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知识

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4-03 19:46:02 查看人数:87

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

第1篇 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

一、 风险管理原理

1.风险管理的起源、定义与分类

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公司发生重大损失促使高层决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随后几十年中,对企业的人员、财产和自然资源进行适当保护已形成了一门新的管理学科。这门学科在美国被称为风险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风险管理已从美国传到加拿大和欧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开始引入我国,并日益受到重视,这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风险管理的定义,由于各国学者对风险管理的出发点、目的、手段和管理范围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所提出的各种学说也不同。综合各种论述,根据多数比较一致的观点,对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风险管理是管理主体(可以指个人、公司、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科学的决策,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置,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对于风险管理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划分:

(1) 按风险管理主体,可分为个人(含家庭)、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公共机关等风险管理。

(2) 按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技术、意外事故、海损、地震、洪灾、火灾等风险管理。

(3) 按事故发生时受损失的形态不同,可分为财产、责任、人身、利润等风险管理。

2. 风险管理的作用与程序

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经济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造就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

(2) 对家庭(或个人):可保障家庭免于巨大灾害损失的影响;可使家庭节省保费支出而不减少其安全保障;可使家庭充满信心,敢于承担较大的风险去创业或投资等。

(3) 对社会:对社会经济单位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社会也从中受益;使各经济单位的资源得以更有效地利用,从而使风险处理的社会成本下降,并使社会经济效益增加等。

风险管理需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1)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确定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其它部门合作;风险管理计划的控制;编制风险管理方针、策略等。

(2) 风险识别。这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前,运用多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的潜在原因。

(3) 风险衡量。这是指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的程度。

(4) 风险控制。在识别和衡量风险以后,风险管理人员必须选择适当的对付风险的方法或综合方案,对风险加以控制,这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

(5)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这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运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说。风险处理之后,还应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不断修正和调整计划,以适应新的情况并努力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3. 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即在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以便于衡量风险大小,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下面重点介绍几种:

(1) 财务报表分析法。风险管理试图避免的事故都将导致对财务的负面影响,所以财务报表提供了关于这些事故的线索,一般可通过认真检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来发现企业负债、资产、收入和利润等的变动情况,从而反映出企业潜在或显形的风险。

(2) 标准调查表法。调查表种类繁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保险调查法,即通过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对风险企业的调查分析而编制的调查表;保单对照法,即指保险公司将其出卖的报单种类与风险分析调查表融合,以问卷的形式制成表,企业风险管理人员依据此表格和企业已拥有的表单,加以对照分析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资产-损失分析法,即指制定资产-损失分析表,从企业整体出发来分析企业的所有风险。

(3) 流程图分析法。这是以图表和顺序的方式描述某一经营活动过程。一幅流程图在辨别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上是非常有用的。这些工序常被叫做所谓的'瓶颈'——即该工序发生任何事故都会造成整个生产的停业。但因它难以指出某个薄弱环节,因此,应同时运用其他的风险识别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4) 风险因素分析法。这是指针对可能引起的事故和存在整个系统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5) 风险清单分析法。这是风险管理人员在分析风险时,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它是通过编制风险清单,清单上逐一列出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将这些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以便发现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

4. 风险控制

所谓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险性,在事故发生前,通过采取措施,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在事故发生后,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风险控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 风险控制体系。一个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应包括经济和技术措施;与外部保持良好关系;组织内部心理防范机制教育;改进内部工作等内容。

(2) 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策略应包括风险避免、风险减弱、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内容。风险避免的实质是回避风险源,进而避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避免是控制风险的一种有用的,极为普通的策略,但常常因回避了风险,而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从而使其运用性受到限制。风险减弱是指企业通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较之风险避免更适用。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将风险转移至它处的做法来控制风险损失,如:在证券交易所抛出股票;建筑承包商实行项目分包;出卖二手设备;供销双方签订合同明确承担相关责任等。风险自留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损失,对于某些不能预防、回避又无可转移的风险,企业只能自留,但应采取积极措施,让风险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3) 风险控制成本--效益与分析。其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定经济上的可行性,即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潜在收益应大于或等于风险控制成本,则经济单位就可采用这种风险控制措施。

二、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

当危机(或风险)降临企业时,企业必须做出迅速的反应来挽回损失。一般而言,'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在一般情况下,这一原则总是适用的。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的'雄鹰'式的企业总是能够得到公众的谅解,企业采取这种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叫'雄鹰'效应。而遇到危机总辩解说'这不是我们的责任',试图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式企业,最终会给企业的信誉和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类企业所采取的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叫'鸵鸟'效应。

第2篇 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几个方面

我公司现正处在规模发展的重要阶段,各项工程业务都在以从前不可想象的速度快速跃进。在此阶段,随着实施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项目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项目实施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有某个或几个大项目运营不善,很可能会对公司整体的发展造成致命的伤害。为此,强调项目的风险管理也尤其重要,通过控制项目管理的风险,以保证项目的良性发展。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无法在本文中一一谈到,本人仅根据在博茨瓦纳的工作经验,从项目管理的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的几个方面对风险管理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供大家交流。

一、投标阶段的风险控制

1、加强对业主和工程师的资格审查

我们都知道要参加一个项目的投标,业主和工程师会要求承包商提供有竞争力的资质材料,以供他们选择合格的承包商。同样道理,承包商在选择项目进行投标时,也要对业主和工程师的相关资质情况进行了解调查,以保证中标后该项目能够正常进行。对于业主,主要是调查业主的支付能力和履行合同的声誉,对于工程师,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合同履行能力和职业水准,是否公正,是否能和承包商良好交流等情况.如果业主无良好的支付能力和声誉,或者工程师业务水平不高,会经常给承包商制造障碍,这种施工项目即使中了标也只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泥潭。在我项目施工现场,就有一个中地公司中标的项目,由于该项目的工程师经常对施工现场无理要求,最后承包商无法和工程师合作施工,导致工程师出指令赶承包商出场,虽然中地公司后来把工程师告上法庭,但不管结果如何,由于该项目有这样的工程师,中了这种项目对承包商来说已经是失败了。

2、充分认识投标报价的重要性,尽量把投标书做细做好

公司现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各个分公司和驻外办事处都在努力争取新项目。在此阶段,各公司成员都尽了最大努力为公司多中新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同时也有必要要求各投标单位和投标人员认识到做细做好投标书的重要性,不能光为了中标而去没有原则地调整投标书。如果投标书未做好,即使项目中了标,也只能是为公司增加负担,给公司的整体经营带来新的风险。

3、认真分析项目投标风险,确定投标报价原则

公司要扩大规模,自然要不断开拓新的工程领域,相应地各种风险也会伴随而来,此种情况下,更应全面地分析新项目的实施风险,及时向公司报告,由公司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和整体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确定投标项目的取舍,同时明确各项目的利润率和各种主要费用预期上涨幅度等。通过公司统一的指导,才能采取不同的策略去争取新项目:该放弃的放弃,需要低价拿标占领市场的低利润报价,可以投高价的应尽量提高利润率等。只有在公司的整体规划下,才可最大地降低项目投标风险。促进公司业务的良性发展。

4、积极培养合格的投标人才,提高自身的投标水平,避免不合理的报价

要降低投标阶段的项目风险,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有经验的、合格的投标队伍。对合格投标人才的需要,是合理投标报价书的保证,只有通过培养合格的投标人员,切实提高了本身的投标水平,才可有效地避免报价中的不合理子项,使投标书既有竞争力又满足施工的需要。下面结合在博几年来工作的经验就投标书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交流一下,以便大家共同提高投标水平。

(1)国外工程的投标书制作相对还是比较简单,主要是在工程师提供的工程量单中填入单价即可。虽然简单,但如何填入合适的单价,对投标人员是一个考验,如果填入了一个不对的单价,当时可能没什么感觉,可一旦中了标,项目实施起来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填上单价前,投标人员一定要明确了解各个工程项目子项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规范要求,必须知道自己填的单价包括了什么工作范围,不然可能单价和实际发生的费用会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而导致投标价格相差很大或实施中有大的亏损。举一例子说明:通常国外项目管理费中会有给工程师提供汽车一项,有的工程只是要求报价中列入汽车价格或折旧费即可,但有的工程在规范中会明确要求该项费用还要包括每个月几千公里的油费和维护费等在内,如果对该工程子项没有深入的研究透招标书的要求,很可能就会发生漏报费用的错误。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只有投标人员认真仔细,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投标阶段的风险,更可为以后中标的实施创造很好的条件。

(2)对投标技巧的应用一定要立足于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下,否则容易产生错误。有经验的投标人员一般在做标时都会在报价时采用一些方法调整部分单价:如前期施工子项调高单价、分析不会发生的项目填低价以提高中标机会等。但在具体操作时,分析工程情况要谨慎,实事求是,不能一味地追求技巧的采用。我实施的项目中有一子项为给水管线开挖的岩石爆破,由于投标时分析可能该子项的工程量不会发生,所以单价只填了1.5普拉/米,但实际施工中该子项工程量不仅发生了,而且超出标书工程量不少,从而使实际发生的大量爆破费用无处索赔。我相信我们公司已经有了很多有经验的投标人员,在此提出此问题,只是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在投标书时认真仔细,适当合理地运用投标技巧,避免错误的发生,为公司各个项目的经营减少风险。

