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28 16:30:03 查看人数:5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618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71人
樊锦诗人物事迹简介 699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45人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1384字 6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46人
樊锦诗事迹简介 449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13人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524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68人
樊锦诗事迹简介 372字 2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238人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1365字 14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38人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2253字 10段 8分钟 13分钟 18分钟 175人
樊锦诗事迹简介 1998字 21段 7分钟 11分钟 16分钟 147人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924字 3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191人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270字 2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254人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介 652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45人
樊锦诗人物事迹简介 465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37人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787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56人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1536字 28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233人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669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37人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20__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莫高窟保护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樊锦诗不会忘记,一份她亲自参与事关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协提案,终于作为莫高窟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

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为了保护敦煌遗产,又能更好服务游客,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的大型遗址中,还率先启动了参观预约制,并开展了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樊锦诗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不断增加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与服务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经改变。

“国家的命运决定了莫高窟的命运,国家独立了,国家强大了,国家发展了,我们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护了。”樊锦诗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把一切的成果和荣誉归功于国家和集体,在她的内心深处,心甘情愿,只想做一个“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人物事迹简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樊锦诗如是说。作为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由此被大家所熟知。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樊锦诗用五十七年的执着和坚守阐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展示了什么是中华儿女的赤子情怀。鲁迅先生曾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便是中国的脊梁”。樊锦诗先生克服环境的恶劣,与常伟鸿,段文杰等前辈共同奋斗在一线。樊锦诗先生克服与丈夫常年分居两地的相思之苦,在有机会调走的情况下选择了留下来。樊锦诗先生说只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职业操守,樊先生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负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梁任公如是说。樊锦诗先生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樊锦诗说,管理者必须直面问题,不能回避问题,更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樊锦诗开创了“数字敦煌”,在技术落后后,资金匮乏的八十年代,硬是用自己的脚踏实地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樊锦诗勤奋创新,求实严谨的态度正与当前社会中某些急功近利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诺贝尔生物与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世人皆为她欢呼之时,淡然地带着自己的团队继续投身于科学研究。这份淡泊名利,这份坚韧严谨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荀子说:“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生很长,长到忘不了一个人;一生很短,短到只能做到一件事。樊锦诗用她短暂的一生为敦煌,为文物保护事业奉献了所有,樊锦诗也用她长远的一生书写了一篇华丽的篇章。

烛曜锦绣中华,照亮万里江山。绘制诗意莫高,血洒醉人敦煌。谨以此诗表达对樊先生的敬意,谨以此篇表达对樊先生的仰慕、赞赏。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8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46位用户喜欢。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到敦煌,全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文物事业中,在大漠深处一呆就是47年,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敦煌莫高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已经十分脆弱,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樊锦诗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贯彻国家“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重视科技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她带领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在古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路子,把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文物保护方面,樊锦诗同志和她领导的团队,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在管理上建立一整套遗址管理制度、有效地阻止了人为因素对石窟的破坏,通过环境监测与研究,对莫高窟窟区大环境及洞窟小环境做出了科学的质量评价;以工程阻沙、化学治沙、生物固沙为主的综合治沙防护系统已成一定规模,沙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多年研究和探索,确定和形成了一套砂砾岩石窟崖体裂隙灌浆、风化崖面防风化加固的材料与工艺,有些技术从材料到施工工艺均为我院所独创。探讨了壁画病害产生的机理,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数据;不断改进壁画修复技术,实验筛选了几种新的修复材料,等等,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真正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同志在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中始终意识到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性,她首次提出将考古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行敦煌石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的关系研究,主持申请了国家文物局项目《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敦煌莫高窟及周边地区环境演化科普教育》,并亲自调查洞窟、崖面现状,根据考古断代第一次提出莫高窟南区中段在历史上有过不同规模的三次坍塌的观点,并初步复原了历史上崖面原始形态。

