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励志人物及其故事 | 2081字 | 28段 | 7分钟 | 12分钟 | 17分钟 | 127人 |
课前演讲励志人物故事 | 660字 | 9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27人 |
励志人物故事素材 | 1149字 | 9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74人 |
励志人物故事司马迁 | 1138字 | 7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14人 |
励志人物及其故事 | 1704字 | 20段 | 6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300人 |
苦难励志人物故事 | 3712字 | 40段 | 13分钟 | 21分钟 | 29分钟 | 185人 |
励志人物故事素材 | 534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30人 |
励志人物小故事 | 316字 | 3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01人 |
励志人物短篇故事 | 1209字 | 10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18人 |
励志人物小故事 | 462字 | 7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25人 |
中国现代励志人物故事 | 2430字 | 22段 | 9分钟 | 14分钟 | 19分钟 | 104人 |
励志人物故事及感悟 | 1281字 | 14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52人 |
励志人物故事司马迁 | 895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81人 |
当代励志人物故事 | 4536字 | 49段 | 16分钟 | 25分钟 | 35分钟 | 287人 |
青春励志人物故事 | 1077字 | 12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81人 |
儿童励志人物故事 | 778字 | 8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03人 |
励志人物及其故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81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许家印:我的人生轨迹
关于童年
我出生于一片“誓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情高涨的1958年,随之而来的是大萧条的恐慌。那时候家里很穷,奶奶会做酸醋,空闲时就会到集市上卖,贴补一些家用,而我父亲在地里种了很多柳树,长大了,就砍下来拿去集市卖,一根卖几毛钱,一车能卖几块钱。
小时候我喜欢画画,还喜欢摆弄“电器”。从性格上来说,小时候的我属于调皮型,没事就带着比自己小的小孩去站队,练习立正稍息,并以此为乐。
关于18岁在干什么
高中刚毕业我和堂兄一起尝试做生意赚钱。那时,贩卖是农村比较通行的“打工”方式,比如把石灰、煤炭、大米、稻草等物资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赚取其中的差价。
1977年,中断多年的高考恢复了。我听到消息,第一时间报上了名。不过因为时间仓促,没考上。第二年,我花了5个月的时间准备,回到高中的学校复习补课。住的是破房子,盖的是一床满是补丁的被子。记忆里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自己带到学校的馒头和地瓜饼,过了三天就变霉长毛。但是还是舍不得扔掉,洗掉霉点以后继续吃。
1978年,我终于如愿考入武汉钢铁学院,成绩位列周口市的前三。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收到了父亲的礼物——一块梅花表。读小学的时候,有天晚上,我跟父亲说,如果考上了大学,能不能送一块梅花表。没想到我父亲竟然答应了。10年后,父亲践行了他当时的允诺。
创办恒大
1982 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河南舞阳钢铁厂。10年之后,我怀揣2万元离开舞钢南下寻梦,从一名处级干部变为了一名深圳打工仔。在舞钢,我是管理几百人的领导;到了深圳中达的几年,我是个小业务员,对着姑娘小伙子都喊师傅。当时选择去中达的贸易公司,因为从第一眼我就觉得公司有个好老板。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管理公司的经验,我一直很感激他。
我刚到深圳,跟着一位姓邓的师傅出差到广州做贸易,去远洋宾馆,他们打了一辆的士奔向目的地。那是我第一次坐“小车”。
到深圳后的第3个年头,我开着一部标致车,车上除了司机和他,还有一个出纳和一个业务人员,总共4个人,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广州,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
广州的项目几乎是白手起家,当时鹏达的珠岛花园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中达净赚两亿多。但是我的工资却依旧低得离谱,一个月才3000多元,养家糊口都困难,怎么继续干下去?到了1997年,我就自己创办了恒大。
现在想想,历史就是这么奇谲。假如当年公司给我是10万元或20万元年薪,我可能就不会去想创业了。
关于失落
恒大上市的号角在2007年已经吹响,那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储备大量人才,提高楼盘品质,囤积大量土地。但到了2008年,受金融危机等影响,恒大地产的上市竟然搁浅了。
在舆论的渲染中,这成了当年地产界最悲壮一幕。当时10个人里面9个人都说恒大要倒下,地产界“百日巨变”的预言甚嚣尘上,很多人等着恒大倒下以佐证自己的预见性;而我当时也被描述成失败者以及可怜的“野心膨胀者”。
那么困难的时候,恒大的900多名中层以上领导,没一个离开恒大。事实证明,我们用强大的意志和毅力熬过来了。
关于亲情和爱情
在我8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得了败血病,因家贫无钱就医,匆匆而去,从此我就成了半个孤儿。
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对于我来说,奶奶就如同一位老母亲。以前家门口有块石头,奶奶就坐在石头上等我放学回家。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我把刚学会的那句“我爱北京天安门”念给奶奶听时,年迈的奶奶兴奋得忘乎所以。初中的时候我给奶奶画了一幅素描画,一直挂在正房北面的墙壁上。
我跟我太太是在舞钢工作期间认识的。员工都以我为楷模,对太太好。工作的确太忙,最对不起的人,一想起眼眶就会红的人,还是太太。太太对我非常放心,给我的自由度很大。从来不问我干什么去了,她太了解我了。
凌晨三四点钟回家睡觉,睡一会儿就起床去公司,这是我长年累月养成的习惯。有时候开会或者应酬,回家晚了,怕吵醒太太,就躺在沙发上将就一夜。而我的太太也一样,夜里有时候睡不着,担心自己翻身会吵醒我,就跑到沙发上睡。
她有学历,有自己的事业,但是为了照顾我,都放弃了。我一直记得1995年,太太因为宫外孕被送进了急救室,生命有危险。为了不打扰我工作,她硬是没让医生给我打电话。我是第二天才从朋友口中得知的,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去看她,心里异常忐忑。
关于金钱
我没有乱花钱的习惯,经常在办公室吃盒饭。经常深更半夜开会,一开就是一个通宵,如果真饿了,就让家里给我送个馒头,或者捎个汤面过来。
我最爱的夜宵是热干面。我的夜宵里,10顿里有5顿都是热干面。在武汉上大学时,惟一奢侈的消费,就是吃学校旁边一毛钱一碗的热干面。为了这一毛钱,我还挨过老师的批评:“你是领助学金的人,还吃一毛钱这么贵的东西!”
