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劳模事迹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5 07:00:05 查看人数:30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 1226字 9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47人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 712字 8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86人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迹 623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64人
感动中国十大劳模事迹 408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92人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 610字 2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87人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件作文 487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64人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件作文 1411字 10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43人
感动中国十大劳模事迹 405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77人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件作文 645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63人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 2098字 13段 7分钟 12分钟 17分钟 139人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迹 888字 12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31人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迹 867字 15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25人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件作文 1384字 11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41人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 1242字 10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53人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 528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68人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 955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12人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6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高焕球,男,1973年9月出生,汉族,东风桥镇新东坡村一组村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有成员5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谱写了种粮新篇章。

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上他坚持农业生产标准化,拥有农机设备大型联合收割机二台、大型高速插秧机二台、旋耕机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一台、机动喷雾机三台。承包了农田1000余亩,年总产约400吨,全年实现粮食总收入近百万元。 高中毕业的他面临着生计问题,作为一名年轻人,他敢闯敢干,在家种田,在外打工,做过泥水匠,当过搬运工,1996年在镇上开了石门桥第一家网吧,2000年利用开网吧赚的钱买了一台收割机在农忙时帮别人收割稻谷。

这段时期,他看到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稻田抛荒严重,部分农户在水稻种植上一直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水稻种植存在品种混杂、经营管理粗放、劳动力投入大、水稻加工销售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此,他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看到了科学种粮的曙光,必须实行集中种植,形成规模才能节约成本。他毅然放弃了网吧经营,投身入老本行----农业生产中去,当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曾说自己是一名农民,国家也需要农民,要不然大家的粮食要谁来种,人民吃的粮食谁来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农业生产前景很广阔,要把这块农业蛋糕做大做强。 20__年他开始承包水田,初时只承包了30多亩,通过科学管理、机械操作,节约了成本,慢慢到现在承包了1000余亩。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他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努力降低种田成本。

一是应用优质的品种。在粮食品种选择上,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

二是积极应用免耕。抓好除草关、水分管理关。根据测产验收,利用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每亩能增收节支120多元。

三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水稻配方施肥建议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在病虫防治方面上。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自己创收之余,他注重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承包农户的耕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不断拾起石门桥镇、德山镇等地方村民抛荒的田地,综合应用农艺与农机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水稻亩产最高达700公斤,他雇佣部分农民参加土地托管,并付给相应工资,这样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劳作,却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种种合作关系,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20__年至今累计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6万亩,为当地农民新增收入400多万元。

最近几年,他先后投入50多万元,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和购买农业机械,每年在水利方面都投入一万多元进行沟渠疏浚,虽然投入多,但是效益巨大。现在农业机械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用于出租,目前年收益在四十万元以上。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一个老板,而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真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我镇很多群众带来了新的种粮模式,不仅自己创收,还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邓稼先同志总是被人们冠以“两弹元勋”的称号。自然的,我想在 1967 年他就应该被所有中国人熟知。可是,看了今天的影片。我才知道他为人的低调和守口如瓶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幼稚想象的范围。

我真的想做一个对比。两个同是核物理系的学生,两个从小的挚友,都是博士学位。一个选择以“娃娃博士”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国家,一个理论和技术在别人看来都是子虚乌有的国家。在默默中结束了一生。除了家人和同事,没有外人知道他所做的一切。直到死后才被公开自己的工作内容,也才有了今天人们对他的敬意;另一个选择了在外国完成自己的事业。在外国科研的帮助下,()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当然,在他的头衔上已经加上了“华裔”二字。

虽然两个人都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一个将血液融入了中国的大地,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诺贝尔奖把自己推上了世界的顶峰,但令人兴奋的程度远没有“中国人”更加耀眼。

他从 1950 年回国,理论设计开始,家人就不知道他的工作。 50 年后,当“两弹元勋”被追封时,老人家离开人世已有十二年了。整整五十年啊。如果没有对于祖国炽热的心,一定没有这种结果。我想这也是邓稼先被现代人传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我对于片子中最感人的事迹在于他只身前往核试验场中心。面对失败的实验,作为负责人,他像废纸似的将生命置之与国家利益之外。当他捧起核弹的中心装置时,他知道、在场的人知道、许露希知道、中央领导们知道,他生命的沙漏开始往下渗透着。