她注重安全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结合,以高质量的展陈传播敦煌艺术;提出“数字敦煌”理念,利用数字技术储存和展示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策划实施了莫高窟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为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拓展了空间,奠定了新的基础。樊锦诗同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协调有关科研单位,申报并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的科研课题;主持完成了《曙光天演PowerPC工作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也已通过“863”计划专家组的鉴定。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墙壁上的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到人们面前,并在敦煌壁画的艺术复原与艺术创造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樊锦诗同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的国际合作,按照"以我为主,对我有利,为我所用"的原则,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使莫高窟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在她的组织、领导下,中外友好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把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樊锦诗事迹简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女,汉族,80岁,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研究院推荐)

1963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樊锦诗怀着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55年来,樊锦诗扎根大漠,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被誉为“敦煌女儿”。

与新婚丈夫分居19年

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是大学同学,彭金章家在河北农村,毕业后被分到武汉大学,于是两人只好千里鸿雁传书,遥寄相思。他们在1966年结婚,两地分居19年。她每隔一两年会回去看望爱人孩子一次,“表现表现,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1986年,最终樊锦诗的丈夫妥协了,放弃了他在武汉大学的事业。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樊锦诗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深为感动,认为“他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丈夫”。

她说自己在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上,更倾向于家庭,“如果说爱人不支持我,那我肯定就要离开敦煌了,我还没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我不是那种人。”

尽管樊锦诗的同事说她是少有柔情的人,但她说起孩子时依然充满慈祥与母爱:“我至今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对孩子。”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最西端,气候干燥,黄沙漫天,冬冷夏热。樊锦诗一天只吃两顿,喝的是盐碱水,住土房、睡土炕、用土桌。“每天这里拍拍,那里拍拍,都是土”,她拍拍左右胳膊,比划着当时的情景。

白天去洞窟,必须要爬蜈蚣梯。

什么是蜈蚣梯?就是一根棍子上分出不同的短叉,通过攀爬这些短叉上下的“梯子”。“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梯子’,还那么高”,81岁的樊锦诗一边比划一边往脚下看,宛如当年站在梯子上那个心惊胆战的小姑娘。

因为害怕,樊锦诗每天都会在身上揣几个干馒头,尽量不喝水,少去厕所,以免攀上爬下。

现实生活如此艰苦,而洞窟里却宛若仙界。“完全是两个世界,陶醉、震惊、震撼,反正怎么形容都可以,简单说就是太美了!太好看了!内容太丰富了!”

当时,一些老画师在洞里临摹壁画,洞里没电,他们想出个土办法。早晨太阳从东边出来,洞窟坐西朝东,他们就拿一面镜子对着太阳,再拿一张白纸,靠反光来照明,就这么在洞里临摹,居然临出了许多艺术精品。

还有敦煌研究所带头人常书鸿、段文杰,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物专家,却脚蹬布鞋,穿着打扮与当地农民无异。经过他们将近20年的整理,在几乎没什么经费的情况下,莫高窟初步有了个样子,看起来不那么破败了,樊锦诗心里很佩服他们。

从此,这位江南姑娘尽心尽力做起敦煌文化的供养者。

樊锦诗事迹简介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改革开放以来,她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团队致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构建“数字敦煌”,开创了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65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4年7月,樊锦诗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8月14日,甘肃省举行樊锦诗先进事迹座谈会,樊锦诗如往常一样,衣着简单,显出她本质的洒脱与自然。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已将西部的粗犷、豁达揉合进这位六十四岁的江南女性内心。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将敦煌石窟长期存在而又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作为合作课题,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她所在的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樊锦诗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如今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5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75位用户喜欢。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任重道远

贾正:像敦煌莫高窟这样珍贵的历史遗迹,一定会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但是我也注意到,近些年随着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给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带来不少压力。如何平衡文物保护和弘扬之间的关系,您做了哪些探索?

