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明朝,有你读明朝那些事大结局有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18 14:30:02 查看人数:52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明朝,有你读明朝那些事大结局有感 1128字 16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58人
明朝那些事儿6读后感 434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67人
我重新认识了历史—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1032字 12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39人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1406字 18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19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1180字 18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09人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618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8人
读明朝那些事2有感 1134字 13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12人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512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5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1287字 10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69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952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90人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601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78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512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77人
中学生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805字 23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40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866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19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796字 1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43人
明朝而那些事儿读后感 1298字 13段 5分钟 8分钟 10分钟 277人

明朝,有你读明朝那些事大结局有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8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58位用户喜欢。

读《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有感

明朝,有你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题记

从我翻开这本书,研读那段属于你的历史起,我知道,明朝,有你。

世人说你愚昧、无知,尽管少数人对你抱有支持态度,但众多人还是认为你是昏君。他们错了。

天启末年,魏忠贤带领阄党,独握大权,挟天子,作傀儡,人心不定,内忧外患。你从天启皇帝的手里接过了这一堆烂摊子。那一年,你不满十八岁,面对着魏忠贤这一强大的对手,你显示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非凡的军事能力、指挥能力。笑里藏刀、逐步蚕食、这些明追暗斗几十年的人都不一定会的策略,你运用自如。从战战兢兢的登基,一直到魏忠贤自尽时的运筹帷幄,你成功的展示了从面对朝廷深不可测恐惧的毛头小子,成长为君临天下的王者的传奇。辞退奶娘,追封阄党,这欲擒故纵的招数,竟将混迹江湖几十年的魏忠贤耍得团团转,放松警惕,然后眼看着自己身旁的亲信一个又一个被干掉而浑然不觉,最终发现时,却只有感叹人生、逃亡天涯的时间。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每当我疑惑在朱元璋之后,这个朝代竟然能存在二三百年时,翻开史书,我看到了你,于是,我明白了。原来,明朝,有你。

你善于用人,四大猛将,、天才创作者洪承宗,在你的手下都发扬光大。你讨厌结党,对于阄党彻查清楚,不放一人.。你军法如山,手下有奸臣,却不敢恣意妄为。在这个战争纷乱,战火四起的年代,你竟然将明朝这个舞台撑了这么长时间。在这个奸臣满朝,内忧外患的时代,你一人独占皇位,要面对如此多的大臣,还要分清忠佞善恶,巩固政权,实是常人无法所及。原来,明朝,有你。

看完这本大结局,给我感触最深的, 不是奸诈狡猾的魏忠贤,也不是智慧圣贤的王守仁。是你,作为一个不到18岁的皇帝,你小小年纪便扛起了保家卫国的大梁,身担重任,你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乱世中叱咤风云,虽有插曲,但纵观大局,你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太多,却没有回报。任何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付出的人。原来,明朝,有你。

死,也许不是最好的解脱方式,但自尽,一定是最好的死的方式。自尽不意味着逃避,而是一种勇气,一种担当。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卢象昇以一己之力,拼死杀掉几十清兵,是忠勇.洪承宗被俘自尽,结束生命,是洒脱。于是你,选择了一种最庄重的方式离开,死而无憾。有情人终成眷属,捐躯人终得瞑目。原来,明朝,有你。

最不幸的是,你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你的努力,终究失败。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崇祯知道这点。 知道结局,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

一个了不起的人。

明朝,有你,崇祯。

明朝,有你,谢谢。

明朝,有你,再见。

明朝那些事儿6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6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们从上海书城买来了网上非常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儿》,用了不少时间把它看完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元璋。

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缺乏食物,于是他就去讨饭吃,做和尚,但到后来,元朝把朱元璋列为造反成员,以此为借口来杀朱元璋的一家。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成为一代伟人的。他不得不战斗,而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与果断。冷静让他能够准确判断局势,甚至在失败后能够正确总结经验;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果断,让他能够从现在的局势中正确而快速地判断。这三件“宝物”结合起来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朱元璋利用这道防线取得了成功。

做一件事,必须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你准确地判断局势;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让你从困境中发现机会。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非常冷静、坚持与果断,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重新认识了历史—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2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我重新认识了历史—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静静的夜晚,只有窗外的明月与身旁的孤灯与我为伴,而我却不感到孤独;清茶一杯,手捧书卷,这是一种莫大的快慰,莫大的幸福。尤其我手中捧着的是我最爱看的书—《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历史,从而迷上了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主要讲述的是1344年到1644年,这300年间明朝的那段历史。这套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索,用小说的方式娓娓道来。更加让我兴奋的是,作者当年明月用麻辣的写作手法,把那么枯燥的久远的历史,活灵活现的"的展现在我眼前,让我仿佛置身于那段历史,事事都参与其中。