2009年,恒大上市当天,市值达到了422亿元,我才知道自己当时成为了内地新首富。但是我并没有感到很开心,反而觉得无奈。做了首富有啥好处?除了别人心里不平衡来盯着你,甚至不明真相的人来骂你,其实真的没啥好处。但是你的企业上市了,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藏不住。
课前演讲励志人物故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0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 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一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励志人物故事素材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74位用户喜欢。
黄庭坚,字鲁直,是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首。他的名字是中过进士的父亲给他起的,“庭坚”是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有追慕古代大哲之意;以“鲁直”为字,是希望儿子像宋真宗时的直臣鲁宗道那样,刚直忠正。事后证明,黄庭坚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宋哲宗时,在司马光的推荐下,黄庭坚被召为校书郎,负责撰修《神宗实录》。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起居舍人,三年后出任宣州知州。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本《神宗实录》,给他惹上了麻烦。
北宋中期以后,朋党之争有愈演愈烈之势。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后,在章惇、蔡卞等人的带动下,所谓的“绍述派”开始清算“元祐派”,黄庭坚被诬蔑成元祐一党。负责审查的蔡卞在鸡蛋里挑骨头,从《神宗实录》里搜罗出了千余条内容,认为是对神宗的诋毁。于是皇帝下诏,令他入京,等候受审。
《宋史·黄庭坚传》里记载了这次“文字狱”的审讯情况。经史官们反复考查核实,仅剩下32件琐碎的表述还有待查清,其中黄庭坚所写“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成了首要的问题,罪名是“大不敬”。所谓“铁龙爪”,是熙宁年间太监李公义设计制造的一种疏浚河道的工具,用它在河中挖掘泥沙,效果很差,劳民伤财,所以黄庭坚才有此记述。面对气势汹汹的诘问,黄庭坚淡定地回答说:“那时我正在北都任职,这件事是我亲眼所见,确实像儿戏一般。”整个庭审过程,他语气中没有丝毫忏悔之意,而且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最后连过堂的人都暗地里伸起了大拇指,称赞他胆气豪壮。
结果事实没有成为问题,态度倒成了最大的问题,他因此触怒了皇帝,被贬涪州别驾,安置在黔州(今四川彭水)。
贬谪的诏书下达,左右的人都哭泣起来,黄庭坚却神色自若,倒头便睡,睡得还格外地香。旁人看他喜形于色,好心地提醒他说:“黔州乃是蛮荒之地,少有人烟,凡遭贬此地者,皆水土不服,不病即亡,你不仅不担心,还很高兴,是什么原因?”黄庭坚回答说:“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浮生若梦,来去无迹,凡有日月星辰明耀之地,无处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忧?”
即使被流放到了大西南,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于是再被移至戎州(今四川宜宾)。黄庭坚淡然处之,只是一身正气的他对官场已不再抱有希望,他取别号“山谷道人”,将更多的精力寄托在诗歌、书法、禅学修养等雅好上。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少了一位为民请命的清官,多出一个在艺术领域纵横捭阖的大家。
黄庭坚在《书缯卷后》一文中,道出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他说:“士大夫处世可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事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处世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俗,俗了便无药可医。什么是不俗呢?还真不好说,看他平时与普通人无异,然而临大事的时候,他的气节却不可剥夺,这就是不俗之人。
因为不俗,所以优秀,黄庭坚就是因此而为人所铭记吧。
励志人物故事司马迁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支撑一个人前行的动力不是成功,而是通往成功道路中的那些信念。一些名人的出现都是不平凡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因此,大家想要成功需要经历很多的坎坷。下面为大家介绍有关司马迁忍辱负重的励志故事,朋友们可以收藏本文。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着名的着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着作《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着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着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着作,司马迁依靠自己的信念,创造了奇迹。
励志人物及其故事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04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300位用户喜欢。
他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如今身价376亿!
年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中,蔡崇信以59亿美元(376亿人民币)身价名列第38位。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蔡崇信当年竟放弃70万美元年薪(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580万),带着怀孕的妻子投奔马云,拿月薪500元,他为什么这么做,又如何成就现在的身价的呢?
1999年,蔡崇信赶赴杭州拜访马云,当时阿里巴巴还是一家鲜为人知的创业公司,其创始人马云同样名气不大。此时的蔡崇信一直在香港工作,是瑞典投资公司Investor AB的高管。
然而,就是一次见面改变了蔡崇信整个人生轨迹,他竟然提出放弃一切(包括年薪70万美元),跟着马云一起干,月薪500元也没关系。甚至,他的家人,以及怀孕的妻子都强烈反对,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999年5月,他和马云第一次见面。去之前,他的台湾朋友给他描述马云“这个人有点疯狂”,当他去了之后,发现马云甚至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任何公司实体都不存在,只有一个上线刚刚几个月的网站——阿里巴巴。
他与马云见面的时候,就被马云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马云非常平易近人,还极有魅力,他一直都在谈论伟大的愿景。他们没有谈商业模式、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马云说,“我们拥有这些数以百万计的工厂资源。我如何帮助这内地工厂接触到西方世界呢?”