他的生命结束了,中国核武器的新的里程碑竖立起来了。他没有白费这一切心血。就算不为人所知。

我又想到,世界上又有多少像邓稼先这样的科研人员,为了大局,牺牲了自己的小家,却散落在人群里不为人所知。

这就是科学所能带给人们的幸福的感觉吧。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3月5日,陆鸿告诉记者,多亏当地政府帮他解决了厂房问题,他的相册工厂才能做起来,甚至在疫情期间还新增了外贸业务,目前工厂各个渠道的网店有十几家,厂里的48名员工中,有35人是残疾人。2022年,工厂的营业额达1300多万元。“就像《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说的人生贵自强,一方面确实是我自强、坚持,另一方面,我也遇到了很多贵人,包括政府也协助我度过了很多难关。”

站上课堂分享创业经历 希望对这个奖问心无愧

十几天前,陆鸿就参与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录制,但回家后他仍旧全身心扑在工厂里。生活似乎没有变化,但陆鸿又确实发生了改变。他说,镇里之前就想给他开个课堂让他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但他一直犹豫着,录完节目回来后,他答应了。“镇里领导一直很重视,我想着我都感动中国了,还应该感动更多人,就胆子大了一把答应了。其实我还做的不到位,如果是我自己评,我不敢说自己感动中国,希望多做点事,对这个奖问心无愧。”

一路走来,陆鸿身上体现着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他常说“干就行了”,“所以我们结合他的自强故事,推出‘陆鸿·Gan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分享他的创业奋斗经历,感动鼓舞更多的人走好自强人生路。”接下来,当地还计划让“陆鸿·Gan课堂”走进校园、社区,激励更多青年、创业者、残疾人等群体。

3月3日,陆鸿第一次站上了这个课堂,给镇上的约80名观众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说自己起初特别紧张,但他明白一定要走出这一步,“我讲的时候,下面好几次响起了掌声,有的人还流泪了。”陆鸿开始相信,自己的经历确实能激励一些人。

感动中国十大劳模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92位用户喜欢。

宝钢股份热轧厂技能专家王军在表彰大会间隙兴奋地对记者说:“在诚实劳动、勤奋劳动的同时,要创造性劳动,发挥万众创新的精神,才能让未来充满希望。”

在多年的反复钻研和艰苦付出下,王军由一名普通的岗位辅助工成长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累积总结先进操作法5项、技术秘密26项,获国家专利168项、pct国际专利申请4项,诸多创新成果每年为宝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发明和创新总是不易。层流冷却技术研发、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有的研发甚至花掉王军10年多时间。但在他看来,乐于奉献的人并不是一般人口中的傻子,而是“聪明人更愿意做的事”。

“工人不是仅仅靠体力工作,更需要靠智慧工作,激发一线工人创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道路就会更快、更顺。”王军说,只要有创新意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2008年,王军创新室成立,这一由10名一线工人、5名现场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在王军的全程指导下,近年来培育出3名宝钢工人发明家。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7位用户喜欢。

苗1997年参加工作,20__年以来为促进我市城乡建设和建设工程质量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勇于奉献,为应危机,保增长,推助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检努力并取得突出成绩.

其明显特点,一是勤奋好学,思维敏捷;能够认真学习理论、掌握其精髓指导工作实践,参加国家在职研究生考试顺利通过,取得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晋升高级经济师,结合本职工作提出了许多着有见地的思想观点,为工程质量监管提供了新思路。二是锐意进取,坚持改革;在深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积极倡导推进工程质量巡查机制,推进分类监管和实行差别化管理,强化市场与行政联动管理,以信息网络为支撑强化信息化管理,为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实效,在科技转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三是勇于创新,埋头苦干。无论是在行政审批中心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时,还是在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都能够创新思路,做到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又坚持执行了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受到各方责任主体和同行监管人员的好评。特别是在接受国家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和创建国家鲁班奖工程验收中,不辞辛苦,勇挑重担;在创建省市文明单位,推进建筑节能和分户验收工作中,不断完善管理档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明发现修正环节,制度各个方面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在他负责管理建立的单位管理档案,在全省质监机构考核中,受到专家组好评,并成为全省第一家国家质监机构考核通过的单位。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件作文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温暖人心,河南人的身影,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

王锋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出后又立刻折回头救出妻子和儿子。这是王锋第一次进入火海。

想到二楼住着的托教老师和两个学生,王锋毫不犹豫再次冲进火海,把他们安全送出。这是王锋第二次进入火海。

楼上还有房东一家四口,还有十几个邻居,王锋在爆炸声中,再冲击火海,挨门挨户敲门示警。这是王锋第三次进入火海。

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最容易逃生出去的王锋三进火海被烧成了一个碳人,全身烧伤面积达92%,双眼烧伤,肺部呼吸道重度烧伤......

