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2 07:00:03 查看人数:84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996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33人
读明朝那些事.第一部.洪武大帝有感 1092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44人
明朝那些事儿寒假读后感 577字 12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16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969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46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625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12人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1839字 10段 7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64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467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17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548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60人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776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34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1544字 3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266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588字 7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24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918字 9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55人
学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594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47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712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00人
明朝那些事儿假期读后感 601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2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605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40人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范文

最近几天一直在读《明朝那些事》,获益匪浅。历史真是一个好东西,从过往的事情中可以汲取经验和教训。如果能认真品读,真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从书中看到了历史人物的成长,其成长过程可以当作自己人生道路的镜子。宦海沉浮的名臣奸相,也是活生生的人,从最初的意气书生到后来的工于心计,老谋深算,都是自身适应环境的改变,不同是对底线的坚持。

书中讲到的杨士奇,从小出身贫困,母亲改嫁,自己不愿改姓,还背着继父祭拜自己的亲生父亲,贫贱不移志,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作为,令人佩服感动,因此也得到了继父的尊重,从此得以读书入学。面对贫困的生活,一直努力为继。相比别的一心读书的人,有着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更加坚韧的品性,处事也更为老练,圆滑,摈除了读书人的迂腐。丢了官印,直接跑,而不是书呆子式的处理。凡事审时度势,实用为上。

心学创始人令我无限神往。知行合一,在我的理解就是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要明白处理事情所要的结果,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理的束缚。

儒家思想通俗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对自己的在道德规矩上束缚,而心学强调以自己的本心来处事,达到一种身心的宁静。哲学上讲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准。回想自己,浑浑噩噩,虽然也算是上过马克思主义的课程,但是并没有认真思考理解。由此看来哲学是这么的重要,是人在这个世界生存的理论指导,或者说是武装自己大脑的武器。

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封建社会,每一个人都是真实饱满的,没有绝对的清官。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的思想品性,好官为了完成自己治国安邦的理想,需要妥协,需要入世,而不是满口教条的圣贤书。清官要更奸才能生存,才能为民除害。从书中的人物里学习到了人的成长与转变,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最初都是读圣贤书,都是怀着年轻人的理想,希望做一番事业,在面对现实的敲打与碰壁后,慢慢收起了自己的年轻气盛,默默忍耐学习,学习权谋之术,变的工于心计,城府极深。这也算是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改变。我觉得心学也是如此,为了完成光明的理想,不能拘于仁义道德,对待流氓就要用流氓的办法。戚继光,历史课本的人物总是高大全,他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做一个诚实正直,老实本分的人,然而想要在官场报效国家,这样可能连自保都做不到,因此,戚继光也在变,变的会来事,会做官,找到朝中靠山张居正,这样才保证了自己的官位。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范文,

读明朝那些事.第一部.洪武大帝有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44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一听就知道是史书,在这之前,我也读了一些其他的史书,可总是故作高深,难以读懂读、透彻,可是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它的语言文字大众化,它的故事简单化,是不是来两句颇有风趣的品论......原来历史也是这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描述的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呱呱坠地,到他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建立明朝,和传位给他的孙子朱允炆,却被他的另一个儿子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

在历史的笔下,朱元璋的童年是悲惨的,由于元朝的贪污,使得老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朱元璋原本安宁的家四分五裂,亲人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这真是元朝自己种下的恶果啊!在艰苦的生活的考验下,朱重八(前名)被磨练得强大。但是,被迫走投无路,一无所有的他只能选择反。而作出这一选择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一旦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随时随刻都得面临小命不保的危险,成功也很渺茫。但是上天眷顾他,一次一次的死里逃生,一次一次的天时地利人和,加之他一向准确无误的判断和天才般的军事能力,他,成为了唯我独尊的皇,当之无愧!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企图谋反,而又有多少人在这条路上死于非命呀!一刻的忧郁、胆怯换来的就是无休止的痛苦。

心强大,那就得学会忍,忍字就是心字头上的一把锋利的刀刃,直插当头,却纹丝不动,忍杀父之仇,忍夺妻之恨,忍胯下之辱,忍莫须有之罪......

