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07:00:03 查看人数:59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1565字 7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284人
2024寒假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453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21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789字 4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86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5271字 43段 18分钟 29分钟 41分钟 252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609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14人
名著读物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852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27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782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34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759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55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 1009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21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727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60人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570字 7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86人
追风筝的人高中读后感 1047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25人
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783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12人
暑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860字 4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53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712字 8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59人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1168字 5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48人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6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水充沛的夏天因为闷热而散发着潮湿的韵味,滚烫的风像蛇一样缠绕在窗口的树上。一直艳红的风筝飞入眼帘,划破了我心中的风筝线。 ——题记

一直以来就对阿富汗这个富有神秘色彩而又多灾多难的国家充满向往。去书店买书时便一眼相中了这本《追风筝的人》。 故事的主人公阿米尔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有一个同样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朋友。又到了一年的冬天,阿富汗的传统“赛风筝”又开始了,按照惯例,那些被击落的风筝可以被看作是胜利者的奖赏,哈桑聪明机灵,是个追风筝的能手。

某年冬天的赛风筝会却让阿米尔和哈桑友情彻底的决裂。那次的比赛,阿米尔成了冠军,哈桑为小主人去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习惯了哈桑的一诺千金,阿米尔知道他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他满心欢喜地等着哈桑为自己带来战利品,可哈桑迟迟没有回来,阿米尔只好出去寻找。可却在找到哈桑的那一刻惊呆了。

原来,追到风筝的小哈桑遇到了麻烦:正被几个曾经找过阿米尔麻烦的坏孩子胁持,对方逼迫他拿出风筝,而哈桑不愿意,于是,势单力薄的他因此遭受了自己人生最大的耻辱——被这几个坏孩子强暴了!而即使在这样,他死命地保护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残酷的一切,站在巷口的阿米尔全部看在了眼里,可是,他却没有勇气上前制止!那次事件之后,阿米尔内心就开始被羞愧与痛苦所折磨,他知道自己很对不起朋友,自己懦弱,虚伪愧对朋友的忠诚。这样的感觉一直把他压不过气来,终于,他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让父亲赶他们走。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伤害,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虽然父亲执意留下他们,他们还是黯然地离开了。

几年之后,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先前优越的生活没有了,在美国的日子,他们过的很窘迫,可父亲还是一贯地有担当,靠着父亲卖力的打苦工,阿米尔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直到父亲去世。对他而言,平淡的生活正好是他用来淡忘过去回忆的良方。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责任.。

跟哈桑的儿子谈到他父亲追风筝的时候,阿米尔充满了钦佩和尊敬. 他带着哈桑的小儿子一起去放风筝。这个结局很完美。至少我这么认为,因为起码阿米尔在自己犯了错的多年以后,还能有重新赎罪的机会。可是在现实中呢?又有多少错误能让你重新赎罪?窗外一场大雨带我回顾我的记忆。小学的时候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她能够了解我的心事,能够抚平我的创口。朋友间吵架也是难免的,但是那一次我们吵得特别凶,我对她恶语相向,拿她的弱点说事,她涨红了脸,不跟我说话了,我也没有去理他。直到我上了初中,她不再和我一个班,不再把所有事情都告诉我,我才明白当时给她的伤害有多大,而且我已经不能弥补了。

在某些方面,我觉得我和阿米尔是那么的相似。我们所有的年华像是世界中心的一张网,从里面到外面慢慢地变稀淡。我们是蛰伏在中央的小小的蜘蛛。我们慢慢长大,身子底下的网慢慢变稀,很急的想要将网补起来,但是无意间把洞越扯越大。阿米尔的成长里并没有很多温暖开心的枝节,所有的叶子都长着锋利的边缘,划破他的手指。他的成长滴滴答答的流着血。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想起小学时背得最熟的一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阿米尔和那些野草是一样的,可能在成长的时候被折断或是踩在脚底下,都可以很快地恢复元气长起来。但是如果遭遇的是一场大火,可能很久以后都没办法恢复,可能从此以后不再恢复。于是—— 野火烧不尽。春风也吹不生。

2024寒假读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好几次看不下去,阿尔米的懦弱和对待哈桑某种扭曲的心理,让我深深的为哈桑感到悲哀,想把书给扔了不看。

直到他开始寻找哈桑的儿子并开始为之改变的时候,我才真正有了看下去的动力。

人一旦犯了错误,似乎有三种选择方案。

一是逃避,把这个错误永远的压在心里,任其发酵,但似乎结局并不美满,那就是每每午夜梦回时,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随着时间推移,这份谴责会越来越深;

二是把它不认为是一个错误,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变成自己这样的人,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疯狂,更加痛苦;

三是把这个错误纠正过,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把原本弯的道路纠正过来,这也许会很艰难,但至少能让良心受到安慰,自己能一夜好眠,这也是唯一能让自己重新变成好人的道路。

战争受苦的永远是那些最底层的人民,而伤害最大的则是那些还没来得及长大的孩子,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没有形成完整的人格,时常面对人性的丑陋,却很难碰到原本和平世界里的善良,当他们觉得世界都是黑的时候,他们要么选择死亡,要么选择成为黑暗中的一份子。

____寒假读《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一个对书没有兴趣人,一次偶然,让我有机会翻开了这本橙色封面书,翻开了,就欲罢不能了。原本以为以这样一个有意境题目命名书,应该展示是一幅唯美画面,然而情况却完全相反,这是一部震撼人心作品,读过之后,我心久久不能平静。

