故事讲的是生活在阿富汗富裕家庭里的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所经历的成长变化。他和哈桑是亲兄弟,可他的父亲一直瞒着他们俩。在他们知道这个秘密之前,他们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哈桑可以说是整个喀布尔风筝追得最好的人,在一次风筝大赛里,他和阿米尔得了第一名,为了给阿米尔追一只蓝风筝,他被坏人阿塞夫和同伙们欺辱了,阿米尔就在旁边看着,却不敢出声。在那之后阿米尔便对哈桑冷淡了,他试图让哈桑报复他,可哈桑却对他忠心耿耿,毫不动摇。后来,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因为战争逃到了美国加州,可他一直对哈桑心怀愧疚。长大之后,当他得知哈桑是他的亲弟弟时,非常悲愤。他强忍着哈桑已死的悲痛,领养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传承了这份永不磨灭的追风筝精神。

看完了整本书,我感触颇深。或许在生活中,我,不,是不部分人都是阿米尔。眼看着亲人受苦,却不敢动摇,不敢真正面对生活,而选择逃避问题……只有在经历过许多苦难后,才能成就真正的自我。整本书以风筝为主题,揭秘了贵贱两种人的差距,并隐约示意了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之珍贵,种族是不分高低贵贱的,甚至还可以成为亲兄弟。

追,追什么?怎样追?风筝代表的是什么?对于阿米尔来说,风筝代表的是精神,是勇往直前的精神,需要他永生永世的追,只有追到了,才能成为健全的人。而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风筝对我们来说,可以是爱,是健康,是友谊……

在《追风筝的人》里,或许哈桑便是风筝的化身,成了阿米尔人生中最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不识字,是个兔唇,还是普什图人的敌人哈扎拉人,可风筝的精神就在他身上。他对阿米尔的忠心,对生活的渴望,他的纯洁、他的隐忍都重新照亮了阿米尔的内心。他直到死,也不会忘记对邪恶的抗争,而是一直默念曾对阿米尔说过无数遍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是啊,为你,千千万万遍。仔细回忆结尾,索拉博的微笑确实什么也没有改变,可对于失去父母、冷冰冰、无法面对现实的他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改变。黑暗的人生,只因看到了风筝,看到了回忆,看到了无尽的希望而光明。如果把索拉博比喻成一个冰冷的雪人,那么这个微笑便是雪人身上第一处雪花的融化,或许它毫不起眼,却让阿米尔张开双手来迎接。哈桑的儿子,便是风筝精神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的传承,哈桑付出了生命,阿米尔奋斗了一生。这里的风筝不再是风筝,而是友谊的升华。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生命的升华、爱的升华、希望的升华。一个人要想成就未来的自我,一定会历经千辛万苦,向着自己的风筝出发,无论这风筝是你的哪一部分,是一个怎样的精神,让我们勇敢的追吧!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阿富汗是一个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度,而现在却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了解到真实的阿富汗。原来它也曾是个美丽的地方,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也有着自己繁华的地段,宽广的马路,路两边种满姹紫嫣红的蔷薇,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位情感细腻、渴望得到更多父爱的富家少爷。他的仆人哈桑,一个圆圆脸、竹叶型宝石眼、大鼻子、小耳朵、兔唇的可爱的人。两人年纪相仿,但在等级森严的阿富汗,地位却截然不同。

两个淘气的小男孩喜欢光着脚丫一人坐在一棵白杨树上,有时一边用破镜子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惹他们生气,一边甩着脚丫开心地吃着桑葚干和胡桃,有时候阿米尔怂恿哈桑用弹弓射邻居家的独眼德国牧羊犬。哈桑从来不违背阿米尔的愿思。当大人们气呼呼来质问两个顽皮孩子的时候,总是哈桑一力承担所有责问。哈桑忠实坚强,勇敢真诚,阿米尔胆小懦弱,善良敏感,虽然表面上与哈桑亲密,但在他内心,并没有将哈桑作为他的朋友。一主一仆,他们是不可能真正平等的。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30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3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1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这个故事情节复杂而且厚重,好似一切轮回又回到了起点,最后又重合为一点。风筝也是一样,故事起于它,止于它。风筝让哈桑失去了快乐,却让他的儿子索拉博找回了快乐。我们何尝不是追风筝的人呢?在自我谴责与愧疚中寻找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在读罢此书后,大喊:和平万岁!友情万岁!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这次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让我感悟颇深。

《追风筝的人》是美国的卡勒德·胡赛尼写的。这本书讲了阿富汗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的故事。“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仆人哈桑对阿米尔说的最真挚的话语,这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的承诺。阿米尔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生活、一起玩耍。哈桑是那么衷心,他爱少爷阿米尔胜过爱他自己,甚至于他为了阿米尔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一切。而阿米尔清楚地目睹了这一切后,却因为自己的胆怯和懦弱而背叛了和他情同手足的哈桑。阿米尔的懦弱改变了他和哈桑的一切。当友谊出现裂痕时,他却没有挽回。懦弱似乎将他吞噬,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不愿去挽回,不愿去赎罪,并千方百计地赶走哈桑,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丝可笑的安慰。

心疼哈桑,也万分敬佩哈桑这个始终诚挚的男孩。因为他对阿米尔的感情不仅仅是主仆之情,更是真挚的友情。他会吃泥巴来表忠心,他会掩饰恐惧站出来保护好朋友,他会拼了命地去追好朋友最后的风筝,他会深埋朋友的背叛,他会为主人,更为他的挚友——千千万万遍地付出。

故事的结尾,阿米尔收养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挚友间千金重的承诺。儿时的背叛和愿望,所有的所有,都在索拉博放飞风筝后得到了原谅。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风筝,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我们追寻着珍贵的友谊,真诚地去面对友谊的小船,不能因为自私或者怯弱,去逃避去伤害朋友,守住自己的内心,即使犯了错也要有自我救赎的勇气和行动,这样才能真正追逐到心灵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高中范文

名著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11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

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

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 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地笑起来……

为什么生活在如天堂般的美国,远离硝烟弥漫的阿富汗,阿米尔仍然有着挥之不去的愁绪,仍然想着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故土,是哈桑,那个最忠于他的奴仆,不,是童年的伙伴,是他最愧对的人,让他的心灵永远处在忏悔与不安中。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故事的结局,索拉博的不语和沉默以及放风筝时他的笑,让我感到一丝悲伤,却也有如负重释。因为阿米尔追过,救赎过,勇敢面对过。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阿米尔,都在不断追寻那早已消逝的哈桑,或而失望,或而欣慰,或哭或笑。人生也许就是在不断怀念和追寻过去中度过的,我想: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淋漓尽致。

