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作文范文(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11 10:10:02 查看人数:33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作文范文 879字 12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43人
《感动中国》感人颁奖 364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60人
感动中国科学家感人事迹 421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54人
感动中国先进感人事迹 231字 3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84人
感动中国科学家感人事迹 925字 10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145人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 417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5人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感人事迹 615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78人
《感动中国》感人颁奖 359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42人
罗盛教感人事迹材料 5508字 106段 19分钟 30分钟 43分钟 269人
雷锋的感人故事 1650字 10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85人
有关感动中国教师感人的事迹 1737字 11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94人
最新感动中国人物感人事迹 895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53人
感动中国的教师的感人事迹 2130字 9段 8分钟 12分钟 17分钟 240人
感动中国感人先进事迹 660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27人
感动中国优秀教师个人感人事迹 836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14人
雷锋的感人故事 480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1人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作文范文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9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学启蒙。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南下,杳无音讯。失去了父亲的联系和经济来源,叶嘉莹和母亲相依为命,四处避难、艰难度日。她17岁时,母亲突发重病,死在求医回家的路上。

叶嘉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强忍着悲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她数十天闭门不出,写下“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字字泣血,句句锥心。幸运的是,在伯父的资助下,叶嘉莹能够继续学习,如愿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毕业后,因才华出众,叶嘉莹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赵东荪,虽然心底毫无波澜,但看对方为自己来回奔波丢了工作,于心不忍。于是,1948年,叶嘉莹放弃了北平的工作,跟赵东荪去往南京结婚。刚到南京不久,局势便出现动荡。24岁的叶嘉莹跟随丈夫来到台湾,在彰化女中当教师,并生下大女儿。

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台湾,丈夫含冤入狱,不久后她和女儿也被囚禁起来。等到释放时,发现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俩只能寄宿在亲戚家里,忍受着各种闲言碎语。叶嘉莹曾写下五言律诗《转蓬》,来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嘉莹一边在私立女中教书,一边抚养女儿,有时不得不把女儿带到课堂上去。整整三年,叶嘉莹都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轻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狱了,性情却变得暴戾,时不时对着叶嘉莹拳打脚踢。同时一家人的生计重担,也全部压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为独立撑起家庭的“女强人”,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

为了挣钱,她同时在台北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三所学校任教。课业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气喘,胸口时常隐隐作痛。那是叶嘉莹一生中最昏暗的时刻,在极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杀。

但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和骨子里的坚韧内核,叶嘉莹最终还是超脱了那份痛苦,从诗词中找到寄托。无论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负,一站上讲台,叶嘉莹就变得神采飞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感动中国》感人颁奖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60位用户喜欢。

今年的感动中国有些特殊,10个人物,有6个都有从军经历,这大概是创感动中国历史记录了。

他们之中有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有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有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军人马旭,有危机时刻安全迫降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有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有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

20__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英雄辈出,这一年感动中国。军人在这个群体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他们有些是现役,为了完成本职工作牺牲自己护人民周全,为了守护祖国远离凡尘俗世,他们有些是退伍军人,骨子中永远留着为人民服务的血气,面对危险,面对群众需要,永远将个人安危,自己的利益排在后面。

正因为有他们,我们的孩子才会感到幸福,我们的父母才敢安享晚年,我们才体会到不易的和平。因为他们,都把危险挡在看不见的地方了,每一名退伍军人,都是国家洒向民间的英雄。

感动中国科学家感人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但他从小就痴迷于数学,辍学在家一直坚持自学,千方百计搜寻数学方面的书刊研读。后来他在一所中学当事务员。

一次,他在朋友那里借到一本《学艺》杂志,上面刊登了苏家驹教授的一篇论文。华罗庚发现者篇论文中有错误,就想写一篇纠正文章,但又考虑到苏家驹是大名鼎鼎的教授,自己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会不会被人认为是班门弄斧呢?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请教王维克老师。王老师鼓励他说:“圣人也会有错误。你如果指出教授的错误,他非但不生气,还会很高兴的。”于是,华罗庚就写了一篇论文,指出苏教授论文中的错误,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这篇文章惊动了当时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当得知文章的作者既不是“海归”,又不是大学教授,而仅仅是一个中学事务员,熊庆来惊讶不已,于是立刻做出决定:请这个青年人到清华来!