学会忍,你就是强者。

古时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流传至今:国家被吴国夺,越王流落吴国伺候吴王夫差,为夫差养马,装作忠臣。一次,吴王大病初愈,他竟尝吴王的粪,说道:“病人的粪是甜的,而您的粪却不是甜的,看来,陛下的病痊愈了!真是可喜可贺呀!”多年的忍辱负重,真的皇天不负有心人——夫差深信不疑,勾践是不会有谋反之心的。于是,放虎归山,勾践回国,体恤百姓,深得民心,并睡茅草屋,悬梁挂苦胆,每天尝一口,不忘雪耻,操练精兵,十多年之后,一举歼灭吴国,报了耻。

“胯下之辱”讲的便是韩信从一个人胯下钻过的事。他自幼家贫,却好读兵法,不愿下地劳作......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人们都很讨厌他。一次众人们都羞辱韩信,其中一个少年竟然让韩信要么杀了他,要么从胯下钻过,再要么就是少年将韩信给杀了。韩信那是身上就有宝剑,想到如果杀了他,自己就会偿命,再如果什么都不选,也不知他会不会动手。可是这样做自己的远大抱负就完不成了。于是,他忍辱负重,从他的胯下钻过,这才成了那个流芳百世的韩信。

古今中外,内心强大到可以承受一切的人,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一般都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在现在,又何尝不是呢?有句话说得好:即使你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霍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明朝那些事儿寒假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6位用户喜欢。

在我近七年的书龄中,我几乎没有过任意一本,或一套想要将感想写出来的书,唯一使我有这种冲动的,就是这套由当年明月写成的《明朝那些事儿》。

在书中,当年明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其中,有这样几个人使我记忆犹新。

第一个,唐寅。

很久之前,我就知道了这个人,但是当时对他的印象也只是一个风流才子而已。但是自从看了本书中关于他的章节,我才知道了,唐寅并非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哪些潇洒不羁,他只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一个怀才不遇的中年人,一个心灰意冷的老人。

第二个,朱佑樘。

这个人,不如朱元璋或朱棣以及朱厚照那样出名,在明朝所有皇帝中,算是比较默默无闻的一位了,但是我却对他印象极深,因为他是一个好皇帝。朱佑樘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承受了皇帝应承受的全部罪责,一辈子劳碌,没有享过乐。所以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第三个,严嵩。

他是个坏人,彻彻底底,彻头彻尾的坏人。年轻时,他还比较正直,但是碰了一次壁,就受不住了,将自己的信仰与道德粉碎,在做坏人的路上渐行渐远,以敛财为己任,为了银子害了不少人。所以从明朝开始,他就被人以编入书中,写进戏里反复骂,绝对当得起“明朝第一奸臣”这个伟大的称号。

当然,明朝的名人还有很多,在此之列举以上三位。

最后,用文中一直在说明的道理结尾吧:

按照自己的方式,坚决地走下去,就会获得成功!

明朝那些事儿寒假读后感5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46位用户喜欢。

趣味的明王朝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刚拿到这本书,封面上一行小字吸引我的注意力“历史本身很精彩,可以写得很好看”。就迫不及待想要深入这本好看的历史中去。 昨天终于看完最后一章节,合上书,意犹未尽。正如作者所说,他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载体,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体载似乎并不重要。这是一本可以在轻松中了解了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

先从后记开始说起,作者的文笔既幽默又严肃。他认为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有变化,还是几千年前的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所有发生过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王朝也是如此。对于明亡清兴这几十年,恐怕我们对此也有很多遗憾吧?遗憾崇祯无力回天,遗憾袁崇焕的含冤而死。但历史就是历史,允许我们随意将其打扮,却永远不能被篡改。通读了这本书,可以知兴替,无论哪个朝代发生的事情也能在其中找到相似的事例,或者原型。了解自然的规律,每一个朝代的兴衰。