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读完这本书就像品一杯茶,有一点点苦涩,但其中的甘甜让我回味良久。其实人生不正是一杯茶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一出版,媒体界就好评如潮,市场响应异常热烈,其景象在图书出版界实属少见。著名作家伊莎贝拉·阿连德对此书的评论:"《追风筝的人》是一个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霸占了美国两大权威畅销书排行榜《纽约时报》排行榜、《出版商周刊》排行榜长达80余周,声势超过红透全世界的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这本小说太令人震撼,很长一段时日,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

《追风筝的人》的故事从一出身就有着相似际遇而在生活中身份却悬殊的两个少年开始讲起。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无法面对哈桑,于是用计逼走了哈桑。不久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被迫与父亲逃亡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回到故乡,希望能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小说如此残忍而又如此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这部小说的,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情节却是引人入胜的。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整个故事,详细描写主人公在阿富汗的童年生活又掺杂着阿富汗历史事件描写,给人以强大的故事真实性,让人不知是在看一本虚构的小说还是在看一本来自阿富汗小人物"阿米尔"的传记。

正如作家伊莎贝拉·阿连德所说的,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在种族不平等的阿富汗,小说人物关系看似简单却又错综复杂。一出生就间接导致母亲去世的阿米尔希望能得到父亲的爱,但只看到父亲对家里的小仆人哈桑疼爱有加,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是越加妒忌哈桑,在小说的高潮部分,阿米尔决定在风筝大赛上利用哈桑,替他赢回父亲的爱,而就是这次风筝大赛,令后来的一切都改变了……因为"爱",阿米尔却在后来的日子里带着令自己痛苦的"恐惧、愧疚…",也在成家后踏上了"赎罪"的路。

小说中最让我震撼和喜爱的人物就是哈桑,哈桑让人又喜爱又心疼又同情。哈桑对阿米尔忠诚得令人感动,愿意为阿米尔做任何事,为他追风筝,被阿米尔背叛后也只是默默承受,这种承受来自他对阿米尔的兄弟之情,单纯的他始终相信他与阿米尔是存在友谊的,即时是在种族不平等的阿富汗,即时他们是所谓的主仆关系。在当时的时代、环境背景下,哈桑逆来顺受,面对压迫,也只是像待宰的羊羔一样默默承受,他的悲惨命运是落后、战争造成的,是不幸的,令人悲悯。

故事的最后,主人公阿米尔鼓起勇气,第一次像男子汉般的回到了故乡,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找到了老朋友,在得知惊人秘密后,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正如他父亲所期许地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阿米尔的一生始终会有个追风筝的人在他的心头萦绕,让他缅怀一生。而在《追风筝的人》读者心里也有个风筝,跨越种族、跨越文化,只是单纯人性的感动。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88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70位用户喜欢。

追逐心中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一本好书的魅力莫过于使人愿意反复翻阅,《追风筝的人》便如此,每一次阅读, 都同样发人深省。作者以恩典与救赎勾勒生命圆满循环,让读者了解并悲悯阿富汗人民,是一部极具疗愈力量的恢宏的文学作品。

小说以“我”的角度展开叙述,偏重个人情节。“我”是个有钱少爷,哈桑是爸爸仆人的孩子。“我”看不起他,只在没有人时和他玩。而哈桑单纯正直,对“我”非常忠诚,很多“我”闯的祸都推到哈桑身上,其实这也是“我”嫉妒哈桑,因为爸爸更喜欢哈桑一点。

后来一次风筝大赛,哈桑助“我”赢得第一。作为追风筝的人,他要去追象征胜利的倒数第二个跌落的风筝,为了“我”的荣誉,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可他追回蓝色风筝时,被阿塞夫一行三人堵在巷中,要求交出风筝。哈桑为了“我”拒绝,竟被强奸了。“我”在小巷的另一头看到了一切,但懦弱使“我”落荒而逃,“我”没有像哈桑多次保护“我”那样为他挺身而出。

那之后的“我”一直忡忡不安,“我”不知道哈桑是否看到了那个逃避的“我”,是否会原谅那个胆怯的“我”。于是“我”诬陷哈桑偷走了“我”的表,逼走了他和他父亲阿里。后因战乱,“我”和父亲前往美国,希望美国这条河流可以让我的罪恶藏在最深处。

婚后的“我”很幸福,但妻子无生育能力。一日“我”童年的启蒙老师拉辛汗,让我回一次阿富汗,他说:“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于是“我”懂了,那件事,哈桑知道,拉辛汗知道,我“我”也知道了“我”踏上了命运轮回的道路。也是从那时候,“我”才知道那个教“我”要诚实做人的父亲与阿里的妻子做了让我难以接受的事,哈桑——是爸爸的私生子。

回到阿富汗,中东战乱使这里面目全非。哈桑已死,留下男孩索拉博,拉辛汗请求“我”收养男孩,“我”知道这是救赎,这是弥补“我”过去的背叛。索拉博几乎不说话,在一次公园放风筝大赛中,当“我”击败另一只风筝后,我问他“你想让我为你追那个风筝吗?”“我”想我“我”看到他微笑,斜斜的,几乎看不见,但就在那儿。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说出了儿时哈桑无数次说的话。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本书从阿米尔与哈桑的亲密友谊开始,这段感情成为贯穿全文的脉络。小说的高潮残忍又美丽,令人不忍揭露。一个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另外一个单纯生性纯良正直。两个男孩的友谊前景黯淡,两人的决裂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巨大。

背叛,与救赎。

看过的人都会鼻子发酸,长叹一口气,书中的“我”通过这种方式,救赎自己。但我觉得当背叛与罪行发生时,没有所谓的救赎的,假如拉辛汗没有打电话给我,一直在逃避的“我”恐怕一辈子都挣脱不了良心上的魔咒;另一方面来说阿桑至死都视“我”为挚友,而我所做的弥补他都没有机会再知道了。

书中两个男孩所放的风筝既象征了两个男孩关系的脆弱,也是“我”内心的救赎,只有追到了“我”才会安心。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风筝,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它象征着真善美的一切,象征着我们心中的不懈追求。

我们都曾背叛过别人或被别人背叛过,但并不是每一次背叛都有机会去救赎,也并不是每一次救赎都能够被原谅。赎罪并不等同于幸福,我们想寻求良心上的安宁,可也知道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心中的烙印难以消除。如书中拉辛汗所说“没有变美德的人便不会为所犯过的错痛苦,”也许都是善良的人。

我只愿我们遵从本心,不让自己留有太多悔恨与难受,我不愿既折磨自己的良心,又伤害他人的真心。

我看见,天空一碧如洗,飞舞着的,是各色风筝。

我听见,哈桑和阿米尔的欢声笑语。

我的目光久久追随那奔跑的身影,弯起了嘴角。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96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

