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我们仨关于读后感 | 373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3分钟 | 173人 |
我们仨读后感 | 1011字 | 8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80人 |
读我们仨有感 | 687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27人 |
读我们仨的读后感 | 877字 | 11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79人 |
我们仨读后感 | 1650字 | 6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251人 |
中学生我们仨读后感 | 446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51人 |
我们仨读后感 | 744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08人 |
我们仨初中2024读后感 | 834字 | 7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21人 |
我们仨读后感 | 1005字 | 9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52人 |
我们仨读后感 | 688字 | 10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94人 |
书籍我们仨读后感 | 500字 | 12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32人 |
我们仨读后感 | 1493字 | 10段 | 5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126人 |
我们仨的读后感 | 1255字 | 9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24人 |
我们仨高中读后感 | 1119字 | 6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59人 |
我们仨中学生读后感 | 567字 | 6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69人 |
我们仨读后感 | 428字 | 36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00人 |
我们仨关于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
杨绛的《我们仨》这本书主要是对“我们仨”的回忆。这本书的开头写了钱锺书和钱媛生病住院,最后去世了。杨绛开始对“我们仨”那个家的重温和回忆,更多的是表达了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她的语言朴素、平实却感动人心。
《我们仨》里,作者提到他们一家三口给对方起了很多名字,随便叫。其实我们家也是。我那个“无敌老妈”也给我和老爸起了一堆的名号,高兴叫什么就叫什么。就说我吧:儿子、小伙子、小朋友、蛾子等等一大堆。高兴的时候叫“亲爱的”,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大声叫我“臭小子”!我想,我应该是世界上别称最多的人了。
在这本书里,作者描绘了一家三口温暖的生活画面,而如今,这个“我们仨”已经走散了,作者有一些悲伤。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过的每一天。
《我们仨》读后感300
我们仨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1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世间好物不牢坚
---《我们仨》读后感
“世间好物不牢坚,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是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所用的,出自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这么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白居易诗里的悲伤在这仿佛更加痛彻心扉。
书记录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梦说;“钟书大概是记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部分记梦,作者犹在梦中,但又感觉真真切切。如庄周梦蝶,却并不轻灵。作者夜夜梦回女儿所在的医院,看她日渐消瘦,也看她渐行渐远,去一个没有作者的地方。而后看着丈夫那叶小舟随着瀑布冲出来,驶入茫茫云海,愈来愈小,直至消失。作者无能为力,只能化为一片黄叶,让风吹回曾经的家,如今的客栈。此去经年,“我只能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这样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过世的奶奶和爷爷。奶奶个子中等,慈眉善目,带人极温和友善,我的记忆中,她从不曾发过脾气。小时候,父母不经常在家,都是奶奶照料我的生活。她总是很早起床,忙里忙外。当她歇下来,她会牵着我的手一起去门口的小街散步玩耍。她是我最爱的人。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倒,回到家后,我坐在椅子上,奶奶在一旁拉着我,爷爷就蹲下给我擦药,他们都是极其温柔的人。那时,爷爷偶尔会去幼儿园接我。每次他随身带一个小马扎,坐在园区里等我放学。我隔着门,看见他,喜悦涌上心头。接到我后,他一手拎着小马扎,一手牵着我,慢慢往前走,阳光打在他脸上,多么美好。那几年是我最快乐的日子。2008年,奶奶因病去世。自此,爷爷每天中午都在堂外摆个小桌子,几碟小菜,一瓶酒,一人用饭。爸爸告诉我,爷爷是想奶奶了。后来,爷爷也离开了。那时的我才三四岁,十几年过去,我对他们的记忆大抵只剩这些了。世间美好的事物到底留不住。
