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0 08:30:02 查看人数:34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830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80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1702字 5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246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1121字 7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67人
经典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1014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70人
穆斯林的葬礼精选读后感 965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09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820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85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303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42人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1248字 9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41人
穆斯林的葬礼的初中生读后感 755字 16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70人
大学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1027字 11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00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845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91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1859字 16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273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报告 967字 14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62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1096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97人
初中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2954字 21段 10分钟 16分钟 23分钟 166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718字 9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93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3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大学时就看过一遍《穆斯林的葬礼》,暑假中我又拿出当年买的书重新感受了一次主人公们的悲欢离合,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悲剧,心里还是很难平静下来。

作者对此书结构的安排也别具特色,作者在这一章写当今,而后一章又开始着重写过去。就如此的一环扣一环的。这样的一种构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使我开始对小说写作的一些结构、布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者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以景寸情,情景交融,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人翁的思想情感,称托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从这本书的书名即可分析出结局蕴含着悲的意味。新月渴望母爱,打从记事起,她就没有享受过,幸好有一个疼爱她的姑妈,才让她隐约感受着母爱。照片上的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是那样的冷若冰霜,她多么渴望母亲能给她一丁点的爱,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实确恰恰相反,“母亲”反对她上大学,反对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谈恋爱,甚至在她病危之即,还去刺激她。处处表现自己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名誉跟对穆斯林的虔诚,但这一切让新月发出“她是我的亲妈吗?”的感慨,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

她哭着问她的父亲,韩子奇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亲生母亲写给新月的信。“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

看到这里,我也为之动容了,不知不觉也已泪流满面,书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声,新月想向母亲倾诉这十几年对她的思念跟内心的苦闷,但由于体力不支,顿时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拥有生命,便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翁相比,我们不都很幸福吗?最起码我们拥有着宝贵的生命,这便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还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苦恼吗?还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烦恼吗?珍爱我们的生命,树立我们的信心,相信没有过不了的砍,没有成材不了的人。

《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0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46位用户喜欢。

本来写完了就想放blog里低水平自娱自乐完了,后来觉(jiao三声)着不贴出来给绿友看看也挺冤的,万一要有人有共鸣啥的呢……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阳光进来,视线从电脑屏幕前移开,感觉不到视线中是临近黄昏时的那种“窗外”。一个下午的阅读让一部名著的最后几章印于又一个平常读者的心中。

《穆斯林的葬礼》——很早就被这个书名吸引,知道这肯定是个“很好很强大”的作品。着手开卷阅读却是因为此书是我计划中一个必读的任务。故事在两个年代穿插进行,一是抗战前后的民国时期,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故事中的主角有n位,并且大都来源于真实的曾经的生活。下面这段文字是该书的官方总结:“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这个总结真是太官方了,官方得都有点儿“中央”了。在这个高度概括的鲜明旗帜下,俺再总结一个“地方”的哈。头几章中,作者除交代故事主线外,还对中国穆斯林的由来、传统、习俗,以及民国年间老北京的风貌,韵味甚至风味食品都进行了深入描写。尤其是对老北京东来顺涮羊肉的那段十分内行专业的描述直让我想飞回北京,甚至是飞越大半个世纪的时间,直接前往几十年前的那个东来顺。除去对贯穿始终的对玉器行当的精深讲述外,这些对文中各行业的细节描述,也如出自业内人士之手一般。看过后就是一个字儿:赞!不过读到中后部分时,本读者确实也因为八十年代主流文学特有的带一点儿说教,并且啥事都有点儿小煽情的讲话方式而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儿小乏味。这大概是因为本人历来就不是那么喜欢读一些小男、小女、小情感,小悲伤之类的东西。然而,这小乏味并不能拦着我喜爱这部巨著。并且,看到后面几章时,先前的那一点点儿小乏味也自己个儿消失了。这出悲剧在最后几个章节真可谓是越演越悲,悲得连作者在写她的时候都止不住泪水,心绞痛一次次发作……本人属于那种看恐怖片都能看乐看开心的类型,而《穆斯林的葬礼》令我这样的人员都几度眼睛湿润。倒不是说这部作品擅长“赚取”眼泪,而是所有读过她的人都会被她触到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东西,那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并刻在骨髓中的共有物——任年代的变换,意识形态的更迭,都不会被丝毫改变。但具体这种共有物是什么?俺也说不大清楚哈。凡伟大的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想,大概正是因为她们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参透人性中这些说不清楚的共同之处吧。通篇文字中,一家两代人两条故事主线交替进行,最后合为一处。而两条主线衔接处并不生硬,而是让人感觉像是在看电影。能让读者置身于其中的故事是好故事,能写出这种故事的作家当然就是好作家啦。在给全书收尾的后记中,作家霍达向读者们详谈了故事的背景,写作过程和对文学的一些看法。其中很多观点令本粉丝由衷欣赏和佩服。

摘录几句如下,大家共勉:“文学,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作势,也容不得污秽、肮脏和居心不良。‘文如其人’,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我笔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间曾经有过的,也是我所憧憬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完成了并非人人都能完成的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仅仅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让人看见的技巧是拙劣的技巧。”“必须真正理解‘历史无情’这四个字。谁也不能改变历史、伪造历史。”一整部书,五十万字,一家两代那么多主角,所有这些都是为牢牢写出一个“情”字。从古至今,很多伟大的作品从开篇到结束也都是在围绕着这个字。其实早就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东西多年啦,但今天完整读过此书后,似乎俺又有点儿小动摇了哈。。。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000字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其实初次看到《穆斯林的葬礼》是那么厚一本书的时候,手停住了,那么厚一本书,我能看完吗?但在我看了几页后,这个疑问就消除了,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他的文笔,他的情感,他的故事,都让我爱不释手。