“‘为你,千千万万遍。’兔唇的哈桑向阿米尔许下的真挚的诺言。他们虽是主仆二人,但情谊却比天高,比海深。后来,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深感自责,也迫使哈桑离开了他。不久,阿米尔也因战乱随父亲逃往美国。

二十多年后的一通电话彻底打破了阿米尔宁静的生活。为了赎罪,他再度踏上了久违的故乡,却发现当初那个人自己使唤的仆人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时间是不等人的,现实是难过的。哈桑早已离开了人世,留下的只有一个孩子——同他一样天真烂漫的索拉博。阿米尔抚养了这个孩子,为已故的兄弟尽最后一点力,也从这个孩子身上得到了精神的解脱。”

小说的内容就是这样的,情节一波三折,残忍又感动。

两个孩子,一个爱放风筝,一个爱追风筝。正如他们的社会地位一样,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只能追随他人的脚步。也因为这种缘由,决定了他们差异甚大的性格。

回望书中的一个小片段:堆满垃圾的破巷子里,一群坏少年正在对哈桑是以暴力。此时的哈桑一脸惶恐,身上满是泥土,像个泥人似的,可手里却紧紧握着一只风筝,用全身去保护这只风筝,这是阿米尔在赢风筝比赛时所放的风筝。站在墙角后的阿米尔看到这一幕,心里很是犹豫,想要冲出去帮忙,可又怕自己受到伤害。

最终无情的一方战胜了,他仓皇的逃跑了。可殊不知,那个被挨打的少年正在用仇恨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他的背影。这是我多么希望自己变成一个路人甲,指着阿米尔说:“你不配做哈桑的朋友!”在我看来,这样的友谊是没有意义的。书中的哈桑拼命的为阿米尔保护风筝,一心一意为朋友不求回报,只求一份真正的友谊。然而,阿米尔的所作所为让哈桑所有的挣扎和努力瞬间灰飞烟灭。生活亦是如此,我们需要的是一份纯朴的友情,不用金钱的“点缀”,不用花言巧语的“装饰”,更不用人前人后的虚假,只要简简单单就好。

空空荡荡,没有丝毫生气。正值战乱时期,敌人看上了这幢房子,房子的.占领也意味着哈桑生命的结束。他不顾一切的去保护那幢房子,去守护心里残留的一丝温暖,虽然他没有成功,可他却永远停留在房子里。

临危关头,他能取能舍。舍去儿时心中的不快与仇恨,换来的是一个好仆人保卫主人的房子,一个忠心卫国的烈士的好名声。不过哈桑所在乎的不是成为众人心中的英雄,而是心中一份坚定的信念。他那不求回报的忠贞生命,向他以前经常追逐的断线风筝那样,从他身上飘走,留下的是他比生命还珍贵的执着,忠诚。

“为你,千千万万遍。”质朴的声音回响在耳畔。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

《追风筝的人》,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这个名字所吸引。

风筝,就好象一位天使般的信使;亦好象一个信使似的的天使,它传递着美好和愿景;联系着人间和天堂。我联想这其中的故事也一定是美好的。

我怀着期待进入了作者用轻描淡写的笔调营造的情景,从容平和却暗含忧伤的静美心态讲述的记忆里,一口气读了70多页。我也喜欢卡勒徳笔下的喀布尔的冬天,他说:“冬天是喀布尔每个孩子最喜欢的季节,至少那些家里买得起一个温暖铁炉的孩子是这样的。”他说得真实在,喀布尔的冬天和我们这里一样是孩子们自由的假期,时间的流水滤尽了童年的烦恼。

但当看到哈桑受侮辱,阿米尔的置之不理,我的手紧握捶着桌子。当“……说了这个谎——我希望这是一长串可耻的谎言中最后一个。”时我已气的把书摔掉,喘不气来。不该是这样的啊!他们不应该是最亲密的吗?一个风筝的最好的放飞着,一个是最好的风筝的追逐着,这不应该是最美的故事吗?

但是,风筝就是风筝,它的天职是飞翔。我不知道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是天使;而落了地的风筝,却是魔鬼;落地风筝就是那经过世俗浸染过以后的人性。

打了3天我都不理睬在角落的书,心中的怒渐渐消退但思考却与日俱增,我想知道所以又捧回书。随着剧情的跌宕曲折,我的心也是波潮起伏。这个故事枝节复杂而且太厚重,但好似一切轮回又回到了起点,最后又重合为一点。风筝也是一样,故事起于它,止于它。风筝让哈桑失去了快乐,却让他的儿子索拉博找回了快乐。

读完书后,我觉得是依然是一个感人美好的故事。我也找到了天使——阿米尔。虽然书中满是他的懦弱,忏悔与自我救赎。但我觉得他真的是坠落人间的天使。其中他的爸爸才是魔鬼,而哈桑则是试金石,拉辛汗是引路蜂。阿米尔一直在爸爸走也走不出的阴影下呼喊,谁能教他挺身而出?面对父亲和别人指责自己是懦夫时,天使的血液在说:“也许爸爸说的对。”他敢于承认,而且他善良的心把所有的错全都怪在自己头上,这是和他经历相似的爸爸和事情的始作俑者阿塞夫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他是天使。

这让我体会到人总有丑陋的一面,“丑陋总是与美好如影相随的,在美的背后,丑正探出半张脸庞。”更让我懂得人生并不总似温情脉脉的乐园,温情是一段心路挣扎后的驿站,供远途的旅人歇脚。

读完这本书就像品一杯茶,有一点点苦涩,但其中的甘甜让你回味良久。其实人生不正是一杯差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

大学时就听同学说过《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很好,一直都没机会看;就业后偶尔有同学提起这本书很值得一看,遂决定买来看看。今天看完了,确实很好看,很不错的一本书。

该书讲述的是在阿富汗,那片饱受战争摧残的土地上,两个小伙伴的故事,确切的说是两个兄弟间的故事。对于阿富汗,或许太多的中国人都是很陌生的,而作为美国人来说,给那片国土上的一些人带来了一段难以遗忘的惨痛记忆,但对于阿富汗,他们也存在着诸多的疑问,虽然美国人在阿富汗的战争中取得他们所谓的胜利。而作为一名出生在阿富汗,移民到美国的作家,阿富汗的根依旧保留在他心中,血液里是割不断的阿富汗情节。写一本关于那片国土上的故事,对于作者来说,更像是在讲述他或是他身边的人,娓娓道来,让你随着故事脉络的发展,陪伴作者亲历阿富汗,去感受他们的故事。