当时他觉得马云的创意——将这些公司推上线——够得上伟大,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想法。他很欣赏马云的个性,然而,真正打动他的地方,不仅仅是马云本人,而是马云与一群追随者患难与共的事实。
蔡崇信:“我想,这家伙有能力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马云真的有能力做成一番事业。我是不是也该加入这个充满冒险精神的团队呢?”。他告诉了马云这个想法,马云说,我只付得起500元的月薪。他说好,没问题。
打定主意后,蔡崇信决定辞掉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跟马云一起干。然而,当时他的妻子克拉拉正处于怀孕阶段,一听说这个想法,就觉得自己的老公疯了,这么好的待遇不想干,却去一个不知道未来的小公司。
一听马云只付得起500元月薪,就连蔡崇信的老爸——蔡中曾(台湾知名律师)也连连摇头。不过,蔡崇信却坚定的辞职了,把家人气得够呛。
1999年,蔡崇信来到杭州再次找到马云,这一次他还带着妻子克拉拉,希望说服她同意自己加入。
6月,马云对他说,“崇信,请帮我组建公司吧。”他答应了。他问马云哪些人将成为股东,马云给了他一个名单,几乎小屋里所有人都是股东,马云将很大一部分公司股权让给了创业团队,这让他很惊讶。因为,其他企业家会说:“我想尽可能多持有股份,掌控公司。”马云开放的胸怀,让蔡觉得自己跟对了人。
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蔡崇信拿着一块小白板,挥汗如雨地向员工们讲述何为“股份”、“股东权益”,接着又帮“十八罗汉”拟出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合同,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
接下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蔡崇信操盘的3次重要增资了:
2000年,蔡马二人前往日本软银在东京的办公室与孙正义谈判。蔡深谙谈判出价之道,一坐上谈判桌,马云即发挥独有的个人魅力,大谈阿里巴巴美丽前景,而蔡崇信虽然不多话,却在关键时刻,对孙正义前两次的出价勇敢说“不”。
最终,孙正义点头答应拿出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凭借这次投资躲过了互联网的最寒冷的冬天。
2004年和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马云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让阿里巴巴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年,蔡崇信带领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他参与了IPO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公司结构的设计以及承销商的选择。他不断打电话与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进行沟通。阿里巴巴创造了史上最大的IPO,蔡崇信持有的2.9%股份价值45亿美元。
年,蔡崇信以59亿美元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48位,掌声与鲜花背后,很多人佩服他的眼光和能力,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面对当时家人、妻子的不理解,他曾经多么倔强的坚持。
所以,你看,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有多重要!
苦难励志人物故事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12个字,有4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1分钟,慢速需要29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隐者任正非:遭遇华为第二个冬天
导语:没有人,包括任正非自己,能预料到公司今日的成就:华为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年营收2039亿元人民币。一些昔日顶级的设备厂商(诺基亚-西门子NSN.UL,阿尔卡特-朗讯)已被甩在身后,而与行业王者爱立信也仅一步之遥。
上世纪90年代,华为首席执行官(CEO)任正非曾多次到访美国,希望向国外同行取经把华为打造成全球化的公司。在1992年的一次访美行程中,任正非是用随身手提箱里的3万美元现金支付的账单,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信用卡。
16年之后,任正非已位居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之列,华为HWT。UL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之一,但在美国人眼里,他仍然是个"外来人"。
根据维基解密的资料,2008年3月,任正非曾到访美国驻广州领事馆,抱怨美国只给他批出单次的赴美签证。对於美国怀疑华为与中国政府和军方有密切关系,他颇为恼火。
在年的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亚洲最具影响力25位商界领袖"榜单上,任正非位列第五,排在他前一位的是韩国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
在华为崛起的过程中,这位68岁的创始人始终保持着低调和神秘,多年来习惯于隐蔽在幕后。他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也刻意回避公众的关注,除了一年一次在年报上的“CEO致辞”以外,一些广为流传的署名“任正非”的文章几乎是外界获知其所思所想的唯一途径。
任正非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于1974年应征入伍做基建工程兵,一路从技术员升至副所长(技术副团级,无军衔)。
他未曾料到的是,这段在军队服役的经历日后却成为西方对华为迅速膨胀的最大忧虑——美国政界担心它与中国政府和军方有关系。华为对此备受困扰,并一再否认。华为至今没有在美国达成大笔交易或是收购在美国拥有业务的公司。华为最近在澳大利亚的宽带项目中也因为类似的原因受阻。澳洲政府以安全顾虑为由,禁止华为对该国380亿美元的高速宽带网络项目进行投标。
任出身寒门,父母是乡村中学教师,兄妹七人,任正非排行老大,幼时家境贫困,母亲经常在月底到处向人借三、五元钱度饥荒。直到高中毕业,任正非都没有穿过衬衣,家里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
"上大学我要拿走一条被子,没有被单,妈妈捡了毕业学生丢弃的几床破被单缝缝补补,洗干净,这条被单就在重庆陪我渡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他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写道。
在1980年代的中国裁军行动中,任正非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还曾在一家电子公司当经理。"转入地方后,不适应商品经济,也无驾驭它的能力……栽过跟斗,被人骗过。"任正非如此回忆这段经历。
1987年,任正非集资2.1万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起步艰难,他和父母、侄子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里,在阳台上做饭。"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在创立华为时,我已过了不惑之年。"任写道。
最初几年,靠代销交换机,华为完成了原始积累。此时,那些西方的大型电信设备商还没有注意到这家偏居中国南方的小不点儿公司。
没有人,包括任正非自己,能预料到公司今日的成就:华为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年营收2039亿元人民币。一些昔日顶级的设备厂商(诺基亚-西门子NSN.UL,阿尔卡特-朗讯)已被甩在身后,而与行业王者爱立信也仅一步之遥。
商业畅销书《华为的世界》一书的作者冀勇庆曾做过一个比喻:如果说过去二十年的华为是只土狼,整天跟在狮子后面讨点残羹冷炙的话,如今的华为已经成了狮子。
核心业务增长放缓,多元化挑战重重
在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后,华为这只庞然大物也疲态渐露:近日公布的年净利同比大跌53%,营收增速亦明显放缓。其中,占公司收入逾七成的核心业务(电信网络设备)收入增长仅3%。
"曾经有雄厚技术储备,称霸过世界的设备商,居然在信息技术需求如此巨大的市场中灰飞烟灭了。难道华为会有神仙相助?会逃脱覆灭的命运?你以为我们会超凡脱俗?会在别人衰退时崛起?"任正非在年报中半是反思半是反问。