《追风筝的人》讲述是一个阿富汗少爷阿米尔和他仆人哈桑之间点点滴滴,也是阿米尔对哈桑从犯错到后悔再到去设法救赎过程描述。书中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特点,阿米尔、阿米尔父亲、哈桑、阿里、拉辛汗,他们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人性闪光点。从阿里身上,我看到一种忠诚尽职尽责,这在哈桑身上也有同样体现,他对阿米尔少爷保护,甚至就算牺牲自己生命也毫不犹豫,这似乎已经超越了忠诚这个词界限,这是真正朋友之间两肋插刀,又或许这是这份同父异母兄弟之情本能反应,无论是那种,都体现了哈桑那种人性光辉,一种无私付出。而在阿米尔一直为自己怯懦,自己自私而愧疚时,哈桑却早已原谅了他,没有再提起以前事,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照片上他依旧笑容灿烂。而这本书主人公,也就是阿米尔,虽然他曾因为太过怯懦,太过自私而犯下一些可能永远弥补不了错,但他却始终背负着这个罪责,说明他还是一个善良人。在书后半部分中,主要讲述了他救赎自己过程,他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兄弟后,悔恨万分,不顾自己生命危险去救自己侄子,这正是一种自我救赎表现。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是不知道自己错了。书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获救",人一生难免会犯错,面对这些过错,我们不应逃避,而是试着去弥补,即使永远都弥补不了,但至少一些善行能让自己解脱一点,心安一点。这正是我从阿米尔身上学到,故事最后,阿米尔还在追逐那只人性风筝。

读过《追风筝的人》,我从阿米尔身上学到要将罪行转化为善行,从哈桑身上,我学会了"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也开始追逐起了那只能点缀我生命,让其大放异彩风筝。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80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71个字,有4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8分钟,朗读时长29分钟,慢速需要41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高中(1)

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这本《追风筝的人》终于看完了。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有时,我常幻想自己来自未来,这样,我就会对未来某一天发生的突然变化,更加从容。这是一本关于救赎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友情、善良的书。

对于这本书所写的年代与历史,由于年幼,我并不清楚,只知道是一个连年战争,充满硝烟的地方,在我的意识里,那里的人民饱受战争的折磨,所以根本不会想到那里也是一个春暖花开,羊肉串飘香,孩子们可以无忧无虑追风筝的地方。

而在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阿米尔与哈桑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如果说他们是朋友,那为什么当哈桑被一些年龄大的孩子欺负时,阿米尔不挺身而出,却沉默和逃避?如果说他们是主仆之间的忠诚之情,那阿米尔为什么要在十几年后再次踏上这个充满战火的土地上来救赎呢?

从这本书里,我看见作者对种种苦难和暴行毫不讳言,用一种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承载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所有欢笑和悲伤。没有因为对故土的爱而回避了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却也没有刻意嘲讽,只是去还原并且理解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的选择,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快乐。

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谊从放风筝开始,很多年后,能让阿米尔记忆犹新的依然是和哈桑追着风筝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追风筝的过程中,看清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尽管小说的叙述如同流水一般,将故事的发展情节徐徐展开,但作者内心确如同奔腾的潮水,想卷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正反两面。一冷一热,使得整本小说有了正常的体温,甚至能让人听到书页里的血脉的流动和心跳,最后都冲破作者的身躯和思想,变成宽广的河流,沉静而包容。

可能就我目前的生活状况,是不能体会作者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但我能从作品中体会他作为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尊卑,作为贵族与贱民的隔阂,作为朋友和兄弟的真情,以及对历史和现无法转变的种种无奈却又想要倾诉的一种诉求。

《追风筝的人》将两个不同人生的人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运用生动而细腻的刻画,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不得不说,这些是吸引我继续读完它的一个理由。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高中(2)

《追风筝的人》,一本好评如潮的书。短短几年时间,该书已在全球销量超过800万,一本好书不一定畅销,一本畅销的书也不一定是好书,但《追风筝的人》绝对是一本既畅销又极具可读性的书。该书讲述的是在阿富汗,那片饱受战争摧残的土地上,两个小伙伴的故事,确切的说是两个兄弟间的故事。对于阿富汗,或许太多的中国人都是很陌生的,而作为美国人来说,给那片国土上的一些人带来了一段难以遗忘的惨痛记忆,但对于阿富汗,他们也存在着诸多的疑问,虽然美国人在阿富汗的战争中取得他们所谓的胜利。而作为一名出生在阿富汗,移民到美国的作家,阿富汗的根依旧保留在他心中,血液里是割不断的阿富汗情节。写一本关于那片国土上的故事,对于作者来说,更像是在讲述他或是他身边的人,娓娓道来,让你随着故事脉络的发展,陪伴作者亲历阿富汗,去感受他们的故事。

还是让我从阿米尔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哈桑开始吧。虽然哈桑对阿米尔有着异乎寻常的忠诚,阿米尔却一次又一次的侮辱他,伤害他,背叛他。阿米尔的行为确实可以称得上“卑劣”二字,可是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发自内心的原谅他。因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阿米尔,他懦弱、胆怯、过于敏感、满心嫉妒,但也正是这个阿米尔,内心柔软,有着超乎常人的道德感,对自己无比苛刻。正因如此,在受到无法抗拒的诱惑和无法言喻的苦痛而对最忠诚的哈桑作恶的同时,他一生都为此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直到他历尽千难万险,了解了身世的秘密,设法收养了哈桑的遗孤,他才得到了最终的救赎。

与性格复杂的阿米尔相比,哈桑简单得像个符号。他忠诚、勇敢、善良,他说的第一个单词“阿米尔”决定了他的命运,决定了他只为阿米尔而活。阿米尔视他为仆人,看着别人打他见死不救,嘲笑他不识字,甚至用收到的礼物诬陷他偷窃:但只要与阿米尔相关,他什么都能原谅——虽然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无怨无悔。但是,从他最后为了保护阿米尔的房子而死,我想,他真的从来不曾后悔过。他用生命实现了他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他那种不含任何杂质的纯粹信任、忠诚和爱,让兔唇的他成为了我心中一个天使般的存在。