樊锦诗:文物管理既要考虑全局,又要谋取未来,要把各项保护研究和管理制度串起来,综合协调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社会上不能正确理解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动不动就有人跟我讲旅游规划、讲捆绑上市。保护是利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利用。只有把文物保护搞好,把文物保护贯穿于旅游开发的全过程,才能形成两者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文物的可持续利用。我始终提倡负责任的旅游,既对文物负责,也对游客负责。一方面,我们积极落实“互联网+中华文明”的战略部署,通过数字技术,上线了30个精品石窟。游客可以在电脑、手机上畅游莫高窟,进行视频、音频互动。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了“莫高窟旅游承载量研究”项目,在所有的洞窟都安装了监测器,监测游客进洞之后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等等,确定了日游客最高承载量。但敦煌的游客量每年都在增加,要保护,也要让游客尽兴,怎么办?还是要打破旧思想,开发新思路。我们想到了敦煌的数字资源库,建立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我们请来导演,将这些数字资源制作成数字电影,一部是4k的高清宽屏电影《千年莫高窟》,主要讲述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部是8k超高清实景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主要讲述洞窟的历史。“数字电影+预约参观洞窟”既让游客得以尽兴,也让我们能够控制日游客总量。这一模式很成功,游客非常欢迎。有了这两部电影,敦煌莫高窟就“活”了。

贾正:建立“数字敦煌资源库”也是您为敦煌莫高窟保护与传承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现在回想起来,您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数字敦煌”概念时,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这是一个相当大胆和富有想象力的工程。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吧?

樊锦诗:国家规定文物单位必须达到“四有”,其中“一有”就是得有档案,可是莫高窟当时没有。首先就是要给莫高窟建立科学的档案。当时虽然有一些照片,但是照片终究是要变质发黄,最终慢慢消失掉。莫高窟的很多洞窟及壁画正在逐步退化和病变,照片和录像无法长久保存历史信息,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世界独一无二的敦煌石窟艺术逐渐消亡,建立能长期保存的洞窟文物真实信息档案刻不容缓。

那时,我对电脑没有感觉。通过演示,我了解到只要保存成数字,它就能永远保存下来。经过不断琢磨,一个大胆的构想在我脑子里逐渐明晰起来,就是要为敦煌石窟的每一个洞窟及其壁画和彩塑建立数字档案。敦煌研究院对壁画做了数字化实验,但效果与最初的构想存在较大距离。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发出多视点拍摄与计算机结合处理的数字化方法,但当时采集用的还是柯达胶片,不能满足高质量数字档案要求。2006年4月,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成立,在与国内外合作的基础上,不断试验、探索和研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2016年5月1日,第一期“数字敦煌”平台终于上线,可在世界任何地方登录敦煌数字资源库。应该说“数字敦煌”历史信息保存和利用的最终形成,是莫高窟保护发展理念跟随科技发展步伐的结果。“数字敦煌”的意义就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具有抢救文物历史信息的重要意义。未来我们会基于“数字敦煌”资源库,加大敦煌石窟综合保护体系建设,把一个真实完整的莫高窟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贾正:您刚提到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我们是否可以说,这两个条例的提出,对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樊锦诗: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突出矛盾,在外部环境、政策不断变化的时代,要做到莫高窟的长期保存,稳定保护机构,稳定保护管理和研究人才队伍,需要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障。于是,我们制定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有目标、分目标,也有原则和措施。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我们还要保护文物所在的环境,包括寺庙、舍利堂等人文环境和植被、树木、沙漠、水流、森林等自然环境。如果只保护石窟本身,而无视周围文化、环境氛围,那等同于破坏。《条例》和《总体规划》的颁布与实施,对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是进一步做好莫高窟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里程碑式的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认为保护文物只是文物部门自己事的错误观念,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遗址保护规律的认识和对保护本质特征的理解。

贾正:敦煌研究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全国文物界开启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先河。开展这种交流,您最初的动机是什么?现在看来,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

