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mulu--]
第1篇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法
第1节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按科学程序运转的,其基本运转方式是pdca 循环管理活动。
1.1 pdca循环的四阶段
1.1.1 计划
经过对企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各种质量管理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和具体实施措施。
1.1.2 实施按照p 阶段制定的计划措施,组织各方面去认真贯彻执行。
1.1.3 检查
对实际工作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与预期计划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得失和成败的原因。
1.1.4 处理
对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加以肯定,总结成文,纳入标准,不能解决的问题列入下一循环进一步研究。
1.2 pcda 循环的8 个步骤
1.2.1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1.2.2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1.2.3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1.2.4 针对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1.2.5 按照既定计划执行措施;
1.2.6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1.2.7 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总结;
1.2.8 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找出原因纳入下一个循环处理。
第2篇 房产测绘资质管理质量保证体系
房产测绘资质管理质量保证体系
(一)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设置测绘核心涉密人员1人。
(二)有较健全的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登记、保管、借阅、使用、归档、销毁、检查等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手续完备。与涉密测绘成果管理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
(三)有专(兼)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熟知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
(四)有专门存放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资料室或专用橱柜。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防范措施,成果资料存放整齐。对光介质、磁介质测绘成果及资料应采用防磁设备保管。
(五)定期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到检查有记录。
第七条 测绘核心涉密人员,需经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第八条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测绘单位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考核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单位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二)保密工作机构、专(兼)职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人员证明文件;
(三)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测绘核心涉密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四)单位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
(五)测绘成果保密岗位责任制度,与测绘核心涉密人员签订的保密责任书;
(六)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保密制度定期自查记录;
(七)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相应设施配置情况。
测绘单位应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严肃处理。
第九条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考核材料之日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第十条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审查,审查方式采取书面审查与实地查验相结合。
第十一条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自决定受理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出具考核合格通知书;不合格的说明理由。
考核合格通知书有效期与《测绘资质证书》有效期一致,在《测绘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测绘单位申请资质升级的,应按本细则的规定,重新申请考核。
第十二条测绘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其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考核不合格:
(一)擅自大量复制涉密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
(二)擅自销毁涉密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情节严重的;
(三)擅自转借、转让涉密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
(四)非法向国(境)外提供涉密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
(五)有涉密测绘成果失泄密行为的;
(六)对考核中存在问题逾期不整改的。
第十三条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考核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追究责任。
房产管理处测量队
第3篇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法第1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按科学程序运转的,其基本运转方式是pdca 循环管理活动。
1.1 pdca循环的四阶段
1.1 .1 计划经过对企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各种质量管理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和具体实施措施。
1.1 .2 实施按照p 阶段制定的计划措施,组织各方面去认真贯彻执行。
1.1 .3 检查对实际工作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与预期计划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得失和成败的原因。
1.1 .4 处理对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加以肯定,总结成文,纳入标准,不能解决的问题列入下一循环进一步研究。
1.2 pcda 循环的8 个步骤
1.2 .1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1.2 .2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1.2 .3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1.2 .4 针对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1.2 .5 按照既定计划执行措施;
1.2 .6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1.2 .7 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总结;
1.2 .8 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找出原因纳入下一个循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