书的第三部分则是杨先生的回忆录。自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相识相知相爱,奔赴他乡,到1938年一起回国去上海,1949年前往北京,一路走来,地点在变换,时间在推移,身边的人一直未变,他们的爱情让人赞叹。初到英国,钱钟书生活技能为零,后来,给杨绛做了一辈子早饭。阿瑗出生时,杨绛一直在医院,钱钟书每每提到他做了坏事,杨绛总是笑眯眯的说:“不要紧。”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这些美好的画面构成了他们的一生。
合上书,闭眼之间脑海里浮现一个老人靠在椅背上,轻轻抿一口水,从窗边拾起一朵残花,慢慢回述她的一生。
____年,杨先生去世。“我们仨”在分散的十几年后,终于团聚了。
读我们仨有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文学做了上百上千年,做的不过一件事,爱恨别离。
钱钟书一家人在古栈道上相遇,也在古栈道上相失。三个人或紧紧蜷在船上,或孱弱躺在病床,或蹒跚走在路上,灵魂却倚靠在一起。南柯一梦,如同星河般缥缈,但也似山峰般坚定。诗书,庖厨,分离,相聚...生活是这个家庭做了一生的梦,落在层峦耸翠中。一种坚韧把他们缠绕在一起,所以即使面对时光的流逝,疾病的侵扰,仍然“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这坚韧似金丝银缕,把他们郁郁青青的岁月编成了一场盛世。
钱钟书和杨绛可谓是伟人了,他们的一生称之为盛世,原因却并不在于此。因为纵然声名远扬,但面对生死,人还是人,还是沧海一粟。漫说人生一百年,生命有限,而爱不朽。杨绛先生曾说“因有两人陪伴,可相依为命”,他们进入彼此的生命,相互依靠,奋力前行。爱情的热烈与冲动,已经交织成温柔绵长的亲情。钱钟书在前面慢慢地走,杨绛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样的小梦被拉成万里长梦,才是他们的盛世。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们茕茕孑立,一边看着这样那样的梦,一边不自知地坠入自己的梦中。我们赞颂他人的盛世,殊不知自己也早已踏上了征程。
年少春衫薄,青云之志不坠,不是我们的坚韧吗?风雪满道,盼故人早晚上高台,是我们相互的扶持啊。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感情却是可以延续的。其实我们和身边的人早已被那样坚韧的丝线缠绕在一起了,所以才敢有移山填海,志气如斯的坚定,而且也会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私情,还有所恃知己,肝胆相照的友谊。一步步探索而来的,这些是我们自己的盛世啊。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我们仨》是杨绛晚年的一个盛世回首,而脚下的路才是我们现在要去奔赴的。
读我们仨有感____范文
读我们仨的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9位用户喜欢。
读我们仨的读后感
读过后,久久不能入睡。胡思乱想了许多,有关于书的,有关于死亡的恐怖的,有关于自己的家庭,有关于父母……
很难平静下来,转眼第二天就又都忘记了。
有时我想我是不是适合写作呢,确实喜欢记录生活,但是难免过于悲伤和消极,如或是写小说又怕是陷入难以自拔,又因着自己的懒惰迟迟的,慢慢地写一写零碎的记事。毫无意义和意思之言。
亡的是我的死穴了。这次又是深刻的感受到钱钟书先生在船中默默的,静静的离去的感受,昨天的感同身受是那种无依托,孤独,身体的难过,等待死亡降临的恐惧,可是今天看过知乎有人评价后,感觉自己实在是过于自我和狭隘了,先生们根本没有这么强烈的死亡恐惧,不过是别离的感伤很强烈罢了。他们面对死亡是平静超脱的,宁静而平和的,尤其是钱瑗教授临别前还在给父母写那么可爱的信件,嘱咐母亲如何吃饭,注意身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超脱自我,是如何的强大精神。真的,不要过于局限于自己了,忘记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先生一家的亲情不是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精神的超脱,强大,独立是看了许多书所沉淀和积累的吗?
关于家庭。孩子现在还是可以的吧。学习不用很督促,品德也没有问题,身体还不是很坏,眼睛是个心病,但是也不能对孩子毫不留情放弃一切的娱乐呀。有问题慢慢解决,有方向,方法一步步不间断的`实施,不要过紧也不要放松。让他张弛有度,养成各种习惯。不要带给孩子许多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关于孩子身体的方面,有提示,提醒,但也不能过分的夸大。我们也是“我们仨”呀!如果我们也能有这样的感情是最好不过的了。慢慢经营,慢慢感受。
不要什么是事情都过于紧张,着急,和偏激,静下来,慢下来。
这几日反复的休息不好,是不是和没有去父母家有联系呢?