还是让我从阿米尔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哈桑开始吧。虽然哈桑对阿米尔有着异乎寻常的忠诚,阿米尔却一次又一次的侮辱他,伤害他,背叛他。阿米尔的行为确实可以称得上“卑劣”二字,可是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发自内心的原谅他。因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阿米尔,他懦弱、胆怯、过于敏感、满心嫉妒,但也正是这个阿米尔,内心柔软,有着超乎常人的道德感,对自己无比苛刻。正因如此,在受到无法抗拒的诱惑和无法言喻的苦痛而对最忠诚的哈桑作恶的同时,他一生都为此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直到他历尽千难万险,了解了身世的秘密,设法收养了哈桑的遗孤,他才得到了最终的救赎。与性格复杂的阿米尔相比,哈桑简单得像个符号。他忠诚、勇敢、善良,他说的第一个单词“阿米尔”决定了他的命运,决定了他只为阿米尔而活。阿米尔视他为仆人,看着别人打他见死不救,嘲笑他不识字,甚至用收到的礼物诬陷他偷窃:但只要与阿米尔相关,他什么都能原谅——虽然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无怨无悔。但是,从他最后为了保护阿米尔的房子而死,我想,他真的从来不曾后悔过。他用生命实现了他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他那种不含任何杂质的纯粹信任、忠诚和爱,让兔唇的他成为了我心中一个天使般的存在。

看了这本书,对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喜欢这本书的风格,它所包含的东西很多:责任、诚实、爱情、友情、宽恕和赎罪。每个人都有可能犯下错误,但关键是承担错误的勇气,在很多时候,因为脑袋瓜里一时错误的念头,导致错误的行为,伤害到其他人,碍于面子,碍于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有时候选择逃避,逃避我们的错误,逃避我们对其他人的伤害。这本书就较深刻得写出作者为了弥补自己曾经的错误,历经千辛万苦去赎罪的过程,让人感受人格的魅力。

风筝,这本书的主线,是亲情、是爱情、是友情,是正直、是善良、是诚实,是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才能是健全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风筝,无论它意味什么,都要勇敢地去追逐。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68个字,有3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9分钟,朗读时长30分钟,慢速需要43分钟,有217位用户喜欢。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1)

我想在这个时候来回忆两个男孩的故事。阿米尔放一只有玻璃屑的巨大菱形风筝,哈桑咧着兔唇在后方傻笑着追,天真正直得没有一点瑕疵。一场风筝比赛过后,哈桑为给阿米尔逐回落下的风筝,受到了几个孩子的殴打,而阿米尔却因为胆小而留下了一生的悔恨。

阿米尔明白哈桑受到的精神与肉体上的凌辱全然是为了保护自己——阿米尔少爷,而那个躲在墙后的性格懦弱的少爷是注定不会上前帮忙的。阿米尔感受到了良心上的巨大折磨。痛苦万分之下,他用不光彩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一家。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他鼓起勇气,回到故乡,在残酷现实中,找到了老朋友,在得知惊人秘密后,面临的却是更大的痛苦与更艰难的抉择。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我想说的这两个男孩是《追风筝的人》一书中的两个主人公——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他们就这样活在了我的心中,尽管种族不同、地位悬殊,少年的心是贴在一起一同跳动的。从阿米尔离开阿富汗到美国,他就开始不断地成长。父亲权威的轻易堕落,父亲的不治之症,哈桑的噩耗……一个一个的灾难在阿米尔年轻的心上发生着,磨砺着他向着更坚强的方向努力生长。而在成长路上,他拥有的是接受一切沧桑的巨大勇气。只有拥有这,才会对苦难不再彷徨,不再迷惘,才会对大是大非有所触动,会对任何美好有所发现。这两个男孩,终是在人生的最后岁月,学会了原谅,完成了救赎。

我羡慕他们的友情,可我认为做好自己,即使现在没有玩伴也不必感到孤寂,现在的我多么想拥有一颗明澈的宽容之心。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都会引起我心头不快:父辈的多话,被我理解为无聊;他人的个性,被我理解为张狂;微信朋友圈的分享,被我理解为虚荣。我眼中的世界曾被蒙上灰色的纱罩。

读完这两个男孩的故事后,我想我缺少的就是这种沧桑,对世界的理解顿时发生了改变:父辈的多话是为了调剂平淡的生活,更是为了融洽亲子关系;他人的个性与朋友圈的分享都是别人自己做出的选择,这些都是谈不上对与错的,与其背地里生出不满,不如坦然接受。在阅读《追风筝的人》一书的同时,我的世界观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年少的我不一定经历过大风大浪,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持走自己的路。可书中的经历是如此宝贵,值得学习与借鉴。我一路上都在成长,在身体长高长壮的同时,为人处世也应该带上历经沧桑后的谦逊平和,阿米尔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对眼前人的珍惜与理解。他人是好是坏不由我决定,我应当好好把握这一份沧桑与宽容之心,望向世界的眼神从此便格外明亮。成长路上,这两个男孩影响着我。有你们,真好!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2)

小说总是能表达出各种情感悲伤快乐又或是残忍,本周若说起的收获除了课堂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就是看了《追风筝的人》这样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给寒冬的季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心间顿生暖暖的感动.

人生也是这样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不要总在抱怨生活,而要学着面对人生.本书的主人公阿米尔的朋友哈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母亲很小就抛弃了他和他的残疾父亲.他们遭受着众人的耻笑和不屑的眼光,他们难过悲伤但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依旧在这阿富汗这片土地上找寻着他们自己的天地.

童年就像糖果的香味那样甜,那样美好.“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追逐着风筝望着空中的飞鸟飞过而留下的痕迹真希望这一切可以定格在那一瞬间.

悲剧是什么?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然而,风筝追到了.哈桑却被几个少年抓住耻笑与伤害哈桑.阿米尔目睹一了,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逼哈桑离开家门。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阿米尔远迁美国,但他对哈桑的负罪感未减,后来他知晓了有关家庭的巨大秘密,原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阿米尔在被拳击的捶打中我看到了久违的感动,那是一种勇敢,一道动人的风景线,一瞥惊鸿的亮光.阿米尔最终救出哈桑的孩子找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当阿米尔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而对阿米尔而言,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其实是获得救赎的途径,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一种对希望的寄予,我相信这个时候阿米尔的心已经得到了救赎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失去的美好。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3)

一直以来就对阿富汗这个富有神秘色彩而又多灾多难的国家充满向往。去书店买书时便一眼相中了这本《追风筝的人》。故事的主人公阿米尔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有一个同样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朋友。又到了一年的冬天,阿富汗的传统“赛风筝”又开始了,按照惯例,那些被击落的风筝可以被看作是胜利者的奖赏,哈桑聪明机灵,是个追风筝的能手。

某年冬天的赛风筝会却让阿米尔和哈桑友情彻底的决裂。那次的比赛,阿米尔成了冠军,哈桑为小主人去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习惯了哈桑的一诺千金,阿米尔知道他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他满心欢喜地等着哈桑为自己带来战利品,可哈桑迟迟没有回来,阿米尔只好出去寻找。可却在找到哈桑的那一刻惊呆了。

