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7:00:03 查看人数:78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1045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35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927字 14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24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697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11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491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77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1410字 19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05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951字 7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33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2675字 15段 9分钟 15分钟 21分钟 173人
月亮与六便士七年级读后感 808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76人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1174字 6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92人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 2521字 12段 9分钟 14分钟 20分钟 197人
月亮与六便士个人读后感 1207字 5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66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669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81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812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19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1230字 8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93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1153字 9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95人
月亮与六便士高中读后感 2047字 14段 7分钟 12分钟 16分钟 163人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看到它的名字,我脑中已经浮现了关于这本书种种猜想。理想与现实,高尚与卑鄙,精神家园与世俗纷争……不过这些半身落入俗套的冲突对决依然深深吸引我前往探寻。后来,我倒吸一口凉气,想再翻一遍却拿不动它。

我一开始对斯特里克兰抱有着这样的看法:我不喜欢这个人,厌恶他冷漠戏谑的神情。他本是一个不严格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生活被形容:“虽然平凡但也不恩惠”、“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溪,蜿蜒过绿草如茵的牧场”,岁月静好的模样,我们许多人向往并所最后归属的那样。但他抛弃社会,偏离轨迹。他平静地、突然地、简洁地反转,老到如一个经验丰富、细致的杀手,更像熟练的医生,为过往的生活打个结,再见!天,他到底藏得多深!

直到我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实际上,我嫉妒他找到热爱至极的追求。

他的才华——说不上是——毕竟学习画图基本笔法都十分笨拙——不是天赋。我惊叹他明知自己不是艺术天才(也许他清楚),后来的道路凶险异常、必然(对,我认为是必然)招致死亡。他的想法一落地,你就明白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他这样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他贫穷,他不需要别人赞美,他孤独,他不需要朋友——诗人有时还需要朋友呢。但,请让我用“爱着”去形容他吧。这样的“爱”是烈火啊,不安的烈火,孤独的烈火,烧毁一切的烈火!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为烈火烧亮的道路活着!啊,多让人着迷。借用原书的一句话描述他,必将是“斯特里克兰是个可憎的人,可我一直觉得他这个可憎的人很伟大。”。

于是我颤抖着问自己:若是某一天,伟大的梦想选中了我,我愿不愿意烧掉所有道德与社会的羁绊,穷尽一生去追求?

首先,平庸的我不愿意。并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但我身上着实有他人的牵挂。我此时不是为自己而活,将来也必定有更多牵丝线。但即使与像父母这样最亲近的人,大概也不会理解我的想法。他们会哭泣,悲伤。我没有理由去做这样过分的事情。但是,我又在平静中隐隐感到不安。我能听到在心底一个微弱低沉的声音悄悄说:“我愿意。”这种感觉就像航行于暴风雨前夜的蓝得让人窒息的深邃大海中。当我确定这声音真实又正不断放大,我知道了,我一直在期许这一天的到来。我很想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自己本身的意义。那一天就是我找到答案的时候。或许这一天不会选中我的灵魂,但我仍然热切盼望。这并不矛盾,因为“渺小和伟大,恶毒和善良,仇恨和爱意是可以在同一颗心里并不悖的。”

这样好像有点“命运论”,不够清醒。不过,现在的我连便士都捡不到,却在这里大谈见到月亮后该怎么办,到是十分羞愧了。

打开又合上蓝色封皮,不由得叹一口气,拿了搁置一旁的作业写起来。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7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4位用户喜欢。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货币,代表显示与卑微,月亮是这世上遥不可及的事物,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代表了无数人心中崇高的理想。

这是一本讲述关于理想和现实的书,正如书中的毛姆所说,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看抬头看天。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放弃了稳定体面的工作和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疯魔一般地踏上了学画之路,从衣冠楚楚地证券经纪人开始流浪,而当现在的生活越背离原来安逸的生活环境,他就离自己的理想越近,灵感也不断涌现。

当然彻底抛弃自己的肉身时,他精神中最有艺术气质的一面终于通过他留在塔希提小岛上的画凸显出来。

斯特里克兰在塔希提岛上贫病交加悲惨死去的一幕令人震惊,这和其留下的惊世名作被毁一样让人惋惜却又无奈。

斯特里克兰的行为让一般人难以捉摸,仿佛一直有一股冥冥中的力量让他着了魔般走上作画之路。

正如作家刘瑜所说“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斯特里克兰的眼中,他的人生价值仿佛就是不顾一切代价,舍弃一切欲望,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无疑是在他自己的人生中绽放了一场盛大的烟火。

在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感到骇然并且敬畏的。

在结尾处,斯特里克兰将自己的画作付之一炬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他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踩着无数追名逐利之人的身躯,打破了一切世俗的枷锁,身旁仿佛是高高在上的圆月。瞬间感觉到在主人公的面前,自己的一切世俗痕迹原形毕露,在一瞬间自己羞愧难当。

作者毛姆在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叙述斯特里克兰的故事,看到了他因为看清人性的宽容,让我在羞愧之余似乎又能找到一丝安慰。也许我无法抛弃手中的便士,单纯地仰望着空中的月亮。

但这是一个人的选择,在我眼中,生活不只是一成不变的活着,也不是不顾一切地追逐心中的理想,也许我们能在两者中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方向,只要专注于此,付出努力我想便是好的。

当然生活中不能没有便士,但也不能没有月亮,没有月亮的人生终将沉沦于便士的铜臭,我尊敬那些追求便士心怀月亮的人,也同样对那些追求月亮的人报以祝福。

也许看完这部作品有许多人对于人生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看法,也许在一些人眼中,斯特里克兰的所作所为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不负责任的,也许在另一些人眼里,斯特里克兰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崇拜的;我想这些都无可厚非。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伟大的追梦者——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只看到天上的月亮,却从来看不到那六便士。现在我们仍然看到天上的月亮,但我们是站在地上仰望夜空。而且当我们的爱情不是憧憬幻想的时候,却发现被月光照耀的现实也是美好的。只是我们谈起我们的生活曾有那么多的快乐,但在当时却从来不觉得快乐,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在新的生活里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暑假里,我读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不得不承认,毛姆被人称为“最会讲故事”的人是实至名归的。