整本书穿插着讲述了两代人的故事,是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从第一代,梁亦清为玉献生,韩子奇成家,成为玉王,出国护玉,带新月和玉儿回国,壁儿促使家产尽毁,到第二代,韩子奇为让新月上大学付出代价,新月与楚雁潮志同道合,新月的心脏病被发现,与楚雁潮相爱,抱憾而死……

穆斯林,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它是一种信仰,有着许多习俗,不过要细说习俗,也就只知道忌口猪肉、烟酒罢了。作者作为回族,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在这本书中,让读者们深刻的了解到了穆斯林。

穆斯林四海为家,同族人互相尊重,不分你我,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是穆斯林,他们就会伸出援手。全世界的穆斯林一日五次的礼拜都朝着穆斯林尊贵的天房——克尔白,在每个穆斯林的一生当中,如果有条件就应该前往克尔白朝觐一次,以此获得安拉的宥赦,求得死后进入天园的门券。穆斯林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日出前的晨礼(榜答)、午后的晌礼(撇什尼)、太阳平西时的晡礼(底盖尔)、日落黑定前的昏礼(沙目)、夜间的宵礼(虎伏滩)。然而在礼拜前,还必须进行“大净”,也就是在“水房”洗浴。在穆斯林死后,由清真寺专管洗“埋体”的人为尸体洗浴,然后用三十六尺白布覆盖全身,安卧在“埋体匣子”中,由不少于八人抬着,一路念诵着古兰真经来到坟坑,坟坑是一个长方形的深坑,南北走向,挖到底部,再从一壁向西挖半圆形的洞,称为“拉赫”。穆斯林只允许用竹子和没有烧制的土砖或者一块小小的薄石板封闭“拉赫”。在亡人下葬前应由他的亲人下去“试坑”,以确保亡人能躺的安稳。他们对汉人有一定的偏见,就像汉人对他们有一定的偏见一样,他们并不欢迎汉人,并不赞同汉人与穆斯林结婚生子……

两代人的命运都十分悲剧,韩子奇的家破,新月的死亡,都让人的心一沉。然而造成两代人的悲剧就是壁儿,或者说,是璧儿和韩子奇的封建思想。要不是韩子奇对他的玉的沉迷导致他最后逃到国外,还和玉儿生了新月,玉儿就不会走,壁儿也不会因为家中无主而乱了脚步,冤枉了家里忠心耿耿的老候,家中风景也不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落……要不是因为壁儿和韩子奇的矛盾,新月就不会躺在病床上,要不是因为壁儿对汉人和穆斯林的结合的极力反对,新月的病情也不会加重,要不是因为新月是韩子奇和玉儿的孩子,新月也不会死,至少,不会抱憾而死……

可惜没有如果,不过,就如作者所说:“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应为他毕竟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治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人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

穆斯林的葬礼

经典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1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70位用户喜欢。

之所以被《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每一章回的名字。月梦、玉魔、月冷、玉殇、月清、玉别、月魂……本以为是一本带着宗教色彩的书,没想到一开始便用如此清冷哀怨的字眼震慑住了我。细细看完了这本书,内心复杂,道不清是什么滋味。再启卷,品之,掩卷,深思,心中才有了一丝了然。

这本书讲述了北京的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多年在世代变迁中的兴衰沉浮。两代人围绕着玉的爱情纠葛是故事的主线,而最后意料之中的悲剧,爱情、亲情乃至整个家族的悲剧是由他们心中的恨、痛、无奈、苦楚酿成的苦果。月与玉相间、两代人的故事相互穿插,时空的变换,游离在两个年代之间,仿若身临其境,让人倍感惊喜。

初读此书,对爱情的理解与认识还带着小女孩特有的`偏激、不成熟。直到读了第二遍、第三遍,才正视理解了韩子奇与冰玉的爱情,也不再那么盲目地去看待一个人。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立场的不同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路。没有永远的对,也没有永远的错,只有永远的爱。这大抵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玉,象征着财富、地位、身份。

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是风雅高洁的象征,古人多以玉来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气节。“君子比德于玉”就是这个寓意。玉,确实醉人。虽没有钻石的璀璨,宝石的富贵,水晶的晶莹,但它神秘,精致,宥永,富有生命力。

在我看来,玉和月也是代表着两个时代。君璧、冰玉,两个以玉为名的美丽女子,相互扶持姐妹情深的碧玉两人,只因为时代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对爱情、对人生的态度竟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玉儿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胆,果敢与无畏,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新气息!而作为旧代妇女的代表,碧儿虽然有着旧时代女性的自强、能干、坚韧,但她的迂腐、落后、不包容、嫉恨,以及对于爱情的盲目、束缚和对于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为之悲哀的……姐妹的反目成仇,勾画了先进与愚昧之间的鸿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凄美的爱情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它虽美,却透着无穷无尽的无奈与悲哀。韩子奇,被玉俘虏的一个假回族。他的一生,琢玉,卖玉,护玉,守玉,爱玉。视玉如命。我相信他对发妻是有感情的,但他真正的爱情是能够和他产生共鸣的人,也就是冰玉。他们的爱情没有错,错在他们的年代,错在他们相爱的时间。这是一段苦缘,甚至还牵扯到了下一代,但他们是无辜的。冰玉不能接受带有瑕疵的爱情而远走高飞,现在看来,当初他们义无反顾的爱情真叫人觉得敬佩。

