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范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读项羽有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2-17 15:30:01 查看人数:32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读项羽有感 481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54人
项羽之死读后感 828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33人
读项羽本纪有感 983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38人
项羽本记读后感 741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57人
项羽之死读后感 545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40人
项羽本纪的读后感 516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54人
项羽本纪读后感 1330字 6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52人
读项羽本纪有感 740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24人
项羽本纪读后感 1622字 13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42人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 530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00人
读英雄项羽有感 668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55人
项羽乌江自刎读后感 362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07人
项羽本纪读后感 1220字 10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98人
史记项羽读后感 449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91人
项羽之死读后感 556字 8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96人
项羽之死的读后感 1224字 19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21人

读项羽有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4位用户喜欢。

读《项羽》有感

手抄报描述: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项燕秦军交战时,兵败自杀。随后楚国灭亡,叔父项梁带着她隐姓埋名生活。项羽从小不愿读书但却颇有志向,想学兵法小小年纪就成了吴中子弟的领袖…

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项燕秦军交战时,兵败自杀。随后楚国灭亡,叔父项梁带着她隐姓埋名生活。项羽从小不愿读书但却颇有志向,想学兵法小小年纪就成了吴中子弟的领袖。公元前二百零九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义响应,自称楚军,成为反秦主力。公元前二百零六年十月,项羽推翻了秦朝,自立西楚霸王。但因分封不平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开始了,最后立定合约,中分天下。不久刘邦便背盟弃约出兵攻击项羽,项羽逃到了乌江边横剑自刎。

项羽的悲剧可以说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首先是他太过自负,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不听谋臣范增的劝告,错失鸿门宴杀掉刘邦的大好时机,以致酿成乌江悲剧。其次是他目光短浅,头脑简单,生性多疑是非不明。他,杀死秦王子婴后有人建议他建都关中,但他却说:“富贵不回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会知道呢?”再次他在战争中烧杀抢掠,荼毒百姓不得民心,最终成了楚汉战争中的输家。

项羽之死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项羽生活在秦朝末年,自小胸怀大志,武艺惊人,正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一身神力尤为天人。中国人历来崇尚统一,认为分裂不对,项羽也不例外。他建立了西楚霸王基业,却最终在乌江自刎而死,失去天下。

项羽小时候,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又教项羽学习兵法。此时的项羽虽然年少,但却胸怀大志,令人瞩目。而后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更是令人敬佩,并非池中之物。

鸿门宴上,项羽手握40万大军,而刘邦仅10万。倘若项羽真的想杀刘邦,又怎么能让刘邦逃走?他如果一定要杀刘邦,范曾示意时,就可杀。刘邦逃走后,张良把白壁献给项羽,项羽还肯“受壁置之坐上”吗?显然,项羽并不想杀刘邦,这也并不是“优柔寡断”。当时有资格成为项羽的竞争对手还有很多,而刘邦自愿放弃关中,前往比较偏远的汉作文中巴蜀之地,说句实在话,能打回中原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所以,项羽有什么理由要杀掉一个当时并没有多大威胁,未来威胁的可能性也很小的刘邦呢?

垓下被围,在最后艰难时刻,他面对虞姬,面对宝马,他做了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哭了,我们的霸王哭了。男人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项羽来到乌江时,亭长告诉他,现在整个乌江之上,只有我这一只小船,请大王立刻上船,汉军无论如何追不过江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完全可以在那里再成就霸业。但是,项羽拒绝了。我可以输,但不服输!天要亡我,我便逆天!项羽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冲向汉军阵营,硬生生杀了数百人,最后身受重伤,自刎而死……

平心而论,项羽项羽性格急燥,心胸狭谥,个人英雄主义严重,不懂得知人善用。他更适合当武将,并不适合当皇帝。但他身上有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他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项羽之死读后感800

读项羽本纪有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漫步司马迁《史记》的历史长廊,我不禁驻足《项羽本纪》,留恋项羽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欣赏他“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执着。司马迁为我们展现了如此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项羽。这样就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多姿、具有王者风范、洒脱而有血有肉的硬汉形象。

项羽从一个“不学”小儿,到一个普通的军人、成为反秦盟军中高级将领乃至领导者,他意气风发,勇不可拒;他蛮横崇武,任性自我,他一步一步滑向自己和别人编织的圈套,走向死亡。