说实话,以前从未觉得历史如此精彩。总觉得历史无非就是一段绕口的文字;一片破碎的城池;生锈的兵器;就是衰败、战乱、新的王朝雄起,鼎盛;然后再衰败,再雄起,再鼎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而复始,简直可以化成公式,甚至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

可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历史真的就是那些残骸断瓦、古庙荒冢吗?真的就是那些泛黄的书页吗?当年明月告诉我:不是的,真的不是的。

“历史原来很精彩啊!”有人大声说。声音在空气中消失,那人踽踽而行,旷野上一片寂静。

“很精彩啊,很精彩!很精彩啊,很精彩!”远远地,传来一阵阵回声。声音渐渐消失,山野又归于寂静。

远处的古庙有点动静,走近一瞧,原来那个小和尚是朱元璋小的时候。他抖了抖身上的灰尘又呼呼大睡起来。达达达达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一个得意洋洋的将军来到了眼前。定睛一看,这不是平定北元的大功臣—蓝玉吗?!再看那边,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紧紧地拉住一位穿着龙袍,走路摇摇晃晃的皇帝,嗯,想起来了,这是方孝孺和朱允炆啊!呀,那是谁啊?是朱棣吗?难道他就是当年的永乐大帝?那边还有------

这些,都是明朝历史中响当当的人物。历史原来很精彩:那喷出的鲜血可以谱写出惊心动魄的文字;那看似无奇的和平却饱含着一位帝王的心血;那和蔼可亲的善面后面却隐藏着一颗阴险毒辣的心------这一切的一切,有血有肉,真实而自然。

原来历史不只是那些空泛的文字啊!

历史,犹如蒙上面纱的美丽少女,让人想近前一睹芳泽;历史,犹如冷峻潇洒的青年侠客,让人想不离不弃的永远追随;历史,犹如年老的智者,让人茅塞顿开;历史,犹如一面古铜镜,让人看到了沧桑,也看到了自己------

如此精彩的历史画面,若不是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那套书,有可能就要失之交臂了吧!什么?什么?你说根本不可能像我说的那么精彩?我不和你争,只是建议你,强烈的建议你,赶快买来读一读。对,跑步去买!要快哈!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06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我是大明的子民——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轻轻翻开扉页,拨开时空的硝烟,我去寻找你六百年前的雄姿。

有这样一个朝代,不和亲,不结盟,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忠社稷”。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了两百七十余年,让无数人为之自豪,她就是——大明。

文能提笔安天下

大明的文治可谓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开国时的李善长、刘基,成祖时的三杨、解缙,再到英宗朝的李东阳、李梦阳,以及后世的王守仁、唐寅、徐文长等,哪一个不是闻名遐迩?她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惊叹于鸿篇巨制《永乐大典》的丰富,它不仅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国力的象征;我陶醉于大明的文学成就,她孕育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四大名著中三部成于此时,一部《牡丹亭》更是名噪一时;“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更是道出了无数人的豪情壮志!

而每每触碰到杨廷和、徐阶、张居正等人的名字,更是让我心生膜拜。这些当朝首辅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辉煌,是他们让大明有了生机与活力,是他们让大明繁荣富强!

游弋于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之间,我看到了他们的信仰,他们对于大明的热爱,他们对身在大明的骄傲!大明将文治雕琢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她将自己的荣光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而大明的武功与文治相得益彰。

武能上马定乾坤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有德,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袁崇焕……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仿佛要从书中跳出来一样。大明,是一个将星璀璨的时代。明朝二百七十余年的时间,军事无疑无比强大。

昔日开国六公爵所向披靡,徐达、常遇春克复大都,完成了一个历史使命,使中原免于游牧民族侵扰;冯胜、傅有德横扫北元,决胜千里;戚继光七战七捷,历经大小战役无数,率领戚家军歼敌上万,而自身依靠有利地形和鸳鸯阵、三才阵等阵法,仅伤亡不足倭寇百分之一二;李如松远征高丽,以少胜多,将日军八路远征军打得节节败退,留下一世美名;袁崇焕率领关宁铁骑,使后世颇有威名的八旗军闻风丧胆。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盛世王朝的影子,每个人都可以自豪的地说:“我是大明的子民!”

她将武功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明流淌着尚武的血液,她将自己的荣光加到了每个人的身上,九州大地处处插满了大明的旌旗!

气能撼日吞山河

大明是气节的化身。且不谈永乐帝死于征途,英宗土木堡失败,也不说崇祯帝自缢煤山,大明从没有逃跑的皇帝,从没有投降的皇帝!

