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先进事迹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04 11:05:01 查看人数:98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 586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58人
学习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509字 9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96人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442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28人
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066字 7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53人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353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27人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 418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20人
读钱学森的一生先进事迹 810字 3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28人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 1130字 12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132人
钱学森先进事迹简介 1070字 10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62人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322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62人
学习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569字 8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26人
读钱学森的一生先进事迹 566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40人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 387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297人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560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00人
钱学森先进事迹简介 1303字 16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80人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 359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44人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8位用户喜欢。

基地刚建成不久,钱学森便赴山西太原发射中心,组织指挥导弹发射任务。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于龙淮等随钱学森一同前往,于龙淮担任这次发射任务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和钱学森一同在指挥中心值班。

看着身穿旧军装躺下的钱学森,于龙淮心中的不安和敬意油然而起。他想:这么一位科学家,如果待在美国,其工作、生活条件不知道比回到国内要好上多少倍,但他却毅然决然回来了。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如今和我一起躺在这又冷又硬的板凳上,我是一个年轻人,而他却是一位快60岁的老人呀!想着想着,于龙淮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毕业后的实习期间,钱学森充分地感觉到作为弱国国民的辛酸。当时的中国,在历经了百余年的贫弱之后,中国人在国外留学,被欧美列强国家的人极端的轻蔑,中国人饱受美国人的歧视。

40年代初,钱学森和另一个航空科学家马林纳合力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评论与初步分析》,这一论文成为美国研制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此外,钱学森还参加了美国核武器研制的“哈拉曼工程”。

1950年,因为怀疑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美国取消了他参加机密研究机构的资格。钱学森以此为契机,用回国探亲这个理由准备回到阔别许久的祖国。正当他要动身的时候,却被美国移民_扣押,幸好被同事以一万五千元美金保释出来。但此后,美国屡次阻扰他回国,钱学森遭到了美国_长达五年的扣留和_。

学习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0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4月13日,我和朝阳区各校的许多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到紫光电影城观看电影《钱学森》。在钱学森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一个真正大写的中国人。常言说,人到无求品自高。钱学森在金钱、名誉、地位上的淡定、低调、无求,恰恰证明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潜心研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看完电影,“爱国、淡漠名利和无私的奉献”,这些词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电影《钱学森》是从讲述从钱学森归国受阻、在美国遭受尽迫害开始的。其中贯穿着新中国领导人营救钱学森,他历尽千辛回到祖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的一个有一个感人故事。以前,在我的心目中,因为“两弹一星”事业的神秘性,钱学森的形象是高大的,宏伟的,近乎神的;而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看到的却是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静,淡然,无私,坦荡。更重要的是,是他完美的诠释了“爱国、奉献”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影片中的钱学森的生活状态呈现色彩鲜明的对比:回国前,由于钱学森对美国高科技军事科研的贡献和学术地位,一家人生活过的非常优越,设备一流的实验室,漂亮的别墅,汽车……他家里的社交聚会,美国军、政、商界人士均为座上常客,回国后的钱学森,除了一身朴素的军装,就是身着蓝色中山装,与普通工作人员毫无二致,他住的房子简单窄小,和美国的生活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什么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放弃步步高升的事业、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从一穷二白开始,践行祖国强大的梦想,这才是拳拳的赤子之心,这才是报效国家的有力证明。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创造过无数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与他的辉煌成就相媲美的,是他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他在逝期间,美国方面也曾多次邀请他访美,甚至提出,只要他来,就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是,他都拒绝了。钱学森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金钱、名誉、地位,在钱学森这里,没有生存的市场。“感动中国·2007年人物评选”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的时候这样说:“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反观时下,一些人在社会上有了一些影响、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绩、在政治上获得一些荣誉后,便开始大肆炒作起来,便开始浮躁起来,开始不知天高地厚起来。

