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先进事迹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19 18:05:01 查看人数:30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 1334字 13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28人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1230字 11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51人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 746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46人
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663字 18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34人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558字 6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51人
关于钱学森先进事迹 555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26人
关于钱学森先进事迹 1533字 9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99人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 418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71人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 586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39人
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997字 62段 14分钟 22分钟 31分钟 218人
钱学森先进事迹简介 1303字 16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39人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560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78人
学习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1509字 9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233人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864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14人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 331字 2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51人
读钱学森的一生先进事迹 865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35人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34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中国人自古就对天穹之上充满猜想。1911年出生的钱学森公派赴美留学,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28岁时,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他决定回国效力,当时,他从事的工作90%属于军事机密。1950年,钱学森被拘禁,尽管后来被保释出狱,但一直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1955年,钱学森千方百计发出的求援信辗转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信中写道: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这段路,他走了五年。简单安顿好家人后,钱学森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工作之中,在东北考察时,他见到了开国大将陈赓。

1956年的春节刚刚过完,钱学森起草完成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并能得到中央批准,为中国造出第一枚导弹的重任也落到了钱学森的肩上。

导弹与火箭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当时他所率领的队伍,大多是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对这种尖端武器一无所知。他为此专门编撰了一部基础教材导弹概论,正是这部经典著作启蒙了第一代从事导弹和火箭研制的中国人。

1960年11月5日,仿制的东风一号近程导弹飞行7分37秒,横跨550多公里后精确命中靶区。

1962年3月21日,自主研制的东风2号导弹首次试验,21秒时尾段着火,69秒后坠地起火,实验失败,这让所有参与研制的科研人员一时难以接受,情绪低落。

钱学森在让科研人员振作的同时,也把压力扛在了自己肩上。为了找到发射失败的原因,钱学森在干燥、酷热和缺水的戈壁滩上反复考察,经过两个月的分析检测,故障结论报告长达67页。两年后,东风二号再次发射,导弹飞行1000多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东风5号飞行30分钟,穿越6个时区后,稳稳的到达了万里之外的太平洋。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直到今天获此殊荣的人只有钱学森一个人。

晚年的钱学森,始终密切的关注着世界载人航天技术的最新动态。在这位老人的心中,把中国人送上太空的背后,正是自己30年的付出与坚持。

2003年10月14日,神舟5号飞行590秒后摆脱了地球引力,浩瀚的太空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接续的的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一次次证明中国人的科技实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钱学森当年的坚持。他不仅为中国航天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也为新中国力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勾勒发展方向、培养领军人才。

除了大家熟悉的空气动力学外,钱学森还引领了我国水动力学的研究。他曾亲自在清华工程力学班讲授水动力学课程,并在60年前针对《力学学报》一篇水翼理论文章,提出时速超过90公里以上的应用,必须用“超气蚀”翼面。这一远超当时研究范围的概念,如今得到验证和应用。在钱学森亲手创建的中科院力学所,科研团队开发的新概念高速船模型时速大幅提升,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近期也发表在流体力学权威期刊上。

据研究团队负责人王一伟介绍,航行体在水中高速运动的时候,表面的液态水会相变成水蒸气,产生空泡。与此同时,当这种带着空泡的航行体在水面附近运动时,不管是穿出、穿入,还是平行水面航行,空泡都会由于水面的扰动发生脱落、溃灭,影响航行体的结构安全和操控稳定。

为了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科院力学所秉持钱学森先生的工程科学思想,始终面向国家重大装备中的共性基础问题,面向实际应用。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0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生前一直坚持不准给他写传。有人曾经想写,他知道后十分严厉地说:“我还没死,你们急什么!”

1991年钱老满80岁,正好这一年中国科协要换届,钱学森将退出所有一线科技工作。为了表彰他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贡献,中央酝酿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但整个酝酿过程钱学森一无所知,授奖仪式在10月16日举行。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10月10日这一天,有关人员才向他本人报告。对于这么高的荣誉,钱学森态度冷静,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授奖仪式之后,新闻媒体出现了一个宣传钱学森、学习钱学森的高潮。

那几天,涂元季秘书也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上午,钱老把他叫到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还在忙啊?我们办任何事,都应该有个度,这件事(指对他的宣传报道)也要适可而止。这几天报纸上天天说我的好话,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就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

涂元季坦率回答,听到了一些不同意见。“有的年轻人说,怎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都落实到钱学森一个人身上了?”