《月亮与六便士》自始至终都围绕这样一个主题,那就是斯特里克兰奇怪的一生,他究竟是在追求什么。斯特里克兰从起初令人厌恶的家伙,到故事讲完后,变得让人同情,这个改变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人生长的过程。

毛姆用“月亮”和“六便士”两种象征诠释了主角——斯特里克兰的一生。“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硬币,它代表了现实与卑微,而月亮则代表崇高。

现在看来,斯特里克兰的故事在现实的语境中更多了几分励志。如今,鲜少有人能像他这样为了实现梦想而放弃一切。他用极端的做法诠释了梦想在他心中的重要性。毛姆塑造的这个人平凡的外表下永远燃烧着一颗赤子之心。最后,他的梦想实现了,是伟大的,虽然代价是那么大,他甚至为此耗尽了一生,如燃尽的蜡烛,在梦想实现之后迅速黯淡、熄灭。或许他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安享晚年。但是他选择了梦想,选择了悲壮。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与现实,正如毛姆所说,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也便错过了那月亮。“月亮”是美好而遥远的,就像人们追寻的梦想,但追寻的过程,也许孤苦,甚至最后会一无所得;“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价值,你想要的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77位用户喜欢。

这是一本关于理想与现实的书。正如毛姆所说,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也错失了月亮。

主人公在已不年轻的时候,放弃了体面的工作和温馨舒适的家庭,踏上艰辛的学画作画之路。从此衣冠楚楚的证券经纪人开始流浪,而当现在的生活越背离原来安逸的生活环境,他离自己的理想就越近,灵感也不断涌现。当他彻底抛弃自己的肉体的时候,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最后离开了文明世界,到与世隔绝的塔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失明之前,他在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他逝世前,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付之一炬。

最终,查理斯的画作出名了,他一辈子潦倒不被理解,没人欣赏,虽说他不在乎,一辈子追逐月亮,但他死后出名是以实实在在的“六便士”为衡量标准的。死后画作的价值连城,原谅了他一生的放荡不羁与辜负,尤其在斯特里克兰德太太看着墙上丈夫的复制画后的自豪,是那样讽刺与悲哀。

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月亮是美好而遥远,就像人们追寻梦想,不顾一切:六便士象征世俗,烦琐的生活,你要的是月亮还是六便士呢?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10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05位用户喜欢。

读完《月亮和六便士》的最后一页,我最先想到的是这句话。就好像这句话本来就在那里,就等着这本书唤它出来一样。

当然,取决于真正爱的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月亮,代表心中崇高无尚的理想,而六便士,代指金钱,地位,代表世俗所重视的东西。

这本书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就是一位为了心中的月亮放弃了六便士的人。这样说也并不太恰当,因为他并没有经过权衡,心中的月亮便成了他的一切追求。

从一名中产阶级的股票经纪人,一个普通魁梧的中年人,一对儿女的父亲,一名乐于应酬的女人的丈夫,突然间逃离了现有的一切,从伦敦辗转到巴黎,又辗转流离到了塔希提岛,最后在如画的岛上找到了他所追求的真谛,接近生命的尾声时,他将他的感悟画在居住的小木屋里,然后用剩下的生命对着他的画作体悟,临终前又嘱咐妻子将小屋付之一炬,只留下他平时的一些画作供世人惊艳。他临终前是安详的,正是因为他追逐到了心中的月亮,有限的生命也就变得充满意义。

对于世人来说,他是个普通,其貌不扬,说起话来又尖酸刻薄,丝毫不会圆润的人,就如同“圆孔里的方塞子”。对于周围的世界,他显得格格不入。对于绘画艺术的追求,他也不追求赞赏,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追寻真正有价值的艺术。

绘画对于他而言,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理由,“有的人没有出生在正确的地方……他们始终把亲友视如陌路,对生平仅见的环境毫无感情,也许正是这种疏离感推动他们远走高飞,去寻找某种永恒的东西,某片能让他们眷恋的土地”,这土地也适用于精神领域。这种追寻是冥冥中的指引,像隧道中的唯一光束,让人不得不靠近。

以致于,打零工也是为了画画,赚够了一段时间的钱,就去画画。

书中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很好的类比,有两名医生,一名特别出色,年纪轻轻就被选为医院的管理层,他却由于偶然的旅行,喜欢上一方土地,当了当地一名普通的检查员,而稍微逊色的一个医生,接替了他的位置,名利双收。在后者评判前者糟蹋自己时,作者进行了灵魂拷问:“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生活在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内心得到安宁市糟践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去的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取决于自身如何定义安宁。

让我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他究竟需要多大的空间?

现代人所面临的世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迭加,更加多元化更加纷杂,如何去追寻内心的月亮,答案连同问题都被埋没在了寻常的热闹中,让人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

人们往往能看到众人所喜欢的东西,却常常忘了自己的真正所爱。

灯光隐藏了星空,雾霾遮住了月光。

多元化触手可得,设置界限反而是难题。

人们热衷于形成统一的观念,然后利用这种观念对他人加以评论,对于“格格不入”的人鲜有宽容。在这种潮流中,不但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也忘记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梦想。忘记了世界本来就有不同的方向。

忘记了要追求月光,就要靠近原野。

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如果静下心来,不妨想想,对于自己而言,真正的月亮是什么,能否为了它,赴汤蹈火,如果不能,请不要用自己的六便士去衡量别人的月亮。不过,在如今的社会中,如果有幸找到了自己的月亮,那就去追随,因为这个物质丰盈的世界,不缺少六便士,缺少的是寻求事物本质的内心,无限地接近本质,伴随而来的,往往也有六便士,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收获内心的安宁。因为没有什么美,是无限接近于事情的本质。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高中800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月亮,代表着一个崇高的追求与理想。六便士,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着一个卑微、平凡弱小的人。

有人跟我说,这本书写的太悲情,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圆满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实现了他作为一个画家的梦,一个平凡卑微的人,已经寻到了他的月亮。一个朝圣者找到了属于他的天堂,一个灵魂的归属地。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话有三句。第一句,作家通晓的是人性,掌握的是人心。第二句,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第三句,上帝的磨盘转动的很慢,但确磨的很细。