悲剧的发生,似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造成项羽的悲剧的原因很多,单从自身来讲,他的性格造就了他一生坎坷乃至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

勇武,“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 “ 遂拔剑斩守头”,“籍所杀者数十百人”,一出场就先声夺人,好一个下马威!巨鹿之战中项羽勇猛无敌,使旁观诸侯的“莫敢纵兵”、“无不从惴恐”。一生中最激昂最快哉的东城快战,项羽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叫人瞠目结舌。

与勇武紧密相连的是粗豪。这在他年轻时的学习中就反映出来:他学文习字、学剑学兵法,均有始无终、浅尝辄止、每每半途而废,这也成为他后来事业失败的主观因素;在日常言语中也有充分表现:观看始皇出巡,他说:“彼可取而代也。”心里怎样想,嘴里怎样说,全无顾忌。这与刘邦形成鲜明对比。而刘邦见始皇出巡时的威风,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婉转含蓄,含而不露。

有勇无谋的项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可在政治斗争中却一筹莫展。鸿门宴里,项羽恨不能第二天便“击破沛公军”,气概不可一世,但当项伯说以“不义”,刘邦又亲自来谦恭道歉,他便已把怒气抛在一边,不假思索地说出曹无伤,使之成为他粗豪性格的牺牲品。范增数次举起玉催他下决心,项羽均默然不应。而当樊哙既有奉承又有不平的一席话说完后,他又“未有以应”,甚至当刘邦脱身而去,他仍未意识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并接受了张良所献玉璧。从大怒到受璧,判若两人。由于他勇而无谋,粗放直率,居功自傲,喜欢奉承,未“不义”的虚名束缚了手脚,因此优柔寡断,中了刘邦、张良缓兵之计,失去了消灭对手的良机。

项羽既是战场上奔突驰骋、所向无敌的勇士,又是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可爱而又可悲,英雄而又充满悲剧性。

只有用“哀其不幸,悲其骁勇”来总结英雄相遇的一生,假如能少些粗犷与固执,多些像韩信一样的智慧和刘邦之流的圆滑,也许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历史英雄——项羽,但是,悲剧终将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悲剧便只是悲剧。

项羽本记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面对四面楚歌而发出的感慨。他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不变的传说。

项羽自小就胸怀大志,“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在秦皇出巡时,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也!”,他英勇善战,最后兵败,在乌江自刎。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啊!他不懂反思自己过错,在乌江自刎时却说:“天亡我,非我用兵之罪也。”,我承认他不是举贤用能的大人物,比不上刘邦也败给刘邦,但是我却对项羽非常喜欢的,我想说他是一位英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了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残戈……夕阳为了尊严,也许是生无可恋,死亦当鬼雄。他是这么的直率啊,他也是一个用心专一的好男人。他没有刘邦的阴险奸诈。他善良,给予多次刘邦逃生的机会,他骁勇善战,以3万人打赢了几十万大军(史称“巨鹿之战”)。

我们虽无项羽“力拔山兮气盖势”的气势,但我们面对艰难险阻,必须有着一份自信与坚强。项羽在垓下之战以一敌百,他已经胜利了,因为他的勇敢已经在心底是一份莫大的胜利。我们面对着纸上谈兵,更应该给自己更充足的信心,怀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孤身作战时不畏惧不退缩;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面对自己最爱的亲人朋友时认真对待不欺骗;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学习方面赛出另一种风采。

项羽,我喜欢你。你是李清照眼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好汉,你是每个人心中渴望拥有“霸王别姬”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你是历史上最令人佩服的将士。虽以失败告终,项羽他却永远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

项羽本记读后感800

项羽之死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0位用户喜欢。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结束了一个悲剧。

后人猜想“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即便是过了江东,即便是登上皇位,也不会长久,最终还是要失去天下,这是性格使然。

悲剧的开始是从鸿门宴开始的。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设宴杀刘邦,就在前一晚,项伯为刘邦求情,“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又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一听“不义”,大丈夫“义”字当头,当初灭刘邦的决心轻而易举的被挫败,分不清轻重缓急,舍天下而取“义”,优柔寡断的他在范增示意后默然不应,眼睁睁地看着时机错过。在樊哙豪爽地啖肉饮酒后,项羽又一次错失杀刘邦的机会,被樊哙的义和理打动,忘记了摆宴的目的,让刘邦侥幸逃脱。项羽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还有他那浓重的重义情结成了他的一大缺陷。

从垓下被围到东城快战,项羽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然而,这背后又隐藏了巨大的悲观、消极。“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悲凉,人心更悲凉,勇猛无比的身躯之下是萎缩的灵魂,已经无法支撑。

乌江在眼前,“天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把自己的一切交与天,丝毫不抗争了,在项羽看来,这是命,是命啊!风萧萧,水滚滚,江边寒光闪过,残阳如血,画上了令人回味的句号。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只能是霸王,而非天下之王!