(3)在国际工程中有不少项目材料涨价都是可以索赔的,但有的是根据调价指数索赔,有的是根据投标时提供的材料基价表来索赔。对于采用调价指数的索赔,应认真分析调价指数的组成因素,通过往年的指数调整研究调价指数是否能够满足以后项目实施价格涨价的需要,如果不能,在投标时还要另外考虑材料上涨指数,以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对于投标时提供材料基价表索赔的工程,就需特别注意材料基价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以说投标人员在准备材料基价表时多花一些工夫,将为中标后项目的实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投标时应尽量把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价格都填入基价表中,虽然会比较麻烦,但只要想到每填一项以后实施时就可以索赔涨价,还是很合算的,同时填基价表时还需注意所填材料的规格型号和标书的要求一致,否则也是无效的。

以上所说的一些具体分析只是投标时应注意的某些方面,实际投标时由于各个国家和各个项目性质的不同,会遇到很多不同的情况,这都需要我们的投标人员加强自身努力,不断积累经验,认真提高水平,从而从项目实施的源头上降低风险,为中标项目的实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控制

1、认真研究保险合同,通过保险合同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工程项目中标后,除了准备履约合同外,第一件事就是要和保险公司签订工程保险合同,这不仅是国际承包工程的基本需要,也是避免工程实施风险的一个有力手段。大部分保险合同的内容都是一些标准格式,但对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研究,应尽量避免在免责条款中有不利于工程实施实际情况的规定,否则将给以后的施工留下风险隐患。比如我接触的有些项目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中规定了可以索赔开挖的管沟只有2公里,而实际施工中这个条件是很难达到的,这就给以后项目的索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需要我们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予以注意。保险合同签订后,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该合同可索赔内容,一旦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损失,比如不正常降雨、火灾、人身伤害等,应积极在索赔有效期内提交报告,否则将失去索赔的机会,也就不能有效地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匹奎基础设施项目施工中,有两年的雨季降雨均超过了往年平均雨量,项目组认真准备并向保险公司提交了索赔报告和索赔依据,最终得到了一百多万的索赔款,成功化解了项目实施中意外损失的部分风险。

2、重视分包的确定和管理

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大,工程领域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各个大工程项目都需引入各专业的分包。一是可以由分包完成自身不善长的专业任务,二是可以在确立分包后,把工程风险转嫁给分包商。通过在博几年项目的管理经验,本人认为对分包商的管理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1)加强对分包商资质的审查,认真确定合格的分包商

能否确定合格的分包商,是项目实施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将影响到以后项目是否能正常完工,是否能完成预期的经济目标,所以对分包商的确定是工程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分包商的审查应着重于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资金能力、工作经历和以往的业绩等,只有考察合格后的分包商才能考虑与其签订分包合同。在确定分包时往往有些分包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报低价竞争,这时作为主包就需特别注意审查该分包的合同执行能力,不能仅仅被价格吸引而与低价分包签订合同。对于主包商来说,如果找到的分包仅在价格上有优势,但在实际施工中缺乏执行能力,那只能使主包商的整个工程受到影响,大大增加项目的风险。匹奎项目开始实施时,我们当时找过几个爆破分包,因为当时几家分包的工程经验都差不多,后来在价格的吸引下确定了一家价格很便宜的分包,但后来施工过程中由于报价低该分包经常因为资金不够需要借款维持施工,而且相应地现场施工管理也不好,导致工程前期爆破进度影响到主包方的管沟开挖工作。后来项目组果断将其清出现场,重新找过了一家分包,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其施工能力完全满足了主包方的施工进度需要,扭转了施工被动的局面,所以整体来说还是达到了项目总的施工目的。这种情况相信很多项目组都会碰到,这就需要主包方从项目的总体需要出发,在确定分包商时一定要全面考察分包商各方面能力,不能片面追求从经济出发选择低报价的分包,应在能满足工程施工进度等要求下选择执行能力强且报价合理的分包商来帮助主包完成施工任务,避免由于确定了不合格的分包商,而加大主包商的实施风险。

(2)签好分包合同,施工全过程监控分包

确定好分包后,要争取和分包签订有利于主包方的分包合同,通过合同的签订尽可能的把施工过程中分包工程有关的风险都转嫁给分包商,相应减少主包商的风险。分包进场后,并不意味着已将风险转嫁出去了,还需主包商在施工中时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否则只能是给主包商增加了额外的风险。有的大项目往往分包商有不少,在施工中如何协调主包和分包的工作以及分包与分包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主包商应根据不同分包的特点和主包的整体进度计划,为自己和不同的分包提供足够的工作面,制定一个各方能交叉施工又不影响进度的总工作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动态管理和调整。如协调不好,只会引起整个工程进度的延误,还有分包商对主包商提出的意外索赔。加强监控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不断检查分包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执行能力,不时针对分包商施工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可以帮助分包商解决的就一起协商解决,如实在是因为分包商的资金存在严重问题或者管理水平极差而不能完成分包合同规定的任务,则需要马上向分包商提出最后通牒或按合同规定中止合同,以避免因为分包的原因拖了整个项目的后腿。总之找分包商进行施工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就可以适当地转移掉部分主包商的风险,反之则会增大项目风险,影响到主包商的整体项目进行。

3、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要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

项目施工过程各种因素对工程的影响都很大,风险源也很多,但从根本上应以施工合同出发,严格按合同办事,根据不同的风险源,从合同上找出依据,从施工中找出办法,通过树立大家的合同意识、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实施风险。索赔无疑是对承包商的一种保护,承包商就应在施工中抓住一切机会,找到索赔依据,以正当的索赔来避免自身遇到的损失和风险。

以上只是对项目管理中的某些阶段和某些方面对项目风险控制作了一点分析,而实际施工中碰到的风险是千变万化,这也无法一一谈到,希望以上一些经验可以供大家交流,对以后的项目管理起上一点作用。

第3篇 产品风险评估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控制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 降低风险发生, 提高质量意识, 特制定此程序

2.范围:

本公司生产制造中来料, 半成品加工, 成品组装, 包装等所有环节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的过程、场所,工作环节均属之。

3.权责:

行政处:负责对工作环境,人员方面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制造处: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制造处:负责原物料和产品维护方面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4.作业内容

4.1 产品风险评价准则

4.1.1 风险严重度评价准则

4.2产品风险发生频度评价准则:

4.3产品风险探测度评价准则:

4.4产品风险顺序数计算方法

4.4.1 风险顺序数(rpn)=风险严重度(s),频度(o)和探测度(d)的乘积。

4.4.2当s≥7且rpn≥60时,视为紧急状态,必须采取改进措施。

4.4.3当s<7且rpn≥100时,视为紧急状态,必须采取改进措施。

5.0评估作业程序

5.1供方评估

5.1.1要对供应商进行环保要求、信誉度、环保控制过程等进行评估,特别是新开发供方要加大力度评估

5.1.2所有的环保物料一定要有有材质验证报告和sgs证明。

5.1.3须同供应商签订《不使用环境物质证明书》,如材料或治工具出现环境质量问题,供应商需负全部责任。

5.2工程评估

5.2.1样品过程的评估。

5.2.2环保资料输出、输入进行严格管理。

5.2.3针对环保特殊性进行评估。

5.2.4环保物料有效的验证书确认。

5.3物控评估

5.3.1环保物料的输入、输出重点管理。

5.3.2所有环保物料的存放、发放、不良品进行监控和管理。

5.3.3环保产品输送过程有效监管。

5.3.3评估所有高风险的物料。

5.4生产评估

5.4.1环保生产现场互相交叉感染的危险地方。

5.4.2环保物料使用过程和产品组装过程存在的问题点。

5.4.3生产过程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5.5品质评估

5.5.1所有环保物料验收过程管理。

5.5.2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及不良品的监控。

5.5.3已到目的地的成品、信息反馈或者到达目的地发生的不良品进行追踪,并加于管理。

5.6小组评估

5.6.1风险评估小组

5.6.2风险评估要按顺序从高到低进行评估、高高、高中风险应起动控制措施并讨论总结。

5.6.3特别是高风险评估方案归档,并加于持续改善和严格监管。

5.6.4所有设备、夹具、评估。

5.6.5各部门要不定期对环保工作人员意识上评估。

5.6.6各部门要不定期对制造、过程、物料、设计、法律法规评估。

5.6.7对于高风险,在评估表格要用不同字体或颜色区别。

6.0参考文件及表格附件:

6.1产品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6.2 其他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产品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评估

评估内容

风险评价

风险顺序数(rpn)

频度(o)

危害严重度(s)

风险探测性(d)

来料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的六种物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注塑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塑胶件中含有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喷印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油墨中含有的塑胶着色剂(重铬酸钠二水合物)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制线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塑胶件中含有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超标

焊锡中的铅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喇叭制作

组装焊接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焊锡中的铅含量超标

物理性

烙铁头残留的铅含量超标

胶件粘合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胶水中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丁苄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听音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外观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成品包装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刀片掉入包装箱内,造成割伤

成品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成品装箱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出货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第4篇 信审官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培训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培训