上有君王,下有臣子。大明的言官是贯穿了大明二百七十余年的脊梁。他们固执,他们因为大明的江山而固执。他们是一群坚守正义的固执的人,固执得让人想哭。纵观大明国祚二百七十余年,正是因为这群人的努力,才使得这个帝国有了新鲜的血液!而另一种人,更令我敬佩。

昔日史可法死守扬州,城内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清军。“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态不可屈。”令每个人为之热血沸腾。“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是对他最好的赞歌。看似柔弱的江南却挡住了满清的铁蹄,反清的浪潮从未停歇。 “宁为华夏鬼,不为鞑靼奴”,铁骨有声,铮铮大明!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千古,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永乐帝的一句话让大地为之颤抖!

大明,你是气节的化身,你流淌的血液慷锵有力,你的气节永存于天地之间!

轻轻合上书,怀着无比庄重的心情,我在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有这样一个朝代,叫大明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大明的子民。”大明,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创造了太多太多的奇迹。她的荣光我们一同享受,她的尊严我们一同维护。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0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早在小学,这本书就被同学们传阅,当时对史事并不怎感兴趣,所以不大在意。当推荐书目出现这一本时,便立马问以前的同学哪本最好看,她说,大结局,悲壮凄惨。

顾名思义,《明朝那些事儿》是以明朝史事为内容,大结局则讲述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史称崇祯皇帝。

崇祯刚登基,心中有的只是恐惧,因为贱人魏忠贤魏太监。然而在恐慌之中不忘平反乱贼。处事妥当,思前顾后以及强大的政治头脑使猖狂两朝的魏太监下了台。

读到这,不仅钦佩崇祯处事有方,然而在后文中与民军及清军的对抗之中,我想说,他用人不周,处事不精,育人不足,不善官兵,过于信人。前后认识反差很大。

可能是我读得不够深刻,见解略偏,但私下总结,这应该是崇祯的弱点,最起码,我认为是。

所以,到最后,明末的大将猛人被用完,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崇祯看淡,无可奈何,留下一句“诸臣误我”,走向了那棵树,将自己的生命终结。

自始至终,作者当年明月的笔调是诙谐,诙谐的语句诙谐的笔风,诠释了整个明朝

我曾想问,为何崇祯如期兢兢业业却还要遭受亡国之灾?为何要将其化成悲剧,示在众人面前?当年明月告诉我,因为它是历史。无论你怎样伤心流泪,怎样替主人公追悔莫及,它都无法改变,因为它早已随红尘而去,因为它既不是观点也不是议题,它,是事实。它,是历史。

我明白了。

于是我不再去郁闷这个结局如何如何悲壮,如何如何凄惨。事实就是如此。

但,为何明知从先帝手中接过的是个烂摊子,他却还要苦心积虑地收拾下去?顿悟之:当从先帝手中接过摊子后,就意味着崇祯做好了准备,做好了收拾摊子的准备,做好了收拾摊子的准备,做好了肩负责任的准备。是的,就因责任二字。他要为大明江山负责。所以,就算到最后战况如何惨烈,他仍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试图力挽狂澜,直至兵临城下,他依旧没有放弃。明月用他的文章告诉我,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说道到文章,之前说过它很诙谐,很幽默,而读者在大笑之中却能品味出历史带来的古韵古味。而且明月时不时加入自身体会,更为深入人心。如一杯清茶,散发着袅袅茶香,浅尝初试,舌尖感到略微苦涩,但苦涩中夹带着甘美,沁人心脾。篇末,一读者说,如此奇文亘古少有,多一字狗尾续貂,少一字意犹未尽。正是如此,读者能在书中畅快淋漓,受益匪浅。

这样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从古至今争议颇多的皇帝,书中的崇祯是个失败者,二百七十四年的江山最终毁于他手。但是,我认为,他做到了皇帝的职责,在位约莫十三年,尽心尽责,平定江山,然而世事难料,尽管崇祯一心想稳住天下,但由于破洞似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导致悲剧发生。

在我心中,他是个成功者,为何?为书中的结束语。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崇祯做到了。

一朝悟书,一暮思书,思何?思崇祯之年,战乱不断,改朝换代,崇祯亦无奈。欲平江山,奈何惨之。余虽思,可思而不欲多言,仰望夜空,点点星辰叹息,与我一起,为夕叹矣。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分别经历着建、兴、亡。想想五朝的勇将明君,想想宫中的风起云涌,再想想塞外的战火连城,我不由得爱上了历史,捧起了据人们说似小说般的历史宝典《明朝那些事儿》。

一翻开《明朝那些事儿》,我便被开头的朱元璋档案吸引了,如:朱元璋,又名朱八八、朱重八,人生历程:农民、乞讨、撞钟、造反(这个猛)、皇帝。仅几句话,幽默无比,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而且这套书不像其它历史学家写的书,故作高深,其实什么也不懂。而这套书的作者就不一样了,用大家的话来写历史,完全打破了看历史书犯困的现象。该幽默的地方会让你笑得停不下来,该严肃的地方会让你屏住呼吸。这也是这套书的奇妙之处。

读完这套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原来也是十分有趣的。洪武年间的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王守仁的智慧,魏忠贤的奸诈,朱厚照的昏庸,朱瞻基的开明,这些人物性格特点深刻在我心中,成为了对兴亡的明朝永久的回忆!