经典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

穆斯林的葬礼精选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偶然间得到的一本书。风吹过扉页的声音,可是谁在唱歌?白纸之上飘着墨香的蝇蝇小子,是谁写于这世上最美的艺术品?在翻开的这一瞬,微风佛面,满室墨香,亲爱的朋友,你可体会到了美?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此书以“月”“玉”二世界,动人心魄的文字穿插其中,令人心神震颤。古都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老师,有两女,大女儿长于心计,次女冰雪聪明。后遇麦加朝圣者带着一个少年经过此处,少年被玉所引而留了下来,少年名为韩子奇,后战火烽烟在此地笼罩,为谋生计梁亦清接手为洋人打造玉器,不料心力耗尽,血溅美玉而亡。韩子奇为振兴“珍奇斋”而娶了大女儿君璧,后战火蔓延他自前往英国,妻妹冰玉随其往,在英国一男子爱上了冰玉,可冰玉一直寄心于于韩子奇,两人在异国他乡心渐渐融合,生下了新月。新月长大考上了燕京大学外语系,不料却爱上班主任楚雁潮。因为宗教的差异遭家人反对,红颜薄命啊新月患上了绝症,乐观的新月正在与病魔抗争之际知晓了自己生世气急攻心,离开人世。家中悲痛欲绝后在韩子奇与君璧相继去世,待冰玉回来之时已然物是人非。

文章读来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心魂俱颤,书中塑造了三悲:一悲便是爱情,为韩子奇冰玉的悲剧,而新月与楚雁潮即为韩冰悲剧的延续。二悲便是社会悲剧,梁亦清韩子奇传播玉器文化,却因战乱惨遭挫败之悲。三悲即是命运悲,一个家族中人们从不想厄运低头却抵不过命运的悲剧。

世界啊!是仁慈的,总是在失与舍之间游移往返,没有人是天上的启明星亦没有人是地上的烂泥。命运的滚轴总会让人有失便有的得,可是该书却给人无尽的悲伤惨淡,奋斗过的色彩却永远停驻在了悲伤的颜色中。一个家族的兴衰最终掩藏在了黑色的幕布之下,命运使人悲伤,使人憎恶,可书中却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与低头,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的方法战斗。因为“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一颗可选择了放弃堕落的心”。

也许我们的一生如一团乱麻般糟糕,可书中的人物的人生难道完美吗?尽管一代人的人生逝去可又会有新一代人的人生在开启。正如书中新月的死,她尽管深受折磨可她从未放弃过憧憬黎明的色彩,因为她向往的是未来。

玉与月的世界在不断变更,请不要让最后一滴眼泪落下,因为它是你心中的一颗明星。

如今我只是一个新生儿,现在请接住我!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一个历经世事的家庭——《穆斯林的葬礼》

这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家庭。父亲韩世奇在他的师傅死后,继承起师傅的伟大的玉器行,并且娶了大女儿为妻,在韩太太生下儿子韩天星后,遭逢乱世,日本侵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大肆虐杀。使玉器行倒闭了。作为“玉王”的韩世奇,被英国商人亨特邀请到伦敦避难,但是韩夫人不愿意离开她的家乡,于是韩世奇带着夫人的妹妹冰玉,去了伦敦。

在伦敦的这些日子,韩世齐奇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而冰玉又错把从小到大的奇哥哥,对她的关心当成了爱,于是阴差阳错的生下了新月,也就是这本书的女主角。三年后,伦敦在德国的攻打下沦陷。二人回国,韩夫人得知二人此事后,一怒之下把妹妹赶出了家门,韩世奇执意留下新月,最后导致仅有18岁生命的新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和多年来她一直称呼的妈妈,也就是韩夫人,为何多年来对她一直不好,并且也没有和心爱的人,楚老师在一起。

这本书中最令我同情的是新月,新月一直很努力的学习,考上了著名的大学,却仍然没能使韩夫人对她的态度改观,并且在她患心脏病住院时,她最喜欢的妈妈也从来没有看过她,哪怕一声问候也没有,韩夫人还一再阻止她与楚老师在一起,韩夫人却不知,只有楚老师,才能使新月对以后充满希望,是她的精神支柱,但最后还是因为抢救无效,使美丽善良的新月,离开了人世。

这本书中,新月的经历让我明白:要有梦想,要对自己的梦想抱有信心,并为之努力,即使在最后一刻也不能放弃。而韩夫人心胸狭隘,看着新月痛苦却置身事外,同样是母亲,为何不能认真好好的去对待呢,我从心底里讨厌她。在这个凄惨的人生故事最后,冰玉,也就是新月的妈妈回来了,她站在新月的坟前,吹了一首新月最爱的曲子……好好的一个家庭,被战争和残酷人性毁了,使一个还没有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的姑娘,离开了她所向往的世界,我心中深深的感到悲哀……

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飘渺,天地之间,久久的回荡着这曲声,如清泉淙淙,如细雨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在我们的生命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规律的阴错阳差。“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历史是认得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

“奇哥哥,我们是人,活着……就应该像一个人,有爱的权利”这,是幸福,是希望,还是痛苦的呢喃,是人毁灭了人,还是人拯救了人?他们真的能相爱吗?对于一个有妇之夫的男人来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穆斯林的葬礼》第一次爱的狂潮,这种狂潮来的是机缘巧合呢?还是命中注定,我无从赘述,但我认为爱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你的这种爱是否与客观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否则,就会受到命运的捉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00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4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新月未央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洁白的燕园,洁白的未名湖,洁白的小岛,漫天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

这位少女就是韩新月,是霍达笔下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

她出生在一个家庭富有的人家,从小不愁吃、不愁穿,她长得漂亮,有种像清高淡雅、一尘不染的白荷花之天然美。她学习好,一直是班级上的佼佼者。她是在别人的羡慕中慢慢长大的,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她却不因此清高自傲,她善良开朗,有理想、有追求,为此,她坚定的付出着,她相信未来,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幻想,她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去寻找诗和远方。

可在她内心深处,自己总感觉与妈妈之间有一层无形的隔膜。十多年了,她一直如履薄冰地和妈妈相处,很少可以直率的交谈。但她依然怀着梦想,并顶着妈妈所给予的压力报考了燕京大学,她对自己说:自己确定的目标,朝着它走去就是了,现在没有任何人来帮助你,你也不需要任何人帮助,让自身的力量来接受检验,接受筛选吧!这是多么自信而坚定的宣言啊!让经历了无数次考试的我看得热血沸腾,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新月如愿以偿接到了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是多么替她高兴啊!我仿佛看到她姣好的面容上,嘴唇微微上扬,眼神里闪出火一样炽热的目光,那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渴望啊!她已经在这条光明的大路上越走越远了。