或许早就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华为几年前就开始着手多元化布局,雄心勃勃冀望在另外两大领域——消费电子业务和企业业务挤进世界领先公司的行列。
一向崇尚"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任正非放出豪言:"我们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要追赶谷歌。让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电一样享用信息的应用与服务。"这也是任正非第一次明确地向外界勾勒华为的未来图景:从一家电信设备供应商转变为信息服务提供商和全能型IT供应商。
据一位接近任正非的知情人士称,任有两部手机,一部iPhone,一部华为手机。“为了学习和体验苹果手机的高明之处。”上述人士称。
创业初期就与任正非共事的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此前在一个采访中对路透表示:"通用电气在杰克韦尔奇(JackWelch)的执掌之下,它的业务要麽就是放弃,要麽就全力投入,在业界获得领先地位。华为的追求也是类似的。"
不过,华为下决心要进入的智能手机市场并非一片可以轻松畅游的蔚蓝海域。华为面临着诸多强劲对手:风头正劲的苹果仍在持续定义着智能手机的游戏规则,而诺基亚、宏达电等厂商也在为扩大市场份额放手一搏。华为要想在这个本已就显拥挤的市场抢占一席之地并晋级全球前三,显然并非易事。
“华为带着充足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雄心壮志进入相关领域,但仍是冒着一个相当大的风险。”国际知名电信咨询机构OVUM首席分析师MattWalker表示,“这些新领域的竞争者包括苹果、Google、微软和一长串的韩国和日本电子公司,他们阵容浩大、实力坚强、财力雄厚而且拥有高度创新能力。”
科技业的新老更替犹如地震一样不可预期。很多大公司一旦业务超出了特定的半径,就变得很平庸,过去赖以成功的经验反而成了创新的负担。阿尔卡特、西门子和爱立信等电信设备商此前都曾高调进军手机领域,但在受阻后都先后退出。
华为的多元化发展还包括在非电信运营商的企业客户群中争夺更多订单,而该市场多年来一直为思科和惠普所占据,华为目前的份额还微乎其微,究竟能否在这个舞台上重现其在电信设备领域的风光,尚是未知之数。
接班人悬而未决,惹外界猜疑
2001年,任正非的年终讲话稿以《华为的冬天》为题,发表在公司内刊上。“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麽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他在开篇写道。
这种危机感始终伴随着任。十余年后,他又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死亡是会到来的,这是历史规律,我们的责任是应不断延长我们的生命。”
“他非常严肃,不是那种滔滔不绝的人。”一位今年初曾在深圳与任正非会面的银行业人士对路透回忆称。"他谈了很多如何使华为更为国际化,如何吸引更多外籍人士进入华为,如何在华为的重要海外市场(比如印度和美国)吸引更多当地雇员。"任正非不讲英语,通过一个翻译全程参加会议。
“当时他看上去气色不太好,我们最大的担心是:谁将接他的班?”该银行人士称。
类似的担忧近年来一再出现,却并非空穴来风。任正非亦坦承,自己的身体有多项疾病,已动过两次癌症手术。外界盛传,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和监事会成员任树录分别为任正非的女儿和弟弟。不过,华为官方却从未予以证实两者与任的关系。
去年底,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发表的一篇名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文章,首次谈到了接班人问题,并为"轮值CEO计划"造势。在该制度下,华为高管轮流担任公司最高领导,负责公司日常经营,该制度由2004年起实行的"轮值主席制度"演变而来。
鉴於华为在公司治理架构方面一贯神秘低调,这一不同寻常的披露立即引发外界猜测:华为是否正在为未来的接班人铺路?
授权一群“聪明人”作轮值CEO,让他们在一定的边界内,有权利面对多变的世界做出决策——华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权力从第一代创业者到第二代管理者的平稳过渡。
即使如此,这种设计仍不能完全平息外界的忧虑。一旦任正非隐退,缺少了核心领导的"轮值CEO计划"难保不失去稳定性。彼时,谁能代替任正非,成为华为真正的权威?
事实上,即使是任正非本人,对尝试这种权力过渡的方式也是如履薄冰。“如何能适应快速变动的社会,华为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CEO轮值制度是不是好的办法,它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不成功则为后人探了路,我们也无愧无悔。”他在年公司年报的CEO致辞中写道。
华为的潜在危机还不止于此,外界对它的指责还包括:严苛的企业管理文化、员工过劳死引发的争议、借助国家资金支持向潜在客户提供贷款,以及受到诟病的低价竞争策略等。
“华为的公司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妖魔化,这对它建立一家真正的全球性大公司品牌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华为必须获得外界尤其是西方市场的正面评价。这是‘后任正非时代’华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位华为的资深中层经理表示。
励志人物故事素材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经88岁高龄的齐白石。此次登门,艾青还带来一幅画,请求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艾青听后,赶紧收起画,笑着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起来上厕所,发现父亲没在房间。正要四处寻找时,看到书房的灯亮着,走进一看,原来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儿子不解,便问道:“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早就盛名于世,怎么突然想起描红了,而且还描这么初级的东西?”
齐白石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说我画得好,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有些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自己年轻时的一幅画,才猛然惊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认真练习,自己管住自己啊。”
此后,即便年龄越来越大,齐白石还是坚持每天画画,而且从不敢懈怠。有时为了一幅画,他甚至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被赞誉冲昏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位书画大师成功的原因。
励志人物小故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郭沫若不仅喜欢饮茶,还擅长写茶诗,题茶字,就连剧本里都少不了泡茶的情节,11岁就曾写下“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句子,可见对茶的喜爱是从小就培养的。
他到全国各地考察工作,都少不了品茶的环节,遇到好茶,他一开心,忍不住就题首诗写个字什么的,结果,这诗一写就不得了,那茶从此就红遍全国了。所以啊,给他封个“茶大使”一点都不为过。
为了传播茶文化,郭沫若连剧本都不放过,借主人公的口,说出自己的泡茶心得:“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茶杯茶壶烫它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光景。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真够细致的,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
励志人物短篇故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0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1996年,他从湖南电视播音专科学校毕业。一个中专生要想在电视台找到立足之地谈何容易?刚进湖南卫视时,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被安排去做剧务。所谓剧务,说难听点就是台里的打杂工。一次,编导让他搬200多张椅子。那是什么样的椅子呢?不是折叠的,也不是塑料的,清一色的粗笨木制高背椅子。一次只能搬动两张,这样要来回走上百趟,既费时,又辛苦。他累得满头大汗,也没一句怨言。