王锋火海救人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媒体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了很多细节,其中就拍到了王锋最后一次出来呼救绵延五十米的血脚印。

王锋的伤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短短六天时间收到社会各界捐款两百多万元,所有人都在祈祷,英雄王锋一定要坚强的活下来。

但不幸的是,2016年十月一日,王锋的病情突然恶化,下午4点34分,终因器官衰竭,在救治了136天之后,永远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人们陷入深深的悲痛 河南籍候选人连续第四次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正是河南人最朴素可贵的品质,有力地展示了河南人民纯朴善良、无私奉献的情怀。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件作文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11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杨利伟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钟南山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陈忠和他带领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而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一座阔别了17年的奖杯,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对人生不幸坎坷的生活态度融入到体育事业中,他不仅在教女排姑娘们怎样打球,更在引导女排如何面对人生荣辱,他使女排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体育的魅力,他使女排和他一样,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总能面带微笑。这种微笑出自内心,也因此更加动人。

尾山宏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梁雨润他视百姓为衣食父母,他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他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始终不渝地追求着为老百姓办事的政治理想,而这种追求需要莫大的正气和勇气。这样的为官生涯,架起了执政党和百姓之间的桥梁,完整地体现出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这正是百姓和国家的希望所在。

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握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达吾提。阿西木他隐藏起最深重的悲痛,他紧握心灵的伤口,在他那颗流血伤痛的心里还装着更多的村民。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群众朴素的感情,在百姓中传播着温暖;他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在危难的时候担当起百姓的精神支柱;他在废墟中挺起脊梁,他的坚强和无私为刚刚经历了噩梦的村民们撑起重建家园的希望。

成龙作为演员,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演绎了精彩的艺术人生,在国际影坛展现出中国影人的形象,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作为公众人物,他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影响着他人,在最需要的时候鼓舞着人们的信心,传递着人与之间的温情。

衡阳武警消防兵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火场,他们怀揣群众利益走向危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人的生命,捍卫了武警消防兵这个崇高的职业。那壮烈的一幕将永存史册,他们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更将长留在人们心里,那将是对什么是敬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感动中国十大劳模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我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作为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靠劳动一步步走到今天。”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工艺员刘军在参加完劳模表彰大会后说。

十几年时间,从农民工到多项国家专利拥有者,刘军用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河北张家口小伙子刘军从小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从餐厅服务员做起。2004年,刘军来到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从车间职工开始,通过自学慢慢上手做结构设计。

钻研设计的日子,几乎很少12点以前睡觉。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刘军个人申请了好几项国家专利,团队更是有几十项专利。他说,这些成果的背后有太多“屡败屡战”的经历。

刘军等研发的三相铜母排配电箱技术,前后历时两年,实验40多次。“那个时候真的是很煎熬,我和我的几个搭档有时连续好几晚不睡觉。”刘军说,但自己从来没有感到过灰心,没有想到过放弃。

劳动创造幸福、创造美。刘军认为,就是一句话,要不停地学习、提高自己,并且踏踏实实地工作,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件作文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充满了泪水,但这些泪水不是因为悲伤和痛苦,在这里的所有泪水都来自感动!那十位平凡的人,来自不同的岗位,却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带来令人震撼的感动。

最令我感动的是张宝艳、秦艳友夫妇。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虽然最后找到了孩子,但那些走失孩子后的焦急和失望是他们永世不得忘记的。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和安慰。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8年多全身心的投入,张宝艳常年坐在电脑前,腰部和颈部会经常犯病;放下饭碗就上网,胃部经常不适。对此,秦艳友会经常要求甚至“胁迫”她离开电脑,去走一走或者休息一会儿。