樊锦诗: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我有机会看到了国外文物保护的技术,萌发了开展国际合作的想法。敦煌研究院在西北一隅的山沟里,本身就特别闭塞,必须要把大门敞开,让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都关心、关注它。从那时候开始,莫高窟就不断开展国际合作。在合作中我们一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互利共赢的原则”,合作机制也从最初的单向引进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发展到双方平等对话合作解决莫高窟文化遗产重大疑难问题,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其实最初的动机就是瞄上了“人家”口袋里的钱。后来发现,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理念更值得学习。再后来又发现无论管理还是技术,总得有人来掌握吧!此后在国际合作中锻炼、培养人才成为最重要的事,让年轻人介入每一个环节。

樊锦诗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98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人物经历

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樊锦诗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4年七月,樊锦诗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八月十四日,甘肃省举行樊锦诗先进事迹座谈会,樊锦诗如往常一样,衣着简单,显出她本质的洒脱与自然。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已将西部的粗犷、豁达揉合进这位今年六十四岁的江南女性内心。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将敦煌石窟长期存在而又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作为合作课题,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她所在的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樊锦诗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如今73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北京大学邀请了七位不同时代杰出的“北大新生”亲手写下书信,为本科新生表达祝福,讲述他们的“北大情缘”,作为给新生的特别礼物与全新改版的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1958年北大历史系新生樊锦诗是这七位“北大新生”之一。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作为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领军人物之一,樊锦诗获得过很多荣誉。1963年,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为敦煌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了56个春秋,至今仍在继续做着贡献。樊锦诗为敦煌莫高窟保护作出重要贡献,是文化领域、文物战线的杰出代表。

在宣讲中樊锦诗介绍了敦煌文化灿烂辉煌的成就,强调了敦煌保护的重要意义,她从“守一不移”“担当使命”“探索进取”“留住根脉,我们永远在路上”四个方面讲述她与敦煌之间的“情缘”以及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研究、保护、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她带领团队致力于莫高窟的科学保护,敦煌学的深化研究,在全国文博系统率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制定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办法、建设数字敦煌档案。通过多方面努力创新性解决了莫高窟旅游开发与永久保护之间的矛盾,积极利用现代技术真正做到了让莫高窟走出去、火起来。樊锦诗强调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性,敦煌研究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几代莫高人的付出。樊锦诗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一代又一代莫高人传承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研究、保护、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新时代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忘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莫高窟的保护乃至全国文物的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王吉德指出,“莫高精神”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精神财富,是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强劲持久的精神动力。要大力践行“莫高精神”,深入开展向樊锦诗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扎根一线、爱岗敬业、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求真务实、敢于作为、使命在肩的担当勇气,改革奋进、矢志不移、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将“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践,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1963年樊锦诗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介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的肆意挥洒,即使遍体鳞伤,亦能够坚守最初的梦想。也有些生命,宁静淡泊的安于一隅,即使无波无澜,亦能够坚守最初的自己。

“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五十七年定居敦煌,无私奉献,只为成就璀璨的敦煌文化。从令人艳幕的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的鲐背之年,坚守敦煌,已知莲子般在心头激荡。她的一腔热心已化为平静湖光,但只有敦煌二字,仍在心头久久回荡。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便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如是说。樊锦诗先生则更是中国的脊梁!初到敦煌时,与当地居民一样住土房,睡土炕,由于气候不适导致水土不服,但这又怎能阻挡热枕?与爱人两地相隔,受尽相思之苦。曾经的相濡以沫,曾经的相敬如宾,如今所剩的只有记忆中泛起的涟漪。纵困难重重,但她始终无所动容,这便是中国的脊梁!

《莱根谭》中说道:“心得体会范文酷烈之祸,常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效于细微之事”。樊锦诗先生为了更好研究敦煌文化,夙兴夜寐,焚膏继晷,查阅了浩如烟海的书籍。脚踏实地,立足实际,却又敢为人先。面对游客量增加使得壁画破坏加剧的问题,她提出在莫高窟内安装传感器,更好的更科学的进行管理;在得知计算机可以使壁画色泽样式永久保存后,更是创造性的提出了将壁画“数字化”的方案。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我辈作为大丈夫,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樊锦诗先生“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的奉献精神,使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有机结合,让流连小家的私情走向民族复兴的大义,助力中国繁荣昌盛!