一、保前调查企业阶段

(一)行业分析,防范系统性风险

全球通货紧缩,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开工不足,竞争激烈,盈利下降

※需求下降原因:国家重大政策变化,eg.酒

购买力不足,eg.房地产

※供给多余原因:技术进步

全球可输入,自由贸易

1、上下游游戏规则:包括结算规律,资金占用的环节,付款方式,收款方式,存货占用,固定资产投入占用

2、行业分析几个简单方法

(1)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特殊要求

eg.江苏威鹏金属的马口铁,要酸洗,要镀锡,环评是否过关

(2)行业资质——准入不准入,级别有多高

eg.建筑、房地产、食品医疗卫生、废旧金属回收、地沟油

(3)贸易类企业是代理商还是经销商

代理商要求高于经销商,资金量大,货渠道宽裕

(4)上下游客户结构,结算方式

看出企业规模、质量和行业内地位、水准

(二)实际控制人情况

1、看其原始积累:包括财富积累与技术积累,下游人脉。如中途收购得来,则技术、资质、渠道的掌控力差。

2、看实际控制人风险偏好:看其盈利的模式,盈利后的投资方向,激进的会投房地产、小贷、期货等,保守的会在行业内上下左右扩张。

3、看其关联企业:资金统一调配到哪儿,主体现金流是否不正常。

4、看其抗压能力与经营意愿:在有风险的状况下,宜兴人违约意愿大,江阴人强韧、硬抗。

5、看其生活爱好与生活态度:是否有吃喝嫖赌抽等不良嗜好。

6、检验方法

(1)营业执照、章程、验资报告等基础资料

股东变迁——经营不稳定

大股东、法人、实际控制人是否一致——关联企业调查

(2)人行报告显示关联、互保情况

(三)现金流分析

1、现金流是第一还款来源,反担保措施只是缓释风险的措施

2、分现金流量表的三块来分析

(1)投资、筹资相对稳定,可不分析

(2)小企业生产简单,存货少,生产周期短,形势不好可减产甚至停产,大企业,特别是重装备企业不能减产或停产,因此相对而言小企业经营现金流更不稳定

3、支付能力分析

(1)货币-原材料-产成品-应收账款,整个生产周期越快,支付能力越强

(2)现金及非现金流动资产之和对应融资金额的倍数——体现支付能力

(3)除固定资产外的启动资金(铺底)+历年累积,比例多高,看3-5年的资料

(4)收集真的资料很难,小企业科目少,金额不大,发生量也不大,还有很多现金交易,纳税报表可能由关联销售或原料进出来造假,卡流水可能非贸易背景,所以直接看会计系统,如果有账外账,直接问老板要,核实应收、应付、货币结余几个重要科目

4、流动资金占用量分析方法

(1)随机抽取一个月

(2)结合生产周期抽取

A.进行偏离度分析:统计流动资金占用量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差异大,关注现金流来源的稳定性,设计还贷时间与金额

B.结构分析:原材料占比、产成品占比、应收款占比,应收款关注集中度

C.流动资金占用量与融资比较,与销售收入比较(经营能力),与净利润比较(盈利能力),与固定资产原值比较(杠杆)

二、保前与银行人员交流阶段

兜底还是增信,关注银行从业人员道德风险

关注银行信贷政策,行业倾向,激进/谨慎

三、担保方案确定阶段

(一)合作银行多元化,行业多元化

(二)融资产品多元化,可多做低风险业务

1、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

2、债务类保函、备用信用证

3、无追索权保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银票,国内信用证

4、进口押汇(代付),打包贷款,提货担保

5、商票贴现,有追索权国内保理

6、进口信用证,保付加签,背对背信用证,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信用证项下无不符点出口押汇

7、出口双保理

8、低风险业务

Eg.保理:转让应收账款

根据借款人有无责任分有追索和无追索

根据欠账人有无金额、到期日、瑕疵、回专户确认分明保理和暗保理

依据风险等级由低到高排序:有追明、有追暗、无追明(买断)

我们的机会在于:强势暗保理为企业增信

中型企业的上下游明保理增信

网络金融暂无法律依据则担保介入,如电子仓单质押

四、保后管理

参考银行

风险动态管理(应收账款必须入会计系统看,政府项目要看验收审计,看对方是否已成应付款)

第5篇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探究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研究出于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前期,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风险主要由国家来承担,企业所承担的风险非常小,从而导致了企业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极为淡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已逐渐呈现多元化,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也逐渐不被许多参与方所重视。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了我们中国的市场,今后的市场经常势必越来越激烈。而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想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审的管理水平,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一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

对于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研究,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开展的比较早,研究也比较深入。而我国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管理理论相比西方国家而言还要落后很多。目前,从我国现有的造价管理理论的学术杂志中可以看到,涉及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的文章就非常少,实际上从目前来看,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上我国基本上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在进一步学习和吸收国际现有的的成果上,要进一步结合我们的国情去研究我国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的方法。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的在建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要想很好的完成建设项目,就必须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但是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虽然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与工程造价的管理与风险管理的结合却存在这许多空白点,也有待开发和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入,大量的国家投资项目及各种各样的企业投资项目正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急需对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性有着比较准确的预测和估计,以便全面提高投资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的策略

1 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控制环境

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管理的控制环境直接影响着项目组成员的控制意识和可控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控制环境的因素有许多方面,而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管理成员的素质,尤其是造价工程师的素质。管理者的素质在项目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对项目风险性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会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可以为企业节约更多成本。因此,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完善项目内部控制环境。

2 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在工程项目中,良好的风险评估有利于提高整个项目内部控制效果。如果对整个项目造价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那么在项目开工前,管理人员就会对影响项目造价的关键因素做充分的准备,因此就能够对整个项目尽可能的采用有利的措施来化解已知的造价风险。例如,在某个招标过程中,投标方在投标前就已充分分析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对可能减少工程量的项目报低价,而对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报高价,这样在工程决算时,增加的工程款将大大超过减少的款项,承包商也因此会获得可观的利润。工程项目造价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一般要经历风险辨别、分析、管理、控制等过程。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工程项目在建设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最容易发生,因此企业应加强对环境改变时的风险管理。

3 为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评估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是为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而对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会出现在整个项目组织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工程项目应该按照业务的流程设立控制活动,并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制订详细的控制措施。

4 加强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

如果各组织成员要顺利的开展工作,就必须要做到及时准确的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将自己所掌握的优质信息反馈给其他成员。项目信息系统是整个项目控制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项目管理人员能够正确地使用信息系统,那么该项目将有可能大大的降低成本,因此,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认真的执行且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加强项目的内部监督。通过上述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内容研究,对于提高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水平,丰富管理措施及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 总结

通过对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自觉地展开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活动,真正的风险性是可规避的。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过程性的管理体系。如果按部就班的依照老一套的管理方法是绝对不够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研究对,分析了国内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现状同时也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对策。而对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可以对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有一个良好的参照。因此,对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做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损失程度降到最低,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发挥其最大的投资效益,成功地管理项目风险,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风险,从而更能体现进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6篇 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实务试题-第十章物业管理风险防范与紧急事件

一、单项选择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风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风险是因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可能损失

b风险是收益或结果偏离期望值或平均值的可能性

c物业管理风险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过程中,由于企业或企业以外的自然、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应由物业管理企业承担的意外损失

d物业管理的风险类型由前期物业管理的风险和日常管理的风险两部分构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风险与物业管理风险概念的理解。物业管理的风险类型包括早期介入的风险、前期物业管理的风险和el常管理的风险。故本题选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7页。

2.以下关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业管理条例》26条规定:“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30日后终止”

b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期限具有不确定性,物业管理企业随时有可能被业主大会解聘

c在订立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时,物业建设单位居于主导万回

d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是具有委托性质的集体合同,由建设单位代表全体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前期物业管理风险的掌握程度。选项a“《物业管理条例》26条规定:‘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30日后终止”’应为“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而不是“30日后终止”。故本题选a,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8页。

3.以下对紧急事件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紧急事件具有偶然性

b紧急事件具有随机性

c紧急事件具有规律性

d紧急事件具有复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紧急事件性质的掌握程度。紧急事件能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以什么方式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均是难以预料的,具有极大的偶然行和随机性。这与选项c“紧急事件具有规律性”相矛盾。故本题选c,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2页。

4.关于燃气泄漏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抵达现场发现气体泄漏后立即用手机报警

b立即打开门窗、关闭燃气阀门

c情况严重时,应及时疏散人员

d如发现有受伤或不适者,应立即通知医疗急救单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处理燃气泄漏事件的掌握程度。当发生燃气泄漏后要立即通知燃气公司,但是不能在现场用手机报警,应为在泄漏现场使用手机可能会引起爆炸。故本题选a,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4页。

5.关于物业违规装饰装修带来的风险,以下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会造成物业共用部位损坏

b会降低物业管理的运行、维修和维护成本

c会使物业管理企业承担一定的物业装饰装修管理责任

d会带来安全隐患和邻里纠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日常物业管理的风险的掌握程度。选项b“会降低物业管理的运行、维修和维护成本”应为“会增加物业管理的运行、维修和维护成本”。故本题选b,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9页。

6.物业管理风险按类型分类不包括()风险

a早期介入

b前期物业管理

c日常管理

d能源调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物业管理风险的概念的理解。物业管理的风险类型包括早期介入的风险、前期物业管理的风险和日常管理的风险。故本题选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7页。

7.发生电梯故障的处理程序有:①仔细观察电梯情况,通过对讲系统询问被困者并予以安慰;②立即通知电梯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救助;③督促电梯维保单位全面检查;④详细记录备案;⑤须留意被困人员情况,必要消防人员协助。正确的处理程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①②⑤⑧④

d②①⑤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电梯故障处理的掌握程度。正确的处理程序是:①仔细观察电梯情况,通过对讲系统询问被困者并予以安慰;②立即通知电梯专业人员到达现场救助;③留意被i~1)k

员情况,必要消防人员协助;④督促电梯维保单位全面检查;⑤将此次事故做详细记录备案。故本题选c,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4页。

8.下列不属于紧急事件的是()。

a火警

b噪音侵扰

c高空坠物

d投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紧急事件界定的掌握程度。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的紧急事件有火警、气体燃料泄漏、电梯故障、噪声侵扰、电力故障、浸水漏水、高空坠物、交通意外、