认识了这么多人物,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王守仁了。在他头上,连“圣贤”都不合适了。我敬佩他的决心,十五岁就立志消灭敌兵;我敬佩他的才能,饱读诗书而百步穿杨;我敬佩他的胆量,拿少量人马跟敌方上万军队血拼……他的人生十分伟大,但他对世间的最大贡献汇成一句话:“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人欲也!”他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榜样!

《明朝那些事儿》带领我走进了历史的殿堂。作者让我热爱了历史,了解了历史,领悟了历史。我的感受只汇成了一句话:历史长河,波涛汹涌。壮士悲去,留下惆怅。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000

读明朝那些事2有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4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伴着作者轻快的笔调走入并不轻松的历史王朝里。那个叱咤风云,黑暗与光明并存的时代,是喟然长叹亦或是淡然视之,无从知晓。

—————————————— 题记

所谓明朝,是不断的风起云涌,是长久的心惊肉跳,是永恒的繁盛辉煌。

初翻此书,便为朱棣的政治能力叫绝。又对这王朝历史的黑暗冷汗直冒。这是一个权力至上的时代,无数人倾尽一生去争夺权力,或许他们赢了,然而纵观这一生的坎坷与起伏,又止不住老泪纵横。这个时代是不公的,总有一些无论如何奔赴目的地的人都会被历史潮流淹没。纵观明朝,令人唏嘘不已。

从开篇朱棣为登基而做的种种准备来看,权力与野心真是个好东西。但你若没有极强的谋政能力,请绝不要去触碰它们。自从他登基之,便随即颁布命令修订《太祖史录》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防止历来的功臣有造反意图而将他们纷纷下调。他谜一样的身份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为了登上皇位不惜将兄弟残忍杀害,他为了执掌大权竟肯母子不相认......读罢,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气。是该怎样的野心与欲望可以让一个人放弃血浓于水的亲情,一同征战胜似兄弟的大臣以及那背叛那正大光明的历史。他实在是不算一个好人,冷酷,残忍,权欲熏心,无论从哪角度。

然而换一个角度想,那个纷乱的年代,为了皇位,为了性命,哪个皇帝不会这样去做?他必须会权谋诡计,必须六亲不认,必须更强横更无赖,他不能相信任何人。好人是干不好皇帝的。皇帝本孤独,孤家寡人实在是对他的最好的称呼。

尽管朱棣的生存方式令人冷汗直冒,然而他的伟大功绩仍不能忽视——修书。他令解缙修成了《永乐大典》这个光耀史册,流芳千古的伟大书籍。这本书包括了有史以来所有科目所有类别,它闪放出光芒足以掩住所有的瑕疵。

谈及此书,不禁想到了他的主持编纂者——解缙。解缙的命运与这本书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跌宕起伏,充满色彩。

本是读书郎,一心要用知识来贡献祖国。奈何生于这个时代,污浊与黑暗使他的赤子之心一去不返。当他认识到了这个杂乱的时代,信仰与正直在朝堂是没有市场时,他学会了逢迎皇帝,他学会了权谋手段。

黑暗的世界啊,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

他的武器即笔墨,然而也只有笔墨。当他以为自己站在历史高峰时,不曾想他早已成为了朱棣的眼中钉。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噙着泪水,醉死在春秋大梦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一心为国,胸怀大志的学者,却选择了搞政治,跳进历史漩涡终不得出。有时“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真是一句真诚的劝诫。

一直喜欢读史书,它冷血直白地诉说着一件件史实,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是非功过都由后人自行判断。有些历史的真相始终是被笼罩在迷雾中的,无数人为了各种目的去修饰和歪曲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但我始终相信,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任他如何掩于历史弄潮里,公道自在人心,终有揭开的那一天。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5位用户喜欢。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朝代,明朝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个名叫朱重八的贫困牧童成长成了一位功名显赫的一代明君。朱元璋幼年只是一户穷人家的孩子,一家人靠给地主干活为生,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后来,因为闹饥荒,元政府下发了少得可怜的救济金,但这些微薄的救济金也被元政府里的官员们给贪污了。朱元璋的家人全饿死了,就剩下了他。朱元璋只好当了和尚。但是心中对元的仇恨使他站了起来,参加了对抗元的起义军。在军队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逐渐的占领了江苏、浙江一带,这里成了他的大本营。