然而每当QQ群闪动,她还是要第一时间去看。甚至家里停电上不了网的时候,她也会拿起手机,去处理各种事务。 宝贝回家,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包含了多少父母的悲伤和期望,又包含了多少父母找到孩子后的兴奋和喜悦。没有报酬,甚至要自己搭钱,还要经常遭遇各种非议和谩骂威胁,是什么支撑这对夫妇走到今天呢?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张宝艳笑着说,“一开始,我的愿望是能给寻亲者带来一些帮助。现在支撑我的,是找到亲人后,寻亲者脸上的笑容。”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98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我叫,来自郑州一建集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建筑人,目前担任集团公司工程总监、南三环高架桥项目指挥长、高级工程师。

今天站到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我愿与大家共同分享这幸福的时刻。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习强身,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建筑人!

努力学习,做一个祖国有用的人,这是小时候老师教出的梦想,如今我觉得仍然是立身之本。

我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一九七八年回城到郑州一建加工厂当了一名砼工,在祖国的建筑事业上,在这个为郑州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企业里,整整干了三十六年。三十六年来我摸爬滚打,三十六年苦乐年华,伴随我的是,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当初,参加工作当一名砼工,是建筑业最苦最累的工种之一。我在建筑公司的一些同学几乎全部都调走了,当时我也徘徊过,也想过调离,是师傅们的敬业精神在打动着我,使我坚信在建筑业也一定能干出一个样子来。我常说,选择了建筑事业就选择了辛苦,在我的入党志愿书里我也毫不犹豫的写下了永远忠诚党的建筑事业字句。就这样,我一直在坚守着。当班长,我带领大家一起干,产量几乎每月都是第一。当时累的呀,大家可能不会相信,腰疼的得拿振动棒震,晚上回家还坚持学习建筑专业知识的有关资料。一九八一年,经企业推荐,并参加考试,我考上了省建工局工长班,有幸的是带着工资上学,而且哪去哪回。

回来后,我从工长做起,承接的第一项工程是省职工文化馆工程,这是我省第一个采用无粘接预应力技术施工的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去北京学习,并参与设计单位的施工工艺设计,亲自采购材料、设备机器和施工,圆满的完成施工任务。在这个工程上,完成了我第一篇的论文发布,得到了当时省里的专家认可。到目前,在有关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七篇,另有两篇获得全国建筑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在辛苦忙碌的施工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函授学习。一九九一年获得了自考本科学历。

随着郑州市城市的发展,郑东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各种桥梁装饰成为东区的一大亮点,东区第一座桥——畅通桥装饰后,当时大家很不满意,市领导要求重新设计,重新进行装饰施工,并把任务交给了我们,当时我的压力非常大。按照设计,施工难度也大,栏杆的钢管上焊接钢板做的线谱音乐符号,曲里拐弯的,很不好做,焊缝又多。按照常规做法观感肯定不好,于是我就朝思暮想,终于想出铆焊技术,钢板采用等离子切割,关键是解决了那么多的焊缝,有了这种技术就彻底解决了焊缝的观感,表面上看不到任何焊缝,就像粘上的一样。成功后,东区管委会召开现场观摩会,大家非常满意,这项技术也是我申报的第一项国家专利,现在每当我走到畅通桥上,还是要停下来看一看,心里真舒服。到目前,我主持编写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持参与编写省级工法5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厅科技进步奖9项,全国首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1项。

2019年,我们企业进行了改制,原来的国有变成了民营,我被大家选为董事、工程总监和企业管理者代表。在我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善了公司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了中国建设管理体系运行优秀企业称号。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企业安全防护标准》,参与编制了河南省施工现场标化标准,推行了项目创优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施工的多项工程获国家“鲁班奖”“国优银奖”“全国市政金杯奖”和省“中州奖”工程。2019年获全省建筑业二十强第一名。

随着郑州市畅通工程建设高潮的掀起,我先后担任了科学大道立交桥、京广快速路工程四个标段和五一前全面通车的三环快速化南三环BT项目的指挥长。在那些紧张忙碌施工的每个日日夜夜,我仍然历历在目,在我的脑海里没有星期几,只有几月几号干的哪个节点,几月几号保证通车。辛苦、劳累、困难在始终伴随着我们。但是,没有比腿长的路,没有比脚高的山,再大的困难通通用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踩在了脚下。科学大道立交桥获全国市政金杯奖。今年要申报“鲁班奖”,三环快速化顺利通车,每当我开车走在这几段快速路上,激动和高兴的连我的车都在上面高兴的翩翩起舞。