搬椅子扛凳,这种活儿干多了,谁都觉得没意思。他却能苦中找乐,给自己减压!一次,现场来了256个观众,台里还给每个观众准备50多件礼品。礼品多得让人看了就头痛,什么卤蛋粉,电灯泡,面条,酱油……好像把超市搬进来一样,林林总总地摆了一大堆。这么多椅子要搬进现场,还有如此多礼品要一一地分拣出来,送到观众的面前,有的剧务开始有意见了。他却乐乐哈哈地说:“没准!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会是毛宁坐的。”
当有人抱怨时,机会终于来到他身边。这一天距他进台时间仅一年。
一次,台里搞大型活动,搬椅子扛凳的事总是少不了的。忙活了一天,大家都很辛苦,想早一点回去休息。可是,台领导觉得东西摆好了,应该派人看着,别让人破坏现场,就点名叫他和另一个剧务留下。另一个剧务却说:“累了一天,总该让休息下吧!再说,这样的事应该由保安来做。”可他没有推辞,赶紧圆场:“没关系,我一人就行了,你回去休息。”
就这样,他泡了一碗方便面就算是晚饭,然后一直守在那里。台长半夜巡视,见到桌上的方便面碗,心疼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他照实回答了。台长很赏识眼前这个不怕吃苦的小伙子,就提拔他为“现场导演”。
现场导演也不是什么光鲜的职位,可他干得很认真。由于观众人多,又没经过培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现场气氛。他就抓紧时间给观众培训,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要鼓掌,什么时候要举牌,什么时候起哄,什么时候保持静默。搞一场活动,录一次节目,他都要讲得口干舌燥。在现场录制时,他会随时根据节目的进展情况,带动观众配合,一时站起,一时鼓掌,一时举牌,成了场上最活跃的一个人,也是最累的一个人。
本来他鼓掌只是象征性的,自己也不一定要鼓,他却自己带头鼓,而且是很用力地鼓。有次演出结束后,台长让他过来,说:“把俩手伸出来。”他伸出拍得发红的双手,台长说:“你们看,这个现场导演多么的投入,连鼓掌都这么卖力。”
1998年,湖南卫视《真情对对碰》节目缺一位男主持,台长想到了他。
就这样,汪涵做起了主持人。近20年的主持生涯中,他获得过许多荣耀。从做剧务到节目主持人,汪涵只用了两年时间。对此,他感触颇深:“要学会承受!就是用心地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上天抛给你的东西,用自己的双肩去承受,不管抛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加坚强,双臂更加有力。这样的话,有一天它馈赠给你更大礼物的时候,你能接得住。”
励志人物小故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富兰克林小时候,有天在家门口遇到一个扛着一把斧头的男人,男人停下来后和气地说:“小家伙,你好,请问家里有磨刀石吗?”富兰克林回答说有后,男人接着说道:“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那我可以借你家的磨刀石来磨磨这把斧头吗?”
听了这番赞语,富兰克林说:“当然没问题了。”说完立刻扭转身从家里拿来了磨刀石。
“一看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仁义的好孩子,我走一路累得够呛,你能帮我把斧头磨上几分钟吗?”
男人的赞语再次让富兰克林听得心里甜丝丝的,于是就答应下来,使劲儿地帮他磨起斧头来。眼看着上学的时间快到了,但富兰克林依然未能把斧头磨好,可他说不出停下来的话,就决定放弃上学而帮男人把斧头磨好。
等斧头终于磨好后,富兰克林想着男人一定会好好感谢他一番,不料他却冲富兰克林吼道:“你真是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磨好,把我的事情都给耽误了!”
富兰克林气极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如此辛苦帮男人做事情,得到的回报竟是一顿斥责。
不过这件事给了富兰克林受用一生的警示,日后他向别人讲述这件事的时候,最后会这样说:“面对别人的奉承和赞誉,首先要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
中国现代励志人物故事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30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盛大陈天桥:我创业发家两大成功秘决
“我和99%的中国青年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喜欢玩游戏并不纯粹是件坏事,关键是要玩出”精“。我就是从玩游戏玩出创业灵感的。大学生创业完全可以从身边找到灵感,找到机遇。但无论做什么,第一要专注,第二注意节奏。”
一位创业不久的朋友非常崇拜陈天桥,他在疯狂浏览了涉及陈的几乎所有信息之后,颇有感触:“陈天桥无非就是玩的综合实力:在搞IT的里头他做网游,在网游里头他玩股票,在玩股票的里头他操作资本。干什么都比人家快出一步。”
不过,陈天桥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剖析自己的时候,却总结出自己发财的两大成功密码:“第一是专注,第二是节奏。”
专注才能抵制诱惑
陈天桥真正的发迹是从《传奇》这个网络游戏开始的,但是他在开始自己的传奇人生之前,他也曾经被诱惑过——被各种各样的挣钱机会诱惑着。
1999年,26岁的陈天桥与弟弟陈大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科学院专家楼里的一套三室一厅的屋子里创立了盛大网络,并推出网络虚拟社区“天堂归谷”。2000年的时候,盛大网络获得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注资。
这时候的陈天桥,总是“善于”发现新的赚钱机会,于是很快,盛大广泛涉足了网上互动娱乐社区的开发经营、即时通讯软件的开发和服务以及网上动画、漫画。这时候,盛大网络进入了迷茫而无序的发展状态。
在功成名就之后,陈天桥告诉前来取经的创业者:“当你认准一个方向的时候全力以赴,只有专注的企业才能成功,多元化的企业可以存活但是很难成功。”而这正是他有切肤之痛的经验之谈:“一个创业企业往往都会是自己的灵感和自己的方向,我相信他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但我觉得他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就是我犯的错误,就是所谓的一上来对整个战术执行的时候多元化或者摇摆不定,他不是够专注地在某一点上进行突破。”
盲目发展很快结出了恶果,盛大网络陷入困顿中。在总结了自己的失败原因之后,陈天桥开始寻求改变。这时《传奇》进入了他的视野并把他深深吸引了,他立刻给中华网写了厚厚一叠项目建议书。“我们把《传奇》拿回来很高兴地向我们的投资方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商业领域,我们认为到年底不但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但是当时我们的投资方觉得我们在讲一个神话,所以他说你可以一个人走,但是我们不陪你走。”
最终,陈天桥与中华网分手,中华网按股份留给陈天桥30万美元。2001年7月14日,盛大和《传奇》海外版权持有商Actoz以每年30万美元的价格签约。陈天桥剩余的30万美元全部进了Actoz的口袋。
“合同签完后,我就没钱了,但游戏运营才刚开始,光服务器跟网络带宽就需要一大笔钱,形势十分危险。”这时候陈天桥使出他成功的第二个密码——节奏。
快节奏突破死神围困
脱离了中华网,陈天桥也深刻感受到死神的脚步:“2001年之前盛大几乎每天都有可能死去,在2002年盛大每个月都有可能死去,进入到2003年盛大每个季度都有可能死去。”但是陈天桥并没有被吓倒,他决定裁员,首先把五十人的公司裁成二十人,最早的那批人全部留下来,但却拿八折的工资。
此外,为了解决硬件设施问题,“我们就拿着与韩国方面签订的合约,找到浪潮、戴尔,告诉他们我要运作韩国人的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他们一看是国际正规合同,于是就同意了。”陈天桥回忆说。“然后,拿着服务器的合约,以同样的方式找到中国电信谈。中国电信最终给了盛大两个月测试期免费的带宽试用。有了韩方的合同,再加上服务器厂家和中国电信的支持,陈天桥又取得了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单机游戏分销商上海育碧的信任,代销盛大游戏点卡,分成33%。
2001年9月28日,《传奇》开始公测,2个月后正式收费,同时在线人数迅速突破40万大关,全国点卡集体告罄,资金迅速回笼,盛大安然度过了这场生死玄关。
这时候离盛大和Actoz签约仅仅4个月。盛大以其快节奏首次突破了死神的魔掌。回首这段往事,陈天桥深感自豪:”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说对我的创业密码做一个总结的话,我觉得两个字就节奏。世界上没有做错的事情,永远是时间错误。“