钱老立即说:“你说的这个情况很重要。说明这件事涉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奖励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我所代表的那个集体,那一代人。所以,‘钱学森’这个名字已经不完全属于我自己,我得十分谨慎。在今天的科技界,有比我年长的,有和我同辈的,更多的则是比我年轻的,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不要因为宣传钱学森过了头,伤了别人的感情,影响到别人的积极性,那就不是我钱学森个人的问题了,那就会涉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所以,要适可而止,现在应该画个句号了。请你马上给一些报纸杂志打电话,叫他们把宣传钱学森的稿子统统撤下来。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宣传了。”

涂秘书回到办公室,立即照办。《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都表示尊重钱老本人意见,明天不再见报了。有一个杂志,他们也表示尊重钱老意见,但下期的稿子已下厂排版,有两篇回忆与钱老交往中受到教益的文章,不好撤下来。

钱老闻知后说:“这样的回忆性文章都是在一个人死了以后才发表的。我还没死,他们急什么?”秘书赶紧打电话告诉该杂志的主编:“钱老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天大的困难你们去想办法克服,但稿子一定得撤。”

在钱老毫不客气的坚持要求下,宣传他的活动才算告一段落。

从那之后,所有想出版刊登钱学森传记的组稿活动,都被钱学森办公室拒之门外。

只有一次例外。那是因为钱学森党性极强,他对党交给的任务从来没有半点含糊。有一年,要求写一个关于他的几万字的传略条目,就不再坚持己见了,但他把涂元季叫到跟前叮嘱:“写传不是为写而写,更不能为个人歌功颂德去写传,而是要通过写传反映一个时代,反映我们党在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指导以后的工作。所以,第一,要实事求是;第二,千万不要写出矛盾来,我决不和任何人争功劳,特别是关于我们国家‘两弹一星’。我过去多次讲过,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我本人只是恰逢其时,回到祖国,做了该做的工作,仅此而已。这就是我的观点,是实事求是的观点。你要按照这个观点去写。”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6位用户喜欢。

他,是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他,为了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历尽千辛万苦;他,为我国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谁,为祖国呕心沥血?又是谁,永远有着赤子之心?他,就是我国伟大的科学——钱学森。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钱学森》,我知道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学家、世界火箭专家。

为了更好的报效祖国,钱学森早早的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他在离开祖国时,就在心里默默的说,“我一定会回来的!”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的欢呼声中,在礼炮声中,也在钱学森的心中,诞生了。“我想回去!迫不及待的想回到祖国去!”

此时,我国的经济状况很不好,要钱没钱,要车没车,要设北美设备的情况下,他的心没有一丝动摇。而且,美国的条件优越,要什么有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钱学森都没有改变,如果是你,你一定会选择留在美国吧!

这部电影演绎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传奇的一生,一心想利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他让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让世界上重新认识中国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他没有辜负伟大的祖国对他的培养,他把最先进的外国东西给学会,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我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让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作为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被这位老前辈的爱国热情所感动。

钱学森回国5年后,为祖国的我国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看看钱学森,为祖国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又如此的爱国,我们身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又生活在这么优育的环境下,就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好好报效自己的祖国。因为我们小学生都肩负着为祖国建设的使命,一定要从小立志,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63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逝世10年,“钱学森精神”仍然在他挚爱的祖国大地传扬。

“钱学森同志是我党难得的政治上成熟的战略科学家,中国人民忠诚的儿子。我冒昧地将他的品德和精神概括为‘钱学森精神’,殷切地期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以钱学森同志为榜样,向钱学森同志学习。”2001年,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劲夫首次撰文提出“钱学森精神”。自此,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追寻这位卓越科学家的伟大事迹,树立起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

赤子归国 为人民奋斗不息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炎炎夏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东北角,一座现代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钱学森图书馆。这句铿锵之言,悬挂在馆内。

在钱学森图书馆,陈列着一批珍贵文物。一封钱学森写给陈叔通的求援信,信里“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的话语,至今读来仍可以感受到他浓厚的赤子情怀。

这是一条崎岖艰险的回家路。连行李都已经托运,即将踏上飞机的钱学森却被迫留在异国他乡长达5年,经历了拘留、监视的屈辱,他和妻儿甚至还被限制了自由。

一片丹心向祖国,钱学森终于寻得机会,将写在香烟纸上的求援信送回祖国,并最终回到了中国。他后来回忆说:“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郭永怀等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憧憬,历尽艰辛回归祖国,以白手起家的勇气奠定了我国多项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开创了多领域科技应用的新局面。

“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钱学森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践行了一辈子的原则——为人民奋斗。