他与老奸巨滑的陈友谅开战,并最终在朱元璋最不擅长的水上打败了陈友谅。接着又击破了顽强的张士诚。朱元璋完全可以与元朝对立了,但他却低调应对,直打得元朝节节败退。建国后,朱元璋制定新法。他十分厌恶贪污,就制定了一套法律:凡贪污者必斩。仅仅一个多月,全国竟斩了数十万人。虽然里面大部分罪证确凿,但也有不少是被诬陷的,由此可见朱元璋是一个“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人。

读了这本书,它令我记忆犹新的并不是它的文采,而是它的格式。全书使用白话,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语言平实,叙事生动,让我不知不觉地一口气就看完了它。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500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87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落没,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当年明月

我喜欢历史,历史有时可以用来回忆,有时可以用来探讨,有时可以用来调侃,最重要的是我能从历史的人物和事件中获得一些启迪。我利用了暑假的时间,终于把《明朝那些事儿》看完了,总共有玖部。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功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写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被称为“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

作者当年明月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他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风趣,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拉进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进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我们能感受到古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体会到古人的情境和内心。书中还有图,表,参考信息,使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历史事件的背景,情境,使故事更加有趣,精彩,所以,我十分喜爱这本书。

这本书记叙了明朝的辉煌历史,从建国,到兴盛,再到衰败,最后被清朝爱新觉罗氏取而代之。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奸臣”王振,严嵩,魏忠贤,张献忠,李自成……;“民族英雄”俞大猷,戚继光,孙承宗,袁崇焕……“忠良”于谦,王守仁,徐阶,张居正……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他们的精彩。有的被人唾骂,令人作呕,他们为了权势,地位,财富不惜一切代价伤害他人,甚至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伴。有的人却为了正义,希望,真理,忠诚,气节,或许只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国家,以及那些和他毫不相干的平民百姓,默默的承受着孤独,残暴与邪恶,他们正是我们敬佩与学习的楷模,那是时代的进步!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王阳明,没错,也就是王守仁。王守仁是大明第一牛人。他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创立阳明心学;是一名伟大的军事家——用兵神出鬼没;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明代官场的风云人物;更是一名伟大的文学家——诗文造诣深厚。他从小就想成为圣贤,虽然屡次遭遇冷眼与失败,但是他永不言弃,磨难使他的意志更加坚强,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圣贤。

他的学术令我十分敬仰,学术里着重阐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论,正是他告诉了我要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让我在困境中不失意志,坚定不移的朝自己的梦想前进,不违背自己的良知走更多正确的路。

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瑰宝,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中受益匪浅。

除了中国外,他的心学还漂洋过海,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他是我的榜样,是真正的圣贤。

读史使人明智。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使自己的心智也开拓了不少。我们不能超越历史,但我们希望做到以史为鉴。历史与未来并不冲突,未来也将会变为历史,我们只有抓住今天,把握明天,让自己的未来成为一段传奇吧。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0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写到了崇祯皇帝的覆灭,生动形象写出了大明276年历史,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经成了百年往事。然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中,那个时代的兵戈铁马铿锵在耳,刘基应天决断的吼声在耳,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笑声在耳,曹文昭等人的无力回天……今朝,我们沉浸于纸乱金迷之中,岁月如斯,在历史的沉淀里,该如何笃定最初的信念?在曾经的青山脚下,夕阳红似火的情景却大相径庭了。

日月山河永存,大明江山永存,纵观大明朝276年十六帝的长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远下西洋传扬我华夏神威,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或许有的皇帝被人讨厌,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和万历,酷爱木工的天启帝,但无论国家处于多么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没有一个软骨头。

朱元璋建国之初,手下的几员大将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都是不出世的奇才,还有刘伯温这样的天才,到之后的张居正,戚继光,郑和,徐阶,李成梁等等,那明末苦苦守卫大明江山的曹文诏,卢象昇,洪承畴,左良玉,陈奇瑜,左宽这些将领,大明无论何时都会奋起播发,即使后期衰败,但几万人击败十几万的日军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朝代富有过,凋零过。它可能不完美,但不可替代。

朱棣是大明朝第二能打的皇帝,燕王扫北,赫赫武功,打得鞑靼畏手畏脚,他的能力也着实逆天,朱棣似乎是史上首位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从最初北平被迫起事,不过几千人的兵马,短短几年竟然杀到了南京,夺了朱允炆的帝位,藩王对抗中央,实在是难如登天!其他诸如下西洋等等功绩也非常不错的,绝对是雄才大略的帝王。

没有于谦的保卫北京之战,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历史了,于谦救大明于水火之中,正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国土无双,寸土不让。

要说大明第一人,文才武略样样精通之人要属王阳明莫属,他的心学影响了后世几百年,培养出了一大批能臣,一代儒生,却立下伟大的战功,依靠知行和一,成为了可以和朱熹并肩的思想大家。

