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名人故事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15:00:06 查看人数:80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480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90人
古代名人故事范例 284字 3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285人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 406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79人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397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36人
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537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19人
古代人物故事 401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88人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 373字 2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292人
古代名人勤奋好学故事 339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47人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569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0人
古代励志的人物故事 472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19人
古代中医名人故事事迹 1430字 28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97人
古代尽孝的名人故事 552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61人
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简短故事 498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77人
古代爱国名人故事 218字 4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283人
古代名人勤奋好学故事 484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83人
古代中医名人故事事迹 1012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97人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0位用户喜欢。

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古代名人故事范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85位用户喜欢。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原文: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9位用户喜欢。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孙康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孙康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孙康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孙康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孙康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张衡很小的时候,小张衡就是奶奶的小尾巴,不管奶奶走到哪里,后面总会有小张衡的影子。他总是缠着奶奶给他讲故事。老人家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又加上十分喜欢这个聪明的孙子,所以只要小张衡提出要听故事,奶奶就给他讲。在这些故事中,小张衡最喜欢的是北斗七星和月亮的传说了,他总是一边抬着头望着天空里眨眼的星星,一边听奶奶讲,还不时地问奶奶:星星怎么不会像苹果一样掉下来呢?星星害怕下雨吗?

对于聪明孙子的问题,奶奶当然也回答不上来,这让他越发觉得浩渺的夜空里会有无数的宝藏,同时也在他的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无数的好奇的问号。从奶奶那里得不到答案,小张衡就急切地读书,他希望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他十岁那年,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了。舅舅送张衡到书馆里去读书。他深知读书对他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非常刻苦。不久,小张衡开始作诗了。他作的诗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呢。为增长知识,小张衡博览群书。一天,他看到一本叫《鹗冠子》的书,被书中按北斗星定季节的四句话深深吸引住了。

从此,他常常仰望着星空,观察北斗星的变化,日积月累,发现北斗星在围绕着一个中心转,一年转一圈。他自言自语地说:“啊,我终于明白北斗星移,是怎么一回事啦!”由于勤学好问,随着一天天地长大,张衡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终于成为了科学家。

古代人物故事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8位用户喜欢。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外,其他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接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3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92位用户喜欢。

黄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古代名人勤奋好学故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王冕,字元章,元末浙江诸暨人。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去给财主家放牛,赚几文钱来补助家庭生活。

王冕幼年好学。他每次牧牛从乡学门前经过,听到里面琅琅的读书声,便停下来了,把牛拴在树上,在门外聚精会神地听个不止。有一次,他在乡学门外听课,一直听到天黑,竟把牛给跑掉了。父亲听说丢了财主家的牛,又怕又气,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但是他并不“悔改”,以后出外放牛,路过学堂时,依然像以前一样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有一天,王冕的母亲对他父亲说:“王冕这个孩子既然如此痴呆,索性任他去吧!”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从此,王冕便到一座寺庙中,白天替庙里做些杂事,赖以糊口;到了夜晚,就一个人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借着佛像前面的长明灯光读书。由于王冕专心一意地刻苦学习,学问长进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出色的诗人。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0位用户喜欢。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

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

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

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

古代励志的人物故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刘邦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除了运气出奇的好,我觉得他也有自己过人之处。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47岁在今天想创一番事业也觉得自己老了,在2000多年前47岁的人可能相当于今天67岁的人。何况还是从一个县里小小的干部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差距。

刘邦的革命事业进展非常迅猛。公元前206(仅仅3年时间)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一般说“从奴隶到将军”表示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更牛

古代中医名人故事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30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明朝正德年间,湖北蘄春县有一小伙子,父母双亡,家中又无其他亲眷,他心灰意冷,打算避开尘世到深山中隐居,一生不再踏入世俗之中!他来到了庐山无极峰。这里山势险要陡峭,人迹罕至,古老的森林遮天蔽日连绵不绝,正是隐居的好去处!

