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制度大全 > 安全制度

危险源安全风险辨识控制管理制度(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4-11 11:32:12 查看人数:68

危险源安全风险辨识控制管理制度

第1篇 危险源安全风险辨识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

持续对四工区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四工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本工区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2工区安质部是本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3.3 各部门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2 危险源的辩识

4.2.1 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4.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工区管理和作业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4.2.1.2 本工区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4.2.1.3 本工区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公司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2.1.4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4.2.1.5 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1) 六种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2)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

3) 三种状态

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

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

4.2.2 识别的方法

1) 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 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

3) 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客户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

4) 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

预先危害分析: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

4.3 风险评价

4.3.1矩阵法

轻微伤害

伤害

严重伤害

极不可能

可忽略风险

可容许风险

中度风险

不可能

可容许风险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可能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不可容许风险

4.3.2 lec定量评价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0.2

0.1

很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说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种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这种情况在我工区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车辆带病运行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应为6或10),而不是指我单位车辆带病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l值为3或1)。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

2

1

0.1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可 能 出 现 的 结 果

经济损失(万元)

伤亡人数

100

200以上

死亡10-29人、重伤50人以上

40

100-200

死亡3-9人、重伤10-49人

15

50-100

死亡1-2人、重伤3-9人

7

10-10

一次重伤1-2人

3

1-10

多人轻伤

1

1以下

少量人员轻伤

4) 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五个等级。具体划分见下表:

d值

危险程度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注:d>70的危险源为重大安全风险。

4.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实施

4.4.1各部门按照上述规定,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中的“序号”、“场所/设备设施/活动”、“危险源”、“可能的损害”、“现有控制措施/制度”等内容。

4.4.2 各部门根据“矩阵法”和“lec定量评价法”,对已识别危险源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风险评估”和“风险级别”的内容。根据评价结果,将重大安全风险汇总填写《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4.4.3各部门将《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上交s2标项目部安质部。s2标项目部安质部对各部门的《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进行审核和确认,汇总编制s2标项目部的《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4.5 风险控制的策划

4.5.1 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首先考虑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其次考虑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最后考虑个体保护。

4.5.2 重大安全风险控制

4.5.2.1 在一段时期内需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应建立详尽的实施计划(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5.2.2 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安全风险,应制定应急预案。

4.5.2.3 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4.5.2.4 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4.5.2.5 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5.2.6 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4.5.3 一般风险控制

对一般风险危险源,对职工进行安全风险教育,有关部门完善现有制度和措施,加强运行监控。

4.6 危险源的更新

各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工作,对新增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新增重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 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时;

2) 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

3) 开展新的活动之前(如新建工程等);

4) 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

5) 采用新的物质;

6) 发现新的危险源时。

各部门根据补充辨识和评价的结果,填写新增《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报人资行政部备案。

5 .记录

5.1 《危险源辨识调查评价表》

5.2 《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库铁路新疆段s2标四工区

2023年04月01日

第2篇 物业管理项目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项目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避免造成人员伤亡、职

业危害和重大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在存在危险因素场所工作的全体员工。

一、较大危险危害因素场所的确定。

根据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确定本项目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场所。

二、安全规定

1、 属于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场所,在物业管理处必须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设备必须由具有相应安全技术资格的专人进行操作。

2、 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设备必须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要求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3、 长期处在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场所工作的职工,必须按照职业安全卫生要求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对不适合在该场所从事作业的人员,由行政人事部调离原岗位,安排适宜工作。员工健康体检由行政人事部牵头组织。

4、 临时出现的危险性场所,必须设置监护人,监护人必须具有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且必须坚守岗位,待工作结束后方可离岗。

5、 为防止造成人员伤害设置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

三、设备、设施安全保障

1、 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应有配套的安全设备或安全警示装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凡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较大的场所、部位,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例如,设备的可动零部件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凡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对于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可能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对于运行过程中可能超过极限位置的生产设备或零部件,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2、 安全设备、设施使用、维护、检测的安全保障《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根据这条规定,安全设备使用安全保障应包括安装使用方面的保障和维护、保养、检测、管理方面的安全保障。