刑事案件和台风袭击等。故本题选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3页。

9.下列不属于紧急事件事先准备工作的是()。

a成立紧急事件处理小组

b制定紧急事件备选方案

c制定紧急事件的沟通计划

d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协调指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紧急事件处理过程的掌握程度。紧急事件实现准备包括:成立紧急事件处理小组、制定紧急事件备选方案、制定紧急事件的沟通计划。选项d“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协调指挥”是紧急事件事中控制的要求。故本题选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3页。

10.下列不是浸水、漏水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是(

)。

a通知变压器、配电室和电梯等采取紧急措施

b利用现有的设备工具,排除积水,清理现场

c对现场拍照

d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防止淤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浸水、漏水处理的掌握程度。当发生浸水、漏水事件时,应:①检查漏水的准确位置及所属水质,设法制止漏水;②若漏水可能影响变压器、配电室和电梯等,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③利用现有的设备工具,排除积水,清理现场;④对现场拍照作为存档及申报保险理赔证明。故本题选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5~166页。

二、多项选择题(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1.物业早期介入的风险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a项目接管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b法律概念不清导致的风险

c合同执行的风险

d管理项目外包存在的风险

e专业服务咨询的风险

【答案】a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物业管理风险内容的掌握程度。早期介入的风险包括:项目接管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专业服务咨询的风险。选项b“法律概念不清导致的风险”和选项d“管理项目外包存在的风险”是日常物业管理的风险;选项c“合同执行的风险”是前期物业管理的风险。故本题选a、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7―160页。

2.合同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a合同期限的风险

b合同订立的风险

c合同仲裁的风险

d合同违约的风险

e合同执行的风险

【答案】a b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合同风险的掌握程度。合同风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合同期限、合同订立的风险和合同执行的风险。故本题选a、b、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8页。

3.物业使用带来的风险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高空抛物

b维修和维护成本

c堵塞消防通道

d损坏共用设施设备和场地

e改变物业使用功能

【答案】a c d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日常物业管理风险的掌握程度。物业使用带来的风险包括对物业使用出现不当行为和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高空抛物、改变物业使用功能、堵塞消防通道、损毁共用设施设备和场地等;还包括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因物业的“瑕疵或当事人疏忽”而发生的意外事故。故本题选a、c、d、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9页。

4.紧急事件处理小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

a高层决策者

b各部门领导

c法律顾问

d公共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领导

e普通管理人员

【答案】a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紧急事件处理的掌握程度。紧急事件处理小组应由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公关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领导及法律顾问等共同参加。故本题选a、c、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3页。

5.以下哪些属于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的紧急事件()。

a火警和电梯故障

b噪声侵扰和电力故障

c邻里纠纷和宠物伤人

d浸水漏水和高空坠物

e刑事案件和台风

【答案】a b d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紧急事件界定的掌握程度。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的紧急事件有火警、气体燃料泄漏、电梯故障、噪声侵扰、电力故障、浸水漏水、高空坠物、交通意外、

刑事案件和台风袭击等。故本题选a、b、d、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3页。

6.以下关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业管理条例》26条规定:“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

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30日后终止”

b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期限具有不确定性,物业管理企业随时有可能被业主大会解聘

c在订立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时,物业建设单位居于主导面

d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是具有委托性质的集体合同,由建设单位代表全体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

e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是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答案】b c d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前期物业管理风险的掌握程度。选项a“《物业管理条例》26条规定:‘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30日后终止…应为“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而不是“30日后终止”。故本题选b、c、d、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8页。

7.前期物业管理的合同风险包括()。

a合同期限

b合同订立的风险

c法律概念不清导致的风险

d物业违规装饰装修带来的风险

e合同执行的风险

【答案】a b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前期物业管理风险和日常物业管理风险的掌握程度。合同风险具体包括3个方面:合同期限、合同订立的风险和合同执行的风险。选项c“法律概念不清导致的风险”和选项d“物业违规装饰装修带来的风险”属于日常物业管理的风险。故本题选a、b、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8页。

8.业主使用物业、接受服务中的风险包括()。

a合同期限

b物业使用带来的风险

c管理费收缴风险

d物业违规装饰装修带来的风险

e高空抛物和改变物业使用功能的风险

【答案】b d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日常物业管理风险的掌握程度。选项a“合同期限”属于前期物业管理的风险;选项c“管理费收缴

风险”属于日常物业管理的风险中日常运作过程中的风险,而不是“业主使用物业、接受服务中的风险”。故本题选b、d、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9页。

9.物业日常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包括()。

a替公共事业费用代收代缴存在的风险

b管理项目外包存在的风险

c合同订立的风险

d合i司执行的风险

e管理费收缴风险

【答案】a b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日常物业管理风险的掌握程度。物业日常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包括:管理费收缴风险、替公共事业费用代收代缴存在的风险、管理项目外包存在的风险、物业管理员工

服务存在的风险和公共媒体在宣传报道中的舆论风险。选项c“合同订立的风险”和选项d“合同执行的风险”属于前期物业管理的风险。故本题选a、b、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59页。

10.物业管理企业的风险防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学法、懂法和守法

b抓制度建设、抓员工素质和抓管理落实

c妥善处理物业管理活动相关主体间的关系

d提高研究、控制和防范的能力

e提高管理费的收取能力

【答案】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的掌握程度。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有6个方面:①学法、懂法和守法;②抓制度建设、抓员工素质和抓管理落实;③妥善处理物业管理活

动相关主体间的关系;④重视企业宣传,建立舆论平台;⑤引入风险分担机制;⑥提高管理费的收取能力。故本题选a、b、c、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0~161页。

11.紧急事件有以下哪些性质()。

a极大的偶然性

b复杂性

c事先预知性

d随机性

e规律性

【答案】a b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紧急事件性质的掌握程度。紧急事件能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以什么方式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均是难以预料的,具有极大的偶然行和随机性。这与选项c“事先预知性”和选项e“规律性”相矛盾。故本题选a、b、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2页。

12.紧急事件的处理过程分为()阶段。

a成立紧急事件处理小组

b制订紧急事件备选方案

c制订紧急事件沟通计划

d制定专人向外界发布信息

e对事件责任人进行处理

【答案】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紧急事件处理过程的掌握程度。紧急事件处理可分为事先、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选项a“成立紧急事件处理小组”j选项b“制订紧急事件备选方案”、选项c“制

订紧急事件沟通计划”均属于事先准备的内容;选项d“制定专人向外界发布信息”属于事中控制的内容。故本题选a、b、c、d,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3页。

13.火警的处理处理步骤有()。

a了解和确认起火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b组织义务消防队全力扑救

c向公安消防机关报警

d清理通道,准备迎接消防车入场

e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

【答案】a c d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火警处理过程的掌握程度。选项b“组织义务消防队全力扑救”应为“组织义务消防队,在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抢救物资”。故本题选a、c、d、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3~164页。

14.处理紧急事件的基本要求是()。

a成立紧急事件处理小组

b应主动出击,直面矛盾及时处理

c根据变化有针对性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和方法

d紧急事件处理小组应由企业的最高层决策者、公关部

门、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领导及法律顾问等共同参加

e控制事态恶化和蔓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答案】b c 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处理紧急事件的要求的掌握程度。选项a“成立紧急事件处理小组”和选项d“紧急事件处理小组应由企业的最高层决策者、公关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领导及法律顾问等共同参加”属于紧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而不是“处理紧急事件的基本要求”。故本题选b、c、e,有关内容可参见教材第162~163页。

三、案例题

“1.某写字楼由a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写字楼为业主提供中央空调冷却水,接vi至业主房屋内,房屋内的空调设备由业主自行购买和安装。b公司是写字楼的一租户,因空调漏水,导致隔壁房屋内进水,c公司租用的是b公司隔壁的房间。屋内进水导致c公司的部分设备和货物被损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后,a公司首先配合业主进行事故现场处理,减少损失。同时向特种设备检测所申请鉴定事故发生的原因。鉴定结论是因b公司在安装房屋内空调时,螺丝松脱导致冷却水漏出。基于上述情况,c公司向b公司提出赔偿,a公司作为中间人,进行调解,最后签订了三方协议,由a公司和b公司共同对c公司的损失进行赔偿。

事后a公司认为自己不应承担责任而反悔,c公司起诉至法院。因a公司已签订协议愿意承担赔偿责任,依法应作出赔偿。请问在上述事件的处理过程中,a公司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在善后处理上,a公司应注意什么

【答案】(1)当安全事故发生时,首先物业管理公司的义务是立即协助业主处理现场、减少损失,同时应申请有关部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鉴定,该鉴定结论将是以后认定各方责任的依据,也是法院在诉讼中认定过错的根据。在本按案中,a公司的上述做法和处理措施是正确的。

(2)但当b公司与c公司协商经济损失赔偿过程中,未分清各方主体的法律地位,a公司承担了不应承担的责任。b公司是空调设备的所有权人,是该设备的管理责任人,也是此事故的直接责任

人,对因设备造成的损失理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鉴定结论已经证明责任在b公司,事实是清楚的,过错也是明确的。因a公司对法律的模糊导致了不应有的损失。此外,a公司

应为写字楼购买公众

责任保险,以便于减少一旦发生由于管理疏忽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时,由公司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2.某物业管理公司职工在进行清洁内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升降机运动时该职工未站稳,不幸坠落下来,造成股骨骨折及脑震荡,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停工收人损失,造成公司损失共计人民币3万余元。请问根据此情况,你认为物业公司应该如何避免此类风险

【答案】(i)在日常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物业管理公司必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员工,而这些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相关的人身伤害和职业病危害的情况。依据有关法律和雇