我们知道,腐败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东西都有他滋生的土壤。目前腐败现象的高发,直接原因是缺乏对权力的制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转型中公民意识的缺位。正是大家对公共生活的漠不关心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就贪腐者的内心来讲,他们都抱有一种投机心理,但是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跳梁小丑永远只可能一段时间得到利益,而历史会还以他本来面目。

观看影片《钱学森》对我来说是精神的洗礼,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我深深的被钱老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从中获得了真真实实的精神力量。

对照钱学森的品格和作风,自己感到脸红。刚刚取得一些教学上的成绩,就想着该如何庆祝;刚刚有了一些学生和老师们的认可就沾沾自喜……我要像钱老那样,永远把祖国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与脚踏实地的作风为伍,永远与平等低调的品格为伴,用实际行动争做“思想优、学习优、业务优”的“幸福三优”好党员,用钱学森的品格和作风激励着自己无畏前行。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28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人民科学家。1911年,他出生于上海,这象征着我们中国的航空、火箭、导弹事业将得到改善。毛泽东曾对钱学森说过一句话:“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35年,钱学森留学于美国,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一听到中国成立了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50年9月,美国移民局发给了钱学森一个通知:不准回国!他被退掉机票。美国海关硬说他是间谍,他们把他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看守人员隔十分钟就来开一次灯。半个月后,他的体重就下降了十几斤。

后来,经过美国人的帮助,美国移民局把他释放出来了,但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为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

经过五年的迫害与挫折,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他望着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我现在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6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总有一种信念,能够跨越时空,铸就世界科技的高峰;总有一种精神,能够归于永恒,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12月11日是钱学森诞辰纪念日。前不久,“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钱学森生平事迹展”在京揭幕。钱学森以其杰出高超的才能、坚定不移的信念、坦荡宽广的胸怀,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授予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钱学森是这一荣誉迄今唯一的获得者。钱学森曾动情地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今天,钱学森精神成为我们勇攀科技高峰的宝贵财富。

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中11个“第一”,钱学森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如果没有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打造的国之重器,就很难有科技强国的中国力量、迈向太空的中国高度。今天,站在大师们搭建的科学云梯上,身处前辈们创造的良好环境中,我们应倍加珍惜,更加奋进,将中国的科技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我们应该如何迎接21世纪?”心怀世纪之问,钱学森从一线退下来以后,重新回到了学术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昭示未来的新理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宏大的战略愿景。正是得益于钱学森的战略远见,中国不断在世界航天史和科技史上,刷新了中国纪录、创造了中国奇迹。如今,我们有责任接力回答世纪之问,用更多创造超越历史、引领未来。

钱学森常说:“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国际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正所谓“变能启盛,唯变不破”,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心怀“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培育“会当凌绝顶”的战略视野,才能创造出“非对称性”的杀手锏,中国科技也才能真正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晚年的钱学森曾回忆说:“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我们当如钱学森那样,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作为始终不渝的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专业之能融入伟大事业之中。

今天,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前路挑战如荆棘密布,但看我辈披荆斩棘。广大科研工作者当发扬钱学森精神,立志成为科研尖兵,建功立业新时代,一个接一个地突破核心技术以实现“弯道超车”,在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奏响最强音。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1958年,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中科院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的院系是跟中科院的研究所相对应的,钱学森在力学所当所长,所以他在中科大力学系当系主任,一共当了有20年左右。

大家都知道的是钱学森教学特别的严格。有一次考试是开卷考试。一共两道题目,第一道是基础题,第二题是计算题。从上午八点钟开始,考到了晚上。结果是95%的人不及格,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不太知道的还有个后续,钱学森对这个结果特别不满意。钱学森认为他们的数理基础不合格,又给他们延了半年才毕业。在这半年时间里,他们又学习了数学、物理、力学。有人回忆说,在这半年里,他们多做了3000多道数学题,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在,这是很难想象的。一个系主任就可以让学生晚毕业半年。这大概也是精英教育的一种体现方式吧。现在的大学教育只能算是流水线作业。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今日,我观看了一部名叫《钱学森》的电影。