正处在贫困中的华罗庚听到这一天大的喜讯激动万分,家人和乡亲们也为他感到高兴。从此,华罗庚如虎添翼,在数学的王国里尽展才华。

感动中国先进感人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84位用户喜欢。

学习体育两不误

苏炳添不仅是国家队的中国速度,还是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样非常赞赏,“苏炳添阳光、努力且十分谦虚。虽然因为训练的原因不常在学校,但是和同学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从不间断。在学习上,虽然是体育特长生,但却十分认真。本科论文还是‘优’!平时因为训练缺课,都会及时补上。是体育生中很努力、很认真的人,愿意学习的一个孩子。”

正是因为谦逊的性格,在张培萌跑出10秒成绩后,苏炳添和张培萌成为了互相推进的搭档,两人携手夺得亚运会接力冠军,并刷新了全国纪录。

感动中国科学家感人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5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一个研究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还在继续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一个做着“禾下乘凉梦”、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毕生理想的可敬知识分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学习的对象。自主创新的春天已经来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学习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为此,农村司、农村中心党支部向科技部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如下倡议:

一、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矢志民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伟大实践上来,把个人发展统一到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的需要上来。拓宽视野,放眼全球,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国际观,在科技管理的本职岗位上,努力落实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二、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执着创新,不断完善宏观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不间断的管理创新。要以仁者的胸怀、勇者的胆识、智者的头脑、志者的坚韧,不辞艰辛,不惧困难,勤于探索,勇于创造,适应转变政府职能需要,不断开拓宏观管理新局面,推动自主创新事业不断攀登新高峰。

三、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求真务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思维不落后时代,部署不脱离实际。坚持科研方向从需要中来,科研成果到需要中去,把科技发展的节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提升自我。

四、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淡泊名利,不断健全廉政人格。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荣辱作为个人道德抉择的标准,弘扬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为当为之事,拒绝腐化堕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责任和付出作为个人价值抉择的重要内容,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健康情趣,甘于奉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坚持自警、自励、自省、自重。

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袁隆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党和国家的“一粒好种子”,把根深深地扎在党和国家的崇高事业这一肥沃的土壤中,以昂扬的精神、实际的行动、优良的作风、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5位用户喜欢。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陈陆(1984年2月-20__年7月22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江都,出生于安徽合肥,大学本科学历,20__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20__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__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英勇牺牲。“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20__年1月,被追授20__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1月7日,被追授“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月17日,陈陆被评为“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先进人物感人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群人,站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背景,也没有耀眼的闪光灯。但这个舞台,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这舞台一样,朴实无华,但他们却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选择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们,感动了中国。

《感动中国》节目中10个英雄人物的伟大感人事迹令我的心灵震撼,并为之动容。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其中,有个人物令我记忆犹新。杜富国,一个在边境扫雷的军人,在一次排雷中让战友离远一点自己却冲上前去双手双眼失去了,但没有失去一个军人的威严。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都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高举正义之旗,让这种“正能量”洒遍整个神州大地。

还有就是马旭和他的丈夫,两位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拿出所有的积蓄给山村的孩子们。还有其他九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我们!

观看了2018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给我的感觉就是太震撼了,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些人优秀的人,是我们国家的骄傲!获奖者们都有一个宗旨:那就是他们不畏危险,不惧生命,想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好,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心中总有一股中国精神。感动中国不仅仅是一个节目,它更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的人,在读书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成为向他们一样感动中国的人!为国效力!

《感动中国》感人颁奖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20__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__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罗盛教感人事迹材料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08个字,有10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9分钟,朗读时长30分钟,慢速需要43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罗盛教是一名普通的抗美援朝战士,但是他所做的事却一直牢记在中国和朝鲜人民的心里。

1952年元旦刚过,朝鲜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几位朝鲜儿童在结冰的河面玩耍,突然有一个孩子掉进了冰窟窿。

路过的罗盛教为了救这名朝鲜儿童,也跳进了冰窟窿,儿童得救了,他却牺牲了。

事后,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可是他这个特等功却差点不被授予。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原因为何呢?

这一切还要从罗盛教进入朝鲜说起。

(一)参军入朝

1931年,罗盛教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的他,也去学校读过几年书,可最终还是因为家里贫困不得不辍学回家。

图 | 罗盛教

虽然他读了书,可是我们谁又能想到,他到十一岁才上小学。原因就是因为家里太过贫困,他念了没多久,就又回家了。

家里为了让他有口饭吃,将他送去做了道士。后来他又到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忙,那一年,他不过十四岁。

小小的罗盛教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为了混口饭吃,辍学、当道士、做帮工……这些都让他体会到了贫穷百姓的艰难。跟他一样的贫苦人,终于等来了福音。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1月,罗盛教和几位同学一起来到了沅(yuán)陵。参加了解放军四十七军,并随之考入了湘西军政干校。

要知道,罗盛教这个举动可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因为当时沅陵距离他的家乡有上百里路,中间还要经过土匪占领的地区,谁知道路上会不会遇到土匪呢?