也许是天妒红颜,一场爸爸韩子奇的骨折,却使大家意外地发现这个幸福的新月竟然有先天性的心脏病,确切地说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这个病带来的打击不仅对新月自己是严重的,而且对她那个寄予厚望的父亲,希望女儿能完成自己心愿的他,打击也是巨大的。他的女儿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欢笑,稚嫩的童心、金子般的童心,本能的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可这个美好即将破灭,他一个做父亲的怎能承担的起。当我读到这时,我虽然心生一些忧虑,但内心却是相信新月的,认为这不过是阻碍新月前行的一颗绊脚石,只要迈过去还依然走自己的光明大道。再说,情节跌宕起伏是必须的,经历挫折也是必须的,谁能不经历风雨就能见彩虹呢!想到这,心里不免宽慰了许多。

可是,我怎能理解作者的心呢?我想,如果按我的猜想,新月战胜了病魔,最后欢天喜地大结局那该多好呀!但是如果真的是喜剧收尾,这本书也许就不会这么深受众人喜爱了。也许,只有悲才会刻骨,只有痛才会铭心。情节一波三折,新月几进几出医院,后面的一字一句都深逼我心,有着想翻页又不敢翻页的心里矛盾。想翻页,想看看后来的结局如何,希望看到新月病愈出院的一幕;不敢翻而是害怕结局却是自己内心不愿面对的一幕。于是,我就怀着这样矛盾的心情读到了新月感冒病情加重,被楚雁潮爱情火焰重新燃起了希望,读到自己生母十六年前给自己写的泪书,最后便看到新月浑身被白纱包裹,静静地躺在棺材里。她仿佛是我第一眼印象中的新月,那么美丽,内心还是充满极度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现在却安详地躺在那儿,浑身洁白,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去寻找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妈妈……

那一夜,新月未央……台灯下的我,合上了书,闭上了眼,来感受自己心中那轮新月。

穆斯林的葬礼的初中生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5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白的纯粹,白的洁碧。

回回……

忆往昔,峥嵘岁月。阿訇带着韩子奇在礼拜途经清碧玉石下的奇珍斋开启了命运的征程。

原以为这是命的宿劫。而情愫也随着文字在呼吸间急促了些许。思碎的顷刻间,试图迅速整理获取一个所谓的果。理清画面与片段在脑海的模样。似乎,玉碎……这运命的轮盘才赋予使命,开启它转动的闸。

这债的开始,也或许注定了成为玉王的因。誓言为徒,赔上一生。在梁老爷子倾注的培养中,日夜赶制,为了活命,为了传承,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正因为每一种情愫的相融与交织。郑和航海船在昼夜赶制中断送了梁老爷子命后,二次琢玉。不仅奠定了其手艺的精湛,更为完成民族的事业刻下了师傅与自己的名字。

在还为理清那命运中冥冥间的安排时,也相继踏上了伦敦的征途。

诚然,每个人的人生都赋予着独特的意义。去感受那所谓生活中参半的苦楚与甜蜜,何尝不是一种活着的滋味。就像韩子奇的女儿新月的宿劫一般。美貌与智慧并存,考入北大与她的老师相爱。然而命运的齿轮并没有按相爱就能有美满的相守中渡过余生。命却草草的在风湿性心脏病里结束了18岁的生命。或许新月是幸运的,成长里因为努力、因为才华遇见了挚爱的老师。而每一份赋予韵律的人生都只在一呼一吸间,悄然的开始,无息中结束。

这一切,似乎只有雨夜最能与此刻的物境与己境陪衬,才能找到那一点点慰藉…

许诺里无法兑现的诺言,交织在雨夜里,密集的雨丝抽打着玻璃,又像瀑布似的朝下倾泻……没有了结局,或许这已是结局。

努力不让自己去记住梁玉清梁君壁梁冰玉楚雁潮韩天星韩新月那原本错综的三代的名字。

那“为玉而生,为玉而焚”在别人的故事找到平衡命运的想念,就正如契柯夫曾经说过: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

带着念,一呼一吸吧……

忆往昔,唯爱不破。

璞玉,爱得纯粹。

掩卷,停思,止笔。

《穆斯林的葬礼》的初中生

大学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读一本书,改变一个人。

今天终于把《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看完了,我怀着极其复杂难以捉摸的情绪,开始写这篇读后感。

从学校里接到涛哥阅读任务的时候,我并未在意,单纯这个题目也未深究,等到读到一半的时候,哦!才感觉到了葬礼-死亡的气息。主人公新月那甜美的笑容和脱俗的气质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我就想如果我会画画该有多好,把她那种超凡的微笑画出来,可是我又不忍,无奈,任何画笔都难以描摹新月那种美,还有那淡淡地忧郁。

一代人,一家人,一个时代,两个民族。

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天星,韩新月,这个穆斯林家庭;奇珍斋,“博雅”宅,燕大校园,这几个地方是主人公魂牵梦绕割舍不断的根基。哦,对了,还有楚雁潮,这个谈吐儒雅,细心热烈的年轻助教。

一个人的生命难道如此脆弱吗?为什么灾难要一次又一次降临在这个纯洁美丽的十八岁女孩身上?为什么要让亲人离散,白发人送黑发人?韩子奇悲伤,韩太太悲伤,楚老师悲伤,悲伤的不应该仅仅是他们,还有那个时代!