看了这本书,对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喜欢这本书的风格,它所包含的东西很多:责任、诚实、爱情、友情、宽恕和赎罪。每个人都有可能犯下错误,但关键是承担错误的勇气,在很多时候,因为脑袋瓜里一时错误的念头,导致错误的行为,伤害到其他人,碍于面子,碍于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有时候选择逃避,逃避我们的错误,逃避我们对其他人的伤害。

这本书就较深刻得写出作者为了弥补自己曾经的错误,历经千辛万苦去赎罪的过程,让人感受人格的魅力。

风筝,这本书的主线,是亲情、是爱情、是友情,是正直、是善良、是诚实,是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才能是健全的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风筝,无论它意味什么,都要勇敢地去追逐。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高中(3)

偶然间听人说起这本书,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奇特的书名。如今,我真正得到了它——这本《追风筝的人》。

哈扎拉族人,一个经历了被羞辱、被践踏,在蹂躏中顽强抵抗的民族。阿米尔是阿富汗的富家少爷。而哈桑,仅仅是阿米尔家的仆人,在后来的战争中被随意残害的哈扎拉族人。两个人身份截然不同。哈桑,至始至终对阿米尔——他的少爷怀着至高无上的敬意。即使在那场风筝比赛后。即使他知道自己的阿米尔少爷,眼睁睁地看着他被侮辱,看着他就像任人宰割的羔羊,没有反抗的能力。而他,却跑了。即使哈桑知道,知道阿米尔背叛了他。却毫无怨言。他具有令人敬佩的宽容、忠心。哈桑敬爱他的阿米尔少爷。不只是敬爱,是一种无私的爱,可以用一切去为他付出,却从不求回报的人。

像绿叶,从来都只是在背后默默衬托着鲜花的光辉,像野草,在风中坚韧不拔,傲然挺立。哈桑,始终在坚持,始终在等待阿米尔,等待着自己在出生时说出的第一个名字的主人。可惜,终归他们并没有相逢。哈桑走了,离开了,被残忍的塔利班组织轻松地用地雷炸死了。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往事永远不会被埋没。我看到,一个人犯下可怕的错误,他可能用一生来弥补。有些事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来了。阿米尔就是背叛过后,重新踏上寻找本质的路的人。哈桑走了,不会再回来。阿米尔即使用他的性命,也要把哈桑的儿子带出战场。带到自己的身边。这是给自己内心的救赎吧,我想。错过的就过了,再一次的情形,就不会再放弃了。

当一个人犯下了让自己不可原谅的错误,背叛了对自己全心全意的人,他的心里好像就留下了一道刀口。当再一次的情景,相似的人再次出现,人就开始赎罪。他们对不起自己的心灵,想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即使这很困难,但或许他们会用一生去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

错过的,犯下的错,都是过去的了,而现在,曾经背叛过最重要的人的他们,也许只能用那种方法,抹掉自己曾经的过错。用对他人、对对于被自己背叛的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人的无私奉献,来弥补,弥补往事割下的伤口。即使赌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因为自己的灵魂,已经得到了救赎,那一道伤口,也即将愈合。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高中(4)

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书给了我力量,它让我明确了人生的方向,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因为书,我结识了《追风筝的人》。

我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所以我享受自然的风,因为风,自然多了放风筝的心情,因为风筝我结识了《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让我心灵震撼的书,它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让我永远的回味。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

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

书中的风筝只是心灵的寄托,我们希望随着风筝的飞舞能找回我们本该有的那份单纯与善良,现在社会的争斗让人们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创伤,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放风筝时的单纯的年代,那份天真,那份无邪,任我们挥洒汗水,都只露出最甜美的笑容。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不仅要为曾经的童年快乐,更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书中哈桑经常说这样的话:“为你,千千万遍。”我们身边都有一个最支持我们的人,不要因为自己的懦弱而伤害了最亲近的人,我们缺少的是朋友,是一颗真诚的心,我们为了这颗真诚的心也要勇敢,也要坚强。

书中的主人公阿米尔最终追到了他的风筝,勇敢,坚强,正直,诚实,而我通过这本书也明白了自己的风筝,我也正向它追逐,听完我的演讲,你找到了你的风筝了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高中(5)

我对阿富汗以及周边连年征战的国家和他们的历史毫无兴趣,对我而言,那里的人民是可怜的,那里的政府是可悲的,所以当《追风筝的人》这个故事一点一点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并没准备好接受一个平静的,也曾春暖花开,羊肉串香飘整条街的画面,更没想到那里的孩子也可以无忧无虑的追逐风筝。

所以当身为少爷的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的画面一出现,所有读者不禁感叹,友谊是那么充满力量,干净而持久的。他们总是并肩而行,每当阿米尔被人欺负的时候,哈桑总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保护,我看见他们之间有一道友谊的光芒在闪耀。

当阿米尔问哈桑为什么确定自己一定会知道被切断绳线的风筝的掉落地的时候,哈桑肯定的对阿米尔说,我就是知道,然后反问,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阿米尔轻声说,我怎么知道有没有骗过我。哈桑发誓,为了你,我宁可啃烂泥。阿米尔进一步确定,你真的会为我啃烂泥?哈桑坚定的说,我肯定,然后又说,但是你又怎么能忍心让我啃烂泥。所以读者心中所向往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潮湿的童年印象,总是和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发誓为对方,甘愿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着笑脸对阿米尔说的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而事实上却是这样的:他是主人,他是仆人;他是普什图,他是哈扎拉;他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分隔开来,尽管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他们事实上拥有同一位父亲。无论是平凡的阿米尔和哈桑,还是高高在上的查希尔国王或者卡尔扎伊,都不得不接受社会为他们预定的座位——阿米尔不再是阿米尔,哈桑也不再是哈桑,他们必须戴上社会分给他们的面具。