钱学森是中国伟大的科学家,他为中国研制导弹和原子弹时,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钱学森去美国留学时,发现了美国的原子弹和导弹,他想“中国人不比美国人少个脑子”。于是,他要回国去报效自我的祖国。冯·卡门对钱学森说:“中国比美国差十几倍呢!你为什么要回国?难道是去种苹果?”我万万没想到,钱学森居然说:“中国是我的祖国,我应当为她做出贡献,哪怕我去种苹果!”冯·卡门无奈,只好如实地说:“我郑重地告诉你:中国没有航空技术,一点都没有。”钱学森说:“那我也要为中国做贡献!”……

钱学森放弃了美国的好日子,选择了回到中国。钱学森多么爱国呀!我长大也要当一个爱国的人!

经过影片,我还明白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比如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他们一骄傲,东风二号失败了。钱学森坚定地说:“不就天上掉下个‘东二’嘛,我们必须把它射上去!”果然,东风三号发射成功了。这告诉我们:成功,不要骄傲;失败,不要气馁。

《钱学森》真是一部好电影呀!

读钱学森的一生先进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8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读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感触很深……新中国建立之初,神州大陆百废待兴,各个方面的制度都还不完善,远远落后于西方那些经过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发达国家。因为西方国家的打压,新中国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这一时期有许多人为祖国繁荣富强而日夜奋斗,钱学森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钱学森,1911年出身在上海的富裕家庭。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认真,最后使他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193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可腐败的政府不给他发挥才能的机会,于是只好挥泪告别祖国,去美国深造。钱学森在美国获得了惊人的成就。由于他的贡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请他为终身教授,但报效祖国的热情依然在他心中燃烧。在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毅然返回了祖国。但美国人不让他走,还恶意折磨他,5年后,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中国航空工业委员会,他废寝忘食地研究,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由于他的巨大贡献,国际编号3763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钱学森星”。2009年,钱学森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老的事迹让我十分感动,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回到自己祖国的怀抱!一个人爱国竟到了如此地步!而他回国以后,为我国的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枚原子弹研制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胜利升空……他还拒绝采访,拒绝写传记,心中挂念的是祖国的科技以及祖国人民的水平。在他的身上,我终于明白什么是“以国为重”,什么是“以民为重”。在美国,钱学森爷爷衣食无忧,条件优越,科研条件也领先中国很多,还有名誉,有地位。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大,为了神州儿女的生活,为了自己家乡的繁荣富强,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一切,毅然决定返回家乡,返回了祖国的怀抱。更难得可贵的是,在中国条件恶劣,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做出了比在美国所做出得更高贡献。我觉得,只有钱学森爷爷这种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所有才智与精力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栋梁之材”吧?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0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32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几经周折来到香港,再由香港抵达深圳,再到广州,最后顺利抵达北京。一路上都感受到了祖国同胞的热情,钱学森在回国前,站在洛杉矶港口就曾经说过:我不打算回来,我也没理由回来(美国),我准备尽我最大努力,来帮助祖国人民建设一个.....

然而,事情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啊。很快我国领导就意识到,就算钱学森知识渊博,也不可能立刻造出导弹来。原来很简单,当时的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放眼全国都没有一家工厂可以生产出所需的特殊材料。而且还没有试验基地和大型设备,就连一个像样的大学研究所都没有。甚至,是一本相关的教科书也找不到。

就当钱学森清楚这一切之后,也莫感地焦急,当然也有一些茫然。没有研究工具,没有研究设备,虽然自己很乐观,但是也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的钱学森,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找出来,如何才能白手起家。

要知道,在40年后,中国可是拥有世界上第三大核武库,而且是最重的武器供应商之一。钱学森的贡献不可磨灭,他可以让一个在1955年连一个像样的汽车都生产不出来的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