白手起家的小奇子,为了报恩,与师傅之女梁君璧结合,共同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但是,什么是爱情一直在韩子奇的心中打了一个问号。他只知道报恩报怨,从未体会过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直到梁冰玉病重时的那一刻,当两双手相握,两颗心紧贴时,已到中年的已经有了妻室子嗣的韩子奇和正在青春热血的梁冰玉相爱了,这是一次不畏世俗的相爱,并且新月诞生,成为他们爱情的结晶,也是他们爱情的牺牲品!

可怜的新月两岁便离开了生母,可爱的新月无忧无虑地成长,成长为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爸爸眼中的掌上明珠,得到了好姐妹陈淑彦所认为的“幸福”。要强的她没有填写第二志愿,直接考入了燕大,当然,也是她的“小姨”曾经就读的学校。她在二十七斋有了好姐妹,她在备斋有了亲爱的老师,爸爸是国家干部,哥哥是工厂工人,虽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在别人眼中也是相当perfect了。

而最perfect的新月却是一个最最最弱势的人,把光辉集中在一个最柔弱最容易摧毁的人身上,可能也是一种手段吧!她清纯可爱,我看来是那种不施粉黛便能使周围的人神清气爽的女孩儿,楚老师谈吐文雅,而又积极上进,他表面的文静衬托的是内心的刚强与炽热,他热爱诗人拜伦,尊敬导师重视执教,又不放弃自己额外的翻译梦想。

鲁迅的《铸剑》开始翻译的时候,新月刚跨入燕大,是何等的活泼可爱健康,而当故事新编中最后一篇《起死》结束的时候,新月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早早的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个令她留恋又使她心生畏惧的世界,走时带着生母不曾见面的遗憾和对爱情的希望。

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大学时就看过一遍《穆斯林的葬礼》,暑假中我又拿出当年买的书重新感受了一次主人公们的悲欢离合,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悲剧,心里还是很难平静下来。

作者对此书结构的安排也别具特色,作者在这一章写当今,而后一章又开始着重写过去。就如此的一环扣一环的。这样的一种构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使我开始对小说写作的一些结构、布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者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以景寸情,情景交融,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人翁的思想情感,称托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从这本书的书名即可分析出结局蕴含着悲的意味。新月渴望母爱,打从记事起,她就没有享受过,幸好有一个疼爱她的姑妈,才让她隐约感受着母爱。照片上的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是那样的冷若冰霜,她多么渴望母亲能给她一丁点的爱,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实确恰恰相反,“母亲”反对她上大学,反对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谈恋爱,甚至在她病危之即,还去刺激她。处处表现自己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名誉跟对穆斯林的虔诚,但这一切让新月发出“她是我的亲妈吗?”的感慨,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

她哭着问她的父亲,韩子奇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亲生母亲写给新月的信。“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

看到这里,我也为之动容了,不知不觉也已泪流满面,书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声,新月想向母亲倾诉这十几年对她的思念跟内心的苦闷,但由于体力不支,顿时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拥有生命,便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翁相比,我们不都很幸福吗?最起码我们拥有着宝贵的生命,这便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还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苦恼吗?还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烦恼吗?珍爱我们的生命,树立我们的信心,相信没有过不了的砍,没有成材不了的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5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73位用户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导言:看《穆斯林的葬礼》,仿佛听到空中那悠扬哀怨的琴瑟之音,是宗教的极端,是爱情的凄美,还是人性的考量呢?

“暮色悄悄地降临了墓地,婆挲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园温馨的清香。

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升起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冰玉在琴声中久久地位立,她的心被琴声征服了,揉碎了,像点点泪珠,在这片土地上洒落。

天上,新月朦胧;

地上,琴声缥缈;

天地之间,久久地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穆斯林的葬礼》的结尾。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很遗憾没有真正认真拜读过,这次“偶然”的机会,终于使我有幸一睹它的风采,想写下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下笔.那个弥散着淡淡的忧伤的月与玉的意境让我不忍下笔,似乎稍不留意就会打碎这个绝美的意境。

这是一部反映穆斯林生活的圣洁诗篇;一部映射普通大众生活的历史之剧;一部折射平凡却辛酸的爱情故事的缩写;一部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的真实画卷。这部长达50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对穆斯林信徒的日常生活习惯、婚丧嫁娶习俗做了全面、彻底的描绘。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展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时间,上迄二十世纪初,下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活动的范围从亚洲到西欧,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的沉重灾难,还有鲜为人知的穆斯林的生活习俗、玉器行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它不仅是穆斯林的葬礼,也是爱情的葬礼,围绕着几代人的似乎“扭曲”的爱情书写穆斯林人的生活……。

从这本书的书名即可分析出结局蕴含着悲的意味。的确,结尾令人结尾惨淡痛心!新月跟楚雁潮之间的爱情令人感慨,令人怜悯,但却阴阳两隔。这是愚昧的封建礼教造成的,封建迷信戕害了家族几代人,而新月的悲剧也恰恰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天星跟容桂芳的爱情也没有结局,这难道仅仅是梁君壁的错吗?不,这是整个封建社会遗留的弊端,是封建礼教的思想侵害着没有思想的梁君壁!