我对于明朝的历史也许只有历史书上的草草带过般模棱两可,但我也可以知道这本书蕴含了作者多少钻研与心血。就拿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来说吧,他机敏城府深的性格也被作者写的淋漓尽致。在胡惟庸拉帮结派自以为牵制了朱元璋对自己的杀心的时候,一句“那就全部杀掉吧”就足以让读者和胡惟庸本人惊呆了吧。 最开始看时,我很困惑,朱元璋屠杀肆意官员,就算是为什么给下任继任者铺路,也不能这样无视生命,还有朱棣对官员的暴虐。一方面,这种残忍的行为,多少我还是觉得说不太过去,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另一方面,我又很欣赏这两个皇帝,果断,或许是自己身上没有的,都会很向往吧,这种精英人士,从文字中透露出的气质。然后,我就纠结了。在道德,正义和欲望,权力的天平,我该选择哪一方呢?王守仁给了我们详细回答。两者都要存在,心行合一,徐阶正是这一准则的扎实实践者。我也找到了那个答案。我可以暂时的屈服,可以放弃尊严,不择手段,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更好地实现我的梦想。

在这本有趣又沉重的历史中,致敬作者,相信未来。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____年以前在我家书架上是灰尘覆盖,脏的仿佛是一本本古书,可自从____年2月至今,这本书已经被我读了不下10遍了。

说句老实话,我是很佩服当年明月的。翻遍全书,除了短短几句话简介,便全都是内容了。作者并没有像某些作家借助任何名誉、头衔、声望所带来的光环效应,倚老卖老,胡乱几笔完事,当年明月这是真本事,不然为何会有上千万的“明矾”?这部作品的幽默风趣,冲破了“史学作品都浮躁无味”的牢笼,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自然受人欢迎。

整部作品不仅让人发笑,而且不失严谨,结构紧凑,不知不觉中便会融入书中。看到朱元璋冲击着腐朽的元王朝,一步步走向成功时,我在心里暗暗为他叫好;看到方孝孺宁死不为朱棣写登基诏书,最终被灭十族时,我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看到杨继盛死劾严嵩、严世蕃父子,为徐阶的胜利作铺垫时,我佩服他的品格;看到杨涟冒死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敬佩之余更多是对他命运深深的担忧---我在当年明月笔下的海洋畅游,每畅游一次,对他的佩服就加深一分。

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杨涟勇斗魏忠贤一事了。当时,朝中的势力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状况,朝局动荡,而朱木匠------天启皇帝的天平又在向魏忠贤倾斜。魏忠贤不可一世,控制了整个朝廷,而大臣们却只敢唯唯诺诺,做随风倒的墙头草,只求自己平安,不顾别人。只有杨涟,他虽然孤独,却依然强大,依然坚持道统,在知道必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去做,真可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最重要的藏书之一。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3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最是“读史”得“人心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底蕴雄厚,源远流长。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散落着难以计数的智慧明珠,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便是其中十分璀璨的一颗。“当年明月,心灵历史开创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柳传志如是评,这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对这本书的一句简评。这句话给了当年明月非常高的评价,我也在看这本书前提前看了各方评价,早已抱着一副这是本很好的书心态去阅读,可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读到废寝忘食的境界,第一天晚上拿到书就读到凌晨,对于我来说可谓是千古之奇观!

这本书的作者笔名当年明月,关于作品内容,金牙大状首席律师总结的真的非常好:“这样的奇文,亘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续貂,少一字又意犹未尽,文字表达浑然天成,近乎十全十美。”

这本书共分为七部:第一部《洪武大帝》讲述明太祖朱元璋夺取天下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第二部《万国来朝》从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乐大帝朱棣事迹到仁宣之治、土木堡事变进入动荡时期,于谦力挽狂澜,随即又在两位皇帝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第三部《妖孽宫廷》写明英宗朱祁镇病逝后,相继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有余力而不足,落下的重担担负在明朝三百年最能闹腾的一个皇帝—朱厚照。但这时也出现了一位亘古罕有的文武奇才—王守仁。第四部《粉饰太平》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和边疆的倭寇战争;第五部《帝国飘摇》写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外战有名将李如松,朝鲜名将李舜臣和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国家逐渐又走向昌盛;第六部《日暮西山》讲述明朝晚期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没落贵族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一统后金;第七部《大结局》后金皇太极即位,而袁崇焕这个名族英雄却因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斗争把他送上死刑台,随后陕西等地爆发起义军,结局以崇祯皇帝自缢而结。