项羽之死

项羽本纪的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4位用户喜欢。

《史记》中《项羽本纪》令我对项羽有了很深的感触。

武功盖世,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但大起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俯览天下,傲睨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乌江,项羽不愧为悲情英雄。

他的叱咤风云又重情重义,既神勇无比又亲善士兵。

爱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许多人觉得项羽不应该在四面楚歌之时与美人纠葛,但试问,面临生死一别的边缘,谁不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时光?这应该出于项羽的柔情重义。也缘由此才有了《霸王别姬》之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项羽对士兵的友善,对部下的关心,同甘共苦的精神,历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现代人能顾及的?无良商贩为了私欲,剥削员工的实例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呢?

虽然项羽神勇无比,但却在处理私情方面十分不谨,项羽滥用私情,残暴,冲动,无一不警戒人们,应该冷静、客观地面对每一件事,从多角度地去看每个问题,才能理性地作出选择。

在一个“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中,竟然还有一个失败了的项羽受到如此的礼赞。他的血性和柔情让我叹息、让我感概、让我敬佩。他虽然像流星,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评价着。

项羽本纪的

项羽本纪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3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是谁刹破这黯黯的黑夜,吹响了江东的号角?是谁破釜沉舟的决心,砸碎了秦关的城门?又是谁在乌江末路的悲壮中,演绎了一场千年绝美的霸王别姬呢?是男人就要恩怨分明,你是堂堂的大丈夫。是男人更需要儿女情长,你弹剑做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一出《霸王别姬》,唱断了多少人的柔肠?你就像一颗亮得刺眼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在极度辉煌过后,是毁灭。异于寻常的流星,你的毁灭是惊天动地的,留给后人的,是一声声的叹息。

项羽,一个贵族世家的后裔,一个英勇善战的英雄,率军攻秦,尽显男儿本色。刘邦,一个平庸之辈,好酒色,无胆略,然而却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你。结果是这么得令人出乎意料,让人不得不回首深思。其实刘邦和你各自有着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就好像一对瑕玉一样。你有着英雄的气魄,但你却无法冷静地面对挫折,乱杀无辜。刘邦有着过人的肚量,但他却不能率兵打仗。一个兄弟情义,一个背信离义。

在历史的舞台上,不同的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谁能够在确定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谁就能避免失败,从而取得成功。一场千年的等待,是你打破了这暗世的哀鸣,是你扬起楚江东的旗帜,多少江东子弟为你出生入死,为了你讴歌传颂,杀殷通太守,是你挥就的号角,定陶之战是你悲痛的伤痕,但你又绝不言弃,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你又拿起你的龙盘虎戟,披上你乌金的铠甲,冲向硝烟漫漫的战场。在那个时代,你是神话般的英雄!你那异于常人的双瞳,你那惊破敌胆的怒喝,你的乌骓,你的霸王枪当刘邦与你获得了推翻王朝的胜利时,刘邦听从大臣的建议,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搞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但与之相反的你却不听善言,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曹无伤被诛,让人不禁为你叹息,试问天下谁敢助项羽的楚国?可你也是一个有着矛盾并非完美的一个人,你可以屠城,可以杀人不眨眼,却在鸿门宴上下不了杀手,即使范增暗示了无数遍。如果说你的滥杀无辜使你失去了人心,那么在鸿门宴放走了刘邦就是你不明是非,不分敌我而犯下的又一重大错误。还记得在你受围攻时,你在面对正在追击你的故人吕马童时,竟最终自刎以给吕马童一个人情。在我看来,你的这一刎,的确彰显了你过人的豪气,让后人更是为之而敬仰,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你的无奈和不自信。当然做人应当讲义气,但义气不能代替原则!作为一个君王,一个领袖,应当以大局为重,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能失去应有的立场和坚定果断的明辨能力。与之相比,刘邦虽然也好不到哪去,但我要说刘邦却正好好在你的通达和灵动的智慧上他虽然没有过人的武艺,却能充分利用别人的能力,以最终做到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你的败,在于你不懂权谋,太重承诺,太重义气,太崇尚暴力!