原来,追到风筝的小哈桑遇到了麻烦:正被几个曾经找过阿米尔麻烦的坏孩子胁持,对方逼迫他拿出风筝,而哈桑不愿意,于是,势单力薄的他因此遭受了自己人生最大的耻辱——被这几个坏孩子强暴了!而即使在这样,他死命地保护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残酷的一切,站在巷口的阿米尔全部看在了眼里,可是,他却没有勇气上前制止!那次事件之后,阿米尔内心就开始被羞愧与痛苦所折磨,他知道自己很对不起朋友,自己懦弱,虚伪愧对朋友的忠诚。这样的感觉一直把他压不过气来,终于,他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让父亲赶他们走。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伤害,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虽然父亲执意留下他们,他们还是黯然地离开了。

几年之后,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先前优越的生活没有了,在美国的日子,他们过的很窘迫,可父亲还是一贯地有担当,靠着父亲卖力的打苦工,阿米尔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直到父亲去世。对他而言,平淡的生活正好是他用来淡忘过去回忆的良方。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责任。

跟哈桑的儿子谈到他父亲追风筝的时候,阿米尔充满了钦佩和尊敬。他带着哈桑的小儿子一起去放风筝。这个结局很完美。至少我这么认为,因为起码阿米尔在自己犯了错的多年以后,还能有重新赎罪的机会。可是在现实中呢?又有多少错误能让你重新赎罪?窗外一场大雨带我回顾我的记忆。小学的时候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她能够了解我的心事,能够抚平我的创口。朋友间吵架也是难免的,但是那一次我们吵得特别凶,我对她恶语相向,拿她的弱点说事,她涨红了脸,不跟我说话了,我也没有去理他。直到我上了初中,她不再和我一个班,不再把所有事情都告诉我,我才明白当时给她的伤害有多大,而且我已经不能弥补了。

在某些方面,我觉得我和阿米尔是那么的相似。我们所有的年华像是世界中心的一张网,从里面到外面慢慢地变稀淡。我们是蛰伏在中央的小小的蜘蛛。我们慢慢长大,身子底下的网慢慢变稀,很急的想要将网补起来,但是无意间把洞越扯越大。阿米尔的成长里并没有很多温暖开心的枝节,所有的叶子都长着锋利的边缘,划破他的手指。他的成长滴滴答答的流着血。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想起小学时背得最熟的一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阿米尔和那些野草是一样的,可能在成长的时候被折断或是踩在脚底下,都可以很快地恢复元气长起来。但是如果遭遇的是一场大火,可能很久以后都没办法恢复,可能从此以后不再恢复。于是——野火烧不尽。春风也吹不生。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4)

火红的晚霞下,一个小男孩拿着风筝在风中奔跑。

这便是书的封面。可是那飘荡在空中的风筝意味着什么?那长长的风筝线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我开始走进那一片火红的晚霞,看昔日的繁华与安宁,今日的苦难与战乱。

在小说的开始,是童年的阿米尔,童年的哈桑,童年的阿富汗。在那里,有他们亲密无间的友谊,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1975年冬天放风筝比赛那天所发生的事情改变了一切。

在那场放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了赢得冷漠父亲的注意,奋力竞争,荣获冠军。哈桑为阿米尔追回那只已经得奖的风筝,却因此不幸地遭到了一群流氓的侮辱,眼看着同伴遇难,阿米尔却躲在角落里,不敢挺身而出。后来由于受不了羞愧与痛苦的折磨,阿米尔栽赃陷害赶走了哈桑。但不久战乱又将阿米尔带到了美国。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正当美国平淡的生活拂平了一切如烟如雨的往事时,拉辛汗的电话让阿米尔重新回到阿富汗----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但当阿米尔才知道哈桑是自己的亲生兄弟,哈桑却早已死在了塔里班的枪下。

为了祢补心中的缺失,阿米尔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并为此与当年侮辱哈桑的那伙流氓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花尽心思为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索拉博—哈桑的儿子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义。

合上书本,我依旧听到耳畔传来那句真挚的诺言:“为你,千千遍遍。”宛如一句天真的玩笑,却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中。是忠诚,是善良,更是爱。

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所有这一切都是人性。阿米尔面对人性中的怯懦,嫉妒,自私……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但当他踏上阿富汗不顾一切的追寻和救赎,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原谅与补偿。是谴责,是觉醒,更是感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我们都是追着风筝的人。对阿米尔来说,那飘荡在空中的风筝意味着人性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那长长的风筝线的背后是一份对人生命运深深的信服与感激。而对于我们来说,无论那只风筝意味着什么,就让我们勇敢地去追吧。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5)

在自己的利益与自己如兄弟的好朋友的幸福前,你会选择哪一个?当这个问题交给当时还是小男孩的阿米尔和哈桑来回答的时候,也许阿米尔会犹豫不决,不知如何判断,而哈桑会带着在那张扑克脸的灿烂笑容选择后者。这两个小男孩,一个在感情和道德不知何去何从,一个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想必这两个小男孩的友谊会前景黯淡。

这一份摇摆不定的友谊是《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的故事线,它主要讲述了阿米尔对这份友谊的背叛与长大后为当年的罪恶而赎罪,并从中生动描绘了当时的阿富汗被塔利班统治的恐惧与留在阿富汗的人民的悲惨命运,用这个残忍又美丽的故事,用自己温暖细腻的笔触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当年的背叛与后来的赎罪都写得惊心动魄,代入感极深。在这里,风筝不仅是这份友谊的由快乐到分开的转折点,更是有象征意义,它前期象征着打开父亲内心的钥匙,后期又象征着阿米尔内心缺失的那部分:勇气与道德情谊,阿米尔的赎罪,就等同于追风筝。而书名《追风筝的人》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为兄弟付出的的人,他代表哈桑;一种是正在赎罪的人,他代表阿米尔。

说一下哈桑这个敢于为好兄弟付出的人,顺便在这里说明:哈桑其实跟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哈桑至死也不知道这件事,阿米尔也是在救赎前知道的。与阿米尔相比,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纯真正直,他对阿米尔的友谊是真挚的,充满肯定的,这也从两兄弟友谊美好时的最后一刻所说的最后一句话表现出来:“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更像是一句海枯石烂的誓言,即使在为此付出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后悔不哭嚎。他在这里就是一个最好的朋友,一个一生都是最正直最真挚的角色。再说阿米尔,前期大部分阿米尔都充当着选择逃避的角色,哈桑的付出与爸爸的冷漠使他有种强烈的自卑感与不甘感,这也促使了后来负罪剧情的发展,在他不知如何是好时,拉辛的电话与周围人的影响让他恢复勇气走上赎罪的路,同时也借此看到了衰败的阿富汗,是一个线索角色。