新月渴望母爱,打从记事起,她就没有享受过,幸好有一个疼爱她的姑妈,才让她隐约感受着母爱。照片上的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是那样的冷若冰霜,她多么渴望母亲能给她一丁点的爱,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实确恰恰相反,“母亲”反对她上大学,反对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谈恋爱,甚至在她病危之即,还去刺激她。处处表现自己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名誉跟对穆斯林的虔诚,但这一切让新月发出“她是我的亲妈吗?”的感慨,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她哭着问她的父亲,韩子奇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亲生母亲写给新月的信。“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看到这里,我也为之动容了,不知不觉也已泪流满面,书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声,新月想向母亲倾诉这十几年对她的思念跟内心的苦闷,但由于体力不支,顿时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看到这儿我不禁为新月的悲惨遭遇而深表同情,新月她是那样一个善良,纯洁,开朗的女孩。她对学业是那么充满向往,一定要考上北大英语系。她对每个人都那么好,帮助寝室里英语差的罗秀竹。但她的心脏病把这一切都毁掉了,父亲姑妈的疼爱,哥哥天星的关爱,楚老师的支持,并没有让韩新月自暴自弃,而是积极的于疾病做斗争,可命运就是这样,从不眷恋人,还是让这样一个单纯善良的人留有遗憾的离开了。新月的心中都未曾放弃过对于爱,对于美好,善良等的追求,但最终却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

读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被书中美丽的言语和措辞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对于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于环境的衬托,作者运用的词语都那么的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它以独特的情节和风格,引起了“轰动的效应”就不以为怪了。读完这本书,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中的悲痛与遗憾久久不能释怀,我甚至抱怨作者为什么如此残忍,要赋予一位完美的妙龄少女如此苦难并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这阴阳两地的隔阂,死了的人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报告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7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爱情应该背负着什么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一个穆斯林家族,两段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三代人命运的沉浮,六十年间的兴衰……这就是霍达震撼人心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用穿插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玉的世界,一个月的世界。

“玉王”韩子奇,天生聪颖,为报师恩娶梁君璧为妻,有子天星,夫勤妻贤,事业之路蓬勃发展,一家人生活平和而温馨。

抗战爆发了,他与妻妹梁冰玉携带珍宝远赴英国发展。在伦敦,深深迷恋冰玉的亨特之子奥立弗在大轰炸中不幸丧生,那一刻,病重的梁冰玉在孤独、思乡的情况下与韩子奇萌发了爱情,此时那个以前只知道事业只知道报师恩却不懂什么是爱的韩子奇,心境也仿佛一下子被唤醒,两颗心紧紧地相贴,眷恋的眼神里透露着缠绵。而新月便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又顺其自然的爱情,但又是一段不该有的遗憾的爱情,它为封建思想不容,为伊斯兰教规不许,也许只是因为韩子奇早有妻室,总之他们的爱情注定了是一场悲剧:韩子奇回国后两人永远的分离,从此女儿新月生活在一个死气沉沉的家庭里,一直到生命的结束。

如果说这段爱情的悲剧应归罪于时代落后思想的禁锢,刻板教规的严酷,那另一段爱情我们应如何评价呢?

韩新月,一个善良、纯洁、开朗的女孩,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在家里,她虽然如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可她从心底里深深渴望的母爱只能从那张照片中隐约感受,却永远得不到。

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如愿考上北大。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爱情,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美好却又短暂、坎坷。

因宗教信仰楚燕潮得不到新月家里的接纳,尤其是母亲,百般阻挠。但什么都阻挡不住两人那纯而又纯的爱情:没有任何企图、任何奢望的爱情,他们只追求两心相融、两情相悦,志同道合。正当他们都为之努力时,新月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悲痛欲绝……

有时候真的不明白这到底是病还是命,爱情应该背负着什么?为什么这个本就残酷的世界就不能容下这样一个美好的生命?一段美好的爱情?

正如作者所言,她是为人心作传,无论是优美的还是残酷的,人的心灵,压倒一切,镇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绝。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志正是从这悲剧之美中得到净化的。

暮色悄悄的降临,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淡淡的,朦胧的,若有如无。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纠心和欣喜不断交错。时空前段不断地转换,挺喜欢这种叙述方式。

第一次看关于少数民族在京的生活,那么得真切。在京回族,生活地界融入汉族,可是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习俗。每天都要向阿拉伯麦加的方向朝拜三次,不食猪肉,流泪,生活简朴,淡薄。伊斯兰教文化在东方文化的显现,可以让我们了解那种特有的文化,以及他们的某些简单的语言。神圣的宗教文化总是那么得纯净,即使是非伊斯兰教教徒,也很容易被那种文化感染,在节日,迎亲,葬礼中。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

这是一个玉的世界,小说中的篇章题目要么是玉,要么是月。玉的制作,玉的销售,玉的鉴赏。塑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他们的品格,也如玉一般,传统的质朴,找不到丝毫瑕疵。可是,注定要承受命运的不公,生活的痛苦。坚守着未来的一样。

我很喜欢新月在考上北大后的生活,纯如雪,洁似玉。有理想,有动力,有青春,有活力。这里一个无死亡,与颓废无关的世界。是一个未被扭曲的,健康的世界。拥有最宝贵的人性和善良。她检验者心脏病后,和刚毕业不久留校英语老师楚雁潮的爱情。我想看了这书的人,对楚雁潮的人格,才华,以及思想会佩服万分。我相信这种人,在那个年代,还是存在的。他爱新月,并非怜悯。而特别是在受到新月母亲阻挠后的那翻话。开始以为他会放弃,但是没有。他说“你们爱新月,我也爱她,我们都希望她好,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的”。后来新月离开人间,二十多年后,中年了的楚雁潮在新月的坟墓前拉曾经新月很喜欢的《梁祝》,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给人一种心痛的情感体验,虽然心痛,然而是一种净化。新月知道生母后,百般留恋,看着相片,这就是她的妈妈。可是到最后也没有见到妈妈一面便离开了人间。等二十多年,妈妈回来后。韩子奇,梁壁玉,姑妈都已经不在人世。就像天星说的,“想见的,不想见的,都见不到了”。天星和新月的兄妹情,懂事的天星对同父异母的妹妹百般疼爱,因为他知道,妹妹的亲妈妈不在身边。

就如新月说的,“人在艰难的是否,促使人活下去的往往不是水,不是食物,这不是药物。而是一片的真情,一线希望,当这些全部归于毁灭,人就没有活着的动力和希望。”

霍达说过,一个真善的作家才能写出真正真心情的作品。小说里的很多言语,平淡中感人至极。里面所面临的人生问题,或者心理历程,也都是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要面临的。