“明朝”本就是个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的时代,里面的英雄辈出,或舍生取义或立志报国,他们或激昂或悲愤或隐忍,共同的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的明朝之歌。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语音来叙述他们不同的经历,又用激情悲壮的文字来抒发情感,拿朱元璋来说,第一部开篇就与众不同,朱元璋故事便是从一份简历开始的,将他的一生都简单而又直白的尽数概括。又写到他出生时红光满地,逝世前“他勒住码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山河投下最后一瞥,仰天大笑,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朱元璋的洒脱,胸怀如画面般的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中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藏不住的大气也许会成为你我人生中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怎能不引起读者动容?

当然还有忠臣张居正,王守仁、于谦、徐阶、申时行、杨廷和海瑞等;名将戚继光,李如松,李成梁等;才子唐伯虎,汤祖贤,李时珍等;都是明代历史长河中耀眼的人才。

同时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展示给读者自己的思考,就拿历史中最著名的建文帝一事来说,朱棣在谋臣姚广孝等人帮助下成功夺取皇位,可就在进宫前,他希望自己的弟弟可以主动投降,可结果建文帝放了一把大火,朱棣没找到人也没找到尸体,于是他就派遣两个人去找,一个是郑和,一个是胡濙。郑和大家想必都应知道,在此就不多介绍,胡濙是在朝廷很不起眼的一个官员,但在永乐二十一年,远征途中的朱棣知道了消息。那天深夜,帝已就寐,闻濙至,急起召入,胡濙见到了朱棣,告诉了他自己知道的一切,这个悬疑二十多年的疑团到底是什么?虽然作者不知道,但他写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深刻“史料是死的,人却是活的。”那么在书中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推论和答案。

其实这部小说的目的作者当年明月也在后记中提过,因为自己本人在早期的阅读中,很讨厌那些把历史写的很高深的文章,这本书的书序也是历史,很精彩,是毛佩琪先生所作,穿插着故事人物和作者,看完用四字形容就是有趣至极!也很像这部小说的风格,有一点点的无厘头在里面,语言也很网络化,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把复杂的,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字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而且语言流畅,通顺逻辑性并没有丢失,情感强烈,而且也有史论结合,并不是一味的白话。我觉得这些都是这本书或是作者最吸引人也是最具有挑战力的地方。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就与当时明月进行了一场绵长的促膝长谈,读一本好书,读一本好的历史书,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英雄们精神的熏陶,听到了每个人物内心的声音。最是“读史”得“人心”!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叫做《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作者是当年明月。该书语言风趣幽默,内容通俗易懂。主要讲了洪武大帝朱元璋从一个只能眼睁睁看着父母死去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当上了一个伟大皇帝的事。故事情节精彩绝伦,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

读了这本书,我对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敬佩他了!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无依无靠,白手起家,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辉煌的大明王朝。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能够从一个叫花子和需要化缘才能解决温饱的和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跃成为驱除鞑虏的开国者,没有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我想,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只要我们有勇气,有信念,坚定执着,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他们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内心从未改变,以退为进,厚积薄发,最终通向成功之门。

在以后的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都要迎刃而上。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0位用户喜欢。

终于把《明朝那些事儿》全部读完了,记的刚读时是在暑假,半年啦,终于读完了,记得这本书是叔叔推荐我读的,刚看时觉得一般可是时间一长就觉得离不开了,每天晚上都会读一点。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挺大的,自从读了这本书我会观察人们的细节,从而判断一个人,也会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

书背面的那些人的评语我觉得柳传志说得挺对的,不知那是真是假,但我至少是这么认为的。自从《明朝那些事儿》出版后,无数说史的书几乎都会叫《x那些事儿》,虽说这不是某些作者的意愿。正如“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一般,我认为不会再有超过《明朝那些事儿》的那些事儿了。