我的人生格言是“不悔”,不悔是一种强烈的自信,同时又是一种极大的付出,只有你用心付出了,干任何事用心的去策划,组织,实施,最终得到成功,你才能做到不悔。三十多年,我一路走来,迎着风伴着雨,伴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伴着祖国建设的大潮,我走的很普通,但很扎实。我做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建设者应该做的事,但是党和国家却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先后被评为全国建筑质量管理先进个人、郑州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省建设劳动奖章。2019年和2019年相继当选郑州市和河南省劳动模范。同时被建设部中建协聘为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工法评审和全省质量安全检查,为建筑业的发展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做梦,我梦见郑州市博物馆、科技馆,我梦见京广快速路,我梦见我参与建设的高楼大厦、道路桥梁。那一座座美丽的建筑,就像一曲曲凝固的乐章,不时的在我耳边奏响。未来的梦,伟大的中国梦,将伴随我的后半生,我想那种梦将会更加香甜。作为一个献身于建筑事业的建筑人,我无怨无悔,我骄傲!我自豪!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8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时光如水,生命如梭,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在有限的时间里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的如爱情片一般充满着浓情蜜意;有的如动作片一般充斥着惊险刺激;有的则如悬疑片一般体验着跌宕起伏。而今天一部“纪录片”深深的吸引、感动了我,它的名字叫《我这一辈子》。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娅,出生于1952年,是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检修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她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时时刻刻践行着“上好班,做好事,当好人”的理念。终其一生,无怨无悔。

一、 平凡

王亚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在长达26年工作时间里,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刻苦专研、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时常抱怨,患得患失。王娅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有着为单位、为社会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像她一样,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 平淡

王娅一生淡薄名利,勤俭持家。她的一生始终与“慈善”紧密联系。汶川地震,南方水灾西部救困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迹。王娅的行为正如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那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而她的感人事迹也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有高尚道德的人必定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她为伴。投身“慈善”事业的她,不是孤独的,她有家人的支持,员工的帮助,有我们每个人留下的感动。

三、 平和

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之后,王娅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面对即将被死神夺走的身体,她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来延续自己的生命——遗体捐赠。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抉择呀!她就像一盏明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用信念选择坚守;用信念,点亮生命。她用自己的行动让生命生生不息的完成了一次崇高的接力;她值得我们去驻足仰望!她是我们心中那个最可爱的人!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表达我对这部“纪录片”,对王娅的深深敬意:

若将我的一生比作一部电影,它既没有动人心魄的剧情,也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

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但希望有观众喜欢且有所收获,最后感谢此生遇见的每一个人。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7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第一次写周秀芳的故事时,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对于大多数鄞州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遥远很陌生的地名。记得当时某位与贫困学子结对的爱心人士,一个字一个字告诉记者,那些陌生的镇名、村名、校名应该怎么写。

如今,不仅溆浦山区已经成为大家所熟知的爱心汇聚之地,还有源源不断的人群,在那山路上,用脚步丈量着属于他们的公益历程。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那个滚烫的名字——周秀芳。

记者在溆浦的第一站是北斗溪镇桐林希望小学,是她牵线捐建的29所希望小学中的第一所。

“下雪天,孩子们在没有门没有窗户的教室里上课,小脸冻得通红。”这样的.情形,每一次在记者脑海浮现,只为了与眼前高山之上,树木清幽,校舍崭新的景象作对比。

每一次去桐林,一路都是“过山车”般的转弯,惊心动魄的山路,同行的新闻界同仁,有人在半路就吐了,有人到第二天还晕着。

这样的山路,恐高、膝盖疼痛的周老师,走过了4年。

在那些希望小学,每一次都会出现的画面是,周奶奶被孩子们围在中间,他们亲热地叫着她,好像是在叫着自己的亲奶奶,他们还总会拿出画之类的小礼物,送给周奶奶。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身影,灿烂的笑容,与周围山区的环境,与他们身后一个个贫困的家庭,形成了一种反差,给初见的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总是有人当场湿了眼眶。

