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樊锦诗事迹简介 | 1998字 | 21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6分钟 | 212人 |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 540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66人 |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 809字 | 5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83人 |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 270字 | 2段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01人 |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素材摘抄 | 1183字 | 6段 | 4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23人 |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 777字 | 12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167人 |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介 | 826字 | 10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94人 |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 787字 | 7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76人 |
樊锦诗事迹简介 | 381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3分钟 | 122人 |
樊锦诗人物事迹 | 332字 | 5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68人 |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 669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95人 |
樊锦诗人物事迹 | 2295字 | 42段 | 8分钟 | 13分钟 | 18分钟 | 174人 |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 1147字 | 10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04人 |
樊锦诗人物事迹 | 1116字 | 13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64人 |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 1365字 | 14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57人 |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 2253字 | 10段 | 8分钟 | 13分钟 | 18分钟 | 198人 |
樊锦诗事迹简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98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人物经历
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樊锦诗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4年七月,樊锦诗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八月十四日,甘肃省举行樊锦诗先进事迹座谈会,樊锦诗如往常一样,衣着简单,显出她本质的洒脱与自然。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已将西部的粗犷、豁达揉合进这位今年六十四岁的江南女性内心。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将敦煌石窟长期存在而又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作为合作课题,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她所在的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樊锦诗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如今73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北京大学邀请了七位不同时代杰出的“北大新生”亲手写下书信,为本科新生表达祝福,讲述他们的“北大情缘”,作为给新生的特别礼物与全新改版的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1958年北大历史系新生樊锦诗是这七位“北大新生”之一。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81岁高龄的樊锦诗,已经在敦煌整整工作了56年。她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在敦煌,只为守护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她是莫高窟发生巨变和敦煌研究院事业日新月异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国家最高荣誉,也是继去年荣获“改革先锋”称号后,樊锦诗获得的又一殊荣。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来到敦煌,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她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各洞窟的分期断代,带领团队致力保护传承,积极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探索形成了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极大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日前,中共甘肃省委作出《关于深入开展向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以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为榜样,积极投身富民兴陇各项事业的火热实践,努力创造一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寸草不生,满目荒凉……”故事在樊锦诗对敦煌的第一印象中徐徐拉开帷幕。从她口中,敦煌那时的样貌渐渐显露:土砌的房子,被污染的饮水……我还了解了那里的大环境:漫天飞舞的风沙,狂风盘踞的恐惧“地狱”,沙尘尽情肆虐的“家园”……当时在那儿实习的北大的科考队,生活就如同在水潭中挣扎的鱼一般,痛苦艰难。因为严重水土不服,她们不得不停止工作。但就在樊锦诗回乡调养身体不久,由于敦煌急需专业人员,她又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莫高窟工作。