在看书的时候,我经常在想,假如我在那种时代,那种遭遇,我会怎么办?面对严刑拷打,我会怎么办?“坚持信仰,不做叛徒”谁都会说,可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会在权势荣华和理想信仰间选择什么?即便不选权势荣华,那会不会选苟活于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有可能,在那个时候,我会连一个混混都不如;也许,在那个时候,我连个举人都考不中;也许,在那个时候,我会像严嵩那样为了利益抛弃自己;也许,在那个时候,我会像三党遗员一样,出卖自己的灵魂,投向魏忠贤给的金窝……我不敢想……每当想到这儿,我不得不去赞叹于谦、杨继盛、沈錬、海瑞、杨涟、汪文言他们了……

对,这就是气节,一个民族的气节。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题记

我从小就对历史很感兴趣,尤其是古代历史。我读的这本书叫《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写的是明朝的历史。作者用通俗现代,幽默诙谐,活泼有趣,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明王朝的画卷。书中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跃然纸上。仿佛这些人就站在作者面前,时不时地跟他们开几句玩笑,或者在艰难时刻给予鼓励。而且一些历史谜团作者也根据查得的史料和自己的思考,给出了合理的推测,使得这段历史更加完整。但幽默有趣的语言只是会让我们这些后人在回看这段历史时能觉得心里不那么沉重。终究改变不了发生的那些事实。历史是一出出的悲剧在上演,有漫天杀戮,有遍地血腥,有篡权夺位,有贪赃枉法,有残害忠良,有临阵倒戈,但也有高风亮节,有两袖清风,有能屈能伸,有大义凛然,有百折不挠,有铮铮铁骨……

历史这个大舞台,从来不缺演员,你方唱罢,我登场,明朝这出戏实在是精彩绝伦。我认识了很多以前不太熟悉的新朋友,见到了未知的场景,见证了于谦的气节,三杨内阁协政时的意气风发,还遇到了老熟人,下西洋的郑和,心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家王守仁,抗倭英雄戚继光,仕途受挫的唐伯虎…如果这是一出戏,那么其精彩程度一定是超乎了我的预期。我还记得小时候看历史剧,尤其是宫廷剧的时候,总是在幻想如果我生在帝王家或者我是皇上,那该多好,因为手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而阅读了书籍后,才领悟到生在帝王将相家的无奈与痛苦。这就是看电视与看书的区别。

前朝的历史对后世有警示作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读了他们的故事,过好自己的生活。在本书的结尾,作者用徐霞客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正如大冰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正过着你想过的生活,他们能在多元的生活中保持平衡,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愿你我都能朝九晚五,浪迹天涯……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4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一提到历史,似乎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都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东西。要将原本一眼一板、循规蹈矩,而且语言深刻难以体会的历史用生动有趣的白话文来体现,《明朝那些事儿》正是让我们学习历史的一条捷径。