这位爱国、爱人民的科学家,也被人民深深爱戴着。2009年,一项调查显示,88.8%的人认为钱学森身上最值得推崇的精神品质是爱国,85.3%的人感动于钱学森冲破阻力毅然回国。

“一个国家没有科学技术,就会贫穷落后,在钱学森等科学家身上凝聚着赤诚为国的报国情怀,他们回到国内报效祖国,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这是非常不得了的。”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表示,这值得大家不断学习。

殚精竭虑 树立起创新丰碑

“新一代航天人传承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以及建设科技强国的未来,一定是非常光明的。”在朱枞鹏看来,以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自己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在老一辈科学家开创的基础上,尽快赶上世界科技水平,“让中国的科技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在没有充分资料可查、没有现成模式可依的情况下,钱学森创新性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研制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发展规划。

钱学森数十年如一日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即使到了高龄也从不间断,从不松懈,从不放弃,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时刻保持对科学技术的高度敏感性而不懈努力。

据钱学森图书馆工作人员汪长明记述,钱学森“一生的研究手稿数万页,剪报数百袋,出版著作数十部,参阅过的书籍数万本,真可谓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庞大的数字背后是钱学森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束缚、探索科学新领域研究科学前沿问题的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勇气和毅力。

在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没有让钱学森停下创新的脚步。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钱学森始终在探索科学新领域,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他将技术科学思想方法推广到其他工程领域,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两门新的技术科学。

“当深度参与到国家科技进步的进程中,我觉得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谈及从事科研的初衷,“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叶聪说,作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已做好一切准备,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精神,知行合一,做好本职工作,将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祖国建设中。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

读小学时,男孩子们都爱玩飞镖——它用硬纸片折成,有尖尖的头部和一副向后斜掠的翅膀。做得好的飞镖,掷出去能像燕子一样飞行,还会在空中盘旋一番。钱学森很快成了个中高手,他折的飞镖总是飞得又稳又远,小伙伴们谁也赶不上他。有人不服气,拆开了他的飞镖检查,想看看里边是否搞了什么“鬼”。老师就让钱学森把飞镖复原,请他当着大家的面重新折好,再掷一次。结果,他的飞镖还是第一名!

老师请钱学森讲解其中的奥秘。钱学森说:“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它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尾巴沉,它向上飞一会儿还会往下栽;翅膀太小飞不平稳,翅膀太大就飞不远,爱兜圈子……”得到秘诀的小伙伴们照他的话去做,果然折出飞行能力更强的飞镖,大家都很高兴。

最受震动的,还是钱学森的老师。小小飞镖里蕴含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钱学森无师自通,竟然自己悟出来了。这个孩子不简单啊!

一个仰望蓝天的孩子,清澈的目光穿越了无数云层……这个镜头,或许是钱学森追逐蓝天梦想的第一次定格。

20多年后,钱学森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卓有成就。“一人能顶五个师”的他,亲手谱写了新中国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一号”的飞天神话,并带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飞跃太空。

关于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通过观看《钱学森的故事》,我对他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他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航天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回到祖国,为建设中国献出自己的力量。”

19__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手续,买了机票回国,他把行李交给了航空公司。然而,美国移民局说钱学森是间谍,把钱学森关进了拘留所,受到无休的折磨,半个月竟C了十几公斤。

美国科学界募捐了1__00美元,把钱学森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停止对钱学森的迫害。虽然如此,但钱学森仍不断提出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

钱学森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周恩来总理也在会晤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1955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钱学森登上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水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明白了一个“孩子”离开“妈妈”后的痛苦。只有祖国是最亲切的,我们要爱自己的“妈妈”。

关于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1911—2009)杭州人,是全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是我国“原子弹之父”、“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1911年出生于上海,后来出国留学,1938开始对火箭进行研究。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后,用他所学的专业和知识为祖国服务。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9年我国建国__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为他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从美国回来时,对接待他的人所说的一句话。

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是艰难的,当他在美国得知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他的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于是他向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明,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还大声喊道:“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钱学森只不过是要回国,美国人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那么着急呢?因为他知道钱学森是个人才,他的知识和能力要是为中国服务,很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他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就是:我们美国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其他国家得到。于是金布尔马上通知了移民局,不准让钱学森全家离开美国。美国海关果然禁止钱学森回国并扣留了他的所有行李。但后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如果不是钱学森的老师和校友大力帮助,恐怕他是难以得到自由的。