小伙子在山腰找了一个小山洞,打扫干净以后又在洞外平整处开垦出三亩土地,以备开春种一些果蔬粮食,以自给自足。

一日他在山中闲游,走到一小溪边,他喝了几口清甜的溪水然后又洗了洗脸,坐在溪边休息。这时他身后一条花斑巨蟒悄无声息地游走过来了,一下就扑倒缠住了他,然后越缠越紧,小伙子根本挣扎不了,他想:“今天我要死在这条大蛇嘴里了!”

就在小伙子渐渐失去意识的时候,他突然看见眼前一闪,一位红衣少女出现在他们面前!

那少女喝道:“孽畜,还不走开,作死吗!”

小伙子突然感到身子一松,那条巨蟒竟悄悄地溜走了!

小伙子缓了一缓,起身拜谢那少女:“多谢姑娘救命之恩,小子终生不忘!”

那少女吃吃发笑,说道:“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

小伙子答道:“我姓李,家人都叫我‘东璧’,只因我如今父母双亡,俗世再也无牵无挂,便来此隐居,不想遇到了蟒蛇,又被姑娘救了,小子感激不尽!”

那少女笑道:“我叫‘香雪’,也住在山中,你以后就叫我姐姐吧!”

李东璧大喜,跪拜下去:“小弟拜见香雪姐姐!”

那少女也很高兴,吃吃而笑,说道:“起来吧,笨小子!”

从此那少女时常到李东璧这里来坐一坐,每次来都带一些珍奇的果蔬给他吃,这些果蔬都是他以前见所未见的!李东璧有时问香雪:“姐姐住在哪里?为何总是独自来往?”那少女总是笑而不答!

一日香雪对李东璧说:“我略懂相人,看你面相你聪颖沉稳,心有所长,你若钻研医道定会名垂青史的!”

东璧说道:“我略通文墨,对医药虽有兴趣,但是从未认真学过,又无名师指点,哪里就能名垂青史了!”

香雪正色道:“我懂一些药草之理,明日起我就教你,你要用心学记!”

东璧允诺。

次日晨起,香雪就带着李东璧在深山老林中游历,每见到一种可用的药草香雪必详细向李东壁讲解它的“名称、性状、习性、功能、所对何症以及各种细微的用法变化,”李东璧则是采集标本用心地学习,回洞以后细心的整理复习!

时光飞逝,两年很快过去了。

一日香雪对东璧说:“小弟跟我学习了两年有余,你天资聪颖,世间的药草之理已经有所成,绝非那些凡间的庸医可比,你下山去吧,在人间悬壶济世,造福苍生,万古留名岂不是好!再说,大隐隐于心,这才是你的宿命和正道!你走吧!”

李东璧恋恋不舍,想要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心中难过!

香雪对他说:“你一直问我家住哪里,为什么自己一个人,现在我告诉你,她一指前边最陡峭的那座山峰说道,我其实是一枝花妖,我就长在那里的山腰上!”说毕她轻轻咬破了自己的一根手指,突然间满山的异香!

香雪接着说到:“我本名叫‘香血花’,体内汁液清澈鲜红,只要流出一点来就有奇香!现在我都告诉你了,我们的缘分也尽了!”

李东壁想着“缘分尽了”这四个字,不禁痛哭失声!

香雪轻声说道:“小弟不要悲伤,冥冥中自有定数!我走了!”说罢转身离去,消失在山林间!

李东壁悲伤不已,含泪收拾妥当也下山去了!

从此李东壁走遍了山川河流,遍寻药草,考古证今,穷究药理,而且走到哪里都给当地的百姓医治疾病。后来他又整理汇编了一部关于药草的医书——《本草纲目》,他成了我国一位了不起的医学巨匠,他的名字真的走进了中国历史!

虽然“香血花”有美容养颜,养血安神增香的功用,对女子大有益处,但是在李东璧编纂本草纲目时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将香血花收录进来,他害怕采摘草药的人伤害了香雪姐姐!从此后世间再也没人识得香雪花到底是什么样子了!

