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五 3200字
一、注重区域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达到15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xx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选、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
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xx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4所(使全市达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
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xx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取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
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着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制订《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对91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规范办学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对218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年检;全年共组织1.5万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比去年增长14.64%,1.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建成8个市级(其中3个省级)“512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完成各类成人培训45.1万人次。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全年完成普通话培训公务员2500人、教师2300人,普通话测试公务员2400人、教师2100人,组织第xx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推普宣传电视片《龙城雅韵》获省专题片第一名。
三、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加强行政推动,全面实施课改
xx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年初,我们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xx余名课改实验教师,制订“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邀请近100名课改专家(课程标准制定者)来常讲学,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万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对学校领导进行课改知识的全员培训,并组织“走进新课程”书面考核;组建12个新课程课题研究组,分六组对全市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课程改革动态》,加大课改宣传,加强课改交流。
2、加强教育科研,实施课题带动
各地各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确定467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设立了325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32个省级电教课题全部结题;面向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兼职教研员24名,壮大了教科研队伍;确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了“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和xx年高三各科复习教学研讨会,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召开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和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制订“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和“课程实施评估方案”,开展“减负”检查写实性通报,加强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常规管理。
3、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全市中小学特色教育校长论坛;举行市xx届“育苗杯”田径比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世纪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统艺术作品展、校园整台文艺节目汇演、常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举办常州市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并在全省比赛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积极组织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和“未来科学家”科技知识竞赛,分获中学团体一等奖和小学团体三等奖,组织全市18所中专、职校345名学生参加第xx届职校学生“五项技能比赛”,组队参加省第二xx届珠算技术比赛并获团体二等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省xx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体教结合工作已初见成效。
4、加强正面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招生考试工作,切实转变观念,为课改提供环境保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正面引导分流。着力做好文章:“家门口的学校很精彩”、“择校要理智”、“高考不是独木桥”,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及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做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市12所省重点高中。
5、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一 2900字
今年是“十三五”的起步之年,如果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那么,头年就要看开局,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营造氛围、积聚力量,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谋好篇、布好局、开好头”。
一是在促进教育公平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我们以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为契机,积极谋划、统筹考虑,将大泊中小学搬迁至实验学校、实验小学南门校区搬迁至本部,并合理调整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施教区范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限度地满足学校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以招生制度改革为抓手,继续扩大热点高中统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并要求普通高中在招收择校生时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进一步遏止“择校热”。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前提下,我们深入探讨和推进教育过程的公平,在珥陵中心小学召开现场会推广小班化教学经验,进一步实践“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生本教学”理念,引导广大教师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统一。
二是在完善教育体系上取得了新突破。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体现了区域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在发展好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大力推进幼托一体化发展,建立亲子教育研究共同体,并由云阳第一中心幼儿园面向全市幼儿园开展了“早教进社区、亲子共成长”活动,实验、正则、埤城、运河、访仙、界牌等幼儿园都围绕0-3周岁婴幼儿教育进行了尝试。“六一”期间,云阳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正则幼儿园、云阳第一中心幼儿园、开发区中心幼儿园等专门为全市幼儿园提供了亲子活动观摩。我们努力实践国际化办学理念,省丹中在开设英语特色班和国际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部,开通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渠道。我们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xx的实现形式,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成功申报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班点,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打下了基础。
三是在优化教育服务上落实了新举措。教育担负着服务经济的重任,也是文明社会的一个窗口。我们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技工学校积极建设xx市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着力于培养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新上岗职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省丹中在全市范围进行了“拔尖人才选拔”,为优秀学生提供符合个性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学习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在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上,我们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案,由“鼓励推进”走向“规范推进”,实现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与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云阳镇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丰富了社区教育活动内容,为居民身心健康构筑了防护墙。以“村校共建”形式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省关工委到大泊中心小学校外教育辅导站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近期在我市举办现场会向全省推广了经验。在学校管理上,我们组织了教辅资料征订专项检查和学校食堂财务检查,限度地维护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以片区为单位安排业务园长和骨干教师到片长所在幼儿园蹲点培训,提升了幼教师资水平;同时,组建第xx届省特级教师后备人员培训班,并利用双休日开设讲堂,先后邀请于永正、王胜、袁浩、孙景华等教育专家到我市讲学,引领全市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朝着“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努力。