《明朝那些事儿》共着七本,虽然只拜读了前两本,却已经让我受益无穷、爱不释手。

第一部可分为三部分:明朝的诞生,开国治国,叔侄反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第一部,那就是“奋斗”。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是经过许多生生死死,在冒死的拼搏奋斗下打下的江山,是用无数条生命铺出走向皇位的路。那么就先从朱元璋的一生说起吧。朱元璋从苦难的童年——从一个放牛娃开始。长大后在饥荒之下家破人亡,之得入寺为僧,维持生计,却被人指谋反,无奈之下“逼上梁山”,加入了起义军对抗元朝。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先后击败强大的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在鄱阳湖与陈友谅的“无敌军舰”殊死一搏,在易守难攻的“第一坚城”平江与张士诚斗智斗勇,最终将自己最大的敌人——元朝击败,北伐肃清北元获得全盘胜利。朱元璋用他的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将天下征服。他一直尽心尽力,想要管理好国家,打击、杜绝贪污腐败,用残酷的刑罚令人望而生畏,但在他死后明朝却成为历史上贪污最严重的朝代之一。为了保证天下永远在他的手中,同时也为自己的下一代铺路,劳心劳力,将后代所有的事都先做好,以防不测——夺去兵权、斩杀许多开国功臣。但历史这个不被人力左右的编导,却让朱元璋呕心沥血铺好的路在百年内尽殆。终究,皇位还是被自己的儿子——朱棣从孙子朱允炆的手上夺走了。如此,即使你机关算尽,但还是不能改变未来这个不可抗拒的结果,未来是不能被人所操控的,总会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却无法避免,命运之神总是出人意料。接下来的这个人,他在父亲朱元璋的基础上,虽然谋权篡位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还是将大明发扬光大,成为万国朝拜的“帝国”,对明朝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他就是双面人——朱棣。他有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仁慈和善——与老百姓在一起时,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残暴嗜杀——残忍荼毒一切不服从他的人。他野心勃勃,战功显赫,长期在名将常遇春、徐达、傅友德等名将中长大,对战争和死亡早就司空见惯,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军事家。因为自己是并非是朱元璋的将来接班人的培养对象,对于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及其儿子朱允炆的偏爱而变得冷酷,对死后朱元璋传位给侄子朱允炆却没有传给他而心存愤恨,在明朝第一阴谋家——一个名叫道衍的和尚的引诱下,终于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上。朱棣固然残暴,但也是在他的统治之下,将明朝的发展推向了巅峰。郑和七下西洋,用友好和强盛将大明帝国的名字传遍世界。朱棣后的两任继承人也选的不错,可惜统治的时间都很短,朱高炽和其子朱瞻基一共只统治了十一载,虽然没有朱棣和朱元璋的惊天动地,但在这十一载中,却是明朝的黄金时期,两人合称“仁宣”。书中有令后人敬佩的、宁死不屈的铮铮傲骨,如铁铉、方孝孺,虽然都只是一介书生,一个文臣,但在朱棣的暴行之下,仍不屈服,心中怀中对正义的信念,无所畏惧。这不禁震撼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决心是无可战胜的,执着的信念与不灭的正义才是最强大的武器。书中除了正经的历史,但幽默是在每一行中都能体会到的。其中令我觉得最经典的黑色幽默:“……如果你有幸拿到两张铁劵,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第一版‘开国辅运’,因为据有关部门统计,拿到这张铁劵的人80%以上都会有朱元璋同志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劵。此外特别说明:单程票,适用于全家老小,可反复使用多次,不限人数。”除了幽默的调侃,还凸显出朱元璋当时灭臣人数之多。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能将历史如此简洁明了,幽默生动的娓娓道来,一篇伟大的着作。能将历史写成如此,已是一种创世之举。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用颇有风趣的语言介绍了明史,还时不时的调侃一句,让人百看不厌。

在书中的人物中,在我心里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朱元璋了。朱元璋出身于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平日里尽受官员的迫害。因为这些无恶不作的官员,他的父母被活生生地饿死了,朱元璋被迫到庙里当和尚以求生。后来,穷困潦倒的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开始了他打天下的危险道路。

朱元璋的军事天赋是不容小觑的,他很快就在造反队伍中立了足,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打败了陈友谅,不久后又征服了张士诚。朱元璋在击败了无数英雄豪杰之后,正式称帝,国号为“明”。在强大的明朝面前,摇摇欲坠的元朝显得不堪一击,元朝亦亡。

读完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后,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从一个地位卑微的农民,到明朝的开国皇帝,要经历多少困难与坎坷啊!书中甚至调侃说,朱元璋见过的死人,比骄横跋扈的胡惟庸见过的活人还多。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朱元璋却能够做到。为什么?因为朱元璋遇事冷静、果断,从不半途而废,这使他能在困境中发现机会,才造就了朱元璋光辉灿烂的一生。

我想,冷静、果断与坚持,这三点也许就是成功的秘诀吧!或许,只有像朱元璋那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明朝那些事儿》不仅仅是一本明史,它还是一本让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的好书。我仿佛看见朱元璋在向我招手,引导我向成功的彼岸前进……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5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历史也同样精彩

——读《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报告

我本身是个不怎么喜欢历史的人,我不喜欢那些零碎的年代,难记的名字和影响,但当我翻来《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对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

我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主要讲了“靖难之役”后的事情。靖难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开始了他辉煌的一声,使大明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帝国,一个伫立在世界民族之巅的庞然大物。里面的人物,有忠臣,有小人,有帝王,有平民,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不只是书中描写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有肉有血,栩栩如生的人,就像他真的在我眼前浮现。有朱棣的残忍毒辣有朱高炽的忠厚老实。