进入学校学习后,罗盛教因为之前没怎么接受学习,基础比较差,所以听起课来很吃力。别人很容易听懂的东西,他可能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不落下课程,罗盛教在课后总会借同学的笔记,把知识点加以巩固。

我们之前就讲到过,罗盛教进入朝鲜是为了救一个掉进冰窟窿的儿童。其实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罗盛教就已经表现出了舍己为人的品质。

在学校的一次劳动中,有一棵树倒在了河里,需要把它拖起来搭桥。大家看着这棵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罗盛教二话没说就跳进了河水中。

当时也是冬天,河水冷冰冰的,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都跟着跳了进去,把树拖上来搭了一座桥。

在学校学习时间结束后,罗盛教被委派在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在进入部队不久后,他就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湘西剿匪运动中。

有一次,战士们都进山剿匪去了,罗盛教刚好在连队值班。突然,他听到了一阵惊叫声,他立马走出连队查看,原来是一位老乡的房子被土匪给点着了。

罗盛教赶紧跑过去,将正在抢救东西的老大娘背了出来,然后又进入火海,帮着把东西运出来。事后,罗盛教没有把这件事跟别人讲,直到连长看到他被火烧伤的伤口,才知道了这件事。

从这一件件事情当中,就能看出,罗盛教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忠厚心肠。而这,也是他后来毫不犹豫跳进冰窟救人的原因。

让罗盛教和其他战士都始料不及的是,朝鲜战争爆发了。罗盛教坐不住了,他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在1951年4月,随部队进入了朝鲜。

和千千万万进入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一样,罗盛教明白此行危险重重,很可能永远也回不到祖国,但是他依然选择踏上这条路。

而他,的确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二)救人

罗盛教来到朝鲜战场后,才知道这里是个什么景象。遍地都是美军炮弹炸出的炮坑,朝鲜人民的村子都被毁掉了,时不时就冒出一缕黑烟,还有路上数不清的逃难人群……

帝国主义在朝鲜犯下的罪行,让罗盛教对侵略者无比仇恨。但是跟侵略者惨无人道的罪行相比,他在朝鲜也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入朝非常感谢,经常会帮助志愿军。有一次,罗盛教他们在黑夜里行军,几乎都看不清路。但是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点光亮,罗盛教等人加快步伐赶了上去。

到了近处才发现,那是一位朝鲜大妈拿着一个保险灯在为志愿军照路,提醒他们脚下有一个大坑,让他们小心。

罗盛教看到此情此景,顿时就觉得只有早日把侵略者赶出去,才能让朝鲜人民过上安宁的日子,也才能报答他们的深情厚谊。

罗盛教感受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爱,他同样也将自己的关爱给了朝鲜人民。

在一次帮忙往前线送饭回来的路上,美军的炮弹突然从他的头顶飞过,然后落在了不远的村庄。等到美军的炮弹打完,他赶到那村庄一看,村庄已经成了废墟。

突然间,他听到了一阵哭声,他随着这个哭声去寻找。越过一个小山头后,在一个防空洞旁边看见了一个小孩子。那个小孩子正在趴在妈妈的身上,不停地叫着“阿妈妮”。

那孩子的母亲早已浑身是血,不省人事。罗盛教之前从没看见过这样凄惨的画面,此时他不顾美军的炮火,冲过去抱起了孩子,交给了附近的一位朝鲜大叔。

罗盛教所做的不仅是这些事迹,这些都是大家所不知道。大家知道的,可能只是他勇救落水儿童的那件事。

那件事,发生在1952年1月2日,这个时间节点,正是朝鲜最为寒冷的时刻之一。

那一天,罗盛教做完早操后,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弹。罗盛教突然想起,之前有几颗投弹落在了河边,找回来还可以继续用。于是他就和小宋一起去寻找,两个人是分开去寻找的,罗盛教独自往一个反方向去了。

那一天,气温达到了零下20度,冷风刺骨,还下着大雪,雪粒子随风打在人的脸上,就像刀在割一样。那种痛苦,南方人可能没有体会过,身处寒冷地带的人应该能明白。

在这样的天气下,大人们都不太愿意出门,可是小孩子就不一样了。罗盛教在往河边寻找的时候,见到了几个小孩子在河面上滑冰,玩得不亦乐乎。

罗盛教看到这一幕也会心地笑了,儿童往往就是这么天真,只要有的玩,他们哪里知道自己的国家正在经历什么?