四是在保障教育发展上建立了新机制。教育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也离不开稳定的内部环境。我们积极争取人大和政协的支持,近期,人大专题调研了云阳幼儿园、南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政协围绕《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分别召集了由相关部门以及幼儿园园长参与的座谈会,并实地考察了非法办园情况。与此同时,我们围绕学校(幼儿园)廉政建设、安全管理和维护稳定等方面工作与校长、园长签订责任状,逐步构建校长岗位风险防范机制。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出台“加强机关人员作风建设的硬性规定”,以行风支撑校风、以教风带动学风,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以深入开展“双创双争”主题活动为抓手,对全市102个学校、幼儿园“双创双争”社会评议和电话采访情况进行反馈,并要求学校结合实际制订整改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教育行风建设水平。另外,我们还举行了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首届励志奖和融锦集团助学基金的发放仪式,创设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全国第二十一个助残日的庆祝,与市残联、广电集团联合举办“春天驻我心”文艺晚会,弘扬了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
五是在打造教育品牌上凸现了新亮点。教育品牌体现的是区域教育以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区域教育以及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活力课堂建设上,本学期以来,云阳学校举办了“自然分材教学”大型对外展示活动,镇江市教研室教研员、省内外一线教师以及机关干部四百多人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八中、实验学校分别举行了“全程合作教学”、“四环节教学”研讨活动,导墅中学“三段五环式教学”、后巷中心小学“分层教学”等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活力课堂理论体系。在特色学校建设上,我们分别与文广新局、科技局联合举办了“文保知识进校园”活动和第2xx届科普宣传周开幕式暨科普文艺汇演,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丰富了资源、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三中以“中德心理大学实践基地”为平台,着力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面向家长和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现了针对性、实效性和普及性;另外,云林中心小学花毽作为地方传统体育项目被《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收录,陵口中心小学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展示了技艺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麦溪中心小学童话育人特色经验在镇江市“小学特色建设发展与创新论坛”上作了大会交流,江苏省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实地考察了正则幼儿园办园文化,九中被确定为“全国武术健身操”试点学校,六中女足在全国第xx届中运会预赛中获得第一名并获得“体育传统学校”称号,特色学校建设得到了深层次推进。在名教师工作室建设上,林伟民、史方志、吕同德、周炳兴、徐梦吟、袁晓鹤、蒋伟凤、汤建伟等名教师工作室立足本校、面向全市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张锁荣、陈跃红、蔡建良、邱向琴、侯建成等名教师工作室立足xx、走向全省,进一步扩大了xx教育的影响力。在教育网校建设上,我们借助于市级学科资源研发基地和名教师工作室的资源优势,从以资源建设为主转向以资源使用为主;同时,实验学校作为试点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网络课程在学校中的应用实验”课题被确定为重点课题,寻求了理论支撑和专家指导,丰富了教育网校内涵。在内涵提升创新项目实施上,我们召开了马相伯教育思想研究报告会暨‘追寻马相伯’读书征文颁奖会,激发了广大教师研究xx本土教育家思想的热情;开设了“xx市首届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为xx市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理念支撑。华南实验学校“集中教学、自主学习”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江苏省第xx届“时代英语杯”英语风采大赛上多名学生获得优异成绩。
第三篇 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4250字
XX年是我市教育灾后重建的决胜年,同时也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围绕“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名教师落伍,不让一所学校落后”理念,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XX年教育系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完成校舍重建任务,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XX年,我们全面完成了76所学校校舍的重建任务,XX年春季全市5万余名师生全面告别板房,入驻永久性校舍。全市教学设施设备均达到xx省XX装备标准,学生生机比达9:1,校校有电子白板,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室、远程视频教学互动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覆盖城乡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和崭新的xx教育装备,给步入后援建时代的xx教育注入了生机和动力,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借力重建,xx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县域领先水平,省内外的单位、团体、组织、嘉宾纷纷慕名而来,参观我市学校灾后重建成果。
二、加强师资培训,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XX年3月组织全市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无锡挂职培训。4月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xx的专项培训。5月组织部分学校的校长参加省级专项培训; 6月-7月将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分管小学副校长分为5批先后参加xx省教育厅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7月校级干部、教导处管理人员参加教育部、儿基会组织的爱生学校理念远程培训。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援助下,务实有效地开展教导主任65人培训。10月组织我市中小学41名校级干部赴江苏南通挂职学习一个月。
二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机制。结合布局调整,通过提拔、轮岗、交流、调任等方式进行了70余名干部选任。截至目前,7名师培中心的教研培训人员到镇乡学校任职,10名城区学校的干部到镇乡学校任职,9名镇乡学校的干部到城区学校任职,2名干部在城区学校之间交流,6名干部在镇乡学校之间交流。一大批城区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优秀干部交流到镇乡学校,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xx教育形成了学校干部良性流动、管理水平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2、培养教师职业精神,增强教师队伍集体活力。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倡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大对有偿补课和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骨干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师骨干队伍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今年我们推荐了3名教师参加xx省第九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
二是加强学习交流,把握发展方向。组织全系统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学校三年发展计划、五年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坚持理想教育,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等讨论活动。
三是深入实施以整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综合素质____教师全员培训。在郭氏基金会援助培训以及国培计划等基础上,我们除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心理教师培训外,还陆续增加了国学经典诵读、美术教师培训、“四课”技能培训、高中新课改培训、音乐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中学生物、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等项目,开展教师优质课竞赛和技能比赛,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和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全年各级各类教师参培人数达XX余人次。
三、重视质量,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1、中高考成绩优异。今年我市参加高考人数1628人,三本以上上线841人,其中一本198人,二本438人,三本205人。综合上线率达到51.66%,再次取得了总上线率和应届上线率均为xx市第一的好成绩,创我市上线率历史新高,超额完成xx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奋斗目标。我局荣获xx市普通高中XX级教学管理一等奖,xx中学与南轩中学也同时荣获了xx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全市中考a等学生共计895人,占参考人数的33.86%,比去年提高了3.86个百分点,稳居xx市前列。两类高中招生工作也按计划顺利完成。
2、顺利组织全市学科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学科以“有效课堂研究”为中心,举行了优质课竞赛和专题讲座等活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开展了xx市初中化学教师技能大比武,优胜者代表xx赴江苏参赛,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个的好成绩;深化与江苏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双方不断互派干部和教师学习与交流;顺利组织开展了XX年特岗教师的招募工作。
3、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突破。获得中国学前教育学会“xxx”规划课题一等奖。在第四届xx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取得1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取得xx省第xx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名。参加第二届xx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取得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取得xx市“xxx”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评选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xx市第xx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为推动教育发展,我们坚持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全市范围内的教育发展研讨会,今年的主题是“灾后教育教学重建研讨与经验交流”。