我不知道该如何解读第一句话,没有一个人能懂自己,别人又怎么懂自己,自己又如何能懂得别人。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本书的主人公,一个冷漠、无情、粗鄙、疯狂,一点都不懂感恩,一个不折不扣的偏执狂。正是因为这种偏执才使他知道自己的追求及梦想,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放弃一切的人。

舍弃了所有、扔掉所有阻拦自己的东西,家庭、环境、世俗的眼光。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这是艾塔对思特里克兰德所说的话,接受艾塔是为了什么,打开爱情的心扉、是性还是一个可以安心绘画的环境。我一直也没有想通,这些都是他所不需要的东西,这些都是可以阻挡他脚步的东西,艾塔选择他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爱情另一个可以说是血统、一个白人的血统。艾塔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更多感受的是爱,当思特里克兰德要赶走艾塔的时候也是看不见一个自私、冷漠的偏执狂,这也是因为爱吧。

记得一部电视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爱情的道路上永远有一个人是一个人在追,另一个人在跑”。荷兰画家妻子更多的是激情,当激情过后的空虚是无法填补的。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大多也是结束,当所有的激情都已消退,没有了热恋期喋喋不休的话语和甜言蜜语,唯有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双方都会产生一种幻觉,对方不爱自己了或者曾经我爱的那个人已经渐行渐远。爱与被爱都会变得平淡,我们只是缺少艾塔“献身”的精神,你若不离我便不弃,爱是一份执行,一份信任,一种忘我的幸福。上帝的磨盘转的很慢,但确磨的很细。时间是最好的磨盘,磨光了我们的棱角、磨平了我们的梦想。把我们磨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谁又能活的明白,有几个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有几个人肯为曾经的梦想放下一切多余的包袱?不是上帝的磨盘磨平了我们,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磨平。生活并不能压弯我们的腰,只是我们选择向生活低头。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75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5分钟,慢速需要21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读《月亮与六便士》就像一头撞上高耸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彻底解体——伍尔夫

就像伍尔夫说的,读《月亮与六便士》彻底把我的思想解体重构。很早便知道“月亮与六便士”这个名字,以前好像有朋友的昵称是这个,一直充满好奇,觉得很文艺,只是从来没有拿起这本书阅读过。大概这也是一种命运吧,思想过早或者过晚的被解体都不是一件好事,而在这个时候,刚刚好。

她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的丈夫,过去我认为她爱施特略夫,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疼爱和生活的安逸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而大多数的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成了爱情。这是一种能被任何人(或任何事物)所激起的被动感情,就像藤蔓会攀附在任何一棵树上一样;因为这种感情可以叫一个姑娘嫁给任何一个想要她的男人,相信日子久了,自然会生出爱情,所以世俗的见解承认它的力量。说到底,这种情感只不过对衣食无忧的满足,对拥有资产家的自豪,对有人疼爱的沾沾自喜,和对自己有一个家可以掌管的感激之情。女人们生性善良,爱慕虚荣,于是便认为这种情感具有它的精神价值。但在冲动和激情面前,这一感情就失去支撑了。

爱情总是那么诱人,又是那么容易让人误解。爱情的基础是平等,所以不论是身高、相貌、收入稳定情况都是需要对等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解也容易被自己误会,到底是对生活稳定的贪图,还是真的是爱情。都说女生没有爱情,只要一个男生对她好,她便认为那是爱情。但我觉得女生只要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便不会再轻易改变,也不会轻易接受其他追求者的好。大多数的不平等一般是女生比较弱一点,这个时候很容易被人怀疑不是真的爱情,但别人的看法又何必在意呢,重要的是骗不过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是这后果也需要自己承担。同样不平等的问题也会出现男生较弱的一方,以前我是不赞同这种搭配的,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搭配依旧很幸福的男女朋友。但不平等还很幸福的前提是,双方都可以接受这样的不平等,一旦有一方(任何一方)不能接受,那么在一起也是于事无补。不论是哪一种选择,我只能说我会尊重,但至于我会怎么做我也是不知道的,只有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到底自己是站在哪一方的。

戴尔可·施特略夫具有罗密欧的热情,却生就一副托比·培尔契爵士的形体。他的本性宽厚、善良,却总是闹出笑话;他对美有着异乎寻常的感知和鉴别力,却只能创作出平庸的东西;他的情感非常细腻,但举止却很粗俗。大自然在创造这个人时,在他身上糅合了太多的相互矛盾的元素,叫他这个样子去面对令他迷惑不解的冷酷人世,这老天爷真是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这本书的译者提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恰巧我也看过这本书,作家总喜欢把一个人写的极富优点又极富缺点。施特略夫明明那么善良,他的样貌却是丑陋无比,总是受到别人的嘲讽。《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也是这样,盖茨比极其有钱、善良、又看重爱情,但在书的开篇却把他刻画成一个骗子,极其隐秘,当然这些都只是别人的推测。一直看到最后甚至是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才理解了作者的用意。

或许命运就是这么的不公平,善良的人总是那些底层丑陋的人们,或许是因为他们得到的少,所以对社会的要求也不高。反而是得到的越多的人就想要更多,一味的索取。杨澜曾给出这样的评价“当一个人拥有了六便士,他是想要另外一个六便士,还是想要仰望一下月亮呢”。人就是这么奇妙的生物,都是人但思想各异,耐人寻味。我们只能试着去理解别人的生活,却无法尝试各色人的生活。

对施特略夫这个人谈不上喜欢,善良也是需要有个度,对他人好的前提是不伤害自己。之前我也是那种无法拒绝他人的请求,看的书越多反而越懂得取舍。而且我也是外貌协会的(哈哈),对施特略夫只是有一种怜悯之情,但是可怜之人也有可恨之处,他之所以落得被妻子抛弃也是因为他的善良而致,可以善良但不能愚善。