罗盛教继续去寻找那个投弹,前面有一个木桩,罗盛教记得就在那附近。他扒开厚厚的积雪,认真地寻找了起来。

突然,传来了一声冰面破裂的声音,接着是一阵尖叫。

罗盛教猛地回头一看,刚才玩耍的四个孩子,如今只有三个待在冰面上,那三个人都吓得哭了起来,他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

罗盛教没有想那么多,立即放弃寻找手榴弹,往孩子那边跑去。他一边跑,一边解下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就往地上一扔。最后,只剩下了一件单衣,寒风无情地吹打在他的身上。

罗盛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扑通”一声就跳进了冰窟窿之中。

冰冷的河水浸透了罗盛教的全身,在水下搜寻了一阵后,罗盛教浮出了水面,他的脸色已经变得苍白。罗盛教这一次没有找到那个孩子,他在水面大呼了几口气,随后又潜了下去。

其他三个小孩子一直紧盯着河面,冷风依然在不停地刮着,时间在这一刻过得很慢很慢。

又过了一会后,冰面上出现了一双小手。几个小孩子都高兴地笑了,可是那双小手刚爬上冰面,就又掉进了河里。冰窟窿四周的冰层太薄了,承受不了这样的重量,就又掉进去了。

正在此时,小宋赶到了河边,他看到那三个小孩子,还在河边看见了脱下的志愿军军装,立即明白出了什么事。

他脑子里马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赶紧往回跑,村口那里有一根木头电线杆,他往肩上一扛,就迅速往河边跑。

这个时候,冰窟窿已经越来越大了。罗盛教的力气也快要用完了,他全身冻得发紫,脸色苍白,浑身都在打颤。但是他没有放弃,他决心要把这个孩子救出来。

他再次深呼了一口气,钻进了水中,他双脚踏着河底的碎石,用尽全身的力气把那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小宋就在这个时候赶到了,他把电线杆伸进了水里,那个孩子抱着电线杆爬上了岸边。

但是,等小宋准备救罗盛教时,却早已没有发现他的身影。罗盛教因为体力消耗过尽,加上在冷水中浸泡了许久,被急流冲到了远处的冰层。等到大家把罗盛教捞出来的时候,他早已停止了呼吸。

罗盛教救出来的那位孩子就是日后朝鲜的高级指挥官崔莹。

在找到了罗盛教的遗体后,朝鲜石田里的人民非常悲痛,被救出来的崔莹更是一直痛哭。朝鲜人民按照他们那里的习俗,以最高最隆重的礼仪安葬了罗盛教。

为了纪念罗盛教,崔莹的家乡石田里被改名为“罗盛教村”,罗盛教牺牲的那条河被命名为“罗盛教河”,罗盛教埋葬的山被命名为“罗盛教山”。

朝鲜人民还在罗盛教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地牢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事后调查

在罗盛教牺牲之后,他曾被称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罗盛教牺牲之后,关于他的善后事宜却出现了一些曲折。

当时正值朝鲜冬季,志愿军刚刚粉碎了“联合国军”所谓的“秋季攻势”。志愿军十九兵团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奉命撤离到指定区域休整。

时任一四一师长的叶健民到下面各个团,进行前一阶段的战争总结,并顺便视察一下部队情况。

虽然叶健民去到下面的部队,但是师部的事务也不能荒废,他经常需要往返各地,处理一些事情。

有一天,他照常去到下面的一个团,在处理了一些工作后,准备返回师部。等到他的车子到达师部的时候,却看见那里围了一群朝鲜老百姓。叶健民看见这一幕,觉得很奇怪,立即让警卫员下去询问情况。

警卫员回来报告:“师长,朝鲜同胞是为了一个叫罗盛教的战友来的,这个战友之前牺牲了,他们希望用朝鲜的习俗将他安葬。”

叶健民点了点头:“嗯,知道了!”

叶健民的师部此时正好位于石田里,也就是罗盛教救的那个孩子的家乡。

叶健民想起来,前几天的确看过这样一份报告,里面提到了这位叫罗盛教的战士。只是那是一份事故报告,不是请功报告,报告中只是说罗盛教溺水身亡。

叶健民看到这一份事故报告后,因为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战士发生什么意外,这种事也并不少见。加上他又要到下面的部队进行视察,事情比较多,所以并没有太多留意。

此时他见到这么多朝鲜百姓前来师部门口,为的就是这个罗盛教。他突然觉得这个罗盛教可能不是简单的溺水身亡,不然朝鲜百姓怎么会给他这么特殊的待遇呢?