四、紧扣教育实际,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教育系统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各学校(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做好公开承诺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五好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岗位争创系列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公开承诺工作。全系统46个党支部、1348名党员已全面完成公开承诺。结合党员公开承诺活动,我们在全市3400余名在职教职工中开展了师德承诺及践行承诺活动,扎实了开展学科竞赛和素质练兵等活动,以此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开展教师职业规划活动。教职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岗位特点,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理想为目标,以丰富和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手段为重点,立足岗位实际,制定自己3-5年的成长和发展规划,撰写《职业规划书》,并在学校的指导和督促下付诸实施。
三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五好四强”、“五带五争”、“千百十”、“四个一”、“七个一”等党建创建活动,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探索助推教育科学发展的措施,推进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长效化。XX年新发展党员27名,24名预备党员转正,考察确定22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建党89周年之际,隆重举行“七一”庆祝大会,表彰了10个五好基层支部,10个优秀支部书记,101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市委表彰的优秀党组织2个,优秀党员1名。
四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在“8.13”清平泥石流灾害和“8.19”特大暴雨中,教育系统快速反应,紧急调度,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连续奋战,涌现出了付润章等一批典型。仅用6天时间建成了清平板房学校,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清平学校以及全市所有学校9月1日顺利开学,xx教育经受住了考验。
五、感恩奋进,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系列主题活动,成绩斐然。
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师生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三大主题活动,师生踊跃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全市文艺汇演教育系统包揽两个一等奖,五个获奖节目参加了xx市第五届劳模表彰会汇报演出;全市职工感恩演讲比赛,教育系统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9个,并承办了xx市“铭记党恩、感恩奋进”演讲比赛活动;全市感恩征文比赛,教师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9名,收到全市各学校精选的198篇学生征文,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感恩歌曲大家唱活动。组织参加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联合举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经过xx赛区、xx赛区的层层选拔,我市选送的3个节目代表xx地区参加全国比赛。
六、加强资金管理,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严格执行中、省、市关于教育收费的政策规定,巩固教育规范收费,同时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xx教育网站在规范教育收费政策宣传中的作用,使广大家长知晓、明白党和国家的教育收费政策。XX年,全市未出现一例教育乱收费现象。
二是加强专项审计,严格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全面推行收费的公示、审计、督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和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教育重建资金的行为,确保资金安全。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筑牢防治“小金库”的思想道德防线,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收集群众对“小金库”问题的反映、投诉和建议意见。到目前为止,教育系统没有发生违规设立“小金库”的现象。
七、一岗双责,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
全市各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力度,强化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在民办教育机构安全管理方面,因校舍未达到安全标准,我们吊销了6所民办学校的办学许可证;关闭板房幼儿园5所;暂时停办或作临时过渡3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全面实施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以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继续做好信访工作和维稳工作。在群工局、涉校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局各科室通力合作,经多方努力,“5.12两周年纪念日”、“全省灾后重建xx现场会”、“涉日维稳”等特殊时段和敏感时期平稳度过,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秩序。
八、建立多维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我市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导、社会资助为辅助、学校资助为重要补充的多维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一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全市4065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共计311万元。二是为本市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今年,共有276名大学生与资助中心签订了贷款合同,申请金额达158.815万元。三是对中职贫困学生进行学费、生活费等资助。全年有1252名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共计128.865万元,享受资助比例达到99.7%以上。免学费人数达288人,免学费金额达45.22万元。所有费用都已经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除此之外,还有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利乐拉伐集团、xx省总工会、xx市总工会、xx市团委等社会团体和单位对我市贫困学生设立的各项资助。
灾后重建为xx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我们将更加注重教育软实力的提升,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创先争优,努力跻身省市教育强县之列,推动xx教育后援建时期快速发展。
第四篇 2023年市教育局年度总结 5450字
****年,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教育局年度总体工作安排,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巩固、发展、调整、提高”的原则,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突出重点,克服困难,使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为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顺利、稳妥地实施了两项改革工作。
一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自去年x月6日,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开始筹备我市的改革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改革工作,钱市长带队专程到齐齐哈尔学习借鉴成功的作法和经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我市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根据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精神,我们先后同市人事局制定了我市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小学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人员分流工作实施办法等5个改革文件,为此次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先竞聘后分流”的原则,既要防止骨干教师流失,影响教学质量,又要避免出现大面积空岗,增加财政负担。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执行省定政策的同时,我们会同市人事局并报请市政府同意,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办理退休、退养、病退、待岗等手续。整个改革包括校长聘任和教师聘用(双聘)两部分,有30人通过竞聘走上校长和副校长岗位,竞聘后分流1284人,改革(双聘)工作已于xx年3月1日全部结束,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尝试工作。通过这次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在中小学初步形成了优胜劣汰、奋勇争先的激励竞争机制,为广大教师初步搭建起了展示才能的空间。
二是实行了普通高中招生办法改革试点实验。在长时间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鹤岗市教育局高中招生办法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方案》重点加强了对学校和学生评价过程的考察,在对学校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将高中招生指标配额到校,根据学校的综合办学情况确定配额指标,学校根据学生综合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改变了传统的按学生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的办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重点帮助问题严重、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上半年,先后为育英小学、欣虹小学、四中、七中、十六中、第一幼儿园等17所学校的厕所、屋面防水、围墙、下水、锅炉等22个项目进行了维修,共计投入资金92.3万元,使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促进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强化学校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对市属58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经费使用、收费管理、统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以及设施使用维护、文秘政务、档案、办公自动化建设、安全稳定等工作。通过此次专项检查,使市教育局全面了解了各中小学目前的实际状况,提高了资金投入方向的准确性和资金使用效益。这次检查之后,我们将通过“以奖代拨”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大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大幅度改善办学条件。