思特里克兰德说:“一个女人可以对给她造成伤害的男人原谅,但是,她永远不会原谅为她而做出牺牲的男人”。

不得不承认这句话很讽刺,但又不得不承认很犀利,正中下怀。大多数女生可以重新接受抛弃自己伤害自己的男人,却永远不会回到对自己好、愿意为自己付出的男人身边。因为知道,即使那个人再好,终究不是爱情,再在一起也是毫无意义。但恰巧那个舍弃自己的人正好是自己喜欢的,都说女人容易被感动,更会轻易选择一个爱自己的男人,一旦遇到了那个喜欢的男人,任凭那个女生也不舍得放弃。女生的爱总是那么卑微。

思特里克兰德说:“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爱的时间。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我是一个男人有时候需要一个女人。当我满足了我的欲望后,我就要去做别的事情了。我克服不了我的这一对肉体的欲望,但我恨它;它禁锢了我的精神;我期盼那一时刻的到来,那时我将完全摆脱了对物的欲望,不受任何阻挠地全身心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女人除了爱情,什么也做不了,她们把爱情的重要性提到了几近荒唐的程度。她们想要说服我们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其实,它只是生活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我对肉体的欲望,这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但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只是我行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的什么事业上的助手、生活中的伴侣等这些要求很厌恶”。

这段文字属于这本书中后部分,思特里克兰德的话一步步瓦解了我的思想,一次次刷新我的观念。以前我会对这种男生不屑,反对他们这样的言论,也鄙视这样的男生。但是思特里克兰德让我对男生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慢慢可以接受这样的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怎样生活,怎样看待爱情。男生不重视爱情,但他们也没有强迫女生重视爱情。重视与不重视只是自己的选择,那么后果也应当由自己承担。

施特略夫太太选择了和思特里克兰德这个evil在一起,最终走向自杀的道路,也是她自己的选择,不存在可怜与不可怜。如果不可以接受这样的爱情观,不想和这类男生在一起,那么我也可以选择做一个强大的女生,也选择把爱情看作生活很小的一部分,毕竟我们还有亲人、朋友以及事业(学业)。当然我还是相信总有那么一种男生的想法与你相契合,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等到对的人,早与晚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怕的是,作者在思特里克兰德的反问“我想知道,勃朗什·施特略夫是死是活,你真的在乎吗”?下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事实上这件事对别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人们继续活下去,没有一个人因为这个悲剧而生活变得更糟。这些顶多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点,顺便感叹一下这就是她的命,或许刚开始大家会因此讨厌思特里克兰德,觉得他是一个渣男,但是之后呢,他还是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陌生人,假如是认识的人,并不会因此与他绝交,还是在一起谈诗论画,并羡慕他身上的天才特质。就连我,作为整部书中人物的旁观者,也越来越喜欢思特里克兰德。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七年级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76位用户喜欢。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好像每年底的时候才静的下心读书,这可真是有点糟糕呢。

读之前其实听过很多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探讨,大家都在说关于理想与现实的选择。但其实我在读的过程中,看到的更多的关于人性的探讨。以前没有读过毛姆的书所以不是很了解他的写作特点。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矛盾。毛姆写人真的很厉害,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斯朱兰,德克,人性的矛盾在他们身上体现的非常充分。斯朱兰极具绘画天赋,极具个性,直率洒脱——作为旁观者也许你会这么认为。但你若是与之亲近,而你只是我这般的俗人,你大概会觉得他自私冷漠不识趣,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抛家弃子,对德克的好忘恩负义。德克也同样如此,是的,作者笔下的他虽然绘画才能一般但是眼光独到,他很早或者说是最早发现斯朱兰是天才,同时他又很惜才,对斯朱兰照顾有加。可是德克的善良和同理心由于缺乏底线,让人忍不住看不起。从不同的侧面来看他们,他们的每一面好像都是人性的极端,当这些在同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你会感到矛盾,但是很真实。天才与自私,善良与软弱,多希望不是这样的组合呀,可是偏偏人性就是复杂。而越是个性分明的人越体现出这种复杂。斯朱兰笔下的其他人物,比如斯朱兰夫人,布蓝琪以及大溪地的那些女人们,毛姆几笔就写出了她们的特点,有很多书友觉得是毛姆对女性有偏见。对此我保留我的意见,毕竟我不曾了解过毛姆和他的时代背景,我更愿意相信那是写作需要,是为了突出斯朱兰的人物特点。

书中关于斯朱兰作品的描写我有点get不到,我实在是艺术素养太低,见识太少,想象力又匮乏。希望自己以后多多增长见识多多接受艺术作品的熏陶,也许那个时候再来读这段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书中大溪地的描写确确实实的让我羡慕了,仿佛桃花源一般,与我一直所幻想的地方几乎没有差别。大溪地于斯朱兰是归宿,不知我的归宿在哪里。更不知是否能够找到,是否有足够的个性去寻找。

可斯朱兰的后半生活的太纯粹了。我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

月亮与六便士七年级读后感800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7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92位用户喜欢。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在遥远的不能再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平和安宁的小岛—塔希堤。平和与安宁包围着的是一片月光倾洒,伴着一位追逐月亮的“病人”。年轻的经纪人查理斯先生家庭美满,拥有牢靠的职业与地位,过着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但这个“呆板乏味的丈夫”,却没有兢兢业业的走完慈悲的“上帝”给他安排好的那一生活。他离开了家,离开了伦敦,去到塔希堤岛上,为了绘画。喝一个英国证券公司的经纪人,一个不再拥有朝气蓬勃的板丈夫,为了绘画抛妻弃子,背井离乡,这像话吗? 可这位先生偏偏就干了这么一件不像话的“蠢事”,并且义无反顾,就像他所说的吧:“不能再耽搁了,必须马上开始。”我对她的做法并不苟同,甚至反感厌恶,认为他弄丢了一个男人最基本的担当,但不得不说他是为妻儿子女安排好了退路的,只是未铺陈康庄大道便离开。严格来说,他为自己考虑的反更少些。他让我明白原来真的有一个人,能不假思索地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否定掉自己的前半生,推翻自己所有的信仰,如同打翻黑夜中唯一的烛台,碰撞生出一地的火树银花,再然后,就只剩下前路未卜的茫然。或许是他所谓“热爱的力量”吧,我没能如愿看见它的茫然无措,只有一位冒险家对未知前路的兴奋与期待。后来故事的发展也没差:他过上了穷困潦倒的生活,也无人欣赏他的画作。唯一的出乎意料依旧是他的不肯回头。

世上追梦的人那么多,失败的数字堆砌起来也不可忽视,我本以为肉体的软弱最终会传染给灵魂,斯特里克兰德先生也最终会湮没,为失败的数字,在天上不轻不重的一笔。可我忘了,他寻找的或许从不是成功,是同许多人不同的,脱离了社会的,灵魂上的不可思议的涅磐。因为总有人打着追梦的幌子寻求利益,披着完美的冠冕干着与世上俗人一般无二的事。才让我忘了,这世上 ,是有一些真正洁净的愿望与灵魂的。而他们,往往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因为阳光,是不需要吩咐便洒下一大把的,怎能轻易被世间枷锁束缚?