你也是幸运的,你有着一批忠心追随的部下,为你死战到底,与你共生死;你有着一个真正爱你,真正懂你的女人,在彭城之战中,她陪着你度过不眠的夜晚,在四面楚歌里,她为你担忧,然而最后却在乌江江畔的暖帐红烛之下与你一起演绎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乌江流水,留下了你的遗憾,也让我有了复杂微妙的感受,不知道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觉得他不该如此消亡。

历史在交替中消逝长流,金戈铁马,一曲终了。掩卷而思,不觉悠然神往。

《项羽本纪》

读项羽本纪有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4位用户喜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面对四面楚歌而发出的感慨。他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不变的传说。

项羽自小就胸怀大志,“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在秦皇出巡时,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也!”,他英勇善战,最后兵败,在乌江自刎。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啊!他不懂反思自己过错,在乌江自刎时却说:“天亡我,非我用兵之罪也。”,我承认他不是举贤用能的大人物,比不上刘邦也败给刘邦,但是我却对项羽非常喜欢的,我想说他是一位英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了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残戈……夕阳为了尊严,也许是生无可恋,死亦当鬼雄。他是这么的直率啊,他也是一个用心专一的好男人。他没有刘邦的阴险奸诈。他善良,给予多次刘邦逃生的机会,他骁勇善战,以3万人打赢了几十万大军(史称“巨鹿之战”)。

我们虽无项羽“力拔山兮气盖势”的气势,但我们面对艰难险阻,必须有着一份自信与坚强。项羽在垓下之战以一敌百,他已经胜利了,因为他的勇敢已经在心底是一份莫大的胜利。我们面对着纸上谈兵,更应该给自己更充足的信心,怀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孤身作战时不畏惧不退缩;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面对自己最爱的亲人朋友时认真对待不欺骗;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学习方面赛出另一种风采。

项羽,我喜欢你。你是李清照眼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好汉,你是每个人心中渴望拥有“霸王别姬”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你是历史上最令人佩服的将士。虽以失败告终,项羽他却永远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

项羽本纪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22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我只能说,造化弄人。项羽只应该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有超群的军事统帅才能,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吒风云。他能够以自我为中心,出奇制胜,一生经历大战十余次。然而,他在军事上取得成功的优点恰恰是使他在政治上一败涂地的制约。

太史公在《史记·项羽本纪》并没有过多的否定项羽,但我们要了解项羽不能仅仅依靠《史记·项羽本纪》,在《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等文章中都有对项羽的记叙。

项羽是一个有着坚定的信念的人,在他的手下数以万计的生命逝去,只要是阻碍他灭秦兴楚的复仇事业和雄霸天下的壮志的人,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老少,他都毫不心慈手软,彻底予以毁灭。但是这一点就恰恰说明了他为什么不能够成为一名政治家。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除了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以外还必须有超出常人的远见卓识。

项羽是不善于用人的,这一点是作为政治人物的一大忌讳。比如说韩信,项羽不能重用他,韩信就投靠到刘邦麾下来,后来成为刘邦开国的三大功臣之一。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项羽所重用的人,不是项家的人,就是他的亲戚、同乡,所以项羽的干部团队没有很杰出的人才。项羽还不重视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就是说,项羽的胸襟度量是不够宽大的。韩信曾批评项羽的缺点说:项羽遇到步将们打胜仗该封爵了,便刻了一个爵印,却舍不得把这印信交给步将。也就是说,项羽舍不得把这爵位封给有功的步将,项羽将爵印拿在手里一直把玩,最后把新刻印信的四个角尖都磨圆了,变成了旧印,才将这印信依依不舍地赐给立功的步将。这个步将拿到这爵印,等的时间已经太长,而且一看已经是个旧印了,也就不感激项羽,自然不会对项羽产生感恩之心,反而会有不满情绪,这就显示项羽的胸襟不够宽大。