既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又有南下讨平安南的伟烈。明朝经历了朱棣的造反,社会的稳定,“仁宣之治”后的动荡。这些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朱祁镇,他在土木堡被敌军也先活捉,后被喜宁陷害。经历了蒙古大漠的风沙,险死屠刀之下,被喜宁的诡计算计,他被当做傀儡,用来向大明要赎金,前前后后经历了九死一生,却还是坚强的活着。后来虽然被救回来,却被他的弟弟朱祁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让他回来了以后就处于被囚禁的地位。但他却很满足,他带着急促的步伐向南宫走去,当他打开大门的时候,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的夫人看不清来人,因为在漫长的等待岁月中,她已经哭瞎了自己的眼睛,当一切浮华散尽的时候,她还会在这儿等着他,此情可流转,千载永不渝。

朱祁镇这一生,从御驾亲征的威风到被俘,被亲人抛弃的落魄,再到复位时的感慨。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一样,似乎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其中的辛酸,又那是常人可以体会的?由于父亲朱瞻基的早亡,年仅九岁的他便登上这个宝座。说起朱祁镇,也许有点人会对他恨之入骨,但我认为他虽不是一个明君,却是一个好人。

另一个真正让我佩服的人是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当他保卫京城的时候,这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如果失败,北方半壁江山必然不保,于谦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我仿佛看到了他挺骄的背影,不屈的脊骨和视死如归的决心。这一幕幕的画面在我眼前回放。

历史不是残台断瓦,不是古庙荒冢,也不是发黄的书卷,而是挂在人心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透历史长河,吸取教训。历史不是你想的那么枯燥,历史原来真的很精彩。

学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当时,我主要看一些有趣而又易懂的童话和小故事。大了一点后,我又把兴趣转移到动植物类型的书上。到了中高年级也就是现在,我对历史类书籍产生了狂热的爱好。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本历史类的书籍——《明朝那些事儿》。

这称得上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类书籍。它的作者明月以生动诙谐的笔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统一的强盛的文明帝国从崛起到如日中天再到衰亡和沉没的悲壮历程,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在元末上演了一出龙争虎斗、你死我活的情景剧,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黑暗与贪婪,战场的恐怖与无情。书中的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谋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厉、强势生存的精神和生存竞技场上的豪迈与落魄。体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英雄气概和本色灵魂。

也正是在这本书上,我读到了乱世的群雄逐鹿与太平盛世的风调雨顺。还读到了朱元璋铁腕肃贪、郑和七下西洋、仁宣盛世、孝宗重振大明等足以令中华人民所骄傲的故事。又认识了阴谋、政治的技巧足以令人大惊失色的徐阶、张居正等人和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徐达、孙承宗。他们就像大明的利剑和调节器一样,使明朝历史更加丰富精彩与动人。这本书同样毫不客气地指出明朝法律和政治上的严重漏洞与缺陷。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完美帝国的风光,需要如此多的辛酸和泪水作为铺垫啊!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我更加敬佩那些给中国留下丰富文化的古代帝国和创造者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0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当年明月,他以幽默风趣的写法将明朝的故事生动地写出。以史料为基础,再加上一些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它王公权贵等小人物的命运故事形象写出。不会让读者感到无趣,也不会让人提不起兴趣,在他的笔下,所有人物都像是有血有肉一样,都带有着自身的情感。它的第一部写的是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没有任何身世背景和其它优势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登上皇位,虽然这一路上注定不会平坦,但他也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功。朱元最终璋能够登上皇位,这其中肯定也不止有他部下的能力的一方面,这其中更多的一方面肯定还有他自身的聪明才智。

朱元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霸气,但是还要有能力和资本说出这句话,在后来他也的确有了这个能力和资本。看完朱元璋的故事后,也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既然朱元璋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登上皇位,赢得了天下,那么我们现在在这么安定的情况下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努力呢?