节奏还让他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2004年5月13日,盛大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时并非新股上市的好时机,中国概念股遭遇寒流,陈天桥在上市前夕的24小时之内备受煎熬,没有合眼。反复权衡之后,他做出决定,并电话通知美国的上市团队:”下调发行价,将每股13美元下调到11美元,并减小了50%的上市规模。公司就这一笔要损失两千万美金。“
但是精明的陈天桥还有他的如意算盘。”上了市以后我们以我们每个季度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我们肯定很快就可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我们可以通过在融资获得资金“。同年10月,不出陈天桥所料,盛大网络的股价大幅上涨,这时候陈天桥决定再融资,”当然我是10月8号下午开始刊报,我就打电话给高盛,我说你们一个礼拜之内,必须要把这个可转债完成。对方说世界上没有过一个礼拜完成的,我说没完成的这个高盛说我们以后就不聘请了。“结果在短短的一星期内真的做到了。”
一个月之内,我们把这笔钱用在了我们对我们上游内容商的控股上面。在半年之内,从上市、发计报、融资、收购,我们在半年之内完成,我觉得在这里面就存在对节奏的把握,如果你任何一步,你没有踏准,或者缺钱或者说缺地方都不行。人家也是看到你有钱才会谈,你没钱怎么跟你谈?所以在这里面我觉得第一阶段专注,第二阶段节奏,这是我们对整个企业理解的在不同阶段的我的精髓。“
快节奏已经成为陈天桥的招牌招数。不久前,陈天桥斥资近20亿,仅用43天即成功收购中国最大门户网新浪19。5%的股票,成为新浪最大股东,颠覆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而这种动作绝非陈天桥偶一为之的特殊举动,早在2003年,盛大就已经先后收购了北美、日本以及国内的近10家公司;2004年,盛大的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创下了两个月内完成6次资本运作的纪录。
励志人物故事及感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81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大学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一团,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一些人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则谈论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带着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自信,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他们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测验将会很快结束,因为教授说过,他们可以带他们想带的任何书或笔记。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脸上的笑容更加生动了。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们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整个班级。
他俯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5道题目的有多少人?”没有一只手举起来。“完成4道题的有多少?”仍然没有人举手。“3道题?”学生们开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那一道题呢?”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
“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教授说,“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的工程学习,关于这项科目仍然有很多的东西你们还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学习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教授的名字已经被遗忘了,但是他教的这堂课却没有被遗忘。
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忙得没功夫看书”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激流所淘汰。也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汽车大王福特年少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当店员,周薪只有2.05美元,但他却每周都要花2.03美元来买机械方面的书。当他结婚时,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其他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就是这些书籍,使福特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开创出一番大事业。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赚钱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书,是四季常青的智慧之树!读好它,也是一种充满期冀的栽种。植下一片生命的寄托;植下一块炎夏的绿荫;植下一抹夜行的曙色;植下一个人生的憧憬……如果失去它,生命往
往变得荒凉。人生,也会出现另一种水土流失——苍茫的漠地,会摇着愚昧的狗尾巴草,思维掩息了波澜,岁月也会失去斑斓的色彩!书,是钥匙,它能开启许多奥秘之门;书,是向导,它能引导人步出许多误区,步入辉煌。
事实已经证明,受过最成功教育的人,往往是自学成功者或自我教育的人。而自我教育不足,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发表过《进化论》的达尔文就说过:“我的学问最有价值的全是自己苦读学来的。”
对我们有价值的,并不是在学校念过书的事实,而是求学的态度。学,可以立志;学,可以成才;学,永远不能停止。
励志人物故事司马迁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 10 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司马迁的励志故事司马迁的励志故事。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 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羊群翻过村东的小山,过了山下的溪水,来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丰美,绿油油的惹人喜爱。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萦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从 20 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就在他写《史记》的时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司马迁出狱后继续写作,经过前后 10 年艰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巨著,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当代励志人物故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36个字,有4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6分钟,朗读时长25分钟,慢速需要35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梁稳根:成功从失败开始
一个家庭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的农家孩子,一家国有企业的处长,一个下海创业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坚持创业不动摇,终于成就了中国首富。他就是梁稳根!