今天接送奶的机会,去了一趟。妈好像还是不是很精神,爸爸不在。家里又一位老人去世了。不是我不想去,我是真的承受不了我妈的说话方式。而我又是极小心眼的一位。我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慢慢解吧。
和孩子爸爸还真没的可说,除了对他态度不好,要改掉,生活之间并没有交集的地方,也就没有话可说了。精神方面根本就是通不到的呀!和睦相处吧,只能如此,互敬互爱。
我们仨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5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核心价值相伴一生——《我们仨》读后感
紧张的学习之余,我有幸地读了杨绛的《我们仨》,乍一看标题,便大概了解了其描写的应是杨绛一家三口的故事。
翻开封面,一页一页的仔细品味,发现其中的乐趣也接踵而至。作者以自述的口吻,写了从她求学到晚年大大小小的事,在她笔下,平时印象非常深不可测的大文豪钱钟书也是非常的“萌萌哒”。随着书页一页一页地往后翻,越来越体会到杨绛对自己丈夫的崇拜,而且到后面就把这种崇拜之情延伸到自己的女儿上,认为她各种行为,尤其是“她的翻书动作像极 了踵书”。一家子也是其乐融融,相敬如宾,不离不弃。杨绛晚年,钟书、女儿分别住两个医院,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往返于两个医院之间,照顾好自己的丈夫和女儿,这体现了杨绛与钟书感情之深,对家庭充满责任感。反观现在社会,太浮躁,夫妻之情不深,比如前段时间王宝强与其妻子马蓉的离婚事件,就暴露了问题。人与人之间都讲究友善,友善不仅仅局限于朋友之间,而是应存在于各个层面:夫妻之间、陌生人之间…….友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一个内容,其实社会层面于国家层面都是基于个人层面的,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富强。
这本书还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杨绛与钱钟书唯一的女儿钱瑗,长大后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经常这样对母亲说:“工作好多,今晚不回来吃饭了”,尽管杨绛想花心思做好吃的给女儿补补身子,可几乎次次钱瑗都应在学校忙得没时间回家吃晚饭。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我们仨”。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教的是英语,所以经常有熟人打趣说道:“老妈英语那么厉害,怪不得把儿子教得这么厉害。”可我心里清楚,妈妈几乎没有时间叫我,她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们,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尽管有时候那些不懂事的学生还经常惹她生气;我甚至还羡慕她的学生,妈妈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比花在我的还多;放学后回家吃饭的时候,她念念叨叨的是她的学生;天气转冷的时候,她挂念的是她的学生(当然还有我);在家休息时,她念念不忘的还是她的学生。记得前天晚上,我在房间玩手机,当时已是11点,妈妈在隔壁房间工作;单位玩到凌晨一点半的时候,我困得不行,熄灯、睡觉,可我透过门缝发现隔壁的灯光还亮着,也传来阵阵笔在纸上摩擦的声音。我心疼她,却不敢打扰她;当我第二天6点多起来上厕所时,发现她已经回学校了。妈妈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像钱瑗一样,再加上工作过度,原本乌黑靓丽的头发多了一缕缕银丝。爸爸经常劝她换份轻松点的工作,或者不要这么拼,这么辛苦,可她一直不听劝,一直在说:“学校还需要我,学生们还需要我。”小时候,我经常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没有把全部的爱都给我,有时还想自私的占有妈妈全部的爱。现在长大了,想明白了。作为一个儿子,我不应该埋怨她,我能做的,就只有心疼她,迁就她,帮她分担一些工作,不让她再操那么多心,因为我现在明白了,她这叫敬业。
在书中,杨绛也描写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时期里,杨绛、钱钟书、钱瑗都被下放改造。作为历史的受害者,他们没有仍乐观的活着,并且钱钟书仍坚持修订《毛泽东诗集》,在艰难的条件下仍乐此不彼的翻阅书籍,查阅资料,这也体现了钟书的敬业精神。跟钱瑗一样,我妈妈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我觉得,我爸爸也和钱钟书一样,也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我爸爸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经常深夜在办公室值班,困了就在办公室打地铺休息,坚守岗位,第二天才回来。他也经常“下乡”,去参与扶贫工作的开展,调节群主纠纷。经常白天黑裤子出门,晚上黄裤子回来。爸爸妈妈作为共产党员,为他们的事业勤勤恳恳的工作着,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团员、学生,更应努力学习,我觉得,这也是“敬业”的一种。
杨绛的《我们仨》让我想起了我的“我们仨”,在这个平凡的年代里,我们过着平凡的日子,做着平凡的事,可是,我们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却并不平凡。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这叫爱国;我们热爱我们的事业,这叫敬业;我们热爱身边的人,这叫友善;我们热爱我们的良心,这叫诚信。核心价值在心中,相伴一生。