叶健民回到师部后,立即让人去仔细调查一下,询问那些朝鲜百姓前来请愿的情况。

没过多久,一位参谋人员就赶到了叶健民面前,向他进行了汇报。

这些老百姓都想为罗盛教请功,一位朝鲜大娘甚至还说要献出自己的墓地,用来安葬罗盛教。那位朝鲜大娘说罗盛教就跟他的儿子一样,他值得这样的待遇。

一位朝鲜大爷说:“罗盛教同志是为了救我们的孩子牺牲,请志愿军将他的遗体交给我们,我们会用最高的礼仪安葬他。”

叶健民听到参谋人员的汇报,更加明白罗盛教不是简单的溺水身亡。他是为了救人而掉进了冰窟窿,这是一个大大的功臣,是中国和朝鲜人民共同的英雄。

(四)真相

叶健民了解大概后,他明白应该是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才导致罗盛教的事迹没有真实上报。

叶健民立即让人叫来了宣传科长和直工科长,一见到二人,叶健民就问道:“外面的朝鲜同胞看到了吧,他们是为了罗盛教来的,你们谁能告诉我罗盛教究竟是怎么牺牲的?”

直工科长答道:“师长,根据下面上报,罗盛教是溺水身亡的啊,我已经按照非战斗减员上报军部了,跟下面的各团也都通报了。”

叶健民又问道:“你们有没有下到基层去核实情况?”

这个时候,两位科长都摇了摇头,小声说道:“我们是根据下面电话报告给定性的!”

叶健民明白了,事情出在这个环节了,他对二人说道:“我们做事不能只凭报告啊,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去求证啊!”

按照以前的做法,一个报告已经向上面和下面传达了,如果再要修改的话,肯定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叶健民干革命多年,在他看来,事实真相比这些影响要重要得多。

第二天,叶健民就带着两位科长冒着严寒,来到了罗盛教救人的河边,随后又去了被救少年崔莹的家中。

得知叶健民是为了罗盛教的事情而来,崔莹和他的母亲立即把叶健民等人迎进了家中。一提到罗盛教救人的事迹,崔莹和他的母亲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起来。

直到此时,叶健民才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

他赶到罗盛教救人的河边,仔细观察了当时留下的痕迹。落水的冰窟窿还没有完全冻起来,根据冰面的痕迹还有崔莹的叙说,罗盛教是经历几次才把他救上岸的。

可是当时的气温达到了零下二十度,人在那样冰冷的河水中,能够坚持三分钟已经算是不错了。超过这个时间,人就会变得僵硬,从而危及自己的生命。

由此看来,罗盛教完全是为了救人牺牲的,不是简单地“溺水事故”。

经过现场查看还有朝鲜人民的叙述,叶健民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罗盛教的光辉形象在他的心里树立起来,他为自己有这样的战士而感到骄傲。

与此同时,他觉得需要把之前的事故报告给纠正过来,为罗盛教请功,让更多的战士知道罗盛教的事迹,学习罗盛教高贵的品质。

回到师部后,叶健民立即将得到的情况告诉了政委彭清云。经过两个人的商量,决定重新写一份报告上交,向军里汇报罗盛教的事迹。

之后,有关罗盛教的报告就写好了,这一次,不再是事故报告,而是一份请功报告。随后,叶健民就召集了师部主要成员,还有各团主要指战员,开了一次会。

这次会议做出了三个决定:

第一,高度赞扬了罗盛教的牺牲,是和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一样,是一项壮举,显示出了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第二,同意了朝鲜人民对罗盛教安葬的请求。决定接受朝鲜人民给罗盛教捐献墓地的举动,并决定为罗盛教举行一次高规格的葬礼。

第三,撤销之前关于罗盛教的事故报告,师政治部搜集有关罗盛教的事迹,在全师学习罗盛教,高度表扬他的举动。

在会议结束后,一四一师为罗盛教举行了追悼大会,几千名志愿军战士还有朝鲜百姓都参加了。为他默哀、鸣炮,之后将罗盛教安葬在了一处山坡,在他墓地旁边还种了一棵松树。

一四一师关于罗盛教的事迹材料和请功报告汇报到军部后,军部又逐级上报,后来引起了兵团首长和志愿军总部的重视。

1952年2月,志愿军总部追记罗盛教为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爱民模范”光荣称号。

罗盛教虽然牺牲了,但他的事迹一直在流传,他舍己救人的品质激励了很多的青少年,从而涌现出了更多的“罗盛教”。

2018年的一天,在罗盛教纪念馆附近,新化恒达设计学校的17岁学生王健成和同学在这里散步。突然间,他们听到了呼救声,只见河里有一位妇女正在挣扎。王健成没有想那么多,立即就跳进了河里,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救出了落水的那名妇女。

当问到他当时怎么有那么大勇气跳进河里?