在孩子们中间,她的笑容热情亲切,她的声音温柔随和,她叫得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她会问起他们家人的近况,她会勉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她会随时随地教导学生,从握笔的姿势到正在做的数学习题。

是奶奶,也是老师。从她身上,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爱被重视的幸福。特别是一些身体上有些病残的孩子,依偎在她身边时,脸上的神情特别踏实。

在山村的小学,听着孩子们的声音,看着那一条条曲折而漫长的山路,曾经,这些孩子们为了上学,每天要走上几个小时。

也只有走到这里,看到她和孩子,才会更加明白,那一所所希望小学,那些因为她而来的支教、送教的老师,对于孩子们,对于山区的未来,所具有的意义。

她因此成为所有人的“周奶奶”,孩子、村民、家长、学校老师、县城里社区的居民以及记者在溆浦不同场合遇到的人们,都知道她。

她实实在在感动着溆浦,感动着湖南。

感动中国的劳模事件作文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84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41位用户喜欢。

那张图,让我久久难忘:左边一位爷爷,右边一位奶奶,穿着最普通的外套,戴着袖套围裙,笑容很灿烂,皱纹如镌刻。他们不是穿着防护服的一线工作者,也不是穿着警服的一线英雄,他们只是一对开着一个特殊 “厨房”的平凡夫妇而已。

这对夫妇如是说:“生死是大事,吃饭也是!”他们的厨房,非常特别,竟然开设在江西肿瘤医院旁的小巷子里,而且是一家亏本收费的“抗癌厨房”。18年来,这对夫妇从开设一个早点摊开始,到如今的一排炉灶、油盐酱醋和锅碗瓢盆,一块钱一个炒菜的价格,一直坚持的24小时服务,为癌症患者和家属提供炊具和调味品……经营着这个“爱心厨房”的平凡夫妇,就是已年过六旬的万佐成和熊庚香。

“感觉值得。”万佐成说。这一声“值得”的背后,是18年的炉火不息,坚持不懈。医院全年无休,老万夫妇和他们的爱心厨房也是全年无休。一年365天,爱心厨房从不打烊,包括万家圆圆的除夕。除夕那天,老万夫妇还会给肿瘤医院的患者和家属做一顿免费的水饺和红烧肉。就这样,一天24小时中,从凌晨4点起床用木柴给煤炉生火,9点前得把厨房收拾好,就此一直忙到夜里9点后,老万夫妇才能吃上自己的晚饭。

我们都清楚,一个人一旦得了癌症,将会意味着什么。不仅是自己丢掉工作,不仅是长期医疗的痛苦,不仅是巨额的医疗费和生活支出,还有家人长期的陪伴、看护和担忧……这些足以击垮一个普通家庭,足以让泪水和忧愁布满整个家的天空。于是,他们每次的开支,都是能省一分是一分,节省下的都是生命和希望!

一炉火,一份心,就能守护人间温暖。一炊香起万灶烟,“抗癌厨房”就这么平凡又温暖地存在于陋巷,让患者和家属在医院就有了家,让患者有一份来自家人掌勺的熟悉味道,更是让那些被病魔逼入绝境的人心中有一处温暖停憩的港湾。感动我的,正是这份平凡、渺小却温暖、伟大的善良和爱心。

“坚持到倒下为止,坚持到无能为力为止!”有人曾问,你们都这把年纪了,你们自己省吃俭用,还给别人最高价不超过2。5元的服务,你们图什么?你们不亏吗?这对夫妇的回答总是:“不亏!”这声“不”字,一说就是整整十八个年头,一说就是十八个365天的风吹雨打。

还记得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一段台词,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内心。老太太对警察满脸绝望地说:“4万元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3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药……谁家能不遇上一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让我们更加明白,老两口的初心。他们的一点善行,能让病人和家属吃得好一点,负担轻一点,遗憾少一点,内心暖一点,足矣!感动我的,正是他们的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和坚守。

“人生百味,皆在饭里。不吃饱饭,哪来的勇气面对生活的一切?怎么重拾起生命的希望?”这对老夫妇的爱心,足以感动全中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福建、山东等20多个地区也开始创办免费供餐的特殊厨房,人间真情的接力棒在不断传递,人性的暖风正刮过每一寸中华大地。感动我的,是他们在传递和播种的爱和希望。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身在陋巷的厨房,烹煮的是焦虑和苦涩,端出的是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他们却还是默默准备好炭火。”这是“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对这对夫妇的颁奖词,也是对这对夫妇的崇高敬意,更是对所有国人的爱心号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感动了,见证了,这是人性温暖的力量。这对老夫妇,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比感动更大的分量。

他们的精神,更应成为中国精神。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42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后来者继续前行的路,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食粮,还有无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两个梦想耳熟能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发“海水稻”的宏大构想。袁老说,“海水稻”研发成功以后,在我国内陆和咸水湖周边进行产业化推广潜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广两亿亩,亩产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两亿人!