最后的最后,这位先生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平静,也终于得了病,瞎了眼,再也执不起画笔了。但也最终在一片喧嚣吵闹中完成了他一生的画作。不得不说,他是伟大的,如同生活中许许多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这群人总是闪着光的。杨澜说过:“当一个人拥有了六便士,他是想要另外一个六便士,还是想要仰望一下月亮呢?”显然,追梦之人都选择去追寻心中的一轮皎月,用行动书写“东隅以示,桑榆非晚”干着追求安逸的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疯事儿,被社会所排斥。

这真奇怪。每一个人都会是斯特里克兰德,都曾经成为过他,都有过想仰望月亮的瞬间。只是有些人放开了手里的六便士,有些人选择紧攥不放,保持着当前的温饱,谁又有资格指摘谁?勇敢之人更值得尊敬不是吗?

没有人想成为愚昧之人,我们也从不觉得自己的笑声会像锅下烧荆棘的爆声。但事实上揶揄嘲讽他人的追梦之旅本就是一件蠢事儿。我们不能总忘不了一个先令可以买到十三只大牡蛎的日子,也不能总不抬头仰望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521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20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小说讲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巴黎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他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斯特里克兰德却在追逐他的噩运,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被梦想俘虏的人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斯特里克兰德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斯特里克兰德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他的头脑里只惦记一件事,仿佛生来就是为这件事而来。他为了能做到渴望的这件事,可以抛弃一切,完全出自内在的激情和热情,有种“时不我待”的契机,如若不去做这事就会感到时时不安与惶恐,完全没法生存及生活下去。可以说,他的整个身心全都被这件事给拽住了,就像他给自己挖了一个洞,有东西拉着他下去,不受自己思想控制。你可以说他“六亲不认”、“太自私了”,但他确实是在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一件一生未完成的重要事情。他厌倦自己的碌碌无为、按部就班,当别人问他是否会想以前,他笑笑,“我不想过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活着只为追求真理,而这真理就是那些自己认可并喜欢的事情。而心心念念做喜欢的事情,什么时候启程都不晚,也许某时像有人指引一般,让你靠近,明白自己来到这世上真正的意义。

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只能作为理解他作品的一个入口,却不具任何普遍意义上的借鉴价值。相对而言书中真正聪明的倒是二流画家戴尔克∙施特略夫,他知道自己不具开创性的绘画才能,便专心画画糊口。他有自己的画室,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也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他完全明白创作的痛苦,“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

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当然,故事里他低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天才的破坏力,但这只是情节的偶然,不是施特略夫的必然。

施特略夫虽然艺术才能极其平庸,他自己本身只能画些庸俗的题材,水平很一般。但是他能欣赏思特里克兰德的天才,感受到思画中蕴含的艺术之美,即使这种艺术之美还未能被当时的主流审美情趣接受。出于对美本能的向往,他无私地资助思,帮助他。他虽然是个平庸的画家,但是在为人上却有伟大之处。他自己无法创造美,但是他那种欣赏美的才能以及对人的热忱正直,让他变得伟大而不平庸。这是普通人而能伟大的典型例子。我很喜欢他,因为我觉得这是才智普通的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了。才能是天赋,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但是性情和品味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的。

施特略夫曾说过的一段话:“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毛姆让施特略夫这样一个毫无才能的画家来讲这句话,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张力。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如何超越平庸呢?就是要有勇气去感受体会想象那些天才所经历的思想折磨啊!

斯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这两种人生,一个是伟大的不幸,另一个是平庸的幸福,如果一个人能够选择的话,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却在选择的同时又都对遥远的伟大趋之若鹜,不断幻想非凡的莅临。但要知道,“伟大”实在是一条灵魂的不归路. 如果狠不下心来伤人伤己,那还是施特略夫的路走得更容易些。但即使是施特略夫,因为理解了美,意识到了天才的可贵,也不得不忍受无穷的屈辱与折磨来完成他的理想主义。到最后,真正的理想与结果根本无关,就好象斯特里克兰德必须画画,哪怕失明;而他画画这件事却与画根本无关。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与现实。正像毛姆说的那样,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也便错失了那月亮。”月亮”是美好而遥远的,就像人们追寻的梦想,但追寻的过程也许孤苦,甚至最后会一无所得;‘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价值。你的要的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个人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0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一个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证券交易人突然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抛妻弃子,身无分文的来到巴黎,在一间破旧的廉租房里开始了自己的第二重人生。没有蓄谋已久,不是头脑一热,他像是被魔鬼抽走了灵魂,被命为画奴,终其一生只为画画。对于世人的指控,情人的以死相逼,他冷酷无情,岿然不动;对于朋友的接济与善意,他理所应当的接受,还不断打骂欺辱他们。这样的奇幻,却又有种魔力在震撼着我们,他技艺粗陋却坚定地强调“我必须画画”,他在临终前瞎着双眼却将生命的那种明艳、壮美、力量铺陈在整个房间,又甘愿将其付之一炬,他把生命托付在画纸上,只有用颜料填涂才能拥有色彩。