佣合同的约定,雇主需履行相应的保障责任。所以发生上述案例中的事故,雇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微利经营的物业管理行业很难承担如此大的风险,要想避免这类风险,就应购买雇主责任保险,将此类风险转嫁于保险公司。

(2)物业公司还应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安全操作培训。购买保险,虽然能转嫁风险,但伤者的痛苦和给公司的负面影响是无从转嫁的。因此,从源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3.李小姐住在某小区五楼,六楼的邻居王先生“五一”期间外出旅行。5月3日,李小姐发现天花板开始滴水,而且墙壁也出现渗水,意识到六楼邻居家可能漏水了。她向管理该楼的物业管理公

司反映情况。但该物业管理公司却称:六楼住户不在家,不能人室检修。眼看情况越来越严重,非常着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李小姐只能求助于派出所。在派出所民警的监督下,物业公司强行进入六楼房间,解决了六楼漏水的问题。

但是事情远远没有结束,五楼的李小姐责怪物业管理公司处理不及时,造成她家受到财产损失,六楼的王先生则埋怨物业公司未经他的许可擅自进入他的房屋,物业公司夹在中间,显得左右为难。

请问在上述案例中,你认为物业公司的“夹缝”状况是如何造成的由于强行进入王先生家,给其造成的损失谁承担给出你对物业公司在善后处理方面的意见。

【答案】(1)在一般情况下,物业公司确实无权强行进入业主房屋,但如发生危急情况,为维护更大的利益或防止损失扩大,物业公司可以实施紧急避险行为。本案中,王先生家的漏水事实已经

存在,也造成了李小姐家的财产损失,为了避免李小姐家损失的进一步扩大,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采取撬门或其他方法进入王先生家,解决漏水问题,这是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的。同时,物业公司应及时与王先生取得联系,告知情况。物业公司在有权利也有能力控制危险、减少损失的情况下,消极不作为,是造成“夹缝”状况的主要原因。

(2)根据《民法通则》等的相关规定,如果六楼漏水是人为原因导致,则由责任人负责赔偿;如果是自然原因导致,则李小姐作为紧急避险行为的受益人,应当对王先生的损失适当赔偿。同样,

王先生自家的损失因为撬门减少了,李先生作为紧急避险行为的受益人亦自行承担撬门的损失。

(3)在善后处理上物业公司应当注意的是:一、应当尽可能及时地把实际情况通知王先生;二、最好在有见证人(此案的派出所民警)在场的情况下进入王先生家并通过图片资料加以记录;三、进入王先生家后要注意加强对其家庭财产的保管,避免财产损失。

4.你是某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公司委派你制定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请说明在制定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时应把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物业管理企业要学法、懂法和守法,物业管理相关合同在订立前要注重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合同服务的约定应尽可能详尽,避免歧义。

(2)物业管理企业要抓制度建设、抓员工素质和抓管理落实,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

(3)妥善处理物业管理活动相关主体间的关系。

5.作为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你认为紧急事件的处理要求是什么

【答案】(1)尽可能努力控制事态的恶化和蔓延,把因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2)管理人员不能以消极、推托甚至是回避的态度来对待,应主动出击,直面矛盾,及时处理。

(3)随事件的不断发展、变化,对原订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要能灵活运用,要能随各种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和方法。

(4)紧急事件发生后应由一名管理人员做好统一的现场指挥,安排调度,以免出现“多头领导”,造成混乱。

(5)处理紧急事件应以不造成新的损失为前提,不能因急于处理,而不顾后果,造成更大损失。

6.你是某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请说明发生火警时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答案】应对措施如下:

(1)了解和确认起火位置、范围和程度。

(2)向公安消防机关报警。

(3)清理通道,准备迎接消防车人场。

(4)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在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抢救物资。

(5)组织义务消防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接近火场,用适当的消防器材控制火势。

第7篇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经营风险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规范和不断完善,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施工企业如何能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那就要看施工企业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强不强,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认识足不足。有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等文件中有一些风险控制措施,但仅限于一些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因此,加强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对提高施工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促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施工企业常见的几种经营风险

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周期性长、规模大、投资多、产品多样性和流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风险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行业,而且其存在方式也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施工企业常见的经营风险主要有投标报价风险、合同履约风险、现场作业风险、物资涨价风险、结算诉讼风险等几种。

1.1 投标报价风险

施工企业经营营销活动主要是承揽任务、参与工程项目的投标。在目前建筑市场“僧多肉少”、竞争不规范的情况下,往往迫使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低价中标,而低价中标中蕴含着很大的施工风险,主要表现在投标成本和投标回报上,以及标价盈利空间的不确定性上。

1.2 合同履约风险

施工企业与工程发包方签订的合同因类型选择不同、合同条款遗漏、责任义务不清、签证索赔不明确等原因,形成项目施工中的合同履约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实施中的不确定性。

1.3 现场作业风险

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技术方案是否可行、采用的新技术是否已成熟掌握,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的施工措施是否得当,这些构成了项目施工风险的主要因素。

1.4 物资供应风险

物资涨价风险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时间长,投资数额大,建筑材料受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

2 如何加强施工企业风险的管理

身处风险丛林的施工企业,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合理减少风险带来的各种损失,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各级领导要切实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防范意识,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逆境中要居险思变、运筹帷幄,做到风险分析要超前、风险决策要慎重、风险防范要科学。对施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来加强管理。

2.1 搞好基础工作,理性分析决策,防范经营投标风险。

施工企业应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全方位、多渠道地掌握工程发包方及其项目的有关资金、立项、审批、招标等情况,远离可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或应用其他对策的代价昂贵,得不偿失的工程项目,同时要做好政策研究,吃透国家经济和产业政策,避免工程项目受政策风险的波及与影响。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当深入研究和分析,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吃透发包商意图及要求。全面分析投标人须知,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文本,研究招标策略,在投标承诺前做到心中有数,留有余地,提出兑现承诺的应对办法。

2.2 严防合同履约风险建立合同评审制度,完善企业合同管理。

严格合同评审、灵活谈判技巧、防范合同履约风险。首先合同签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招标文件和合同评审,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合同文本,尽力排除风险因素。然后通过灵活多变的合同谈判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特别是对付款方式和索赔进行约定,以防止商业陷阱。在谈判中要沉着应对、处处设防,做到心中有数、取舍有度,安全走出合同谈判的风险关。最后以合同为武器,当工程进度款被拖欠或工程竣工后结算久拖不决时,要充分运用《合同法》及时向发包商发出书面催告通知,依法采取工程留置权,并争取首先提出优先受偿的主张,防止工程交工或交出后被动起诉。

2.3追求过程精品,强化项目管理,防范现场作业风险。

在生产组织和现场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抵御风险能力的大小。把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效益的源头,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部要把质量、安全、工期责任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大力开展标准化作业,坚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以一次成优确保全面创优,从而有效规避对业主承诺的质量风险;再者,要选准适合企业实际的核心技术作为培育对象,使之发挥持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最后,要把项目管理效益最大化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强化检查控制,消灭亏损项目,避免低价中标带来的效益风险。

2.4 强化采购招标,严格采购管理,防范物资采购风险。

要想防范物资采购风险,一是要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依法签订供货合同。二是实行阳光采购,进行内部公开招标,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三是对发包商指定的供货商要依法收取合理的工程配合费,明确付款方式,坚决制止发包商直接向分包方付款的现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对于大宗材料,一定要在合同中约定按市场价取费,争取发包商签认。

总之,经营与风险是相伴相生的,同时,高风险又是与高利润紧密联系的。面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形形色色的风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施工企业要紧紧把握主动权,从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入手,努力协调好自身与市场、社会和环境的复杂关系,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白热化的风险市场中,实现安全、健康和稳步的发展。

第8篇 长输管线第三方交叉施工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纵横交错的管道运行正承受着区域内第三方交叉施工带来的越来越多的风险,防控任务艰巨。以“三道防线”和“三个必须”防控第三方交叉施工风险,使管道运行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第三方交叉施工,是第三方在管道中心线五米范围内欲进行的各种施工,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在管道上方常见的第三方交叉施工包括:新建公路、铁路、自来水、光纤通讯、村村通公路、挖塘、修渠、清淤、植树、农民取土、土地平整、弃土弃渣、水工、种植深根作物等。其实施的主体有企业和农民,施工性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特点是:报政府审批的工程,在设计阶段会征求管道企业意见,进行了风险规避或避让;一些小工程,往往要降低成本快速施工,个别违法工程甚至采取偷干、蛮干的做法,给管道运行带来了安全风险。

一、做好风险预警,掌握防控主动权

(1)收集第三方交叉施工信息

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网。最初抓手是建立信息员队伍。第三方交叉施工信息的收集,首先就是各站线路员通过巡线工,找到第二类信息源头的基层干部,发展信息员。对信息员的选择和配备,一要人脉广,二要责任心强,三要疏密有秩、涵盖所辖线路,四要建立奖励和定期联系制度。

信息收集打的是“亲情牌”,走的是群众路线。除有效发挥信息员作用外,还要通过发放宣传品、上门走访、举报当场兑奖等方式,密切与沿线户主、地方政府及施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加大他们主动告知施工信息的频率。及时了解掌握更为全面的施工信息,争取避让或提前采取管道保护措施,消除施工风险隐患。

(2)巡线工巡护防线

巡线工是管道线路管理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徒步巡线、小治理、信息收集、电位采集、违章占压控制并上报站线路员。上午8—11时,是第三方机械施工的高发频段。巡线工应在该时段加强巡护,主动查找管道沿线的挖掘机、开沟机、打井队等大型作业设备。在机械上粘贴警示带,向操作人员发放宣传品,宣传《管道法》和注意事项,达到认识管道标识、知法、懂法的目的。