梦想总是属于敢想敢为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中国人再次牢牢端稳了饭碗!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脚踏实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把自己在一生浸润在稻田里。他坚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门规”——“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袁隆平曾说:“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隐没于乡间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奔忙,还在努力带给中国和世界惊喜。多一些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多一些锲而不舍的追梦者,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就会孕育出更多希望。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对英雄的呼唤和尊重。国士无双,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国民英雄,在他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却最轻。“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世人也给了袁隆平的荣誉和礼赞。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后来人,是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音。我们看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内心的富足。全社会对抗疫英雄的爱戴,对航空专家的敬仰,从国家层面对袁隆平、钟南山一个个国民英雄的崇高礼遇,也在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

我们纪念袁隆平,也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一次反思。你我都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渺小的存在,我们大多不会成为袁隆平那样的国民英雄,甚至我们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经济走势的商业大佬,也不是时时关心国家大事的政界领导,但我们每个奋斗的个体,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我们可以像袁隆平那样,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坚定目标就能够坚持下去的人。那么我们便是自己的英雄——愿你我既能做那个为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为那个被鼓掌的人。

最后借用钟南山团队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个坚持梦想的人致敬:感念我们在这个时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们的星空因为有了每个不同的你而璀璨。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的诠释。

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开始讲起。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负责教三门课。

然而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那个年代的人都深受饥饿的折磨。1960年,严重的大饥荒像蝗虫般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

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走在实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心研究。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他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修完了美国普渡大学四年的博士学位,他还被中国人民授予一个无比光荣的称号“两弹元勋”。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邓稼先。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邓稼先取得了别人用四年才能取得的博士学位。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带着满脑子的原子知识和给父亲的两双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

转眼,已经到了1959年6月,刚刚开始研究工作的邓稼先和他的团队们,遇到了苏联公开违约,撤走专家的大麻烦。中央决定自己动手,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设计的负责人。在遇到了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学时,邓稼先在数学家周光召的帮助下,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邓稼先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虽历经千辛万苦而百折不回,受尽磨难而决不放弃。回国后,“舍弃小家而为大家” 成了邓稼先的真实写照。世人只仰慕成功者绚丽的鲜花,谁会注意邓稼先在大漠戈壁的寂寞,邓稼先成功了,正是源于他那长久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的结果。

1985年,邓稼先因长期接触核物质,患上了肝癌。几天之后,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换上了癌症。他无力的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的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却安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的这么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力挽救他的生命。1986年,这位中国的“两弹元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亲人,他的祖国。

他,肩负着民族的期望和等待,独自行走。只留下一个寂寥而孤独的背影,见证他的坚强不屈。于是,是他,邓稼先,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在世界人的面前。也是他,在毅然返回祖国后,一肩扛下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重担,告别了城市的璀璨灯火,隐姓埋名在荒僻的大西北干着最粗最苦的重活,浑然忘记自己曾有过家喻户晓的辉煌。也是他,带领堪称中国最优秀的团队,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也正是他,秉承中华传统的谦虚内敛,创造而不占有,成功而不自居,就这样默默地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充满了泪水,但这些泪水不是因为悲伤和痛苦,在这里的所有泪水都来自感动!那十位平凡的人,来自不同的岗位,却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带来令人震撼的感动。最令我感动的是张宝艳、秦艳友夫妇。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虽然最后找到了孩子,但那些走失孩子后的焦急和失望是他们永世不得忘记的。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感动中国信息

  •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劳模事迹材料(16篇范文)30人关注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充满了泪水,但这些泪水不是因为悲伤和痛苦,在这里的所有泪水都来自感动!那十位平凡的人,来自不同的岗位,却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带来令人震撼的感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