我们少年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三五结伴,促膝长谈。那是在我们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构建的虚拟场景,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微弱的友谊遇到挑战的时刻,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绽,友谊的桥梁必然坍塌。

于是当阿米尔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负甚至猥亵的时候,他选择沉默和逃避;与此同时,哈桑却为了阿米尔的风筝坚定不动摇的和对手较量,对手残忍的揭示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主仆关系,哈桑大声反驳说两个人是朋友。躲在角落里不敢出现的阿米尔听到这句话不但没有一点激励也没有丝毫感动,他心底里的怯懦终于将他的灵魂吞噬,于是悲剧发生。

作者对种种苦难和暴行毫不讳言,在写作中有一种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承载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所有欢笑和悲伤。没有因为对故土的爱而回避了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却也没有刻意嘲讽,只是去还原并且理解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的选择,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快乐。这使得整本小说有了37度2的体温,甚至能听到书页里的心跳。如同流水,故事徐徐展开。然后奔腾或是呜咽,越过急滩,冲出峡谷,最后变成宽广的河流,沉静而包容。

即使是存在这样的问题,《追风筝的人》也还是一本出色的小说。主和仆、贵族和贱民、朋友和兄弟,历史和现实,种种转变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细腻。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

谁敢真的站出来举起右手发誓,我从来没有辜负过任何一段纯粹的友谊,谁敢真的抬头挺胸说自己对朋友忠心不二。

我们总是太自信,对友谊误解,对自己的爱误解,对不可能的事信以为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小说《追风筝的人》,故事的起源便是一个阿富汗男孩无法面对由于怯懦所犯的过错,而选择了谎言和卑劣,终为自己织就了一生的罗网。人到中年,才选择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小说里最重要的意象,风筝,既象征了兄弟情谊,也暗示着勇气。在风筝放飞的过程中,可能血迹淋漓,但只有最终追到风筝的人,才能获得平静和安宁。

对于打算读这部小说的人,我想提出这样的忠告:如果你不相信灵魂,不相信人天性里有一种清洁功能,那还是别读为好。

诚如作者所言,"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和仆人之子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教派,等级地位不同,但种族和社会或者宗教无法抹杀他们一起度过的悠长岁月。纯洁善良的哈桑对阿米尔少爷无条件地忠贞,哈桑说出的第一个字是"阿米尔",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而阿米尔,出于软弱,或者说怯懦,在举行阿富汗传统的风筝比赛的一个冬天,在哈桑为他去追风筝而被人-之时,选择了沉默。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为了缓解自己的不安,阿米尔选择了更残酷的方式:他诬陷哈桑偷了他的手表和一些钱,"那是我想要的,要继续生活,要遗忘,要将过去一笔勾销,从头来过。我想要能重新呼吸。"

哈桑走了。但过去永远是无法一笔勾销的。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400

名著读物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这本《追风筝的人》终于看完了。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有时,我常幻想自己来自未来,这样,我就会对未来某一天发生的突然变化,更加从容。这是一本关于救赎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友情、善良的书。

对于这本书所写的年代与历史,由于年幼,我并不清楚,只知道是一个连年战争,充满硝烟的地方,在我的意识里,那里的人民饱受战争的折磨,所以根本不会想到那里也是一个春暖花开,羊肉串飘香,孩子们可以无忧无虑追风筝的地方。

而在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阿米尔与哈桑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如果说他们是朋友,那为什么当哈桑被一些年龄大的孩子欺负时,阿米尔不挺身而出,却沉默和逃避?如果说他们是主仆之间的忠诚之情,那阿米尔为什么要在十几年后再次踏上这个充满战火的土地上来救赎呢?

从这本书里,我看见作者对种.种苦难和暴行毫不讳言,用一种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承载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所有欢笑和悲伤。没有因为对故土的爱而回避了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却也没有刻意嘲讽,只是去还原并且理解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的选择,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快乐。

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谊从放风筝开始,很多年后,能让阿米尔记忆犹新的依然是和哈桑追着风筝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追风筝的过程中,看清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尽管小说的叙述如同流水一般,将故事的发展情节徐徐展开,但作者内心确如同奔腾的潮水,想卷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正反两面。一冷一热,使得整本小说有了正常的体温,甚至能让人听到书页里的血脉的流动和心跳,最后都冲破作者的身躯和思想,变成宽广的河流,沉静而包容。

可能就我目前的生活状况,是不能体会作者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但我能从作品中体会他作为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尊卑,作为贵族与贱民的隔阂,作为朋友和兄弟的真情,以及对历史和现无法转变的种.种无奈却又想要倾诉的一种诉求。

《追风筝的人》将两个不同人生的人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运用生动而细腻的刻画,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不得不说,这些是吸引我继续读完它的一个理由。

名著读物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别林斯基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说“书是我的莫逆之交,我愿为他,千千万万遍。”

那是一个十分惬意的下午,阳光伴着清风拂过脸颊,仿佛一切都变得异常宜人,空气中似乎也溢满着欢愉的春的气息。我踏进书屋,目光在花花绿绿的书架上扫过,异常奇妙地注意到他,便与他似一种缘分般相遇。他身着红衣,衣上还映有些彩云,温暖又感人。我记得,他正好二十九元,九,或许就是说我们能久久相伴吧!