然而这一去,就是大半辈子。为了这段瑰丽的画卷,樊锦诗与丈夫分隔两地,两个儿子出生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樊锦诗——这位敦煌“女侠”,却将一切的儿女情长都抛至身后,视敦煌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为敦煌而忙碌,从未间断。
这些事迹,不只是向我们展现了樊锦诗老人为敦煌作出的奉献,更展现了她身上为了敦煌永不放弃的精神。五十七年,一个人的大半辈子啊,独自坚守,只身担负光阴中的自然轮回,任谁都受不了吧!但她眼中,这些不过是白驹过隙,尘灰一粒罢了。她甘愿用生命作城,守护敦煌。正如她所说:“我的心好像一直就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是啊,“敦煌之女”用她一生的执着,写下一篇平凡而伟大的诗歌。
在给她的颁奖辞中写道: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我也曾经疑惑过,明明有更好的选择,樊锦诗老人为什么会选择隐居尘世,一心向敦煌?我忽然联想到我的书法老师,全国第一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却有着“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阔达。当老师了解我的疑惑后,只是对我说:人这一生,为了利益与欲望拼命,最后得到的只有头破血流;相反,坚持自己的喜爱,不管周遭会发生多大的变故,也能活得称心如意。是啊,或许,这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秉持的清静坚守吧。
看完“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之后,我倍受鼓舞。虽然成功的路上总有很多荆棘,但历史总以乐观的态度宽慰我们。我会向樊锦诗老人学习,坚持自己心中所爱,努力做出成就,即使前路一片阻碍,我也会披荆斩棘,为梦而坚持。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1963年樊锦诗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素材摘抄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利用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就。她坚守大漠50余年,从满头青丝熬到一头白发;她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大胆构想了“数字敦煌”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典范。2018年,樊锦诗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北京。父亲很开明,希望女孩子也能饱读诗书,有机会学习,于是给她和她的胞姐分别取名“樊锦诗”和“樊锦书”。樊锦诗自幼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成长。既想读万卷书又渴望行万里路的樊锦诗,此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2年,樊锦诗借着毕业实习的机会第一次来到了敦煌。她被精美神秘的壁画和石窟所震撼,正是从那时起,樊锦特与敦煌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3年,毕业后的樊锦诗被分配到莫高窟工作。父亲曾担心女儿体质弱,受不了敦煌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但是,敦煌的壁画和造像艺术早已牵动樊锦诗的心。她悄悄地把父亲写给校领导的信藏了起来,毅然选择服从分配,下决心把青春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奉献给敦煌。在最初的若干年里,樊锦诗面对着一系列的困难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父亲的突然离世、与爱人多年的两地分居……这期间,樊锦诗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她也曾在内心反复追问自已:余下的人生究竟该做什么?但莫高窟的辽远壮阔和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沧桑与神秘,深深迷住了樊锦诗。她说服了内心的矛盾,逼着自己适应戈壁难的一切。
在敦煌的50多年中,樊锦诗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经过不懈的奋斗,樊锦诗和同事们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主持编写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成为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她大胆构建“数字敦煌”,引入先进保护理念和技术,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为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曲范,有效缓解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矛盾。
樊锦诗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扎根敦煌,坚守事业,背后有来自丈夫彭金章的坚定支特。曾是北大同学的他们,毕业分配时一个去了武汉,一个去了敦煌。两地分隔的十九年间,樊锦诗执着守护敦煌,彭金章默默守护她。直到1986年,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从同窗到伴侣,夫妻两人跨越了半个世纪,相伴一生。每次当自已受到表彰时,樊锦诗都会说:“遇上了老彭这样的好人,是我一生的幸运……军功章的一半属于老彭。”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樊锦诗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这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如今,樊锦诗已年过八旬,虽然获得了各种荣誉。但樊锦诗的内心依然平静而淡泊。正如她所说,要把一生奉献给敦煌保护事业,如果还有一次选择,自己还会选择敦煌,选择莫高窟。那里,永远是她心灵的归处。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个人事迹