孔子提倡行仁政,而项羽在这个方面也是十分欠缺的,项羽在这一方面的作为可以用“大仁小爱”来概括。大仁,是指对全国老百姓的一种挚爱;小爱,是对身边的人之一种关爱。作为一个政治领袖,需要大仁,也需要小爱。项羽对于身边的人,真是关爱倍至,韩信曾经叙述项羽的故事说:项羽对于身边的士兵非常的好,遇到士兵们受伤、生病,项羽会亲自去探望他们,甚至会在他们病床旁哭泣,把自己的食物送给受伤生病的士兵吃。所以他对于身边这些士兵们非常关爱,但这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些只是小爱,至于项羽对于全国那些没有跟他关系的老百姓,则似乎没有爱心。我们可以看到项羽便曾坑杀20余万秦的降卒,他们是投降的秦兵,既然已经投降为自己降卒,也就算是自己的百姓,但是项羽却把他们都坑杀了,这手段实在是很残忍,表示项羽对那些不认识的降卒是没有爱心的。此外,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时,放火烧了咸阳的秦皇宫,传说大火连烧三个月不止,这当然也会波及到咸阳老百姓,因为这些火不可能一下扑灭,所以许多咸阳百姓也被烧得无家可归,这也是因为项羽不认识咸阳老百姓所以一点都不疼惜他们,可见项羽在大仁方面是欠缺的。

最后说,项羽最缺少的是还是谋略,项羽本身是位非常勇猛的武将,他自己说:「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这只是战场上每一次战役的胜利,实际当上一个大战争时,大方向的战略远比每场战役的战术来得重要,若只是在小的战役因为战术成功而胜利,但最后大的战略却失败,那最后仍是会失败。我们只要看看日本在二次大战时候,日本侵略中国在每场小战役上,几乎百分之九十几都是胜利的,很少在小战役会失败,而日本向东南亚与美国的攻击,这些战役都是成功的,但是他大方向的战略却是失败的,最后导致结果便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所以战略是非常重要的,项羽似乎没有战略,我们从史料中似乎看不出项羽有什么战略,他给人的印象是东打一拳,西踢一腿,他的出拳踢腿似乎都很有力量,可把一个敌人打倒,但最后项羽自己也会力竭而死,所以战略是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政治领袖必须要知道的。所以政治领袖一个重要要做的事情,是要有一个成功的策略,这样才能造成最后的胜利。

以上就是我对项羽的一些初步的认识。

项羽本纪读后感400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0位用户喜欢。

今天读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朝时期,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二世以后,争抢天下的历史故事。最后刘邦战胜项羽,被迫杀了虞姬,在乌江率领24人与刘邦百万大军决一死战,自杀而亡。

读了这个历史故事,我十分为项羽感到惋惜——凭项羽的实力,本来可以大胜刘邦,成为一代霸主,可是他却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就是项羽心太软了,他原本可以在准备万分齐全的“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当时刘邦知道自己的实力是打不过项羽的,非常识时务的把关中王的位置让了出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先进入关中,本应该是你项羽先进入关中。”然后又说起当初他和项羽一起起义的事。项羽听了刘邦的回忆,相信刘邦不会和他争夺天下,一时心软,放了刘邦。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会在他与齐军对战之时偷袭自己,毫无准备地展开了他与刘邦的对战。

第二就是项羽不善于发现人才,刚愎自用。原本韩信是投奔项羽而来,可是项羽一点都没有关注,没发现韩信是个大人才,只给他当了个守门官。韩信三番五次劝告他,他都置之不理。最后韩信放弃项羽,被迫投奔了刘邦。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之下成了大将军,在韩信的帮助之下,刘邦杀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成为了天下霸主。

要是项羽能早点明白这两点,一定能打败刘邦,统一天下,一改历史。可惜他致死还是没有明白。

读英雄项羽有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项羽,一个千百年来不可否认的大英雄,一个具有勇气的伟丈夫。也正是因为他的勇气,铸就了他精彩、充满传奇而铁骨铮铮的一生。勇气是什么?如果想知道答案,可以从大英雄项羽身上找答案 。看完了《英雄项羽》,我找到了答案。

《英雄项羽》讲述了项羽的一生,会稽起兵、破釜沉舟、裂土封侯等等。也讲述了项羽的性格、人品、优点及不足。更讲述了项羽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神话。