如同《平凡的世界》一样,《穆斯林的葬礼》成了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初中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54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霍达很用心的去创造了、描绘了一个穆斯林家族的三代人的生活。

读完本书,我的整体感受是“凄美,悲凉,充满人与命运的抗争。”

一开始对这本书有种潜意识的反感,因为书中时常生硬地穿插进一些关于穆斯林历史和习俗的介绍,显得有些僵硬死板,霍达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拿手,但是她笔下的历史就像课本教材一样缺少生动性,让读者很难有代入感。我读书少,所以只在自己读过的几本书中胡乱说说,我觉得《南渡北归》在这方面做得挺好,把历史写得既严峻庄重又细致动人。当然我明白,每个作家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所做的只是分析,没有要比高下的意思。

书中的两大意象是“玉”和“月”。它们分别代表着一段历史,一种生活,也象征着穆斯林的虔诚、高洁和永恒。玉和月彼此交错,却又交相辉映,让我们时而陶醉在温润纯洁的玉的年代中,时而沉沦在清冷忧伤的月的年华中。两条线并行,玉代表的是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和梁冰玉一代人的生活;月代表的是韩新月极其父母兄嫂、老师同学一代人的生活。两条线都按照顺序展开,在经历了很多动荡和变迁后,两线合一。然而,这唯一的线却是短而凄凉的了。线的尽头,是穆斯林的坟墓。

“玉”的故事是精彩非凡的。一开始,我便被“玉”这个鲜少有人涉足的题材吸引了。书中写到奇珍斋,写到玉匠人梁亦清是怎样一点一点,“沙、沙、沙”地琢磨一件玉器时,我的脑海中便会想象出那一幅画面,好像那一件件浑然天成的玉器就在眼前。甘于平凡、虔诚朴实的穆斯林像对待真主一般对待着每一块璞玉,把它们一件件打磨成最美的玉器。梁亦清为了玉献出了生命,玉就是他的信仰,他的骄傲。可惜的是他的宝船功亏一篑,这是他最终的理想却也是永远的遗憾。

他对玉的痴迷影响了他的徒弟韩子奇,这位弟子甚至比他还要爱玉,他甚至为了保护玉抛妻弃子逃到国外,又为了玉而忍痛和所爱的人永远分离。

“月”的故事是慢热的,它的开头不是那么惊艳。主角是一个过于完美的女孩儿,在她身上我可以感受到霍达严重的偏爱。这个叫新月的女孩儿,纯洁,善良,美丽,聪明,要强,有事业心,家庭富足,更可贵的是,她有远大的理想:凭自己的努力改变别人对穆斯林的歧视,赢得穆斯林的尊严。她拥有一个普通女孩子所幻想的一切,她看起来是很幸运的,甚至要让人嫉妒了。确实,韩新月的各个方面都是完美的,神圣的。但我觉得塑造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恰恰是作者的败笔。文学的主题是人,文学即人学。仅仅凭想象捏造一个完美的人出来,样样儿都得一百分,而没有说明她为何这么完美,没有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变化,是很无味的。霍达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之后的情节中,“新月”的人格魅力才渐渐地流露出来,通过她的一言一行,通过她的心理活动,而不是通过作者的嘴巴。

“玉”中有两个女人。一个叫梁君璧,一个叫梁冰玉。她们是姐妹,却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即韩子奇。梁君璧是个很典型的家庭妇女,没有文化,没有高雅的情趣,只知道操劳赚钱。梁冰玉,在姐姐和姐夫韩子奇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燕大高材生,和姐姐一样美貌却有更为文雅、高贵的气质。但是悲剧并不在于姐姐和妹妹的人生轨迹的差距,而在于韩子奇。韩子奇在年少的时候也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但是他懂得学习,知道进步,渐渐地也成为一个不仅有能力,而且有学识,有修养的人,可他年少时娶的是那个目不识丁的姐姐。有句话说得好,并不是你的爱人抛弃了你,而是你的成长已经跟不上他的脚步了。爱情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韩子奇为了保护玉远渡英国,梁冰玉为了逃避情伤也跟着去了。“战争改变了一切,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梁冰玉和韩子奇相爱并生下了“新月”,而此时此刻,梁君璧还在北平抱着儿子望眼欲穿,等着丈夫的归来。

战争,改变了一切?是啊。战争让梁冰玉和韩子奇忘记了姐姐和妻子,只知道抓住眼前人。战争让爱情比以往任何时刻都疯狂,爱神和死神赛跑,能爱一天就爱一天,什么都不想。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理智道德礼教全都不重要,只剩爱情,像是黑夜中的一点烛火,不,这不是烛火,因为爱情的火是可以越来越猛,越来越大的,它不受任何事物的限制。在一个岌岌可危的世界,拥有爱情,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

我理解梁冰玉和韩子奇的爱情,但是,理解不等于肯定,因为这份爱情,是建立在另一对母子的痛苦之上的。

十年之后,他们回国时,当姐姐责问梁冰玉自己往哪儿搁时,梁冰玉对姐姐说:“我不知道。我爱他,他也爱我,我们就结合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至于你,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姐姐,也曾经是韩子奇的妻子。但那已经是过去了!”

对于这番话,我始终不能接受。我知道爱情是自私的,我知道爱情是神圣的。但是,梁君璧对韩子奇就没有爱吗?爱一个人,就要剥夺另一个人对他的爱的权利吗?而且,梁君璧和韩子奇的婚姻并没有结束,怎么能说是过去式?