三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在xx年基础上,上半年已经做好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将西山小学和六中合并,在六中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兴山三校和十四中合并,在十四中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将新井小学和新一二校合并,在新一二校办学;将育英小学和大陆小学合并,在大陆小学办学。学校布局调整后,将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有利于学校均衡发展。
四是加强督导评估,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上半年,由市教育督导室牵头,按照评估标准对市属申报一、二类学校的43所中小学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类评估,有8所学校通过一类学校标准、31所学校达到二类学校标准;对申报特色学校的中小学进行了评估认定,育民小学、十五中等八所学校分别被认定为 市级特色学校。
(三)组织实施了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严把教师“入口”关。
对非师范类申报人员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考试。受理报名对象1264人次。5月份,进行了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测评,258人参加了面试考察和试讲,253人通过,通过率为95%。
(四)加大了职成教育发展与专业设置整合工作力度。
根据《鹤岗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我们充分抓住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加大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力度,实施了“兴农、富农”计划,有效地为“三农”服务,开展了建筑、家政、旅游、餐饮、营销、保安、服装、物业、食品加工、食用菌等专业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了畜牧、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采煤、计算机、护理、药业等专业的整合,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方法和办学模式。市职教中心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办学,鹤岗卫校同市人民医院、宝泉岭医院、哈尔滨以岭药业、三精千鹤药业等单位签订了培养订单。
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x月10日,钱市长专门组织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负责人参加的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座谈会,共同研究我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大计。上半年,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共开展职工岗位培训2.7万人次,再就业岗位培训5559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126人,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万人次,推广种植、养殖新技术、新项目7项。市区除东山区外,已全部开展了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市电大通过国家教育部开放式办学模式总结性评估验收。市职教中心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汽车维修专业实验师训基地,教学楼工程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五)加强依法治教,教育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大教育热点问题的宣传工作,积极主动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开展了“端正政风行风、最佳最差”单位评选活动。每一期“行风热线”,我们都坚持“主动参与、真诚服务、倾听意见、接受批评、查找不足、努力改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争取让每一位关心教育发展的群众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我们先后同市电视台共同制作了三期“百姓关注”节目,机关有关科室人员多次随同媒体深入到学校采访,及时解答家长和社会关心的教育问题,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关心教育。
二是强化法制意识,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了教育局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公示制度等8个行政执法工作制度。有39人参加了全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重新办理了执法证。实行了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市人和律师事务所潘荣福律师为市教育局法律顾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工作和决策的正确性、合法性。
三是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现象。市教育局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在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基础上,会同市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联合对中小学的收费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并要求各学校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一费制”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为彻底解决学校乱收费问题,我们在收费问题上,实行了“联席会议”和“决策听证”制度,市一中在调整外地“择校生”收费标准时率先实行了“听证制度”。上半年,各中小学没有发生乱收费现象,基本控制了学校乱收费行为。
四是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认真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举办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习讲座,进一步提高民办教育机构举办者和教师的思想观念、依法办学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依法清理了社会非法办学机构。对今年上半年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公示,合格单位将颁发正式办学许可证,不合格的单位取消办学资格。上半年共查处非法办班56所,查处当事人65人,民办教育办学秩序进一步好转。
五是规范了招生考试行为。制定下发了《xx年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顺利地组织了中考、高考工作。今年我们在初中升学报考上全部实行网上报名,在体育成绩测试中首次使用了电脑录入系统,增强了考试组织的严密性和成绩的公正性。各类考试的各个环节都保证公开、公正、公平。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
六是努力做好扶贫助学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好省委、市委助学行动计划,市教育局把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实施,重新建立了贫困生档案、贫困生资助办法、助学金管理办法,对贫困学生实行滚动式管理。各学校成立了助学机构,建立了助学档案,由专人负责助学工作。上半年,我们在助学集资款中拿出5万元,资助了1010名特困中小学生。按照省教育厅要求,为我市1862名农村中小学生减免了杂费和书费。同时,将省拨给市特教中心和农村集中办学寄宿制学校的“两免一补”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另外,为配合做好助学活动,我们在系统内继续开展了师生“手拉手”助学活动,共收到捐衣物410件、学习用品700余件、捐款2.8万元,为学困生授课910节,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
七是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局机关开展了“三学三比”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局机关党政各项工作制度,在机关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工作和“首问负责制”。开展了下基层调研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机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六)狠抓了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治理,全面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年初,市教育局分别与各区教育局、直属单位签订了《安全稳定工作责任状》,要求各单位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将安全责任进行分解,逐级落实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学校。二是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每月通过保干例会,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学校保干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时了解掌握学校安全工作动态,不断提高学校保干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执法水平。三是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要求各学校安排一定的安全教育课时,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市教育局与消防支队联合举行了赠书活动,向全市中小学生捐赠《中小学消防安全读本》1.3万册,省市领导出席了赠书仪式。四是加强常规安全工作,经常对各中小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先后会同市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组,织了对学校校舍、食堂、宿舍、厕所,以及消防、交通、卫生等各类安全工作大检查8次,查出不安全隐患36处,下达整改通知19份。钱市长专门带队到各学校进行了检查,并在育民小学召开了学校消防安全疏散演习现场会,各中小学校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观看了演习,使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七)努力做好引资上项目工作,积极为我市经济发展做贡献。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后,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此项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制定了《市教育局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招商引资动员会,传达了会议精神,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为加强领导,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在系统内初步形成了“人人想招商、人人努力招商”、“人人引资金、人人上项目”的良好局面。目前,我们已经与域外客商达成意向性合作项目11项,已认定到位资金13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任务艰巨。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市内各学校之间发展也不平衡,部分学校还的安全隐患急待整改。特别是接收的鹤矿集团学校,接收前已经连续多年没有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需要维修和改造的项目较多,教育教学设备短缺,而且还有大面积的危房,改造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近几年,虽然我市对师范类毕业生分配上采取“包分配”的政策,但是,由于本科毕业生回来数量较少,外地市优秀人才又很难引进,本市培养的优秀教师也有外流现象,使目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没有优秀人才补充,影响了我市教育教学质量,阻碍了教育工作发展。