为提高巡护效率,要细化巡线工巡护内容:每天至少和两名沿线户主进行交流(即全年可与80%户主交流两遍);每周两次走访信息员;每年要上门走访沿线每位户主,宣传告知管道保护内容。

(3)物防防护防线

依据《管道法》规定,管道地面标识不清是企业责任。因此,管理处要督导各站将管道上方的地面标识埋设准确、通透,标注出管道位置、埋深和相应的警示标语,特别是对“高后果区”应进行加密敷设。对于浅埋点、路边沟渠应进行综合治理,如用加盖盖板等保护措施来消减风险。逐步探寻和使用光纤预警系统等先进设备。

二、做好协调督导,规避操作风险

(1)“责”与“利”必须有效配置

线路员和巡线工是控制第三方交叉施工风险、确保管道运行安全的中坚力量。他们冬冒严寒,夏顶酷暑,工作条件艰苦、责任重大。因此,实行人性化管理,配备必要的设施和物资确有必要。

一是在巡护车辆上配备“线路集成工具包”。所备物品主要包括:一个文件夹(内装《第三方施工告知书》、《临时用工看护协议》、《信息奖励领款单》、宣传页、笔等)、白灰袋、小木楔、警戒带、彩旗带、铁撬、卷尺、手电筒。汛期还应有编织袋等工具以及各类精密仪器,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第9篇 建筑行业特殊作业的风险管理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临时性强,作业条件变动大,现场环境复杂,很多作业活动在危险性高、条件特殊的区域进行,如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用明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相对密闭的、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内,有可能引发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的作业,如容器内作业、地下通廊作业。由于施工的需要,焊接、切割、烧沥青等动用明火作业常常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进行。应加强对这些特殊作业的风险管理。

1 作业前的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策划

根据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的独特性、变动性的特点,要针对每个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危害辨识,保持危害辨识的动态性和具体化。

作业前,必须充分辨识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用明火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几方面存在的危害和可能造成的风险。例如:在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受限空间内含氧量低于19%,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易燃、易爆气体的状态超过其燃烧、爆炸临界值,焊接、切割工具的性能有缺陷;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操作人员不了解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液体与气体介质的理化性能、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作业前未进行含氧量分析;在作业环境方面,动用明火作业涉及到的区域内有可燃物而无防护;在安全健康管理方面,受限空间内个体作业而无人监护、无必要的通讯工具,作业程序有错误,有易燃、易爆气体时未用n2等惰性气体进行置换、通风等。

在充分辨识所有的危害及其可能造成的事故——如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等之后,要进行风险评价,找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控制计划并予以实施。控制计划包括运行控制和管理方案两个方面。需要增加硬件措施或进行整改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资金、人员、技术措施和有关责任,按预定的时间完成,以确保工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经常性或周期性的问题,不需要增加硬件措施,但要规范有关过程和操作要求的,要制定或修订工作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

2 主要控制措施

2.1 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

作业前,要了解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液体与气体介质的理化性能、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及焊接、切割工具的性能,进行含氧量分析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的分析。氧含量必须在19%~21%范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必须低于有关标准的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必须低于其燃烧、爆炸临界值。当受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液体、气体或含氧量不足时,要事先进行通风置换;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必须先用n2等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再进行通风。存在有毒、有害液体时,应先排出液体物质,再用高压水大量冲洗。实行作业人员轮换工作制度,适当缩短作业时间。在动用明火作业中,要事先确定安全防火间距,建立作业许可制证度。

2.2 建立许可证制度

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和危险区域动用明火作业前,应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相关人员应对将要作业的场所进行检查,进行气体含量或浓度的监测,确认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紧急情况处理设施和器材如:消防车、灭火器、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的配备情况。认可后方可发放作业许可证。许可证注明适用的场地和操作类型,对每一个新地点均需取得新的许可证。

2.3 加强人员培训

建筑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控制风险能力不足构成诸多风险。由于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用明火作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要求人员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所以,对从事这些作业活动的人员,除了常规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外,还需要针对危害辨识的结果进行专门培训,如进入危险区域的许可条件、危险区域的危害、控制方法、进入的程序及紧急状态下的营救程序。

2.4 加强监护

加强作业前、作业过程中、作业后的监护及有关设施的监护:作业前无焊、割工操作证明和作业许可证不准施工;无专门监护人员和预防设施不准施工;操作人员不了解作业环境和使用设备是否安全不准施工,曾盛装可燃、易爆气体及液体的各种容器、管道、仓间、罐柜等未经清洗和测爆不准施工,作业人员未作个体防护不准施工。作业过程中要设专人监护,随时对作业点和作业区域的气体浓度或含量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作业;对违章作业要及时制止,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随时与作业人员取得联系,作业人员定期轮换。作业后,要对作业点和相关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残留物品、火种和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消防器材、co监测仪等设施要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方,要有专人管理,负责检查、修理、保养、更换、添置,保证其完好和有效。

第10篇 中国核电风险及管理状况

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核电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发展。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437台运营的核电机组,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6。核电厂最显著的优势是清洁性和可靠性。核电厂不向外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能量大,技术成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电力需求的双重影响下,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核电发展的热潮。

2007年我国发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明确提出我国核电发展路线基于大型压水堆,并计划到2023年达到装机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6座核电厂11个核电机组运行,装机容量8438兆瓦,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2%;在建核电机组20台,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总数量的36%,还有超过20台机组已经取得许可,正在开展建设准备工作,中国核电真正引领了这一轮的全球核电复兴。

在核电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核电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常规风险不同,核电厂的风险有着与核风险紧密联系的独特性质。与之相关联的核电厂风险管理也有其特殊的内涵。

一、核电厂风险概览

(一)核风险

核风险在各个国家都是受到高度关注的,有核电的国家都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本国核电厂实行严格的安全审查制度。那究竟为什么核风险如此受重视呢?这是因为过量的核辐射对人类、动物和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危害。核电厂虽然有核风险,但是不会发生核爆炸。原子弹需要让链式裂变反应在瞬间完成,这需要足够体积的铀,并且其中u235的富集度要达到90%以上。而核电厂使用的核燃料中u235的富集度一般只有0.7%-4%,根本无法达到核爆炸的基本条件。

针对核电厂核风险的特点,必然对核电厂的安全性提出很高要求。核电厂采用非常高的建筑标准和各种辐射防护措施,将辐射最大限度地限制在堆芯和安全壳内。同时,核电厂也有众多系统来维持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并且在一旦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缓解事故产生的后果。

(二)核电厂运营期风险的分类

核电厂运营期风险可以分为核风险和常规风险

1.核风险

核风险包括:

(1)人的生命丧失或人身伤害;

(2)财产的损失或损坏;

(3)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常规风险

常规风险指的是核电厂在运营期可能面临的,除核风险外的其他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电气事故、机器损坏、火灾等。有时常规风险也可以进一步引起核风险。

(三)运行期核电厂风险特点

1.核电厂核风险的特点

核风险是核电厂运行阶段可能造成潜在后果最大的风险,也是最受核电厂、各级政府监督机构和国际性组织重视的部分。这部分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则会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核电厂核风险的特点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风险的潜在巨灾损失难以估量

核风险的巨灾损失视核风险的影响范围可达几十亿美元到几千亿美元不等。一旦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放射性气体和尘埃会随气流迁移,扩散在空气中,再降落到地面和水体中,影响面积大,影响范围广。核电厂厂址内的严重核事故可以造成整台核电机组的报废;发生严重场外释放时经济损失可达上千亿美元,其社会影响、心理影响丝毫不逊于经济损失。

(2)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消除

在自然环境下,能接受剂量范围内的放射性排放不会造成环境破坏,但大剂量的辐射将带来巨大的破坏,这种破坏具有突发性、深远性和致命性,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清除方法,这些放射性核素会持续滞留在环境中,致使该地区在相当长时期内无法居住。

(3)索赔时间长,处理难度大

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核损害的隐蔽性和长期性也给保险理赔带来很大的挑战,确认损害原因和损害程度、甄别假案件都需要保险人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人员,当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更是不可缺少的。按照2004年巴黎公约和布鲁塞尔公约的修约议定书对核损害持续时间的认定,人身伤害的持续时间按30年计,其他财产的损坏按10年计。

此外,核风险还有跨国索赔问题、核巨灾概率难以评估、不满足保险大数法则等特点,此处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2.核电厂常规风险的特点

核电厂面临的常规风险与常规电厂面临的风险大体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1)核电厂的选址标准高,一般需要考虑外部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潜在影响。高标准的设计使核电厂对自然灾害有很强的抗御能力,核电厂在生命周期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也降到了最低。

(2)电气故障和机器故障可能导致核泄漏。核电厂设备种类繁多,价值高,受损设备特别是那些在辐射环境中工作的设备的维修较一般电厂设备的维修要更加困难,维修涉及到辐射环境工作和去污的问题,这些都对设备的维修、更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核安全相关的设备还可能引发核物质泄漏,造成比设备故障本身更加严重的核事故。

总的来说,核电厂的常规风险既有其他电厂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特别是核风险和常规风险的相互叠加,扩大了常规风险的潜在损失。

二、中国核电行业风险评述

核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在我国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途,面临大好形势,但仍需清醒地认识到,核电行业的发展依然有诸多的风险点。只有充分认识到核电行业的风险,才能寻找合理的对策规避这些风险。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核电的行业性风险进行了论述。