第3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制度范例

1、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的结果,各项目经理部对未列为重大危险因素的危害(一般隐患、违章)可由项目的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组织整改,维持现有的运行控制、加强管理。

2、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对《ohs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及《ohs重大危险源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通过内部信息沟通与已发布。

3、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及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应每年进行一次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的辨识和评价。

4、公司关注各级职业健康安全文件、信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的辨识、危险评价及危险控制措施的符合性、有效性。必要时及时更改。

5、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辨识、危险评价的主要评价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

6、各项目经理部应将全年工程项目活动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辨识、危险评价调查表和控制措施予以保存,并在年终备份报公司工程管理部,作为公司每年进行一次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的识别与评价的依据。

7、各级安全监督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的辨识、危险评价及危险控制措施、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履行监督职责,以确保其有效实施。对发现识别和评价的问题作为纠正的依据。

第4篇 安全社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社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一)危险源识别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2、实效性原则;3、有限范围原则;4、方法的科学性原则;5、适宜性原则;6、预防性原则;7、输出性原则;8、真实性原则

(二)危险源的分类

1、按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2、按严重程度分类:正常、异常、紧急情况;3、按照危害类型分类:机械危害、物理危害、生物性危害、人机工程危害、化学危害、行为危害。

(三)危险源识别方法

危险源辨识为单独或联合使用下列常见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2、预先危害因素识别法;3、现场观察法;4、座谈法;5、安全调查表法。

(四)危险源识别的步骤 危险源识别的一般步骤为:

1、调查确定危险源。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过去的经验及事故情况,结合现场检查、判断等办法来确定危险源并进行分类。 2、识别危险转化条件。 3、进行危险分级。危险分级是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危险源等级可分为以下三级: a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多人伤亡或引起火灾、爆炸,造成设备、厂房设施毁灭性破坏者,或虽事故程度不太严重,但事故频率高,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影响生产者。 b级,可能造成一人死亡或虽未死亡但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终身致残重伤)的伤害。 c级、可能造成人员微伤、轻伤、或伤愈后不影响正常生活。 4、制定危险预防措施。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可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五)危险源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1、危险源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引发事故“四要素”为依据,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条件。

2、危险源风险评价级别确定的规定 (1)a级由街道安全促进委员会确定,并对b级进行审查批准 (2)b级由街道社会治安工作组确定,并对c级进行审查批准 (3)c级由各社区工作小组确定,并开会讨论后上报街道社会治安工作组审查批准。

3、危险源评价管理程序 (1)由各社区工作组进行讨论确定社区危险源。 (2)危险源确定后进行分级,并由社区工作小组讨论控制措施,汇总上报街道社会治安工作组。 (3)街道安全工作组将各社区上报的危险源汇总后,召开危险源确认研讨会,对社区确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责任人是否妥当,进行认真研讨后上报街道安委会。

第5篇 危险源防范检查安全管理制度怎么写

编制目的:识别本公司的危险源,评价其影响和危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

达到安全生产与服务的目的。

管理组织及职责

1、管理组织:危险源检查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谭有辉。

组员:余--、王--、杨--、柳--、焦--、周--。

2、管理职责:管理组织编制相应控制程序,以规定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方法,使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处于受控制状态。

(1)识别、评估:

危险源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

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考虑应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六种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害因素

其他

危险源的识别以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看相关记录和运用检查表的

方法进行,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的初步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交到危险源检查小组。

检查小组将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整理、分析,列出《危险源调查/评价表》。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危险源检查小组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危险源、风险进行评价。

在风险评价工作中,要确定出组织的风险级别,必须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

源所带来的风险,但对下列四种危险源存在的情况,可直接定为级别较高

的风险。

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曾发生过事故,现场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__e__c

d:表示风险值

l: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表示事故产生的后果

很明显风险值d越大,事件越严重。

其中l、e、c取值多少对照如下:

l(事故发生的可能)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8

相当可能

6

可能,但不经常

4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极不可能

0.5

实际不可能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

每月暴露一次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取值范围也很大,为1-100。

d(危险等级划分):

d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

一般危险,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风险值d求出后,将风险级别d值>160的危险源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辩识与风险评价是公司制订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的基础和依据。