王健成答道:“旁边就是罗盛教纪念馆,是他的事迹激励了我。”

作为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罗盛教其人、其事、其品格,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

雷锋的感人故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5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雷锋——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名字,一个妇孺皆知的令人最敬重的人,他是一个英雄,却没有上过战场,他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人,却不是我们口中的什么“明星”。他却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他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3月5日,一个本来普通的日子,但是我们心中却都无法平静,因为这天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日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雷锋行动在践行”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事,也没有发明出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物品,他做的仅仅是一些大家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让大家永远记住了他。

他以22岁的生命长度,做了许许多多的事,帮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一切使他的生命更有意义,让他的生命得到了无限延伸!比如:有一次,雷锋从乡下到城里,途中遇到一对老夫妇,他们已经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饿得爬不起来了,雷锋看了,就把身上的食物,水都拿了出来递到老夫妇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两位老人吃,旁边的路人看到雷锋这样做都说雷锋傻,周围的人都摇着头走开,嘴中还嘟囔着。雷锋不顾别人的冷言冷语继续救老人。

过了几天,老人终于康复了……,这些普通的小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雷锋,他不高大,不富有,也没有过多的时间,但却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关键时候说“能”,伸出他温暖的大手,可如今有许多人却对此不屑一顾。嘲笑他的人也许是学者,也许是富翁,可是再多的钱财,再多的所谓的知识,他们的精神都是空虚的,雷锋他也许是贫寒的,但他的精神却异常富有。

再比如: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雷锋这几句简短的话语,去震动着每个人的心弦“做好事不留名”,但却为我们的祖国争了光。雷锋——他就是这样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英雄”!其实,雷锋做的就是一些小事,而就是这些小事反映了他的品质。有些人嘴上说我要学习雷锋精神,可是在公交车上都不愿给一个老年人让座。

雷锋的精神活在我们心中,落实到行动中,让世人觉得,雷锋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在世世代代人传承!雷锋是好样的,他不愧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光荣事迹将如一盏灯照亮我的前程。作为我们小学生,可能有的人会说;我们是小孩子,雷锋是大人,他能做的事情我们有的做不了!

其实,学习雷锋精神不是要你去做雷锋曾经做过的事情,而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大人不在家,家里没收拾,你只要把玩的时间腾出来一点,就可以获得一个舒适的空间。父母忙了一天,为你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而你难道不可以在饭后刷刷碗吗?这样你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会让父母以为你长大了,感到无必的欣慰。自己收拾书包,房间,这些能做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就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其实这也就是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就是这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3月5日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日子,但不是意味着随着3月5日的离去,雷锋精神就在我们心中淡漠。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年轻人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脸上有着灿烂的笑容在帮助别人,他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雷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冷峻地意识到,雷锋已成为当今一代人陌生的形象,甚至有些儿童根本不知道雷锋是谁,毫无疑问,我们的时代是进步了,可是有些东西却不能被遗忘!

所以,我们小学生,应经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做好事,干我们自己应干的事!就像一本书中写的一样:“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所以,21世纪,我们要真正的进步,不能忘记雷锋的种种事迹,3月5日,我们应该铭记这个日子,雷锋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小学生最好的导师……我们要铭记雷锋……我们要让三月的阳光更加明媚,三月的天空更加湛蓝!“你快乐,我更快乐”要成为我们新世纪的响亮口号,让我们一起付出行动去实现吧!

有关感动中国教师感人的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3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信任。

一、爱岗敬业。

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小学教师,可是她将这一工作看成自己的生命。她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她的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作风受到了学校广大教师的赞誉。因为是农村小学,并且大部分同学还是留守儿童,平常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够,在言行举止,良好习惯方面有很多弊端,所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她做的第一步工作,她充分利用班会课、品德课,有针对性在开展多形式、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的学生学习怕苦怕累,无上进心,不想读书,我针对这一现象,认真地组织学生开展“新学年新打算”、“我为班级做贡献”、“跟奶奶比童年”等主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并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言行,提高全班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一)在班级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提高竞争意识。在班级管理中,为了使班中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她在班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的教育活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基础,智力状况,身体素质,性格爱好的基础上,确定每一个学生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客观地、全面地回想自己过去,充分认识自我,然后在思想、学习、纪律、文体劳动、爱好特长等方面确定今后的奋斗目标,并坚持每月小结一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奋斗目标,对学生来讲是切合实际,可以接受的。虽然是自己与自己比,但实际上也存在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就是比谁的进步大。这样的竞争是人人都可以争取的,因而,学生谁也没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只要努力,就有进步,就能实现目标。这样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感,经常在他们心中荡漾,班中开展自己与自己比活动,使后进生不再消极、气馁,信心十足地面对每一天,优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二)狠抓学生的转化工作:

(1)她认为任何学生都有闪光点,差生也不例外,只要细心留意,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平常她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劳动、班级活动中闪现的亮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给予他们表扬、肯定、鼓励,并不断强化。后进生毕竟因其后进,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落下一段距离。为了使这个距离缩短,她还经常帮他们另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来帮助他们。先跟他们谈话,要他们明白老师、家长都希望他们学习进步,都想帮助他们,而只要他们自己加倍努力,老师和家长都相信他们同样会成为好学生。另外在课堂上,对于一些预知的疑难问题,师生共议解决后,还特别叫他们起来复述,进行难点突破、巩固。而课堂上没解决的,课余再补,利用放学后的十几二十分钟时间,他们进行个别补习。由于长期如此,有些学生乐意配合老师的行动,他们学习也在慢慢地进步。