大学毕业后奔赴敦煌
1963年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子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整装待发。她就是樊锦诗,那年她25岁。不久后,敦煌研究院以她为原型,制作了一个雕像,取名《青春》。
樊锦诗1938年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的樊锦诗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来到沙漠工作,更不会想到自己一去就是41年。
回忆起当时的抉择,樊锦诗把它归因于一次“偶然”。1962年,经学校安排,樊锦诗和3名同学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毕业时,研究所向学校要人,樊锦诗成为学校分给研究所的两名同学之一。“1963年,我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时候,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坚强女人的两次落泪
“别人都觉得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孤独守望着茫茫大漠中的莫高窟。可她毕竟还是个女人,我对她有两次为孩子落泪记忆犹深,一次是在敦煌,一次是在我河北老家。” 樊锦诗的丈夫如是说道。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樊锦诗来到了西部,那就是常书鸿的精神。还有敦煌精美的壁画,也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恶劣环境让她掉了泪
实习结束后,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北京,父母非常心疼。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她父亲还为此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最后被樊锦诗扣了下来。
虽说对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樊锦诗真正住进莫高窟旁边的破庙之后,才确切知道了什么叫“反差”。那时候敦煌保护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通讯困难。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都要跑好远的路。
对此,樊锦诗坦诚地说:“说没有犹豫动摇,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半夜里,当房梁上的老鼠吱吱叫着掉在被子上时,当因为水土不服整天病恹恹时,樊锦诗望着透过窗纸的月光,还是掉了泪。但每走过一个石窟,都会使她惊叹:“哎呀,太好了,太美了!”前辈们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令她非常钦佩。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介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6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数千年光景轮换,中华文化繁花簇簇盛开。让你我重逢于漫漫历史长河,且看千秋沉蕴,黄河之畔的种花家奏出文化的赞歌。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你是敦煌的女儿,自憾于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躺下之敦煌,醒来还是敦煌,用57年青春年华无言坚守于狂沙漫卷,用90分钟宣告文物工作者以生命谱写民族华章。一腔爱,一洞画,心归处,是敦煌。
为国之需,忍双载分居,弃灼灼芳华。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自身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心如磐石坚岂任土房硬炕而为所动,志如鸿鹄远岂任浓烟熏眼而所动。您是青山巅上的白月尖,皓雪堆里当梅花屑,是风吹日晒于窟前,望尽风尘,听尽悠悠驼铃。根入石窟蟠,心自向阳生。风浪再高,全胜似闲庭步;天堑再深,敢教它变通途。
为窟之兴,宁踏石有印,愿抓铁有痕。
“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从职工到所长,从窈窕淑女到耄耋老人,当她的飒爽英姿被赋予烈火,她的风烛残年,苍颜白发皆是岁月的馈赠,如星火一般在它一生中熠熠生辉。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正因心中有一簇迎着烈日生长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淹没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为火之传,既凡益之道,皆与时偕行。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多少风吹雨渗,几近凋零;多少次危在旦夕,如履薄冰。六九冰开,七九燕来,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手持火把渡岸而来,点亮敦煌孤妄的等待,此后,壁画彩塑不再驶向孤站,风雨漂泊都有了归舟。自闻新兴科技之精妙,四方奔走建数字敦煌,得改革开放之优势,敢为人先架旅游爆点。以蒲苇之柔软接纳,以磐石之坚实捍卫,护悠悠敦煌生机盎然,万事不涸。
自禹铸九鼎,浸润礼乐春秋,点燃六朝金粉,而后更经战火峥嵘的熔铸,正因有您,篝火熊熊烈火驼铃声声得以流芳百世,以羸弱身躯承担使命重担,撑起了敦煌一片崭新的天地!
推开孤城万里,不见春风吹度盛世几千载;听凭朔风卷尘,未见敦煌圣火立风雨安如山。何也?樊先生之坚守哉!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奉献是什么?是57年来默默无闻的付出,是为守护敦煌文化甘愿留在莫高窟的执着,是从青春到白发被时间所见证的痕迹。
他是樊锦诗。57年前,他从北大毕业,正是青春正好的年纪,他却毅然决然地服从了国家和学校的分配前往莫高窟。莫高窟里有著名的栩栩如生的敦煌壁画,但也以其黄沙漠漠,恶劣的气候令人望而却步。
可是樊锦诗先生却用自己的一生扎根在这片恶劣的土地上去守护并发扬了敦煌壁画。这些娇贵的壁画稍不留意,就会被各种自然灾害所破坏。但樊锦诗先生从不怕困难,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他用科技的力量创新性的提出了解决和保护的方法。樊锦诗先生的这种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需要去学习樊锦诗先生的这种精神。