三是学校收费工作还要进一步规范和治理,个别学校和教师仍有违规、违纪乱收费现象,给教育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是师德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教师还有违反师德现象。
五是人事制度改革后,个别学校出现了教师紧缺、学科间师资失衡问题,集中表现在市区中心学校教师富余超员,偏远薄弱学校和农村集中办学学校编制不足人员紧缺,史地生、音体美等小学科人员严重紧缺。
六是贫困学生资助金没有到位,由于资金问题,我市一直没有对贫困学生进行大范围资助。此项工作已被省批评。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继续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工作力度,完成新井小学教学楼改造工程。结合学校行政工作专项检查情况,加强对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音体美、图书(室)馆等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二)全力做好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完成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将已达成意向性的合作项目和资金项目落实到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搞好新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做好教师职称评定和改革工作。
(四)做好贫困助学工作。完成特困大学生入学资助工作。继续筹集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资金,争取实现首批资金资助。
(五)加强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兴建市职教中心教学楼。加大统筹力度,创新体制,整合专业设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发挥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作用。
第五篇 xx市教育局档案安全工作总结 550字
3月2日,我局收到《转发xx省档案局关于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x档明电[xx]x号),结合《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x政办明电[xx]13号)和《关于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x安字[xx]x号)的精神,xx局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市直教育系统安全检查工作。会议提出三项要求:第一,认真学习贯彻文件和会议精神,按照《xx省档案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第二,各校要制定详细、全面的检查方案,迅速开展单位和学校档案安全大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三,各单位学校要尽快将检查方案报市教育局;第四,市教育局将对直属学校进行督查。
根据内部明电精神,我局机关认真落实档案室工作的各项责任制度,对档案的保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老化线路立即更换,对用电器进行维修检查,添置消防器材,不把易燃易爆及生活用品带入库房;切实加强安全用电和防火管理,每天下班之前检查档案、电灯、空调及线路情况;重视库房的清洁卫生和库房配备,使用专用密集架和陈列柜,严格按照库房管理要求,做好“八防”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加强档案管理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和利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六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四 4950字
20xx年,全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决策部署,以“和谐教育·幸福师生”为核心价值,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围绕一个目标,紧抓两大重点,推进三项工作,年度工作目标高质高效完成,实现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事业发展与目标完成情况
(一)学前教育:幼儿园1554所,比上年减少8所,3-5周岁幼儿304768 人,比上年减少3063人;园均规模214人,比上年持平;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6.7%,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小学615所,比上年减少10所;在校生602532人,比上年增加9472人;入学率99.99%,与上年持平;在校生巩固率100%,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毕业生升学率100%,与上年持平;校均规模980人,比上年增加31人。初中354所,比上年减少3所;在校生236784人,比上年减少5426人;入学率99.9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在校生巩固率99.98%,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校均规模669人,比上年减少10人。
(三)普通高中教育:全市普高中数从上年的126所调整到今年的123所;在校生142367人,比上年减少11244人;普通高中招生42649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4.50%;校均规模1157人,比上年减少52人。高中学校(不含技校)招生64609人,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为1.3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47%,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不含技校):职业学校62所,在校生71517人。其中,职业高中57所,比上年减少4所,在校生68478人,比上年减少13375人;普通中专1所,在校生2385人,比上年增加832人。成人中专4所,在校生654人,比上年减少704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1960人,职业学校校均规模1154人。完成成人农村预备劳动力(暨双证制教育)培训9626人,完成计划数的106%。新建社区学校(学院、分校)39所,创建市示范社区学校5所,市一级社区学校13所,市二级社区学校32所。
(五)高等教育:普通高校7所,在校生7.7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成人高校1所,在册生2.8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远程教育站点46个,在册生1.57万人。电大开放式教育在册人数1.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9.5%。
(六)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教师22286人,比上年增加494人;学历合格率99.28%,比上年增加0.56个百分点。小学教师32687人,比上年增加758人;学历合格率99.6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89.93%,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初中教师20953人,比上年减少199人;学历合格率99.26%,与上年持平,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85.1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师10759人,比上年减少159人;学历合格率98.38%,比上年提高0.33百分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6.2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职业学校(不含技校)教师4425人,学历合格率92.52%,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
(七)教育装备信息建设:全市教育装备总值增加2.10亿元,生均装备值增加250.63元,生均图书增加2.34册,教学仪器设备达标学校比例96.07%。公办普通中小学班级多媒体配备100%,学校入网率100%,光纤入网率99.41%,校园网建有率99.12%,学校网站建设率94.8%,生机比4.91:1,新增网络教育教学资源150g。
(八)教育基本建设:完成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2023-2023)项目,投入资金23.86亿元,加固和迁扩建项目1397个,建筑面积1978276平方米。2024年,完成投资额2.05亿元,加固和迁扩建面积195383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围绕一个目标,事业发展惠民生
一年来,温州教育工作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更加协调发展。
加快学前教育上等级。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评学前教育先进(达标)乡镇(街道)22个,其中12个已由市人民政府命名授牌。创建省等级幼儿园109所,其中省一级7所、省二级15所、省三级87所,超额9所。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为72%,乡镇(街道)建有等级中心幼儿园率为93.07%。新、改建公办幼儿园17所,超额2所。新增学位5000个,优质资源惠及2万名幼儿。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龙湾区、洞头县8月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上半年88所,下半年147所,全年合计235所,超额完成56.7%。创评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评估一级学校46所。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科学合理调整普通高中校网布局,16所普高停止高一招生,全市普高数减少为102所。优先保证新课改人财物专项经费,做好深化普高课程改革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试点工作,确立四大类选修课程的基地学校42所,组织申报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11所,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8.66%。