坦白说,毛姆笔下的这种人是不存在的,相比于原型来说更像是毛姆自己的理想化身,是为歌颂理想而存在的人物。原型高更在做出改变一切的时候也是经历了诸多选择和考量的,但文中的斯特里克兰却是直截了当的改了行,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从全书来看,正因为他是斯克里特兰,所以他一定会这样,对于世俗的抛弃,道德的背离,人际关系的逃脱,正证明着他不具有社会人的特质。一切的社会行为,包括给人做翻译,和朋友的爱人建立情人关系,都是为了生存和原始需求的服务,是对社会的妥协。而他两次搬迁,从高度文明的上流阶级到鱼龙混杂的底层阶级,再到无管辖的自由状态,隐居大山深处,都体现着他在想方设法逃离人类社会的枷锁,所以如果用道德标尺去衡量他是不公平和没有意义的。

而这样的斯特里克兰却有着超脱常人的地方,那就是必须要去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说我必须要去做什么,是因为权衡利弊下这么做更有好处或者更符合道德标准,但很少有事情是无缘由的必须要做,如果有这样的人,在车流中一定要逆行,没有任何理由,仿佛神明的旨意一样,我们八成会觉得他疯了,而斯特里克兰却正是这样,在社会的洪流里非要无故的逆行。

而支撑这种不明智逆行的正是理想。想法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像是一棵小树,不断的开枝散叶,有的被人砍掉了,有的自己脱落了,而理想则是树的主干,在我们成熟以后没有道理的去坚持,去喜欢,去奋斗,有的人能找到自己的主干,在故宫修40年的表也不觉得无聊;有的.人在沙漠里科研十几年不能与家人通讯也觉得付出值得;有的人像斯特里克兰一样抛弃一切在西单的地铁站歌唱。他们是幸运的人,但大多数人可能找不到自己的主干,最终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过着效益第一,职称优先的中产阶级生活,但偶尔还是迷茫,像是书中局促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一样。也许我们暂时不幸,没找到可以为之奋不顾身的理想。但通过这本书,我想说的是,我们还有可能遇见理想,还有时间为之奋斗,在斯特里克兰完成生命里最宏大最震撼的巨幅图景时,那明黄和鲜红交织的是生命的激越和力量,是理想的荣光,这种淋漓尽致的激情和意志仿佛命运交响曲结尾的休止符,无声却激昂回响。我被震撼了,理想太美,为坚持理想还是屈服现实举棋不定的人,还没遇到理想的人们,要敢想敢梦。

理想啊理想,我愿为你臣服,献上我的生命,做你永世的奴仆。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我对这本书有一种本能的敬畏感,因为作者写着毛姆两个字,只有身为学渣的同类们才能明白这种感受。那种所有听不明了的名人名言总有毛姆的一席之地。本能的敬畏,还因为那些绕口的外国名字。

斯特里克兰,我难得的记住了这个外国名字,读完之后,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也是一个怪人,因为我完全能理解斯特里克兰的一切行为。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与我何干。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两个相悖的想法——不顾一切追寻理想,还是脚踏实地赚取面包。斯特里克兰选择了前者,我选择了后者。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可耻,面包和理想同样伟大。真的只能感叹,小说毕竟是小说,斯特里克兰有一个虚荣的太太,现实生活里,可能就是个温柔的太太,斯特里克兰估计就要背上更多骂名了。

我和主人翁一样,不怎么在乎别人的眼光的。每次在与母亲的“催婚辩论赛”里,即使我说服了母亲,她总是以“人们应当这样”来绑架我。对啊,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件衣服好看,可只有自己知道穿着舒不舒服。亲戚说这套房子这儿好,那套房子那儿好,可掏钱的并不是他们。仓促的结婚了,要接受后果的,也是自己。为什么要在乎呢?不外乎是道德绑架罢了。在不妨碍到别人的程度里,我尽量的随心而欲。当然,其他人也别企图要来妨碍我。这一点我十分认同斯特里克兰。

我是个心里有远方,但愿意活在苟且的人,没那么大的勇气,完全的破釜沉舟。矛盾。奔着理想去,很多都不可预知。奔着生活去,又做不到卑躬屈膝。

在读到斯特里克兰填满壁画的小屋时。我竟然有点热泪盈眶。替他高兴,为他感动。舍弃了那么多(或者对他而言这不涉及到舍弃),有成果是多么的令人感到幸运和幸福。或许还有一丢丢的羡慕。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书的内容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家庭,放弃一切去画画。果然有很多人读完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应该勇敢追寻自己的崇高理想,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然后全盘否定安定体面的生活方式及现今社会状况,一本正经地给自己灌鸡汤。

考虑问题的逻辑从来不应该是简单的是或否

首先,作为一个普通的新时代社会青年,大家的普遍状态是的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但客观条件不允许,或者又是自己能力有所欠缺,甚至自己也犹犹豫豫不太确定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我这时候看了这本书,脑子一热,就觉得我不管我要追求自由,你们不懂我,这个社会太世俗太虚伪了。非要等现实给自己来一巴掌才能幡然醒悟。

思特里克兰德会有这样的所作所为,是因为他既可以无视社会舆论,也可以完全不在乎物质享受,本质上就是对这个社会无所求!他是这样说的:“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种纯粹的喜爱,拼搏奋斗是为了好工作,好生活,或者说是选择的权利,努力也都是想要一个结果的。我们的兴趣爱好也只是被称为兴趣爱好,如果真的达到他那种程度,我们根本不会自责和懊悔过去的不作为,然后发誓要好好努力;而是会像网瘾少年沉迷于吃鸡游戏一样无法自拔。生活中对于我们来说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太多了,父母,朋友,甚至逛街吃饭,玩玩游戏,追追剧都在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普通人更重要的分清主次,追求利益最大化。想要更好的生活,可是觉得努力奋斗太辛苦,目标其实没那么重要,安于现状也没什么不可以;如果不甘心就这样下去,对世界还是充满好奇,那多去尝试也值得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没有对错高低之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心。

想要诗和远方,不妨先安顿好眼前的“苟且”生活。做好本职工作,不给家人增添负担;然后付出比别人多数倍的财力精力,慢慢的打磨自己;最后无论结果好坏,都能自己承担。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著名的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和他七十多岁是的著作《刀锋》,短篇小说集有《叶的震颤》、《卡苏里那树》、《阿金》等。“毛姆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剖析人的内心世界。他的笔锋像一把解剖刀,能够挖掘出隐藏在人们心底深处的思想活动。”