中学生我们仨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撰写的一部关于她和先生钱钟书以及女儿钱媛的家庭回忆录。全书分三个部分,以“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贯穿一体,描绘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相爱相守的生活图景,从中也展示出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感悟与释读。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
开篇,就有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钟书不知到哪里去了。”“钟书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面对至亲的离去,杨绛先生以一个“万里长梦”,记录了这段生命之痛。
杨绛先生梦中的古驿道、客栈和小船与现实奔波的路途、家和医院相对应,梦境与女儿钱媛、先生钱钟书的病情对应。一个生病的人,如果预知自己快要到走到生命的尽头,那么,最后这一段日子,对于病人自己和他的家人来说,曾经的生活愈是温馨,死别之际则愈是悲壮。
“她叫的一声娘,比往常更温软亲热。”“我想去看把爸爸,可是我腰痛得不能碗,不能走动,只能站着。”“她又提醒我说,妈妈,你不要走出后门。”这是一个女儿对生命的不舍,更是对父亲的记挂,对母亲的放不下。
《我们仨》读后感300
我们仨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我们仨》读后感作文700字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是个平凡的人,看着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也是真的体会到生活对任何人都是一贯残忍的。
钱钟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杨绛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娶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很喜欢杨绛先生在书末说的那段话: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这段话,饱含着人生以及岁月所带来的真谛,颇有一种无奈叹息之感。
我们仨初中2024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3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我们仨》初中____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是的,有情、有爱,何尝担心没有幸福呢?
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8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这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述,它有个通俗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这本书讲述了钱钟书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三个人互相守护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风,那么的清新,吹散走噪热,陪伴我的暑假。
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互爱,不多不少,似他们每句话前加上的“我们仨”成为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故事从梦引入,“在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她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当她向钱钟书讲起这个梦时,钱钟书只是淡淡地说,老了。
是啊,转眼间,他们老了,两位一起走了大半生的风雨,无论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样一个学者的家庭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为这个家庭带来许多的欢笑。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像两位老人的跨龄好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却总是相处的愉快,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
好景不长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轻易的失散,抒发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遗憾。杨绛开始对人生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们仨最终只剩下一个,哪怕再辉煌,也不可能再和从前一样了,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却被真切地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掩上书,一种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湾,无论你在外面多么的劳累,多么的辛苦,回到家,你会彻底的放松下来。所以,家,需要我们家中的每个人都用心的去经营,让它被爱包围,让它充满温馨、充满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我们仨》读后感初中范文