加快中职教育集约化发展。全市中职学校由72所整合为62 所,超额完成4.62%。创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1所、省级3所;5所通过省一级转评,11所通过省二、三级评估。创建实训基地(学研联合体)2个、省级5个;市级骨干专业、新兴专业17个、实训基地2个,超额完成140%。积极推进重点职校建设,启动“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全国、全省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比赛创历史成绩。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积极谋划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职业教育基地整体置换至丁山围垦区,目前已完成新的基地控规调整和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并对新地块进行矿渣填筑。推动在温高职迁扩建,做好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等三个独立学院接受教育部验收评估工作,牵线举办温职院永嘉学院、温职院瑞安学院。开工建设温州肯恩大学,首批招生204人。根据陈德荣书记批示,制定《关于加快我市高等教育发展“1+5”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1+6”实施意见》代拟稿,筹备召开全市高教、职教发展大会。地方政府促进高职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全国会议推广。
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实现207所社区学校依托学校办学,建设“温州市终身学习在线”。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和娱乐健体活动,积极开辟温州社区大学老年学习苑。创建乡镇(街道)社区学校39所,超额完成42.86%。新增示范社区学校(分校)5所、市一、二级45所,乡镇(街道)社区学校覆盖面达到78%。
(二)紧抓两大重点,理念落实正方向
一是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科学教育质量观。坚持德育为先,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学雷锋精神 展青春风采”教育活动。开好开足课程,开发并实施初中《论语》选读本、小学《三字经》、《弟子规》读本、幼儿园《温州娒说童谣》等地方教材;评选精品课程184门,评出精品课例607项,设立学科教研基地158个。打造高效课堂,做到备课从“严”,上课尚“实”,作业求“精”,辅导务“全”,评价树“正”。推行常态化随堂听课,倡导领导干部蹲点听课,校长带头听课;开展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家庭”家访手记评比。开展全市中小学学业质量合格率调研抽测,强调合格率和后20%。加快实施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工程,启动建设基地4个,建成基地4个,各基地累计开发完成37门综合实践课程,年接待学生12.5万人次。市学生实践学校获中央财政3000万专项补助。实施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工程,创评市局直属学校特色品牌学校6所,认定特色项目学校182所。普及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推进校园营养餐工程,建立健康标准检测结果校内公示机制。打造艺术教育的温州品牌,省中小学艺术节获一等奖23个,9支队伍全国展演,居全省榜首。2024年,我市高校文理科上线考生共41866人(不含艺术、体育、高职单考单招上线人数),文理科总上线率为83.24%,上线人数连续13年保持全省笫一。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启动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下发《关于创建教育现代化县(市、区)的指导意见》,制订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方案和分年度实施计划。优化基层教育设施布局,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扩大“优质”学校辖区,扩面优质资源,启动市局直属学校初高中分离办学。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免费入学,原则上不跨县(市、区)招生,不招收特长生,各校所招学生常态分班;普通高中择校生按志愿录取,择校生比例降到20%。出击减负“组合拳”,开展减负工作大督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执行督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开足开齐课时。规范和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管理。加强教育乱收费案件的监管和查处力度,教育乱收费投诉件同比下降42%。促进师资均衡,采取城镇和农村教师分类考核、分别评审办法,确保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的原则上不低于城镇教师。健全资助政策体系,全年资助幼儿、学生234884人次,资助金额14782.20万元。推进小班化教育,全市农村小班化试点学校初中达80%、小学达90%,优质资源共享面正逐渐扩大。加强引进人才子女就学保障,贯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两为主”政策,2024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共接纳新居民子女入学23.8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29.2%,入学率达99.98%。加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成立市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全市领证6-14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86.71%。
(三)着力三项工作,强基固本助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和督查考核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开展温州市华侨职业中专等12所学校试点工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基于深化普高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自主选课制、走班上课制、学分制评价等教学改革。率先全省推行标准化考点建设,共投入3300万元,建成考点82个,指挥平台93个(包括1个市级平台、10个县级平台、82个考点平台),实现我市考生在标准化考点、试场考试的全覆盖。积极引进教育考试国际品牌,市考试院成为浙江省第二家雅思考试点。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约谈制度,强化主体责任。率先全省将教师伙食补贴和食堂临时工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内资金保障,提高师生伙食质量。率先全省推行中小学校园收费系统,实现“阳光收费”。
二是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师德为先,成立师德培训基地,全市64名在职省特级教师签署“减负”书。注重业务提升,加大县级教研师训部门整合,成立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实施“工程”,开展“三个层次”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百名领军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举办“大讲堂”。评选市师德楷模100名,评选1000名第三批市学科骨干教师。完成年度16500名教师90学时培训任务、12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和125名“领军教师”研修任务。开展10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全员培训,组织7万名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素养测试,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创建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学校30所。在农村学校组建50个工作室,培养500名学科带头人。促进骨干教师流动,组织100名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学科指导员、120名到民办学校任教;110名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学习。优化师范生考录办法,严抓教师招聘工作。加快教育开放与合作,推进省“千校结好”活动,结好学校57对,推进高中合作办学项目和对外培训合作。注重教师身心健康,市教职工健身排舞大赛并参加省教职工健身排舞大赛荣获特等奖。关注困难教师群体,慰问困难教师1399人,发放慰问金408万余元。
三是着力推进学校基本建设。统筹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重点加强乡镇(街道)和农村新社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和农村新社区等级幼儿园建设。重点突出市本级工程建设项目,今年安排33个(原定39个,后因故取消或暂停6个),目前在建15个,前期18个。累计实际完成投资7.3886亿元,比2024年的3.36亿元提高了119.8%,增幅达历年之最。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县(市、区)共排除危房面积16.64万平方米,改造破旧房面积14.5万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41.87万平方米。积极打造教育投资融资平台,做好存量资产转增资本金和资本公积工作。2024年,集团注册资本金到位16亿元以上,增加资本公积10亿元左右。承担17个政府建设项目投融资任务,总投资额61.84亿元,年度投资额11.57亿元。全市21.53%学校通过标准化实验室验收,新创建市示范实验室14个;20.1%学校通过标准化图书馆(室)ⅱ类及以上标准验收,投入经费3330万元。实现全市公办普通中小学班级多媒体1:1配备和校园网全覆盖。圆满完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达标学校创建工程,创评ⅰ类达标学校489所、ⅱ类达标学校515所,达标学校占学校总数的88.6%。创建市级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20所,其中12所学校参与创建省示范数字化校园。推进视像中国(v-china)和“一对一移动学习”项目试点,实现温州教育城域网与省教育计算机骨干网整体接入。
(四)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发展出成绩
第七篇 2023年xxx市教育局科普工作总结 500字
要作用,受到全市中小学校的普遍欢迎。
四、积极盘活科普资源,拓展科技教育的渠道
2024年,我局十分重视发挥市青科教协会平台作用,整合多方面科技资源,与市水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节约用水征文比赛活动的通知》(穗节水函〔2023〕2号),指导开展“人水和谐 绿色亚运”2024年xxx市中小学生科学节约用水征文比赛活动。共收到中小学生征文165,评出获奖文章一等奖5、二等奖17、三等奖25。
五、推进农村科普教育,促进农科普均衡发展
为贯彻执行____、国务院有关“三农”的指示,积极对农村学校、农村社区进行科技传播和指导。2024年,我局划拨50万元农村青少年科普经费,遴选22项涉及发明创造、电脑机器人制作、科技体育(海陆空车模活动、无线电制作和测向活动)、防震减灾实践活动予以支持。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普教师及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部分科普教师和辅导员的编制、职称、工作量和提拔任用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目前我市小中学在编教师中,基本还没有科普教师编制序列,学校基本上都没有设置专职的科学技术教师和专职科技辅导员。兼职科普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未落实。甚至有个别学校将上课不合格的教师淘汰作为科普教师。学校层面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科普工作者的兴趣和责任心。
第八篇 xx市教育局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1750字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职责