莫高窟的游客中心,“数字敦煌”的建设,都是在樊锦诗先生的大力坚持和不懈努力下取得的成果。在80年代末时,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尚未普及。但樊锦诗先生却敢为人先,看到了数字化未来的光明前途,四处筹集资金,将壁画创新性地利用了数字化手段保存了下来。这种敢为人先,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了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村上春树曾写到:“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樊锦诗先生的坚持和对面高呼的陪伴中,我们可以看出樊锦诗先生对敦煌壁画和对莫高窟这篇土地的上的深厚感情。他给莫高窟留下的不仅仅是对文物的保护与发扬,更是值得我们这些后人们去学习的无私奉献,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直面困难的莫高精神。
心之安处是吾乡,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们正为着我们的中国作者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樊锦诗先生用半生来守护这一洞画,此后,还会有更多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发扬莫高精神守护建设着我们的祖国。我也相信,正是因为我们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如樊锦诗先生一样的中华儿女,我们距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程才越来越近。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樊锦诗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22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事迹概括从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提出多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到“数字敦煌”,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具体事迹为:
1、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2、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3、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樊锦诗人物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今年国庆前夕,樊锦诗为工作30年以上的敦煌人颁发奖章。她那一头白发,写照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一代代传承。
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老先生们明明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偏偏历经千辛万苦留在敦煌,他们就是精神符号。东西坏了还可以再造,精神垮了就啥也没有了。‘莫高精神’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樊锦诗说。
如今,莫高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比还有不小差距,却仍有年轻人不断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甘愿奉献。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干了一辈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充满感情地说。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95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中共党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择一事、终一生,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1963年,樊锦诗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那时的莫高窟,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她克服严重水土不服引起的身体不适等困难,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
她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完成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规律和时代特征,为敦煌石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采纳。她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制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3部。由她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是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其它石窟寺遗址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借鉴。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率先建设数字敦煌档案,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如今,83岁高龄的樊锦诗还在为编写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殚精竭虑。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促成《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使莫高窟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
樊锦诗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她每次领完奖回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奖章、奖状、奖金。她认为,这些荣誉属于所有为莫高窟作出贡献的人。
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改革先锋”、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樊锦诗人物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95个字,有4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74位用户喜欢。