其实在回味着这个感人的故事之余,我就想过在开头的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利益与自己如兄弟的好朋友的幸福前,你会选择哪一个?”抛开要学习什么的不说,也许自己的内心深处会选择前者,如同小时候的阿米尔,而也许也有许多人也会偷偷的选择与这个迷茫的小男孩一样的答案,作者所提示的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吧。然而,问题不会在这里终止,这是一个给阿米尔改过自新的机会的问题:“你是否冒着生命危险会去为你的罪过赎罪。”就像断开的风筝,你会不会去追,也许也有很多人会选择放弃。但不一定这很多人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这需要足够的勇气与足够的需要感。并不需要自我批评心里生命大于道德,只需要对选择赎罪的人表示敬佩,足矣。

在最后,我祝福阿米尔的赎罪成功,希望索拉博最后能敞开心扉。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7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53位用户喜欢。

早就听人介绍过热销书《追风筝的人》,在忙里偷闲的翻看几页后,竟被书中情节深深吸引,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细腻的勾勒出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文中多次出现的风筝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

"为你,千千万万遍"书中反复出现了这个句子,阿里对父亲的忠诚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阿里是父亲的仆人,也是一同成大的伙伴,情同兄弟,阿里的儿子——阿桑,一个兔唇哈扎拉男孩,是与我——阿米尔少爷一同长大的伙伴,我们一起游戏,哈桑愿为我做一切一切,哈桑与我的童年故事丰富而有趣,哈桑对我的忠诚表达就是"为你,千千万万遍",哪怕是我做错事,替我承担责骂,还是在危险时挺身而出。

哈桑为父亲打理了生活中的一切,因种族的摩擦,战争的洗礼,哈桑为了固有的信念——照管主人的房子,被塔利班分子开枪打死,此时的我却已与父亲逃离战争,远在美国。虽然以前的岁月已成为永远的泡影,但在美国的打拼却教育了我真实的认识社会,我的生活如画卷般绵延往复,日子在温暖中流逝,但哈桑却是我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因为父亲对他的疼爱使我嫉妒,我在矛盾中与哈桑交往,但当哈桑为我追到蓝色风筝,赢得风筝大赛时却遭到小伙伴的侮辱与欺负,而我却没敢站出来制止,以致于扭头跑开。自责、愧疚纠缠着我,于是我设计哈桑偷盗的现场,赶走了他们,以至于哈桑临走也没说出真相。哈桑来走了我那段耻辱痛苦的回忆,但那仅仅是暂时,因为那回忆像毒蛇一样每每在梦境中舔舐着我。哈桑成为我最想忘记又遗忘不了的人。我善良的良知、细腻的情感、软弱的天性是我总徘徊于内疚与自责中,在自我折磨中反省,在自我压抑中企图遗忘。

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的朋友拉辛汗告诉了我事情的真相,我竟与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哈桑与妻子死后,他们的孩子——我的侄子索拉博还在饱受战火、饥饿、死亡的威胁,我在焦虑、恐慌、无助、愤怒中逐渐成熟,开始承担自己的使命,终于我冒着生命危险接出索拉博,在我的细心地呵护中索拉博逐渐接纳了我,我在关怀索拉博中得到了心灵的救赎,我愿为索拉博在公园中继续追逐风筝。人性、人情之美在故事中绵延伸展,宛如一杯绿茶,清香绵长而醇正,故事中哈桑的几近固执的忠诚让人感动,我细腻的情绪变化勾勒出一个胆小、软弱的孩子成长的历程。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看完这本书后铭记脑海的一句话。没有万语千言,哈桑用寥寥几个字向我们阐述了最真挚的友谊。

阿富汗,这个曾经在我脑海中只留下荒芜战争场景的国度,却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在书中,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阿富汗——一个有欢乐、有悲伤、有良知亦有邪恶的国度,一个人性化的国度。无可否认,哈桑和阿米尔这段友谊,是千千万万阿富汗人的缩影,是千千万万段友谊的缩影。也许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为了朋友而义无反顾!

哈桑为阿米尔追到了蓝色的风筝,也因为那一只风筝被欺负、被蹂躏,却依旧毫无怨言。反观之,少年的阿米尔在这段友谊中却担当着一个狠心的角色,忽视哈桑的付出、陷害哈桑甚至害得他不得不选择离开。故事的结局是令人意外的,阿米尔等来的是哈桑逝去的消息,一别成永别,留下的、只是满满的悔恨。阿米尔只能移情,成为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的人。

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但却是最扣我心弦的一个。

错过、悔过,才能懂得珍惜、学会守候!

我国着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敲打。”哈桑正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实践了“友谊”之词。

友谊是一棵树,只有以真诚去浇灌,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让我们静静等待、那一朵花开……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500

名著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不仅是卡勒德·胡赛尼经典的处女作,而且也是一部扣人心弦、感人的作品。书中所讲述的那些亲情关系、孩童时的友谊、请求救赎的勇气和那关于人性的思考,无论你身处何处,受过什么样的文化熏陶,都会为此感到深深的震撼与感动。

放风筝,一个孩童时常做的游戏,原是充满快乐和童趣的,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是一个罪恶、亦或是一个不幸的开始。在作者的讲述里,阿米尔不仅是一个敏感、缺乏安全感,而且也是一个极其渴望父爱的孩子,为了能引起父亲对他的注意和得到父亲的关爱,他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最终将对手一一打败了,成为最后那只在天空翱翔的风筝的主人。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所以那善解人意并愿意为友情付出一切的哈桑,为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诺言,他义无反顾的帮阿米尔去追那断了线的风筝。最后风筝是追到了,可那却是悲哀的开始,哈桑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但软弱的他没有勇气挺身而出,反而若无其事地跟哈桑一起回家去,炫耀他那份胜利的喜悦。此时,那断了线的风筝或许正预示着他们关系的脆弱吧,明明是那么密不可分,可面对无情现实的一刀,终是线断筝飞,而他们的友谊亦是如此吧,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赢得比赛的喜悦也终究掩盖不了那负罪感,阿米尔为了逃避内心的折磨,他竟然做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他想尽办法地要让他的父亲解雇哈桑父子,他把自己的手表放到了哈桑的枕头下来陷害哈桑,最终如他所愿,哈桑永远地远离他的视线,让那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飞到那黑暗的、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原以为再也不用面对哈桑,让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永远的埋藏在时光里。可现实是残酷的,在多年后,阿米尔发现了他父亲的秘密,原来哈桑竟是同父异母的弟弟。过去的种种又一一呈现在脑海里,悔恨的情绪溢满心头,于是为了能弥补当年的过错,阿米尔决定冒险去救正在受苦受难的、哈桑的遗孤——索拉博。最后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救出了索拉博,把他带回了美国。为了温暖孩子孤寂的心,他跟索拉博去放风筝,那断了线的风筝重新飞上了天空,最后他们也是那只在天空唯一飞翔的风筝的守护者,而去追断了线的风筝,再也不是那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了,而是那微笑的阿米尔,他终于勇敢的面对过往了,那笑,是如释重负的笑,是那想要救赎的一颗心的最真挚的表达,只为了那哈桑,他永远的朋友与兄弟。

阿米尔最终以他的方式,得到了救赎,可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关于人性的思考:如果当时的阿米尔是我们的话,我们该如何自处呢?如果哈桑不是阿米尔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阿米尔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如果哈桑没有孩子,那阿米尔该如何得到救赎呢?这有太多太多的值得我们深思的,或许现在的我们,只有好好的把握当下,活出自我,才不会再让遗憾延续吧!