樊锦诗人物事迹简介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身为一名从小处在风柔水也柔的江南女子,樊锦诗同样具有江南赋于的特性--温柔,在她的身上小家碧玉的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喜爱漂亮的衣服,说话柔和,如此如诗般的女子却被分配到黄沙漫布,条件恶劣的敦煌,范文网站难道命运如此不公吗?不,不是的,这倒是她蜕变成蝶的艰难一步。难道樊锦诗不想放弃吗?是的,她也曾无数次午夜梦回中穿上绸缎般的衣服与丈夫团聚,但这些问题却折断在樊锦诗的“温柔”上。

“温柔”使得樊锦诗在研究中柔中带刚,兼揉并济;“温柔”使得樊锦诗在决策中顾全大局,循序渐进;“温柔”使得樊锦诗在发展中内外兼收,以退为进。可以说,“温柔”是樊锦诗在敦煌能够坚守的关键,但“温柔”究竟是什么呢?樊锦诗在报告中提到:国家的志愿就是我的志愿!呜呼,“温柔”就是爱国之心所带给瘦弱的她坚守敦煌的原因!前有常先生,后有樊先生,而身为后辈的我们,怀着一腔长大报效祖国之热血的中国青年,这难道不是报国的榜样吗?

所以说,身怀爱国之心,心怀报国之志,不一定非要选择政治家或科技人才,正如樊锦诗所说:“国家的志愿就是我的志愿。”我们应该成为国家需要的人,这也是中国最需要的人,诚哉,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6位用户喜欢。

奉献是什么?是57年来默默无闻的付出,是为守护敦煌文化甘愿留在莫高窟的执着,是从青春到白发被时间所见证的痕迹。

他是樊锦诗。57年前,他从北大毕业,正是青春正好的年纪,他却毅然决然地服从了国家和学校的分配前往莫高窟。莫高窟里有著名的栩栩如生的敦煌壁画,但也以其黄沙漠漠,恶劣的气候令人望而却步。

可是樊锦诗先生却用自己的一生扎根在这片恶劣的土地上去守护并发扬了敦煌壁画。这些娇贵的壁画稍不留意,就会被各种自然灾害所破坏。但樊锦诗先生从不怕困难,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他用科技的力量创新性的提出了解决和保护的方法。樊锦诗先生的这种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需要去学习樊锦诗先生的这种精神。

莫高窟的游客中心,“数字敦煌”的建设,都是在樊锦诗先生的大力坚持和不懈努力下取得的成果。在80年代末时,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尚未普及。但樊锦诗先生却敢为人先,看到了数字化未来的光明前途,四处筹集资金,将壁画创新性地利用了数字化手段保存了下来。这种敢为人先,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了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村上春树曾写到:“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樊锦诗先生的坚持和对面高呼的陪伴中,我们可以看出樊锦诗先生对敦煌壁画和对莫高窟这篇土地的上的深厚感情。他给莫高窟留下的不仅仅是对文物的保护与发扬,更是值得我们这些后人们去学习的无私奉献,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直面困难的莫高精神。

心之安处是吾乡,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们正为着我们的中国作者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樊锦诗先生用半生来守护这一洞画,此后,还会有更多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发扬莫高精神守护建设着我们的祖国。我也相信,正是因为我们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如樊锦诗先生一样的中华儿女,我们距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程才越来越近。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6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后,81岁的樊锦诗一直很忙,从北京到香港、从厦门到巴黎……但她心里惦念的,全是敦煌。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她说。

从“挖宝贝”到“守宝贝”

“老祖宗留下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

樊锦诗中学时就爱逛博物馆。1958年填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时,她以为自己以后成天“挖宝贝”。不想此后大半生待在了大漠,成了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莫高窟9层楼旁的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里,有一个不大的房间。土炕,土桌子,还有一个土“沙发”,这是樊锦诗曾经的住所。

生活是苦的。灰土怎么也扫不完,老鼠窜上床头是常事;一直与远在武汉大学工作的丈夫相隔两地,孩子出生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件孩子的衣裳。