但那以后,钱学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不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钱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为了回国钱学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啊!然而,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反而更加强烈了。他日夜思念着新中国,他坚持斗争,不断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国的要求。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了特务的监视,在寄给在比利时亲威的信中,巧妙的在香烟纸上写了一封信,并顺利的转到了周总理的手里。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进行,中国大使按照周总理的要求,以钱学森要求回国的这封信为依据,迫使美国政府允许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他的夫人和两个孩子终于乘坐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离开了洛杉矶,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众所周知,钱学森在导弹方面的研究举世瞩目,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敬爱的钱爷爷更加关心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也关心我们下一代的成长问题。比如说在普及科技知识方面,他就谈到了如何更好的办好科技展览。他说,展览是一种行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不是随随便便就办得好的。如何办好展览?钱爷爷强调了展览的设计问题。他说,展览的设计很重要,展览好比是一场演出,演出需要导演,而我们的展览也需要总设计师,他的工作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次的展览是做什么的,是关于什么样的展览。如果主题和目的不明确或者离开主题和目的去搞一些花样,参观后留不下什么印象,成了过眼烟云,那展览的效果就不好。我们现在设计展览,心中要有一个总的主题,总的目的,那就是宣传四个现代化,鼓舞全国人民为此而奋斗。

还有一个故事,一次导弹发射的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当时的天气很坏,到底能发不能发,试验基地的司令员、参谋长和钱学森的意见不同。按照当时的规定,每次发射报告上面必须有三个人同意的签字,然后再请示聂荣臻元帅的批准。可是当时司令员和参谋长都说不能发,而钱学森却非常有信心的说能发射,这样就形成了2:1的局面,于是就把只有钱学森一个人签字的报告送给了聂帅。没想到,聂帅很爽快地批准发射,并说要是只有那两位签字而没有钱院长的签字,我倒不敢批了。你猜这发导弹发射成功没?结果是这一发导弹还真的打成功了。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71位用户喜欢。

今日,我观看了一部名叫《钱学森》的电影。

钱学森是中国伟大的科学家,他为中国研制导弹和原子弹时,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钱学森去美国留学时,发现了美国的原子弹和导弹,他想“中国人不比美国人少个脑子”。于是,他要回国去报效自我的祖国。冯·卡门对钱学森说:“中国比美国差十几倍呢!你为什么要回国?难道是去种苹果?”我万万没想到,钱学森居然说:“中国是我的祖国,我应当为她做出贡献,哪怕我去种苹果!”冯·卡门无奈,只好如实地说:“我郑重地告诉你:中国没有航空技术,一点都没有。”钱学森说:“那我也要为中国做贡献!”……

钱学森放弃了美国的好日子,选择了回到中国。钱学森多么爱国呀!我长大也要当一个爱国的人!

经过影片,我还明白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比如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他们一骄傲,东风二号失败了。钱学森坚定地说:“不就天上掉下个‘东二’嘛,我们必须把它射上去!”果然,东风三号发射成功了。这告诉我们:成功,不要骄傲;失败,不要气馁。

《钱学森》真是一部好电影呀!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9位用户喜欢。

基地刚建成不久,钱学森便赴山西太原发射中心,组织指挥导弹发射任务。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于龙淮等随钱学森一同前往,于龙淮担任这次发射任务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和钱学森一同在指挥中心值班。

看着身穿旧军装躺下的钱学森,于龙淮心中的不安和敬意油然而起。他想:这么一位科学家,如果待在美国,其工作、生活条件不知道比回到国内要好上多少倍,但他却毅然决然回来了。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如今和我一起躺在这又冷又硬的板凳上,我是一个年轻人,而他却是一位快60岁的老人呀!想着想着,于龙淮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毕业后的实习期间,钱学森充分地感觉到作为弱国国民的辛酸。当时的中国,在历经了百余年的贫弱之后,中国人在国外留学,被欧美列强国家的人极端的轻蔑,中国人饱受美国人的歧视。

40年代初,钱学森和另一个航空科学家马林纳合力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评论与初步分析》,这一论文成为美国研制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此外,钱学森还参加了美国核武器研制的“哈拉曼工程”。

1950年,因为怀疑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美国取消了他参加机密研究机构的资格。钱学森以此为契机,用回国探亲这个理由准备回到阔别许久的祖国。正当他要动身的时候,却被美国移民_扣押,幸好被同事以一万五千元美金保释出来。但此后,美国屡次阻扰他回国,钱学森遭到了美国_长达五年的扣留和_。

钱学森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97个字,有6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4分钟,朗读时长22分钟,慢速需要31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相比,当下无疑是一个信息爆炸、物质过剩的时代。在这样的氛围中,许多人的内心充满了迷茫。

我们总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国,但传统文化在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之后,到了当代,似乎同人们的内心一样有些摇摇欲坠。