胡润百富榜的发布,标志着三一集团55岁的梁稳根以财富700亿元首次成为“年中国首富”。
人们不禁要问:梁稳根是谁?他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及发家史?他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
出生贫寒,家里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
梁稳根,1956年出生,湖南省涟源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材料学专业,高级工程师,1983年至1986年在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1986年下海创办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是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现任三一集团董事长。
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村道童村,地处湘西雪峰山余脉的山脚下,属湖南涟源市茅塘镇所辖,梁稳根的祖籍就是这里。多年来,隐没于山坳间的几百农户一直以种植稻、麦、薯类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生计。
出身寒微的梁稳根,父祖辈均是篾匠,他也干过多年篾匠,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篾老四”。梁稳根家当初是道童村最穷的,甚至连住的土墙屋都不是自己的,“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
梁稳根人生最大的转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恢复高考时,他考取了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的金属材料系,1983年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部,1986年下海创办三一重工企业,直至今天成为中国新首富。
在很多人眼里,梁稳根是个谜。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湖南首富,这位“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创造和打破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用奋斗的人生演绎出湖南人的另一种精彩。
下海失败,但不放弃创业梦想
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顺利地分配到位于七星街镇的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在当时群山起伏的乡村中,大山深处的这家企业是不多的文明的灯火。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二轮改革的发轫期,各种思潮正在涌动。新来的大学生梁稳根很快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毅然辞去了安安稳稳的工作,怀抱做中国经济试验田的理想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创业。
关于最初的下海故事,梁稳根总会提到贩羊。1986年元旦,他得到消息,市场上一头羊可以赚20多元。于是,梁稳根和其他3位伙伴毅然辞去公职,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贵州这些产羊较多的地方,但等买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看涨的行情是由于外贸部门取消了一个大合同,过了元旦羊价就会跌。于是,他赶紧收兵,创业尝试以失败告终。
随后做酒,也失败了;再做玻璃纤维,还是失败。
第一桶金,源自焊接材料
几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改变梁稳根继续创业的梦想。
通过分析,梁稳根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1986年,梁稳根等4人从亲戚朋友那里凑齐6万元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实业报国之路。期间,他们通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他们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梁稳根把它寄给辽宁一个工厂,可不久,梁稳根便收到了第一批退货——105铜基焊料的质量不过关。
为确保来之不易的创业结出成果,梁稳根回到母校,请恩师翟登科教授来现场指导。1986年9月,他们终于掘到了第一桶金,收到了第一笔货款——8000元。梁稳根等人欣喜若狂,热泪盈眶,紧紧地抱成一团。
初次告捷,梁稳根没有就此止步。这时候的他开始思索如何走出去。他注意到当时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带来的无限商机——“基础建设我们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我们还是懂的。”梁稳根毅然决定冲入这个向来只有国有企业敢做的行业——重工制造领域。1989年,梁稳根和伙伴们创建的小厂即实现收入突破1000万元。
1993年对于梁稳根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他不仅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涟源的材料基地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随着市场的扩展,梁稳根又开始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并将行业里的著名专家请到公司任职或担任顾问。而这个领域面对的将是海外企业的竞争,梁稳根感慨地说:“我们要学习外企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及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方面的长处,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看到海外企业的弱点,我们只有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扩充自己,才能取得胜利。”当年,三一产值超过亿元大关。这一年是梁稳根个人创业史上的奠基之年,也是今天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奠基之年。
事实证明着他的抉择,从1993年到2003年,三一飞速发展,10年间跃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前列。2003年,梁稳根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自主创新,创造世界第一的三一泵
矢志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三一重工,主要业务为高新实用技术工程建筑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多年来,梁稳根率领的三一重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中国工程机械赢得了国际声誉。
能够把混凝土源源不断送上摩天大楼工地的混凝土泵最早出现在国外,但是混凝土泵输送高度世界纪录却是由三一创造并保持的。2002年9月,在香港国际金融大楼施工现场,三一混凝土泵将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比原来由国外老牌企业创造的308米的世界纪录提高了将近100米!2003年9月,在举世瞩目的三峡三期工程工地上,三一新一代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试打成功,使输送三级配混凝土成为现实,填补了国内外工程机械领域的又一项空白。
在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施工现场、京珠高速公路、阿联酋迪拜塔等国内外大型工程中都可以看见三一产品的身影。1998年4月,三一拖泵在深圳赛格广场创当时钢框结构建筑垂直泵送混凝土300。8米的世界纪录,赢得了“中国泵王”的美誉。
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优秀的售后服务两把利刃,凭借产品性价比上的绝对优势,系统、规范的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三一重工迅速抢滩国际市场。迄今为止,公司出口业务已经拓展到土耳其、台湾、澳门、东欧、非洲、东南亚、南亚、中东、俄罗斯、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三一的出口业务蒸蒸日上,不仅树立了中国民族工业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报效祖国,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高票获得通过,并由此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永久地被载入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史册。
此次成功,正是三一文化精髓的最佳诠释:“国家之责大于公司之利”,以及三一创业者们一句朴实的话语——“心存感激,产业报国”。
然而,三一股改曾一度让梁稳根遭遇巨大压力。2005年5月9日,当决策部门正式宣布三一重工成为首批四家股权分置试点企业后,梁稳根对这次改革的看法核心有两点:一是解决经营动力问题,二是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他说,这次改革,相当于当年的农村改革,主要是为解决积极性问题,农村改革是解决农民种田积极性问题,成功了,今天的股权分置改革也是要解决积极性问题,解决大股东和经营层的积极性,实际上也是解决他们“种田”的积极性。
他曾打了个“大猪小猪”比喻——大猪和小猪关在猪圈里,饲料挂在墙上,大小猪都吃不到;如果大猪不把饲料拱下来,大猪没吃的,小猪肯定也没有,改革后的制度安排就是要解决“大猪”拱食的动力问题。
没想到此比喻一出,就遭到媒体和投资者的质疑。但事实证明,这一比方是恰当的,三一重工股改不但成功了,而且为后来股改的企业提供了范本,收到了“企业一小步、证券市场一大步”的效果。