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工作领导组织建设,做到: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并视人员变动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确保组织健全。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执行机构设在相应职能部门,使其协调、组织、检查、监督、考核等职责得到充分履行。
建立健全文明创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范围,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有人抓,事事能落实,不留“漏洞”和“死角”,形成“联手抓创建,合力创文明”的局面。
二、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抓手,强化宣传教育
全面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教育工作,坚持
不懈地对师生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重点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文明创建基本知识的灌输和渗透,使文明创建知识“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在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礼”(礼仪、礼节、礼貌)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悬挂或张贴文明创建宣传标牌,举办讲座,墙报或黑板报,不定期组织问卷调查或考试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讲文明光荣,不讲文明可耻”的氛围。
把三月份的综治宣传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2·4”法制宣传日纳入文明创建教育之中。
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长效管理与短期重点工作的.有机统一。市教育局和各直属学校今年要保证投入必要的资金,添置、配备、更新、补充必要的文明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封闭性垃圾池,实行垃圾袋装化;努力攻克创建工作的“二薄”(薄弱时段、薄弱环节)问题;加大校园环境的建设力度;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逐步把学校建成“学园、花园、乐园”,使之对广大师生形成一种强大的无形的环境约束力,让不文明行为与现象逐渐失去基础。
四、完善制度、强化考核,将创建内容列入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文明卫生创建纳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是形成文明创建长效化工作机制的重要基础。坚持并不断完善教育系统文明创建工作的各项基本制度,如《学校文明卫生公约》、“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保洁制度、定期开展“青少年文明劝导活动”制度、学校教学区与宿舍区隔离并实行封闭管理的制度、校园绿化美化制度等等。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制度约束人、规范事,不断强化制度意识,把文明创建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强化考核手段。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政治课和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的考试、考核内容中列入有关文明创建基本知识的内容,在学生德育考核中明确有关文明创建的要求与规定;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团)集体”中明确有关文明行为素质要求;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管理,对不能遵守“市民十不规范”、“公民文明行为”、“三管好”的教职工,取消其评优资格,并视情节予以相应处理。
五、加强检查,督促整改
定期对所属学校的文明创建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要求学校内部加强自查工作,及时巩固强项,弥补缺项,强化弱项。要建立定期通报、评比制度,对存在问题较多且整改进展缓慢的学校及其负责人,取消其综合性评优资格。
把文明创建工作视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到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中有措施。要把这项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评,真正把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到实处,使各级各类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示范“窗口”。
六、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注重搞好环境卫生,普及学生卫生知识,预防卫生知识,预防流行性传染病。根据情况,集中时间开展一次,以“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
1、开展一次大清扫活动。学校利用开学之际,发动师生对校内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清扫。同时,各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治理,清理无证经营,占道经营,严重污染环境的摊点,营造文明优美的育人环境。
2、开展一次文明劝导活动。市教育局将会同团市委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文明劝导”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大清扫,突击消除卫生“死角”、开展文明劝导,协助交警维持秩序等(时间安排与团市委商定)。同时,还要把文明劝导活动向学生家庭延伸,使文明劝导活动深入每个家庭。
3、开展一次文明督查活动。今年年终市教育局根据文明创建内容和各校自查情况,组织人员到直属学校进行一次文明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文明创建工作“比、学、赶、超”的热潮。
第九篇 市教育局2023年党建工作总结 1050字
市教育局党建工作在市委和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17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突破重点、难点 ,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1)、XX年,市教育局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首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推进方式和方法步骤进行了详细安排,并组织发放各类征求意见问卷1000份,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30支,承诺774件,兑现753件,解决问题236个,并通过实地调研、审阅相关材料、参加有关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推动市直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市教育局党委确定了“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促进教育发展”为活动的主题,要求学校根据争创主题和党组织、党员的实际情况,凝炼活动载体,设计争创形式,继续广泛开展“党性教育”“党员先锋岗”亮牌示范“党员联班”等活动,努力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活动形式百花齐放、每个学校都见实效的生动局面。
(2)、积极开展七一纪念活动; 为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激励广大党员和师生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和市教育局事业取得成就,市教育局党委信心组织了五项“红色主题”“六个一”活动。
(3)、加强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今年有20余名同志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了大约10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综合治理工作方面,为全力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切实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从开学起到XX年七月上旬,在全市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有效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大力整治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秩序,督促落实各项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在创建文明城市之际,为了提高广大师生文明素质,构建“富裕文明和谐xx”市教育局做了安排部署,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制度到位、经费到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在2024年,党建工作将继续扎实创造争优 活动的深入开展,把创造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并造就高素质党员 、干部队伍为重点,切实加强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面加强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员队伍建设。
第十篇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二 3900字
一、整合资源促公平,逐步提高办学条件现代化水平
(一)校安工程按要求如期完成。今年是校安工程收官之年,在市校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省厅要求和校安工程实施情况实际,科学合理做好校安工程规划调整工作,上报《舟山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xx—20xx年(修订)规划》,狠抓落实,加大督促。截止20xx年底,我市所有列入校安工程规划的项目均已全部完工,总竣工面积75.74万平方米,总投入21.65亿元。
(二)学校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全面推进,重点校建项目进展顺利。各县(区)大规模学校布局和功能定位调整基本完成、日趋合理,有限教育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新城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8.48万平方米的舟中新城校区以及改建中的舟山二小、新民学校于20xx年春季和秋季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大成中学和舟山第一初中合并办学,新城区域教育布局更加完整。舟职技校旅游实训楼装修、舟山船舶工业学校及舟山幼儿园改造工程等项目均已完成;定海一中体艺中心及图书楼、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教育学院二期、杜家岭六期幼儿园、舟山技师学院等加快办理,各项重点校建工程稳步推进。
(三)教育现代化县区创建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不断加强。贯彻落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和全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工作精神,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为目的,扩大了标准化学校创建达标率及标准化学校档次的提升。出台《中共舟山市委办公室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教育现代化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和《舟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加快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目前,普陀、岱山、嵊泗三个县区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全市20所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申报单位达到标准要求,报省教育厅备案;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为46%。