我时常在想也许就是所谓的气节才能使中国在四大文明继续存在吧,对手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中国依旧存在,依旧傲世这一切。什么叫信念,就是这件事办成——死,办不成——死,但义不容辞。纯粹和执着,也是有区别的。所谓执着,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纯粹,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的著作,在作者生动细腻、幽默风趣的笔法下,明朝的人物性格变得跃然纸上。

这本书里有很多篇幅描写大臣,如聪明绝顶的刘基、徐阶、王守仁;忠心报国的孙承宗、袁崇焕;傲慢清高的蓝玉、夏言;奸诈狡猾的严嵩、徐有贞;忧国忧民、赤胆忠心、能文能武的于谦。我最喜欢的就是于谦,更喜欢他“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永志诗句。

于谦出生书香门第,他崇拜文天祥,连对文天祥的画像也尊敬不已,日夜顶礼膜拜。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于谦的座右铭。

中年于谦仕途上一帆风顺,20多岁中了进士,30多岁便升到了兵部侍郎兼内阁大学士职位。他对朝廷忠心耿耿,清廉无私。当蒙古兵入侵,皇帝被抓时,他当机立断,联合大臣们迎朱祁钰为帝,使得国家政局得以稳定。当蒙古兵打到城下时,于谦亲自上阵、冷静指挥,多次击败蒙古兵,最后直接将蒙古兵打回老巢。对于这么一个功绩卓著的大臣,皇帝当然会给他很多嘉奖,可于谦对金银珠宝一概不要,最终只接受了太子少保这样一个官衔。

晚年的于谦是不幸的,被徐有贞陷害至抄家、斩首,当官兵来抄他家的时候,没有抄出任何钱财。没想到这位官至一品,位及人臣的于谦,是如此的贫穷,真令人惊叹不已!

在我心里,于谦是遮风挡雨的大伞,是兢兢业业的孺子牛,是出类拔萃的千里马,是清香传世的墨梅,是耀眼闪亮的星星,更是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石灰。“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难道不是他一生的写照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77位用户喜欢。

一直听老师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好书,而且知道这本书原先是一本网络小说,由于网友们的称赞,作者当年明月就把博客的文章交给了印刷厂,进行印刷,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此书一口气出版了7本,本本精彩无比,所以更多的人看了后还是好评如潮。

几个月前,父亲问我要什么书,于是我便叫老爸去给我买《明朝那些事儿》当看了几页之后便爱不释手,真想一口气把它读完。此书写的是历史上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的兴衰史。

《明朝那些事儿》首本用白话描写明朝正史,轻松幽默地叙述了明朝的建国、治国和亡国的历史过程,这本书的故事曲折不断,语言风趣,情节生动,是一部众通俗易懂的明史。它描述了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灭亡这300年之间的事。这本书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是明高祖迁都至北京,当时的迁都招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不行,不行”这个字天天在明高祖朱棣耳边回,可是当明高祖提出一点建议时他们一致沉默了,这条建议是:北上防寇。

明高祖还问朝中大臣,你们都在这里安居乐业,无忧无虑,你们可曾想过边塞人民的疾苦?最终大臣向明高祖妥协。明朝那些事让我知道了官场的勾心斗角,领略了武将的意气勃发,无数风云人物背后的故事!

啊,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

中学生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5个字,有2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0位用户喜欢。

中学生《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这本书,08年很火的一本书。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应该是毛病:当所有人都在关注一件事的时候,我对它漠然无视。

就像我对待这本书,08年很火,大家都看,我不看。

等到过两年,我也不知道怎么忽然想起这档子事,复制了朋友一本,也好,那就看吧。

然后呢,觉得这本书不错,逢人便推荐,好多人都觉得我是火星来的,嘿嘿。

今天,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高二开始看的,看到现在,很多小说高手估计该鄙视我的。说什么他看小说都是5天看完一本,我却看这么久。对于这个哥们,我只能说,我还是新手~~呵呵,这是谎话,我真正想说的是,哥看书,不是用时间衡量的!哈哈!废话到此,下面正题。

透过这本书,我亲眼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从朱大哥穿着草鞋打天下,到崇祯上吊。300年的历史就这样在我眼前流淌过去,曾经,当我看着朱元璋一步一步雄起,然后老死的时候,我的心里很难过,不忍再看下去,因为每一个英雄的结局,不会像电影那样美好。

历史是残酷的。

我便把书放了放,不看了。

时隔一个月,我又拿了起来,因为我抗拒不了好奇。

那就看吧。那时候,我就在想,我现在看的都是明朝鼎盛的时期,等这本书快完的时候,明朝也该完了。我能不能接受这一个悲剧的结局呢?那时,我觉得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会难过很多天。