项羽出生在楚国,家里世代为楚国名将,是贵族。然而,爷爷项燕因被秦军打败而自杀了,这给项羽的童年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发誓:灭暴秦!于是,他和叔叔开始了反秦起义。叔叔战死后,项羽又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努力铸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勇气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绝望的时候,有没有勇敢地最后一搏?当我们遇到强敌的时候,有没有勇气冲上去?当我们身陷困境的时候,有没有勇敢地冲出去?这都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就如同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有勇气,才会有希望,只要敢往前进,就能成功。可如果知难而退,就会一无所有。项羽就很有勇气。凭借勇气,攻秦救赵,打败秦将章邯,以少胜多。这就是破釜沉舟。还有,当得知刘邦攻下彭城之时,他果断地带领三万精兵突袭刘邦,拿下彭城。勇气,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充满了艰险和坎坷,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陷入逆境时,要有足够的勇气东山再起。有勇气,成功的一半便可掌握。如果一个人身陷逆境而选择退缩或者放弃,那他绝不可能成功。

勇气,想要拥有它并不容易,只有不断地克服恐惧。只要克服了它,那就胜利在望了。

同学们,让我们克服恐惧,勇敢地面对,冲向成功,冲向光明,冲向胜利的彼岸,把成功牢牢掌握在手中!

项羽乌江自刎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项羽乌江自刎》读后感

我读了《项羽乌江自刎》后,觉得项羽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项羽跟刘邦争夺天下,不料项羽大败,被刘邦追到乌江边。其实当初他有一线生机,可以乘一条小船摆脱险境,可是他放弃了。项羽想到百万士兵跟随他战死了沙场,他绝不能苟活去愧对江东父老,于是他拔剑自刎于乌江边。他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

回想我们的许多革命烈士也有这种威武不屈的精神。王二小为了保卫村民和革命队伍不畏小鬼子的威胁,把鬼子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里,最后被残忍的鬼子用刺刀挑起摔死在大石头上。刘胡兰不惧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决不说出其他共产党员的名字,最后被敌人押赴了刑场。就在敌人将要用铡刀将她铡死之前,她还高喊:共产党万岁﹗

我们现在身处和平年代,更应该珍惜革命烈士用鲜血给我们换来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做一个品德优秀的好少年。

项羽本纪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98位用户喜欢。

“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后世对于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而项羽又是史记十二本纪中唯一一个没有统一中国而被列入帝王行列的人物。

项羽本纪从项羽二十四岁跟随叔父起兵到最后自刎乌江,历史跨度八年。期间不乏被广为流传的“破釜沉舟”、“鸿门宴”、“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

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最后楚汉相争并于汉。历史在这里没有用最通常的评价标准:“成王败寇”去评价项羽,而把他和刘邦都评为英雄。刘邦更偏向枭雄,而项羽则更是本色的英雄。从看见秦始皇巡游时的那一句“彼可取而代之”,项羽便展开了他敢爱敢恨的一生。

因为不忍看到士卒忍饥受冻而主帅却置酒高会,他奋起杀帅夺印,带领楚军破釜沉舟九战破秦军于钜鹿城下;因为看不惯天下黎民饱受征战之苦,他竟然在两军阵前要求刘邦出来与自己单挑来决一雌雄;因为一个红颜知己他甚至犹豫不决,打算放弃突围的机会;因为自己没能把当年跟自己一起起兵的八千士卒带回去而只把跟随自己的乌骓马交给了亭长,自己却宁可自刎于滔滔乌江前。项羽的一生活的更像一个生活中的人,而不是历史书卷上的人。

以古观今,虽然已历千年,但是人们谈起项羽却还是唏嘘感叹。为什么,因为虽然时间的变迁能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但是却改变不了人性与人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早已被淹没的历史中探寻真相的原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项羽虽然失了天下,但却得到了后世人的肯定。而我们今人活在当下,有的人为了金钱忙忙碌碌,有的人为了名利尔虞我诈,有的人为了美色朝秦暮楚,有的人为了一时安逸玩物丧志。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像项王一样活出自己最最真实的一面,即使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回首仍然让人感觉到如此的鲜活如此的呼之欲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放下书本,拾起心情,却又感觉是如此的感慨良多。每天都要把自己藏在面具与外衣之下,在很多人的价值观的压迫下生活。虽然能得到上级的肯定,得到朋友的羡慕,却在这日复一日的庸庸碌碌中失去了自我。到头来也许我们的墓志铭上会有华丽的语句来形容我们短暂的一生,但是这是否就是我们想要的呢?人人生而不同,但是很多人都走上了同样的路,重复了同样的事,人的个性在社会的砂轮不断的砥砺下变的暗淡。