(2)日常检查、监督

a

1、管理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每天(主管每周)对小区(大厦)环境(包括垃圾、噪声、粉

尘排放、水电使用及工作环境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项,要求服务

人员立即整改,并填写《不合格项报告》,《不合格项报告》最终由审核员验证合格

签名后 。

a2、管理处主任定期(每两周)负责对管理处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情况(包括消防安全检

查、机电设备安全使用、劳保用品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项,管理处

主任应填写《不合格项报告》,《不合格项报告》最终由审核员验证合格签名后 。

a 3. 管理处在服务过程中对所排放的污染物和工作环境的卫生状况,定期(一般每年一次)委托当地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a

4、公司综合管理部每月至少一次对管理处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情况要进行例行

监督检查,重点对危险源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月质量检查报告》中。

对需要整改的事项要填写《不合格项报告》。

b、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的检查

公司综合管理部定期(每季度)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c、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职工每年一次体检,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人员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d、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

d

1、综合管理部每年对公司使用的法律法规(包括其适用性、有效性)进行一次识别,及时调整公司的法律法规清单。

d2、评价依据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报告(包括未造成事故损失的事件);

职业相关病症,包括体检结果;

劳保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污染物排放控制情况;

其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d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的评价

管理者代表应每年至少一次组织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a、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可根据国家的立法原则进行,如地方有对应的国家法规的执行规定或条例时,只需对地方的规定或条例进行评价即可,如评价的结果满足地方的要求时即是满足了国家的要求,而不需重复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价。

b、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识别,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相应的参数要求,通过对各部门提交上来的与法律法规要求的相应数据相比较,确保公司的各项目数据指标是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

c、利用内部审核、日常对工作的检查、巡视等方式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d、通过监测机构的监测结果。

(3)督促、整改

在日常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目要进行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

管理处在日常自查中发现的不符合由相关部门自行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

由综合管理部对检查时发现的不符合,由综合管理部向责任部门开具《不合格项报告》,责成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改善。

二、危险源识别范围:

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应覆盖本公司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公司的或外部提供的设施。

:b1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定 职业健康安全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管理。

1、重大危险源的内容、项目:

发电机用柴油、火灾隐患、地下汽车库废气、设备运行噪声、室外高温作业。

2、分层次、分区域管理:日常具体分工

对于废气、噪声的防护由管理处负责为员工配备劳保用品,定期请外部进行技术检测。

对于防火灾危害按《防火管理作业规程》进行防范。

对室外高温作业的防范措施是:发放保健食品。

3、员工日常培训、新员工培训:何时进行、考核、记录方式。

按《管理处培训管理作业规程》

4、重大临时项目管理

根据项目内容,找出主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如:火警火灾应急处理作业规程;

治安紧急突发事件处理规程;

电梯险情应急处理作业规程等。

四、重大危险源检查

1、检查人员:

噪声与废气:管理处相应岗位工作人员及主管、管理处主任、公司质量检查小组成员。

消防安全:当班秩序维护员及主管、管理处主任、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2、检查频率:当班人员每班至少检查一次,主管每周检查一次,管理处主任每两周检查一次,公司检查小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检查记录:

填写《巡查记录表》、《月质量检查报告》。

4、检查反馈:看《不合格项报告》

五、危险源评估变化

1、更新频率:每年二次,在1月、7月份进行更新。

2、确定程序:

变更与审批:各管理处负责所辖区域新的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并及时上报综合管理部。

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总部及各管理处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工作。

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然后下发到各部门。

必要时,综合管理部每年对危险因素进行更新的同时,也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具体的管理方案及时更新,总经理负责审批。

3、临时增加项目的程序:由项目经理负责所辖区域的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并及时上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综合管理部负责考查评价工作。