有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最终留在了敦煌。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莫高窟的保护。“文物命运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文物保护的各项事业,我们也不可能去施展才能。”樊锦诗说,“只要莫高窟存在,我们一代代人就要把它陪好。”

从“一张白纸”到“极具意义”

“让保护和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

1987年,莫高窟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是申遗的主要负责人。梳历史、理保护、讲开放,在填写大量申遗材料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更为深广的世界。

“文物保护的国际宪章和公约原来没听过,保护涉及法律和管理从前不知道,怎么处理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也不清楚。这给我莫大的刺激。”樊锦诗说,在全面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体系后,她更深入地认识到了莫高窟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6项标准莫高窟全部符合。我想,一定要保护好莫高窟,让保护和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她说。

一幅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大图景,在樊锦诗心里悄然铺开。莫高窟历经千年,壁画彩塑已残损破败。如何让这一人类遗产“永生”?做过文物档案的她想到了用数字的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就是将洞窟信息拍照,再拼接整理,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的数字洞窟。这些数字资源还可以被“永续利用”,成为出版、展览、旅游等的资源。

说时容易做时难。形制改变、颜色失真、像素不足等一个个问题摆在眼前。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自己逐步摸索……樊锦诗说,从提出设想到真正做成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他们花了整整20年。

这些数字资源显示了价值。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运,数字球幕电影让游客领略了石窟风采,也缓解了保护的压力。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推广了成果。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莫高精神”成大漠“第二宝藏”

“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今年国庆前夕,樊锦诗为工作30年以上的敦煌人颁发奖章。她那一头白发,写照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一代代传承。

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老先生们明明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偏偏历经千辛万苦留在敦煌,他们就是精神符号。东西坏了还可以再造,‘莫高精神’垮了就啥也没有了。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樊锦诗说。

如今,莫高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比还有不小差距,却仍有年轻人不断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甘愿奉献。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干了一辈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充满感情地说。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中共党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择一事、终一生,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1963年,樊锦诗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那时的莫高窟,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她克服严重水土不服引起的身体不适等困难,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

她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完成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规律和时代特征,为敦煌石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采纳。她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制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3部。由她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是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其它石窟寺遗址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借鉴。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率先建设数字敦煌档案,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如今,83岁高龄的樊锦诗还在为编写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殚精竭虑。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促成《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使莫高窟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

樊锦诗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她每次领完奖回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奖章、奖状、奖金。她认为,这些荣誉属于所有为莫高窟作出贡献的人。

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改革先锋”、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事迹材料(16篇范文)

樊锦诗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利用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就。她坚守大漠50余年,从满头青丝熬到一头白发她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大胆构想了“数字敦煌”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典范。2018年,樊锦诗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北京。父亲很开明,希望女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樊锦诗信息

  • 樊锦诗人物事迹(16篇范文)
  • 樊锦诗人物事迹(16篇范文)87人关注

    20__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莫高窟保护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樊锦诗不会忘记,一份她亲自参与事关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协提案,终于作为 ...[更多]

  •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6篇范文)
  • 樊锦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16篇范文)75人关注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樊锦诗如是说。作为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范文锦集樊锦诗由此被大家所熟知。身着白衣,心有锦 ...[更多]

  •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16篇范文)
  • 樊锦诗的万能作文素材(16篇范文)51人关注

    在81岁的年纪,一个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对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而言,是依然忙碌的生活:虽已退休,却仍在为敦煌四处奔走 ...[更多]

  • 樊锦诗事迹简介(16篇范文)
  • 樊锦诗事迹简介(16篇范文)19人关注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素材摘抄(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素材摘抄(16篇范文)18人关注

    “敦煌叫人着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护好敦煌,这就是我的命”,樊锦诗如是说。作为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范文锦集樊锦诗由此被大家所熟知。身着白衣,心有锦 ...[更多]

  •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16篇范文)
  • 樊锦诗事迹心得体会(16篇范文)14人关注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中共党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择一事、终一生,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