在81岁的年纪,一个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对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而言,是依然忙碌的生活:虽已退休,却仍在为敦煌四处奔走。
她大学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来到大西北,从此与敦煌莫高窟结缘,守护着这座古典文化艺术宝库,大半个世纪再未离开。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这就是樊锦诗的真实写照。
2004年8月,樊锦诗在莫高窟第272窟考察现场。敦煌研究院供图
实习的小姑娘:敦煌我看够了,也不想再来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1962年,正在北京大学就读的樊锦诗,按学校的安排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那时,她24岁,还没想到此后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都会跟它结缘。
第一次来敦煌,樊锦诗被壁画和石窟的美震惊了,在那个仿佛童话一般的艺术世界里,所有的语言似乎变得平淡无奇,她感叹到只剩下几个词反复使用,“太好了!太美了!”
相较洞窟内的美,洞窟外的生活却判若两样。漫漫黄沙中,住的是破房子、土炕,水是苦的,没有电灯,想买瓜子,可连瓜子皮都见不着。樊锦诗很难想到,会有条件如此艰苦的地方。
想进洞窟,往往还要爬一种“蜈蚣梯”:在一根木头上打上眼,插上很多短木棍。走在上面,颤颤巍巍叫人十分害怕。
可是,尽管条件艰苦,那里却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学者、艺术家。常书鸿是留法的著名画家,段文杰也是知名学者……年轻的樊锦诗并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甘愿留下,“洞里是好,这个地方怎么待?”
资料图:莫高窟。王斌银 摄
由于水土不服,实习期没满她就生病了,不得不提前返校。走的时候,樊锦诗心里觉得,“敦煌我看够了,因为我过去想来看,终于看着了,我也不想再来。”
报效祖国,到zui艰苦的地方去
然而,一年后,樊锦诗拿着毕业分配书,又来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之前,父亲曾十分担忧她瘦弱的身体,写了一封信叫她转交给校领导,换个工作地方。
樊锦诗拒绝了父亲的好意,不肯这样做。在那个时候,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zui艰苦的地方去等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而且,当她再一次看到那些石窟时,也被深深地打动了,“原来那么破的一个地方,经过常先生、段先生,他们也没有钱,就这样白手起家初步做了整理,已经不是一个破烂的地方了。”
樊锦诗留了下来,“去了之后觉得这是艺术,我怎么一点也不懂?不懂怎么去管敦煌呢,所以要跟段文杰他们学习,慢慢懂了一点皮毛。”
因为是南方人,个子又小,当时敦煌文物研究所里的老先生们就叫她小樊,“他们非常爱护我,给我非常温暖的感觉。”
“受老先生的影响,我也看一些书,也进洞看,越看越觉得敦煌太重要了。”她终于理解了那些老先生,“敦煌跟他们自己的身心连在一起了,所以稳稳当当在这儿待着一直不动。”
2011年8月,樊锦诗检查加固后的莫高窟北区洞窟。敦煌研究院供图
从此,樊锦诗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工作中,决心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好好为敦煌做点事情。
想尽办法为珍宝“续命”
1998年,当年的“小樊”变成了樊院长——樊锦诗受命担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在樊锦诗眼中,敦煌确实了不起,“一千年的古代艺术家的创造,他们默默无闻,给我们留下这么内容丰富的一份遗产,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石窟、壁画,总会慢慢衰老。她想尽办法给那些珍宝“续命”。1999年开始,来敦煌的游客们多了,樊锦诗既高兴又担忧,因为“洞子看坏了绝对不行,不让游客看也不行。”
“人一进去,我们用仪器测的,整个的二氧化碳、湿度、温度全变了。”樊锦诗用手比划着洞窟的大小,“就算是中等洞,还有这么小的洞。博物馆是把文物从库房请出来展示,实际上我们开放的是文物库房,大家明白不明白?我当然着急啊。”
她四处奔走,提出要“限流”。樊锦诗和同事们在参观洞窟的路线、洞窟开放的条件等方面,制定了详细标准,改变了以往单一参观洞窟的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我们作为一个成功案例,向全世界推广。”
樊锦诗更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包括要为莫高窟建立数字档案,将洞窟、壁画、彩塑,以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等等。
资料图:樊锦诗用紫外线灯在454窟调查壁画题记。敦煌研究院供图
经过十多年努力,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观众可以在线欣赏30个经典洞窑的高清图像,全景漫游这座古典艺术宝库。
由此,它们在另一种意义上得到了“永生”。那一年,樊锦诗78岁。
“给敦煌做点事,是一个文物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在敦煌五十多年,樊锦诗走遍了大大小小735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寸壁画、彩塑。她主持的《敦煌石窟考古全集》亦得到饶宗颐由衷赞叹“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
2015年3月,樊锦诗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她选择留在敦煌,依旧忙着那些与文物保护有关的事情。
如今,虽然各种荣誉加身,但在许多讲座中,樊锦诗面对着不同身份的人,经常提及的都是敦煌研究院那些老前辈,以及心爱的莫高窟,却很少长篇大论谈自己。
即便在她的新书《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的发布会上,依然如此。那一天,当身材瘦弱的樊锦诗步入会场时,人群中瞬间爆发出雷鸣般地掌声,来迎接这位“敦煌的女儿”。
身处西北许久,樊锦诗的一口吴侬软语早带上了些许爽利硬朗,“我给敦煌做点事情,也是一个文物工作者、敦煌遗产守护人应尽的职责。”“没有什么多说的。”
她感谢国家、领导乃至同事等人对自己的支持,“实际上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没有大家支持好多事情都是做不了的。”
她就是这样一个倔强可爱的老太太,一位简单到近乎纯粹的学者。樊锦诗觉得,钱够用就好,她第一次买房已年过60,还管兄弟姐妹借了钱。名利对她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要计较得失,我早就离开敦煌了。”
是啊,大漠戈壁中,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不为名不为利,为什么?