可是今天,我看完了。我的感觉是,没有感觉。

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他写完这本书后的感觉是没有感觉。

我不理解,为什么会如此,用我现在不成熟的思想解释:当我看过太多的风起云涌,荣辱成败,所有的"喜剧悲剧,我的反映都是只有一种--释然

在那个波光粼粼的历史巨浪中,涌现了太多太多的英雄和狗熊。

犹记得,满头霜鬓的阳明在石桥边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坦荡。

犹记得,于谦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气。

犹记得,少年戚继光说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情。

一切的一切,终归化为一捧黄土,堙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终化为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空再写点。今天到此为止。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刚刚度过初中的时光,刚刚经历过中考的磨砺,但换来了一个清闲的假期。这个暑假没有压力没有作业,两个多月的长假也许可以用来娱乐、放松、但同时也可以做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事情。例如出去旅游一番,又亦如多陪伴在父母身边,又或者借此长假多读些经典名著,即充实自己又可以在阅读中懂得许多知识。

而我,在这个暑假中也读了一本书,一本讲述明朝历史的书——《明朝那些事》,这部书有十几本,我也没有一口气将这十几本读完,而是精读了主其中几本,每天从时间中挤一点出来读这部书,一读下便发觉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它像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赢得江山后,几十年后,坐在龙椅上的是建文帝,当时身为燕王的朱棣很不服,认为建文帝才华和谋略都不如自己,他能当皇上,我哪点不如他,为什么他能当而我却不能,于是他暗暗筹划如何上位。时机成熟了,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经过数年耗战,终于将建文帝打败,夺走了他手中的皇位,从此开启了永乐时代。之后书中便一一向我们介绍了朱棣在位时如何处理政务,进行改革,以及为何派郑和七下西洋,这段历史本枯躁无味,但此书却用风趣的语言将这段历史描述的是绘声绘色,至今仍令我无味无穷,又忍不住想再去翻阅。

其中读完几本这种历史,我从中没有领悟到许多知识,但让我明白了一个伟大的人应要具备和掌握什么。造反故然不对,但在其登基后,彼时中是一片祥和之景,天下百姓人人叫好。所以看来一个真正有才的人一定要有才,而且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魄力,一个只有有了坚持的信念才能真正成事真正成功,若一个满腹才华的人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但任何一件大事都并非一帆风顺,若一个人没有这份持之以恒的信念,又怎能走到最后。所以读完这几本书也让我知道在自己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想要去做的事太多,若自己下定决定去做一件事,必定要有坚持的信念,否则再多的努力与才华也是途劳。

暑假读一本好书,这一个暑假读完这本书也让我从书外收获颇多,平时自己就不爱看书,但这个暑假也尝试去做了这样一件事,发现也并非不能坚持,一本好书,可以让人收获许,我希望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总有一本好书相伴。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6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在暑假里,我利用百忙之余,看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了明朝从兴起、昌盛、再到衰落的过程。第一部则讲述了朱元璋从一个穷苦农民家出生的乞丐到一统天下,并逐步巩固统治的过程。

朱元璋原名叫做朱重八,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他最初的梦想只是好好地活下去,但经历了社会的黑暗后,他幼小的心灵开始冰冷。

为了混口饭吃,他不得不去皇觉寺当和尚。在那儿,他干着类似长工的工作。甚至还出门去“乞讨”。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不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朱重八无疑是后者。

至正十一年(1351),元朝的末日到了。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统治的大旗。

朱重八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投靠了起义军。耳后,经过一段时间,他又组建了自己的部队。他手下的人才一个个的增加,成为他重要的助力。

他逐步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区域,打了无数次艰难的战役,一点点地蜕变,成为一个冷静、足智多谋、任用贤才的领袖。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位。而这之后,他开始对大臣猜忌,借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屠杀了无数的功臣。为了巩固统治,他又设立了许多机构、制度,有利也有弊。

这本书描绘了朱元璋的成长之路。他生于乱世之中,从赤贫起家,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历经千辛万苦,无数次多过死神的追逐,继续战斗、继续前进。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许多厉害的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

谁会想到,几十年前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

明朝而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98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77位用户喜欢。

战胜自我 · 赢得人生

——读《明朝而那些事儿》有感

初遇《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还是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提及,心里一直念着。这个寒假,再遇《明朝那些事儿》,遍不自觉爱上了。

先来说说它的作者,“当年明月”,一个凭借此书而名声鹤起的公务员。他的真名叫“石悦”,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后来考取了海关公务员。在领导眼中,他是一个很一般的人物。

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怪怪的,“明朝那些事儿”应该是讲历史的,而历史性的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应该用一种很严谨而且专业性的语言去陈述,可他以通俗朴实的语言重点讲了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三百年多年的兴衰历史,他用如此老套、通俗、幽默的手法,将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丰满圆润。尤其是书的正文开头竟然是以一份档案开始,一份非常吸引读者的档案开始。