回家路上,我宝贝似的捧着这本书,忍不住轻轻翻着,还差点坐过了车站。踏入家门,我迫不及待地将书包一丢,便投入与挚友的“谈话。”我一页一页地读着,心中不停的问他:后面那个男孩去哪儿了?他们俩还会相遇吗?哦,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来着?他只愿意告诉我他叫《追风筝的人》,对于其他问题,他只是沉默不语,指指后几页,是叫我再往后看,有点儿神神秘秘的。我无奈,只好再往下看。

在我与书相伴、聊天、畅谈的同时,胃却失了宠爱,不乐意了,他不停的呐喊,伴着外婆的催促声:“快点来吃饭啊,菜都凉啦!”我也感觉到饿了,但也只说:“马上,再等一下,快了!”因为挚友舍不得我走,紧紧抓住我,我放不下。晚餐时间,我不停的说:“马上!”“马上!”也才发现他,我结交的挚友是这么神奇,他可以控制你,然后,你像贪婪的吸毒者,无毒活不下去那样,好似上瘾了一般。仿佛一切都可以丢在一旁,有书就好。我的挚友啊,你若是一位美丽迷人的姑娘,我就愿成为苦苦将你寻觅的追求者;你若是一株新奇特殊的植物,我就愿成为日月将你研究的科学家;你太迷人了,我愿如品茶一般细细将你品来。我相信,那留存齿间的,是茶香;留存心间的,是回味的;留存于脑海的,却是一句话:“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故事的主人公说的,也是我想说的。

有人说,读书如赏花,愈看愈娇艳;有人说,读书如嚼糖,愈嚼愈有味;我说,读书如交友,为他,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5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分享

在第二次看完阿富汗的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所写小说《追风筝的人》时,合上书本,我的泪水总会在眼睛里隐约地打转,内心复杂的感受无法溢于言表。如雪花落在血泊里,残忍美丽;如飞虫落入蛛网内,挣扎不已;也如赤脚踩在玻璃碎片上,疼痛透心;更如夕阳藏进山尖,惋惜不舍。

《追风筝的人》一书,讲述的是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阿米尔的童年往事及他成年后对其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书中的风筝,象征着正直、善良、诚实,也寓意着爱情、亲情、友情。阿米尔是一个追风筝的人,他明白:有些东西,是需要以生命为代价去救赎的。

关于阿米尔,他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由于出生时夺走了母亲的生命,加之一直没有成为父亲想要塑造的人,这令他父亲心灰意冷,并对其渐渐疏远。而在阿米尔心中,他十分敬重父亲,很渴望得到父亲的温暖与肯定。童年时的阿米尔在这样不安的情感中形成了懦弱的性格:妒忌、自私、冷酷,逃避。由于这种性格,阿米尔在很多事情上深深伤害了他的仆人,他的伙伴,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

哈桑,兔唇,与阿米尔喝着同样的奶水长大,对阿米尔百般爱护,万般忠诚,是可以为了阿米尔啃烂泥的人。“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统治者”,那年阿米尔在石榴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最后却成为了最残忍而美丽的童话。

哈桑喜欢在石榴树下仔细、认真地听阿米尔讲故事,喜欢帮阿米尔追风筝。为了帮阿米尔拿回蓝色风筝,他不惜被小混混猥亵。即使知道阿米尔冷酷地看着这一切发生而后转身离去,他仍毫无怨言地忠诚于阿米尔。在阿米尔用石榴打他并叫他还手的时候,他只会拿起一只石榴往自己脸上擦。哈桑甚至为了维护阿米尔的谎言,背负着小偷的罪名离开了阿米尔的家。最后仍然是为了守住阿米尔的房子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哈桑用他全部生命诠释了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分享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追风筝的人读后有感

也许是身边没有这样的事发生吧,对于主题追忆追风筝的人,那个仆人兄弟,表达对他的歉疚,救赎自己年少时候所犯下的由于自己的嫉妒心而造成一对四十年的好友分离,一个朋友忠心的失落,自己良心受到谴责这样的错,我更加体味深刻的是那个父亲为自己儿子所做的。像很多的父亲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多方面像自己,文中的父亲希望儿子像他一样果敢,坚强,自信,不屈服,有正义感,敢于反抗现实,带有着一份对于自己国家忠诚的自负。而主人公却处处都不达标,如一个劣质品。而在流离到美国加州的那以后的日子,一个父亲在对于儿子的"种种不满都承受的情况下,他一直在为儿子做着打算,为儿子买车,在外人面前说着自己的工作,一个作家--他以前一直蔑视的职业。在最后还用自己最后的尊严换取自己儿子想要的幸福--一个为了尊严甘于和俄国士兵的枪子对扛的人,什么都放下了,在自己油尽灯枯的时候,一直在尽着人父的责任。

我们的父亲不也是这样嘛,这个春节,父亲从一开始回来就一直在忙碌,厨房里的事他一个人能做到,走亲戚,喝着陪酒,挤着公交,踏着泥泞。还有一个老母亲,一个受了四分之三世纪罪的母亲。还有一个可以长大却还没长大的儿子--他有着太多的令人不放心,最后自己的母亲还摔了一地。自己因为工作问题,只能搁下自己孱弱的母亲,留下一火车的哀叹,以及满地的落发。

今天给父亲打电话,说,我感觉最近总是打不起精神来,不知道怎的。我说,你老了,现在在办公室又没什么可以劳动筋骨的地方,其实我还想说,你是担心你的母亲了。我没有说出口。我不想触动爸的那连着心的神经。都累了大半辈子了,你们还是以农民工的身份做这自己认为是幸福的,值得的事,以后你们还会以农村留守者的姿态留给后人一份心酸,然后又是一世轮回,到了奶奶那个年龄段。那时作为儿子的我可以给你们什么,还是现在这个状况吗--在深夜的时候,我的子女用以代表父亲责任的口吻打上一拨电话,问候一句,最近天气还好吧,身体怎样,记得吃药,不要乱走动。你们躺在床上,泪水不自主的留下,哽咽的说着,不用担心,我身体好着呢,就是不能经常走动了。这脚……你们什么都做了,深夜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想想那家里的老外面的小,带着一脸疲惫,一缕伤怀,一丝欣慰沉寂在了夜里,沉寂了一整个城市。而我却总是感觉睡的不踏实,各种的原因,自己没抓住时间,没把握好某一个时机,没让自己累的足够睡的安稳……一扯就扯的远了,睁眼闭眼一天就过了。