在这个躁郁时代里,我们急于抛弃自己的根基,却忽略了描摹世情。

举目四望,众声喧哗的当下,多的是所谓的「专家」,而少见真正的「知识份子」,多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颓废的犬儒主义者」,却少见躬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师。

但当我们静下心来,逆着中国百年凝目回望,历史烟尘处,依稀有一群孑然挺立的身影,闪烁光芒。

中国航天工程之父——钱学森就是这浩瀚群星中熠熠生辉的一位巨匠。

他曾怀着深切沉痛的现实关怀,提出令人振聋发聩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时至今日对于科技创新、对于教育模式,教育界、科学家乃至整个社会仍旧在不断思索中前行。

10月31日是钱学森先生逝世10周年的日子,于迷惘中求索的我们不妨通过一则传记回溯钱学森的一生。从他独立的人格魅力,曲折的过往经历中寻觅答案。

归国!钱学森的坚定选择

1955年9月17日,美国洛杉矶港口,“克利夫兰总统”号整装待发,钱学森一家早早来到了码头。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们赶来欢送,各大报纸的记者们也蜂拥而至。

钱学森身穿西装,打着领带,微卷的头发从前往后梳,露出欣慰的笑容;妻子蒋英,深色套装上别着一朵胸花;7岁的儿子钱永刚理着平头,穿着短裤和条形衬衫,还打了一个领结,外套则是一件白夹克;5岁的女儿钱永真,一头短发,额前刘海整整齐齐,穿着白色的外套及蓬裙,手上抱着一个洋娃娃。

钱学森客气地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我非常高兴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我不打算再回美国,我已经被美国当局刻意地延误了回祖国的时间,其中原因,建议你们去问美国政府。将来我要竭尽全力,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这一天,恰是钱学森与蒋英结婚8周年的纪念日,也是历经5年磨难,他们终于盼来的时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激动不已,对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准备回去了。”此时的美国,麦卡锡主义逐渐兴起,钱学森受到审查并被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

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Dan A. Kimball)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宁可枪毙了他也不能让他回国。”

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了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将其释放。海关还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才证明了他是无辜的。

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中国,经周恩来的努力,甚至包括了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一家才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一心阻挠他回国的丹尼·金布尔则愤怒不已,他说:“这是美国所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

利在天下必谋之

1911年12月,钱学森生于上海租界一所教会医院,为古代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钱氏家训告诫子孙,“爱子莫如教子,教子读书是第一义”“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影响深远。

父亲钱均夫幼入私塾,是清末秀才,后赴日本求学,曾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与鲁迅是好友和同事。母亲章兰娟是大家闺秀,温柔谦恭,喜爱荷花。

钱学森出生后不久,随父母回到了老家杭州市小营巷。1914年初,父亲北上赴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视学之职,钱学森随家前往。

父亲对钱学森的教育甚为用心,没有将其送入私塾,而是入具有现代教育精神的蒙养园学习。

5岁时,钱学森看《水浒传》,虽然看不懂,但对书中的梁山好汉很神往,天真地问父亲:“英雄好汉真的是天上的星星下凡吗?”父亲回答,那只是传说,但只要好好读书也能成为英雄好汉。

父亲还专门请来颇有名气的美术老师高希舜教他学习画画。钱学森曾深情地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父亲。”

1917年,不满6岁的他进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前身),年龄最小,但成绩却名列前茅。两年后,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给年幼的钱学森心底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烙印。

1923年,他升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附属中学,感受着浓厚的民主、开拓、创造风气。此时的中国处在动乱时代,中国应该往何处去,成为他思考的问题,“在附中上学,都感到一个问题压在心上,就是民族、国家的存亡问题”。

钱学森渐渐树立起“实业救国”的人生抱负,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作为学习的榜样和偶像。

1929年9月,钱学森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5年后,他以全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本可以十拿九稳地在铁道部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此时,继续探求“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道路的钱学森,决定转向航空工程专业。

他要像中国航空先驱冯如一样,走“航空救国”的道路。

1934年暑假,他考取了清华大学庚款留学公费生。1935年8月,他从上海登上了“杰克逊总统”号邮轮,前往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他特意随身带上了两块白丝手绢,上面有母亲章兰娟亲手绣的荷花。

一颗明亮的星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仅1年后便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勤学上进的他,常常是一个人独行,当年的一些同学曾回忆:“钱是一个不爱说话又比较害羞的人。”