毛姆的作品,让人对于艺术有了一层不一样的感觉。他的小说扣人心弦,让人每每深入其中而不自觉,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月亮与六便士》通过一个作家的口吻讲述一个普通人,突然放弃原本宽裕舒适的生活,像“被魔鬼服了体”一样迷上画画,最后,远走他乡追求理想。在异国受尽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后,他最终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在那里,他终于找到了灵魂的故土,并在那奔放和原始的热带岛屿上完成了许多令后世景仰的杰作。”通过描述这样一个人,毛姆探索了“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的产生与本质、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正如他所说:“一个艺术家你可能不喜欢他的艺术,但无论如何你不能不对他感兴趣,他的作品使你不能平静,扣紧你的心弦。”对于艺术家,人们的界定界线很是模糊,有人觉得他是个很伟大的人,很了不起的人,但也许另一些人便会觉得他就是一个神经病。对于一位艺术家或者是一件艺术品往往都是充满争议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是名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艺术技巧还是人人都有资格理解的语言。?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作者认为“艺术史感情的表露,艺术是使用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艺术品,它是一种大雅大俗的东西,就像酒一样,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总是会有不同的认识。大雅大俗的东西,往往是流传最久远也永远不会过时、富有魅力的东西。

艺术在人类文明中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我认为,若文字是人类文明与自然中最重要之处,那么艺术便是人类超出人类自身的创作。对艺术接触的越多,你越会感觉到它的伟大魅力与不可思议之处。

“我想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羞于使自己的感情外露,因为怕人嘲笑,所以都约束着自己不给人以傲慢自大的印象。我们对自己的一些荒诞不经的行为遮上了一层保持体面的缄默,并不认为这是虚伪。我们讲究含蓄,并不是口无遮拦,说什么都直言不讳。”我觉得艺术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敢于表露,艺术家和哲学家一样,他们敢于将自己所思所想,敢于将自己的一切,表露出来。曾有人说,“真正的模特儿,是将自己的灵魂撕开,展现给下面的观众,她的一个眼神,就可以引发一场战争,或者止息战争。”

我个人认为,一件艺术品。当你认真的去欣赏它、理解它的时候往往你不自觉得就会发现这位艺术家的了不起之处。我一直觉得,艺术是一种灵魂的碰撞。当艺术家在创作之时,它是大自然或者是茫茫宇宙中的任何情感与存在和艺术家灵魂的碰撞,而当我们再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是和艺术家的灵魂、艺术品的灵魂以及大自然中的不同的情感与存在的一种碰撞。任何一件倾注艺术家心血的作品都是很了不起的,都有一种灵魂的交流与碰撞包含其中。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5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95位用户喜欢。

月光正好,年少如初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夜幕已至,窗外依旧是灯火通明的繁华世界。一天的悲喜在潮落后得到平息,或许这世间最好的东西总是在距我们遥不可及的地方闪耀着,我们不断追寻,一边失去也一边重燃希望。这一路,走着梦着,有些犹豫伴着彷徨,少年你仍青涩如初吗?在我们负重前行了很久以后......

银行家查尔斯是个已至中年,事业有成的男人。为了追寻他心中隐秘的绘画梦想,他在无人预料的一天里突然抛妻离子,弃家出走。放弃了体面的生活,忍着贫寒,他也从未想过再回到从前。当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因为对家庭的不忠而离开的时候,却出乎意料的发现他只是想要画画才远走他乡。

这世上,原来真的有人在“负重”前行之后仍然心存坚定的信念;原来真的有人可以“逆转”时光成为少年不顾一切的去追梦。就如作者所言:“在我看来,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的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大的个性呢!”查尔斯从没在意过别人的看法,一心只想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使不被肯定,历经嘲笑,那份对于绘画的坚定他没放弃过。即使在最后他完成了巨型壁画,他的妻子也遵照他的遗嘱一场大火将它烧为了灰烬。那份持久了一生的执着,竟如少年一般勇猛青涩。而这一切最终在火光中得到平息。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抬起头看见了月亮。”我们现今的生活或许无法做到像查尔斯那样一心追逐月亮,但我们也应该保有那份坚定,在人生无数个分岔路口不至于为了“六便士”而迷失方向。命运也许残忍也许幸运,有人在看遍官场险恶后悲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有人在顺遂一生后感慨“波澜壮阔的人生才能让人感到生存的意义”,还有人在决定走出时间后写下:“不要绝望,在此告辞”。他们的故事闪耀在历史长河之中,相比还没来得及书写历史篇章就淹没在人群中的泛泛之辈,他们显得栩栩生辉。月光下,少年还是那个少年,即便风尘仆仆眼眸中却还闪着憧憬。

原谅我成为不了伟大的人,只能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原谅我成为不了你想象样子,做着你永远无法理解的事情。查尔斯这一生的独白正是如此,在世俗目光与“皎洁月光”中延续着。谁都热爱理想想要奔赴山海,却不甘在碌碌无为中认清现实。或许知道我们的生命消逝在时间长河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才会就此结束。可少年该会是阳光明媚,一心向前的那群人。

这世上还有大把美好的事务等着我们去探寻,所以愿我们不会成为夏洛克一样一心追求“六便士”的人。也无法成为只追寻月亮的人,脱离了“六便士”也追逐不到月亮。但愿我们在历尽千帆之后还能保有最初的那份纯真。在喧扰的尘世中,不时的能看到月亮。或许时光只是生命带给我们的考验,初心单纯你我就从未改变。

少年你仍纯然不动吗?在我们历经平凡生活很久以后。可我只愿你还是那个明媚的少年,当我们满身尘风归来的时候还可以认取的那个少年。此刻,月光正好,愿你我还能年少如初。

月亮与六便士高中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47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毛姆的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前面一小半花了我快两星期的功夫,每天睡前看一段;后面一半却在两个晚上就看完了。毛姆确实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罗嗦了小半本书,前面还写得跟论文似的,当你快没有兴趣的时候,突然来了个转变,发生了大事,于是你一路飞快地看了下去,还激动得不行。