(一)核巨灾对核电行业发展的风险,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核风险之所以成为一种巨灾风险,因其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后果影响非常严重。而核巨灾对整个核电行业的影响更是广泛。1979年发生的三哩岛事故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则使全球的核电走向发生了重大转折,世界各国均重新审视自己的核电发展,除少数国家还在建设核电厂之外,大多数国家均停止了核电厂的建设,部分国家明确表示不再发展核电。

由于公众对核电缺乏了解以及恐核心理,以及核废料和核去污的复杂性,导致核事故的社会影响被强烈放大。如果再次发生大规模严重核事故,不仅对该国的核电产业产生严重打击,而且对国际核电发展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核巨灾风险发生概率很低,回顾历史上两次核巨灾事件,三哩岛事故发生于商业运行的第二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于商业运行的第三年,虽不具有统计意义,但仍然反映出核电厂运行早期防范核巨灾风险的特别重要性。我国现阶段大量核电厂进行建设,从2023年开始每年都有新的机组投入运行,必须加强对新机组安全工作的评审和监督,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持机组正常运行,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落实,确保核电机组安全平稳运行。

(二)行业政策风险

从世界范围而言,核电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导向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核电的潜在辐射风险导致各国发展核电时都需要经过周密的考量。选择核电一般出于以下考虑:能源需求、环境保护、拉动相关高科技产业、拉动经济。而选择放弃核电或者抑制核电一般出于以下考虑:能源需求不足、核辐射的忧虑、反核势力、乏燃料处置、人员供给、设备供给、恐怖和战争风险等等。

(三)资本、成本风险

核电厂建设周期长,资本一次性投入大,可能会遇上诸如政策取向、设备供应、土地成本、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变化,都为核电厂的建设带了不确定性。

经济周期是成本问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建设期如果遇上经济低谷,有可能导致资金无法到位引发建设中断,例如俄罗斯balakovo 5、6号机组,如果在运营期遇上经济低谷,会导致电力需求不足,核电厂成本无法收回。

在核电厂运行后期,如果政策支持缺乏,电厂的经营效益欠佳,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部分电厂维护资金不足,会对电厂正常运行产生潜在影响。中国的核电厂现在仍处于运行早期或者建设阶段,暂时不会面临后期维护资金的问题,但仍需重视这个问题,防微杜渐。

(四)制度、法律风险

作为一个现代化法制国家,民用领域的核能立法是核能和平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已有核电项目的国家中大多都颁布原子能法或类似法律,甚至部分没有核电的国家,如蒙古都已经完成了原子能法的立法工作。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核电的国家,并且是未来的核电大国,虽然有着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行业规定,却还没有一部正式的原子能法和相应的核损害赔偿法。由于无法可依,一旦发生核事故,核电业主的责任和受害者的赔偿方式、赔偿额度都无法确认,留有很多隐患。另一方面,在核电大发展的形势下,核电监管机构需要一如既往地严格对于核电厂的各种监督审批程序,防范监管不严可能引起的后果。

其他还包括技术性风险、核原料风险、设备风险、人员风险、后处理风险等。此处受篇幅限制就不一一展开了。

三、中国核电厂风险管理状况分析

核电厂是核电产业链中最重要也是最受关注的环节。控制风险最直接最有效还是从核电厂本身的经营、管理和监管上入手,从根本上控制风险。导致核电厂风险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人员操作失误、设备失效、设备维护不当、自然灾害、火灾等。为了尽量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运营方和监管方采取了很多管理和技术手段保持电厂良好运行。

(一)核电厂运行阶段风险控制措施

1.运行阶段风险控制概述

核电厂的选址、建造阶段不存在核风险。核电厂从首次装料开始就存在了核风险。保险人一般所说的核电厂运营期保险是从核电厂首次装料作为始点的,和一般核电业认为的运行阶段略有不同。核电厂运行阶段是核保险关注的重点,也是整个核电厂寿期内最长的一段时间。一般核电厂的设计寿命为30-60年,在这段时期内,都存在着核风险和相应的运行风险。核电厂的业主和运营商作为核电厂的所有者和直接运营者,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直接负责。作为保险人,并无法直接干预核电厂的运行和风险控制,只能通过督促和建议,间接协助核电厂进行风险控制,同时降低保险人面临风险的可能性。

2.运行风险的管理控制措施

核电厂的一切事故都可以归结为管理问题。核电厂的管理者应着力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保证电厂运行安全有序。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1)核电厂组织架构;

(2)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审批程序;

(3)上级审查和事故报告制度;

(4)大纲、程序和规范;

(5)维修和测试;

(6)培训;

(7)应急计划和演习;

(8)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9)同业评估;

(10)自我评价和纠正。

3.运行风险的技术控制措施

采用设计规范、三层屏障、多重事故缓解系统、单一故障准则、冗余性、设备状态监测、消防设备和消防投入、防人因、辐射防护、放射性排放和环境监测、确定论和概率安全分析(psa)及应用等方法达到从技术手段上控制运行风险的目的。

其中概率安全分析及应用是国际核电厂通行的必须采用的重要辅助安全分析手段。通过概率安全分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认知核电厂风险,并分析判断核电厂运行中的安全薄弱环节,从而加强事故发生的对策及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psa分析共分为三级,我国核电厂在psa的研究开发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若要迎头赶上,不仅需要时间和数据的积累,更需要核电厂、研究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让这种分析方法更好地为保证核电厂和公众安全服务。

(二)安全监督和法律法规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安全管理司(辐射安全管理司)负责对于全国民用核设施的安全实施统一监督。核设施的核安全监管实行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与安全监督体系相适应的是我国核安全法规体系。我国现有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共分三级:国家法律、国务院条例和国务院各部委部门规章。由于缺少重要的原子能法,我国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算完善,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核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

核安全文化起源于对于管理和人因问题的重视。随着核电厂的运行,人们逐渐发现,引起事故的通常原因不是原本备受关注的设计和设备本身,而是人员操作或者人的失误引起的。据统计,核电厂的人因事故占70%以上。由于人所引起的事故范围如此广泛,因此产生了核安全文化的概念。

我国的核电厂非常重视核安全文化建设。各个核电厂均有相应的核安全文化培训和核安全文化实践。2007年,总书记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批示:“又好又快又安全地发展”,再次强调了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正是核电厂相关各个层次共同的努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才可以确保核电厂的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维持核电厂平稳安全运行。

第11篇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风险管理

1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概述

什么是风险?

2、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

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概述

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工作流程

管理体系相关术语

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出现的过程。

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1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

14、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组成

主要包括:

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2、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3、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

4、组织保障管理;

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2.1.2 煤矿风险管理的内涵

煤矿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煤矿生产或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达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由此定义可以看出煤矿风险管理由危险源识别、评估、控制等环节组成。其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和目的。

2.1.3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目标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理想目标是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化,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

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2.2.1 危险源辨识

2.2.2 风险类型的确定 2.2.3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2.2.4 事故类型的确定

2.2.5 风险评估

2.2.6 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

2.2.7 危险源监测

2.2.8 风险预警

2.2.1 危险源辨识

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2.2.1 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源辩识主要采用的方法

二、煤矿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三、煤矿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四、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步骤

一、危险源辩识主要采用的方法

1、工作任务分析法

具体操作: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岗位所有的业务活动、活动场所及每项业务活动具体工序。

实施步骤: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综合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工作中存在或潜在危险源。

主要用途:辨识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

优点:简便、详尽、易掌握。

缺点:受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影响。

2、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具体操作:根据煤矿生产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事故,寻找与事故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辨识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适用范围:分析生产系统中各类事故产生的原因、条件、规律。

优点:针对性强。

缺点:专业性强,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四、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步骤

(1)单元的划分(全面性)

按照空间进行划分: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

按照生产组织划分:综采队、准备队

按照专业进行划分:采掘专业、洗运专业、机电专业

(2)成立矿井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应包括:矿领导、安监员、内审员、有关科室、区队或车间的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不同工种的现场员工等。矿属各单位、承包商成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小组。

人员素质要求

a.熟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b.熟悉各工种的所有工作任务及每项工作任务的作业工序。

c.熟悉各作业工序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后果,危险源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监管部门。

d.熟悉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e.工作认真踏实、态度端正,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对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培训。

a.熟练掌握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方法。

b.熟悉煤矿事故类型及其内涵。

c.能正确使用风险矩阵法对危险源进行分析,

确定各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4)收集危险源辨识依据

a.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

b.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

c.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

d. 其他相关资料。

(1)列出工作任务和工序

(2)危险源辨识(人、机、环、管)

煤矿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员、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别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考虑目前系统中存在或潜在什么不安全因素。此外,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

2.2.2风险类型的确定 2.2.3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根据煤炭工业部关于印发《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的通知,可以将事故类别分为顶板事故、瓦斯事故、机电事故、运输事故、放炮事故、火灾事故、水害事故、其它事故,8种。 a、顶板事故:指冒顶、片邦、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b、瓦斯事故: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

c、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d、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

e、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

f、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g、水害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透黄泥、流沙导致的事故。

h、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

2.2.6

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

3、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

3.1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

3.2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具体内容

3.3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原则

3.4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

3.5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程序

3.6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模式

3.1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

控制和消除危险源

总结和凝练经验

提高职工的认知

员工行动的指南

3.2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具体内容

一、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构成

1、根据煤矿的生产实际和组织状况(一级)

1、管理标准的具体内容

2、管理措施的具体内容

3.3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原则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生命力:1、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贯彻执行的力度。