其间,有一位美国同学当着他的面,耻笑中国人抽鸦片、裹脚、不讲卫生、愚昧无知等等,他听了很生气,当即向对方挑战:“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你们谁敢和我比?到学期末了,看谁的成绩好?”对方听了,哑口无言。

1936年10月,个性倔强的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学生。他接受了导师的建议,专攻高速空气动力学,这是当时航空领域最前沿的重大课题。

冯·卡门曾这样评价这位学生:“他的这种天资是我不常遇到的。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人们都这样说,似乎是我发现了钱学森,其实,是钱学森发现了我。”

经过两年艰苦的努力,钱学森成功解决了飞机高速飞行时机身、机翼会变形的数学计算难题,即著名的“卡门—钱近似”公式。

1939年夏,钱学森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此时,国难危急,冯·卡门极力劝他留下来:“在美国做科学研究,也能加强反法西斯的力量。”

此后,师徒二人共同投入到美国研制火箭和原子弹的计划中,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难以言状的默契。他们亲手组建起来的实验室,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简称JPL。

1945年4月,苏联和美国军队相继攻到柏林城下,纳粹德国即将战败。美国国防部立即派出科学咨询团一行36人赶往德国,力图抢在苏联人之前,审讯为德国服务的科学家,特别是火箭方面的科学家。

冯·卡门担任团长,佩戴少将军衔,34岁的钱学森也是成员之一,被授予上校军衔。

此次纳粹德国之行,钱学森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他不仅感受到先进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更目睹了侵略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后来,科学咨询团提交了一份名为《迈向新高度》的考察报告,共13卷,钱学森执笔完成了其中的5卷共7个部分。

这份报告成为美国战后火箭、导弹、飞机长远发展计划的重要蓝图,为美国空军未来5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曾评价道:“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的银河系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中国航天之父

1947年,短暂回国的钱学森在上海与蒋英结婚,之后共赴美国波士顿市。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年是密友,后同赴日本求学。钱均甫日后成为著名教育家,而蒋百里日后成为著名军事学家。蒋英曾前往德国学钢琴,后则转到比利时学习演唱,并在1946年回国,还举办了自己的演唱会。

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正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5年之久。

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来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渐渐地,家境状况变得很糟糕,作为大家闺秀的蒋英,毅然辞退了女佣,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从而也放下了她热爱的歌唱事业。

夫妻二人患难与共,她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

正是这段时间,钱学森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工程控制论》。

回国后,钱学森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毛泽东曾说:“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是权威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两人共同走过62年风风雨雨,彼此用一生坚守了爱的承诺。

2008年年初,97岁的钱学森被央视“感动中国”组委会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夫人蒋英代卧病在床的他到现场领奖。

颁奖词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钱学森晚年,除了继续关注科学发展以外,还对教育问题格外关心。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在看望他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他神情沉重,坦诚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提出的这个“很大的问题”,被国人称为“钱学森之问”。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11天后,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

身为中国科学界的大师,跌宕一生的钱学森发出世纪之问,延续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精神,直面当今中国的痛点与困境,时至今日仍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钱学森先进事迹简介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03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39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1911年-2009年),祖籍杭州,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1955年回国,195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参加中国火箭、导弹研制工作,从事航空航天研究。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

“我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在美国学习、工作15年之后,钱学森带着8大箱装满书籍和笔记本的行李,毅然回到祖国。

对于“回祖国去”这件事,钱学森十分坚决。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后,通常会把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养老。但在美期间,钱学森一美元都没有存过。有人觉得奇怪,他坦率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在美国,钱学森经历了限制出境、拘留甚至被监视、“软禁”等磨难,但他要回到祖国的决心一直没有变。1955年8月,在多方努力下,美方撤销了对钱学森回国的限制。同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7岁的儿子钱永刚、5岁的女儿钱永真,终于登上了回国的邮轮。

钱学森一家回到北京,受到中国科学院的热烈欢迎。他做的第一个安排,就是在翌日清晨带领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目睹这个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神圣地方。面对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感叹道:“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

自力更生造出中国的导弹

1955年底,回京的钱学森,马上投身到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筹备组建工作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任第一任所长。

为了加速人才培养,力学所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研究班,又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力学系,钱学森兼系主任并亲自授课,培养新一代的专业人才。

1956年5月,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在车道沟兵器招待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给刚刚分配来的一批大学生讲导弹的基本知识。后来,这些学生当中的许多人,都成为我国火箭、导弹与航天技术队伍的骨干。

1957年2月18日,钱学森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随后,他投入到仿制第一枚导弹“1059”的工作中。1960年11月5日9时2分28秒,“1059”导弹冲上蓝天,在飞行了550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中国的第一枚国产导弹发射成功了!在当晚的庆祝酒会上,聂荣臻元帅高举酒杯说道:“今天,在祖国的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