那么,这一切钱学森又是怎么做到的?在这一场科学技术大发展中,钱学森又是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因为钱学森本人是比较谦虚的,甚至不愿意出版自己的传记。对于一些信息,我们是很难完全掌握的。总得来说,钱学森对我国有着至少四大贡献。

第一,那就是钱学森给了祖国一个最大的信心。在中国当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能够有造出导弹的信心和决心是至关重要的,虽然钱学森没有亲自到工厂里造导弹,但他作为灯塔式的领军人物,给科研人员指明了前进方向,让他们在黑暗中找到前进的道路。

让决策者相信你能做这件事,比你能做这件事,但是没有人愿意相信和帮助要有意义得多。显然,一开始连最上层的国家命运决断者都是无法相信,没有人可以相信在那么短时间内研制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核武器的,可是钱学森做到了!

第二,钱学森总是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启发下面年轻的科学界做出最重要的决定和成果。钱学森带领着一群比自己小一代的年轻科学界们,这些人是祖国未来重要脊梁。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从苏联大学回国的,后来被委以重任,组建科学小组。钱学森用心教导他们,并且尽力培养和提拔。

正是由于钱学森培养了这一批科学家,为后来搞航空航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才有了后来的人造卫星以及载人航天。对于领导者来说培养下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帮助手下人成长成才是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钱学森反反复复地强调,在书里可以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他让以往学习俄语的年轻中国科学家认识到,世界上最好的太空研究方面的文献都是以英语写成的。

最后,他证明了自己有创建机构的能力。他在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推动了国家科学发展纲要的确立,并领导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的第一所导弹设计研究所。

钱学森先进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

——摘自钱学森的《入党申请书》(1958年9月24日)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入党故事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

1955年9月,回国途中,一位记者问钱学森:“你究竟是不是共产党员?”钱学森回答:“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我还没有资格当一名共产党员呢!”

直到置身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钱学森心底蕴藏多年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中国科学院前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张劲夫生前这样回忆:“一天晚上(1958年初春),钱学森同志一个人找到我家里,谈了他在美国20年,所有工作都是在做准备,准备将来为祖国做点事情,所以一美元的保险也不买。回国后,为使人民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将竭尽全力建设自己的国家,并郑重地提出了入党的要求。”

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记述,1958年4月6日,钱学森向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支部递交了一份长达7页的思想检查。4月19日,钱学森又向力学研究所党支部递交了一份长达8页的“交心”材料。在这份材料里,他进一步谈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认识。

鉴于钱学森对党的深厚感情和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力学研究所党支部认真研究后,决定发展钱学森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24日,钱学森正式填写了入党申请书。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钱学森传》的作者奚启新看来,钱学森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进步,而是有其深层久远的思想根源。“从青少年时期,他就开始接受先进思想教育,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在交通大学读书时,好友之中就有几位是中共地下党员,他自己也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到美国后,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身在异国,但心系祖国的抗日战争,对祖国的命运深为忧虑。”

“我所接触的党的领导同志,他们看事物的清晰、深刻,使我对他们起了敬佩之心……总的来说,这时期我对党的认识是很不对头的,党在我心目中只是一个个党员,不是一个组织。”钱学森曾如此剖析自己对党的片面认识,但回国后参加力学研究所的工作,特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工作,以及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和访苏、参观、讲学等活动,目睹了新中国的种种新气象,他对党的认识越来越深化。“这使我认识到党是集体,是一个可爱的集体,我开始对党有了感情。”“我开始感到人民群众的大家庭,我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一定要拿出一切来为大家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1959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总支通知钱学森,他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钱学森后来说,在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那一天,自己激动得彻夜未眠。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在三年困难时期。钱学森的日子也很难过。但里面有一件事情让人特别吃惊,在三年困难时期,他写了两本书,获得了3000块钱的稿酬。这是一个巨大的金额,当时钱学森的工资是一个月300块钱,相当于他十个月的工资。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讲,也许是十年收入。在70年代,在江南最富裕的农村,全家一年的收入可能也就200多块钱。

时光流转。如果在现在要出版这样的两本书。我猜测,钱学森需要自己拿出3万块钱或者甚至30万块钱才能出版。这意味着什么?