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然后下发到相应部门。

联络处制度

第6篇 重点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制度

为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稳定进行,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作业规程,以及总部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重点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一、矿山重点监控范围:石灰石矿山、平峒溜井、炸药库、加油站、发电分厂、变电站等有可能发生坍塌、倾覆、压埋、爆炸、火灾、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场所。

二、重点危险源安全检查时间:

1、班组对重点危险源要每天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2、分厂对重点危险源要每月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重点危险源安全检查内容

1、检查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落实情况。

2、检查安全预案执行情况。

3、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4、对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按照公司《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执行。

四、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重点危险源采取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的方式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生产技措落实情况;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和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上报情况。对重点监控危险源每三个月组织一次全面检查,研讨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五、建立重点危险源档案管理制度,提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六、加强对各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现状、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以及检查情况等内容的全面了解和监控,建立管理档案,做到每次检查有记录,隐患整改有反馈,并实行负责人签字制度,促进公司安全管理科学化、部门管理规范化。

七、建立重点危险源监检查月报制度。

八、完善危险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网络体系,促进危险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九、突出重点,完善程序,加大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查处力度。

十、各班组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照安全生产分级管理的监督管理体制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实施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第7篇 重大危险源液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一、机房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1、未经允许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2、值班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对新进人员严格培训操作技术,同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严禁易燃易爆的物品堆放在机房设备附近。

4、定期对机房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认真的检查,并检验其灵活性。

5、开机前应先查看各设备的油面、水面、液面、仪表是否在相应位置,周围有无障碍物。

6、查看各库房的阀门是否开启或关闭。

7、查看机器是否通电,电压是否正常,转动机器细滤数圈,看有关阀门是否开启。

8、启动压缩机,待正常运转后,按顺序逐级上载并缓慢开启吸入阀直至正常。

9、停机前先将各设备的供液停止,并将有关设备的压力降到相应处。

10、制冷压缩机严禁超压、超温、超负荷、超速、超检验期货带“病”运转。

11、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及时排除各类不安隐患,做好保养检修记录。

12、制冷操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按时进行复审换证。

13、值班人员不得串岗、漏岗、睡岗,在班上禁止一切娱乐活动或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4、做好各种相关设备检测记录。并值班签名。

15、机房人员每月进行一次技术培训学习,掌握操作规程和应急事故处理,提高技能。

16、机房值班人员每天要做具体操作记录并存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问题,如遇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汇报领导。

17、机房人员在操作中,要做到随时检查阀门是否开启或关闭,并进行标示。

18、值班人员必须随时与车间联系,了解降温情况,确保库房温度,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情况,使其发挥应有的制冷能力。

19、库房需热氨冲霜时,经机房管理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同意,当班人员必须和车间随时保持联系,并在车间人员下班后进行,在操作保热氨压力不得 超过6kg。

20、机房卫生要做到门窗玻璃干净,地面无油污,工器具摆放整齐,值班人员要做到“四勤”,勤看仪表,勤摸温度,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到库房查看库温情况。

21、对制冷设备要定期维修、保养检查对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上报、及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必须确保车间生产加工的顺利进行。

22、机房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严格按照设备正常规程及标示进行操作

二、机房交接班制度

1、交接前做好以下工作:

①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②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③若在交班前发生故障,应先处理好故障后,再进行交接。

2、交接班时:

①由双方共同逐点逐项巡回检查,做到件件事情有交接,同时交接的内容和存在问题记入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中:②交接班记录要交代上级有关运行方面的指令;③交接人员在交接班记录中签字后,又发现了设备缺陷,由接班人员负责。

3、交接的内容:

①交接上一班的工作记录;②交接上一班发生的特殊情况;③交接各种阀门的开关位置和自控仪表情况;④交接各种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⑤交接所有工具是否完好无缺。

4、交班人员在以下情况下不得交接:

①不交给酒后接班的人员;②设备设施发生异常情况时不交接;③在处理事故或故障时不交接;④各种仪表指示不正常时不交接,工作记录未完善时不交接。

三、车间氨系统设施使用管理

1、每个车间的生产科长是本车间的安全管理员,上下班要做好车间按是否泄漏检测,并做好记录,对相关管道、阀门等易露氨的部位必须检查。

2、车间做好泄氨应急预案及逃生疏散方案。

3、 车间工厂经理建立安全检查汇总每周一次。对有危险的部位及时整改,不能迁就。

4、速冻库冷凝管及阀门系统要每天上下班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上述附件要进行经常性的保养。

5、速冻库存放物品要安全轻放,避免碰撞管道。不能超重放置物品。

四、冷冻库氨系统附件管理

1、冷库管理班长每天上班前首先要检测冷库是否泄氨,并做好检测记录,对氨泄漏量超标要立即报告经理,做应急预案处理,严重的要打开库门,关闭阀门,吹风空气稀释氨浓度,对存放物品要做重新化验。

2、叉车工运输储藏物品时,要轻放轻拿,严谨鲁莽操作,防止物跺倒塌。

3、车车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氨气管道、墙壁、跺堆留有安全空间。

4、严谨叉车工无证驾驶,酒后驾驶。

5、叉车工进出冷冻库要做好记录,进出时间、存放品种、库内氨气是否泄漏情况、下班关门时间等。

第8篇 s矿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对其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对重大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一、危险源监控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矿山的危险源主要有:有坍塌、倾覆、压埋的场所;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发生透水、涌水等水害的场所;有高空坠落的危险场所;有提升、调运系统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灼、烫伤危险的场所;有被电器绞、碾、碰、挤和撞击的场所;有中毒、窒息、腐蚀、放射危险的场所。

三、对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和机制;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评价危险条件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风险控制,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四、通过对危险源的分析评价,根据危险程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危险源分三级管理与控制:

a级:重大危险源,由企业、矿部、班组三级管理与控制;

b级:较大危险源:由矿部、班组二级控制管理;

c级:一般危险源,由班组控制管理。

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要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六、三极危险源在各级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活动中均应列为重点检查目标,层层把关堵口,共同严格管理和控制。对于重大危险源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七、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隐患通知书》督促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对重大安全隐患,由矿长指定专人会同生产、技术、安全、设备等有关部门指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组织整改验收。

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检验和评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并进行演练,必要时加以修订。

1、成立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

2、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

3、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粉尘分析。

4、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确认现有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能力,并对其充分进行评估。

5、完成应急预案编制。提出应急所需的人员、设备和程序。

6、提出预案的落实、更新、培训和演练计划。

九、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生产、技术、安全、设备、运输、消防、医疗等有关部门参加。

第9篇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湖南省华达工程有限公司管理文件、项目管理手册的要求,项目应在工程进场之初开工之前进行危险源辩识,确定出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上报华达公司技术部备案。

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

为持续辨识、评价和控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达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措施。

1、适用于本项目范围内所有与生产、生活、产品、服务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

2、步骤及方法

第1步:危险源辨识

① 辨识范围

a、所有人员,包括项目部、项目部内的员工,以及合同方的人员和参观访问者。

b、所有活动,包括常规活动(指正常的施工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偶然发生的事件,如临时抢修等)。

c、所有设施,包括(自有和租用的)建筑物、生产用的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

② 辨识内容

a、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地貌、资源交通、抢险救灾等。

b、施工工序:物质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稳失控状态等。。

c、.特殊场所:如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油料库、易燃与危险品库等。

d、有害部位:如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作业部位。

③ 辨识方法:辨识采用询问、交流、现场观察、查阅记录等方法,由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相关成员在现场进行辨识,填写《危险源辨识清单》。

第2步:风险评价

由项目经理或总工组织进行,采用作业条件危险(lec)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

公式: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照表内分数值,确定l、e、c不同的分值,三者之乘积即是风险值d,表明其不同的风险等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完全可能预料

10

相当可能

6

可能、但不经常

3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5

极不可能

0.2

实际不可能

0.1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连续暴露

10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6

每周一次暴露

3

每月一次暴露

2

每年几次暴露

1

非常罕见的暴露

0.5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100

灾难,数人死亡

40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5

严重,有重伤

7

重大,致残

3

引人注目,需要救助

1

危险等级划分—d

危险程度

分数值

风险等级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或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大于160