1970年4月24日,在钱学森的运筹帷幄下,只用了五年时间,中国就成功地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中国从此敲开了太空的大门。

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1958年4月6日,钱学森向组织写下了长达7页纸的思想汇报。9月24日,钱学森正式填写入党申请书。

1959年11月12日,钱学森正式入党。他说,他一生仅有过三次“激动”,其中一次就是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个时候,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我钱学森是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

钱学森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发自肺腑地表明自己毕生志愿:“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钱学森生于杭州,落地不久便随父母移居上海,3岁时,全家迁居北京。

钱学森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钱学森很小就有自己的作息表:清晨,准时起床,锻炼身体;早饭后,母亲教儿子背诵唐诗;休息时,钱学森自己看一些儿童读物;下午,或者画画,或者写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钱学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尤其出众,3岁已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及一些启蒙读物,如《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还能心算加、减、乘、除。所以,钱家的聪慧“小神童”打小便名声在外,走到哪里都能得到长辈们的喜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钱学森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旺盛。父亲买的儿童读物已经不能吸引他了,他开始将目光转向父亲的大书橱,常常自己抱着厚厚的大书专心致志地看。

有一天,钱学森问父亲:“《水浒》中的108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108颗星星下凡的。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情的人,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变的呀?”父亲认真想了想,回答说:“《水浒》是人们编写的故事。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像岳飞、诸葛亮,还有现在的孙中山,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从小爱学习,有远大的志向,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钱学森听罢大受鼓舞,他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学习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0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4月13日,我和朝阳区各校的许多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到紫光电影城观看电影《钱学森》。在钱学森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一个真正大写的中国人。常言说,人到无求品自高。钱学森在金钱、名誉、地位上的淡定、低调、无求,恰恰证明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潜心研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看完电影,“爱国、淡漠名利和无私的奉献”,这些词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电影《钱学森》是从讲述从钱学森归国受阻、在美国遭受尽迫害开始的。其中贯穿着新中国领导人营救钱学森,他历尽千辛回到祖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的一个有一个感人故事。以前,在我的心目中,因为“两弹一星”事业的神秘性,钱学森的形象是高大的,宏伟的,近乎神的;而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看到的却是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静,淡然,无私,坦荡。更重要的是,是他完美的诠释了“爱国、奉献”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影片中的钱学森的生活状态呈现色彩鲜明的对比:回国前,由于钱学森对美国高科技军事科研的贡献和学术地位,一家人生活过的非常优越,设备一流的实验室,漂亮的别墅,汽车……他家里的社交聚会,美国军、政、商界人士均为座上常客,回国后的钱学森,除了一身朴素的军装,就是身着蓝色中山装,与普通工作人员毫无二致,他住的房子简单窄小,和美国的生活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什么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放弃步步高升的事业、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从一穷二白开始,践行祖国强大的梦想,这才是拳拳的赤子之心,这才是报效国家的有力证明。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创造过无数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与他的辉煌成就相媲美的,是他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他在逝期间,美国方面也曾多次邀请他访美,甚至提出,只要他来,就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是,他都拒绝了。钱学森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金钱、名誉、地位,在钱学森这里,没有生存的市场。“感动中国·2007年人物评选”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的时候这样说:“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反观时下,一些人在社会上有了一些影响、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绩、在政治上获得一些荣誉后,便开始大肆炒作起来,便开始浮躁起来,开始不知天高地厚起来。

我们知道,腐败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东西都有他滋生的土壤。目前腐败现象的高发,直接原因是缺乏对权力的制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转型中公民意识的缺位。正是大家对公共生活的漠不关心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就贪腐者的内心来讲,他们都抱有一种投机心理,但是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跳梁小丑永远只可能一段时间得到利益,而历史会还以他本来面目。

观看影片《钱学森》对我来说是精神的洗礼,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我深深的被钱老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从中获得了真真实实的精神力量。

对照钱学森的品格和作风,自己感到脸红。刚刚取得一些教学上的成绩,就想着该如何庆祝;刚刚有了一些学生和老师们的认可就沾沾自喜……我要像钱老那样,永远把祖国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与脚踏实地的作风为伍,永远与平等低调的品格为伴,用实际行动争做“思想优、学习优、业务优”的“幸福三优”好党员,用钱学森的品格和作风激励着自己无畏前行。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4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的读书故事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考卷