名著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22个字,有4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8分钟,朗读时长29分钟,慢速需要41分钟,有175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字简短1

看了《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沉下心来读书的开始,一个深入思考的开始。不得不承认,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对读书丧失了兴趣。经常是拿起一本书--放下。看起来,我与书无缘了。但总会有一个转折点的。当我看到《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引发了我无限的联想。又看到它的封面—— 黄昏的天空。一层层斑斓云彩中有一片蔚蓝天空,仿佛把人带到更深更广远的世界。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因为一个书名,因为一个梦境,我买下了它。

故事的开始,在阿富汗。说起这个我们的邻国,并不是一个太平世界。我们总会把它与战争、难民、死亡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想起的总会是一张张惊恐的脸,没有轻松,更不会有笑容。这不是什么童话故事,也并非喜剧。

似乎一切都是注定的。阿米尔和哈桑,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主仆,或者说伙伴。阿米尔少爷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那将是他们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阿米尔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爱,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为了自己的主人,受尽耻辱,最终奉献出生命。

是阿米尔错了吗?他胆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负,却装不知道。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里是多么复杂。最终他确定“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使我必须宰割的羔羊......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哈桑还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然而这个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开时,哈桑已经死在战争的枪下。

是他错了吗?当我们读完这本小说,无不为他的不幸所悲伤,为他的忠诚、纯真、善良所感动。但经历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对他的态度,哈桑还会认为这一切值得吗?他为什么还要一次次的献身?难道他也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仆人吗?还是为了朋友阿米尔,他情愿付出一切,我们不得而知。这也许对他来说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吗?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是阿米尔还是哈桑,都没有错,他们原本都是纯真善良的孩子。因为种族,使他们有了高低贵贱之分,被逼向世界的两极。这个故事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向我们再一次发出最深的呐喊: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平等!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字简短2

一向以来对阿富汗这个神秘而又多灾多难,饱经战火的国家充满了向往。当我从报纸上的书评上看到《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买来一睹为快。

小说其实是男主人公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的回忆录。

阿米尔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有一个同样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自我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我的朋友。

在阿富汗,一向都有冬天赛风筝的传统,并且按照惯例,那些被击落的风筝能够被看作是胜利者的奖赏,哈桑聪明机灵,是个追风筝的能手。某年冬天的赛风筝会却让阿米尔和哈桑友情彻底的决裂。那次的比赛,阿米尔成了冠军,哈桑为小主人去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

习惯了哈桑的一诺千金,阿米尔明白他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他满心欢喜地等着哈桑为自我带来战利品,可哈桑迟迟没有回来,阿米尔只好出去寻找。可却在找到哈桑的那一刻惊呆了。原先,追到风筝的小哈桑遇到了麻烦:正被几个以往找过阿米尔麻烦的坏孩子胁持,对方逼迫他拿出风筝,而哈桑不愿意,于是,势单力薄的他所以遭受了自我人生最大的耻辱——被这几个坏孩子欺负了!而即使在这样,他死命地保护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残酷的一切,站在巷口的阿米尔全部看在了眼里,可是,他却没有勇气上前制止!

那次事件之后,阿米尔内心就开始被羞愧与痛苦所折磨,他明白自我很对不起朋友,自我懦弱,虚伪愧对朋友的忠诚。这样的感觉一向把他压可是气来,最终,他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让父亲赶他们走。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伤害,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虽然父亲执意留下他们,他们还是黯然地离开了。

几年之后,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先前优越的生活没有了,在美国的日子,他们过的很窘迫,可父亲还是一贯地有担当,靠着父亲卖力的打苦工,阿米尔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直到父亲去世。对他而言,平淡的生活正好是他用来淡忘过去回忆的良方。

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职责。跟哈桑的儿子谈到他父亲追风筝的时候,阿米尔充满了钦佩和尊敬。他带着哈桑的小儿子一齐去放风筝。

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上。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很平淡,可能没有那样的事情让你来应对与阿米尔类似的困境:犯一个禁锢着自我一生的错误,为此感到遗憾,难堪,让我们总是为此耿耿于怀。也没有人太多的人回象小说里的阿米尔那样,在自我犯了错的多年以后,还能有重新赎罪的机会。这种太过巧合的事在小说中读来自然流畅,但现实中并没有太多机会去体会,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有这种机会来体会。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也许会像阿米尔童年的时候那样,有一个亲如弟兄的人,可能你们身份不一样,职业不一样,甚至是国籍不一样。当他们全心全意对你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你是觉得这是必然的呢,还是这是你应得的,你有没有好好想过自我应当如何珍惜这样的一个人。而不是在自我犯错之后找个借口与这个人断绝关系呢?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也一样对他的阿,我也一样为他着想,也一样愿意尽我的一切力量去完成他的愿望。可是真正当一件足以影响你们一生的事情发生时,你是否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你那个最亲的人。

人们往往会忽视那个永远躲在角落,可是却是永远对你最亲的人。觉得他们都跟我那么亲了,根本用不着费力来维持这种关系,而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对待他们,比如说我们的父母。以往有人当应对我说过:“为什么所有人的意见你都能耐心听取,唯独你父母的意见你却一点也听不进取。”想想以前,无数次为了一点小事跟父母摆臭脸,难道我这样做的资本就仅仅是父母总是无条件的支持你,在我最不开心的时候,本想来开导的却最终总是成为我的出气筒,事后又总是来嘘寒问暖,我们却为了自我那一点小小的自尊而不理不睬。我们就是这样对待那些对自我全心全意而又别无他求的人的吗?虽然长大后象阿米尔一样尽量找机会弥补,而父母也像阿哈桑一样仁就毫无怨言的和我们生活在一齐,可是当初为什么要为了自我那个小小的风筝,那个此刻想来毫无价值的自尊心而忽视自我身边的人。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他想要追逐的风筝,有的人追到了,有的人没有追到,有的人凭借自我的力量追到了自我心中的风筝,有的人凭借他人的力量追到了那个风筝。可是,请记住,在你追逐你心中的风筝的时候,不要忽视了自我身边的人,忽视那些往往躲在角落里,毫不起眼但却是最最关心你的人,给他们一点关爱,哪怕就一点。不要认为他们对你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更不要为了自我的那只风筝而让那些人作出了痛苦的牺牲,最终才哭往往比笑到最终更令人印象深刻。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字简短3