书籍我们仨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0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2位用户喜欢。
昨晚看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第一次看着“先生”这词是在冰心上。后来才知道原来有学识得人尊敬的女性方才让人喊做“先生”。
去年尾看的是周国平的《妞妞》很感人,也落泪。
看《我们仨》时,并没有多大的起落,只是心里是满着一种很温馨的感觉。很细腻也很滋润,慢慢的弥漫在全身。
我记得是在学的时候学冰心的课本,里面说她喜欢读书,不爱风花雪月的辞藻。
我便也是落根,心爱着朴实之物。
《我们仨》就好像翻开的一片纸张,朴素稚嫩,无声息的融入整个人心里,仿佛是要在血管里流畅过的都是发柔韧之力的波浪。
在我很的时候,大概是在初中。我每天下午回家就在床边的电脑桌上练字,看着窗户下的马路边的人来人往,背诵着论语百家。我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很老,现在所过的一切生活不过是年老后嚼在嘴边泛起泡的幼年生活老调罢。
当把时间放在某个点上,每一日都是很平常的,又像着在做着无味的重复,当这个点过去,转换到另一个点上,就会生出无限的感慨,总认为这个点真真是一眨眼就忽儿过去。若是在这个点上什么也没做成让自己满意的,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
人生里总是要这样一个长长短短,满满缺缺的点集合在一起,堆成一块,成为一片。
然后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呢。
书籍《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当我们抱怨这个世界太不公平的时候,静下心来,寻找生活中最真实、最平凡的感动。岁月是把无情的刻刀,它带走了所有的一切,站在时光的风口浪尖,只剩下无限的回忆。无法改变的结局,却依然要坚强走下去。三个人的时光,一个人的回忆。我不禁感动得一塌糊涂。
《我们仨》是着名作家杨绛的代表作。看到书名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一家三口,事实也是如此,《我们仨》正是回忆杨绛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一部作品。简单的快乐却不能一生平坦,小小的温暖是如此的令人幸福。
书的开篇第一部,以杨绛的一个患得患失的梦开始,这也许就是对生命将息的暗示。虽然钱钟书一味的安慰杨绛说,这只是老人梦,自己也会经常梦到,但并没有缓解做这种梦的次数。梦中,杨绛苦苦寻找钱钟书,要么走入死胡同,要么独自在昏暗的车站等待,凄凄惶惶的等不到人。那一句,“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说的是那样的真切又让人心疼不已。都知道命不久矣,却能如此惺惺相惜。家,此刻对于他们来说却变得如此的遥不可及。
杨绛是真真切切坚强的人。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去,她没有伤心到垮掉。从走上古驿道,到古驿道上相聚,紧张而又严密的行程,只要有咱三,就有咱们的家。古驿道上,他们三个失散了。
杨绛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不如在梦中,但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如此文艺的写作与优美的辞藻都掩不了杨绛心中的悲伤。女儿没了,丈夫没了,家没了,只剩下了自己,只剩下曾经的回忆。
于是,杨绛开始了她的回忆。她和钱钟书相遇,相知,相恋,到和谐生小孩,以及穿插在之间的平凡的生活,真实得感动。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和我共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愈合”。杨绛再也找不到他们了,只能把他们三个人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看着书中的描述,仿佛自己也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静静地感受着他们一家三口幸福快乐的生活。最后附录中真真切切的书信,更是让我为之惊叹,也许在当今社会,这样和睦简单的一家三口已经不多见了吧。
人生在世,不必有惊世的成绩,但必须有自己的追求。人活一辈子,无非是经历出生、求学、工作、结婚、育子、退休、离世的过程,活得简单,真实才是快乐。《我们仨》平凡的生活正是给现在的我们一个榜样。也许有的人会说时代不同,但是不管是哪个时代,生活还是得继续,家还是会存在。如今高频率的离婚率,杀妻杀子杀父的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抛弃妻子的更是随处可见,“拜金女王”更是令人咋舌,单亲家庭、同父异母、小三小四等都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家”这个词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一碰即碎。我们该去哪儿寻找我们的人生价值与婚姻爱情观?