在她写给北大新生的一封信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7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30岁那年,“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分娩时医生问她丈夫为何不在身边,告诉她生了个男孩子。樊锦诗平静地说:生个金孩子也没用。
武汉出发风风火火赶到敦煌,樊锦诗的丈夫彭金章看到孩子的第一面时,已经是孩子出生几天以后了。虽然最需要丈夫陪伴的时候不得不独自面对,樊锦诗仍然感念丈夫:几千公里路程,只靠一个担子带来的鸡蛋,居然一个都没有碎。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这是樊锦诗与丈夫用爱与生命践行的神圣誓言。从25岁到48岁,一生中有23年的时间,樊锦诗身处敦煌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北大同班同学、丈夫彭金章在武汉工作。直到40多岁,彭金章毅然离开自己创办的石窟考古专业,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商周考古的教学,只为与妻子团聚。
因为对敦煌文化的热爱,樊锦诗大半生都在环境恶劣的敦煌度过。地板上永远布满灰尘,半夜总有一两只老鼠落在枕头上,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樊锦诗都是爬起来掸掸土,再继续睡过去。她是来自江南的大家闺秀,却比任何人都能经得住敦煌风沙的洗礼。当年丈夫第一次到敦煌看望妻子,只是心疼地说了一句:才两年就变土了。
考虑到敦煌艰苦的生活条件,樊锦诗与彭金章的两个孩子有着相似而漂泊的成长轨迹:在敦煌度过童年,到远方的亲戚家求学,长大后再回武汉,回到父亲身边。
分别太久,樊锦诗曾经认不出自己的孩子,大姐的一句“你进来的时候没看到你儿子吗?”就让她泪流满面,樊锦诗在耄耋之年仍然自称是“不称职的母亲”,从心底感谢儿子们的理解和宽容。
近几年,樊锦诗获得过无数崇高的荣誉与奖项,她把所有奖章、证书和奖金全部交给了敦煌研究院。在她心里,自己只是一个“代表”,去把奖给领回来,最终还要还给她用一生守护的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去年,81岁的樊锦诗先生用10天时间与作家顾春芳对谈,回顾并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内容编纂成书,取名为《我心归处是敦煌》。
“我没有想到自己能在敦煌56年,也就是说命该如此在敦煌。”走在人生边上,有人向樊锦诗请教“幸福的秘诀”,樊锦诗干脆地说: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
文史哲研读间想说,樊锦诗平日里是一位干练坚韧的女性,《我心归处是敦煌》的文字讲述却多了一些温柔与沉静。樊锦诗是幸福的,因为家庭的开明,亲人的理解和照顾,让她得意从事一项艰苦卓绝却有富有价值的工作。同时她的人生也有诸多遗憾,在退休之时丈夫的突然离世,成为了她心中难以释怀的伤痛。
一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敦煌艺术崇高之美,石窟考古和文物保护的筚路蓝缕娓娓道来,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艰难又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切地领会中国古老而美好的诗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樊锦诗人物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6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莫高窟记录了自十六国,北朝,隋唐等至清朝,近代的兴衰。它记录这王朝的繁盛,记录着文化的交融,记录着清末近代的屈辱。莫高窟像一个阅历深厚的老者,为我们慢慢讲述着这历史长河,这荣辱兴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的兴衰与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作为中外交流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莫高窟大量的壁画中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后日本,俄国,美国都曾盗窃了藏经洞中的珍贵文物。
藏经洞的发现是因王道士,损毁也因他。藏经洞内文物的遗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忘怀的。这屈辱的教训更加让我们自强自立。
飞天壁画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飞天壁画虽然人物不带翅膀但从其飘忽的衣袖,人物轻盈的姿态,婀娜的动作即可感觉到其飞翔之感。这也与中国传统的绘画特点形似相符合。
敦煌飞天舞就是根据其壁画上女子的人物形象,动态,衍生出来的一种飘逸自然的舞蹈。有机会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莫高窟中沉淀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藏着无数人的心血结晶。“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将青春热血洒在了护卫敦煌莫高窟的事业上。而今的我们也应感悟莫高窟的精神,守护中华文化之瑰宝。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65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4年7月,樊锦诗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8月14日,甘肃省举行樊锦诗先进事迹座谈会,樊锦诗如往常一样,衣着简单,显出她本质的洒脱与自然。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已将西部的粗犷、豁达揉合进这位六十四岁的江南女性内心。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将敦煌石窟长期存在而又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作为合作课题,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她所在的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樊锦诗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如今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5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任重道远
贾正:像敦煌莫高窟这样珍贵的历史遗迹,一定会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但是我也注意到,近些年随着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给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带来不少压力。如何平衡文物保护和弘扬之间的关系,您做了哪些探索?