梁冰玉是知识妇女,梁君璧是劳动妇女,但是人与人是平等的,知识妇女也不能理所当然地无视劳动妇女的欲求!对梁冰玉的这种态度,我很不赞同。甚至觉得,她表现出来的并不是自己所说的“有权利生活,有权利爱”,而更像是对姐姐的冷漠和鄙视。

韩子奇在感情上是个敢做不敢当的人,他既对不起君璧,也对不起冰玉。在两难的抉择间,他谁都没选择,而是选择了留下来保护比生命更珍贵的“玉”和自己的儿子女儿。

这一段爱情纠葛写得十分动人,也最为复杂痛苦,三个人都想要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但最后不仅失去了爱情,还为此付出了代价,冰玉从此漂泊天涯,君璧从此独守空房,而韩子奇从此陷入永无休止的自责与矛盾之中。

“月”中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是最浪漫,最纯净的。两个同样热爱事业,积极进取的人,彼此吸引着走到一起。虽然新月的疾病使他们的结合成为镜花水月,但当楚雁潮在新月的病榻满怀激情地说出“爱是奉献,爱是给予!”时,那爱情的美好才真正震撼了我的心。初恋,使罹患不治之症的少女重新焕发出希望,让生命之泉再次喷涌。韩梁三人的爱情的魅力在于彼此纠缠,难解难分,而新月与楚研潮的爱情的魅力在于不分你我,并肩通行。我很喜欢楚雁潮给新月讲的那个故事——《热爱生命》,更喜欢他对新月的表白:“任何时候我都不会丢下你,两个生命合在一起该有多大的力量?我扶着你,背着你,拖着你,也要向前走,走出‘阿拉斯加’,我们就有美好的明天!”

陪伴不等于爱情,但爱情不能没有陪伴。楚雁潮对新月的真诚的许诺,真可谓感天动地。新月,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孩,将要陨落,这是悲剧,她和楚雁潮超越生死却注定无法相守的爱情更为这个女孩的悲剧绘上了玫瑰色的、令人断肠的色彩。

对于他们来说,世界上没有最遥远的距离,因为“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玉”和“月”的相会,是在韩新月,韩子奇和梁君璧去世之后,漂泊三十年的梁冰玉回到故宅,见到了侄子天星,却再也见不到她最爱的那些人了。劳苦一生的姑妈,在极度的痛苦中离世了。美好的如梦一般的新月,离去的时候没有看到楚雁潮,没有看到亲生母亲,尽管穆斯林们为她举行了最盛大的葬礼,她心中结着的遗憾,却永远都不会消散了。爱玉爱月的韩子奇,弥留之际害怕真主将他遣入火狱,他是个不那么认真的穆斯林,但是生命尽头,他还是感受到了真主的力量,他攥着两根蜡烛,进入永远的黑暗之中。一辈子要强坚忍,虔诚信教,却没有得到过真爱的梁君璧,也慢慢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革命过后,几代人珍藏的玉归为公家所有,一个玉器世家没落了。

一切都会走向坟墓,只有弯弯的新月,还高悬在埋葬着穆斯林家族的黄土的上空。

初中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的范文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中有两处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描写,父亲韩子奇在临终时是半信半疑地念着“清真言”去世的;而女儿新月在临终时则义无返顾地呼唤着她所爱的老师“楚燕潮”的名字去世。

这两幕不起眼的伏笔其实是在暗示作者要表达的意图:

穆斯林的上一代还在受着伊斯兰——这道宗教枷锁的控制,虽说半信半疑,但是无法完全摆脱。

而穆斯林的新一代则已经大胆地冲破这道束缚美好爱情的枷锁——伊斯兰,将其彻底抛弃。

两幕临终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被她称为穆斯林的回回民族,在前进中的巨大的变革,回回民族要想发展,要想享受现代文明的主张如爱情之上等等,作者看来必须抛弃伊斯兰的枷锁。而伊斯兰又是回回祖祖辈辈守望着的信仰,在抛弃时必然产生强烈的镇痛。回回民族在这场抛弃与守望互相冲突的镇痛中获得新生。新月死了,可是在作者的笔下,新月是为了改变回回民族陈腐的现状而死的,她是回回民族变革发展的最前卫的烈士——用生命换取美好的爱情。作者在暗示回回民族要改变现状,像其他民族一样文明先进,不受宗教的束缚,必须要经过牺牲,像火凤凰一样的死去,然后获得新的生命。

这是作者的理想,她爱自己的这个民族,但她的爱法与回族的穆斯林不同。她不认为回族的发展壮大在于恢复回族人对于伊斯兰的信仰,相反,她认为回族不像汉族等人那样享受美好的爱情与所谓文明的生活,障碍正是伊斯兰。因此这个民族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抛弃伊斯兰的枷锁。

韩子奇(代表回族的第一代革命者),没有完全的抛弃伊斯兰传统,但是他的伊斯兰传统已经有了动摇。

韩新月(代表着回族的新一代革命者),已经完全地抛弃了伊斯兰传统,义无返顾地走向她的理想。这正是作者的希望——新一代的回族正在抛弃伊斯兰教的束缚,回回民族的希望正在前方。

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6篇范文)

暖暖的阳光轻轻地翻动着书页,刺得我眼睛有些发痛,使劲眨了眨眼,两行泪珠一蹦一跳地滑落了下来。“小米,我给你买了一本书《穆斯林的葬礼》,里面是讲述你们回族的。”但要知道,不到家里的书被翻烂了,新书一般会落下一层薄灰。所以不例外,我无精打采地翻开了第一页。哦,开头应该是“冷冷清清地街道上,行人都行色匆匆……”慢慢地看下来,那些细密的文字,却像口香糖一样紧紧地粘住了我。大约看了一半,我看到了玉王韩子奇那容光焕发的神情,那金光闪闪的玉展,那出了大汗却笑呵呵的脸,那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穆斯林的葬礼信息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6篇范文)
  •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6篇范文)34人关注

    暖暖的阳光轻轻地翻动着书页,刺得我眼睛有些发痛,使劲眨了眨眼,两行泪珠一蹦一跳地滑落了下来。“小米,我给你买了一本书《穆斯林的葬礼》,里面是讲述你们回族的。”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