全面性原则

管理标准要完备,覆盖所有管理对象,并保证只要达到管理标准的要求管理对象就 处于 安全状态; 管理措施要保证 管理标准的落实。

可操作性原则(经济技术条件、具体、明确)

适用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开采作业的不断推进、技术改进)

全过程性原则

3.4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

(3)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和工序中任务的负责人吻合:

如工序中是井下维修电工在检修电器要检查瓦斯,危险源为“未检查瓦斯或检查不到位”,后面的管理对象不能定为“专职瓦检员”或“瓦检员”;而应为“井下维修电工”。

二、管理标准的制定

三、相关责任人和监督人员的确定

四、管理措施的制定

五、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整理

1、确定样表或格式

2、提取内容

3、修改完善

六、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审核

3.5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程序

一、工作准备

1)人员的组织

根据单位的生产运行与人员组织情况以及岗位设置情况,选择确定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编审人员。成立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编写的工作机构,包括指导审核小组和编写小组。

编审组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工作认真踏实、态度端正;

(2)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并熟悉矿井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3)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操作,有较强的语言驾驭及沟通能力。

编审人员组成结构要求:

(1)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编写组应包括机电队、运转队、通风队、汽车队、生产调度中心、生产办、机电信息中心、生活服务部、供应站、保卫科、承包商、地测站等小组。其中各基层单位小组组成成员必须包括生产管理人员、机电管理人员、技术员以及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技术员为主要编写人,其他组成成员参与编写并负责收集整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资料。各机关业务部门及驻矿单位、承包商等小组组成人员由本单位负责人指定。

(2)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指导审核组,由风险管理体系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

2)人员的培训

对单位的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编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经过培训使所有参与编审的人员具备相关的能力。

指导和审核小组、编写小组人员通过培训应具备如下能力:

(1)熟悉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与原则;

(2)能够根据危险源描述准确提炼出管理对象;

(3)掌握根据管理对象编写有针对性的、完备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方法;

二、 编写工作

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小组应对相关资料,包括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和其他环境管理文件以及事故统计表、监测报告等进行收集、整理。

指导和审核小组负责对各编写小组单位及岗位工种名称进行统计,形成《单位及岗位工种名称统计表》,编写小组在编写过程中涉及管理对象为岗位工种时要严格参照该统计表的名称。

2)管理对象的提炼和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

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编写小组根据辨识出的危险源,提炼管理对象,并确定相应的主要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针对管理对象编写相应的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指导、审核小组对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编写小组编写的思路、方法给予相应指导。

3) 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整理汇总

编写小组在编写完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初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提炼出针对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形成《煤矿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

三、 审核工作

四、试运行

修改、完善后的《风险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在全矿范围内试运行三个月,针对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点进一步修订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六、根据生产组织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订

1)定期修订: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每年由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委员会组织更新一次。

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修订:

(1)公司方针发生变化;

(2)公司活动发生变化;

(3)管理审批、内外审核的要求发生变化;

(4)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

(5)研究、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6)其他。

3.6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模式

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都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制度和本单位的实际来制定实施的,因此应该保持动态性,才能使其与实际一致。无论采用什么检查和评审方法,当有理由怀疑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存在漏洞时,都应对原有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正以适应新的条件,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为此,提出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模式。

从模式运行的过程来看,一个pdca仅是其中的一个循环,p(plan)是指计划;d(do)是指执行;c(check)是指检查;a(action)是指改进。在任何一个部门、一个系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pdca运行模式。根据运行模式全过程、全系统的特点,如果将生产矿井,或企业单位看作一个大循环,而将各部门、各时期的循环看作小循环,那么小循环的正常运行就成为大循环运行的保证。因此,模式运行的方式是“大环套小环,一环套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2.2.7危险源监测

煤矿危险源监测是指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实时或定期的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状态的动态信息的过程。

(2)  监控仪器监控的方法

一些危险源(如瓦斯浓度超限、风量不足、机器的开关状况等)可以通过监控设备进行监测,其监控记录也是危险源动态信息采集的一个重要来源。

(3) 举报的方法

设置举报的方法,所有工作人员都可越级匿名举报发现的危险源,向矿调度室及驻矿安监处举报发现的危险源。

(4)  其他信息采集方法

2.2.8 风险预警

预警(early-warning)一词源于军事。它是指通过预警飞机、预警雷达、预警卫星等工具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对应措施。

在灾害预警方面,近年也发展迅猛,有地震预测预警、台风预警、泥石流预警等。主要是通过先进的预测工具对地震波、热带气流、泥石流多发区的暴雨和地质变动进行探测和分析,如果是成灾信号,则利用电信号与地震波、台风、泥石流的时差向受灾区发出警报,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抗风险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灾害预警理论很大程度上借鉴于经济预警理论。

煤矿风险预警是灾害预警的一种,它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第12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危险源管理工作,使危险源点受控。依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部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包括固态和动态两种形态。

3.2 危险源辨识是指运用安全系统分析原理,对生产系统运行情况、周围环境及人员行为进行考察研究,结合钢铁生产行业的历史事故教训,找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这一过程通常称为危险源辨识。

3.3 危险点是指事故的易发点、设备设施隐患的所在点和人员失误的潜在点。作业中的危险点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设备和工器具等。

3.4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 职责

4.1 公司专业职能部门职责:

4.1.1负责对一级危险源(点)监督管理。

安全管理部组织设备部、生产技术部、保卫部、能源环保部、自动化部等职能部门对公司危险源(点)按分口专业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点)进行等级划分审核、组织制定防范措施、进行专业监督抽查。

4.1.2 监督相关部门对一级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工作。

4.1.3 每半年(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对一级危险源(点)管理和控制状况分专业进行全面检查及不定期检查,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设备部、生产技术部、保卫部、能源环保部、自动化部等专业管理职能部门实施。

4.2 各相关部门职责:

4.2.1 负责对一、二级危险源(点)所在的相关部门负有管理责任,明确一、二级危险源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人。

4.2.2 监督作业区(科室)对一、二级危险源(点)的检查、控制管理工作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管理的责任落实情况。

4.2.3 负责对一、二级危险源(点)管理和控制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整改、评估、监控,并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在遇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4.3 作业区(科室)职责:

4.3.1负责对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管理和落实所管辖一、二级危险源(点)的作业区(科室)管理责任,明确一、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作业区级管理责任人。

4.3.2 监督班组(岗位)对一、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管理控制工作和督促检查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责任落实情况。

4.3.3 负责对作业区危险源(点)管理与控制情况进行日常检查。

4.4 班组职责

负责对本班组所管辖一至五级危险源(点)进行检查和全过程控制,按制定的班组(岗位)安全检查项目逐项检查,明确管理责任人。

5管理内容和要求

5.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5.1.1 公司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要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5.1.2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发生变化时,可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必要时对重大风险控制进行更新策划。

5.2 危险源辨识:

5.2.1 安全管理部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发放到各部门。

5.2.2 进行危险源辨识。

5.2.2.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5.2.2.1.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5.2.2.1.1.1 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5.2.2.1.1.2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2.2.1.1.3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5.2.2.2 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5.2.2.2.1 危险源辨识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5.2.2.2.1.1 物的不安全状态;

5.2.2.2.1.2 人的不安全行动;

5.2.2.2.1.3 作业环境的缺陷;

5.2.2.2.1.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5.2.2.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采用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作业经过的描述),对照危险源分类和事故类型(或相关病症的类型),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具体的危险源。

5.2.2.4 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认:

覆盖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通过查阅事故档案、资料和员工的回忆,列出所有发生过的事故的原因。辨识出危险源应覆盖所有事故的原因,以及同行业企业已发生事故的原因。

覆盖法规的要求,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对照,除辨识出的危险源之外,不应存在其它的违法现象。

5.2.2.5 各部门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价。

5.3 风险评价

5.3.1 各部门组织本部门各级人员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5.3.2 风险评价及风险级别的确定

风险评价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3.2.1 先用定性评价,满足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判断为重大风险。

风险管理与危机中的雄鹰与鸵鸟效应(十二篇)

一、 风险管理原理1.风险管理的起源、定义与分类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公司发生重大损失促使高层决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随后几十年中,对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风险信息

  • 高风险作业管理程序
  • 高风险作业管理程序99人关注

    一、目的明确高风险作业活动的范围和管理要求,有效预防和控制高风险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特制定本程序。二、定义高风险作业:一旦失去安全管控,可能 ...[更多]

  • 风险评价管理制(5篇范文)
  • 风险评价管理制(5篇范文)97人关注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评价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 ...[更多]

  • 产品风险评估控制管理程序
  • 产品风险评估控制管理程序96人关注

    1.目的:为了控制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 降低风险发生, 提高质量意识, 特制定此程序2.范围:本公司 ...[更多]

  • 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概述
  • 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概述91人关注

    1、绪论本文已经准备作为于2023年5月20日在中国武汉由中国工程院举行的关于大型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和风险管理的国际首脑会议的报告内容。论坛上要审议的主题包 ...[更多]

  • 银行业风险管理岗位竟聘报告
  • 银行业风险管理岗位竟聘报告84人关注

    银行风险管理岗位竟聘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晚上好!我是资产风险管理部****,86年入行,先后从事会计、储蓄、信贷法律和资产风险管理等工作。1995年在职大 ...[更多]

  • 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
  • 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78人关注

    引言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过在国际舞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个个行业也已逐步与国际结合,加快了行业发展。建筑业是我国的一项支柱产业,它就业人数多,拉动国家 ...[更多]

  • 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
  • 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76人关注

    一、引言过去企业一直没有停止过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不同地区的企业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深度及广度也不相同。水泥生产企业作为重要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处在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