是知识不值钱了吗?不,也许是相反。因为,原来的话,有知识的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有名也有利。但现在,有知识的人,他就不是很愿意分享,因为既没有名,也没有利。普通人要获得知识的难度就更大,代价也更大。从社会的总成本来看,有效知识将变得更为昂贵。

学习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6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最近,观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潮澎湃、无法忘怀。

钱学森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他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其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的业绩对于我——一个从事农业研究的研究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爱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钱学森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也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明白了坚定就是一种信念,在动摇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现在,从钱学森的故事里我更体会出坚定这个词语的新解:执着地做事、为民族做事、为祖国做事!

有了爱国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如何将它转换成生产力呢?《钱学森》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创新的力量。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不仅为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留下闪光足迹,对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也作出重要贡献。或许缘于此,时任美国海军副部长的金贝尔就认定,钱学森“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和科学家的价值。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崛起,主要表现在文明创造,反映在科技发展上。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创新成果,方可证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创新精神,对于引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极其重要。而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一员,我们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任何事情,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钱学森回到祖国后,也为祖国创造了许多了许多东西,最伟大的是——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钱学森知道这是一件非常难完成的。在做之前他向毛主席和周保证在8年之内完成这项工程。

钱学森的创作开始了,刚开始一项很顺利,后来在“东风2号”中失败了。全军都想放弃,但是被钱学森的一句话给振作起来了:“失败了,我们可以再来。”最后在钱学森的鼓励下成功发射了“东风2号”全军都高兴得不得了。从此,钱学森在中国成了有名的高级人物。

再回去的路上,我想:钱学森真是勇敢,他为了回到自己的祖国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回到了中国,他这种精神值得全民族人学习。

作为一个从事农业研究的研究生,我感到是很光荣的,能为中国最广大的农民做一点事,是我一生最大的理想与追求。

读钱学森的一生先进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0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忠实的爱国者,是两弹元勋,是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他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有机会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和系统教育。小时候父亲就培养他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诗词、书法、国画、摄影,使他成长为一个充满灵性和活力、具有创造性的人。这些艺术修养,不仅加深了他对艺术作品中诗词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这点令我感触很深。没有兴趣和爱好的我,生活空洞乏味,了无生气,抓紧时间培养一个自己寄托心灵的爱好。

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六年,是他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也是好生令我羡慕的六年。当时的学校大师云集,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选修课也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学得尽兴,玩得痛快。多么美好的学校啊!联系当下的教育,就不难理解本书最后写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真的是太让人痛心了。

艰辛的归国路,让我们看到他拳拳爱国心。主动要求当副职,专心研制火箭和导弹,让我们看到他的科学精神。“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让我们看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的价值。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是对钱学森精神品格和人生成就最好的写照,激励后代中国人投身科学和建设祖国的洪潮。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读了这本钱学森,我觉得钱学森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在美国留学时,别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国。但是他没有服输,他努力学习,最后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那些人哑口无言。

在回国的路上他被美国关进了监狱、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没完没了的折磨他,但是他仍然没有服输,没有向美国低头,想尽办法让中国明白他此刻的状况。最终,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最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回到祖国的旅途。

回到了祖国,再制造原子弹的时候,那是没有计算机,怎么办?钱学森他们也没有向困难服输,他们用算盘一个一个的算。最后,中国的原子弹、卫星也造出来了。

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钱学森生于杭州,落地不久便随父母移居上海,3岁时,全家迁居北京。