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在这样一份普通的试卷之后,却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原来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品学兼优,各门学科都得90多分以上。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答对了所有的6道题,他的任课老师金老师很高兴,给了钱学森100分的满分成绩。但钱学森却发现自己答题时把一处符号“Ns”误写成“N”了。钱学森主动把这个小错误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把100分的试卷该为了96分。任课老师金老师一直保存着他的爱徒的试卷,即使在战乱的迁徙中也一直保存在行李箱中。在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金老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试卷,赠与了母校。这份小小的试卷也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科研的一丝不苟、虚心诚实。

钱学森的爱国故事二、克服重重阻碍艰难回国

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肯定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客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的怀抱。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1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一份96分的水力学考卷

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在这样一份普通的试卷之后,却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原来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品学兼优,各门学科都得90多分以上。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答对了所有的6道题,他的任课老师金老师很高兴,给了钱学森100分的满分成绩。但钱学森却发现自己答题时把一处符号“Ns”误写成“N”了。钱学森主动把这个小错误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把100分的试卷改为了96分。任课老师金老师一直保存着他的爱徒的试卷,即使在战乱的迁徙中也一直保存在行李箱中。在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金老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试卷,赠与了母校。这份小小的试卷也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科研的一丝不苟、虚心诚实。

读钱学森的一生先进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利用闲暇时间,我读了《平凡早就的伟大——钱学森传》。在这个网络风行的时代,能够坐下来读一本好书、品一杯铭茶,似乎早已是一种美好的回忆。《钱学森传》让我重温了久违的惬意时光。

这是一本写钱学森生平的人物传记。全书文字优美,脉络清晰,以顺叙的方法介绍了钱老先生的一生。钱老先生的不凡事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每次一翻开书就不舍得放手,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匆匆滑过。

全书从介绍钱先生的家族背景及他的父亲钱钧夫和母亲章兰娟开始,讲述了钱父的博学与广交,钱母的聪颖与善良,更讲述了钱学森的父母对幼子的一份良苦用心。父亲讲述的鲲鹏的故事让钱学森从小就志存高远,母亲在知识上的言传、在德操上的身教让钱学森享用一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文章继而介绍了钱先生从小学到大学的种种轶事,从小飞镖的游戏到上海交大的尖子生让我们看到了“英雄出少年”的钱学森。少年时代的钱学森已经显示出不凡的天资。如果说钱学森少年时代的成功取决于他的天资聪颖,那么他留学期间的经历恰恰告诉我们“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即便节假日也不中断。这份坚持说明了先天的资质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超乎常人的努力和踏实的作风也不会有最终骄人的成就。也许正是他超乎常人的天分和勤奋,才使得他作为一名学生就有足够的底气去挑战学术权威、28岁完成卡门-钱公式、36岁成为麻省理工终身教授、回国后,创建力学研究所、成功打造了“两弹一星”。这些成功应该就是对他过人的智慧和勤奋学习、踏实工作的回报。

钱老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世人皆知,钱老的民族气节亦让人感动。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想说的是:在钱老无数的光环、近乎完人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他勤奋好学、踏实严谨、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应该看到他为了祖国的兴盛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看到他热爱艺术、趣味高雅的情操。这也许正是我们现代的年轻人所缺少和值得反思的。

今后,我一定会重读此书,他的一生就是一本励志书,让人回味的太多,每次翻开应该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落笔之际,已是深夜,抬头仰望夜空,星星寥寥……

“火箭之王”钱学森先进事迹材料(16篇范文)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两弹一星,于1911年出生,20__年逝世。他在出国以前读过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然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最后考取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学生。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当新中国诞生以后,钱学森便和妻子商量提前回国,他们准备回国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钱学森信息

  •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钱学森的先进事迹(16篇范文)98人关注

    基地刚建成不久,钱学森便赴山西太原发射中心,组织指挥导弹发射任务。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于龙淮等随钱学森一同前往,于龙淮担任这次发射任务的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和钱 ...[更多]

  • 钱学森先进事迹简介(16篇范文)
  • 钱学森先进事迹简介(16篇范文)92人关注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 ...[更多]

  •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16篇范文)92人关注

    中国人自古就对天穹之上充满猜想。1911年出生的钱学森公派赴美留学,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28岁时,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 ...[更多]

  • 关于钱学森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关于钱学森先进事迹(16篇范文)24人关注

    钱学森说: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在创建力学所期间,他按照技术科学的思想,主持建立了各个 ...[更多]

  •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16篇范文)
  • 钱学森先进事迹心得(16篇范文)15人关注

    近日,为了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为了缅怀这位享誉海内外为中国军事、航天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西坝河第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