项羽的一生可能比我们很多人都短暂,但是他活的是如此的本色。虽然他会因为久攻不下而把别人的父亲妻子架在油锅上要挟;虽然他会因为一个官职,把已经刻好了的官印拿在手上反复把玩却不舍得给;虽然他会因为一句“沐猴而冠”而暴跳如雷;虽然他会为了一个歌姬而愁肠百转。但是谁又能说他不是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毫无顾忌的展现了出来呢,比起那些在乎“众口铄金”而畏首畏尾,首鼠两端,总把自己藏在迷彩下的人项羽的.这些缺点反而更让他显得亲切与真实。

往事越千年,在品读《项羽本纪》的时候或许才真正能体会李清照发出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慨。在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后,细心去捡拾,会发现原来项羽带给我们的率真与不羁是如此的珍贵,如同一颗夜明珠在冥迷的夜中照亮了前进的路。

《项羽本纪》

史记项羽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暑假里我读了《史记》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隧道——看到了利欲熏心的庞涓,残暴的秦始皇,忠厚老实的周公旦仿佛看到了宫中的金银珠宝,看到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尘灰,汉军和楚军大战的场面,有的让人看得心旷神怡,有点让人神情紧张,还有的让人感动不已。

在《史记》故事中,圣人孔子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他周游列国十四年,虽然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没有实现,但这十几年的时光却没有白费,他走过许多地方,对各地的社会,人情,风俗等进行了考察,这些都让他获益匪浅。在著书时,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下来,让儒家学说更加成熟,成为后世的典范。从圣人孔子身上我明白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会有最深刻的的体会和感悟;自有自己亲眼目睹才会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自己亲自饱览风情,才能领略自然的奇妙。

读了,《史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还扩展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知识和见识。让我懂得了“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越来越爱看书了!

史记项羽读后感1000

项羽之死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项羽之死读后感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结束了一个悲剧。

后人猜想“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即便是过了江东,即便是登上皇位,也不会长久,最终还是要失去天下,这是性格使然。

悲剧的开始是从鸿门宴开始的。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设宴杀刘邦,就在前一晚,项伯为刘邦求情,“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又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一听“不义”,大丈夫“义”字当头,当初灭刘邦的决心轻而易举的被挫败,分不清轻重缓急,舍天下而取“义”,优柔寡断的他在范增示意后默然不应,眼睁睁地看着时机错过。在樊哙豪爽地啖肉饮酒后,项羽又一次错失杀刘邦的机会,被樊哙的义和理打动,忘记了摆宴的目的,让刘邦侥幸逃脱。项羽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还有他那浓重的重义情结成了他的一大缺陷。

从垓下被围到东城快战,项羽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然而,这背后又隐藏了巨大的悲观、消极。“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悲凉,人心更悲凉,勇猛无比的身躯之下是萎缩的灵魂,已经无法支撑。

乌江在眼前,“天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把自己的一切交与天,丝毫不抗争了,在项羽看来,这是命,是命啊!风萧萧,水滚滚,江边寒光闪过,残阳如血,画上了令人回味的句号。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只能是霸王,而非天下之王!

项羽之死读后感,

项羽之死的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4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项羽之死的读后感

项羽之死的读后感

项羽重瞳,圣人之相。举千斤鼎,巨鹿破秦。善于武艺,精于兵法。驾乌骓,拥美姬。可为何到头来,却自刎于乌江?

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天生神力的西楚霸王,竟倒在乌江血泊中,怎不叫人扼腕叹息?若霸王尚在,定使历史改了进程。

纵览古今,唯有智者成,忍者胜。然而,项羽战力盖世,却少了份智,缺了份忍。

智者胜于勇者,不智之勇,匹夫之勇也。战场无往不利但政治上却尽显幼稚,或许是幼时“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的思想所致。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失尽人心。刘邦手下萧何、韩信、张良各自发挥所长,而项羽一范增都不能用。敌凭智,羽凭勇,何以言胜?