(2)让学生教育学生。教育孩子必须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心理,决不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有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是错误的,但在孩子眼里却是真实和正确的。大人教育孩子时,总喜欢摆大道理,大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没有触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有效。耐心地摆出一些道理和事实教育了他们一番。

三、爱心育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这3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的班主任工作具有艺术性,许多看似棘手的工作,到她手上,常能一一化解。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主动的关心学生,尤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贫困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备至,尤其注重关爱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她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源自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也是领导、老师、亲人、朋友像一块砖石铺砌成一级又一级的台阶,让她接近太阳的光芒;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

总之,她认为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她会在今后的教育岗位上不懈的努力,尽爱岗敬业之职分,用爱心普写教育章程,让青春永远照亮学生的光明路!

最新感动中国人物感人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3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感动的泪水潸然而下。

20_年度的颁奖盛典于2月3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坚持20_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此次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还有: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年届90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扎根高原地区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从8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20_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走过20_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向以白方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荣誉称号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感动,我的心灵也同样受到震撼和洗礼,感动和泪水之后应该是平静和思索,我是十三亿中的一个普通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合同教师,也许我这辈子都做不出让国人感动的事情,但是我会尽本能来做一些对我身边人有帮助的事情。我虽然不能像扎根高原地区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那样为高原付出,但我会全力照顾好我们班的每位幼儿,会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援手,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捐出微不足到的一点钱。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时的我们虽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个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的教师的感人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30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240位用户喜欢。

杜__,男,现年36岁,1998年毕业于咸阳师院数学系,次年取得陕西师大理学学士学位,中学二级数学教师,现为白庙中学教师,参加工作十余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并兼任数学教研组组长,各项工作成绩突出,为白庙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并且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他将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家与学校是他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学校的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他的日历中没有“节假日”、“双休日”。繁忙的工作使他连与同学聚会的时间都没有,他将自己的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却很少有时间与妻子、孩子呆在一起,家里的一切家务都由妻子一人包揽。妻子不仅要上班,还要买菜,接送孩子上学。为了学校的发展,他欠家人太多了。自己没有请一天假。有时孩子生病了,他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总是妻子一人照料孩子,而此时的他却仍在学校里忙碌着。

教法独特,技术精湛。他十分喜欢学习,无论工作再忙,再累,他总是要挤出时间加强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拥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他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整理编写了大量数学教学资料,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依据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确立了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为模式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他在教学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简单的结论,反复机械地模仿例题,而是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他一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进行分类推进、逐层提高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困生“消得了”。历年来,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显著,多次位居全区前列。

杜__老师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团结同志,辛勤工作,既注重师德修养又钻研业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有事业心和责任心。他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研究有兴趣,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力争精益求精。并在课堂中进行高效课堂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为学生在知识、思想上排忧解难。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负担,每一节课的练习、作业都经过精选,力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随着教改的发展,他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杜__老师任劳任怨,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__学年刚刚带完一届毕业班,__学年,他又顾全大局,勇挑重担,承担了八、九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除教授数学外,还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全区评比中名列前茅,培优转差工作成效显著,。他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赞扬。

2、以德服人,组建科组。自担任学校数学组长工作以来,主要负责数学教研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他以自己真诚团结、好学向上的优良品质影响着整个学科组。定期组织科组老师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及新的教改动态,关注数学中考的命题动态。能协同科组老师共同搞好教学工作,协调好老师之间的关系,支持和协助科组老师的教研、教改工作。杜__老师注重科组资料的积累、整理及利用。为构建浓厚科组的教研气氛,经常与其他学校的数学组联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他经常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并在教学方面予以具体的指导。近三年来,他所带领的科组有一位老师被评为渭城区教坛新秀,二位教师分别获渭城区教学能手,二位教师获区级赛教一等奖,三位老师获咸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三等奖。__学年的初三毕业生是他所带的一届初中毕业生,他是这个年级任教教师之一,数学中考取得了平均78。5分的好成绩。__学年,他接手初三数学教学任务,与同备课组的老师一起,在中考中又取得了好成绩,数学平均79分,连续两年居渭城区农村八校之首。一举摘掉了白庙中学质量落后帽子,极大提高了学校声誉,是白庙中学走在了其他学校的前列。在他的带动下,白庙中学数学组是一个团结向上,教学理念新,专业过硬的科组。__及__学年数学组都被评为校优秀科组。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杜__老师近几年来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他努力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几年来,通过自学,已能制作较高质量的课件,这种好学的精神也从正面影响着学生。