高度风险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控制

70—160

中度风险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70

低度风险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小于20

较小风险

评价时,每人填写一份《危险源lec评价表》,按所有人打分的平均值确定d值。中度以上风险应确定为重要危险源,低度风险确定为一般危险源。

对评价后确定为中高度风险的重要危险源,经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后,建立项目《重要危险源清单》,放安保部存档备案,交按照危险源清单一一对应进行落实。

第3步:风险控制

① 风险控制原则:针对评价出的重要危险源必须由项目经理和技术主管组织有关人员制订风险控制方案(或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必要时制订应急预案。对一般危险源,进行员工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教育,主动消除风险。

② 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后,应由工程技术人员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直至施工作业班组和操作者。

③ 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后要进行评审,确保不再发生新的危险源。在实施过程中,实施负责人要始终进行监视和测量。

二、对高度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如下内容:

a、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

b 、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c、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d、紧急事故(状态)的类型及内容;

e 、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

f、 应急联络方式;

g、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流程图;

h、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三、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1、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人,应立即报告安保部或项目经理部或总工程师;

2、安保部或项目经理部或总工程师或有关部门在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按规定用快速方法,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安全监察部门、公安、工会、有关保险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转报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

4、一般伤亡事故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

5、重特大伤亡事故在2小时内除可逐级上报外,也可越级上报;

6、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按规定逐级上报。

7、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⑵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⑶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⑷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⑸事故报告单位。

8、事故登记:事故登记一般由专职安全员承担,及时准确地填写《事故登记表》一式四份,队存留一份,其余报送安全质量管理科、公司总经理和工会委员会各一份。分送时间应在事故发生后的48小时之内完成。

事故登记表是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资料,应永久性存档保留。填写事故登记表的要求是:

⑴要严肃认真,各项内容要写清楚,不得错写或漏填。

⑵填写职工姓名时不能乱用同音字或非标准简化字,以免造成日后查找困难。

⑶年龄应写周岁,不应写虚岁。

⑷应按起因物填写事故类别,防止把起因物与致害物混淆。

⑸填写事故主要原因时,应从诸原因中找出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防止把两三种原因全部作为主要原因填入表内。

9、对于漏报、隐瞒和拖延不报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出,按《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九十二条等相关条款和相关法律报有关机关严肃处理。

第10篇 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对其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对重大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一、危险源监控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矿山的危险源主要有:有坍塌、倾覆、压埋的场所;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发生透水、涌水等水害的场所;有高空坠落的危险场所;有提升、调运系统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灼、烫伤危险的场所;有被电器绞、碾、碰、挤和撞击的场所;有中毒、窒息、腐蚀、放射危险的场所。

三、对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和机制;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评价危险条件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风险控制,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四、通过对危险源的分析评价,根据危险程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危险源分三级管理与控制:

a级:重大危险源,由企业、矿部、班组三级管理与控制;

b级:较大危险源:由矿部、班组二级控制管理;

c级:一般危险源,由班组控制管理。

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要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六、三极危险源在各级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活动中均应列为重点检查目标,层层把关堵口,共同严格管理和控制。对于重大危险源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七、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隐患通知书》督促整改并进行复查验收。对重大安全隐患,由矿长指定专人会同生产、技术、安全、设备等有关部门指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组织整改验收。

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检验和评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并进行演练,必要时加以修订。

1、成立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

2、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

3、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粉尘分析。

4、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确认现有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能力,并对其充分进行评估。

5、完成应急预案编制。提出应急所需的人员、设备和程序。

6、提出预案的落实、更新、培训和演练计划。

九、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生产、技术、安全、设备、运输、消防、医疗等有关部门参加。

第11篇 重大危险源评估、安全管理制度

一、重大危险源评估

安全评估工作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从事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检验、安全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的结果负责。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

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8、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对所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2、危险辨识与评价;