即举兵征战以来,大胜秦军,打了多场如巨鹿一战般载入史册的战役,但现出项羽有些许鲁莽。破釜沉舟,看似激起楚军斗志,将士们视死如归故乡,但项羽可否想到秦军若破了楚军,那该如何是好?连跳逃出生天的后路都未留给自己。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能包羞忍耻才能战胜困难,才是大丈夫。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曰:“天亡我,非战之罪。”非也,其必有因。然而,项羽却执迷不悟,负气自刎。

失败不可怕,放弃才令人惋惜。“无面见江东父兄”一面表现项羽气节,更突显了他刚愎自用,不愿放下架子,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样子。若他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那么胜负之数,或未易量。似气节之态,败也!

项羽勇者也,然缺智、少忍,必是可用之才,但非用人之才也。

乌江自刎,着实令人惋惜,是天妒英才,将其亡之?非也,是因籍骁勇而独缺智忍尔。

项羽之死的读后感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结束了一个悲剧。

后人猜想“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即便是过了江东,即便是登上皇位,也不会长久,最终还是要失去天下,这是性格使然。

悲剧的开始是从鸿门宴开始的。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设宴杀刘邦,就在前一晚,项伯为刘邦求情,“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又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一听“不义”,大丈夫“义”字当头,当初灭刘邦的决心轻而易举的被挫败,分不清轻重缓急,舍天下而取“义”,优柔寡断的他在范增示意后默然不应,眼睁睁地看着时机错过。在樊哙豪爽地啖肉饮酒后,项羽又一次错失杀刘邦的机会,被樊哙的义和理打动,忘记了摆宴的目的`,让刘邦侥幸逃脱。项羽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还有他那浓重的重义情结成了他的一大缺陷。

从垓下被围到东城快战,项羽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然而,这背后又隐藏了巨大的悲观、消极。“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悲凉,人心更悲凉,勇猛无比的身躯之下是萎缩的灵魂,已经无法支撑。

乌江在眼前,“天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把自己的一切交与天,丝毫不抗争了,在项羽看来,这是命,是命啊!风萧萧,水滚滚,江边寒光闪过,残阳如血,画上了令人回味的句号。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只能是霸王,而非天下之王!

读项羽有感(16篇范文)

是谁刹破这黯黯的黑夜,吹响了江东的号角?是谁破釜沉舟的决心,砸碎了秦关的城门?又是谁在乌江末路的悲壮中,演绎了一场千年绝美的霸王别姬呢?是男人就要恩怨分明,你是堂堂的大丈夫。是男人更需要儿女情长,你弹剑做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一出《霸王别姬》,唱断了多少人的柔肠?你就像一颗亮得刺眼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在极度辉煌过后,是毁灭。异于寻常的流星,你的毁灭是惊天动地的,留给后人的,是一声声的叹息。项羽,一个贵族世家的后裔,一个英勇善战的英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项羽信息

  • 项羽本纪读后感(9篇范文)
  • 项羽本纪读后感(9篇范文)94人关注

    是谁刹破这黯黯的黑夜,吹响了江东的号角?是谁破釜沉舟的决心,砸碎了秦关的城门?又是谁在乌江末路的悲壮中,演绎了一场千年绝美的霸王别姬呢?是男人就要恩怨分明,你是堂堂 ...[更多]

  • 读项羽本纪有感(9篇范文)
  • 读项羽本纪有感(9篇范文)41人关注

    是谁刹破这黯黯的黑夜,吹响了江东的号角?是谁破釜沉舟的决心,砸碎了秦关的城门?又是谁在乌江末路的悲壮中,演绎了一场千年绝美的霸王别姬呢?是男人就要恩怨分明,你是堂堂 ...[更多]

  • 读项羽有感(16篇范文)
  • 读项羽有感(16篇范文)32人关注

    是谁刹破这黯黯的黑夜,吹响了江东的号角?是谁破釜沉舟的决心,砸碎了秦关的城门?又是谁在乌江末路的悲壮中,演绎了一场千年绝美的霸王别姬呢?是男人就要恩怨分明,你是堂堂 ...[更多]

  • 项羽本纪的读后感(9篇范文)
  • 项羽本纪的读后感(9篇范文)27人关注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面对四面楚歌而发出的感慨。他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