(四)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设备配备较大进步,信息化教学较为普遍。一是结合《智慧舟山暨舟山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草案)》讨论,制定并修改《舟山市中小学“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草案)》和舟山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2024年,各校拥有计算机20394台,生机比4:1,师机比1:1。公办中小学校校有计算机教室和图书馆(室),班班有多媒体,20 所学校拥有微格教室,比省计划提前两年。二是全面完成省第二轮“农远工程”舟山项目,实质性推进教育城域网建设。完成舟山教育学院网站资源库、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网上阅卷工作系统、工作室和社团建设网络平台开发建设及管理工作,并与浙江移动舟山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岱山县成为第二个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全覆盖县区(东阳第一个)。三是把握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沿,积极组织7所中小学参加长三角网络第二次结对;完成了省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舟山中学、普陀中学、普陀三中)建设工作;加强新建舟山二小教育装备(信息化)规划与实施工作。舟山中学和沈家门一小列入国家信息化试点学校。
二、优化结构夯基础,不断提高育人模式现代化水平
(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市政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标志着以“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合理定位、多样发展”为发展思路的我市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实施。通过“撤、并、停、联”四种整合方式,全市确定普通高中“10+3”新布局,促进不同区域、不同特色学校科学定位。彻底完成了高中段国有民办学校转制工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舟山中学在原有“创新实验班”基础上,“中美双文凭ap课程实验班” 9月正式开始授课,教育国际化迈出实质性步伐。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指导各普通高中制定完善课改方案及三年选修课程建设方案,汇编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建立会议联席制度,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以及校际协作机制,形成全市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有监控、重协作、重多样化服务的课程改革新局面。积极支持普陀三中成为浙江省技术、技能类特色普通高中试点学校。
(二)职业教育专门化发展。对接新区建设,全面实施《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职业教育专业化方向明确。一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舟山市技工学校正式通过省验评,舟山技师学院建设完成阶段性目标,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等级评估达71.4%,接近教育现代化评估标准要求。二是专业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涉海类专门化专业建设得到加强,在大力办好四大类专业基础上,港口物流类专业适时新增“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临港工业类专业增设“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方向,海洋旅游类专业增加“国际邮轮乘务”方向。普陀职教中心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招收数控技术应用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167名。三是推进职成教一体化建设。建成舟山市终身教育网,总访问量达近4万人次。全市中职学校开展社会人员技能培训12862人次,社会培训人数与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比达到1.5:1以上。四是推进乡镇成校标准化建设。小沙等7所成校成为第二批四乡镇成校,市四成校发展到12所,开展各类培训12万余人次。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舟山市技工学校被评为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舟山职业学校获批成为“国家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全市重点职校4家,优质职教资源覆盖面达到86%。招收“双证制”学员3023人,超额完成省定指标。六是强化“做学合一、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20xx年省中职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创历年来成绩。
(三)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一是扎实推进“阳光招生”,严禁择校收费现象。彻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国有民办学校转制工作,科学划分新城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区域。制定出台了《舟山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意见》和《舟山市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择校乱收费工作方案》,全市各县(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比例均控制在5%以内,其中岱山县实现零择校。严格落实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省定班额内。二是推进新城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制定下发《新城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南海教育集团理事会议事制度,推进“四统一”教师管理机制,开展各层面校际联动。三是在新城地区新办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民工子女学校——舟山市新民学校,目前,学校正着力以“爱与责任”培植教育特色,个性化帮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好书。四是推进“一校一品”学校特色创建,深化书香校园和学生精品社团建设。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60%以上已通过实际书香校园验评。
(四)学前教育普惠化发展。全面实施《舟山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提供“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为目标,全力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乡镇政府办学责任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建立了“基数+增长+专项”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乡镇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创建力度不断加大,50%乡镇通过学前教育示范(达标)乡镇验收,全市省三级以上幼儿园数量比例和适龄儿童接纳率均超过70%。按照集团化办园策略和“名园”办“民园”办园机制,组建了舟山幼儿园教育集团和舟山市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满覆盖,提高集团内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其中檀树北区幼儿园和冬兰幼儿园升格为省二级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强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习研训和教学指导,完善评价体系,有效解决“小学化”问题。开展了规范化幼儿园检查,办园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保持99.4%。
三、改革创新激活力,不断提高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形势下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改革。按稳定为基,绩效优先思路,积极探索学校满岗情况下职称评审申报新模式。全面研究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建立完善资格考试、定期审核和教师公开选聘制度。推进教师有序流动,重点是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城镇优秀教师到渔农村学校支教和渔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上挂学习,深入研究和探索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政策办法。二是开展非义务教育学校(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探索实施以社区教育协理员形式为载体的教师退出机制,积极做好新教师招聘、代课教师清理、援疆教师选拔等师资调配工作。三是发挥骨干、作用,启动全市工作室建设和教授级高级教师评审工作。制定下发《舟山市中小学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舟山市中小学教授级高级教师职务评聘试点工作的通知。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做好新一轮师训工作,提升教师整体素质。2024年,全市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总学时数715345,人均76学时,各项指标达到省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考核的优秀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新区教育人价值观大讨论和“育人成才先锋”活动,“堵”、“疏”结合治理有偿家教,开展了全市首届青年教师擂台赛和学科领军人物培养工作,定海“百名长名教师培养计划”加大力度。
(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不断完善。在评价制度上,推进中高考及招生录取改革与深化课程课改相适应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落实优质高中向初中分配招生指标要求,切实缓解中小学学生应试压力。制订和出台了《舟山市202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普通高中保送生招生办法》、《舟山中学创新实验班招生办法》、《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实施意见》等招生制度改革文件,增加招生工作透明度。按规程组织做好了普通高中特长生、保送生和统招生的招生工作,全市确定五所重点普通高中为保送生招生学校,每所学校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保送生推荐名额均达到各自招生计划的50%以上。重点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同等向向市外省内户籍考生开放。实行舟山中学在定海招生计划与市直属分离的单列计划,为控制择校,推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