2005年5月24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提高对价——每10股赠送3。5股并补偿8元。梁稳根表示:“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相对于推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的进步而言,企业自身利益的得失微不足道。”
这一方案最终获得各方的认同。正是在强烈的历史与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三一重工才能成功破解中国股市“头号难题”。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因此获得了2005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奖。评委会的评语是:他花了19年时间,把创业梦想耕耘成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2005年,他第一家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他以产业报国的成功向我们印证——穷则变,变则通。
感恩社会,“绳索情结”伴随一生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茅塘的山水给了梁稳根创业时的大智大勇,也给了他对母亲,对社会的仁爱和慈善。童年时,母亲曾给了他这样一段回忆:“记得还是在我年少的时候,也正当我妈妈体弱的时候,妈妈和我经常一起到井里去抬水。抬水时,妈妈总是把水桶的绳索靠在她那一边,她总是让我抬得很轻很轻。”这条扁担上的绳索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为他今后的坚忍不拔打下了深刻的烙
“子爱利亲谓之孝,万德孝为先。”他对社会感恩也是从对父母的仁孝开始。梁稳根曾说过:“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我的事业,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爱的无限感恩,才有了他后来产业报国的远大抱负,才有了他不计得失的企业家胸怀,才有了他在创造财富之后回馈社会的毅然决心。
搜狐网的一项企业慈善公益调查表明,国内登记在册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5%以上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然而截至2004年,三一已累计安排了下岗职工3000余人再就业;在10多所院校设立了奖学助学基金;在家乡捐资500万元成立三一柳元道童教育发展基金会,并向全国第五届城运会赞助800万元……
回报社会有多种方式,责任感的表达更是多种多样。梁稳根深知:装备制造业是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对三一人而言,这种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更应体现在用自己卓尔不群的产品品质回报社会。
肩负重任,实现人生的华丽跨越
先哲曾说: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了50岁,从过去人生所经历的种种过程,也慢慢领悟了上天所赋予的使命。而对于即将步入天命之年的梁稳根来说,50岁,或许他被赋予的使命还未完成。
从权威渠道获悉,梁稳根已作为十八大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的候选人,接受组织部门的考察,其候选人资格是由全国工商联提名。
年9月26日,长沙市委组织部人士表示:“梁稳根只是作为十八大中央候补委员人选走完了组织考察程序,进一步的结果还要看上级组织部门的指示”。
中央委员会是中共最高决策层,此前除高级党政官员,只有少数央企或地方国企老总中的佼佼者才有资格入选。
梁稳根2004年入党,2007年成为中共十七大代表,此前他还曾担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如果梁稳根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他将成为中央委员会首个民营企业家委员。
不过,企业界出身的中央候补委员,并不要求卸任商业职务,也不一定要担任党委或者行政实职,这就意味着梁可以在履行中央候补委员职责的同时,继续掌舵三一重工。
梁稳根能成为高层部门的考察对象,除了他在三一集团的巨大贡献外,也与其做人低调和他本人体现出的从政禀赋有关。事实上,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和荣誉的一次简单提升,更代表了整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地位之变。
学界人士认为,此举象征意义更大于政治意义。
我们衷心地祝愿他!我们热切地期盼他!
青春励志人物故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刘月宁: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刘月宁,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从8岁半接触扬琴至今,刘月宁用她手上的琴竹敲出了一曲又一曲美妙的音乐,也敲出了一段又一段传奇故事。
从年少成名到如今走出国门,受到欧洲、印度等国家广泛的赞誉,刘月宁说:“我就是为音乐而生的。虽然我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人,但是一听到音乐我能坐得住。我觉得冥冥之中我是有使命的,那就是这一生要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刘月宁向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她与音乐结缘是在8岁半的时候。因为刘月宁的父母都很喜欢音乐,他们身边有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与刘月宁父母关系很好的喜欢弹扬琴的工人师傅认识了刘月宁,从此刘月宁就开始与扬琴结缘。
“那时候父母都觉得我年龄太小,不适合学习乐器,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我去学。结果一试我就觉得很喜欢,弹起扬琴来也不觉得累。”刘月宁说。
刘月宁的启蒙老师,也就是她父母的那位工人朋友名叫张五十,刘月宁总是亲切的叫他张叔叔。这位张叔叔让刘月宁从敲击凳子练习基本功开始,手把手教她弹琴的技法和一些小曲目。有一次,张五十给刘月宁布置了一个星期的作业,结果两三天后来检查的时候发现刘月宁居然已经全学会了,这让他十分惊讶。
在刘月宁十岁半的时候,张五十遭遇到一次严重意外。从昏迷中醒来,张五十第一件事就是嘱咐刘月宁要坚持学习,不能耽误。刘月宁说:“我特别感动,因为他睁开眼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
刘月宁回忆,因为当时家里边有三个孩子,家境不太富裕,“我父亲就给我做了一台扬琴,后来还把一台收音机改装成了一个节拍器。”
后来,张五十把刘月宁介绍给了当时在河南省歌舞团的桂习礼老师。从此,刘月宁就每个月坐一次两个小时的火车从洛阳到郑州,再从车站步行到老师家练习扬琴。
在刘月宁12岁的时候,她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刘月宁说,她是1978年4月25日入学的,这一天到现在她都记得特别清楚。在这之前,刘月宁还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办的“考生汇报演出”。这年的春节,对于刘月宁而言,尤其难忘。因为这一年,刘月宁第一次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那时候我发现台很大,我走了好远好远,还能看见头上那么大的五角星。”
随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以刘月宁还有她的几位同学为主角的纪录片《春蕾》,记录了她们从入学到在校学习的情景。刘月宁告诉记者,《春蕾》曾在中国100多个驻外领馆播放过,片中,刘月宁以一曲《映山红》红遍了海内外。
儿童励志人物故事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3位用户喜欢。
日本着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详细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高桥敷先生在秘鲁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的小儿子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先生的家门上,一块花玻璃被打碎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高桥先生和他的夫人按照东方人的思维习惯,估计那对美国夫妇会很快登门赔礼道歉。然而,他们想错了。
那对美国教授在儿子闯祸之后,根本就没有出现。
第二天一大早,是那个孩子自己在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送来了一块玻璃。小家伙彬彬有礼地说:“叔叔,对不起。昨天我不留神打碎了您家的玻璃,因为商店已经关门了,所以没能及时赔偿。今天商店一开门,我就去买了这块玻璃。请您收下它,也希望您能原谅我的过失。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请您相信我。”
理所当然地,高桥夫妇不仅原谅,而且喜欢上了这个通情达理的孩子,他们款待孩子吃了早饭,还送他一袋日本糖果。
原以为事情划上了“句号”。出人意料的是,当孩子拿着那袋糖果回家之后,那对美国教授夫妇却出面了。他们将那袋还没有开封的糖果还给了高桥夫妇,并且解释了不能接受的理由:一个孩子在闯了祸的时候,不应该得到奖励。
在他们看来,这个小“男子汉”应当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担起他能负的责任,这孩子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为了赔偿这块玻璃,他几乎花掉了自己存折上所有的零花钱。但是,他决不会因此得到父母一分钱的“财政补贴”,如果钱不够的话,父母可以考虑借钱给他,但他必须有自己的还款计划。比如,早晨为附近的邻居送牛奶、取报纸,周末为别人修剪草坪,节约自己每周的零花钱,等等。之所以这样做,是让他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只有付出这种代价之后,他才能接受这个宝贵的人生教训。
看了“儿童励志人物故事”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