《我们仨》让我看到了爱情的神话,生活的真谛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看看这些正能量的书,给自己的精神家园加加油。真爱是存在的,但必须得经历同甘共苦的.艰难岁月之后才会不离不弃;和睦的家也是有的,但必须一家人共同经营。生活给不了你想要的东西,就得靠自己去打拼争取。当我们没事时,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感动,幸福在我们自己手中。
最后,以杨绛的话来结束我的读后感,“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当今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的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5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24位用户喜欢。
《我们仨》的读后感范文
导语: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我们仨》读后感范文,供大家阅读与借鉴。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
初识杨绛先生是在20xx年5月25日她逝世时,满屏的杨绛语录以及各网友对杨绛先生的评论。"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就是这样一段话,让我心生莫名的喜欢。让我对杨绛先生充满了崇拜之情,于是我百度搜索她,真是越了解越尊敬。他被钱钟书先生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大家对杨绛先生的评价是一一智者,因为生活上的智慧与学问上的智慧,他们活出了与众不同的丰富人生。我想对一个作家最大的尊敬,就是用心去拜读她的每文章,从字里行间去与他的灵魂对话。
正好慈光精舍读书会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与大家一起从《我们仨》这本书读起。这本书的书名,我很喜欢,我们仨,简简单单,让我一下子就有了想了解杨绛先生家庭的欲望。这本书是从杨绛先生的梦开始,关于他们一家三口的万里长梦。
前面是他们老了,他们相失了。后面才讲的是一家三口温暖的日常生活。虽然采取的是倒述的方式,但我读来却最先在脑海中浮现出解放前一对二十几岁的年轻夫妻的模样,一个儒雅、斯文,满腹经纶。一个睿智、从容,才情万千。他们一起出国求学,一起过他们特有的学者生活。除了读书,他们认为做饭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恨不得不吃,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让我惊叹,他们读着学着,学着读者,从两个人变成了我们仨,多了个阿圆。
学者的家庭永远离不开书,阿圆从小在双亲的耳濡目染下,喜读书,到哪里,必先找书看,被钱钟书父亲认定为“吾家读书种子也"。而且阿圆从小就很懂事,很孝顺,大雪天的背着妈妈抠猫屎,撮煤球,到父母年迈时,每天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父母弄好吃的,哄着他们吃,每每读到这,我必止不住流泪,多好的阿圆,上天为什么不对阿圆多眷顾点,让她陪在父母身边长些再长些。他们三个人很普通,像我们身边许多三口之家一样,粗茶淡饭,温馨简单;但他们三个人又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爱读书,总是静静地各据一张书总,静静地读书工作。他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都可摇身一变成多人,或父亲或兄弟,或母亲或姐妹,互相体谅,互为依靠。阿圆这个孩子让我心疼,心生爱怜,她经过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读到这里,我心里特别难过,就感觉阿圆是我的孩子一样。阿园是杨绛先生的心头之爱,让她牵肠挂肚,阿圆是他的生平杰作,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又何尝不是杨绛先生平生最伟大的业绩。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却只剩下杨绛先生一个人在万里长梦中不愿醒来。
整篇文章读来笑中有泪,温馨却又沉重,哀而不伤,就像在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平缓压抑。这也许就是杨绛先生己经看遍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才能如此淡定与从容吧。我们仨可能就快要团聚了,而她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
我们仨高中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我们仨读后感800字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我们仨中学生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将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条,不要抱怨。其实人生中总会遇到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会被误解,会被陷害,但没必要抱怨的。今后我也要摒弃抱怨,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
《我们仨》读后感400
我们仨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8个字,有3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0位用户喜欢。
这是一本让人温暖的书
寂静的夜晚
一个人倚靠灯下
静静的读着这本出于大家之手却碎碎念念的书
钱钟书、杨绛是何等地位的中国文豪
可是他们的独生女儿的名字竟然是单名一个“媛”
这是一个普通的名字
普通到街头巷尾,“小人物”家庭的姑娘都好多取了这个名
我心中很是纳闷
相比较与挖空心思给子女取个别具一格、意味深长的名字的父母
钱杨二位给他们取女儿的名字似乎显得太随意了吧
把这本书慢慢的看完
钱杨二老及其园园的性格跃然眼前
“媛”的疑问也就此不在
他们淡薄名利
他们单纯的生活
他们单纯的热爱
他们单纯的相守
他们单纯的快乐
他们就是邻家的爷爷、奶奶
她就是邻家的女儿
他们依然经历坎坷
他们历经受辱但不负重
他们依然凡身肉体受到病痛折磨
但他们还是选择无论贫穷困难生老病死
彼此相依
他们不需要卖弄自己的学问
他们不需要世人记住自己
他们需要的是纯粹的追求
平淡的但相守的日子
我想,这就是他们给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取名“媛”的原因吧
其实也说不上是原因
就是因为单纯的喜欢叫她园园
故放弃了八股文式的名字“健汝”
而将小名“园园”升为正名--“媛”
谁说这不好呢?