明天带着包袱继续奋斗吧!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0位用户喜欢。

已经是深夜两点,四周一片寂静,我依然无法入睡。我仿佛刚刚从一座人间地狱狼狈逃出,心还在慌乱中簌簌发抖。在具有浓厚异域风情的中东音乐渐渐远去声中,火红的石榴暗淡了,一只飞舞的蓝色风筝在旋转中急速坠落,一个小男孩飞奔过一个又一个街巷,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他要去为他的小伙伴追那只即将坠落的风筝。到了街道的拐角处他转身,双手放在嘴边,大声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就是他特有的哈桑式微笑--憨厚,羞涩,然而这笑却锥人心痛。

平实的讲述,温暖细腻的笔法,故事如此残忍又如此美丽,如此令人手不释卷。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哈桑对主人极其忠诚,多次为他挺身而出,在一次风筝比赛后,哈桑受到了坏人非人的折磨,阿米尔没有为哈桑出头,而是躲在街角偷窥,良心的无处安放让他最终因背叛而栽赃逼走了这个质朴的伙伴。在战乱中远走美国的少爷始终无法原谅自己,二十年后他再度踏上满目苍痍的阿富汗时,却发现哈桑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但他却和妻子惨死在塔利的枪下,唯一的儿子流落在塔利头目手中,备受蹂躏。故事的结尾是阿米尔如何去救这个孩子,同时实现自我救赎。

作者以极其敏锐的笔触让他的祖国栩栩如生。将这个过去不引人注目,在新千年却成为全球政治焦点的国家的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三十年前的阿富汗温馨闲适,却因为不同种族之间的摩擦而紧张。他深入描绘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国,努力融入美国生活之际,仍然固守根深蒂固的传统与风俗。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值得瞩目,这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个关于童年如何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是一部睿智并发人深思的小说:赎罪并不等同幸福。因为同时兼具时代感与高度文学质感,这部小说的创造难能可贵。

追风筝的人300字

中学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哈桑作为最底层的仆人,作为哈扎拉人为了保护主人他敢于用弹弓威胁比自己强大的多的阿塞夫,虽然当时他心中充满恐惧。

故事中哈桑有一项绝活就是追风筝,一次风筝大赛中为了给少爷拿回自己追到的风筝,遭到阿塞夫的报复,被无情的爆了菊。而这一幕刚好被赶来的阿米尔看到,阿米尔胆小怕事躲在墙角不敢为小伙伴出头,胆小懦弱的心理使他眼睁睁看着这一幕发生。

事后每当阿米尔看到哈桑心中就被内疚折磨着,这种内疚最后发展成为厌恶。阿米尔想尽办法要父亲赶哈桑离开自己家,但父亲很疼爱哈桑始终不愿意。最终阿米尔将父亲最痛恨的盗窃行为栽赃给哈桑,没想到在父亲询问时哈桑再一次出于保护少爷承认了这一罪名,在老爷的一再挽留下里看了阿米尔家。

从此以后,虽然阿米尔再也看不到哈桑,但是每当想到哈桑他的罪恶感反而增加了,最终父亲去世时才知道哈桑是父亲与仆人所生的弟弟。最后走上了自我赎罪的道路。

本文开篇是一幅十分美丽的画面,将阿富汗描写成童话世界里才有的地方,特别是冬季的斗风筝、追风筝大赛,让人陶醉其中仿佛自己就置身其中。童年的记忆在那一刻呈现,以前觉得自己的童年平淡无奇,看过这部小说后,我才意识到童年看似平淡无聊的经历,在某一刻回首时会让我十分感动。

小说的情节以赎罪过程展开,贯穿着宗族矛盾和战争,即使心地善良的人也无法逾越宗族矛盾的鸿沟,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300

追风筝的人高中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读完了名著《追风筝的人》,我被人性的本质中的善良打动了。哈桑的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一直回荡在我耳中,阿米尔与他的过往也想电影一般呈现在我眼前……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阿富汗人阿米尔由孩子成长到大人的故事。在阿米尔儿时,他与仆人哈桑是好朋友,两人愉快地生活、玩耍,但是,一次意外,使阿米尔感到良心不安,逼走了哈桑。到了阿米尔成年长大,阿富汗发生了战争,他逃离到了美国,在那里有了自己的家庭,做了一位作家,可是收到了爸爸的老朋友拉辛汗的信,拉辛汗希望他回到阿富汗,将死去的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走,这将是阿米尔的赎罪之路……

书中的情节有的令人潸然泪下,有的令人愤愤不平,有的则令人心痛不已。当阿米尔的风筝切断最后的那一只蓝色风筝,哈桑说出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去追风筝时,我感动的潸然泪下,哈桑对主人是多么的忠心啊!当阿塞夫将哈桑强暴而阿米尔却束手无策时,我既愤怒有心痛,阿塞夫的种族歧视令人愤怒,哈桑的悲惨遭遇让人心疼,他对主人是多么忠心啊!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也就是阿富汗在塔利班的残暴统治下,一个主人救出自己的仆人也是朋友的孩子。这个孩子,索拉博,也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受到过恶人的虐待。而在救他之前,阿米尔得知自己并不是父亲的儿子,哈桑才是,他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最终,为了赎罪,向被他赶走的哈桑赎罪,他选择了去阿富汗。

文章里,阿米尔为了救索拉博,与阿塞夫搏斗,明知自己不是阿塞夫的对手,但他还是选择面对。这时,索拉博抽出了弹弓,这一幕,与哈桑为保护阿米尔的画面重合在了一起,人性善良的本质展现了出来。