综上所述,杜__老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在教学岗位上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同时也得到同行们的赞誉,先后被评为渭城区优秀教师、正阳镇优秀教师、正阳镇模范班主任、咸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感动中国感人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15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感动中国优秀教师个人感人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3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时光荏苒,一转眼的功夫,我跨入教师这个职业已经4年了。回顾这四年的工作真是忙碌而又充实的,这段时间里,我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成就产生的同时,我也进步不少,我无悔,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豪,并愿意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一、以爱为本,忠诚教育事业

9月,我从大学教育学院毕业,成为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年青的教师,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心教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潜心研究教育,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佳绩之余,致力教育科研与改革,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努力。陶行知曾说过这样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呀,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

二、关爱学生,关注外来儿童

作为一名教师难,作为一名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更难。我任教的学生,全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工子弟,由于他们长期跟随父母东奔西走,加上家长不重视,致使他们的学习底子薄弱,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局面,但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我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生活中,我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让这群外来的孩子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爱,真正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家。课间,我经常与学生谈心,询问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帮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还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运动会上,我给他们助威加油、拍照;歌咏比赛时,与同学一起选歌、练歌;绘画比赛、作文比赛,我加班加点地为孩子们辅导,希望他们能取得好成绩。这几年来,我跟学生成了好朋友。学生也把我当作朋友,有心事愿意跟我说,有困惑愿意同我探讨。

三、自身发展与进步

教师的工作精心而又繁琐,它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的这片园地。

雷锋的感人故事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我看了雷锋的这本书,这本很好看,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件。

雷锋的故事主要讲述了雷锋帮助人的许多事情。里面最令我感动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次,下着雨,雷锋看到一位老奶奶手里抱着一个,手又拉着一个,在火车旁,老奶奶全身都湿了,雷锋马上就跑过去了,脱下雨衣给老奶奶,再脱下自己的毛衣给一个小孩穿,还帮他们买了两张火车票。因为那天雷锋被淋成了落汤鸡,所以最后自己感冒了。从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雷锋是个舍己为人的人。

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还明白了雷锋是个省吃俭用的人,他从来不喝汽水,衣服、裤子、袜子破了,就用缝补,从不扔掉,也不买新的。

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还明白了雷锋是个有爱心的人,别人要去其他地方,买不起火车票,雷锋看见了就会帮他买,哪里发生自然灾害,雷锋会捐款,所以雷锋是个有爱心的人。

读了雷锋的故事我还明白雷锋是个勤劳的人。有一次,生着病,雷锋还开着车,帮助工地运砖,记者发现了,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回答,还继续开着车运砖。在记者的追问下他就用战友王大力的名字,来代替自己,后来记者去找王大力,王大力说他没去过。最后知道是生着病的雷锋干的。

雷锋,我们要向你学习!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作文范文(16篇范文)

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出生于贫穷家庭,小小年纪父母相继去世,不得不寄人篱下。但他没有悲观,没有失望,而是不断进取,并且以满腔热忱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他不怕苦不怕累,冒着严寒治理沩水河;他积极肯干,以大无畏的精神拦截汹涌而来的洪水;他不贪图安逸,执意来到条件艰苦的鞍山钢铁厂……他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全国,成为道德的楷模。他就是雷锋。他在日记中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感人信息

  • 感动中国的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的感人事迹(16篇范文)84人关注

    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群人,站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背景,也没有耀眼的闪光灯。但这个舞台,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这舞台一样,朴实无华,但 ...[更多]

  • 感动中国黄旭华感人事迹(9篇范文)
  • 感动中国黄旭华感人事迹(9篇范文)67人关注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红海湾区田墘镇,祖籍广东省揭阳县新寮村(客家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感人事迹(16篇范文)59人关注

    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群人,站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背景,也没有耀眼的闪光灯。但这个舞台,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这舞台一样,朴实无华,但 ...[更多]

  •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作文范文(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作文范文(16篇范文)33人关注

    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出生于贫穷家庭,小小年纪父母相继去世,不得不寄人篱下。但他没有悲观,没有失望,而是不断进取,并且以满腔热忱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他不怕苦不怕累 ...[更多]

  •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16篇范文)21人关注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学启蒙。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南下,杳无音讯。失去了父亲的联系和经济来源,叶嘉莹和母亲 ...[更多]

  • 林巧稚的感人故事(16篇范文)
  • 林巧稚的感人故事(16篇范文)20人关注

    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一生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其中包括了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曾经回忆道:我出生在北京协和医院根据医院记录荣幸得知,我是由林巧稚大夫接生的,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