不得不说朱元璋有他自己的野心,如果说他没有这份野心,也不一定能够造就现在的他。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学习就像是夺取皇位一样,皇位就是第一名,只有第一名才能登上那个宝座,其他人只能不甘心的看着,却又无能为力。

所以在平时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真学习,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而现在我们也和朱元璋一样,每个人都盯着那个宝座,稍有懈怠就会被人抢走。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也要掌握好学习方法,有效的学到有用的东西,不过现在我们却不知道有什么方法是适合我们自己的,但是如果你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又能提高自己成绩的方法话,就来我们思考乐吧,思考乐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假期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2位用户喜欢。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当时,我主要看一些有趣而又易懂的童话和小故事。大了一点后,我又把兴趣转移到动植物类型的书上。到了中高年级也就是现在,我对历史类书籍产生了狂热的爱好。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本历史类的书籍——《明朝那些事儿》。

这称得上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类书籍。它的作者明月以生动诙谐的笔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统一的强盛的文明帝国从崛起到如日中天再到衰亡和沉没的悲壮历程,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在元末上演了一出龙争虎斗、你死我活的情景剧,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黑暗与贪婪,战场的恐怖与无情。书中的"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谋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厉、强势生存的精神和生存竞技场上的豪迈与落魄。体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英雄气概和本色灵魂。

也正是在这本书上,我读到了乱世的群雄逐鹿与太平盛世的风调雨顺。还读到了朱元璋铁腕肃贪、郑和七下西洋、仁宣盛世、孝宗重振大明等足以令中华人民所骄傲的故事。又认识了阴谋、政治的技巧足以令人大惊失色的徐阶、张居正等人和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徐达、孙承宗。他们就像大明的利剑和调节器一样,使明朝历史更加丰富精彩与动人。这本书同样毫不客气地指出明朝法律和政治上的严重漏洞与缺陷。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完美帝国的风光,需要如此多的辛酸和泪水作为铺垫啊!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我更加敬佩那些给中国留下丰富文化的古代帝国和创造者了。

明朝那些事儿假期读后感5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0位用户喜欢。

今天终于读完了当年明月的大作《明朝那些事儿》,总共七册,共计96万字。书的内容是从朱元璋的出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整本书都是以小说的笔法,通俗、易懂且很富有幽默感。真是非常钦佩作者当年明月,能用那么简单的语言(这个说实话很难)来描绘一个朝代的那么复杂历史。回想起在上学期间学校教授的历史课本,只能用肤浅、平庸和随波逐流来修饰,而且对于某些历史事实缺乏考证和独立的见解,鄙视!

其实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很少去用心读一本书,特别是长篇小说或者是历史题材的,不是自己不感兴趣,而是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在大学里埋头苦读(老师水平真的一般,只能埋头苦读)的是自己的专业书,为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工作后读的是行业书籍,为的是干好自己的工作。另外,也怪自己是搞“挨踢”的,知识更新换代太快了。

然而,现在工作稳定了点,但是经常出差。出差路上有时候确实很无聊,特别是乘飞机出差的时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很痛苦。思来想去还是找本书看吧,看什么书呢?专业书和行业书我是不看了,看了想吐!后来在网上看到《明朝那些事儿》比较火,想想朱元璋是自己的老乡,明朝的历史自己确实知之甚少。于是下决心买一本好好看看,就这样,在导游当年明月的指引下,我踏上了明朝旅游的征途。呵呵,当年明月这个导游雇的还是很划算的,在他的陪同下我度过了一个快乐、悲伤、激动、愤怒、遗憾和感慨的旅途,真是受益匪浅啊!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00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6篇范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今年暑假,我终于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明朝那些事儿》是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全书共七册,主要讲述的是明朝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发生的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具体年代和风云人物为主线,以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以及小人物的身平事迹进行多方面的阐述,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学巨著。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册是《万国来朝》。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著名的忠臣于谦。于谦,字廷益,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明朝那些事信息

  •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6篇范文)
  •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6篇范文)84人关注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今年暑假,我终于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明朝那些事儿》是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全书共七册,主要讲述的是明朝1344年到 ...[更多]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80人关注

    这个假期,我和小伙伴到洪水镇解放村的农家书屋读中国友谊出版社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之洪武大帝》,读完这书后我感想多多。这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