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书给了我力量,它让我明确了人生的方向,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因为书,我结识了《追风筝的人》。

我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所以我享受自然的风,因为风,自然多了放风筝的心情,因为风筝我结识了《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让我心灵震撼的书,它讲述了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让我永远的回味。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

书中的风筝只是心灵的寄托,我们希望随着风筝的飞舞能找回我们本该有的那份单纯与善良,现在社会的争斗让人们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创伤,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放风筝时的单纯的年代,那份天真,那份无邪,任我们挥洒汗水,都只露出最甜美的笑容。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不仅要为曾经的童年快乐,更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书中哈桑经常说这样的话:“为你,千千万遍。”我们身边都有一个最支持我们的人,不要因为自己的懦弱而伤害了最亲近的人,我们缺少的是朋友,是一颗真诚的心,我们为了这颗真诚的心也要勇敢,也要坚强。

书中的主人公阿米尔最终追到了他的风筝,勇敢,坚强,正直,诚实,而我通过这本书也明白了自己的风筝,我也正向它追逐,听完我的演讲,你找到了你的风筝了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字简短4

朝阳失去了昨日的光彩,被雨水洗涤了的天空好苦涩。仰天而坐,心中的苦闷都被叠加在了一起――她的不理解,让我很心痛。一封绝交信紧紧地握在手心里,心在流泪,浸湿了友之干涸。现在,友情在我眼里变得好淡然。

偶然在网上看到《追风筝的人》,原本以为是关于爱情的小说呢,细细读了之后才发现,它讲述的是友情之间的纯粹故事。乌云压头而至,我坐在幽暗处,闭着眼,带着淡淡的伤怀,回忆起文章的内容:多么单纯的孩提时光,哈桑与阿米尔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友情却很真切。

时间在我的记忆力划过了十八个秋季。身影匆匆地穿梭在自己的人生小路上,我用心寻找着属于我的那份友情。今夜,我发现,我与她之间的误解解开了。

培根说:”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过多的关心,不会打破友谊的。因为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夜幕中,我把她装进树影里。一直以来,我都以真心对待她,即使偶尔的相遇对视,让彼此陌生了,这种陌生也是最真挚的。从写一张纸条给她:“真正的友谊是不掺杂任何杂质,没有价钱可讲的。你需要朋友的时候我会不请自来,你有难的时候我也会奋不顾身。”

朋友是琴,演奏一生的美妙,朋友是茶,品位一世的清香,朋友是笔,写出一生一世。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字简短5

当别的小朋友欺负我的时候,你总是挡在我的前面,即使是一对对六;当我为了赢得爸爸的爱,让你去追那只蓝色的风筝时,你毫不犹豫转身就跑;当我们被那些霸道的孩子拦住去路时,你勇敢得举起弹弓说,放我们走;当那些孩子堵住你那风筝的去路时,你默默的承受了他们对你的强暴,口中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

他是哈桑。阿米尔家仆人的儿子。

因为出生在富贵家庭,他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和自己家仆人的儿子从小长大,一起拥有最快乐的童年,但是当爸爸对那个和自己从小长大的哈桑露出友爱时,他内心充满嫉妒。因为是少爷,他一次次接受着哈桑对自己的保护,并觉得理所应当。直到他亲眼看着哈桑为了自己而受别人欺负,却没有上前阻止时,他意识到这是他骨子里的懦弱。因为无法承受悔恨,他一错再错,用冤枉哈桑的手段将其赶出自己的家门。所有这一切,这让他背负悔恨26年。

他是阿米尔。哈桑的少爷,同时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追风筝的人》,一部将人性透明化的书,那些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善良,以及那个年代的阿富汗的历史,所有这些都会让你陷入深深的思考。

没有谁这辈子不犯错,当把罪行化为善行的那一天就是你赎罪的时候。世间一切皆有因果。当遭遇灾难的时候是否应该反问自己一声,我是否曾将同样的伤害带给别人?

每种罪行最后都可以归结为盗窃。欺骗是盗窃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杀人盗窃别人生命的权利,那么是否应该经常反问自己,是否盗窃了什么东西?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没有什么可以无法弥补,我开始相信每种错误都有补偿的机会,虽然在这其中,是的,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坦诚,让沟通更加有效。将罪行埋在心里是最愚蠢的做法,没有愿意尝试说出来的那一刻感觉是多么棒伤害,从出尔反尔开始。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会将你对他所做的承诺记得一清二楚,何况你周围的人都和你一样聪明。如果不能做到,请不要轻易地承诺。

很琐碎、很平淡的东西,才会构成人世间的最美好最温暖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阳光、写作。正如我在这里将我读过这本书后的感想分享给大家一般。

追风筝的人读书感悟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16篇范文)

早就听人介绍过热销书《追风筝的人》,在忙里偷闲的翻看几页后,竟被书中情节深深吸引,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细腻的勾勒出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文中多次出现的风筝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为你,千千万万遍书中反复出现了这个句子,阿里对父亲的忠诚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阿里是父亲的仆人,也是一同成大的伙伴,情同兄弟,阿里的儿子——阿桑,一个兔唇哈扎拉男孩,是与我——阿米尔少爷一同长大的伙伴,我们一起游戏,哈桑愿为我做一切一切,哈桑与我的童年故事丰富而有趣,哈桑对我的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追风筝的人读后信息

  • 有关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
  • 有关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97人关注

    《追风筝的人》,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这个名字所吸引。风筝,就好象一位天使般的信使亦好象一个信使似的的天使,它传递着美好和愿景联系着人间和天堂。我联想这 ...[更多]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65人关注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追风筝的人》有感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成为多少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我想这不仅仅是个故事,每一遍的看,总会有无以复加的感动。哈桑,那个兔唇的 ...[更多]

  • 2024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
  • 2024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61人关注

    又迎来了一个寒假,在这次的寒假生活里,我阅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这是一个关于爱 ...[更多]

  • 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
  • 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53人关注

    这本书里描写的虽然是一个悲剧故事,但却让我看到了忠诚二字的份量。看到了坦诚之路的煎熬,看到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忠诚由哈桑对阿米尔的所作所为来层层展现。即使 ...[更多]

  •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16篇范文)
  •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16篇范文)28人关注

    早就听人介绍过热销书《追风筝的人》,在忙里偷闲的翻看几页后,竟被书中情节深深吸引,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细腻的勾勒出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文中多次出现的风筝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