阿米尔为了赎罪,付出了很多,他克服了困难,拿到了签证,让索拉博得以住到美国,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与阿塞夫战斗,受了重伤,可是,索拉博心灰意冷,到了美国,他总是一言不发,他怀念过去与哈桑的生活,平凡却快乐。阿米尔总觉得自己愧对他,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心,却没有任何用处。

而在文章的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公园,阿米尔买了一个风筝,那和阿富汗风筝大赛的风筝一样,是要与别人“战斗”的。阿米尔拿起了风筝,一切感觉又回来了,他仿佛回到了那年风筝大赛,一幅幅画面重叠在一起,他用哈桑的办法切断了一个风筝的绳子,“为你,千千万万遍”,他把风筝交给索拉博,跑去追风筝,他看到了索拉博露出了难以令人察觉的微笑,画面定格在这一刻……

这本书里有太多的感动,哈桑对阿米尔真挚的感情,阿米尔对哈桑的真正的悔过,歉意,以及最后的赎罪。人的爱是无限的,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和平年代,只有爱,可以温暖冰冷无情的战火。

《追风筝的人》高中读后感

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小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小编为你推荐读后感。

我终于看完了《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看了很多遍,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至最后一次,居然看到入迷。

人生有很多的不幸,但我们不能总是抱怨这,抱怨那。而要学着面对人生.本书的主人公阿米尔的朋友哈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母亲很小就抛弃了他和他的残疾父亲.他们遭受着众人的耻笑和不屑的眼光,他们难过悲伤但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依旧在这阿富汗这片土地上找寻着他们自己的天地。

我们的童年都是很美好的。似乎就是和*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

鲁迅先生是这样看待悲剧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然而,风筝追到了.哈桑却被几个少年抓住耻笑与伤害哈桑.阿米尔目睹一了,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逼哈桑离开家门。

当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阿米尔远迁美国,但他对哈桑的负罪感未减,后来他知晓了有关家庭的巨大秘密,原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找回“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阿米尔在被拳击的捶打中我看到了久违的感动,那是一种勇敢,一道动人的风景线,一瞥惊鸿的亮光.阿米尔最终救出哈桑的孩子找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其实,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而对阿米尔而言,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其实是获得救赎的途径,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一种对希望的寄予。

或许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暑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3位用户喜欢。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同他爸爸的仆人的孩子哈桑本是一对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在玩耍时所犯下的错误都由哈桑独自承担下来,当阿米尔被别的孩子欺负的时候哈桑总是无所畏惧的为阿米尔挡下来,在一次风筝比赛中,哈桑为了让阿米尔得到他爸爸的喜爱,独自一人凭借他精湛的追风筝技巧为阿米尔追最后的蓝风筝,但迟迟没有回来,阿米尔便决定去找哈桑,在一个巷子里他终于找到了哈桑,却发现哈桑正在被阿塞夫欺负,作者由于懦弱只敢在角落里看着哈桑被欺负。后来由于作者受良心的谴责,每晚都失眠心情低落,为了让自己好受,就把一些钱放在了哈桑的枕头下面让他爸爸发现从而让哈桑一家离开了。后来由于塔利班组织的执政,阿米尔一家也不得不移民美国。

二十年后,当阿米尔重回故土看望病重的父亲的合伙人拉辛汗时却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哈桑竟然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表示对哈桑的歉意作者孤身一人前往战乱连连的故土寻找死去的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但作者却惊奇的发现索拉博竟然在旧敌阿塞夫手上并与之进行决斗,最后索拉博用弹弓击伤了阿塞夫的左眼并成功的逃脱了。几年后阿米尔收养了索拉博,并将他带到了美国。小说最后以作者在美国放风筝,成功击落敌方后索拉博为他追风筝而结尾。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了震撼,因为我们是和平时代的孩子,是共产主义下的孩子,我们无法理解战争的残暴,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哈桑会无谓的将阿米尔挡在身后而阿米尔却无所作为。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哈桑对于阿米尔的浓浓的爱,那以跨越了阶级,是发自内心的爱。而阿米尔虽然也和哈桑做了朋友但在他的心中他只是一个玩伴,因为他只在没人陪他玩儿的时候才去找他,对于他来说哈桑只是一个无聊的时候可以玩儿的东西,艰难的时候可以牺牲的东西。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阿米尔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过错,不畏艰难前往阿富汗寻找哈桑的儿子,也如同哈桑幼年时保护他一样在阿塞夫的手下保护哈桑的儿子。全文开头和结尾都有风筝,而“追逐风筝的人”也不只是说哈桑追逐风筝,也是说阿米尔追逐哈桑的性格逐渐变成一个他爸爸希望的那一种人。

暑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两天读完了,很快,虽然是小说,看完就在想,如果阿米尔当时冲了出去,能否制止啊塞夫三人对哈桑的伤害,或者就算不能制止,结局是否会改变。同事他的父亲为什么至死都没有告诉他关于哈桑和自己的秘密,而是由他的好友拉米尔揭开了谜团。

当然也在怀疑,怀疑是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作为小孩子的阿米尔是否被描写的太过功利,自私,似乎表现除了不属于童年小孩该有的那种大人小心眼,即使他出生在富人家庭,可毕竟哈桑是他童年最重要的玩伴。所以,我甚至觉得,在书中阿米尔被告知自己和哈桑是同父兄弟这一个线索是否需要,书中,阿米尔是知道后才看哈桑写给他的信的,最后决定去找他的侄子。

我们来个如果,如果卡勒德。胡赛尼没有安排这样的惊天秘密,而是直接在阿米尔讲完他如何找到哈桑事后给了他哈桑亲手写的信,阿米尔最终会不会回到家乡去寻找这个自己曾经深深伤害过的好朋友的侄子呢?在我看来,虽然没有了亲情的羁绊,却更加深刻了小时候错误对现在内心的折磨,以及友谊的弥足珍贵。当然,这是我的如果。