樊锦诗:文物管理既要考虑全局,又要谋取未来,要把各项保护研究和管理制度串起来,综合协调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社会上不能正确理解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动不动就有人跟我讲旅游规划、讲捆绑上市。保护是利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利用。只有把文物保护搞好,把文物保护贯穿于旅游开发的全过程,才能形成两者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文物的可持续利用。我始终提倡负责任的旅游,既对文物负责,也对游客负责。一方面,我们积极落实“互联网+中华文明”的战略部署,通过数字技术,上线了30个精品石窟。游客可以在电脑、手机上畅游莫高窟,进行视频、音频互动。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了“莫高窟旅游承载量研究”项目,在所有的洞窟都安装了监测器,监测游客进洞之后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等等,确定了日游客最高承载量。但敦煌的游客量每年都在增加,要保护,也要让游客尽兴,怎么办?还是要打破旧思想,开发新思路。我们想到了敦煌的数字资源库,建立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我们请来导演,将这些数字资源制作成数字电影,一部是4k的高清宽屏电影《千年莫高窟》,主要讲述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部是8k超高清实景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主要讲述洞窟的历史。“数字电影+预约参观洞窟”既让游客得以尽兴,也让我们能够控制日游客总量。这一模式很成功,游客非常欢迎。有了这两部电影,敦煌莫高窟就“活”了。
贾正:建立“数字敦煌资源库”也是您为敦煌莫高窟保护与传承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现在回想起来,您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数字敦煌”概念时,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这是一个相当大胆和富有想象力的工程。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吧?
樊锦诗:国家规定文物单位必须达到“四有”,其中“一有”就是得有档案,可是莫高窟当时没有。首先就是要给莫高窟建立科学的档案。当时虽然有一些照片,但是照片终究是要变质发黄,最终慢慢消失掉。莫高窟的很多洞窟及壁画正在逐步退化和病变,照片和录像无法长久保存历史信息,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世界独一无二的敦煌石窟艺术逐渐消亡,建立能长期保存的洞窟文物真实信息档案刻不容缓。
那时,我对电脑没有感觉。通过演示,我了解到只要保存成数字,它就能永远保存下来。经过不断琢磨,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我脑子里逐渐明晰起来,就是要为敦煌石窟的每一个洞窟及其壁画和彩塑建立数字档案。敦煌研究院对壁画做了数字化实验,但效果与最初的构想存在较大距离。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发出多视点拍摄与计算机结合处理的数字化方法,但当时采集用的还是柯达胶片,不能满足高质量数字档案要求。2006年4月,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成立,在与国内外合作的基础上,不断试验、探索和研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2016年5月1日,第一期“数字敦煌”平台终于上线,可在世界任何地方登录敦煌数字资源库。应该说“数字敦煌”历史信息保存和利用的最终形成,是莫高窟保护发展理念跟随科技发展步伐的结果。“数字敦煌”的意义就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具有抢救文物历史信息的重要意义。未来我们会基于“数字敦煌”资源库,加大敦煌石窟综合保护体系建设,把一个真实完整的莫高窟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贾正:您刚提到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我们是否可以说,这两个条例的提出,对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樊锦诗: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突出矛盾,在外部环境、政策不断变化的时代,要做到莫高窟的长期保存,稳定保护机构,稳定保护管理和研究人才队伍,需要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障。于是,我们制定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有目标、分目标,也有原则和措施。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我们还要保护文物所在的环境,包括寺庙、舍利堂等人文环境和植被、树木、沙漠、水流、森林等自然环境。如果只保护石窟本身,而无视周围文化、环境氛围,那等同于破坏。《条例》和《总体规划》的颁布与实施,对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是进一步做好莫高窟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里程碑式的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认为保护文物只是文物部门自己事的错误观念,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遗址保护规律的认识和对保护本质特征的理解。
贾正:敦煌研究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全国文物界开启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先河。开展这种交流,您最初的动机是什么?现在看来,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
樊锦诗: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我有机会看到了国外文物保护的技术,萌发了开展国际合作的想法。敦煌研究院在西北一隅的山沟里,本身就特别闭塞,必须要把大门敞开,让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都关心、关注它。从那时候开始,莫高窟就不断开展国际合作。在合作中我们一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互利共赢的原则”,合作机制也从最初的单向引进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发展到双方平等对话合作解决莫高窟文化遗产重大疑难问题,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其实最初的动机就是瞄上了“人家”口袋里的钱。后来发现,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理念更值得学习。再后来又发现无论管理还是技术,总得有人来掌握吧!此后在国际合作中锻炼、培养人才成为最重要的事,让年轻人介入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