钱学森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钱学森很小就有自己的作息表:清晨,准时起床,锻炼身体;早饭后,母亲教儿子背诵唐诗;休息时,钱学森自己看一些儿童读物;下午,或者画画,或者写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钱学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尤其出众,3岁已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及一些启蒙读物,如《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还能心算加、减、乘、除。所以,钱家的聪慧“小神童”打小便名声在外,走到哪里都能得到长辈们的喜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钱学森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旺盛。父亲买的儿童读物已经不能吸引他了,他开始将目光转向父亲的大书橱,常常自己抱着厚厚的大书专心致志地看。

有一天,钱学森问父亲:“《水浒》中的108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108颗星星下凡的。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情的人,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变的呀?”父亲认真想了想,回答说:“《水浒》是人们编写的故事。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像岳飞、诸葛亮,还有现在的孙中山,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从小爱学习,有远大的志向,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钱学森听罢大受鼓舞,他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钱学森先进事迹简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03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1911年-2009年),祖籍杭州,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1955年回国,195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参加中国火箭、导弹研制工作,从事航空航天研究。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

“我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在美国学习、工作15年之后,钱学森带着8大箱装满书籍和笔记本的行李,毅然回到祖国。

对于“回祖国去”这件事,钱学森十分坚决。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后,通常会把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养老。但在美期间,钱学森一美元都没有存过。有人觉得奇怪,他坦率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在美国,钱学森经历了限制出境、拘留甚至被监视、“软禁”等磨难,但他要回到祖国的决心一直没有变。1955年8月,在多方努力下,美方撤销了对钱学森回国的限制。同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7岁的儿子钱永刚、5岁的女儿钱永真,终于登上了回国的邮轮。

钱学森一家回到北京,受到中国科学院的热烈欢迎。他做的第一个安排,就是在翌日清晨带领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目睹这个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神圣地方。面对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感叹道:“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

自力更生造出中国的导弹

1955年底,回京的钱学森,马上投身到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筹备组建工作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任第一任所长。

为了加速人才培养,力学所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研究班,又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力学系,钱学森兼系主任并亲自授课,培养新一代的专业人才。

1956年5月,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在车道沟兵器招待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给刚刚分配来的一批大学生讲导弹的基本知识。后来,这些学生当中的许多人,都成为我国火箭、导弹与航天技术队伍的骨干。

1957年2月18日,钱学森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随后,他投入到仿制第一枚导弹“1059”的工作中。1960年11月5日9时2分28秒,“1059”导弹冲上蓝天,在飞行了550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中国的第一枚国产导弹发射成功了!在当晚的庆祝酒会上,聂荣臻元帅高举酒杯说道:“今天,在祖国的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

1970年4月24日,在钱学森的运筹帷幄下,只用了五年时间,中国就成功地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中国从此敲开了太空的大门。

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1958年4月6日,钱学森向组织写下了长达7页纸的思想汇报。9月24日,钱学森正式填写入党申请书。

1959年11月12日,钱学森正式入党。他说,他一生仅有过三次“激动”,其中一次就是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个时候,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我钱学森是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

钱学森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发自肺腑地表明自己毕生志愿:“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4位用户喜欢。

克服重重阻碍艰难回国

上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客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16篇范文)

基地刚建成不久,钱学森便赴山西太原发射中心,组织指挥导弹发射任务。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于龙淮等随钱学森一同前往,于龙淮担任这次发射任务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和钱学森一同在指挥中心值班。看着身穿旧军装躺下的钱学森,于龙淮心中的不安和敬意油然而起。他想:这么一位科学家,如果待在美国,其工作、生活条件不知道比回到国内要好上多少倍,但他却毅然决然回来了。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如今和我一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钱学森信息

  •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16篇范文)98人关注

    基地刚建成不久,钱学森便赴山西太原发射中心,组织指挥导弹发射任务。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于龙淮等随钱学森一同前往,于龙淮担任这次发射任务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和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