古代尽孝的名人故事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简短故事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谁都知道这是一位创造了汉文字艺术巅峰的书法大家,却鲜有人知道他刀光剑影的一生,知道他是出入十万敌军如履平地的一条铁血汉子,知道他是风雨飘摇、烽烟四起的中唐时代之忠臣烈士。

刚正耿直的人格和瑰丽雄浑的艺术在他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是咱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巨大骄傲,也是其历尽苦难仍然生生不息的根由。每次感受颜体厚重雄强、大气磅礴的书风,我就觉得自己回到了汉唐,那个创造经典的时代,也是人格伟岸的时代。

在平定安史叛乱中,颜真卿凑集河北二十万大军拖住叛军,打赢了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场大仗。叛军势盛时,河北各郡大都被攻陷,只有他固守的平原城没有陷落。后来,为了平息李希烈叛乱,他以七十七岁高龄独闯虎狼之地,面对土匪们明晃晃的尖刀,毫不畏惧,面不改色,在被李希烈扣留一年多后自缢殉国。

身为朝廷重臣,他为官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以致闹到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写信向同事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这就是书法史上奇特的《乞米贴》的来历。寥寥数言,但研读起来却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

古代爱国名人故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

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

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

19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古代名人勤奋好学故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古代中医名人故事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1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华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从小就刻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经书,尤其喜爱研究医学和养生的方法。后来他去徐州游学,拜名医为师,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医学知识。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华佗样样精通,外科医术尤其高明,因而后世尊称他为外科的祖师。

华佗诊病极其准确。一次,有两个官员闹头疼发热,先后找华佗看病。经华佗问明病情,给一个开了泻药,另个开了发汗药。有人在旁边看华佗开药方,问他为什么病情相同,用药却不一样。华佗说:“这种病表面看来一样,其实不同。前一个病在内部,该服泻药;后一个只是受点外感,所以让他发发汗就好了。”这两人回去服药后,果然是药到病除。

有一次,华佗在路上遇见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吃不下东西,正乘车去医治。病人呻吟着十分痛苦。华佗走上前去仔细诊视了病人,然后对他说:“你向路旁卖饼人家要三两萍齑,加半碗酸醋,调好后吃下去,病自然会好。”病人按他的话,吃了萍齑和醋,立即吐出一条长长的寄生虫,而且病马上就好了。

还有一次,一个太守生了病,他日不思饮食,夜不能成寐,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治好。华佗给太守诊过脉以后,认为是胸中淤血所致,这种病只有让病人发怒,才能治好。于是,他故意向病人索取很贵的诊费,却拖拖拉拉不认真给他开方抓药,过了几天,竟不告而别,还留下一封信骂太守得了病是自作自受。太守果然大怒,立刻派人追捕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的用意,暗暗叮嘱家人不要去抓华佗。太守听说抓不到华佗,更加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呕出几口黑血。不想这一呕,顿觉神清气爽,不一会儿便向家人索要酒食,有滋有味地吃喝起来。

华佗不仅能治一些疑难杂症,还善于做开刀手术。他配制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有个病人患肚痛病,痛得厉害,经过十多天,胡须眉毛全脱落下来。华佗诊断后说:“这是脾脏溃烂了,得赶快开腹治疗。”华佗让病人服了麻沸散,打开腹腔,把坏死的脾脏切除,再缝好创口,敷上药膏。过了四五天,创口愈合,一个月内便康复了。

注: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16篇范文)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 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 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 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 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古代信息

  •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16篇范文)
  •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16篇范文)80人关注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 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 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 ...[更多]

  • 古代名人的小故事(16篇范文)
  • 古代名人的小故事(16篇范文)19人关注

    明朝的时候,从日本过来的海盗不断从海上入侵我国的东南海疆,杀人放火,抢夺财物,甚至把大批男女抓走当奴隶。人们痛恨这些日本海盗,叫他们是“倭寇”。明朝派了许多优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