看过这本书后,方知朱元璋这个名字的来源。原名朱重八,在元朝统治者领导的国家下,经历了父母双亡,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为了能有口饭吃,他跑去当和尚。在寺庙里,他才知道寺里的和尚不念经、不拜佛,他们除了没有头发,其他的行为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而自己作为新来的,所有杂务都归自己做。为了生存下去,他必须忍受着一切。最后他决定离开寺庙去外面讨饭,朱重八好像剩下的只有自己的那一点自尊了,他从讨饭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去最后的那一点自尊。

经历了这该死的一切后,很多老百姓都对元朝的统治不满。至正十一年,由于黄河决堤,在当时元朝宰相脱脱的极力推动下,元朝统治者决定修堤。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由于官员贪污修堤的公款,导致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最终积压了多年的怨气终于爆发了,朱元璋参加了反抗元朝的起义军。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会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被屈服,他们不断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苦痛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是一定会有的,但是每个人面对苦痛的反映各不相同,只要你不低头一定能解决,当我们面对痛苦强大时,就能战胜自己,赢得人生。

历代开创帝王,能影响、创造、造福一个国家的人,一定是具有超强的逆商,战胜困难的特质,每一个辉煌背后都有巨大的付出,能人所不能能,忍人所不能忍,敢人所不敢干。

开学前夕我去参加了为期一个星期的特训营,其中武训最让我记忆犹新,感触最深。每天随着体能训练难度的加大,我看到的是只有倒下,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后退,没有一个是不战而退的懦夫。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我,一次又一次的打破内心的屏障,步伐在前进,这些训练带来的疼痛只是我们成长中的垫脚石。

在成长过程中内心都会有挣扎,想要放弃,但我明白当我坚持下来,就能拥抱更美好的明天,所以我挺住了。成功的秘诀正是坚持不断的坚持,一丝不苟的练习。那几天的课堂上,除了专业性的知识外,传授给我最重要的两个字便是“毅力”。无论是社会上的三类高手,还是三个等级的领袖,又或是我们口中的圣人,如果没有强大的毅力,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反之你会在这个社会上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潜能,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具备挑战自我的勇气,只要每天一直在行动,不断突破眼前的障碍,未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明朝,有你读明朝那些事大结局有感(16篇范文)

战胜自我 · 赢得人生——读《明朝而那些事儿》有感初遇《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还是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提及,心里一直念着。这个寒假,再遇《明朝那些事儿》,遍不自觉爱上了。先来说说它的作者,“当年明月”,一个凭借此书而名声鹤起的公务员。他的真名叫“石悦”,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后来考取了海关公务员。在领导眼中,他是一个很一般的人物。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怪怪的,“明朝那些事儿”应该是讲历史的,而历史性的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应该用一种很严谨而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明朝信息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16篇范文)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16篇范文)94人关注

    回望历史——《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因久仰《明朝那些事儿》的大名,当老妈递给我《明朝那些事儿》后,我迫不及待的捧起书本,钻进书本里。作者当年明月以风趣幽默的话 ...[更多]

  •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6篇范文)
  • 最新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6篇范文)84人关注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今年暑假,我终于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明朝那些事儿》是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全书共七册,主要讲述的是明朝1344年到 ...[更多]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80人关注

    这个假期,我和小伙伴到洪水镇解放村的农家书屋读中国友谊出版社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之洪武大帝》,读完这书后我感想多多。这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的 ...[更多]

  • 明朝那些事儿优秀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儿优秀读后感(16篇范文)73人关注

    明朝那些事儿我也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其情节一波三折,其描述引人入胜,其文风...咳,不乱吹了。我惊艳于它幽默的文风,当我看到朱元璋简介那段时,忍不住开怀大笑,一个活灵 ...[更多]

  •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6篇范文)72人关注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当时,我主要看一些有趣而又易懂的童话和小故事。大了一点后,我又把兴趣转移到动植物类型的书上。到了中高年级也就是现在,我对历史类书籍产生了 ...[更多]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16篇范文)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16篇范文)37人关注

    我读过《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至今还记忆犹新,以往我对明朝的印象,自从看了这本书后,就彻底的改变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自古以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 ...[更多]

  •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
  •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6篇范文)33人关注

    【导读】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500字原来,我是个三国迷。我觉得除了三国,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都是很无聊的..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更多]

  • 读明朝那些事(16篇范文)
  • 读明朝那些事(16篇范文)33人关注

    《明朝那些事儿》一听就知道是史书,在这之前,我也读了一些其他的史书,可总是故作高深,难以读懂读、透彻,可是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它的语言文字大众化,它的故事简单化,是不是 ...[更多]

  •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16篇范文)
  • 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16篇范文)29人关注

    一个雪花轻扬的夜晚,我终于读完当年明月的整部《明朝那些事儿》,看着窗外的雪舞如絮,憧憬着明晨的朝阳东升,我不禁陷入沉思helliphellip这套书,以《明史》为蓝本,文风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