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

4、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与资源;

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7、保护措施与程序;

8、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9、培训与演练。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

1、安全评估的内容

⑴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⑵重大危险的基本情况

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⑷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

⑸重大危险源等级

⑹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⑺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⑻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2、危险源安全验收评估程序

危险源安全评估的程序为: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估单元、评估方法选择;现场检查;定性评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制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评审等。

3、工作要求

⑴危险源评估工作必须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支持进行。

⑵危险源评估小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规程以及规范等评价依据。

⑶评估过程中参加评估人员必须明确评估危险源的对象、范围和评估的目的,熟知现场实际情况。

⑷安全评估内容和工作程序必须符合国家行业规范规定的内容和标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建议。

⑸必须在对评估结果分析归纳和整合的基础上,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估结果,指出现场应重点防范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明确重要的安全对策措施,并做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写危险源评估报告。

四、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职责

1、生产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以及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订事故抢险、抢修;负责重大危险源岗位生产工艺的应急处理。

2、重大危险源所属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并根据《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事故应急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管理要求

1、重大危险源所属各单位必须登记建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落实责任人。

2、各专业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所属各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并对监控措施进行审查,对监控效果进行评价。

3、生产部要按规定的监测周期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检查应做好记录。

4、生产部要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力度,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对重大危险源的建档、检测、评估、监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专业技术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

5、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场所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6、对从事重大危险源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7、重大危险源岗位职工要严格操作规程,严格巡回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立即汇报。

8、登记完善重大危险源内容,内容包括危险源的名称、地点(用图示表明具体位置)、性质、潜在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应对措施等。

第12篇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其安全经济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大连市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三.分级

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按危险程度为区级重大危险源,按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和危害程度为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r为伤亡半径)。事故影响范围超过本公司能对区内其它单位造成危害。

四.适用范围(危险源种类)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装置中的各类压力容器和贮罐;各类压力管道;各种气瓶及产品库区。

五.内容

1.各类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装、使用、检验修理等必须遵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指定专人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其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并能按开发区安监部门的要求,正确、熟练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3.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同时每年4月底前,将《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表》报送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对公司的所有重大危险源必须按开发区安监局的要求如实进行网上申报。

4.当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或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重大危险源的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同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新核定该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程度。

5.每两年对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将安全评估报告报送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评估要由国家认可的有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进行,或由国家认可的专业技术人员主持评估。安全评估报告要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对策措施具体可行,结论客观公正。

6.每两年对本公司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将安全评价报告报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安全评价报告电子版要通过互联网传至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评价要由国家认可的有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进行。

7.公司的行政管理部必须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8.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9.根据重大危险源生产工艺要求和技术性能,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维护和监控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和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并严格执行。

10.每季度对全公司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1.在重大危险源的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12.重大危险源运行时,操作人员应认真执行有关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做好运行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离职守,不得做与本岗位无关的事。

13.操作人员必须每4小时对所有危险源进行一次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重大危险源有严重缺陷,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负责人应及时妥善处理,否则,操作人员或负责安全的技术人员有权越级上报。

14.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立即整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15.各类压力容器包含气瓶及其安全附件严格按国家标准定期校验检查。(压力容器由班uu负责,安全附件由葛uu;孙*负责,气瓶及其安全附件由唐ii负责。)同时做好检测、检验记录工作。

16.按安监局要求定期为所有在用压力管道进行在线检验及全面检验。由杨jj负责。

17.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维护好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

18.制定详尽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两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评价、总结、完善预案。

危险源安全风险辨识控制管理制度(十二篇)

1 .目的持续对四工区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2 .适用范围适用于四工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危险源信息

  •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十二篇)
  •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十二篇)89人关注

    1/为加强公司内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3、职责3.1工业安全部组织或聘请有资质人员按规定对公司 ...[更多]

  •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范例(十二篇)
  •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范例(十二篇)26人关注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湖南省华达工程有限公司管理文件、项目管理手册的要求,项目应在工程进场之初开工之前进行危险源辩识,确定出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