这里,又突然脑子里冒出了鲁迅笔下那个月光下的润土了。

文章中说“到最后,总是这的世界赢得了胜利”,于是所有都成了世界的孤儿,失败的宠臣,故乡、童年、回忆……美好的事物都被远远的抛弃,留下满地伤痕,也给所有人一刀,这刀痕至死都留在人心中无法抹去。宗教给了信仰着内心的宁静,可是,宗教却也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深如深渊,就算滴再多的泪水与血也无法在这深渊中荡起回声。

当你说谎,你就偷走了别人知道的权利。极端种族主义者对信众说谎,大人与大人之间说谎,大人对小孩说谎,小孩与小孩之间说谎,小孩对大人说谎。

其实我相信,所有的错都会得到原谅,只要你愿意踏上那“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6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一股莫名的悲哀涌上心头……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原本胆小怕事的小男孩如何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勇敢,拥有责任感与担当的人。并以小男孩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了没关系,只要我们不畏惧,不欺瞒,不逃避,错误可以弥补或改正。正如书中所写: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故事以阿米尔与哈桑的友情,主仆情,血缘情三种情感为线索展开。故事的开头很美好,讲述了阿米尔与哈桑部分快乐的童年时光:阿米尔富裕的家庭;他与哈桑在山坡上愉快的玩耍;他给哈桑读《列王纪》;他们一起追风筝……

然而不幸悄悄到来。一天回家的路上,阿米尔被小霸王阿塞夫欺负。哈桑即使害怕,也颤抖着用弹弓赶走了阿塞夫。没过多久,风筝大赛开始了。阿米尔和哈桑的风筝快要赢了。哈桑为找到那最后一个风筝,在半途被阿塞夫报复,凌辱。阿米尔看到了一切,可他始终无动于衷,眼看着自己的朋友被欺侮。这里的对比就凸显了哈桑的无私,应证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同时凸显了阿米尔的懦弱,卑鄙,体现了人性的丑陋。为下文阿米尔的转变埋下伏笔。那天,哈桑是把风筝带回来了。可他什么都不说。或许是因为愧疚,不敢面对。阿米尔栽赃哈桑,说他偷手表,偷钱。终于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清晨,把哈桑和他“父亲”阿里赶走了。阿米尔觉得,如果看不见哈桑,他的负罪感可能会减轻。他想隐瞒别人,欺骗自己,欺骗哈桑。最后阿富汗到了战火纷飞的时代,他和爸爸逃去了美国,开启了新的生活。

然而即便离开了哈桑,他依然活得不快乐。“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己爬上来”。哈桑就像一根针,久久地扎在他的心上,一碰就疼。一次,他又偶然从父亲朋友的口中偶然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于是,他准备去寻找哈桑,摆脱自己的负罪感,去面对现实。可他来到阿富汗时,得知哈桑早已被残忍的塔利班杀害,只剩下一个儿子,仍在受着塔利班的折磨。阿米尔不畏困难,与塔利班搏斗,与阿塞夫搏斗,即便被打得头破血流,断了几根肋骨,依然不屈不挠,最终救出了小侄子。我同情他被打得可怜,但也觉得他是活该,他罪有应得。从那以后,他把小侄子接去美国,并照看他,抚养他。

“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犯了错误就应该勇敢面对,这样才能给予自己心灵上的救赎。”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正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希望我们都能当个追风筝的人,追求勇敢,正义,追求理想,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16篇范文)

“我追”读完最后两个字,我轻轻将书本合上,读《追风筝的人》有感。眼泪浸润了我的眼眶。这是第一次那么认真的读一本书,不再是戏谑,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静静地用心读。“为你,千千万万遍。”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内心仿佛迷失在纵横交叉的十字路口,不安的旋晕占满心扉像落入蜘蛛网的飞虫,无力的挣扎,像踩在玻璃碎片上,穿越脚心的疼痛,像掉入万丈深渊,不安的情绪像芥末,呛入鼻腔,呛入大脑。这是第一次那么靠近一个陌生人——阿富汗。不再是45°的仰望,而是站到了它的左边,离心最近的地方。除去那些动荡,除去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追风筝的人信息

  • 关于读追风筝的人有感(16篇范文)
  • 关于读追风筝的人有感(16篇范文)85人关注

    当很多人都在推荐这本书时候我就很好奇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追风筝的人,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带着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 ...[更多]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65人关注

    为你千千万万遍—读《追风筝的人》有感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成为多少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我想这不仅仅是个故事,每一遍的看,总会有无以复加的感动。哈桑,那个兔唇的 ...[更多]

  • 2024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
  • 2024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篇范文)61人关注

    又迎来了一个寒假,在这次的寒假生活里,我阅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这是一个关于爱 ...[更多]

  •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16篇范文)
  •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16篇范文)59人关注

    “我追”读完最后两个字,我轻轻将书本合上,读《追风筝的人》有感。眼泪浸润了我的眼眶。这是第一次那么认真的读一本书,不再是戏谑,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静静地用心读。 ...[更多]

  • 追风筝的人的读后感(16篇范文)
  • 追风筝的人的读后感(16篇范文)51人关注

    这本书,让我哭了,笑了,愤怒了,反省了,最终敬佩了。书中讲诉了两个阿富汗孩子的故事,其中交织着我们整个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主题:爱,友情,恐惧,愧疚,赎罪。书中一句话,令人疼惜有 ...[更多]

  • 有关追风筝的人的读后感(16篇范文)
  • 有关追风筝的人的读后感(16篇范文)10人关注

    这个故事情节复杂而且厚重,好似一切轮回又回到了起点,最后又重合为一点。风筝也是一样,故事起于它,止于它。风筝让哈桑失去了快乐,却让他的儿子索拉博找回了快乐。我们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