读完全书,我也没发现哪里提到月亮,哪里又提到六便士,不知道他为什么起这么个名,也许只是个名吧。实际上我对毛姆基本是只知道名字,刚才google了一下才看了他的生平。又有说法说这本小说是以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基础的,于是我又google了一下高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虽然高更确实落魄过,确实跑到过塔希提岛,也确实画了很多原始生活的画。但小说本身确实和高更关系不是很大,没有高更这个人也完全没有关系,倒是毛姆在那里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先说一下大概的故事。作家先讲了番某画家如何如何优秀,他的画如何热卖,他的家人如何八卦等等。然后就讲“我”在伦敦,混一些文学类的日子过,认识一些人,其中一位是个证券经纪人的老婆,她自己不写,但热爱文学及文学男女青年,于是经常请他们吃饭。偶尔遇到她的丈夫,发现就是个标准的老实的职员类型的中年人,也不说话。然后他们去度假。这已经是小半本书了。

当我正要看不下去的时候,突然间,这位老实的事业小成的职业中年突然跑掉了,抛弃了家庭,金钱,职业,什么都不要,跑去了巴黎。然后这位妻子就讲作家帮忙去巴黎找他。这位中年男子已经变了个人,完全不讲情理,对家庭社会这一套完全失去了兴趣,也完全不认为自己所为有什么不妥。他全部身心都在画画上,自称感受到了召唤,整个人受到某种力量的支使,而不再是他自己了。

虽然“我”不认为他画得如何,另外一位二流画家却认为他画得很好,不世之作,于是老是借他钱,帮助他,他快病死了还请他到家里去养病。此人养病期间勾搭上人家二流画家的老婆,二流画家自己只好离家出走。三个月过去,突然间,二流画家的老婆自杀了,而他仍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留下了一幅以这位可怜的女子为模特的画,二流画家深为拜服。他还明说,这位女子他根本不爱,只是需要一位模特,画完了,就没用了。

后来他请“我”去看了三十来张画,“我”感受到他在其中的挣扎。然后数年间没有消息。后来他就成了名,死在塔希提岛上了。于是“我”就到这个地方,采访了一些人,了解到他在这个岛上的生活。他同土著女子结婚,生了孩子,住在茂密的丛林里,一直画画,后来生了麻风病,于是死掉了。

从这位画家,书里叫斯德里克兰德的,出走巴黎并以一幅毫无人性的态度出现开始,毛姆实际上已经取代了传说的高更,不管高更自己是否真的经历过这个心灵历程,我想毛姆是经历过的,他把这些想法全写了出来。

一开始的思路是人生没有意义,你必须尽可能活得有意义些。为此故,你可以牺牲你自己,这许多人可以做到,你可以牺牲其他人,这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书中画家表现得对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概念,他已经根本不想这个问题,他自己的身体没有关系,别人的身体也一样没有关系,一切只为了他的画画。

其次这个意义到底是什么,一个人怎么去探究它,如果能有所感悟又如何表现它?上面提到的“我”看出他在挣扎,便是在此处挣扎。这位斯德里克兰德已经有所感悟,并且在他的画上有所表现,但画风仍然不统一,没有一个完善的思路,也就是他还不知道如何精确地表达这种突破,以及他是否可能去表达这些,以及是否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去表达。

到后来在塔希岛上,毛姆开始转向思考如何生活去达成这个意义,以及是否一定要走这种六亲不认的道路。他举了一位正要获得提升的外科医生的例子,他在亚历山大城突然觉得像回了家,于是放弃一切,住在埃及当一名低下的海关检疫员,但也从来不后悔,感觉自己活得很好;又有一位农民,他在太平洋小岛上开辟了自己的农场,盖了自己的房子,生了孩子,只等着自己儿子长大接班,他也很快乐。

在前面,毛姆讲究的是突破人性的枷锁,似乎只要突破这些后天的束缚,人就得获得生活的自由;但我感觉到在后面毛姆自己突然对这个结论变得不自信起来,转而描述了其他一些只是听从内心召唤但并不反驳人性的例子。而在此之前的巴黎段落里,作家甚至借画家之口说了许多对女性甚为不恭的话,似乎女性都是在把杰出的男人往人性的火坑里拉,甚至于二流画家的老婆也是在此举毫无成功希望的情况下才自杀的。

实际上毛姆在靠戏剧成名后的第一部小说就叫《人生的枷锁》,这似乎成了他一贯的主题。单就这本小说而言,我不认为他对这个问题解析得很成功,但这仍旧是一本很好的书。

毛姆确实是讲故事的好手,其实挺无聊简单的事也被他讲得高潮迭起,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也显得很有内容。说起来大段的内容是他自己在说,既不是故事,也不是背景,夹杂了各种心理哲学社会的描写,但仍然不失有趣。毛姆生前就极受欢迎,但似乎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不受评论家的喜欢,就好像伟大就不能畅销一样,而毛姆卖书的钱可以在法国买别墅并住到纳粹入侵。但毛姆自己说他是二流作家里的一等人物,也真是谦虚了,他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说是一流应该没有问题。

月亮与六便士高中读后感800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16篇范文)

一气呵成的看完,是因为无法忍受近期精神世界的贫瘠,可是我精神世界的丰盛又为何依赖于书籍的.刺激?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给我的总体感觉相差无几,我个人目前对他也并说不上有多么的喜爱。他笔下显而易见的男女不等与物化女性是我最反感之处。但他的言语中透露的诚实幽默却会带来短暂快乐,以及他或说他笔下人物看待事物的超然会让我些许欣赏。阅读的时候有些灵光一闪的想法又转瞬即逝,本来明明能够抓住却被错失的感觉。然而,我知道那感觉会再来的。“月亮与六便士”究竟何意我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月亮与六便士信息

  •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16篇范文)
  •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16篇范文)78人关注

    一气呵成的看完,是因为无法忍受近期精神世界的贫瘠,可是我精神世界的丰盛又为何依赖于书籍的.刺激?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和《刀锋》给我的总体感觉相差无几,我个人 ...[更多]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6篇范文)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6篇范文)56人关注

    《月亮与六便士》中“月亮”指的是诗和远方的田野,是理想而“六便士”指的是眼前的苟且,是现实。而当你面对这一选择,你会如何抉择呢?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他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